① 印尼虎鱼地图鱼红鹦鹉鱼能混养吗
鹦鹉和地图混养没有问题,印尼虎不建议混养,原因如下:
1:投喂冲突,鹦鹉属于杂交生鱼类,消化系统天生薄弱,喂食以颗粒饲料为主。而印尼虎属于食肉性鱼类,喂食以生鲜类肉食为主,活食最佳。如果投喂颗粒饲料,印尼虎拒食,投喂肉食,鹦鹉吃了容易引起肠炎,严重了甚至有“腹水”的风险。反观地图,倒是生冷不忌,来者不拒,任何饲料都能轻松驾驭。
2观赏价值,印尼虎有“明虎”和“暗虎”之分,说的其实就是体表的颜色问题。鹦鹉鱼天生嘴欠,且战斗力不弱,混养必然存在打架问题,印尼虎一旦受到攻击,状态欠佳就会体色暗淡发黑,变成所谓的“暗虎”,从而降低观赏价值。
② 印尼虎鱼所有的鱼鳍紧闭是什么原因
正常现象,只有找吃的,新入缸,打架,抢食物,受到威胁时才会把鱼鳍全部展开,平时多换下水即可
③ 四纹印尼虎鱼凶不凶
虎鱼顾名思义肯定是食肉凶猛的鱼!
④ 印尼三纹虎鱼可以混养吗
和龙鱼可以,和同类会打架,但只要它不是缸霸它状态就不会太好的。
生活习性
栖息于近岸潮间带或底质为泥沙、岩礁的浅海区,也有栖息于河口咸淡水水域的泥涂中,有些种类生活于淡水,少数生活于激流或穴居于泥洞中。大都游泳力不强,活动范围较窄。少数种类有生殖洄游习性,进入河川。主要摄食虾、蟹等甲壳类、小型鱼类、蛤类幼体,有的摄食底栖硅藻。生活在淡水的种类也食水生昆虫和蠕虫。生活力强,离水不易死亡。性成熟期较早,一般肉食性种类一年成熟,植食性种类两年成熟。
虎鱼具有出众的速度和力量,身上的鳞片如同盔甲。虎鱼具有强壮的颚和匕首般的牙齿,几乎会对水域中的任何鱼类发动攻击。
虎鱼有好几种,其中个头最大的长24英寸。它们的上下颚短而有力,牙齿尖而锐利,血腥味对它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一群虎鱼能在5分钟内将一条受伤鳄鱼身上的肉全部撕光,不过,平时虎鱼的行动却是懒懒散散的。
⑤ 泰国虎鱼经常变黑,还躲在角落不出来,正宗的泰国虎鱼是这样吗
由图可知你所饲养的是三纹印尼虎鱼,而非泰国虎鱼。而且印尼虎鱼,天生胆子小,易发黑,夜行虎,非常喜欢躲在角落里不出来,天性如此。
多数印尼虎体色偏黑黄或者黑,它的黄黑比一般为1:1,在状态好的时候偏黑黄,状态不好时发黑,当然和背景、环境以及水质有很大的关系。印尼虎的尾柄和各鳍基本没有斑点,越大越没有斑点,基本是黑色透明状的。
印尼虎鱼发黑是困扰不少鱼友的问题,也都在研究印尼暗虎变明虎,虎鱼的明暗与自身的基因和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们根据虎鱼的状态、发色判定虎明虎暗,因此没有绝对的明虎和暗虎。环境突变对印尼虎变色是有一定影响的,但不是绝对的。印尼的身体外部颜色的变化可以用瞬息万变形容,有可能因为水质不好,身体发黑,有可能因为惊吓,突然状态不佳,想要恢复十分不易。印尼虎鱼发黑与自身的基因有很大关系,但也有很多外界条件影响后,由暗变明或由明变暗的情况。
⑥ 印尼三纹虎鱼怎么变明
养鱼等于养水,这是养鱼界亘古不变的真理!水质只要管理好,暗虎变明虎的情况才是有可能发生的;同理,水质不好,泰国虎也是有可能变暗的!心思比较细腻的鱼友肯定也在换水的时候观察过印尼虎鱼,此时的它们会变得异常兴奋、满缸洄游变明!因此,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换水规律,时常给印尼虎虎鱼提供新水,刺激印尼虎鱼的新城代谢,促进生长!
喂食也是改善印尼虎鱼状态的一大神器!肯定有鱼友观察过,保持饥饿感的要比吃的撑的印尼虎鱼状态要好的多,而且完全适应的印尼虎鱼在饥饿的时候是会出现追人、要食的现象!喂食活饵,虎鱼追抢的过程中,体色是会变得非常鲜艳!因此,建议要让印尼虎鱼的状态好、暗虎变明虎的鱼友,在喂食的时候,尽可能喂活饵,调动印尼虎鱼的运动量,而且不能喂得太多,要保持饥饿感,这样印尼虎鱼的状态是最佳的!
由于印尼虎鱼是夜行虎,各位鱼友不难发现印尼虎会在光线较暗或者未开灯的情况下更容易变明,当然了也不排除在开灯的时候暗虎变明虎的现象!至于鱼缸的背景,相比之下,浅色鱼缸背景和底色更容易让暗虎变明虎。这是因为人人都有求生的本能,虎鱼同样也不例外,它会为了保护自然,自然而然地调整自己的颜色模拟周围的环境色,以减少天敌对它的袭击!所以,建议各位鱼友,想让暗虎变明虎,可以调整下鱼缸的光线,不要太过强烈,鱼缸背景换成浅色系!
混养鱼只对印尼虎鱼的状态也是有所影响的!印尼虎鱼天生胆子小,非常认怂,因此在混养时千万不可混养大型的生猛类的鱼只,尽量选择相对温柔的,可以让印尼虎鱼进行欺负的鱼只,让印尼虎鱼做缸霸,这样的情况对印尼虎鱼的状态是有所帮助的,变明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