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22印尼雅加达的疫情严重吗
2022年1月上旬,印尼每日新冠阳性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区的新冠控制指数得分也随之下降。
2022 年初,印度尼西亚 新冠 阳性病例的每日增加再次出现上升趋势。根据新冠处理工作组的记录,从 1 月 2 日到 6 日,新冠阳性病例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
自 11 月中旬以来,随着 Covid-19 阳性病例数的增加,阳性病例数也创下新高。2022 年 1 月第一周新增阳性病例达到 500 例。每天增加超过 500 例是在 2021 年 11 月 17 日(522 例)。此后至 2021 年 12 月末,每日新增病例数呈下降趋势并趋于倾斜。
如果按地区看,2022 年第一周阳性病例的增加也发生在雅加达。整个2021 年 12 月,雅加达每日 Covid-19 阳性病例的增加量一直低于 100 例。然而,在 1 月初,雅加达连续三天病例数超过100例。事实上,2022 年 1 月 6 日,雅加达的每日标本阳性率达到 4.2%。在测试的 14,258 个样本中,其中 592 个对 Covid-19 呈阳性。这是自 2021 年 9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同样的情况也反映在检测人数的阳性水平上。从 2021 年 11 月到 2021 年 12 月,雅加达受测人数阳性率一直低于 1%。但是,从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6 日,该比率已高于 1%。
事实上,在 2022 年 1 月 6 日,检测人数的阳性率为 2.3%。在接受检测的 16,660 人中,其中 176 人的 Covid-19 检测呈阳性。这是自 2021 年 9 月 7 日以来,根据在 DKI 雅加达接受检测的人数,阳性率首次达到 2% 以上。
‘贰’ 印尼有什么传染病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媒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在特定的季节和地区流行。每年的5月至11月是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其中7月至9月是发病的高峰期。这种疾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普遍,尤其是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
印尼作为东南亚的一部分,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国成为登革热疫情的高发区。根据参考资料[3],印尼的登革热确诊病例约为去年同期的3倍,显示了疫情形势的严重性。
登革热的传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尤其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病毒在伊蚊体内增殖约8至10天后,才具有通过叮咬传播给人类的能力。人们如果被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通常在感染后1至14天(多数为5至9天)出现症状。
为了预防登革热,在流行季节特别是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人们应采取措施,如穿着长袖衣物和使用驱蚊剂。此外,对于曾到登革热疫区旅行的人,如果回国后2周内出现发热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旅游史,以避免病情延误。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登革热,治疗主要以控制症状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多数登革热患者预后良好,但部分病例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疾病,因此对登革热的防控不容忽视。
‘叁’ 印尼小k岛疫情现在什么样
印尼小k岛疫情现状概述
当前,印尼小k岛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新冠病毒在岛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传播态势,对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构成挑战。
详细解释如下:
印尼小k岛的疫情自爆发以来,经历了数月的严峻考验。由于病毒变异和社区传播的不断加剧,疫情形势依然不稳定。目前,小k岛上的确诊病例数量虽然有所控制,但仍存在新增病例的风险。当地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疫苗接种、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以及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等,以应对疫情的挑战。
疫苗接种情况
疫苗接种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k岛,疫苗接种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已经组织了大量的疫苗接种活动,以提高居民的接种率。虽然接种覆盖率还有待提高,但已经有一部分居民完成了疫苗接种,这有助于增强整体防疫能力。
防疫措施与医疗资源
为了应对疫情,小k岛实施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包括加强公共场所的消毒、限制人员聚集、推广社交距离等。此外,当地医疗机构也在全力应对,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提高医疗救治能力。然而,由于疫情的影响,医疗资源仍然面临一定的压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支持和投入。
社区参与与宣传
社区参与是防控疫情的关键。在小k岛,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通过宣传、教育、自我隔离等方式,共同维护社区的健康安全。此外,当地政府和媒体也在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的防疫意识,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总之,印尼小k岛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需要持续关注和努力。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保障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肆’ 印度尼西亚疫情属于什么风险
最高传播风险。世亩塌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有关印尼新冠疫情的最新报告,其中首都雅加达是唯一被世卫归类为最高传播风险的省份。雅加达在过去三周记录的病例迅姿圆数比例超过每10万人150例,这是传播水平被归类为最高级别的原因。与此同时,万丹和巴厘岛两个省处于中等风险册渣区,每10万人中有20-50起新增病例。剩下的31个省份均处于低风险区。
‘伍’ 我们在印尼遭遇疫情,回不了国怎么办
据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网站消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东南亚地区疫情也相当严重。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正在随时跟进当地疫情发展,竭尽全力为中国公民提供帮助。
印尼西亚巴厘岛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公民关心问题统一回答如下:
问1: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是否可以免签或办理落地签前来印尼短期访问?
答:自2020年2月2日起,所有来访或返回印尼的中国籍人员如果在抵达印尼之前14天内有中国大陆旅行史,将暂时不能以免签或落地签形式入境印尼。印尼已宣布进入新冠肺炎疫情灾害紧急状态。在当前形势下,跨国旅行面临极易发生交叉感染等风险,建议遵从世界卫生组织和专家意见,如非十分必要,暂缓出国旅行。
问2:疫情期间,如何办理印尼签证?
答:如果个人有十分紧急事务须于疫情期间访问印尼且自身健康状况允许,可以向印尼驻华使领馆递交签证申请,并附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有效中国护照、中国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印尼方邀请函、机票和酒店订单、正面免冠近照、工作或就学证明、中国权威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等等。具体请向印尼驻华使领馆咨询。
问3:个人健康证明应该列明什么内容?
答:个人健康证明一般应在出发前7天内由权威卫生机构出具。该证明应使用英文写明持证人无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问4:个人能否搭乘从中国大陆飞往印尼的航班?
答:自2020年2月5日起,印尼政府宣布暂停中国大陆与印尼之间的直飞商业航班。如果个人近期有必要前来印尼,建议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中转第三国商业航班。
问5:谁有患上新冠肺炎的风险?
答:风险主要取决于您在哪里以及和谁有过接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看法,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症(如高血压、心脏病、肺部疾病、癌症和糖尿病)似乎发展成重症的风险较高。
问6:如果个人在印尼期间出现持续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该怎么办?
答:印尼政府指定全国132家医院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如果个人感觉不适,应居家静养。如果怀疑自己感染,请勿恐慌,可选择就近医院问诊。前往医院时,请戴上口罩并备好免洗洗手液、消毒湿纸巾、水杯等,尽量减少在医院逗留时间。
如需向印尼卫生部门咨询防治问题,请拨打印尼新冠肺炎热线119转9。
问7:如果不懂印尼文和英文,有何渠道可以使用中文进行医疗咨询?
答:“阿里健康”、“微医互联网总医院”、“网络问医生”、“京东健康”面向海外同胞推出了免费在线中文问诊和健康咨询平台,建议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向有关线上平台了解新冠肺炎防治、就诊等方面的知识。
问8:如果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是否可以回国治疗?
答:如果个人在印尼不幸确诊,第一要务是立即在当地治疗。回国路途遥远,接触人群复杂,个人身体能否承受?是否会加重病情?这要遵从专业医务人员的意见。
如果隐瞒病情回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问9:请问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最近是否有包机安排?
答: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目前没有安排包机组织中国公民回国的计划。
当前最重要的是在印尼当地做好个人防护,让自己不生病是最安全最稳妥的办法。有效的个人防护包括保持一定社交距离、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不流动。能做到这几点,被感染的概率就会很小。
请慎重考虑跨国旅行可能存在的变数及风险。如果您确有回国必要,务请提前联系国内有关地方进行报备。抵达口岸入境时,请主动配合执行健康申报、体温检测、集中隔离等相关疫情防控措施。
如行前出现染疫症状,请您立即取消行程并及时在印尼当地就诊。
问10:疫情期间,是否可以前往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办理领事证件?
答: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在疫情期间仍继续为广大中国同胞提供领事证件服务。同时为了避免人员聚集产生交叉感染风险,建议中国公民不要在近期,尤其是疫情防控重要时期聚集办理领事证件业务。能够暂缓办理的尽量暂缓办理。请关注使馆网站、微信公众号了解办证时间动态。
来源: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新华网、中国侨网、印尼生活通
编辑:覃蕾
‘陆’ 印尼巴厘岛推迟对外开放,这是为何
巴厘岛拥有美丽的海滩和迷人的风景,是名副其实的度假天堂,一直是世界各地游客心之向往的旅游胜地。7月24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省长宣布,巴厘岛将于9月11日重新对国际游客开放。不少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蠢蠢欲动。然而,8月26日,省长瓦万再次宣布,将推迟巴厘岛对国际游客开放的决定。那么,推迟开放的原因是什么呢?
根据省长的说法,延迟开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柒’ 印尼出现白喉疫情为什么短短几天近600人感染
近日印尼多地暴发白喉疫情,已致近600人感染、数十人死亡,人口稠密的雅加达及周边省份存在较高程度的患病风险。印尼出现白喉疫情尚不能根治,是抗生素耐药性和不完全免疫是爆发主因。
据了解,只有约75%的印尼儿童接种了白喉疫苗。抗生素对抗疾病的功效也在下降。这些可能是导致疫情的因素之一。2017年的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感染了白喉。白喉大多感染儿童,但当它袭击大人时,其影响可能更致命。
所以,印度尼西亚必须评估抗生素治疗白喉的有效性,同时确保血清库存和快速运输,以改善该国的白喉治疗。
‘捌’ 印尼狂犬病50人死!前往旅客提高警觉
小心境外移入!印尼Maluku省西南区爆发狂犬病疫情,近几周来已至少50人死亡,数百人感染。因当地狂犬病疫苗短缺,死亡数可能增加。推测当地居民嗜吃狗肉,病毒可能借由其他地方引进之犬只带入。疾管局10日特别呼吁欲前往当地旅游旅客提高警觉。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55,000例狂犬病死亡病例,以邻近之中国大陆为例,去年共报告1,917例狂犬病,其中1,879例死亡,为其法定传染病死亡数之第3位。
疾病管制局副局长周志浩副局长指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55,000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其中亚洲占31,000例死亡,非洲约24,000例死亡,30%~50%是儿童。亚洲部分以印度病例最多,而中国大陆、越南、菲律宾及印尼则常有病例发生;以邻近之中国大陆为例,去年共报告1,917例狂犬病,其中1,879例死亡,为其法定传染病死亡数之第3位。
周志浩副局长强调,旅游期间应避免接触温血动物,如不慎遭咬伤,应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伤口15分钟,再以优碘或酒精进行消毒。(摄影/张世杰)
狂犬病属于一种急性病毒性脑膜脑炎,病毒经染病动物抓、咬而进入人体,潜伏期约3~8周,偶而短于9天或长于7年以上,致死率近100%。初期症状有发热、喉咙痛、发冷、厌食、呕吐、呼吸困难、咳嗽、头痛或咬伤部位异样感,数天后出现兴奋及恐惧现象,然后麻痹、吞咽困难,咽喉部痉挛,并引起恐水现象,随后并有精神错乱及抽搐,如不采取医疗措施,患者常因呼吸麻痹导致死亡。
周志浩副局长强调,台湾虽非狂犬病疫区,但疾病管制局提醒民众,计画前往狂犬病流行地区前1个月,可至旅游医学门诊咨询,与医师讨论后考虑自费接受狂犬病暴露前预防接种,需注射3剂疫苗后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力。
目前台湾为狂犬病非疫区,旅游期间应避免接触温血动物,如不慎遭咬伤,应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伤口15分钟,再以优碘或酒精进行消毒,并送医院施予预防破伤风、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等防护措施。民众于返国入境时,请主动向机场港端口发烧筛检站通报。
国际最新疫情与旅游传染病资讯,可至疾病管制局网站(cdc.gov)的“国际旅游资讯”专区取得,或拨打国内免付费民众疫情通报及关怀专线1922洽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