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BIGO构筑内容护城河,印尼高层“加砖”,你怎么看
日前,相聚集团公司集团旗下BIGO在印尼进行了盛况空前的GoodtoBigood斋戒月活动。该活动得到印尼社会各界的明显适用,印尼度假旅游与艺术创意经济部科长、印尼通讯部厅长也是亲自出战参与活动,为活动给油助推。据了解,这也是印尼斋戒月期内知名度较大 的活动之一。
另外,这也是BIGO在原创者经济发展行业的一次合理试着。现如今,高品质内容早已变成互联网技术的刚性需求,无论是中国大佬腾讯官方、今日今日头条,或是国外服务平台twiter,莫不在原创者经济发展行业竭尽精力。而依靠GoodtoBigood活动,BIGO激起出了客户的写作激情,获得到很多高品质的内容。就视频社交媒体的跑道来讲,BIGO就不但是一个游戏娱乐的服务平台,并且其文化整合内容的发展潜力所发展的商业领域也非常值得希望。
㈡ 印度尼西亚
刘增洁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大小13700多个岛屿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国土面积191.94万km2,陆地面积182.64万km2,人口2.38亿。
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业产值占GDP的10%。为亚太地区唯一的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石油和天然气为印度尼西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政府收入的24%,油气出口收入占印度尼西亚出口总收入的15%。2006年国际矿产品市场价格高涨,印度尼西亚GDP增长5.5%,2007年增长6.1%。
一、储量与资源
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天然气、煤、锡、铝、镍、铜、金、银等矿产。其中重要的矿产资源有锡居世界第三位、铜居世界第二位、镍居世界第八位和金居世界第六位。
据美国《油气杂志》2007年终号报道,截至2007年底,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5.99亿t,占世界总储量的0.3%,居世界第二十五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6589.66亿m3,占世界总储量的1.5%,居世界第十三位。印度尼西亚约有60个沉积盆地,其中73%位于海上,目前已勘探的36个含油气盆地主要位于西部地区,主要的含油气区有苏门答腊油气区、爪哇油气区、东加里曼丹油气区。
表3 印度尼西亚主要矿产品消费量
资料来源:①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7;②World Metal Statistics,February 2008。
三、矿产品贸易
印度尼西亚为世界重要的矿产品出口国,2006年印度尼西亚煤炭、铜、天然气、镍和锡等资源性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2006年印度尼西亚贸易出口总值101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4%;主要出口商品为石油、天然气、煤炭、铜、锡、镍、电力设备、橡胶等,其中矿产品占15.7%,石油和天然气占21.2%。主要贸易出口国或地区为日本、新加坡、美国、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贸易进口总值 610亿美元,比 2005年增长9.1%;其中石油产品占77%,主要贸易进口国为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为亚洲重要的石油出口国,2006年石油出口收入为153.3亿美元,占其出口总收入的15.6%。2006年石油出口量为52.7万桶/日,其中原油出口量为30.13万桶/日,主要出口到亚太地区的日本为10.97万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36.4%,韩国为6.21万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20.6%,澳大利亚为5.04万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16.7%,美国为1.57万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5.2%。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二大LNG出口国,2006年LNG出口量为295.7亿m3,占世界LNG总出口量的14.0%,主要出口到日本(186.0亿m3)、韩国(67.2亿m3)和中国台湾(42.5亿m3)。
印度尼西亚为世界重要的煤炭出口国,仅次于澳大利亚,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煤炭产量的70%用于出口,2006年出口量为1.62亿t,比2005年增长28.6%,主要出口到中国香港、日本、朝鲜和中国台湾。
印度尼西亚为世界重要的铜矿出口国,仅次于智利,为世界第二大铜出口国,2006年出口量为58.27万t,占其矿山产量的71.4%,主要出口到日本、西班牙、韩国和印度。精炼铜出口量为11.09万t,比2005年下降60.4%,居世界第十七位。精炼铜进口量为1.77万t。
2006年印度尼西亚镍矿石和精矿出口量为439.41万 t(毛重),主要出口到日本(206.75万t)、乌克兰(72.62万t)和澳大利亚(70.79万t)。
2006年印度尼西亚精炼锡出口量为11.29万t,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主要出口到新加坡(8.25万t)、英国(1.33万t)、马来西亚(0.42万t)、美国(0.08万t)及其他国家(1.22万t)。
2006年印度尼西亚铝进口量为18.61万t,出口量为15.61万t。
2006年印度尼西亚锌锭进口量为7.42万t。
四、矿业政策
印度尼西亚宪法规定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鼓励国内和外国公司投资矿业。为吸引外国投资发展本国经济,印度尼西亚政府早在1967年就制定了外国印度尼西亚投资法,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国投资,并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关税,外资对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投资协调委员会(简称BKPM)为非官方组织,负责投资主管。由总统并直接对总统负责,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同时兼任投资部长。BKPM的职能是协助总统制定投资政策,办理投资批准许可,监督实施投资项目。外资公司可以单独投资的方式成立,即外方可拥有100%的股权。要求在15年的商业经营期限内,公司可通过直接销售或通过国内证券交易所非直接方式,把部分股权转让给印度尼西亚的个人或法人。通常而言至少转让5%给印度尼西亚方。同时规定外资企业自建立起,准予30年的经营期限,若在此期间增加了投资额(扩大投资项目),对于所扩大的项目另行准予30年的经营期。对印度尼西亚规定外资可进入领域方面,在1967年的外资法中规定比较简单,只是规定了禁止外资占全部股份的领域(主要是国计民生领域):港口、公用电力、海运、电讯、航空、饮用水、公共铁路、原子能开发和大众传媒。同时规定,采矿业领域需要和政府合作。印度尼西亚政府在1995年第31号总统令中对限制和禁止投资的行业目录作了补充和修订,其后,2000年又进一步作了修正和完善。2007年3月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政府拟订的新《投资法》,该法规定除国防、军火等领域外,内外资享有同等权益,并规定了投资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等内容。
2007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又颁布2007年1号条例,规定15类行业的投资和增资企业将获得减税及分期支付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减为全部投资额的30%,并可分5年付清;外国投资企业红利所得税则减为10%,15类行业为食品、纺织品与成衣、造纸与纸浆、化学工业原料、化学药品、树胶、陶瓷、钢铁材料金属、非铁材料金属、机械及其配备工业、电动机和发电机、电器和遥控仪器、陆路运输工、船舶及造船业,该条例2007年1月1日起生效。2007年11月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布有关工业发展的总统决定书,给予32种工业免税或减税优惠,以此促进其发展,获得税务优惠的32种工业概括为五大类,其中第一大类是工厂生产类,具体包括铁矿开采和钢铁工业、水泥工业、化工产品业和瓷砖工业等基础原料工业。
为了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印度尼西亚1960制定出台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法,并在不同时期颁布了不同的石油法令,从租让合同到工作合同又到产量分成合同制和联合经营产量分成合同制,目前主要采用产量分成合同形式,主要内容:印度尼西亚对石油资源拥有所有权;外国石油公司承担从勘探、开采到经营的全部费用,并承担一切风险;勘探期限为6年,可申请两次延期,每次2年。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原油产量不断下降,目前为95万桶/日,比2001年的130万桶/日减少35万桶/日,为鼓励在边际地区投资,增加油气开采,2007年11月印度尼西亚政府拟向在深海和边疆地区油气区块进行开发开采的公司提供更优惠的产品分配方案,这些公司将得到49%的产量,印度尼西亚政府得51%,而目前的分配是油、气开采公司分别得15%和30%,同时政府也将修改产品分配方案中有关补偿营运费用的规定。
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2007年印度尼西亚财政部和内政部的联合工作小组已经废除了1276项阻碍投资的地方条例,其中省政府签发的135条,市政府签发的231条,县政府签发的910条。
2008年4月15日印度尼西亚国会正在审议的新《矿产法》对拥有矿业特别许可证和开采许可证的矿场,将根据开采的矿产品限定采矿面积,如:
(1)黄金、锡:勘探期间面积限制为10万hm2;开采期间面积限制为2.5万hm2;
(2)钻石、宝石:勘探期间面积限制为2.5万hm2;开采期间面积限制为5000 hm2;
(3)煤:勘探期间面积限制为5万hm2;开采期间面积限制为1.5万hm2。
对于持矿业代理委托书的矿业公司,则根据其为个人经营、团体经营还是合作经营,面积分别限定为1 hm2、5 hm2、10 hm2。
五、展望
印度尼西亚以初级矿产品出口为主,为增加矿产品出口收入,防止锡降价,印度尼西亚能源矿产部官员表示,自2008年起印度尼西亚中央政府将限定每个省份的锡锭出口额,其中产锡大省邦加勿里洞省的出口限额为9万t。目前印度尼西亚国内煤炭需求超过4000万t,预计2015年将达到3亿t,为了保证国内市场需求,印度尼西亚政府将从2010年开始限制煤炭出口,每年出口限额1.5亿t,目前印度尼西亚每年的煤炭出口为1.45亿t。
1950年4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1967年10月断交,1990年8月恢复外交关系。近年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贸易发展较快,印度尼西亚已成为我国在东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2006年实现双边贸易额190亿美元。
中国深圳中金岭南有色金属公司与印度尼西亚多种金属公司所组成的棠果公司已对当地的先驱锌矿公司正式提交有条件收购要约。该要约表明,棠果公司愿意以每股2.5 澳元,总金额约合4.48亿美元的资金收购先驱锌矿公司已发行的全部2.02亿股股份。
先驱锌矿公司是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企业,主要是在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从事金属和金矿的勘探、开发及投资。2007年度该公司销售收入631万澳元,净亏损为123万澳元。
主要参考文献
[1]Chin S Kuo.The Mineral Instry of Indonesia,USGS.Mineral Yearbook,2006
[2]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London,June 2007
[3]Oil,gas reserves inch up,proction steady in 2007.Oil&Gas Journal,Dec.24,2007
[4]06 Charts Some Remarkable Finds..Http://www.Aapg.org/2006/01jan/discoveries.cfm
[5]Indonesia Country Analysis Brief,January 2007.http://www.eia.doe.gov/emeu/cabs/Angola/Background.html
㈢ 印度尼西亚人住的是干栏式房屋吗
一、印尼人的住房:
有住高脚屋的,但不是全部!爪哇农村的住房,如爪哇人、巽达人和马都拉人的住房,一般是方形的,多数直接建在地面上,但也有高脚屋,不过离地面不高。富人盖房多用木料和砖瓦,穷人则主要用竹子盖房。
印尼人的住房,城市和农村不一样,城里的住房一般是现代式建筑,而农村则随各族和各地的习惯,而建造不同式样的住房。
城里的现代式住房,有平房、二层和高层楼房。这些住房大都比较宽敞、有卧室、客厅、饭厅、厨房和卫生间。卫生间大都设有洗澡设备。由于印尼是热带国家,人们每天都要洗一至二次澡,人们称为“冲凉”。随着人口的增加、大城市也开始盖一、二十层的高层楼房,供一般公务员和职工居住。爪哇农村的住房,如爪哇人、巽达人和马都拉人的住房,一般是方形的,多数直接建在地面上,但也有高脚屋,不过离地面不高。富人盖房多用木料和砖瓦,穷人则主要用竹子盖房。
二、其他关于印度尼西亚的习俗文化:
印尼,俗称“千岛之国”,是世界上拥有岛屿最多、面积最大的群岛国家。
(一)着装
印尼人的民族服装,一般是着上衣,下身围纱笼(一种长围裙)。女的上衣是对襟长袖,没有衣领,下身是围色彩艳丽的沙笼。男的上衣是有领对襟长袖,下身是围带格图案的沙笼。女的一般要配带丝绸的披肩,男的头上包扎各式头巾,或带黑色无边小礼帽。平时男女都喜欢穿拖鞋或木履。
由于天热,印尼人一般不喜欢穿袜子。 男人扎的头巾,料子也很讲究、而且往往印有各种图案。扎的方式随各地而异,扎成四角形、三角形或圆形。头上戴的无边小黑色礼帽,通常是用平绒布制作,颜色发亮。按印尼人的习惯,男人到了成年时就该戴上这种礼帽,表示已长大成人,要讲究礼仪了。
(二)饮食
印尼地处热带、不产小麦,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类,印尼人喜欢用香蕉叶或棕榈叶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称为“克杜巴”。不过,印尼人也喜欢吃面食、如吃各种面条、面包等。 印尼人吃饭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时也喜欢用手抓饭。抓饭时,先把米饭盛在盘上,然后用右手指将饭捏成小团,送到嘴里一口一口地吃。饭桌边上要放一碗清水,边抓饭、边不时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饭沾粘在手指上。喜欢手抓饭的人,觉得这样吃很开胃。
(三)禁忌
1.印度尼西亚人视头部为神圣不可侵犯。除长辈外,如摸别人的头则被认为是对他的侮辱和挑衅。所以不能随便摸别人的头部。
2.传递或接受物品,要用右手,切忌用左手。印尼人认为用左手传递或接受物品很不礼貌。
3.由于印尼人绝大部分是穆斯林教徒,所以在赠送礼品时,要考虑不要送酒类物品,因为伊斯兰教规定禁止喝酒。
4.在餐馆吃饭时,如果同桌有印尼人,切不要点用猪肉炒的菜,因为印尼人绝大多数是不吃猪肉的。
㈣ 1998年的印尼屠华事件是怎么回事
1998年5月13日至15日,一场原本是为推翻苏哈托政权而起的政治运动,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等地却演变为严重的"排华骚乱”。
当时,仅雅加达就有5000多家华人工厂、店铺、房屋、住宅被烧毁,约150名华人妇女被强暴,近1200名华人被屠杀在12日题为《十年之际,印尼否认强奸暴行,但不曾将它忘却》的报道中,法新社称,即使大多数居民都宁愿遗忘暴行曾经发生,但受害者对当年抢掠强奸的场景却仍然历历在目。
一名华人女士讲述道:“当时,我舅妈打电话告诉我们将房间的灯全部关上让暴徒们感觉房子里没人。我们听到许多华人妇女成为受害者。
法新社在报道中描经道,数干华人的房屋和店面在印尼安全军队的眼皮下,公然被掠夺和焚毁。华人妇女于韵(音)说:“当时真是太恐怖了,人们被困在烧着的商店里,满街是燃烧的建筑和汽车,到处浓烟滚滚。"
法新社说,如果印尼军方当时是为了在亚洲金雕风暴的恐惯中重新建立起成信的话,那么他们失败了。
(4)印尼用什么砖起房子扩展阅读
1998年印度尼西亚排华事件的影响:
印度尼西亚排华事件遭到世界普遍关注和谴责。同时在华人世界里成为对印度尼西亚感观恶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中国大陆,绝大多数因为此事,印度尼西亚一般被列入最让民众反感的国家之一。
1998年5月21日,苏哈托下台,哈比比领导过渡时期政府,之后瓦希德政府继续前任政策,废止了一些针对华人的歧视性的法律法规以及对华人歧视性的称呼。印尼政府还计划检讨对华裔的歧视性法规。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12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尽管印尼社会仍存在否认声音,但暴力事件10年后,印尼对华人的种族歧视问题已得到显着改善。“印尼官方已取消‘族群标识’政策。华人可以过春节,可以享受基本三、四百年未曾享有的政治权利。”庄国土说,“在印华人已经迎来最好的时期。”
于韵(音)也对法新社记者说,她没有感到过本土印尼人对她的“憎恶之情”。她说:“在印尼唐人街,华人与印尼当地人已相互融合。在这里,任何种族都不分彼此,没有差异。”
㈤ 印度尼西亚 习俗
印度尼西亚习俗
(一)着装
印度尼西亚人的民族服装,一般是着上衣,下身围纱笼(一种长围裙)。女的上衣是对襟长袖,没有衣领,下身是围色彩艳丽的沙笼。男的上衣是有领对襟长袖,下身是围带格图案的沙笼。女的一般要配带丝绸的披肩,男的头上包扎各式头巾,或带黑色无边小礼帽。平时男女都喜欢穿拖鞋或木履。由于天热,印尼人一般不喜欢穿袜子。 男人扎的头巾,料子也很讲究、而且往往印有各种图案。扎的方式随各地而异,扎成四角形、三角形或圆形。头上戴的无边小黑色礼帽,通常是用平绒布制作,颜色发亮。按印尼人的习惯,男人到了成年时就该戴上这种礼帽,表示已长大成人,要讲究礼仪了。
(二)饮食
印尼地处热带、不产小麦,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类,尤其是大米更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欢用香蕉叶或棕榈叶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称为“克杜巴”。不过,印尼人也喜欢吃面食、如吃各种面条、面包等。 印尼人吃饭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时也喜欢用手抓饭。抓饭时,先把米饭盛在盘上,然后用右手指将饭捏成小团,送到嘴里一口一口地吃。饭桌边上要放一碗清水,边抓饭、边不时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饭沾粘在手指上。喜欢手抓饭的人,觉得这样吃很开胃。饭桌边上要放一碗清水,边抓饭、边不时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饭沾粘在手指上。喜欢手抓饭的人,觉得这样吃很开胃。
(三)住房
印尼人的住房,城市和农村不一样,城里的住房一般是现代式建筑,而农村则随各族和各地的习惯,而建造不同式样的住房。
城里的现代式住房,有平房、二层和高层楼房。这些住房大都比较宽敞、有卧室、客厅、饭厅、厨房和卫生间。卫生间大都设有洗澡设备。由于印尼是热带国家,人们每天都要洗一至二次澡,人们称为“冲凉”。随着人口的增加、大城市也开始盖一、二十层的高层楼房,供一般公务员和职工居住。爪哇农村的住房,如爪哇人、巽达人和马都拉人的住房,一般是方形的,多数直接建在地面上,但也有高脚屋,不过离地面不高。富人盖房多用木料和砖瓦,穷人则主要用竹子盖房。
(四)禁忌
1.印度尼西亚人视头部为神圣不可侵犯。除长辈外,如摸别人的头则被认为是对他的侮辱和挑衅。所以不能随便摸别人的头部。
2.传递或接受物品,要用右手,切忌用左手。印尼人认为用左手传递或接受物品很不礼貌。 3.由于印尼人绝大部分是穆斯林教徒,所以在赠送礼品时,要考虑不要送酒类物品,因为伊斯兰教规定禁止喝酒。
4.在餐馆吃饭时,如果同桌有印尼人,切不要点用猪肉炒的菜,因为印尼人绝大多数是不吃猪肉的。
㈥ 什么木材可以做房屋
一般在南方盖房子的朋友可以选择杉木,在北方盖房子的的朋友可以选择松木。
一、北方盖房子为什么选择松木?
1、松木的优点
(1)松木可以预防虫蛀,且木材含水量是在15%以下,非常适合做柱子和房屋架构的木材等。
(2)松木的色泽美观,纹理清晰,用作家具非常好看。
(3)松木的造型朴实大方、其线条饱满流畅,质感好。
(4)松木的实用性强、经久耐用。
(5)松木的弹性和透气性很好,导热性能优秀,保养简单。松木的生长周期长、年轮细,木材的质地柔韧,含油量低,本身阴阳色分布均匀所以很适合北方的气候条件。
2、北方为什么用松木盖房
北方地区的气候有时候会比较干燥,在选择木材时需要充分考虑其稳定性、耐干燥性等,因为若选择不慎,实木很容易发生卷翘、开裂、开缝等情况。而松木的韧性比较好,含水率也比较高,所以在干燥的北方盖房子选择松木是比较合适的。
二、南方盖房子为什么选择杉木?
1、杉木的优点
(1)杉木生长周期长,其年轮西米柔润,材质含油量低,本身色彩分布均匀,质地坚韧轻盈,制造起来经济实用。
(2)杉木的外表纹理细密流畅,线条错落有致,十分美观。
(3)杉木家具有天然的原木香味,对人体有许多中有益的作用,且香杉木醇可以杀死空气中的细菌,抑制人体病原菌,对各种皮肤炎症有抑制作用。
(4)杉木家具自然,本身没有经过人工修建。属于自然成材,流露的都是自然体态,各方面都表现着它的健康、环保和自然。
2、南方为什么用杉木盖房子
南方气候潮湿,使用木质材料盖房很容易腐烂,而杉木就比较适应南方的气候环境,杉木喜光和温暖湿润的环境,不容易因空气潮湿而发生腐烂。
㈦ 有哪些房屋建造技术可以降低地震伤害
.轻钢结构或是趋势
一些科研人士提倡轻钢结构抗震建筑。据业内专家介绍,从地震对建筑物所造成的破坏来看,地震频发或促使建材业进一步思考如何提高建筑物自身的牢固性和安全性。而轻钢结构 建筑恰恰能在这一点上弥补灾害带来的严重影响,日益受到国内建筑的青睐。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材料从最初的青砖变成了红砖,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使用轻钢 结构。而从抗震性能上来讲,轻钢结构建筑无疑是很好的选择,这一结构中剪力墙、框剪、框架抗震性能都很强,这也正是砖混等砌体结构建筑所缺少的。因为缺少钢筋提供徐变阶段,砖混等砌体结构建筑遭到高强度的摇晃后,容易发生结构破坏,所以相对安全性能要差一些,这就是自建砌筑房容易倒塌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来说,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坍塌后,至少还可能制造出一定的安全空间,而不至于造成人员掩埋,抢救困难等现象。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轻钢结构防震建筑的推广与应用可 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安全系数。同时,老房改造和重建时,出现的不应该是豆腐渣工程,而是切实有效抵御灾害的防震楼,轻钢结构建筑无疑是值得参考的选择。
但是,轻钢结构技术虽然已经基本成熟,由于缺乏产业化条件,墙面材料、地板、卫浴等配套材料技术并不成熟,因此将其产业化,还需要进行大量配套工作。
2.神奇的碳纤维材料
碳纤维材料原本是用来替代制造飞机材料中的铝,几年前问世的波音787飞机的机体上七成就是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现在的碳纤维早已不再是高端航空领域所独享的材料了,它已经“飞入了寻常百姓家”。现在的体育用品制造商们爱死了这个材料,因为碳纤维高强度,低密度的优异特点,让它横扫所用的体育运动。20世纪90年代,工程师开始用碳纤维制造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单车,从此改写了自行车比赛。用碳纤维制成的球拍,一举提升了球拍的性能,其它铝制、木制的球拍统统“下岗”。一级方程式赛车主办方要求各个车队大力发展碳纤维车体,进一步提升赛车的速度。甚至,有些残障人士依靠碳纤维义肢,可以和正常人同场竞技,南非的“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就是其中最着名的代表。
而现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又有望成为“抗震奇兵”。其中,作为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开始逐步用作高层建筑的外墙墙板。这一材料利用碳纤维具有振动阻尼特性,可吸收震动波等特点,从而使建筑防地震能力和抗弯强度提高十几倍。
碳纤维新材料用来加固建筑物抗震技术研究开发成功后,将会给建筑领域加固改造技术带来 重大变革,采用碳纤维材料加固建筑将比以往传统的技术更优越、更有效率和更方便经济,可以解决传统的加固方法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形态各异的新型混凝土材料
①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简称:ECC):
新型的超强韧性纤维混凝土,简称“ECC”,它是经系统设计,在拉伸和剪切荷载下呈现高延性的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采用基于微观力学的材料设计方法,纤维体积掺量仅为2%的ECC。该水泥基复合材料是基于微观物理力学原理优化设计的具有应变硬化特性和多缝开裂特征的一种新型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Victor Li和其团队首先提出来的,引发世界建材行业高度关注。
㈧ 印尼买一套房子要多少钱
你这问的,让人怎么回答。就如同,人家问你,“中国买一套房子要多少钱?”一样。
一般来说呢,印尼的公寓房相比较带土地的房要便宜。雅加达的公寓房一平方也就几千不到一万的。带土地的,两三层的,10*15的,可能150万-200万也够了。
㈨ 零下50℃!因纽特人住冰屋为何不冷在屋子里生火,雪不会化吗
常年零下50℃左右的北极圈附近,生活着一群特别的人——因纽特人,也被称为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在北极已经繁衍生息了一万年,但北极是一片冰天雪地的荒原,几乎不生长任何植物,更没有像奥伊米亚康(零下70℃)那样能够保持温暖的房子,几乎没有办法实现供暖。然而,因纽特人不仅能在冰屋内睡觉,还能将衣服脱掉后再睡,甚至是吃生肉。这不仅令人好奇,他们是如何取暖的?难道他们真的这么抗寒,不惧怕寒冷?
因纽特人为何会在北极?
因纽特人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但面对外来者,他们依然会散发出天生的善意,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欢迎之意。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他们不到温暖的地方生活?或许是北极给他们带来的安定感,也可能是熟悉了这样的生存条件后便不愿离开故土吧!对此,你怎么看呢?
㈩ 印尼神秘部落,房屋建在几十米高的大树上,这要是遇到暴风雨都是怎么度过的
一、房子的设计
这种房屋的建造是特别简单的,如果遇上暴风雨他们会等暴风雨过后重建自己的家园,在树上建造自己的房子也是因为环境,所以才有这样的设计,因为当地的环境是特别潮湿的,如果建造在地面的话,房子是不能够居住人的,并且也会受到阳光的照射,所以觉得建造在树上才是最凉快并且能够防潮的。
现在的这个部落他们的房屋还是建造的大树之上,他们的生活也是和往常一样,非常的平静,现在这样的部落已经非常少了,大部分部落都被发展成了风景区,如果现在还有这样的部落,希望不要去打扰他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