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雅加达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在雅加达,有一处别具一格的旅游胜地,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印尼人亲切地称它为“美丽的印度尼西亚缩影”(又称迷你公园)。这个缩影公园把印尼全国岛屿山川、都市港口、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按照印尼全国的地理位置,以缩影的形势艺术地展现在游人面前。公园坐落在雅加达以南10公里处,占地120公顷,于1972年破土动工,1975年4月20日落成。在“印尼缩影”公园的大门口,登高望远,鸟瞰全景,“千岛之国”尽收眼底。一个个岛屿、一块块陆地,自东而西,似颗颗翠珠,镶嵌在印度洋上、爪哇河畔。
在“缩影公园”内,印尼全国27个省的地势景观,风格各异的建筑都照原样兴建。在这里可以欣赏苏门答腊的热带风光,看到肃穆幽雅的白色寺庙和中爪哇岛上世界闻名的婆罗浮屠的小佛塔,也可以漫游伊里安查亚岛上的“热带原始森林”,看到古老陈旧的独木小舟,用树干搭成的高层茅草棚以及椰树丛中金碧辉煌的宫殿等等。缩影公园的大部分建筑和人物都是泥塑而成,可谓集印尼泥塑艺术之大成。每座房舍、院落,每处森林、草场之中,都有人物、鸟兽的塑像,大小比例与真的一样。形形色色,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仿佛置身于现实之中。在公园大门的一侧,建有一座环形银幕电影院。其外形象一只金色的海螺,占地600平方米,馆内设有800个座位,银幕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专供放映介绍印尼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的纪录片。当电影开映时,观众虽然坐在椅子上,但却感觉到一会儿是乘飞机穿越印尼的大峡谷,一会儿是俯瞰喷射熔岩和灰烬的火山,可以看到马都拉人赛牛,也可目睹伊里安人狂欢,可参加巴厘人的葬礼,也可出席爪哇人传统的结婚盛典,还可以嗅到竹筒米饭的香甜。
新区的丹姆林大道,宽阔整洁,现代化的豪华建筑参差林立。这里是银行、大公司云集之地,有印尼的“华尔街”之称。
主要景点
伊斯蒂赫拉尔清真寺
伊斯蒂赫拉尔清真寺是印尼最大的一座清真寺,位于雅加达独立广场东北边,建成于1979年。该清真寺占地面积93.5公顷,建筑面积93400平方米。屋顶上有一个漆成白色的巨大 半圆形顶盖,十分醒目。
印尼重大的伊斯兰教活动和仪式都在这里举行,印尼总统及政府要人经常到这里作礼拜。
雅加达独立广场
独立广场位于雅加达中区,又称莫迪卡广场(Merdeka为独立之意),有着天安门广场的地位与规模。四周街道宽阔整齐,花草树木点缀其间,绿意盎然。
广场北为总统府,东北方有印尼最大的伊斯蒂赫尔大清真寺;西街上有国防部大院和中央博物馆;东边是火车站。广场东南角上有一组根据《摩珂婆罗多》史诗中故事情节塑造的群马拉车的雕塑,十分壮观。在纪念碑西侧的公园里有一座音乐喷泉。
印度尼西亚缩影公园
印度尼西亚缩影公园位于雅加达市区以东约26公里处,1975年建成。这里有印尼各地的民房、湖泊、公园、纪念塔、购物中心、露天剧场、缆车、火车、水上脚踏车等各种实物的模型,相当于印尼的缩影。
公园中央设有巨型印尼群岛模型图,四周园地划分为27个区,代表印尼的27个省区,如中爪哇区、巴厘区、雅加达区等。每个区内有当地传统特色的建筑物,并种植当地特有的植物。游客还可乘小船游览“印尼各岛”。
印度尼西亚缩影公园内建有博物馆、图书馆、影像中心、少年宫和儿童乐园,青少年可定期到公园学习传统音乐和舞蹈。其中最醒目的一座建筑物是金蜗牛全景式电影院,每天定时放映“美丽的印度尼西亚”等全景电影。
民族纪念碑
民族纪念碑是雅加达市的象征,位于市中心的独立广场公园中央。1959年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加诺下令修建,1968年竣工。
这座石碑高137米,顶端有一个用35公斤黄金制成的火炬雕塑,象征着印尼的独立精神。碑身上的浮雕,反映出印尼人民反抗荷兰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纪念碑旁还有喷泉、水池以及民族女英雄的雕像。
中央博物馆
中央博物馆位于市中心独立广场西边的独立西街,建成于1868年,是印尼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博物馆是一座欧式的白色建筑。馆前草坪石墩上立有一座铜大象,为1871年暹罗王拉玛五世来访时所赠,故博物馆又称“大象博物馆”或“象屋”。
博物馆中设有金银饰物室、青铜器室、货币室、古物展览室、史前展览室、木器展览室、民俗展览室、东印度公司陈列室等,其中包括30万年前爪哇猿人头骨化石、三四千年前中国青铜时代的鼎和鬲、中国古代的陶瓷器和古币、爪哇岛上的象首人身佛像、苏门答腊岛独特的房屋模型以及皮影戏、木偶戏道具等。
安佐尔梦幻公园
安佐尔梦幻公园是印尼最大的游乐场所,位于雅加达市区北端,紧靠雅加达海湾。园中建有新型设计的大旅馆、露天电影院、水族馆、海豚表演池、人造波浪大型游泳池、网球场、海宾茅舍、艺术品展售亭、回力球场、高尔夫球场、保龄球场、跑车场、跑马场、海滩、夜总会、蒸汽浴室、赌场、按摩院、儿童娱乐场等。
梦幻公园内还建有别墅区,具有典型的印尼民族特色。艺术市场中陈打印尼民间工艺品,艺术家还在现场为游客制作绘画和雕刻作品。黄昏时分,露天舞台上将演出巴厘、加里曼丹等地的土风舞蹈。
2. 喷泉是什么样式的
喷泉是由亚罗什浇铸师用铸钟的铜铸制成,它由两个樽组成,上面的金属樽铸造得要精致一些。亚罗什技师技术精湛,正是由于他们高超的技艺在皇家园林中出现了园林钟。
3. 世界上最大的喷泉在哪叫什么
世界上喷得最高的喷泉是
Steamboat 间歇泉,是世界上喷得最高的活喷泉,水柱高达90米,而且能连喷几个小时。Steamboat 的喷发目前无法预测,上一次喷发在是2005年5月里,下一次喷发是在4天到3年以后。(在黄石公园)
在日内瓦的莱蒙湖中,有世界最高的喷泉,喷水高达150米,然后随风花为扇形细雨倾斜湖中,这喷泉作为日内瓦的标志已有100年以上的历史。
澳大利亚堪培拉的格里芬湖中有一个库克船长纪念喷泉,是目前世界上喷得最高的人工喷泉,水柱可达150米。这是澳大利亚政府1970年为纪念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200周年而建的。喷泉的喷射口具有750马力,喷速为每小时200公里(比日内瓦的人工喷泉快7公里/小时)。
苏州春申湖大型音乐喷泉群主泉设计喷高168米,为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音乐喷泉之一。中美地区国家最突出的特点是多火山。
在哥斯达黎加国境内,博阿斯、伊拉苏火山令人留连忘返。博阿斯火山现已建成公园,在首都东南部,海拔2900多米,有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喷泉。
4. 喷泉指的是什么
定义
喷泉是一种将水或其他液体经过一定压力通过喷头喷洒出来具有特定形状的组合体,提供水压的一般为水泵。
种类
喷泉景观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因地制宜,根据现场地形结构,仿照天然水景制作而成,如:壁泉、涌泉、雾泉、管流、溪流、瀑布、水帘、跌水、水涛、漩涡等。
二是完全依靠喷泉设备人工造景。这类水景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发展速度很快,种类繁多,有音乐喷泉、程控喷泉、摆动喷泉、跑动喷泉、光亮喷泉、游乐趣味喷泉、超高喷泉、激光水幕电影等。
分类
(1)普通装饰性喷泉 由各种花形图案组成固定的喷泉。
(2)与雕塑结合的喷泉 喷泉与雕塑等共同组成景观。
(3)水雕塑 由人工、机械塑造出各种大型水柱的姿态,形成景观。
(4)自控喷泉 利用电子技术,按照设计程序控制水、光、音、色等,形成奇异、变幻的景观。
(5)其他类型 除了以上类型以外,还有高喷泉、旱喷泉、叠泉、音乐喷泉、跑泉、跳泉、浮动喷泉、小品泉、意动泉、音乐跑泉等,还可以通过喷雾形成独特的水景。
5. 印尼的这个建筑是什么
伊斯兰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从公元8世纪起,典型的伊斯兰建筑已逐步形成。外形上是穹顶与几何体的简单组合。伊斯兰建筑成就最高的是清真寺。光塔高耸是清真寺的标志。基布拉、圣龛、宣讲台、喷泉是清真寺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伊斯兰建筑本身没有纯粹的定式,装饰的复杂繁丽是其最典型的特征。一般采用两种形式的装饰。一类是建筑结构本身的装饰,用外露结构法,让拱券骨架暴露在外,产生一种构成的美,或者变化拱券样式。另一类是墙面装饰,运用多种材料贴面。装饰纹样从几何纹、动植物纹到文字纹样变化无穷。在平整的表面,通过色彩对比和纹样连续,给人以变换无穷的视觉印象,整座建筑浑然一体。
6. 喷泉和火山喷发的原理是什么
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逸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 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一般有这样一些分类: 1、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如分布于我国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二迭纪峨眉山玄武岩和河北张家口以北的第三纪汉诺坝玄武岩都属裂隙式喷发。现代裂隙式喷发主要分布于大洋底的洋中脊处,在大陆上只有冰岛可见到此类火山喷发活动,故又称为冰岛型火山。 2、中心式喷发 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中心式喷发。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又可细分为三种: 宁静式:火山喷发时.只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宁静溢出,顺着山坡缓缓流动,好象煮沸了的米汤从饭锅里沸泻出来一样。溢出的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较高,粘度小,易流动。含气体较少,无爆炸现象、夏威夷诸火山为其代表,又称为夏威夷型。 这类火山人们可以尽情地欣赏。 爆烈式;火山爆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1902年12月16日,西印度群岛的培雷火山爆发震撼了整个世界。它喷出的岩浆粘稠,同时喷出大量浮石和炽热的火山灰。这次造成26000人死亡的喷发,就属此类,也称培雷型。 中间式: 属于宁静式和爆烈式喷发之间的过渡型.此种类型以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若有爆炸时,爆炸力也不大。可以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长期平稳地喷发,并以伴有歇间性的爆发为特征。以靠近意大利西海岸利帕里群岛上的斯特朗博得火山为代表.该火山大约每隔2-3分钟喷发一次,夜间在50公里以外仍可见火山喷发的光焰,故而被誉为“地中海灯塔”。又称斯特朗博利式。有人认为我国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属于这种类型。 3、熔透式喷发 岩浆熔透地壳大面积地溢出地表,称为熔透式喷发。这是一种古老的火山活动方式,现代已不存在。一些学者认为,在太古代时,地壳较薄,地下岩浆热力较大,常造成熔透式岩浆喷出活动。 火山喷发可分为三个阶段: 1、气体的爆炸 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的就是岩浆的喷发。 2、 喷发柱的形成 气体爆炸之后,气体以极大的喷射力将通道内的岩屑和深部岩浆喷向高空,形成了高大的喷发柱。喷发柱又可分为三个区: (1)气冲区:如图中的A区,它位于喷发柱的下部,相当于整个喷发柱高度的十分之一。因气体从火山口冲出时的速度和力量很大,虽然喷射出来的岩块等物质的密度远远超过大气的密度,但它也会被抛向高空。气冲的速度,在火山通道内上升时逐渐加快,当它喷出地表射向高空时,由于大气的压力和喷气能量的消耗,其速度逐渐减小,被气冲到高空的物质,按其重力大小在不同的高度开始降落。 (2)对流区:位于气冲区的上部,因喷发柱气冲的速度减慢,气柱中的气体向外散射,大气中的气体不断加入,形成了喷发柱内外气体的对流,因此称其为对流区(图中的B区)。该区密度大的物质开始下落。密度小于大气的物质,靠大气的浮力继续上升。对流区气柱的高度较大,约占喷发柱总高度的十分之七。 (3)扩散区:位于喷发柱的最顶部,此区喷发柱与高空大气的压力达到基本平衡的状态。喷发柱不断上升,柱内的气体和密度小的物质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扩散,故称其为扩散区(图中的C区)。被带入高空的火山灰可形成火山灰云,火山灰云能长时间飘流在空中,而对区域性的气候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灾害。此区柱体高度占柱体总高度的十分之二左右。 3. 喷发柱的塌落 喷发柱在上升的过程中,携带着不同粒径和密度的碎屑物,这些碎屑物依着重力的大小,分别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阶段塌落。决定喷发柱塌落快慢的因素主要有四点: (1)火山口半径大的,气体冲力小,柱体塌落的就快; (2)若喷发柱中岩屑含量高,并且粒径和密度大,柱体塌落的就快; (3)若喷发柱中重复返回空中的固体岩块多,柱体塌落的就快; (4)喷发柱中若有地表水的加入,可增大柱体的密度,柱体塌落的就快。反之,喷发柱在空中停留时间长,塌落的就慢。 火山喷发并非千遍一律,像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那样的喷发,事前熔岩已静静地流出,由于熔岩流动缓慢,因而只破坏财产而没有危及生命。而像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那样的火山碎屑喷发或蒸气爆炸(或蒸气猛烈爆发),则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火山喷发的产物,更是火山喷发的动力。从岩浆的产生到火山喷发的整个过程,挥发性物质的活动无一不在起作用。 英国科学家认为超级火山喷发可能毁灭人类 国际在线消息 英国科学家认为:人类有可能在一次超强度的火山喷发中毁灭。大不列颠公共大学的斯蒂芬·塞尔夫在一次答电子杂志记者问时称,目前还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这种灾难。当前科学家们正在忙着制定种种抵抗“外部威胁”的战略,比如说如何阻止小行星同地球相撞,却很少去考虑主要危险有可能来自地球内部。 地球物理学家们断言,有些火山的喷发强度要比过去的大好几百倍,而且地球在出现文明前不久曾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灾难。 美国地质学家早些时候曾在黄石国家公园发现了不太深的火山灰死层,认为其形成的原因是发生在62万年前的一次超级火山喷发,结果是至今这里还可以见到一些漏斗形的大坑,它们都是那些毁灭性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破火山口。 在写给英国政府自然灾害工作小组的报告中对这种超级火山喷发所造成后果曾有过详细的描述———很大一片地域会被熔岩覆盖,而且撒向大气层的尘土和灰烬将会使不少阳光到达不了地球表面,这无疑会使全球性的气候发生变化。 据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拉姆皮诺称,发生于7.4万年前的苏门答腊火山的超强度喷发曾导致全球变冷和北半球3/4的植物毁于一旦。 喷泉是一种将水或其他液体经过一定压力通过喷头喷洒出来具有特定形状的组合体,提供水压的一般为水泵,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逐步发展为几大类:音乐喷泉;程控喷泉;音乐+程控喷泉;激光水幕电影;趣味喷泉等,加上特定的灯光、控制系统,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 喷泉原是一种自然景观,是承压水的地面露头。园林中的喷泉,一般是为了造景的需要,人工建造的具有装饰性的喷水装置。喷泉可以湿润周围空气,减少尘埃,降低气温。喷泉的细小水珠同空气分子撞击,能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因此,喷泉有益于改善城市面貌和增进居民身心健康。
7. 喷泉是什么
自然的喷泉是地下水涌出地面产生的。
涌出需要地下水有一定压力,有喷出的通道。
8. 什么是喷泉
喷泉是一种将水或其他液体经过一定压力通过喷头喷洒出来具有特定形状的组合体,提供水压的一般为水泵。喷泉景观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因地制宜,根据现场地形结构,仿照天然水景制作而成,如:壁泉、涌泉、雾泉、管流、溪流、瀑布、水帘、跌水、水涛、漩涡等。二是完全依靠喷泉设备人工造景。这类水景近年来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发展速度很快,种类繁多,有音乐喷泉、程控喷泉、摆动喷泉、跑动喷泉、光亮喷泉、游乐喷泉、超高喷泉、激光水幕电影等。
喷泉原是一种自然景观,是承压水的地面露头。园林中的喷泉,一般是为了造景的需要,人工建造的具有装饰性的喷水装置。喷泉可以湿润周围空气,减少尘埃,降低气温。喷泉的细小水珠同空气分子撞击,能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因此,喷泉有益于改善城市面貌和增进居民身心健康。
国外的喷泉
列宁格勒的彼得宫喷泉
喷泉起源很早,公元前6世纪在巴比伦空中花园中已建有喷泉。古希腊时代就已由饮用水的泉逐渐发展成为装饰性的泉。有一种说法认为,喷泉起源于伊斯兰国家的斋戒沐浴给水方法。在伊斯兰园林中,喷泉或沿轴线布置,或作为局部构图的中心。文艺复兴时期喷泉技术有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喷泉多与雕像、柱饰、水池等结合造景。有名的喷泉如意大利伊斯特别墅的着名“百泉步道”和莱恩脱的喷泉水渠。当时还从事水趣音响设计。如着名的猫头鹰喷泉,有一群铜鸟啁啾,猫头鹰一声尖叫之后,顿时鸦雀无声,稍停片刻,铜鸟又喧闹起来。有的喷泉同雕像、叠落的瀑布结合起来造景,如埃斯特别墅中的“水风琴”等。17-18世纪,喷泉在欧洲城市盛极一时。着名的如法国凡尔赛宫的太阳神喷泉,俄国彼得宫的带雕像群的大瀑布喷泉。罗马有3000多个喷泉,被称为喷泉之城。也有一些寓意很深的喷泉小品,如布鲁塞尔的于廉喷泉。它刻画了一个正在聚精会神地撒尿的孩子,相传敌军侵占布鲁塞尔后要炸毁城里的珍宝馆,小于廉发现燃烧着的导火线,急中生智,朝导火线撒了一泡尿;珍宝馆保住了,小英雄却壮烈牺牲。为了表彰他的功绩,1619年建造了这个喷泉。到20世纪,喷泉发展成为一种大型水雕塑,用水柱构成各种形态。如日内瓦莱蒙湖上耸入云表的大喷泉,建于1958年,它用两台1360马力的水泵,将水喷到145米的高空。夜晚,巨型探照灯照射着银色水柱直划夜空,景色壮观。英国伦敦的诺姆甲堡喷泉,高2.7米,由一个造型优美、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壳体构成,在壳体边缘喷射出两个水的曲面造型。壳体的底部可以转动,喷水的压力可以调节,能形成多姿多彩的水造型。美国西雅图的一个喷泉,由两根粗大的不锈钢弯管组成,水由沿管壁安装的很多小喷嘴喷出,造成实体水柱的感觉。它的喷水量由人工控制,能形成富有雕塑味的水造型。现代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各种自控喷泉。日本的“会跳舞的喷泉”、美国的“华尔兹舞喷泉”,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水花能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法国巴黎的德方斯广场上,有着名的“阿加姆”音乐喷泉,建于1980年,66个喷头呈“S”形布置,喷出1-15米高的水柱,能表演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佩潘和阿乐纳德合作的《水上芭蕾舞曲》等十多个精彩节目。随着音乐的变化,水柱有时轻歌曼舞,有时又挺拔高耸,在绚丽多彩的水柱间还配有鲜艳夺目的火花。火花是由特制的火花喷射管喷出的,与水花交织在一起,景观奇妙。日本的水力喷射动物园,在一个直径10米水池内,安装着6036个旋转的喷头。它们能喷射出老虎和狮子搏斗、老鹰和羚羊厮杀等奇妙的场面。这些喷泉多是利用电脑控制水、光、音、色,使喷泉艺术进入崭新的时代。
中国的喷泉
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力求清雅素静,富于野趣。在园林理水方面重视对天然水态的艺术再现。对于人工造成动态水的喷泉应用较少。《汉书·典职》记载:在汉上林苑中有“激上河水,铜龙吐水,铜仙人衔杯受水下注”的设施。《贾氏谈录》记载:“唐代华清宫御汤池中“有双白石莲,泉眼自瓮口中涌出,喷注白莲之上”。《洛阳名园记》记述董氏西园中有水自花间涌出。有的水景保存至今,如建于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2)杭州黄龙洞的黄龙吐水。18世纪,西方式的喷泉传入中国。1747年清干隆皇帝在圆明园西洋楼建“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大喷泉。“大水法”的中央水池中有十只铜狗,口中齐射急流,直指铜鹿,称为“猎狗逐鹿”。在“海晏堂”,有身穿罗汉袍的“十二生肖”像,每个生肖都能喷水,用以报时。这是由人工操纵的提水机械——龙尾车扭水旋转上升,形成高位水,由机械控制,每隔一个时辰(相当两小时)由十二生肖依次喷水,到正午时分,十二个生肖同时喷水。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先后在北京的双秀园、天坛公园等和城市广场中建造了时控喷泉、彩色声控喷泉、可移动式喷泉和微电脑控制的音乐喷泉。
9. 海地喷泉是怎么形成的
海底喷泉也叫海底热泉,是指海底深处的喷泉,原理和火山喷泉类似,喷出来的热水就像烟囱一样,目前发现的热泉有白烟囱、黑烟囱、黄烟囱。1979年,美国科学家比肖夫博士首次在太平洋2500米接近海底时,看到这一奇异的景象:蒸汽腾腾,烟雾缭绕,烟囱林立。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在"烟囱林"中有大量各种生物生存,他们基本上围绕着烟囱生存的。
经分析发现“烟囱”喷出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硫磺铁矿、黄铁矿、闪锌矿和铜、铁的硫化物等物质,对硫磺铁矿的液体进行测定表明,其外壁由石膏、硬石膏、硫酸镁组成,而与热水接触的内壁,则为粗大的结晶黄铜矿和黄铁矿。最外层富含重晶石、非晶质二氧化硅。“烟囱”底部有黑色细粒沉淀物,其中含有闪锌矿、硫磺铁矿、黄铁矿及铅锌矿和硫等。在其周围的水样中氦-3和氢锰的含量较高。
海底热泉并不只是这一处。科学家们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中脊和红海等地相继发现了许多正在活动的和已经死亡的“烟囱”。海底热泉为什么出现在大洋中脊呢?原来,洋中脊是多火山多地震区,岩石破碎强烈,海水能通过破碎带向下渗透,渗入的冷海水受热后,以热泉形式从海底泄出。在冷海水不断渗入、热海水不断排出的循环过程中,洋底玄武岩中铁、锰、铜、锌等元素溶于热海水中,成为富含金属元素的热液而喷涌出来。由于洋中脊是大洋板块的分离部位,那里的岩石圈地壳最薄弱,因此又是地幔热流最好的突破口。热泉水带上来的物质多金属硫化物或氧化物,它们沉淀在热泉喷口周围,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热液矿床”。
海底热泉的发现与研究,打破了人们对深海大洋的传统看法,在认识海洋、开发海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在地质学方面,海底热泉是人们能够看到的海水在洋壳里不断循环的现象。
10. 喷泉是什么原理
喷泉是一种将水或其他液体经过一定压力通过喷头喷洒出来具有特定形状的组合体,提供水压的一般为水泵,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逐步发展为几大类:音乐喷泉;程控喷泉;音乐+程控喷泉;激光水幕电影;趣味喷泉等,加上特定的灯光、控制系统,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
喷泉原是一种自然景观,是承压水的地面露头。园林中的喷泉,一般是为了造景的需要,人工建造的具有装饰性的喷水装置。喷泉可以湿润周围空气,减少尘埃,降低气温。喷泉的细小水珠同空气分子撞击,能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因此,喷泉有益于改善城市面貌和增进居民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