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棕榈(棕榈科 棕榈属)栽培技术有哪些
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f)H.Wendl.
棕榈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其主要产品棕皮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树干挺直,叶形如扇,清姿幽雅,成片种植,颇有南国风光,是暖温带地区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树干圆柱形。叶簇生干顶,近圆形,径50~70厘米,掌状裂深达中下部,叶柄长,两侧细齿明显。雌雄异株,圆锥状肉穗花序腋生,花小而黄色,核果肾状球形,蓝褐色,被白粉,种子腹面有沟,花期4~5月,果期 10~11月(见彩图 3 1)。
[分布]
原产中国。在日本、印度、缅甸均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北起陕西南部,南到广州、柳州和云南,西至西藏边界,东达上海及浙江范围内。
[习性]
热带及亚热带树种,为棕榈科中最耐寒者之一,成年树可耐-7℃低温。耐阴能力强,幼苗尤耐阴。喜排水良好,湿润肥沃之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壤土,耐轻盐碱土,较耐干旱及水湿。喜肥,对有毒气体抗性强。根系浅,须根发达,生长缓慢。
[繁殖与栽培养护]
播种繁殖,11月果熟后,连果穗剪下,阴干后脱粒,随采随播,或选高燥处混沙贮藏。春播宜早,播前用60~70℃温水浸一昼夜催芽,行条播,播种量750~1000千克/公顷,覆土2厘米,播后约50天发芽出土,苗期及时除草、松土,加强肥水管理。棕榈初期生长缓慢,当年苗高仅3厘米,翌年留床,第三年分栽培大,用于绿化的至少要7年以上。
棕榈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城市中多作庭园绿化地栽,它适应性强,只要不低洼积水,并有1米深的土层都可栽种,以湿润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好。不要栽在风口处,否则叶片会支离破碎。
起苗时多留须根,小苗可以裸根,大苗需带土球,栽种不宜过深,否则易引起烂心。大苗移栽时应剪除其叶片1/2,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新叶发生,如老叶下垂时,应及时剪去,其他管理均较粗放。
在北方亦可盆栽,6年生以下的植株可盆栽,8~9年生植株应栽入木桶。20年生以上即生长势大大减退,老叶枯黄易失去观赏价值,应以淘汰。
棕榈的主要病虫害有:棕榈腐烂病、叶枯病、拟刺白轮盾蚧、褐软蚧、黑褐圆盾蚧、网纹绵蚧、东方片圆蚧、椰圆盾蚧等。防治方法:①防止冻害,适时剥棕,加强栽培管理,尚未见发病时,即要喷洒多菌灵或代森胺等药剂,要淋洗梢及心部。②介壳虫若虫期喷洒敌敌畏或敌百虫等药剂。
[观赏与应用]
棕榈树干挺直,叶形若扇,清姿幽雅,棕皮用途广泛,是园林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适于对植、列植在庭前、路边、入口。或孤植、群植于池边、林缘、草坪边角、窗边,翠影婆娑,别具南国风韵,或以菠萝花、美人蕉、鸢尾等草本花卉搭配,尤为适宜。或营造棕榈纯林,则棵棵高耸,更是南国景色,堪可入画。棕榈对多种有害气体有抵抗和吸收能力,故可在污染区大面积栽植,美化净化环境。
㈡ 世界上种植棕榈树的国家有哪些
棕榈原产中国,日本、印度、缅甸也有。棕榈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陕西南部,南到广东、广西和云南,西达西藏边界,东至上海和浙江。从长江出海口,沿着长江上游两岸500公里广阔地带分布最广。
棕榈,拉丁名:Trachycarpus fortunei,别名:棕树、山棕,棕榈科、棕榈属。
棕榈系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无主根,须根密集。干圆柱形,直立,不分枝,干有残存不脱落的老叶柄基部,并被暗棕色的叶鞘纤维包裹。叶大,簇生于树干顶端,掌状分裂成多数狭长的裂片,裂片坚硬,顶端浅二裂。叶柄极长。雌雄异株,花期5月,淡黄色,肉穗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核果肾形,初为青色,11-12月果熟,熟时黑褐色。
棕榈耐庇阴,幼树的耐阴能力尤强。喜温暖,不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耐旱,耐湿,稍耐盐碱,但在干燥沙土及低洼水湿处生长较差。对烟尘、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
棕榈树干挺拔,叶形如扇,清姿优雅。宜对植、列植于庭前路边和建筑物旁,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地群植于池边与庭园,翠影婆娑,颇具热带风光韵味。
㈢ 棕榈油的种植问题
由于国际市场上对棕榈油 需求量的增长,很多棕榈油生产公司砍伐雨林中的植物,之后采用火烧方式清理地面并进行棕榈树种植,数以千计的猩猩在大火中丧生,同时由此带来的雨林的大量消失使得猩猩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无家可归。这进一步导致了这种濒危动物濒临灭绝。
从2009到2012年,印尼就有124万公顷的雨林被毁掉,其中1/4的毁林面积直接由油棕种植和扩张导致。油棕种植肆意的商业化扩张,在没有做任何高保护价值森林和生态敏感区评估的前提下,即进行油棕种植园的开发和建设属于毁林行为。这些毁林行为直接导致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面积以每年25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苏门答腊岛是濒危物种苏门答腊虎和苏门答腊红猩猩唯一的自然栖息地。岛上雨林面积的急速消失直接导致了这些濒危物种受到灭绝的威胁。 油棕种植商的毁林行为直接导致苏门答腊岛上15%的老虎栖息地遭受破坏,野外仅剩不到400只苏门答腊虎。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表示,油棕种植园是红猩猩栖息地破坏和碎片化的罪魁祸首,而栖息地破坏和碎片化严重威胁了红猩猩的生存。据印尼政府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2009至2011年期间,加里曼丹遭受破坏的红猩猩栖息地总计14万1千公顷,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油棕种植园造成的。油棕种植行业常用的焚烧方式便是另一个导致红猩猩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在1997到1998年间,由于焚烧耕作的方式引起的森林火灾导致了加里曼丹岛上红猩猩数量减少了33%。
另外,油棕种植园的开发和建设导致森林的破碎化,切断了野生动物们的自然廊道和过渡带,导致动物的觅食以及繁衍等行为受到限制甚至阻碍。种植园的开发还意味着运输公路的修建,这让非法狩猎的罪犯能更加容易的进入到森林深处捕杀野生动物,然后将野生动物运送到黑市出售,同时也有不法分子将野生动物如红猩猩当作宠物出售。非法的森林开发让许多环保组织在进行环境和动物保护工作更加困难。
㈣ 亚马逊雨林棕榈树占比
一半。
沿着秘鲁东南部Los Amigos河的森林 研究人员说,亚马逊流域容纳了大约1.6万种不同的树种,但是其中227种---只有总数的1.4%,占了该雨林中树的几乎一半。
ans ter Steege及一个超过100位同事的团队对在亚马逊流域遍布的1170个不同树区中的任何茎干粗过3.9英寸(10厘米)的树木进行了编目。他们的分析对整个亚马逊的树木物种的丰富、稀少及富有程度提供了新的细节。在此之前,在那部分世界中的有关树木物种的组成及分布的数据一直十分稀少,并局限于本地及区域性的尺度之内。
由于这项新的研究,人们如今知道它是串珠埃塔棕Euterpe precatoria棕榈。
㈤ 印度尼西亚的物产有哪些
粮食作物是印尼种植业的基础部门。稻米是主粮。杂粮有玉米、木薯、豆类等。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豆类生产国,但单产较低。印尼是世界上种植面积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热带作物生产国。经济 作物大多在种植园种植,不但品种多 , 而且有的作物产量在世界上名 列前茅。印尼的胡椒、金鸡纳霜、木棉和藤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天然 橡胶、椰子产量居世界第二。产量居世界前列的还有棕榈油、咖啡、香料等。印尼是水果王国 , 盛产香蕉、芒果、菠萝、木瓜、榴莲、山竹等各种热带水果。
印尼全国的森林面积为1.2亿公顷,其中永久林区1.12亿公顷,可转换林区810万公顷。印尼的森林覆盖率为67.8%。印尼盛产各种热带名贵的树种,如铁木、檀木、乌木和袖木等均驰名世界。
印尼的石油、天然气和锡的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石油储量约为1200亿桶、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西兰岛和伊里安查雅等地。印尼还拥有巨大的天然气储量,约有123 589 兆亿立方米 (相当于206 亿桶石油),其中己探明的为24 230兆亿立方米,主产于苏门答腊的阿伦和东加里曼丹的巴达克等地。 锡的储量为80万吨,主要分布于邦加和勿里洞、林加群岛的新格岛 等地。煤炭已探明储量为388亿吨,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和苏拉威西地区。煤矿多数为露天矿,开采条件很好,煤炭质量也好,每千克热量在4000-7000大卡,含硫很低,但水分略高。镰储量约为560多万吨,居世界前列。金刚石储量约为150万克拉,居亚洲前列。此外,铀、镇、铜、铭、铝矶土、锺等储量也很丰富。
㈥ 棕榈树产自哪里
棕榈 Palmae.棕榈科,单子叶植物,约217属,2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东南至西南部有约22属,72种,主产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此外引入栽培的亦有多种。灌木或乔木
原产地是马来西亚
㈦ 印度尼西亚棕榈油的主要产区有哪些在这些产区附近有哪些较大的城市
印尼棕榈油的主产区为苏门答腊岛,苏门答腊岛的棕榈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印尼总产量的80%。包括北苏门答腊、西苏门答腊、廖省、南苏门答腊、朋姑露、楠榜、占俾、亚齐、邦加勿里洞。
另一个主要产区是加里曼丹岛(东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
其他有分布的有 西爪哇、南苏拉威西、中苏拉威西、东南苏拉威西、巴布亚省等
苏门答腊岛油棕产区附近的主要城市是 巴东
加里曼丹岛油棕产区附近的主要城市是 马辰,
㈧ 棕榈树什么时候开始在东南亚大规模种植
2008年11月
19日缅甸政府
。计划在南部
。种植20多万。
公顷棕桐树
㈨ 2战后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新兴油棕树种植的原因
二战后,印尼大力发展工业和农业,集天时和地利,印尼是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种油棕,油棕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油料作物,其油可供食用和工业用。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