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尼海啸发生的诱因是什么
印尼是火山地震带,板块学说里面几个板块的交接处,板块移动的时候,释放巨大的能量,如果能量在陆地释放,就是地震,在海上释放,就会形成海啸。
B. 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印尼海啸的原因
印度洋海啸是地震引发的,而地震是地壳板块运动所造成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板块断裂导致大地震.
印度洋板块北漂,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能量,能量从板块交界处释放,产生地震和海啸。
C. 印尼地震烈度转换国标
每两个震级间释放的能量差距是大约30倍,也就是说6级地震比5级的释放的能量要高30倍,上次引起印尼海啸的地震强度比唐山地震也要高上几十倍
中国地震烈度表 (简要)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 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 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望楼主采纳我的答案!!谢谢
D. 海啸的原因
海啸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一,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大滑坡、大塌陷等地质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巨浪所造成的灾害我们称为海啸灾害。破坏性的海啸一般在地震构造运动出现垂直断层,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由于海水的压缩性很小,当受到地震能量的作用,水体只能以同等规模的波动形式把能量传递出去。当海啸波进入大陆架浅海,因深度急剧变浅,能量集中,波高会骤然增大,这时可能出现10-20米以上波高的海啸。在滨海区域,海啸波使海水陡涨,犹如水墙,并伴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农田村庄,然后海水又迅速退去;或先退后涨。这样反复多次,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这次12月26日的印尼海底地震是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及欧亚大陆板块等三大板块互相碰撞的结果所造成的海啸波,影响到整个印度洋沿海地区目前已造成十五万多人的死亡和数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就是一个极能说明问题的例证。但并非所有的海底地震都会引发海啸,能引发海啸的必须是有垂直运动的逆冲构造型海底地震,而且其震级必须是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为小于20--50公里。据统计,海洋里发生过的大地震能造成海啸的大约只占百分之四。
二,海上的飓风、台风等极端气候也能引发海啸,这种海啸称为风暴海啸,它同样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1969年7月28日广东省汕头市牛田洋海域受特大台风侵袭,当时又正逢大潮因而引发巨大的风暴海啸,浪高10多米,造成近万人死亡。广东沿海地区易发生风暴海啸还有地理上的因素:即因为广东省沿海地区有不少漏斗形的海湾地形,汕头的牛田洋与珠江口就是典型的这种地形,这种地形较易加速大气和洋流漩涡的形成,导致风暴海啸的出现。
三,滨海沿岸的大规模山崩、悬崖滑落也曾引发海啸,1702年日本有明海域附近的山崩引发海啸,最大波高达50米以上,造成15000人死亡。 又如1964年3月3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南部沿海地带的悬崖滑入太平洋海湾中引发海啸,巨浪高达70米,令100多人葬身海底。
四,水下核爆炸也会引发海啸,因为水下核爆炸会在瞬间在海洋中突然释放巨大的能量,使海水剧烈振荡而引发海啸。其规模大小与核爆炸所释放的总能量的大小直接有关,核爆炸释放的能量越大,引发的海啸也就越大。目前超级大国--美国在世界各个海洋中都驻有大批携带核导弹的核潜艇。这些核武器就是引发海啸的最大隐患。但是核爆炸引起的海啸往往是局部的,一般影响范围有限的。
五,引起最大规模海啸是天体事件,小行星和慧星如果撞击海洋就会引发规模比印尼海啸的能量大几十万倍、几千万倍。如果这种海啸真的发生了,它会在把沿海的城市一扫而光。据统计,平均1千万年才发生一次。所以其发生率极低。
海啸虽然非常可怕,但是由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是完全可以预报的。只要发生了地震就可以进行预报,因为海啸的传播速度只跟海水深度有关,它是重力加速度和水深的乘积的平方根。如果水深有1000米的话,海啸的传播速度要大于每秒300米,接近声速。因此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要传到受害地区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足够令监测站向人们发出警报让人们尽快回避,就可以躲过这种灾难了,这就是所谓的海啸预警系统工程。实际上这次印度洋地震发生后大约1个小时,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学者根据地震仪器早已计算出这个地震的震级是8.9级,他们实际比谁都清楚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非常清楚8.9级的地震会带来什么后果。但是他们强调印度洋地区的这些国家没有参加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工程,因此无法沟通。他们竟以此为藉口没有及时通告这些国家,真是混蛋至极!!!这次印度洋地区发生的大海啸使许多国家元首都纷纷深刻地认识到建立海啸预警系统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了!
E. 2004年的印尼大海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给印尼带来了多大的损失
2004年的印尼大海啸,是因为印尼苏门达拉岛一带海域发生了剧烈地震而导致的惊天海啸,当时印度洋沿岸掀起了10多米高的惊涛骇浪,瞬间席卷了8个国家,至少15.6万人瞬间在灾难中丧生。印尼在这次灾难中受损特别严重,据当地政府统计,失踪和死亡的人数达到了238945人,确认死亡的有11万多人,失踪的人数则有12万多人。
根据印尼海啸之后统计的数据,这次海啸导致的遇难者总人数不少于29.2万人,印尼的失踪和遇难人数接近24万,仅次于印尼的是斯里兰卡有接近31000人遇难,失踪5637人;印度失踪和死亡人口为16000多人,泰国5393人遇难、马尔代夫82人、索马里298人、马来西亚68人、缅甸61人也在灾难中遇难。
F. 印度洋海啸简介(中英版)
印度洋地震海啸原因:地层骤裂 巨能骤释
美国地质调查局已经根据震级把此次印度洋地震列为有纪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为什么会突然发生震级如此之强、波及面如此之广的地震?
就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
张晓东说,
这次地震是发生在板块边缘的逆冲型地震,它所释放出的能量在近几十年来是较大的。逆冲型地震的成因是地层断层的上部上移。苏门答腊以北地区位于印度板块边缘,板块边缘的一个长距离破裂带通过长时间积累,蓄积了巨大能量,最后这些能量在26日集中释放出来,这就是此次大地震的直接原因。
虽然此次地震震级很高,使周边地区都有震感,但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这次地震引起的海啸。在这次地震中,斯里兰卡东部和南部、泰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南部地区等都受到海啸的侵袭。地震中的绝大部分人员伤亡都与海啸有关。
张晓东介绍说,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次地震中断层移动导致断层间产生一个空洞,当海水填充这个空洞时产生巨大的海水波动。这种波动从深海传至浅海时,海浪陡然升到十几米高,并以每秒200米的速度传播。海浪冲到岸上后,造成重大破坏。据26日晚的统计,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强烈地震已造成6300多人死亡。
张晓东回答了此次大地震后人们关注的三个问题:
首先,今年全球大地震未见增加,但印度板块运动有增加迹象。除了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强烈地震,24日澳大利亚与南极洲之间的海底发生了里氏8.1级地震,26日印度尼科巴群岛西南海域也发生了7.5级地震,这些地震的发生地点全部在印度板块的边界上。
张晓东指出,8级以上的大地震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一般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多时一年还会发生几次,今年全球地震的次数还略少于历年的平均水平。
其次,减少海啸危害依赖预报。目前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得不错。当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将地震的位置、震级和类型输入电脑,即可分析出它是否会造成海啸、海水波动程度及其传播方向,然后就可尽快向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发出预警,通知居民撤离。另外,在易受海啸侵袭的沿岸地区可提前构筑能阻挡海浪的防护设施,以减少损失。
第三,由于发生此次地震的海域与中国之间有陆地相隔,因此海啸不会波及到中国。另外,由于中国大陆以东有一系列岛屿组成的天然地理屏障,可阻挡海啸,因此太平洋地区的海啸对中国大陆沿岸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印度洋地震海啸
遇难者超22万 印尼亡者增5万
http://www.hf365.com 2005年1月20日 10:54 合肥晚报
本报特稿 印尼卫生部1月19日表示,该国在上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中的遇难者人数已经达到了166320人,这比前一次公布的死亡人数增加了5万多人。
据路透社报道,印尼卫生部的声明说,新的死亡人数是根据亚齐省和北苏门答腊最新死亡统计得来的。印尼公布的最新死亡人数使得全球因海啸遇难人数达到了226566人。
印尼卫生部此前给出的该国死亡人数是95000人,但是印尼社会事务部称有115000人在海啸中丧命。据卫生部官员介绍,印尼海啸死亡人数剧增的原因是许多先前失踪的受害者被认定已经死亡。
但印尼卫生部也表示,由于海啸破坏程度巨大,该国遇难的确切人数仍然不清楚,也许永远都无法知道。另外,他们表示,印尼有617000人沦为难民,此前这个数字为12000人。
G. 超大海啸和核弹爆炸哪个厉害
没有可比性,要看海啸的程度,比如像2012电影中的海啸比目前任何当量级核弹能量要大,而且大的多得多多多。
如果释放能量相同时比较的话,明显是核弹的破坏力大。就死伤人数来说核弹要多很多,海啸的破坏只是对沿海建筑的伤害大,对人没有直接致死的作用,都是淹死的比较多,但相对核弹死的人要少很多了。
H. 印尼海啸人为什么逃不掉
因为海啸是海底能量的释放,相当于几万科原子弹啊,而且一个海浪拍过来,你都被拍昏了还怎么逃呀!要知道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而且海啸的能量主要是水平横向传播,纵向上产生的速度分量真是无可比拟啊,所以说你就是想逃,你也逃不掉啊!
I. 谁知道关于海啸的资料。
当时印尼海啸的时候我写过一篇关于海啸的读书报告,不然删节后摘一些帖给楼主看下吧:
关于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严重摧残生命,造成财产损失。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仍不减雄风,足见它的巨大威力。
它们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存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不管源自何处,海啸都要经历三个部分交叉却又有显着差异的物理过程:首先,由某种搅动水体的力产生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然后,海啸从爆发源附近的深海处传到浅海岸地区。在开阔的海洋中海啸波的速度可以超过每小时700千米,令长度一般的海滔相形见绌,从一个浪头到另一个浪头的距离有时竟超过100千米。但是因为在开阔的海面上浪头的高度小于1米,所以对过路船只并不能造成什么损害。最后,淹没陆地。沿着海滨,灾害性的海浪可能冲上海岸,横扫一切,引起的生命、财产损失比地震本身还大。在这些过程中,人们对传播阶段了解最多,然而产生过程和淹没过程却难于进行计算机模拟。在预测未来远源海啸将会袭击何处以及指导灾难调查和营救过程中.精确的模拟都是非常重要的,其重点必须放在可能会遭到最严重袭击的地区.
总的来说,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的材料表明,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而本次印尼的海啸,正是海底地震引起的“下降型”地震海啸。
历史迹象表明,海啸引起的灾难面广而且是毁灭性的。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冲击了整个太平洋。猛烈的海啸能到达非常远的地方:能将毁灭性的能量从其源头传到数千千米之外海岸。夏威夷因其处于海中央.极易遭到这种席卷整个太平洋的海啸的袭击.自1895年以来.12次灾害性海啸袭击了夏威夷。在最惨重的海啸事件中,源于几乎达3700千米外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的杀人波浪于1946年在夏威夷夺去了159人的生命(见后面框内文字)。来自如此遥远的海啸都能够出乎意料地造成灾难。
历史上部分重大海啸
时间 地点 浪高 成因
1586年7月9日 秘鲁 24米 地震
1746年10月28日 秘鲁利马 24米 地震
1854年12月23日 日本东海道 28米 地震
1871年3月2日 印尼苏拉威西 25米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1877年5月10日 智利 21米 地震
1896年6月15日 日本三陆 38米 地震
1899年9月10日 阿拉斯加湾 60米 地震和泥石流
1917年6月26日 萨摩亚群岛 26米 地震
1933年3月2日 日本三陆 29米 地震
1946年4月1日 阿留申群岛 35米 地震
1960年5月22日 智利 25米 地震
1964年3月28日 阿拉斯加湾 70米 地震
1994年6月3日 印尼东爪哇 60米 地震
1998年7月17日 巴布亚新几内亚 49米 地震
减少海啸危害依赖预报
目前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得不错。当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将地震的位置、震级和类型输入电脑,即可分析出它是否会造成海啸、海水波动程度及其传播方向,然后就可尽快向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发出预警,通知居民撤离。1946年,Alentian群岛位域的一次地震激发起一场海啸,海啸掀起的巨大波浪导致了夏威夷群岛上159人丧生。作为反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监测委员会(NOAA)事后在夏威夷建立了一个海啸报警中心站。 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爆发了一次强烈地震,地震酿成了一场海啸大灾难,这使得阿拉斯加、加利檑尼亚、俄勒冈州的111人丧生。此次惨案发生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监测委员会在阿拉斯加_州辟建了第二个海啸报警中心站。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曾在日本造成严重破坏。目前日本地区每当发生较大地震时,日本政府都对其后的海啸进行严密监视,确定是否发出海啸警报。而在环太平洋,也已经设立了一些海啸的监测系统。例如美国,设立的海底记录仪,在海啸浪峰通过的时候.海底记录仪就根据压在其上之水的额外数量探测出压力的增加。就是在6000米深处.这种灵敏的仪器也能探测出不高于仅仅l厘米的海啸。船舶和风暴引起的波浪不会被它探测出来.因它们的波长短,并且就像潮流一样.其压力的变化不能传播到洋底。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和日立造船技术研究所在离日本高知县室户岬1 3千米的太平洋海面上,设置一座“GPS海啸仪”的实验装置,实时捕捉巨大地震引起的海啸。该实验装置是一个全长约16米、直径3.4米的圆筒形特大浮标,上部7.5米露出海面,顶端的GPS天线可接发卫星的信号,并每秒测定出海面的变化,精确到2厘米~3厘米,传送到室户岬测侯所的基地局,由研究小组判定是否发生海啸并报告给有关部门。据说在海啸到达陆地前约1 0分钟就能观测海啸。将来把该浮标装置设置到更远的海域,以便更早地预测海啸的发生毒制定防灾对策,减少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 灾害地质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GPS海啸仪诞生 海洋世界2004.5
3. 海啸 Gonz.,FI 冉隆华 科学(中文版) 1999
4. “死亡之波”—海啸成因探索 王建华 Monas.,R 世界科学 1999
5. 追根寻源话海啸 高华根 地球 1989
6. 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地震引起海啸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涨洪由 李怀英 国际地震动态 1994
J. 海啸的威力有多大
其实在不久前的2017年,美国航天局都对外发出过一个警报,称一颗直径大概约700米的小行星,将会在18年的11月份接近地球,如果他真的撞击在太平洋上。那么将会形成大约100米高的海啸,当然现在的我们也知道这颗星星最后跟地球还是失之交臂。来了一个完美的一笑而过。但是这并不是人类对于天外星体的第1次预测,早在之前每年都会预测出有很多的刘星从地球旁边经过。
这个地方将会被完全清空形成的海水会组成100米高的海啸向4周涌去,当然如果在深海地区,海啸造成的影响还是很小的,但是如果撞击在前海地区形成的海啸,将会瞬间扑灭沿海的所有城市。与此同时撞击形成的冲击波和地震波还有强风,对于人类的杀伤力会更大。海啸跟他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甚至有可能强烈的冲击波会导致地球板块的迁移,从而造成更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