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没有杂交水稻怎么养活

印尼没有杂交水稻怎么养活

发布时间:2022-06-03 11:05:03

⑴ 关于杂交水稻的几个问题

1-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研究进展-石利娟,邓启云,刘国华,庄文,陈立云

2-野生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江青贵,李风玲,肖 祎,张红宇,汪旭东,吴先军

3-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李召华,朱克永,陈祖武,詹庆才

4-高异交率优质籼型不育系健645A的选育-贾先勇,涂习中,杨年春,杨先跃,徐叔云,卢赐军,封军

5-野败籼型优质抗稻瘟病水稻不育系珍品A的选育-李道品,张永鑫,林恭松,郑伟,潘可可,陈尾弟

6-小粒型优质强恢复系桂1025的选育及利用-粟学俊,陈彩虹

7-优质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两优289的选育与应用-林荔辉,潘润森,陈志伟,吴建梅,官华忠,毛大梅,周元昌

8-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122的选育与应用-梁世胡,李传国,符福鸿,黄慧君,朱满山

9-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C815S的繁殖特性研究-何 强,邓华凤,唐文邦,蔡义东,陈立云

10-籼型三系不育系M98A的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黄一飞,兰陆寿,胡 峰,庆瑢,孙明

11-香型杂交稻新组合宜香3728高产制种技术-魏 灵,王 志,陈 杰,王茂理,刘定友

12-杂交水稻种子田间成苗率低的原因及对策-温玉珍
13-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819高产制种技术-单彭义,谢建华,杨远柱,符辰建,汤建良

14-三香优系列晚籼组合高产制种技术-陈可明,欧阳波,李建华

15-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皖稻153高产制种技术-邵红星,杨联松,陆先树,张效忠,刘晓松,郑立平,杨德卫

16-B803A系列组合高产制种技术-谢崇华,陈永军,李天春,汪必和,李兵伏,昝利,蒋先义

17-杂交水稻金优188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黄可兵,邢国风,杨仕雷

18-早熟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优706高产制种技术-邓乾文,刘小军,杨瑞娟,芮幼平,唐华容,战凤静

19-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69高产制种技术-王光建,王修文,段太品,李继辉,杨隆维,高剑华,李必钦,赵乃轩

20-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戴治平,龚述明,胡吕章,邓耀昆,阳初辉,曹庆华,彭既明

21-杂交晚稻免耕抛栽低产原因及提高产量的技术措施-唐三定

22-甬优6号在浙江乐清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价值-郑加诚

23-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GD-1S/RB207高产示范小结-黄青宴,何志华,何志霞,欧云芳

24-杂交水稻新组合京福2优70在福鼎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陈再成

25-两系超级稻新组合两优293在麻阳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李大俊,张长宏,龙建国

26-氮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体系的影响-李玉峰,黄群策,梁运章

27-水稻杂种汕优63 F2代产量表现及株高遗传分析-陈献功,洪德林

28-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和可恢复性研究-杜士云,王守海,李成荃,王德正,罗彦长,吴爽

29-氮肥运筹对水稻免耕高桩抛秧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伍菊仙,任万军,杨文钰

30-印度尼西亚发展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田永久,李 平,李 永,等

31-高产稳产杂交中籼新组合T优640-舒 服,邓华凤,易自力,何强,张武汉

32-中籼杂交稻新组合新香527-王玉平,黎文述,李仕贵,周荣

33-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中9优1176-曹立勇,张佩胜,应婉琴,占小登,吴伟民,庄杰云,程式华

34-高产优质香型杂交中籼新组合宜香3724-王 志,项祖芬,胡运高,刘定友,宋德明,褚旭东,侍守佩,黄廷友

35-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优555-何顺武,张跃飞,杨青如

36-抗稻瘿蚊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抗占-彭海涛,刘荣秀,鄢祖林,温早生,郑冬梅,徐小红

37-两系法中熟杂交早籼新组合株两优100-黄德宗,陈荣华,任兴华,王翠兰,聂欣

38-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甬优1460-张增勤,刘守平,陈业坚,何方印,童海军,唐昌华

39-杂交晚粳新组合申优693-袁 勤,曹黎明,倪林娟,沈才标,程灿

⑵ 杂交水稻是怎么回事

很简单,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种的水稻的基因合成,得出的就是杂交水稻。

⑶ 如果没有杂交水稻,现在会是怎样

杂交水稻并没有在全国地区进行推广。目前国内的水稻种植面积常规稻是2.45亿亩,而杂交稻的种植面积是2亿亩。全国耕地面积20.23亿亩。农财网数据,杂交籼稻种植面积约2亿亩,杂交率约67%,粳稻只有不到0.2%是属于杂交稻。2014—2017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前三名都是常规稻,顺序为龙粳31、中嘉早17、宁粳4号。
据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东北稻区水稻常年种植面积500万公顷以上,目前全部为都为常规稻品种。    

⑷ 杂交水稻产量又飚新高,如果没有杂交水稻世界会是怎样的

将会有一部分人没办法填饱肚子,甚至会因饥饿而死。杂交水稻的产量至今是所有已知水稻品种中最高的,所以袁隆平对世界的贡献不可估量。

⑸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哪些观点

袁隆平坚信,一定能让自己的“禾下乘凉梦”梦想成真 摄影 新华网记者 朱继东

【前言】

一粒小小的种子改变了世界。

袁隆平,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在1973年率领科研团队开启了的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力回答了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正如美国着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所言:袁隆平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导读】

文革时冒险将残存秧苗藏进臭水沟

袁隆平:推广超级稻可保中国粮食安全

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将多养活数亿人

热议:网友称仇富不仇袁隆平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这个禾下乘凉梦,袁隆平做了两次。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40多年。

从《诗经》慨叹的“天降丧乱,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到清朝《履园丛话》描写的“蝗旱不登,饿殍载道”,饥饿曾经长时间和中国人如影随形。

2005年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从2006年起停止对华粮食援助。这标志着中国26年的粮食受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并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援助捐赠国。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其中杂交水稻立下了汗马功劳。

失败中诞生的灵感火花

上个世纪60年代,湖南省安江农校早稻品种试验田,青年教师袁隆平被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吸引了:株型优异,穗大粒多。他蹲下身子仔细地数了数稻粒数,竟然有160多粒,远远超过普通稻穗。兴奋的袁隆平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将其所有谷粒留做试验的种子。

第二年的结果却让人很失望,这些种子生长的禾苗,长得高矮不一,抽穗的时间也有的早,有的迟,没有一株超过它们的前代。

袁隆平百思不得其解,根据蒙德尔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应该不会分离,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灵感的火花来了: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而当时权威看法是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有杂交优势。

从这时开始,袁隆平下定决心不为权威所限,通过科学的研究揭示出水稻杂交的奥秘和规律。1966年,他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述了水稻具有雄性不孕性,并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带来大幅度、大面积增产。这就是袁隆平首创的“三系法”杂交水稻。

方向找到了,并不代表研究就一帆风顺。从纸上理论到田里的累累稻穗,杂交水稻研究走过一条充满荆棘的艰辛之路:他遭遇了“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人为的毁禾、地震的死亡考验,以及试验技术上的数次重大失败等。

袁隆平和助手尹华奇、李必湖轮流到气候温暖的海南、云南等地育种,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及其后代进行了3000多个试验,但能保持不育特性的比例不但没有提高,而且不断下降。

袁隆平静下心来阅读国外有关高梁杂交试验的论着:杂交高梁不育系是用西非做母本,南非高梁做父本的远缘杂交成功的。灵感再一次显现:利用野生稻走远缘杂交之路。

在袁隆平这一思想的指导下,1970年,两名助手在海南找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确认后,将这株珍贵的野生稻命名为“野败”。1971年,袁隆平无私地将“野败”材料提供给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大大推进了杂交水稻在全国的研究。

失败并没有就此离开。1972年,袁隆平和助手将“野败”与栽培稻杂交转育成功的杂交水稻,试验的结果只表现在禾苗长势上,除了稻草比常规稻多一倍之外,稻谷没有表现出增产优势。

当时,杂交水稻怀疑论者嘲讽地说:“可惜人吃的是饭,不吃草。”袁隆平顶住巨大压力,认真分析试验后判断:这次失败,恰好证明了杂交水稻具有优势,关键是将这种优势向稻谷发展。在他的指导下,研究人员改进品种组合,在第三年达到亩产505公斤,比常规水稻增产30%。

袁隆平拉得一手好提琴,他说:“艺术创作要有灵感,灵感来了,一首曲子哗哗哗就流出来了。我们科研也有灵感,一定不能害怕失败,恰恰在失败中会产生灵感的火花。”

77岁的科研跳高运动员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这是挂在袁隆平家中的一首自作诗。

“三系法像包办婚姻,两系法是自由恋爱,超级稻是独身主义”,这是袁隆平对杂交水稻演变过程的形象比喻。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从亩产400公斤到600公斤再到800公斤,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1973年10月,在全国杂交水稻会议上,袁隆平发表论文《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全国达到208万亩,增产全部在20%以上。1981年,袁隆平被授予新中国第一个、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首次公认:中国科学家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在对杂交水稻的一片赞扬声中,袁隆平自揭其短:杂交水稻“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孽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

他决心开展新的研究攻关,在1986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方法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1987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单位协作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生产,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了5%~10%。

当全国农业界的兴奋还没有离开“两系法”,袁隆平又提出超级杂交稻分阶段实施的战略目标:把塑造优良的株叶型与杂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技术路线。

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700公斤目标实现;2004年,800公斤目标实现;2005年,超级稻第三期小片试验田达到900公斤。

“我是一个从小喜爱跳高运动的人,现在搞科研,也是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如果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袁隆平说。

世界的袁隆平

全世界有超过8亿饥饿人口,全球平均每天有两万人多人死于饥饿,其中近一半是儿童。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将目光投向了全世界为饥饿所困的人。

从1979年首次走出国门、在美国开花结果开始,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公顷。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1995年开始,菲律宾把发展杂交水稻作为解决粮食和发展经济的战略决策来抓。2005年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37万公顷,平均每公顷6.5吨,比其全国水稻平均单产高80%。尝到甜头的菲律宾政府,计划到2007年发展杂交水稻300万公顷,实现粮食自给。

印度尼西亚粮食多年不能自给,是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2001年,首批中国杂交稻在印尼5个省10个试验点展开,单产普遍达到每公顷8吨以上,最高达12吨,而原来的常规水稻每公顷只有4.5吨。

马来西亚稻米产量多年来增长缓慢,造成大米短缺,自给率只有60%左右,每年需花费巨额外汇进口大米。引进“超级杂交水稻”为马来西亚实现稻米自给带来了希望。

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杂交水稻外交”成为我国重要的外交品牌。

包括“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我有两个愿望:一是2010年超级杂交水稻能实现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二是将杂交水稻在全世界推广到1500万公顷,多养活1亿世界人口。”自称拥有“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的袁隆平对此信心十足。到那时,他正好80岁。(记者 甘丽华)来源:中国青年报

共和国纪事系列文章:

1972年尼克松访华:跨越最辽阔海洋的握手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曾因三年经济困难延期

1969年激战珍宝岛:中国勇士浴血拼斗坦克群

1968年知青下乡:1700万人的大迁徙

1967年中国首颗氢弹爆炸:大胆采用轰炸机空投

1965年中国不惜代价援越抗美 32万人陆续参战

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央指示打得要狠

1956年双百方针:知识分子的新生

1955年首次将帅授衔: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辞帅

1954年日内瓦会议:周恩来舌战16国阵营

1953-1956年三大改造:民族资本家的命运转折

⑹ 袁隆平两个梦想原话是什么

第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长,籽粒像花生米一样大,他和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想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将全世界所有的稻田都种上杂交水稻,让世界不再饥饿。

⑺ 如果没有杂交水稻世界会是怎样的

众所周知,正是因为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我们中国人才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世界也才解决了粮食不足的问题所以说如果没有杂交水稻,那么世界首先会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所有的地方都充斥着饥饿,所有的地方都是民不聊生。可能我们无法想象真实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够体会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是怎样的。

阅读全文

与印尼没有杂交水稻怎么养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留学生怎么转gpa 浏览:176
印度鲶鱼多少钱一片 浏览:311
哪些厂转到越南了 浏览:77
在中国有哪些土话俗语 浏览:74
怎么样把印尼的硫磺弄到国内 浏览:324
美国中国货哪个好 浏览:60
昆明注册英国企业要多久 浏览:200
去印度怎么换印度币 浏览:890
印尼归国华侨最后留在中国的有多少 浏览:920
越南有多少人有大米 浏览:674
印尼大k岛的治安管理怎么样 浏览:698
二战后英国为什么当美国小弟 浏览:512
印尼和不丹是什么意思 浏览:989
中国农行信用卡怎么样 浏览:232
英国如何看待大马士革 浏览:273
印尼哪里海啸伤亡 浏览:514
英国新教是什么宗 浏览:493
英国的飞行器设计专业如何 浏览:761
印尼虎鱼什么时间喂食最好 浏览:241
意大利超市什么最便宜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