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鳄鱼有几种
世界上现存鳄类3科8属23种,分布在非洲、中美洲、亚洲南部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品种主要有扬子鳄、暹罗鳄(泰国鳄)、尼罗鳄、密西西比鳄和凯门鳄5种。
1、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鳄类。我国已把它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身体背面为灰褐色,腹部前面为灰色,自肛门向后灰黄相间初生小鳄为黑色,带黄色横纹。
2、暹罗鳄也叫泰国鳄、暹罗淡水鳄、新加坡小型鳄,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婆罗洲、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以及越南等地。它栖息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沼泽地、水流缓慢的河流和湖泊等淡水水域。
3、尼罗鳄是一种大型鳄鱼,成年鳄体长2~5.5米,体重可达120kg,是全球23种鳄鱼当中被人类研究最多的一种。尼罗鳄体色为橄榄绿色至啡色,有黑色的斑点及网状花纹。尼罗鳄非常强壮。
4、密西西比鳄别名密河鳄、美洲鼍,仅产于美国东南部以及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地,并因此而得名。密西西比鳄是大型的短吻鳄,主要栖息于沼泽地区,此外溪水、河泊中也有分布。
5、凯门鳄指产于美洲南部和中部的几种鳄,它们和短吻鳄有亲缘关系,同属于短吻鳄科。凯门鳄这一属的动物在眼睛的前端有一横骨嵴,很像人戴的眼镜架,因此它们的英文名有眼镜鳄之称。
⑵ 鳄鱼属于什么类的动物
鳄鱼是爬行类的动物。
鳄鱼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动物之一。它出现于三叠纪至白垩纪的中生代(约两亿年前),性情凶猛的脊椎类爬行动物,它和恐龙是同时代的动物,属肉食性动物。公认鳄鱼的品种共23种。
爬行类( Reptilia)由石炭纪末期的古代两栖类进化而来,心脏有两心房两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体温不恒定,是真正适应陆栖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并由此产生出恒温的鸟类和哺乳类。
爬行类不仅在成体结构上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其繁殖也脱离了水的束缚,与鸟类、哺乳类共称为羊膜动物(amniota)。
(2)印尼鳄鱼属于什么品种扩展阅读
在爬行动物数据资料收集覆盖面相对广、资料更新比较快的爬行动物数据库reptiledatabase中,截至2015年8月,世界爬行动物有10272种,其中喙头目1种,蚓蜥目193种,龟鳖目314种,鳄形目25种,有鳞目9712种(蜥蜴亚目6145种,蛇亚目3567种)。
爬行动物物种数前九位的国家有:澳大利亚1022种,墨西哥913种,巴西784种,印度尼西亚716种,印度681种,哥伦比亚599种,美国525种,马来西亚480种,中国大陆有471种。
而台湾及周边岛屿有113种,后者有33种不在大陆分布。因此,reptiledatabase上中国境内的爬行类物种数量有504种,占世界第八位。
⑶ 鳄鱼是什么类别的动物
鳄鱼不是鱼,属脊椎动物爬虫纲。它入水能游、登陆能爬、体胖力大,被称为“爬虫类之
王”。世界上的鳄类有25种左右,着名的有恒河鳄、短鼻鳄、澳鳄、西鳄、暹罗鳄、眼镜鳄以
及尖鳄。生活在我国的只有一种——扬子鳄,它的分布仅限于安徽、江苏、浙江三省部分地区
的河流里。
⑷ 世界上所有鳄鱼的种类有哪些
鳄鱼的品种有很多,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比如,在亚洲生活着食鱼鳄、扬子鳄、泰鳄、咸水鳄等品种。其中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品种,属于保护动物。目前野生扬子鳄数量很少。在非洲生活着尼罗鳄、非洲侏儒鳄、非洲长吻鳄等品种。在美洲,则有美洲鳄、密西西比鳄、美国短吻鳄、黑凯门鳄等品种。
全球现在仅存23种鳄鱼。分别是印度食鱼鳄、马来鳄、奥里诺科鳄、莫瑞雷鳄、尼罗鳄、非洲长吻鳄、沼泽鳄、新几内亚鳄、暹罗鳄(泰国鳄)、湾鳄、澳洲淡水鳄、强森鳄、非洲侏儒鳄、美洲鳄、中国扬子鳄、眼镜凯门鳄、宽吻凯门鳄、巴拉圭凯门鳄、盾吻古鳄、黑凯门鳄、菲律宾鳄、密西西比鳄、古巴鳄。
其中,美洲鳄是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的鳄鱼;湾鳄是体形最大的鳄鱼,最长有12米,重量达数吨;盾吻古鳄是体形最小的鳄鱼,成年后只有1.2米;黑凯门鳄是最喜欢攻击家畜的鳄鱼,也因此常常被当地人捕杀。
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北美洲、澳洲北部等世界各地都有鳄鱼的踪迹。美国迈阿密动物园、布朗克斯动物园是人工繁殖鳄鱼的观赏基地。我国目前最大鳄鱼观赏基地是位于广州番禺的长隆飞鸟乐园,该公园占地面积近70公顷,拥有湾鳄、尼罗鳄、扬子鳄等鳄鱼约有5万条。
⑸ 鳄鱼属于哪类动物
鳄鱼属于脊椎类爬行动物。
鳄鱼为肉食性卵生脊椎类爬行动物,是两亿多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最古老爬行动物,也是迄今生存着的最原始动物之一。
鳄鱼因强盛的生命力而生存和繁衍,成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活化石”之一。鳄鱼属于濒危野生保护动物,被国际上列为 I 类保护的濒危野生动植物。
(5)印尼鳄鱼属于什么品种扩展阅读:
鳄鱼平时喜欢栖息于湖泊沼泽的滩地或丘陵山涧乱草蓬蒿中的潮湿地带。鳄鱼往往给人以行动迟钝的假象。还有人形容鳄鱼行进时,不用身体贴地向前爬行,而是踉跄蹒跚、四足伸张、身体浮起、尾拖于地。
其实,这种形容是对鳄鱼的一种错觉。实际上鳄鱼的听觉、视觉都极其灵敏,身体的各段活动也都很灵活。鳄鱼还是个比较聪明的动物。例如鳄鱼的捕食方法就很奇特。
每当它在水中游动时,忽然发现有个小动物,它不急于马上捕捉它,而是它先将身体躲到水底,然后悄悄地朝小动物的方向游过去,先是一动不动地盯着对方、然后突然一跃而起将小动物捉住,最后用嘴叼到河里
⑹ 世界上有那几十种鳄鱼 它们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扬子鳄...扬子鳄生活在淡水里,主要分布在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区。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曾称霸于中生代,那时,地球是它们的天下。后来因为环境变化,恐龙等许多爬行动物不能适应而绝灭了;而扬子...3737字 2007-04-13 海天亦蓝 菱斑鳄...菱斑鳄,又叫古巴鳄,是中型鳄鱼,体长3米,也有些个体会更大些。吻相对较短,成鳄体黑而有黄斑。菱斑鳄生活于古巴西南部的淡水沼泽中,以鱼和小哺乳动物为食,性情凶猛。菱斑鳄与美洲鳄以及被引入的眼镜鳄分享共同的栖息地。菱斑鳄的繁殖行为,...180字 2007-04-13 海天亦蓝 地蜥鳄...地蜥鳄(Metriorhynchus) 该类型鳄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时代,由于侏罗纪早、中期是一个较大规模的海浸时期,陆地范围缩小,所以部分鳄类开始适应海边生活或完全海生。像早期进入大海的狭蜥鳄和真蜥鳄(Teleosaurus)还保持...382字 2007-04-12 冷面狂客 非洲侏儒鳄...学名:Osteolaemus tetraspis 英文名:African Dwarf Crocodile 非洲侏儒鳄是小型的鳄,体长1.8米,口鼻部短。非洲侏儒鳄是适应性强的森林夜行鳄类,分布于中非和西非热带雨林中移动缓慢的水域中...218字 2007-03-30 海天亦蓝 格尔赞鳄...格尔赞鳄 Garjainia 格尔赞鳄是1960年出土于俄罗斯的一种引鳄,定名者以这个名字来纪念俄国着名的地质学家格尔赞诺夫博士。这种引鳄大小和狮子相仿,毫无疑问是当时乌拉尔地区的统治者。 ...102字 2007-03-12 wanmengsu 澳洲鳄...澳洲鳄是吻部狭窄的中型鳄鱼,平均体长2.1米,少数大者可达到3米。澳洲鳄生活于澳洲北部的淡水河流、湖泊、泻湖中,以鱼、昆虫、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澳洲鳄在旱季挖洞产卵。澳洲鳄虽然也受到偷猎的威胁,但是受到的保护比较严格,...137字 2007-02-15 鬼画符 澳洲咸水鳄...澳洲咸水鳄(Australian Saltwater Crocodile) 澳洲咸水鳄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爬行动物,雄性咸水鳄最长可达10.6米。它也是世界上最富攻击性、最危险的鳄鱼种类。头部非常大,眼、耳朵和鼻子都长在头顶上...参考资料: http://ke..com/search/pn=20&cn=%F6%F9
⑺ 鳄鱼的简介
鳄鱼,属于脊索动物门蜥形纲。分布于热带到亚热带的河川、湖泊、海岸中,现存24种。
长吻锐齿、四肢短小、尾巴扁平有力、皮硬厚鳞。栖于热带河流沼泽,并很少离开水过远的地方。食肉为主。卵生。
鳄鱼拥有较强的免疫力,能够防止鳄鱼在险恶环境下,与掠夺者搏斗后留下的伤痕产生致命感染。曾有科学家们发现鳄鱼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杀灭艾滋病毒(HIV),研究人员发现鳄鱼血液中所含的某些蛋白质能够杀死对盘尼西林有抗药性的细菌,例如金黄葡萄球菌。
(7)印尼鳄鱼属于什么品种扩展阅读:
鳄鱼喜欢栖息于河流、湖泊、沼泽中,或生活于丘陵中的潮湿地带,平时静静地躺在水里,一动不动,只露出一对鼻孔和眼睛,耐心地观察着水面和陆地上的东西。
当鳄鱼发现岸边有可捕食的猎物时,鳄鱼会将身体躲到水面下,然后悄悄地朝猎物所处的方向游去,慢慢接近目标,趁其不备时突然从水中一跃而起,将猎物一口咬住,用力将其拖入水中溺死。
鳄鱼常用的猎食猎物的方式为死亡翻转,即用强大的下颚紧紧地咬住猎物,然后尽全力旋转身体,用旋转的力量把肉从猎物身上撕扯下来。
鳄鱼捕猎时善于把握最佳时机,讲究用最少的体力消耗获得猎物,加之平时的运动量较少,对食物的吸收利用率极高,并具有很强的抗饥饿能力,这些特性有助于在食物极度短缺时生存下来。
⑻ 现世界上即将濒临灭绝的动物品种有哪些
世界十二大濒临灭绝的动物: 1、北部白犀牛(Sumatran rhinocerous)。 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瓜兰巴国家公园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边境上,由于当初建园的初衷就是准备把该公园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因此建造者们不遗余力,圈起大面积的草地与树林。瓜兰巴国家公园拥有许多世界稀有动物,例如丛林象、野牛和黑猩猩等。当然,最珍贵的动物还要算那些数目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了。 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尽管象牙犀牛角等交易在全球范围内被禁止,但是黑市交易仍然热火朝天,在也门就有专门的犀牛角市场,在那里以犀牛角制成手柄的匕首是众多买家和卖家关注的焦点,是身份的象征。 2、白鳍豚: 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 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部圆而隆起。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 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 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另外,1980年曾捕获一头雄性白鳍豚,饲养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取名“淇淇”,是世界上惟一的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鳍豚,原希望能有雌性的个体与其配对繁殖,但所饲养的一头雌性白暨豚,不多久就死去,至今一直未能如愿,2002年7月14日“淇淇”因年老去世“ 。去世前,淇淇”体长2.07米,体重98.5公斤,年龄约25岁。白暨豚的保护成为我国当前濒危野生动物抢救的大问题。 我国尽管对大熊猫的克隆研究已经起步,但对于同被列入中国三大濒危动物之一、享有“水中大熊猫”美誉的白暨豚而言,克隆尚存在诸多技术性困难。 3、苏门答腊虎: 生活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苏门答腊虎,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虎种之一。它们世代居住在岛上的雨林之中。早在上世纪初,苏门答腊虎的家族曾一度非常兴旺。然而,在人类的肆意捕杀下,苏门答腊虎的数量急剧减少。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最新的调查显示,自1998年到2002年间,每年至少有50只苏门答腊虎死于偷猎者的枪下,而在一份1999年所做的统计显示,当时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境内的苏门答腊虎仅有400到500只。 世界动物基金会的官员表示,印尼目前这种大规模的偷猎行为,是由于其国内市场需求所造成的。在印尼的市场上,苏门答腊虎的虎皮就是许多不法商人谋取高额利润的摇钱树,一张完整的虎皮可以卖到两千美元。 而雨林栖息地的消失,也同样威胁着苏门答腊虎的生存。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按照目前的状况,苏门答腊岛上的雨林保护区将在2005年全部消失。尽管如此,世界几家最大的造纸商仍在以每月上千公顷的速度吞噬着苏门答腊岛上的雨林。 一边是愈演愈烈的非法捕猎,另一边则是日益缩小的生活空间,面对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怎能让人们不为苏门答腊虎的命运而担心?于是,有人想起了巴厘虎和爪哇虎,这两种已经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灭绝的亚洲虎。 苏门答腊虎的命运已经引起了动物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日前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大会上,专家们纷纷呼吁要加大对苏门答腊虎的保护力度,打击非法捕猎,保护正在走向灭绝边缘的苏门答腊虎。毕竟苏门答腊虎不仅是印尼的财富,也是全世界的财富。 4.僧海豹: 世界上曾有许多种海豹,它们是鳍足目海兽中最大的一个家庭。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海豹家族日渐萎缩,现在只剩下19种了。就在20世纪中期以前,在加勒比海地区的诸多岛屿上还生活着一种僧海豹。 加勒比海僧海豹要比普通海豹略大些,体长在2.6~2.8米,平均体重可达400千克。它身上没有普通海豹那样的斑点,为棕灰色或灰褐色,背部中线颜色很深,吻部短宽,额部高而圆突。僧海豹与其他海豹一样,没有外耳,可有很好的听觉能力。它还有一对敏锐的眼睛,不但能看清水里的东西,也能看清空中的物体。 僧海豹的体型比海狮海象更适宜在水中生活,如它的后肢不能曲向前方,这在水中运动十分重要。还有它的身体外表平滑,几乎成了流线型,非常适合在水中快速游泳、潜水。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再加上水中的灵巧,使它更容易捕捉到各种鱼类。而一旦到了陆地上,它的动作就显得十分笨拙、滑稽可笑了。善于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撑作用,只好缓慢的匍匐爬行。陆地上的笨拙也成了它们日后灭绝的原因之一。 在哺乳期间,僧海豹的警惕性很高,一旦发现危险,会立即将小海豹推下水去,然后自己潜水而逃。如有小海豹被擒,大海豹会不顾自己安危,抢夺小海豹。如果是人抢走小海豹,大海豹就会怒气冲天地向人发动攻击。可是,最终它们也没能逃脱人类的手掌。 引几段话: 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一生都在热带海域中生活的海豹。历史上僧海豹曾一度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大量的繁殖,由于人类的狂捕滥杀,今天僧海豹在世界其它地方已难觅其踪,而仅仅在夏威夷群岛北部生存着一个不大的群体。 与一般的喜欢生活在冷水当中的海豹不同,僧海豹喜欢热带温暖的海水。在碧波荡漾的的太平洋中部,有一个碧玉般的小岛,叫尼豪岛,是一个牧场岛,僧海豹主要是在这个岛的沙滩上繁衍生息。这个岛是属于私人的,为了保护岛上的环境,岛的主人一般不允许科研人员上岛考察,所以没有人知道岛上到底有多少僧海豹。 5、奥里诺科鳄鱼: 世界上有4种因滥捕杀和受到环境污染威胁的鳄鱼,其中一种是生活在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鳄鱼。它是美洲最大的鳄鱼,也是委内瑞拉动物中的珍品。多年来委内瑞拉有关单位 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处于濒危的奥里诺科鳄鱼,并取得了成效。 1990年由环境部和私人机构发出倡议,制定了保护奥里诺科鳄鱼的计划,通过人工保护和养殖,增加这一珍贵动物的数量。因为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繁殖已不可能。这种鳄鱼只生存在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原来估计只有250条。经过10年的保护工作,已繁殖和放回自然界2150条奥里诺科鳄鱼,其中1400条在阿普雷州。估计一岁以上的鳄鱼现在有3000条,也可能5000条。 为了保护鳄鱼,有关部门在科赫德斯州和波图格萨州建立了三个鳄鱼养殖场,让成年鳄鱼在那里繁殖,然后人工喂养一年,鳄鱼长到80厘米后,在雨季开始时放回河里。为了跟踪观察,技术人员在鳄鱼腿上系一个环,在鳞片上作标记。保护鳄鱼的活动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私人企业的大力支持。喂养一条成年鳄鱼每月需要15万玻利瓦尔,它吃马肉、鱼等成本高的食物,养殖场还在食料中加入维他命,以增强鳄鱼的体质。养殖场90%的预算用于购买鳄鱼的食品。环境部正在寻求国际援助,以便增加资金更好地保护奥里诺科鳄鱼。 在距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752千米的阿普雷州生物保护区,一名生物学家拿着几只刚出生一天的奥里诺科鳄鱼。作为保护奥里诺科鳄鱼计划的一部分,130多只在笼中出生的一至两岁的鳄鱼被放归大自然。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世界最小的猴类。 非洲东南部印度洋中马达加斯加岛,有“狐猴岛”之称。岛上有20多种狐猴,主要有大狐猴、小狐猴、鼠狐猴、灰狐猴、丝狐猴、绒狐猴和环尾猴等。狐猴的拉丁名意思是“鬼”。它们在热带森林里神出鬼没地活动,喜欢吵闹。不同种之间,外形、大小和习性有着很大的区别。大狐猴是现有狐猴中的“巨人”,身长约1.2米,身躯壮硕,头顶和背腰为白色,其余都为黑色,黑白相间。小狐猴只有20厘米,胖乎乎的,两只眼睛大大的,尾巴比身躯稍短,在酷暑干燥的季节,有夏眠的习性,此时依靠尾巴里所贮存的脂肪来维持生命。鼠狐猴身躯与老鼠差不多,外貌像鼠,有长而突出的吻部和湿润的鼻瑞,好似狗鼻子。灰狐猴体形和身长同犭蒙猴相似,圆脸孔,嘴前端尖而突出,下颌的前齿特别大,栖居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森林中,只有在清晨和黄昏时分,才能见到雌雄成对地在树上活动,平时很难看到它们共同生活。狐猴比猫大些,浑身披着纯白色的丝状软毛,一条长尾巴美丽灵活。原狐猴有蓬松的尾巴,头上像围着白围巾,活动灵敏。 另外,加勒比海托里科海岸附近的卡约圣提阿高岛和我国云南抚仙湖孤山岛以及海南陵水县的南湾猕猴岛,都是着名的猕猴岛,其中尤以海南省濒临南海的陵水县南湾猕猴岛出名。猕猴又叫“小猢狲”“恒河猴”,毛呈灰褐色,胸部以下为橙黄色,有光泽,胸腹部和腿部为深灰色,脸部和耳朵裸露,臀部有红色的臀胝。从海南省陵水县的新村港乘上游艇,只需10多分钟,便可到南湾半岛的猕猴岛。猕猴岛本叫南湾猴子岛,南湾半岛三面临海,只有一面同陆地相连,12座大小不等的山峦绵延起伏,隔海相望,仿佛是一个孤岛,因这里栖息了许多猕猴群,所以人们都叫它“猕猴岛”。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猕猴乐园,岛的面积为9平方公里,山体长15公里,中间有一座小山峰,两侧由各50米宽的河滩把山体分成东西两段,可见层层山峦,条条沟壑。来到旅游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现在眼前,漫山遍野的猕猴,有的在山顶上,有的在山沟里,有独占一个山头的,也有两三群分居在一个山头。每群猴子都有“大王”和“二王”。山峦上有观猴亭,游人在此可以观看猕猴的精彩表演,感受到一种与在一般公园里明显不同的野趣。猕猴有的在井边喝水,让人想起“猴子捞月”;有的在两树间飞奔蹦跳或在地上翻筋斗,使人仿佛在观赏“孙大圣”在“花果山”的精彩表演…… 7、兰.坎皮海龟(L. Kemp’sRidleyTurtle)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12种最濒危动物中唯一数目成增长趋势的动物。需经历11-35年成长期。 8、奥瑞纳克鳄鱼(OrinocoCrocodile,学名为Crocodylusintermedius) 仅有250-700只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内瑞拉境内。 9、泰国猪鼻蝙蝠(Kittis Hog-nosed Bat) 生活在泰国北碧省瓜耶诺伊河畔石灰岩洞中的猪鼻蝙蝠,头和身体的长度为2.9厘米,翅膀的宽为13厘米,重量为1.7克。 10、夏威夷蜗牛(genus Achatinella) 11、斯比克斯鹦鹉: 在野生状态下,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得不能再少。1990年寻找这种鸟的鸟类学家仅仅找到一只幸存的雄性鸟,生活在遥远的巴西东北部地区。目前被人俘获的大约31只鸟是这种鸟能够存续下去的唯一希望。 金刚鹦鹉是一种生活在热带美洲的长尾大鹦鹉,羽毛色彩斑斓,但这种人见人爱的鹦鹉可能已经灭绝了,至少野生的已经不存在了。据生物学家说,有只蓝色的野生金刚鹦鹉是这一种类的最后一只,但已有好长时间不见了,它可能已遭不测。 生物学家一直在密切地观察这只已有19岁高龄的鹦鹉,但近两个月来他们一直没再见它露面,它可能已成为鹰的美餐或是被偷猎者捕捉走了。 12、微型猪(pigmyhog,学名为Sussalvanius): 世界上最小的猪,野猪的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东北部。60厘米长,高约25厘米,成年猪不足10公斤。曾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大量存在,现在仅印度阿桑地区的玛纳斯国家公园拥有为数不多的几头。其基因与家猪的基因并无太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