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介绍一下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潜力
1.自然资源
印度尼西亚矿物资源丰富, 石油和锡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天然气、铀、镍、锰、铜、铬、铝土矿、金刚石储量也较丰富。石油探明储量总计13亿多吨, 是目前东南亚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另外, 据估计, 印尼沿海海底石油蕴藏量要比陆上石油多3-5 倍,以三马林达近海的阿塔卡油田为最大。印尼天然气储量也很可观, 约73万亿立方米。印尼的锡矿储量也很大, 是继马亚西亚之后的世界最大锡生产国, 镍矿储量562万吨, 居世界前列。 伊里安查亚还有丰富的铀矿。廖内群岛的宾坦岛有铝土矿。日惹附近产锰。金刚石推测储量约150万克拉, 居亚洲之首,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
在农林产品方面,印尼的胡椒、金鸡纳霜、木棉和藤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胶、椰子产量居世界第二。印尼的热带雨林面积仅次于巴西亚马孙地区。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铁木、努沙登加拉 的檀木、苏拉威西的乌木、爪哇的柚木都是驰名于世的珍贵木材。印尼海域水产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苏门答腊东海岸的巴眼亚比等地附近为着名渔场。勿里洞沿海产海 参, 马鲁古群岛沿海产珍珠,马都拉岛沿海产海盐。
2.经济简史
自1945年独立以来, 印尼致力于推行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战略和由石油产业支持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同时对外国资本进入印尼加以限制,以保护印尼民族经济的发展。自 1967年苏哈托政府执政以后的前十五年里,印尼通过开发丰富的石油和其它资源, 实现 了粮食自给和生产自立。国家收入主要来自石油出口,1982年石油出口收入占国家收入的80%。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 石油出口景气, 印尼经济一度出现了较快的增长, 1973年到1981年,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7-8%。从1982年起,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开始趋向疲软, 印尼经济受到很大冲击, 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进入八十年代中期, 世界石油价格暴跌, 印尼经济出现了衰退。
1982-83年度, 出口和政府收入下降, 财政赤字和经济项目逆差扩大。自八十年代初以来, 印尼经常项目赤字连年不断, 外债偿付额高达27.6亿美元(1988年外债总额为530 亿美元), 支付石油和天然气服务费用为26亿美元。另外印尼在对外贸易的运输费用上也支付了大量的外汇(印尼用于对外贸易的船队不足), 同时直接投资收入又用于再投资, 不能为支付平衡起作用。 印尼虽有巨额外债, 但印尼严格履行金融契约, 因而能得到国际组织的友好资助。印尼的旅游业发展比较快, 1990年相当兴旺, 游客达211万人次,外汇收入为18亿美元。
3.经济概况
自1968年以来特别是80年代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后,印尼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第一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6%,通货膨胀控制在10% 以内。1994年4月印尼进入第二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即经济起飞阶段。政府采取了进一步简化进出口手续、降低关税、放宽投资政策等措施,把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旅游、增加出口作为经济建设中的主要任务,使印尼经济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1995年5月起,印尼政府颁布了放宽经济限制的一揽子计划,开放投资领域,减少对产 业部门经营和发展的限制,鼓励私营企业在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1995年、1996年分别吸引外资399亿和299亿美元。1996年批准外资项目959个,比 1995年上升23%。但由于外资投入猛增、人口和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将制约经济的发展。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全国拥有可耕地1980万公顷。1995年,农业总产值616370亿盾,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7.2%。农业人口约占劳动力人数的50.6%。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 主要由小农分散经营。 粮食作物主要是稻谷, 其次是玉米、木薯、甘薯、大豆等, 大米是印尼人民的主要食粮。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国之一, 经济作物大都在种植园种植, 是外汇 收入的重要来源, 主要有橡胶, 咖啡, 棕榈油, 椰子, 甘蔗, 胡椒, 奎宁, 木棉, 茶 叶等。橡胶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大部分在民间小胶园内种植, 产量仅次于马来西亚, 居世界第二位, 主要供出口。咖啡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 约90%的产量供出口, 椰 子是传统的出口作物。
农产品产量统计
(2).工业概况
印尼工业发展的方向是加强外向型的制造业。1995年制造业、采矿业产值各为919290 和351450亿盾,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3%和8.4%。主要部门有制造、采矿、纺织、轻工、装配业等。1994年、1995年制造业增长率分别为12.5%、11.1%。工业品出口额已超过29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4.5%。1995年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0%。煤炭生产约 3830万吨,其中出口3160万吨,成为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南非的世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国。
工业行业产值统计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1903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1023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07%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8025.00盾
通货膨胀率(1996年):6.47%
经济增长率(1996年):7.8%
㈡ 你好。我现在也在印尼。请问你说的在棉兰收入很高,是什么职业呀是中文老师吗大致多少工资
我是印尼人但现在不在印尼。。呵呵呵
现在印尼的“汉语热”越来越升温,加上最近几年中-印尼的种种方面合作越来越多。。汉语老师的职业前途很不错!当家教收入会比较高。。
㈢ 印尼语和日语哪个就业前景比较好本人现在大一,印尼语在读,想转去
如果你是打算留在国内,亚洲一带发展的话,建议你学习日语。选择会比较多,工作也比较好找。
如果你考虑驻外的,可以选择印尼语,国内印尼企业有是有,但是发展前景肯定是没有驻外好的,而且还要看地域,哪个城市印尼公司是否多。
㈣ 学习印尼语有前途吗
我是学西语的,以前学过一点点法语。就语法来说,我觉得西语比法语简单。发音上西语基本上是完全字音一一对应,非常规律,因为没有拼读规则,没有字母组合,单词很长发音也会比较长,但是长单词是少数。而法语有字母组合,比如oi。而且我觉得大舌音(西语)比小舌音(法语)好发。单词和语法我也觉得西语比法语简单一些(虽然二者是同一个语族的,而英语则是另一个语族的)。比如“八十”,西语就是ochenta,法语是quatre-vignts,就是四个二十,觉得法国人在算术上比较笨,一百之内竟然要动用乘法。而且学会了西语以后再学法语不难,很多语法都是相通的。
至于前景来说,我也认为西语好,因为西语除了西班牙主要是美洲(拉美)国家使用(非洲有一个国家),拉美有几个国家的经济还是可以的,比如墨西哥、智利。而且现在中国和拉美之间的经贸、文化等等往来越来越多,二者之间互补性强,对西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可以看到中拉之间的前景是很不错的。而法语除了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国以外主要是在非洲(美州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就经济总量和目前的发展来看,总体上是不如所有西语国家的。虽然非洲也很有发展潜力,但是目前不如拉美。
至于其它语言,日语在中国已经不是小语种了。意大利语和阿拉伯语,还有土耳其语都不错,不过除了阿语以外那两个用的国家都太少。
2
㈤ 请问去印度留学有前途吗,有什么优势
优势是成本低,印度的IT高度发达,仅次于美国,留学成本却只有美国的几十分之一,有的排名世界前一百名的大学一年的学费仅仅几百美金,非常低廉,我有打电话咨询过,山东这边有家赛昂教育集团印度留学网是专做印度留学项目的,我打电话咨询过,你也可以问问,电话是0531-58819078
㈥ 广西民族大学马来语,印尼语就业前景如何
现在东南亚小语种人才紧缺,据说每年的毕业生都有不少机构抢着要。
㈦ 求助,大学生毕业到印度尼西亚有发展前途吗政治和治安环境现在良好吗
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还可以,其他地方确实不怎么样。普通人对华人还是比较友好,没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热带疾病也没什么,起码我周围的同事等没听说得热带疾病的。印尼现在正处在发展期,很多项目都在建设,很有发展潜力。另外印尼的人口比较多,市场潜力巨大,如果去开展业务,很有前景!
㈧ 印度尼西亚语 就业前景 薪水状况如何
答案取决于几个因素:
-居住状况:你打算成为一名外籍或是当成本地人处理。外国人往往会得到住处,医疗和他们的相对的报酬。当地人则没有。
-你的工作/职位/行业
-你的城市 (在印尼)
这里的一美元的生活费用的快照:
出租车:2元
成本在一家餐馆用餐:当地1元,外国15元
啤酒:4元
咖啡:$ 4
巨无霸:$ 2.50
电影票:$ 2.50
根据经济学信息部的最新调查,全球的生活成本,也看到了在印尼雅加达的生活跳了12个百分点, 相对成本排名第73。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报告,印尼的国内生产总值 / 人 均为3,900元。
印尼人的最低工资是$ 100。
希望以上的数据可以给你一个更清晰的画面。 进行比较时,就你是从哪里来的。原因是生活费用是相对的。
其实印尼的工资是蛮低的。语言是印尼语,Indonesian, 跟马来西亚文差不多。印尼当地有很多华人。
㈨ 幼师就业前景怎么样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
尽管几年来全国幼儿教育获得了发展,儿童入园率达40.75%,但仍与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55%,有一定的差距。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规划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缩短这个差距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而这个差距就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和人生舞台。从2005年的就业形势来看,学前教育人才奇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学前教育专业将是就业的热门专业之一。在高入园率的重庆(2004年达74.5%)地区,幼儿艺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总之,社会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高素质幼儿教师需求旺盛,幼儿教育专业市场前景广阔。
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经过调研了解到,各幼儿园渴求“热爱幼儿教育、学历较高、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愿意长期在本园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意识强、技能高、基础理论知识较系统、知识面较宽等特点,正符合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幼儿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在我国,这样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学习是通过职前的培养来进行的。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发挥着主体作用。 (二)行业现状与人才需求:
1、“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幼儿教师需求量加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事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2004年全国在园幼儿达到2089.4万人,增长了4.5%;幼儿园比2003年增加了4638所,增长了4%;班数增加了28876个,增长了4%;3-6岁幼儿入园率为40.75%,比2003年提高了3.35个百分点;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为71.8%,比2003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幼儿师范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院校增建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仍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如上海近两年每年幼儿教师缺口1600多人,贵州省2004年缺口近万人,江苏省在各级学校师资短缺现象中幼儿教师短缺尤为突出。柳州市近三年来每年新增幼儿园近20所,新增幼儿教师约300—400人,其中只有40%左右是学前教育的毕业生。幼儿教师缺口很大。
2、“早教事业方兴未艾,早期教育人才奇缺” 早期教育是21世纪幼儿教育的大趋势,据最新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中国0—3岁的婴幼儿共计7000万人,其中城市0—3岁的孩子数量为1090万人。“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在最初阶段”、“教育从0岁开始”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0—3岁段幼儿的智能开发,是目前幼教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新增长点。 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机构在全国一些大城市纷纷成立,但一些中等城市及县级市早期教育机构较少甚至没有。目前柳州市的早教机构仅有三家。以早教机构通行的师幼比例1:5看,所需早教人员的数额庞大,而通晓此年龄段幼儿心理的教师却很少,并且目前还没有专门培养早教人才的大专院校,这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3、“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加强,华语幼儿教师严重匮乏”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汉语热”在东南亚各国持续升温,华语教学范围正从以原来的大学、中学为主转向以小学、幼儿教育为主。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华文教育协调机构教研处主任何宜仙称,现在海外华语教育已经发展到“要从娃娃抓起”,但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幼儿师资严重匮乏,仅印尼一地,华语教师包括华语幼儿教师的缺口就超过2万。
㈩ 在补课班教课有前途吗
引言:其实老师的就业方向是有很多的,一方面可以去公立学校教学,一方面也可以去私立学校教学,还有一些人会选择去补课班教课。那么去补课班教课有前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