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那么大得仇恨呢
因为伊朗是中东不听美国话的最强的国家,此外还有叙利亚,不过叙利亚没有石油,伊朗是世界第3大产油过,你说美国跟他能没仇吗?
Ⅱ 伊朗为什么和美国那么有仇呀
1、伊朗前政权——巴列维国王掌权时期,是美国人最最忠诚的走狗。关系比现在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还铁。美国最好的武器只优惠卖给伊朗。比如F-14高档战斗机,目前也只有美国、伊朗两国装备过。两国交恶多年,伊朗军队中还保有大量几十年前美制武器:F14战斗机、AH-1武装直升机、陶式反坦克导弹、霍克防空导弹,M60坦克,可见在当时这些武器有多么顶尖
2、美国人大力扶持的巴列维被霍梅尼武装推翻了,于是两国敌对。期间还发生伊朗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绑架美国外交官事件。美国人派出特种部队计划营救,终因计划不周流产;
3、倍受巴列维压迫的霍梅尼上台后极度反美,两伊战争中美国支持伊朗宿敌伊拉克,伊朗封锁海湾,向美国油轮发射导弹,部署水雷,炸伤美舰及商船。美国军舰击沉伊朗护卫舰、导弹快艇。发射防空导弹击毁伊朗客机,杀伤数百伊朗无辜民众。
4、外交舞台上两国频频作对,隔海相骂,仇恨一步步加深。
Ⅲ 美国伊朗现在关系怎样
自伊拉克之战后,人们便一直在猜测美国要打击的下一个目标。最近美伊间越来越紧张的关系表明,美国已经锁定了伊朗,在加强舆论攻势和暗作军事准备的同时,布什总统近日不断发出不排除军事打击之类的威胁,海湾上空再次出现不祥之兆。
众所周知,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美伊两国就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而布什在3年前的国情咨文中更是将伊朗列入“邪恶轴心”国家之中。最近两国关系的骤然恶化似与布什 政府的“大中东民主计划”和克的局势发展不无关系。 布什在不久前的就职演说中,将在大中东地区推行“民主自由”列为其第二任期的战略性任务。为此,美国宣称要“改造”或“推翻”这一地区的所谓“专制”和“暴政”政权。对埃及和沙特这样的对美友好国家,布什采用了鼓励性措辞。
而伊朗则不同,它是赖斯点名的6个所谓“暴政据点”之一。布什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不仅指责“伊朗是世界上支持恐怖主义的主要国家”;更毫不掩饰地表示,“对伊朗人民,我今晚要说:在你们追求自由的时候,美国与你们站在一起。” 另一方面,美国对伊朗的怒火亦与伊拉克的局势有关。美国推翻萨达姆的本意是在伊拉克建立一个亲美国家。但此次大选的结果却是让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获得了超过半数席位。无论将来新的过渡政府如何组成,什叶派都理所当然地要在新政府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伊朗与伊拉克什叶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影响是他国所难以相比的。说不定,美国在伊拉克取得的战果最终为伊朗做嫁衣裳。 此外,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客观上为伊朗消除了一个劲敌,使伊朗失去了可以与之抗衡的对手。
美国担心伊朗正在中东坐大,会对美国实现控制中东的梦想形成挑战。如果伊朗有朝一日掌握了核武器,不仅美国亲密盟友以色列的安全,连其自身在中东的巨大利益都将受到致命威胁。这就是美国为什么如此害怕伊朗会研制出核武器。 劳民伤财又损兵折将的伊拉克之战给了美国一个严厉的教训。面对巨大的财政负担和兵员短缺,面对国内外的反战舆论和孤立处境,面对伊朗的广阔幅员和更强实力,美国近期似已无可能再打一场伊拉克式的战争。
布什政府目前看来只有3个选择:一是接受英法德三国的外交斡旋;二是在三国谈判失败后再提交安理会以图对伊朗进行制裁;最后是怂恿以色列出手,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定点清除。布什17日已明确表示,“美国支持以色列维护其领土安全,一旦以色列安全受到威胁,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支持。”美以心知肚明,这最后一招实在难以预测,不到万不得已,美以都不会贸然走这一招险棋。 而伊朗方面则是态度强硬,压而不服。
究其原因,一方面伊坚称无意研发核武器,而是根据核不扩散条约和平利用核能;普京总统20日明确表示认同并支持伊朗的这一立场。另一方面,伊朗也看到,国际社会不会支持美国动武;而美国本身亦难以单独发动另一场战争。当然,伊朗也不愿将问题提到安理会,在适当的时候它可能会做出某些让步,与英法德三国达成妥协,以避免遭受制裁的危险。 现在布什已启程前往欧洲,他同欧、俄领导人会晤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试图说服他们协同美国,加大对伊朗的压力,逼其就范。因此,英法德三国的外交斡旋十分令人关注,它似乎成了美伊关系这个日益升温的高压锅的一个放气阀,具有防止发生爆炸的功能。这一使命让欧盟颇感得意,这表明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正悄然提升。
Ⅳ 美国和伊朗的关系
伊朗总统内贾德近日以来无疑成为全球关注的政治明星。一方面,他终于有机会踏上美国着名的哥伦比亚大学的讲台进行演讲;另一方面他还在联大辩论中快意讲述伊朗政策。此外,他在联大还做出姿态,邀请布什总统同台辩论。结果是,尽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对其演讲前的欢迎辞改成了批判会,但内贾德在哥伦比亚大学舌战群儒,在联大逼得布什总统退却,显示了内贾德的“英雄本色”。不过,透过这些带有传奇性的政治表象,人们还是窥出了美伊关系的某些新变化。
众所周知,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美伊关系就陷入僵局。尤其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后,美国和伊拉克就处于战略上地缘交接、战术上随时可能发生擦枪走火的危险境地。尤其在伊朗核问题纠缠不清的危情下,人们一度认为美国武力攻打伊朗箭在弦上。
但形势比人强,伊拉克已成布什总统的噩梦,新生的民主伊拉克孱弱无力,权力分配不均,导致国内什叶派和逊尼派争权夺利,宗教冲突频仍,加之卡伊达组织的搅水,美国在伊面临着难以抽身的尴尬。
内贾德深谙布什心理
在伊拉克问题上,伊朗对伊拉克什叶派有着足够的影响力。为了伊拉克的局势稳定,美国不得不和伊朗进行协商解决伊拉克困局。虽然至今双方协商的层级较低,但自去年年底民主党控制国会以来,美国和伊朗就伊拉克问题的协商并未中断。由于伊拉克问题是布什总统外交部据的战略核心,所以伊朗核问题在布什总统的棋局上不得不退后一步。内贾德总统深谙布什总统的急切心理,故而频打伊拉克牌来消弭美国对伊核危机的强硬态度。
美国允许内贾德访美并给其提供在大学演讲的机会,其实也反映了美国政府不愿在海湾开辟第二战线的利益考量;并趁此试探美国民众对内贾德的反映,以便布什政府采取更为稳妥的外交政策,以期达到即解决伊拉克混乱又化解伊朗核危机的“一石二鸟”之效。从内贾德访美的效果看,其实已经达到了双赢。
对美国而言,一是向国际社会证明了她包容异端的大国气度。正如布什总统所言,内贾德出现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讲台上,说明“美国的伟大”,因为内贾德是“支援恐怖主义的”国家领导人,美国却给他一个表达自己看法的舞台。
二是掌握了美国民众对内贾德本人或对伊朗的态度。虽然美国政界和民众对内贾德在哥大演讲有反对也有示威。
在哥大演讲不卑不亢
但在演讲现场,除了哥大校长或其他精英分子对内贾德予以毫不留情的批驳外,旁听的学生基本上还是抱持理性客观的态度。尤其是内贾德在哥大和联大讲台上多次强调伊朗不会拥有核武器、澄清他在纳粹大屠杀问题上的态度时。
美国民众亦可从本国政府对伊朗描黑的一面之辞中进行自主思考和形成理性的自我判断。布什总统或许就是可以让内贾德来凝聚美国民众民意,使其在任期的最后时刻尽量解决好他遗留下的外交难题。从其准备从伊拉克撤军、朝核危机路线图基本确定的外交取向看,看来是不想在其任内和内贾德发生武装冲突了。
对内贾德而言,他不仅维持了他一贯的敢言风格,也再次强调了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底线立场。
更重要的是,他面对哥大的羞辱性邀请和布什总统自诩的“美国伟大”,也不失时机地表示伊朗愿意提供给布什总统到伊朗大学演讲的机会。这种不卑不亢,确保了伊朗和内贾德的尊严。
更重要的是,内贾德也不失时机地向美国释放善意信号:一是在哥大和联大讲台上,表示伊朗愿意与美国改善关系,实现邦交正常化。二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不相信美国正在准备发动对伊朗的战争。所谓美国准备袭击伊朗的说法只是为美国国内的大选服务以及掩盖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失败。
内贾德短短的4天美国行,虽然双方唇枪舌剑,火药味极浓,但事实证明,双方恰恰因为这种坦率而有了更真切的理解。虽然内贾德期望参观九一一遗址的要求被拒绝,虽然布什总统缄默以对内贾德邀请其到伊朗大学演讲,但面对面的争吵还是要比死不往来的猜疑威胁要好。美联社就此婉转地评论——两国断交20多年来,伊朗方面似乎有意接待一位美国总统。
事实也足以证明,内贾德访美后两国关系出现了令人欣慰的新变化。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美、俄、中、英、法、德等6个大国同意推迟就进一步制裁伊朗举行投票,并将这一期限推迟到11月底。由于攸关伊核的“六方会谈”由美国主导,因此这种延期显然是美国深思熟虑的结果。国际社会的这一决定和内贾德访美有着时间上的机缘,因此可以视作内贾德“演讲外交”的成果。(南洋商报)
Ⅳ 伊朗和美国关系好吗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8日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据美联社5月9日报道,伊朗议员们当天在议会焚烧了一面纸质美国国旗,高喊“美国去死!”
据报道,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就一直使用“美国去死”这句口号,在其议会内部也经常能听到这种声音。9日当天的示威表明:特朗普的决定让伊朗公众的愤怒情绪高涨。
Ⅵ 伊朗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和美国交恶 伊朗为什么要跟美
原来关系很好的,是装孙子的那种好,后来革命了,不服老美,接着开始玩核,更不可能好了
Ⅶ 急!!!!伊朗与美国的关系
伊朗研发核武器只是美国动手的一个借口,可以借防止核扩散的名义制裁活军事打击,伊朗虽然不是伊拉克,但也经不起长期的制裁,我觉得伊朗现在应该增加像中国,俄罗斯印度这样的国家经济和其他项目的合作,扩大外交关系,建立更亲密的其他关系,这样他们虽然不会帮你打仗 ,但他们也会在其他方面袒护你 尽量扩大区域影响 加强陆地邻国的边贸 也可以使美国的的制裁不管用,光靠不要命是打不赢战争的 即使是10个伊朗也对抗不了美国 伊朗的明天是什么样子 要看领导人的能力了
Ⅷ 伊朗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和美国交恶
主要原因是伊斯兰革命的胜利。
起因事件:
1、伊斯兰革命:
195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成为伊朗民选首相,把被美国与英国占有的石油资源,实现了国有化,归伊朗人们所有。
英美岂能白白让自己利益受损,于是,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共同策动了一场‘阿贾克斯行动’,成功在1953年推翻时任总统摩萨台,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
巴列维上台后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蓝图来进行改革,同时打压国内宗教势力,还签下了美国军事人员在伊朗的治外法权。
那时的德黑兰俨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妇女着装西化,可口可乐大广告牌随处伫立。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极度不满。
伊朗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在德黑兰,有数万示威者被打死,
1979年,宗教领袖发动伊斯兰革命,全国各地大规模示威和罢工,交通中断,伊朗军方宣布中立,巴列维被迫流亡,巴列维王朝覆亡。
2、美伊断交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同年10月,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的消息被传回国内,愤怒的德黑兰穆斯林群众冲入了美国大使馆,扣留了使馆人员,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
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
电影《逃离德黑兰》讲述的就是这一伊朗人质危机事件。
(8)伊朗和美国的交情是怎么样的扩展阅读:
美国制裁对伊朗的制裁:
路透社称,为遏制伊朗导弹与核计划并削弱伊朗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8月重启对伊非能源领域制裁,现在又宣布新制裁,试图用一系列“组合拳”令伊朗最终屈服。
美国财政部发布通告称,从5日起对涉及伊朗金融、航运、航空、能源等领域超过700个个人、实体、飞机和船只实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银行及其境内外分支机构、伊朗国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飞机和伊朗原子能机构。
此次制裁重点瞄准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蕴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产油国。按特朗普所说,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也门、叙利亚等国,并迫使伊朗同意就核问题重新谈判。
此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5日宣布,美国将暂时允许8个国家或地区在美对伊朗制裁后继续购买伊朗石油。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土耳其和中国台湾地区。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后不会延长。
另据报道,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对伊朗新制裁时,模仿美剧《权力的游戏》“凛冬将至”桥段,在“推特”上发布一张海报图。图中他从层层迷雾中走来,配以“制裁将至,11月5日”字样。
对此,《权力的游戏》制作方美国HBO电视网迅速声明“不希望商标被用于政治用途”。接下来,美国网友轮番斗图,以相同底图绘制“诉讼书将至”“米勒将至”(注:米勒是负责调查特朗普团队“通俄门”的特别检察官),甚至“牢狱将至”。
Ⅸ 美国与伊朗的形式怎么样了
在中东民族并不是决定因素,教派才是决定因素。伊朗是什叶派的主导国家,在身边一众什叶派的周边国家,这不是民族问题可以解释的,在穆斯林原教旨信徒的严重民族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教派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从来都会听说逊尼派和什叶派经常冲突,很少听说中东国家之间的民族有多少冲突(库尔德人不算,这个民族饱受困难,从没有建立过自己的独立国家,所以在中东环境中各国对于库尔德人都很头痛)。在如今中东地区,反美主义已经达到了可以说鼎盛的高度,反美组织也陆续有所行动,包括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美行动,并不一定是当地人民自己发起的,从袭击规模和形式来看,必有相当规模的组织在幕后指使。看中东国家的国际政治,就必须要先弄懂中东国家宗教问题,只有从宗教问题入手,才能从根本明白中东国家的政治。伊朗可以稳定在中东立足,就是因为教派教义相同,这是最关键的。在现在中东,能和美国抗衡的力量会得到广大的民众支持,而且由于几个什叶派国家相邻将近,伊朗在中东的未来仍然有稳定的环境。伊朗如今全力发展核设施,因为伊朗的石油已经不多了,据英国一本杂志评估(忘了哪本),伊朗的石油还可以用50多年。所以伊朗必须发展核设施,因为在中东地区,其他自然资源匮乏,只有发展核能力这一条路。伊朗未来的发展在于其是否能顺利发展核能力,如果不能,一旦形成资源短缺,再加上美国的干涉,伊朗会很难生存的
Ⅹ 现在伊朗和美国的关系怎么样拉
伊朗问题一般指伊朗核问题
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伊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核能开发活动。1980年伊朗与美国断交后,美国开始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美国随即对伊朗的核能开发计划表示了“严重质疑”。美国称伊朗拥有浓缩铀就意味着拥有核武器,并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通过多项相关决议,要求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的试验。在国际社会,特别是代表欧盟的法国、德国、英国的积极斡旋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11月,伊朗宣布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
2003年10月21日,伊朗表示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此后,伊朗与欧盟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欧盟坚持伊朗应完全终止铀浓缩活动,而伊朗则表示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2005年8月,伊朗恢复了铀转化活动,欧盟与伊朗之间的谈判中断。
2003年12月18日,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萨利希(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右)共同在奥地利维也纳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为了打破伊朗核问题的僵局,2005年12月,俄罗斯向伊朗递交了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的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2005年8月8日,在伊朗伊斯法罕铀转化设施内,伊朗技术人员正在移动一个装有核材料的容器。伊朗原子能组织副主席赛义迪2005年8月8日向外界宣布,伊朗已于当日在伊斯法罕附近的一处核设施中恢复铀转化活动。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立即就此指责伊朗。美国表示,必须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以便对伊朗实施可能的制裁。3月28日,安理会通过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的主席声明,这意味着伊朗将于4月28日面临最后期限。
4月11日,伊朗宣布已经成功提炼出纯度达3.5%的浓缩铀,表明伊朗已完全掌握核燃料生产技术。此举引起美国等有关国家的强烈反应。13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呼吁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强硬决议。25日,伊朗表示,如果联合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将中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27日重申,伊朗不会在核问题上屈服于西方压力。5月2日,伊朗称最近生产的浓缩铀纯度已达到4.8%。5日,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就拟议中的伊朗核问题决议草案举行闭门磋商,但未能就草案内容达成一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