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中东部地区多时令湖的自然原因
地球上最高温度出现在卢特荒漠的原因
Ⅱ 什么是时令河、时令湖
时令河即季节河,在雨季是雨水汇流成河,旱季时流量变小甚至干涸只留河床。这类河流主要分布于内陆沙漠或沙漠边缘,我国最着名的时令河是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内,世界上最着名的时令河有澳大利亚的汤姆森河、乔治娜河等时令湖 即间歇湖,又称 季节性湖,是间歇性积水的湖泊。往往雨季积水成湖,旱季无水变成低地。如云贵高原上的一些岩溶湖,河北平原、江汉平原上的一些河成湖,很多都是夏季积水成湖,冬季干涸,可种一季旱作。依靠降水补给、高山融水补给的一些小湖,也多为间歇湖希望对你有帮助Ⅲ 常年河、湖与时令河、湖
常年河即一年四季都有水流的河流,例如长江、黄河等;常年湖即一年四季都有水的湖泊,例如洞庭湖、太湖等;时令河即非一年四季都有水流的河流,一般只在雨季时候有水流,河水是具有很明显的季节性的,例如塔里木河等;时令湖即间歇性湖泊,并非常年都有积水的湖泊,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出现,主要原因是气候干燥、非雨季时水分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和河流的流入量,例如我国的罗布泊(相信熟知历史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个地方的)等。
Ⅳ 说出伊朗的湖泊多属于哪一种类型
内流湖。
中东部地区多时令湖(季节性湖
泊)的自然原因:东部地区降水少,入湖径流量小,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气温高,蒸发旺盛。
Ⅳ 时令湖是什么意思
时令河即季节性的河流。雨季或冰雪融化期有水,旱季无水或断续有水。时令湖:大于8公顷的季节性、间歇性的淡水湖,包括漫滩湖泊。时令湖,水源主要是河水和雨水,如果当年雨量少,水分大量蒸发,湖水就会干涸,因而它时隐时现。
时令湖一般指间歇湖。 间歇湖又称时令湖,是间歇性积水的湖泊,代表地方有澳大利亚的埃尔湖、乔治、我国广西阳朔县犀牛湖。
1、常年河即一年四季都有水流的河流,例如长江、黄河等;时令河即非一年四季都有水流的河流,一般只在雨季时候有水流,河水是具有很明显的季节性的,例如塔里木河等时令河的成因。
2、时令河主要是跟季节有关,特别是雨水丰沛的季节可以看到它,而在干旱的季节常常会断流。时令河在一年中的某个时间节点上才有水,其余时间是干涸的。时令河一般都比较小,没有支流。常年河在一年中水流不断,天天有水,这样的河一般都比较大,且有许多支流汇入它。
Ⅵ 全球的11个主要湖泊类型是什么
最接近11种湖泊类型分法的是按湖泊成因来分的。
构造湖,由于地球内力,导致地壳运动形成的湖泊,一般再细分为2类:造陆运动令海洋分出较小的块(里海);由于向斜,褶皱,断层等形成湖泊(贝加尔湖,马拉维湖,青海湖)
火口湖,火山喷发结束后,在火山口形成的凹地。(长白山天池)
堰塞湖,因为滑坡,泥石流等堆截河段,形成的湖泊。由于构成堰塞事件的碎屑极易在之后发生的洪水中遭到侵蚀,所以堰塞湖一般寿命很短,结束时易爆发下游洪水。(日内瓦湖,镜泊湖,岷江大小海子),注意,火山熔岩冷却后也可以形成堰塞湖,有时这种湖和第二类会一起称为“火成湖”或者“火山湖”而不归为地质学的堰塞湖。
河成湖,由于河流改道,截弯取直,搬运淤积……形成的湖泊。以河道改变牛轭湖最为典型,而且可按新老分为Ω型,牛轭型,月牙型。除此之外,还有河口湖,河漫滩湖等细分类型。多数河成湖湖泊很浅(举例??自己翻开湖北往下的长江地图欣赏……)
风成湖,也分2小类,由沙漠地区因风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盆地湖,或者风沙黄土堆叠围堵河道形成风力堆积湖泊。这类湖绝大多数是时令湖,春季出现,夏季之后消失(不是时令湖,最着名的那当然是月牙泉)
冰成湖,分4小类,但不管哪一种都与冰川有关:附存于冰川表面的冰围湖;冰川侵蚀形成冰斗的山麓冰川湖;冰川侵蚀入海形成的峡湾湖;由于冰川融化,冰川内原本杂质堆积形成的冰碛湖(北美五大湖)
海成湖,成因是海浪或者附近河流堆积导致与海洋分开,最着名的就是西湖。海中珊瑚环礁形成的沙嘴湖,近海潟湖也都属于此类。请注意这一类应与第一类中提及的里海的例子区分,构造湖的主因是大陆构造活动,是地球内力;而海成湖的主因是堆积作用,是外力。【当然你可以将这2类合并称海迹湖】
溶蚀湖,由于地表水,地下水溶蚀可溶性岩层形成,因为常与喀斯特地貌相伴相生也称为喀斯特湖
有机成因湖,原本河道,因水中植物徒长,或者造坝生物(譬如海狸)作用,或者旧有植物死亡使得水域底部抬升【多见于沼泽】…………原本连贯水域分隔形成的小湖。
人工湖,特指水库。也可以包含废弃矿坑形成的湖。
陨石湖,顾名思义,大型陨石砸中地表留下的遗迹形成的湖。
Ⅶ 说出伊朗的湖泊多属于哪一种类型
内流湖。
中东部地区多时令湖(季节性湖 泊)的自然原因:东部地区降水少,入湖径流量小,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气温高,蒸发旺盛。
Ⅷ 湿地的类型有哪些
天然湿地x0dx0ax0dx0a(一)海洋/海岸湿地x0dx0ax0dx0aA --- 永久性浅海水域:多数情况下低潮时水位低于6m,包括海湾和海峡。x0dx0aB --- 海草层:包括潮下藻类、海草、热带海草植物生长区。x0dx0aC --- 珊瑚礁:珊瑚礁及其邻近水域。x0dx0aD --- 岩石性海岸:包括近海岩石性岛屿、海边峭壁。x0dx0aE --- 沙滩、砾石与卵石滩:包括滨海沙洲、海岬以及沙岛;沙丘及丘间沼泽。x0dx0aF --- 河口水域:河口水域和河口三角洲水域。x0dx0aG --- 滩涂:潮间带泥滩、沙滩和海岸其他咸水沼泽。x0dx0aH --- 盐沼:包括滨海盐沼、盐化草甸。x0dx0aI --- 潮间带森林湿地:包括红树林沼泽和海岸淡水沼泽森林。x0dx0aJ --- 咸水、碱水泻湖:有通道与海水相连的咸水、碱水泻湖。x0dx0aK --- 海岸淡水湖:包括淡水三角洲泻湖。x0dx0aZK(a)-- 海滨岩溶洞穴水系:滨海岩洞穴。x0dx0ax0dx0a(二)内陆湿地x0dx0ax0dx0aL --- 永久性内陆三角洲:内陆河流三角洲。x0dx0aM --- 永久性的河流:包括河流及其支流、溪流、瀑布。x0dx0aN --- 时令河:季节性、间歇性、定期性的河流、溪流、瀑布。x0dx0aO --- 湖泊:面积大于8hm2永久性淡水湖,包括大的牛轭湖。x0dx0aP --- 时令湖:大于8hm2的季节性、间歇性的淡水湖;包括漫滩湖泊。x0dx0aQ --- 盐湖:永久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水湖及其浅滩。x0dx0aR --- 内陆盐沼:永久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水沼泽与泡沼。x0dx0aSp --- 时令碱、咸水盐沼:季节性、间歇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性沼泽、泡沼。x0dx0aSs --- 永久性的淡水草本沼泽、泡沼:草本沼泽及面积小于8hm2泡沼,无泥炭积累,大部分生长季节伴生浮水植物。x0dx0aTp --- 泛滥地:季节性、间歇性洪泛地,湿草甸和面积小于8hm2泡沼。x0dx0aTs --- 草本泥炭地:无林泥炭地、包括藓类泥炭地和草本泥炭地。x0dx0aU --- 高山湿地:包括高山草甸、融雪形成的暂时性水域。x0dx0aVa --- 苔原湿地:包括高山苔原、融雪形成的暂时性水域。x0dx0aVt --- 灌丛湿地:灌丛沼泽、灌丛为主的淡水沼泽,无泥炭积累。x0dx0aW --- 淡水森林沼泽:包括淡水森林沼泽、季节泛滥森林沼泽、无泥炭积累的森林沼泽。x0dx0aXf --- 森林泥炭地:泥炭森林沼泽。x0dx0aXp --- 淡水泉及绿洲。x0dx0aY --- 地热湿地:温泉。x0dx0aZg --- 内陆岩溶洞穴水系:地下溶洞水系。x0dx0a注:“漫滩”是一个宽泛的术语指一种或多种湿地类型,可能包括R、Ss、Ts、W、Xf、Xp或其他湿地类型的范例。漫滩的一些范例为季节性淹没草地(包括天然湿草地)、灌丛林地、林地和森林。漫滩湿地在此作为一种具体的湿地类型。x0dx0ax0dx0a人工湿地x0dx0ax0dx0a1 --- 水产池塘:例如鱼、虾养殖池塘。x0dx0a2 --- 水塘:包括农用池塘、储水池塘,一般面积小于8hm2。x0dx0a3 --- 灌溉地:包括灌溉渠系和稻田。x0dx0a4 --- 农用泛洪湿地:季节性泛滥的农用地,包括集约管理或放牧的草地。x0dx0a5 --- 盐田:晒盐池、采盐场等。x0dx0a6 --- 蓄水区:水库、拦河坝、堤坝形成的一般大于8hm2得储水区。x0dx0a7 --- 采掘区:积水取土坑、采矿地。x0dx0a8 --- 废水处理场所:污水场、处理池、氧化池等。x0dx0a9 --- 运河、排水渠:输水渠系。x0dx0aZk(c)-- 地下输水系统:人工管护的岩溶洞穴水系等。x0dx0ax0dx0a【湿地定义】x0dx0a 由于湿地和水域、陆地之间没有明显边界,加上不同学科对湿地的研究重点不同,造成湿地的定义一直存在分歧。x0dx0a 国际湿地公约采用广义的湿地定义,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这一定义包含狭义湿地的区域,有利于将狭义湿地及附近的水体、陆地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保护和管理。x0dx0a 湿地的研究活动则往往采用狭义定义。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保护机构于1979年在“美国的湿地深水栖息地的分类”一文中,重新给湿地作定义为:“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至少有一至几个以下特征:x0dx0a (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x0dx0a (2)底层土主要是湿土;x0dx0a (3)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定义还指湖泊与湿地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处为界,按照这个湿地定义,世界湿地可以分成二十多个类型,这个定义目前被许多国家的湿地研究者接受。x0dx0a 湿地的水文条件是湿地属性的决定性因素。水的来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续期和频率决定了湿地的多样性。水对湿地土壤的发育有深刻的影响。湿地土壤通常称为湿土或水成土(Hydric Soil)。x0dx0a编辑本段【湿地公约】x0dx0a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 ,简称《湿地公约》)。该公约于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至2008年10月,有158 个缔约方。x0dx0a编辑本段【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x0dx0a 《湿地公约》第二条规定,每个缔约方必须把本国至少1块湿地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且被纳入的湿地必须符合标准。x0dx0a 标准1:如果一块湿地包含适当生物地理区内一个自然或近自然湿地类型的一处具代表性的、稀有的或独特的范例,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x0dx0a 标准2:如果一块湿地支持着易危、濒危或极度濒危物种或者受威胁的生态群落,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x0dx0a 标准3:如果一块湿地支持着对维护一个特定生物地理区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的植物和/动物种群,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x0dx0a 标准4:如果一块湿地在生命周期的某一关键阶段支持动植物种或在不利条件下对其提供庇护场所,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x0dx0a 标准5:如果一块湿地定期栖息有2万只或更多的水禽,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x0dx0a 标准6:如果一块湿地定期栖息有一个水禽物种或亚种某一种群1%的个体,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x0dx0a 标准7:如果一块湿地栖息着绝大部分本地鱼类亚种、种或科,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种间和/或种群间的关系对湿地效益和/或价值具有代表性,并因此有助于全球生物多样性,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x0dx0a 截至2008年,中国共有36块湿地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可参看“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x0dx0a编辑本段【历届世界湿地日主题】x0dx0a 为了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1996年3月《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每年开展纪念活动,每年有一个主题。从1997年以来历年湿地日的主题如下:x0dx0a 1997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是生命之源(Wetlands : a Source of Life)x0dx0a 1998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之水,水之湿地(Water for Wetlands, Wetlands for Water)x0dx0a 1999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人与湿地,息息相关(People and Wetlands :the Vital Link)x0dx0a 2000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珍惜我们共同的国际重要湿地(Celebrating Our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x0dx0a 2001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世界——有待探索的世界(Wetlands World-A World to Discover)x0dx0a 2002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水、生命和文化(Wetlands : Water,Life,and Culture)x0dx0a 200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没有湿地-就没有水(No Wetlands - No Water)x0dx0a 2004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从高山到海洋,湿地在为人类服务(From the Mountains to the Sea,Wetlands at Work for Us)x0dx0a 2005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Culture and Biological Diversities of Wetlands)x0dx0a 2006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与减贫(Wetland as a Tool in Poverty Alleviation)x0dx0a 2007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与鱼类(Wetlands and Fisheries)x0dx0a 2008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Healthy Wetland, Healthy People)x0dx0a编辑本段【湿地概述】x0dx0a 湿地这一概念在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则被定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积水体。《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广义定义。x0dx0a 按照广义定义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x0dx0a 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一个地区内常常有多种湿地类型,一种湿地类型又常常分布于多个地区。x0dx0a 中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截至目前,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已达30处。其实中国独特的湿地何止30处,许多湿地因为养在深闺无人识,至今仍无人问津。x0dx0a 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x0dx0a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x0dx0a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x0dx0a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x0dx0a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