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中国暗中向伊朗支持什么

中国暗中向伊朗支持什么

发布时间:2023-02-22 03:27:43

‘壹’ 为何中国俄罗斯要支持伊朗

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可是,美国会不会打伊朗还很难说!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NPT)

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是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1968年7月1日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旨在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共有11条规定,主要内容是:有核国家不得向任何无核国家直接或间接转让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无核国保证不研制、不接受和不谋求获取核武器;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和平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1970年3月正式生效。中国于1992年3月正式加入该条约。1995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审议和延长该条约大会上,决定无限期延长这个条约。截至2003年1月,条约缔约国共有186个。

为了更有效地防止核扩散,1997年5月1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核准了保障协定附加议定书。这是自1970年通过第一批依照《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与无核武器国家缔结的全面保障协定实施细则以来,对机构保障体系所作的最重要修订。附加议定书的标准文本由序言、18条正文和2个附件组成,内容包括:有关国家提供有关核燃料循环的一切信息,以及视察员进入这些场所的权利;有关一国核场址上的一切建筑物的信息及视察员临时通知进入这些建筑物的权利;改进视察员指派过程的行政安排,发放多次入境签证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利用现代通信手段的权利;国际原子能机构遵守实施的卫生、安全、实物和其他保安方面的规定及尊重个人权利,并采取一切预防措施保护由此得知的商业、技术和工业秘密及其他机密信息等。

正是因为这个条约,才出现了今天的这种状况。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条约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又带有某种大国强权性质。

1.在伊朗核问题中伊朗需要强大的盟友作支援;
2.中\俄都是大国,有支援它的实力;
3.中\俄都与美国暗中较量;
4.伊朗明白自己对于中\俄的战略利益,(对于俄罗斯它和伊朗是唇亡齿寒;对于中国伊朗有它喜欢的石油)所以中\俄会帮助它;
5.伊朗同中\俄没有利益冲突.
6.其它西方大国大都敌视伊朗;
7.伊朗的周边邻国不是敌视它就是太弱.

伊朗的核问题来自伊朗的立国原则与美国国家利益的不可调和性。伊朗的立国原则就是成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向所有的伊斯兰教信徒为主体的国家输出伊斯兰意识形态的革命,渐而向全球输出伊斯兰意识形态。这立国原则可以从伊朗的宪法和国家政权的结构及外交原则上得出。伊朗的外交原则是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宣布“不倾向东方,也不倾向西方”,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积极发展同伊斯兰、第三世界和不结盟国家的关系,重视同西欧、日本等国的交往与经贸联系。除美国、以色列和南非外,愿同所有国家在互�拖嗷プ鹬氐幕�∩戏⒄构叵怠<岢质涑鲆了估家馐缎翁��了估荚谄渫饨徽�咧懈哂谝磺校�恢糜谝磺泄�依�嬷�稀R晾实牧⒐��蛞彩且晾时J嘏烧�稳宋锏恼�伪Ц海�歉稣�卫硐搿H欢�饫硐敫�拦��依�嬖斐闪思�蟮某逋弧?nbsp;

在世界上公开有核力量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未公开的据推测有核力量可能性非常高的国家有以色列、巴西。然而这些(除美国外)公开的和未公开的核国家都没有受到美国极其盟国以实际军事打击为手段逼迫这些国家停止核开发,是因为这些国家有些是美国的友邦国,有些是美国无能为力去制止,有些则是制止的成本太高的原因。伊朗就不同了。

首先伊朗是个中小型国家。其次伊朗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再次伊朗在世界比较孤立。再其次伊朗的军事实力不是很强。最后伊朗还是个丰富的产油国。最根本的是伊朗的核成功将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及中东利益构成致命性的打击。所以伊朗才会面临着美国以直接的军事打击为威胁以促使伊朗放弃核开发的危机。由于伊朗是弱小的,而且美国的军事打击的成本可以从伊朗丰富的石油中减少甚至获利,所以理论上讲美国军事打击伊朗是可行的。可以说伊朗的核危机就是伊朗国家政权的危机。
美国的国家利益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美国必定要维护当前的超级大国地位和继续加强自己地位的牢固性。作为一个国家的利益对外表现形式主要为对外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美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地位,但是会有几个国家对美国继续加强超级大国地位的牢固性造成深刻的影响。这就是地区性大国的出现和加强地区性大国地位的现实。目前能够作到地区性大国及扩大影响范围的国家及国家联盟有中国、俄罗斯、欧洲联盟。对美国来说,未来最大的挑战者必定是中国,这是由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为了继续加强超级大国的牢固性,美国就必须限制及瓦解现有的地区性大国的对外影响,防止其他地区的地区性大国的出现,继续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以美国现有的有利条件影响整个世界。在军事上,美国战略意图是在每一个可能对美国的利益造成极大影响的地区进行军事部署,从而压制对方的影响力。在东亚,美国以日本基地、韩国基地、关岛基地及最近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对中国进行军事围堵。对俄罗斯的军事战略扼制,美国以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和北约对东欧各国的吸引来围堵俄罗斯。在欧洲,美国以北约的领导作用和对北约内部的几个国家的拉拢及对东欧国家的军事合作来牵制欧洲大陆。在东南亚,美国以其战略盟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对印度及东南亚国家进行军事潜伏。在非洲,目前及以后一段长时间还不会出现对美国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出现,所以在非洲美国以其他方式来钳制非洲。在拉美,对美国的军事威胁以本土的军事力量就可以对付了。在中东,美国以其盟国以色列、土耳其及最近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存在来应付中东的军事威胁。除了军事手段,美国还以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及扼制世界上所有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
逐鹿中东

中东的资源是富有的,但是中东的力量是贫穷的。中东是没有一个地区性大国的地区。所以对中东的争夺就变成了地区外大国的逐鹿战场了。美国在这场逐鹿中先拨头畴。美国先安排自己的盟国以色列对付中东各国,然后对阿富汗及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造成美国军事力量在中东的直接存在。在这场逐鹿中,主要的逐鹿大国还有现有的各地区性大国,包括中国、俄罗斯、欧盟。在中东问题上,美国与欧盟的共同点比较多。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共同点比较少,甚至是冲突点比较多。这些都是美国为了加强超级大国的牢固性而采取的战略。也是各地区性大国为了削弱美国的牢固性而采取的策略。美国想把中东揽为己有,这样可以加强牢固性。各地区大国为了削弱美国的牢固性,纷纷对中东进行某种帮助。这样在中东的逐鹿就变成了加强超级大国地位和削弱超级大国地位的斗争了。目前有一条鹿跑到了兵营,杀鹿和救鹿的游戏开始了。

伊朗的核成功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中东利益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然而对中国和俄罗斯而言反而是好事,最起码不是一件坏事。各地区性大国如果只想保住自己的地区性大国地位,那么在全球各地区都出现对自己比较友好的地区性大国的局势是有利的。目前没有地区性大国的地区有南美、中东、非洲。伊朗是想做中东地区性大国的一个国家。多极世界对各地区性大国有利,但是美国不允许,美国想做单极世界的领袖。现实的是美国节节胜利,各地区性大国节节败退,特别是在中东。美国在中东位于有利的地形,急切想射下伊朗,中国和俄罗斯及欧盟想尽办法不让美国得逞。然而中国和俄罗斯对伊朗帮助目的和方式跟欧盟是不同的。欧盟是不希望伊朗成为中东的地区性大国的,他们对伊朗的核问题的态度跟美国基本是一致的,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力量,只不过欧盟对伊朗的态度比较温和而已。不管是为了什么目的,得到利益是最重要的。如果美国射下伊朗,那么美国的利益将是最大的,中国和俄罗斯的利益甚至是零或负数,欧盟却会多多少少得到一些利益。如果中国和俄罗斯给于伊朗军事和外交上的帮助使美国的军事打击变得失败,那么中国和俄罗斯的利益将是最大的,欧盟其次,美国的利益甚至是零或负数。如果伊朗放弃核开发,那么美国的长远利益为最大,中国和俄罗斯的短期利益比较大,欧盟的利益也会有所得
战争还是和平

战争还是和平的主角是伊朗。问题的关键是伊朗是否放弃核开发。伊朗如果认为伊朗的军事条件能够抵挡美国的军事打击或美国不可能军事打击伊朗,再加上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的强硬态度,那么伊朗会继续进行核开发。伊朗如果认为美国会军事打击伊朗且伊朗会败退,或想缓和下局势待其他有利时机再开发,那么伊朗就会暂时不开发核力量。伊朗认为美国不会军事打击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伊拉克的局势还不稳定,且美国的对伊拉克战争受到国际及美国国内的批评。

(2) 美国支持不了对伊朗的全面军事进攻。

(3)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不会支持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

(4) 美国无法说服其多数盟国对伊朗的共同军事打击。

(5) 中国和俄罗斯会牵制美国对伊朗的军事行动。

(6) 美国国内反对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

这是伊朗恢复核开发的部分原因。从表面上看,美国不会打击伊朗,但是由于伊朗的核成功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及中东利益造成的影响太大,美国有可能会不顾国内的反对先对伊朗进行外科似打击。其实美国还是可以拉来大多数盟国对伊朗进行军事行动的,这点伊朗不要看错了。美国制止伊朗核成功的主要理由是:

(1) 美国为了全球战略,不允许在中东出现与美国敌对的地区性大国。

(2) 伊朗的核成功会巩固伊朗的现政权,会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民主进程进行破坏。

(3) 伊朗会资助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伊斯兰革命,从而对美国的战略意图进行破坏。

(4) 伊朗的核成功使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缺少了军事打击这一项,至少是投鼠忌器。

(5) 伊朗的核成功及其继续壮大会影响其他中东国家的政治导向。

(6) 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会持续减少。

(7) 伊朗的核成功会对以色列造成极度的威胁。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就是决不许伊朗的核成功。除了现实的军事打击威胁外,美国也采取外交手段来制止伊朗的核开发。对于美国来说,能外交解决伊朗核问题是最优的方案,因为对伊朗的军事打击确实有些难题没解决。除了美国外,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也希望能和平解决伊朗核危机。不过为了最坏的打算,中国和俄罗斯还是会对伊朗进行军事和外交上的支持,这也是伊朗坚持核开发的理由,同时也是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进行外交游说的理由。
以上这些分析说明了伊朗坚信美国不会军事打击或美国的军事打击会以失败告终与美国为了超级大国的战略意图一定要制止伊朗核成功的矛盾。由于战争还是和平的最重要的主角是伊朗,所以说战争的概率比和平的概率高很多,也就是说很大的可能是2006年美国与伊朗会发生战争。

如果美国与伊朗发生全面战争的话,美国会从三面对伊朗进行攻击。一面是从阿富汗进军。由于伊朗靠近阿富汗的地区是沙漠,所以美国会使用机械旅为主的地面部队进攻伊朗的东部。一面是从伊拉克进军。由于伊朗靠近伊拉克的地区以山地为主,所以美国会使用以山地部队为主的地面部队从伊朗的西部进攻。一面是伊朗的南部海岸,美国会使用从舰艇上发导弹等攻击伊朗的军事设施和主力部队,也会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机对伊朗进行空中打击,同时从南部登陆配合东面和西面的部队进行包围战。

‘贰’ Y从目前的中东局势来看,中俄是否密秘支持伊朗

一直支持的,但中国的忙都帮在暗处。
伊朗压力大,中国就用朝鲜救伊朗。中国自己受得压力大,就让伊朗在那边挑事。最近美国在华的热钱纷纷撤走,所以伊朗民众“自发地”袭击英国使馆并向以色列挑战。

‘叁’ 两伊战争

呃……这个怎么说呢?
总的来说最开始美还是支持伊拉克的
而苏最开始支持伊朗
但是有意思的是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战争中均向双方出售了武器。
苏联出于削弱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目的,支持反美的伊朗;
同时伊拉克也是苏联武器的老主顾,苏联向双方出售的武器包括坦克、飞机、轻兵器。
在战争后期,双方在袭城战中使用的地对地战术导弹,都是由第三国转运自苏联。苏联是两国最大的武器供货商。
除了直接出售武器外,苏联还帮助训练伊拉克飞行员。
并派遣一批顾问团驻扎在伊拉克,
在战争初期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5战机基本全部由苏联顾问驾驶。
美国在初期表现出明显支持伊拉克的姿态,
甚至可能纵容乃至援助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
但是到了战争后期,由于担心伊拉克力量膨胀和其他诸多原因,
美国暗中向伊朗出售武器,并爆发了与之相关的伊朗门事件。
中国则同时向伊朗和伊拉克出售了包括坦克、反舰导弹、战斗机在内的许多武器装备。立场基本不明确,呵呵
法国为了保证能从伊拉克获取石油和同海湾地区维持良好的关系,
向其出售了反舰导弹、战机、武装直升机。
英国也通过第三方国家如新加坡、南非等向战争双方输出了武器弹药。

至于战争结果,应该算是两败俱伤吧
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
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
伊拉克和伊朗分别同意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
但直至1988年8月20日双方才正式停止战斗。
两伊战争的地面战争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80年9月战争爆发后开始到81年9月伊朗展开阿巴丹反击战为止,这一阶段伊拉克陆军入侵伊朗,战争多在伊朗境内进行。
第二阶段,从81年9月到84年3月伊朗数次攻击结束为止,这一阶段伊朗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完成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变,将战役从伊朗境内转移到伊拉克境内,一度威胁到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第三阶段从84年4月直到战争结束,双方互有攻守,地面战场基本保持僵持,战争成为了消耗战。

‘肆’ 中国和伊朗签订什么条约

2021年3月30日中国与伊朗签订了25年全面合作协议,当中涉及石油出口、人民币结算、中国向伊朗提供北斗卫星导航等美国关注敏感的合作,中国不再对美国主导对伊朗制裁的问题保持沉默,而是同伊朗发展友好经贸关系捅破美国中东霸权软肋。

‘伍’ 中国怎样支持伊朗

中国一直是反对打伊朗的,我们在伊朗有切身利益,怎会指出打伊朗?但我们是反对伊朗拥核的

‘陆’ 中国怎样支持伊朗

嘿嘿,我瞎写,你瞎看。
政治上我就不说了,中俄美欧盟四股势力都想插手,搞政治就是当面哈哈笑,背后捅刀子。美国哄抬石油价格,其他的国家都不干。
军事上中国卖给伊朗“中国猫”导弹快艇和蚕式岸舰导弹,后来又有022级导弹快艇(为世界上第一种隐形双体船型导弹快艇。性能非常先进。其上安装有8枚C-803超音速突防型反舰导弹,末端可以做Z字形机动)用于“狼群战术”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威吓美国航母。
还有中程弹道导弹技术和远程火箭炮,射程恰恰覆盖以色列——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代言人。以围魏救赵的手段遏制美国动手。
歼十战斗机想卖没卖成,美国人不干。
还有防空导弹,无人机技术啥的,这都是捕风捉影了

‘柒’ 中国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干条

1、外交人士:坚定支持在联合国框架内,对于伊朗核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2、军事战略家:希望伊朗问题能够吸引美国亚太战略的大半精力,减轻美国为首的围堵中国和平崛起的政策。同时希望消耗美国一定的战略储备,技术储备,可以在美国打台湾牌,朝鲜牌的时候有一张伊朗牌可以抗衡。
3、外经贸人员:希望保持和稳定,中东的劳务市场和商品出口。中东和平有利于中国石油进口渠道畅通以及外贸出口的优势。
4、普通民众:受到舆论影响较大,部分人士希望美在伊朗有挫折有损失,以抵消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干涉主义。
5、知识分子:(这个暂且不说)
以上资料来源杭州图书馆,希望有助于你的问题研究。

‘捌’ 急求 中国对朝鲜 伊朗核问题的态度

伊朗核问题---中国政府的立场
2010年
2010年6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重申,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新决议,反映的是国际社会对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期待,并不意味着外交努力的终结。 2010年6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伊朗核问题新决议表示,中方始终认为,通过对话、谈判等外交手段,找到能够满足各方关切的方案,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正确途径。 2010年6月3日,对于美国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的针对伊朗核问题的决议草案,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安理会采取的任何行动都不应该惩罚伊朗人民,不应该影响伊朗人民的正常生活。 2010年6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希望伊朗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尽早解决未决问题。 2010年5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方始终认为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伊核问题是最佳的途径。 2010年5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中方重视并欢迎巴西、土耳其和伊朗就德黑兰研究堆燃料供应问题签署的协议。 2010年5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中方一贯认为,对话与谈判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最佳途径。 2010年4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方认为对话与谈判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2010年4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方以建设性态度参加了伊朗核问题有关讨论。 2010年4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方始终认为对话与谈判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最佳途径。 2010年4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方认为制裁和施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伊朗核问题,中方支持双轨战略,始终认为对话与谈判是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的最佳途径。 2010年4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美、俄、中、法、英、德六国本周将在纽约举行伊朗核问题磋商,讨论寻求外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办法,以及各方提出的各种建议。“我们始终认为,对话和谈判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最佳途径,我们也希望各方都为达到这个目标共同做出最大努力。”姜瑜说。 2010年4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方希望有关各方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大外交努力,采取更加务实和积极的做法,继续寻求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的办法。 2010年4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中方将继续致力于伊核问题和平解决。= 2010年3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重申,在当前形势下,希望有关各方能够充分显示灵活,做出进一步实质性努力,朝着通过外交手段,妥善、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向迈进。 2010年3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中方认为通过外交手段,以和平谈判方式来解决伊朗核问题,效果最好。 2010年3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当前有关各方还是应该加大外交努力,为了伊朗核问题的长期、全面、妥善解决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2010年3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谈到伊朗核问题时表示,中方对此问题表示关切,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我们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完整性、权威性,对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以及对当前形势进一步升级表示关切。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对由此对地区和平与稳定所带来的影响表示关切。 2010年3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希望在目前形势下,有关各方能够做出建设性努力,推动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 2010年3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对话磋商仍然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最佳选择。 2010年3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重申,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伊核问题,并将继续致力于劝和促谈。 2010年3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伊朗核问题依然存在外交空间,有关各方应加大外交努力。 2010年2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关于伊核问题,中方认为外交努力尚未穷尽,对话谈判仍有空间。 2010年2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希望伊朗能够就有关问题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合作。 2010年2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中国在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有效性上的立场是严肃的。中方希望关于伊朗核问题的谈判能够早日恢复,并将继续为此作出努力。 2010年2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说,中方希望并支持有关各方尽早就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德黑兰研究用核反应堆燃料供应协议草案达成一致,这将有利于推动伊朗核问题的妥善解决。 2010年2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中方希望并且支持有关各方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继续就德黑兰研究用核反应堆核燃料供应的问题保持磋商,争取尽快达成一致。 2010年2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当前外交努力仍有空间,当务之急是有关各方从大局和长远出发,采取灵活、务实和主动的做法,推动对话与谈判进程取得新的进展。 2010年1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伊朗核问题有关各方的外交努力仍然有空间,外交谈判是解决伊核问题的最佳途径。 2010年1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认为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当务之急,还是有关各方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加大外交努力,采取更加务实的政策,推动对话和谈判取得进展。 2010年1月15日,外交部长杨洁篪说,有关各方应加强接触,通过外交谈判寻求伊朗核问题的和平解决。 2010年1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在当前情况下,希望有关各方进一步加大外交努力,维护并且推动对话的进程,积极寻求全面、长期、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办法。 2010年1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方希望伊朗核问题各方通过外交途径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2010年1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伊朗核问题目前仍有外交努力空间,希望各方加大外交努力,推动尽快复谈。
2009年
2009年12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中方认为在伊朗核问题上,当务之急是各方应继续加大外交努力,坚持谈判轨道,制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09年12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希望伊朗能够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推动对话、协商进程,使伊朗核问题能够早日妥善解决。 2009年12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呼吁有关各方继续加大外交努力,寻求伊朗核问题全面、长期和妥善的解决办法。 2009年10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已经就德黑兰研究用核反应堆燃料的供应问题提出了协议草案,我们希望有关各方能够尽快通过协商就这个问题达成一致。 2009年10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注意到伊朗核燃料问题磋商取得了一些进展,中方对日内瓦会晤达成的共识正在逐步得到落实表示欢迎。 2009年10月1日,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六国及欧盟代表同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会晤的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成竞业说,中方将一如既往致力于劝和促谈,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促进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2009年9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希望伊朗核问题日内瓦会议取得积极进展。 2009年9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制裁施压不利于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希望有关各方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大外交努力,推动即将举行的六国及欧盟与伊朗的会晤取得积极成果。” 2009年9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有关各方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推动伊朗与六国会晤取得积极成果,重启对话与谈判进程。 2009年9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中方已收到伊朗方面提交的伊核问题一揽子建议,正在认真研究。“中方认为,当前形势下,有关各方应加大外交努力,尽快谈起来,通过谈判寻求全面、长期、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的办法。” 2009年9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制裁和施压无助于伊朗核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复谈的外交努力。 2009年8月11日,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表示,中国反对伊朗生产和拥有核武器,积极推动通过谈判对话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 2009年6月15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公使衔参赞腊翊凡在安理会会议上表示,中国主张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 2009年4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乐见美伊改善关系,支持通过对话和谈判寻求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努力。 2009年2月4日,中、美、俄、英、法、德六国外交部政治总司长会议在德国威斯巴登举行,讨论伊朗核问题。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刘结一出席会议。在会议上,刘结一表示,六国应坚持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抓住当前机遇,加大外交努力,体现灵活,发挥创造性,寻求全面、长期、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的办法。
2008年
2008年11月2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唐国强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审议伊朗核问题时强调,中国主张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核问题。 2008年9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方希望有关各方能够加大外交努力,维持对话谈判的进程,寻求伊核问题全面、持久、妥善的解决。 2008年7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刘结一将于7月19日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五国政治总司长一道,参加欧盟高级代表索拉纳与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贾利利在日内瓦举行的会晤。刘建超说,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外交谈判和和平方式解决核问题,也希望有关各方抓住当前时机,加大努力,特别是要体现灵活,尽早启动对话和谈判,从而长期、全面、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 2008年6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希望有关各方加大外交努力,显示灵活,推动早日实现复谈,以寻求全面、长期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妥善办法。 2008年5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在伊朗核问题上,中方一贯支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主张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以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方认为这符合各方利益。中方也认为,伊朗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国,一方面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同时也应该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中方一贯致力于劝和促谈,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在当前形势下,中方和有关其他方面都一致认为应进一步加大外交努力,推动尽早启动谈判,来寻找全面、长期解决伊核问题的妥善办法。 2008年4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就报道称中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伊朗核武情报答问时说,有关报道的说法完全是无中生有,别有用心。 2008年3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此间就安理会关于伊朗核问题通过1803号决议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希望安理会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相关决议得到认真、全面执行。 2008年3月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表示,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新决议的目的不是惩罚伊朗,而是为了推动激活新一轮外交努力。 2008年2月25日,外交部部长助理何亚非在中、美、俄、英、法、德六国外交部政治总司长会议上表示,中方坚持通过外交谈判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有关各方应加大外交努力,运用创造性思维,寻求全面、长期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妥善办法。联合国安理会的行动应有助于实现上述目标。 2008年1月22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在柏林表示,中方一贯致力于劝和促谈,愿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妥善解决伊核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2008年1月17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北京与伊朗总统特使、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贾利利举行会谈。杨洁篪说,中方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这一问题,支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当前,伊核问题处于关键时期,希望包括伊朗在内的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尽快重启谈判,推动全面妥善解决伊核问题。 2008年1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中方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的基本出发点是支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主张通过外交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姜瑜表示,希望伊方能够遵守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继续展现灵活,与国际社会充分合作。同时也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加大外交努力,打破僵局,尽早实现复谈,共同寻求伊朗核问题全面、持久和妥善解决。 2008年1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对话和谈判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最佳出路。
2007年
2007年12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愿同其他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和磋商,为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继续做出建设性努力。 2007年12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说,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符合包括中美双方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希望有关各方继续致力于通过外交努力,为重启谈判创造条件,保持对话进程。中方将继续与包括美方在内的其他有关各方保持沟通协调,以建设性的态度参与有关的讨论,为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2007年11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希望伊朗方面履行安理会有关决议,继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强合作,尽快全面解决未决问题。 他表示,中方一贯致力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劝和促谈,推动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核问题。中方积极而负责地参与安理会有关决议的磋商,并严格履行有关决议。中方为妥善解决伊核问题所作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2007年11月13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德黑兰总统府会见了外交部长杨洁篪。杨洁篪说,中方认为伊方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赞赏伊方多次表示无意发展核武器,并开展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中方同时主张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支持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核问题,并希望伊方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与欧盟方面的接触能取得进展。中方还希望各方显示灵活,为推动伊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作出努力。 2007年11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回答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提问时说,我们对有关事态发展表示关注,也要求伊朗方面能够积极回应和重视国际社会的关切和呼声,能够采取克制,并且在对话和接触方面能够表现出灵活的态度。 2007年11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期间与中方就伊朗核问题交换了意见,中方愿同有关各方保持磋商和协调,推动伊核问题朝着和平解决的方向发展。 2007年11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关于伊朗的核问题,中国主张要维护现行的国际不扩散体系,主张通过外交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他表示,中方支持伊朗方面同国际原子能机构进一步加强沟通和磋商,中方也支持伊朗同欧盟就伊朗核问题进行接触,推动伊朗核问题朝着和平解决的方向发展。 2007年10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回答记者关于以色列外长利夫尼日尔爾前表示希望中国能支持对伊朗实施新制裁一事的提问时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在国际关系中不应动辄使用制裁,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是最佳选择。 2007年9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说,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是最佳选择,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她表示,中方历来主张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通过对话协商增进互信,缩小分歧。 2007年9月14日,外交部长杨洁篪与来访的伊朗政府特使、内政部长普尔-穆罕默迪举行会谈。杨洁篪说,中方支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反对核武器扩散,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伊核问题。中方对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就解决未决问题达成谅解给予积极评价,希望伊方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充分合作,尽快取得积极成果。中方愿为推动伊核问题和平解决继续作出努力。 2007年9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克制、耐心,寻求全面、长期、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 2007年9月12日,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办事处及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唐国强大使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上就伊朗核问题阐述中方立场,强调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核问题是最佳选择,符合各方利益。 2007年6月1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唐国强在出席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时就伊朗核问题阐明了中方立场。他说,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核问题是最佳选择。这有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有助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而制裁和施压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07年5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中方希望伊朗和欧盟的新一轮会晤能够取得积极成果。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是最佳选择,也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方希望伊欧会晤能取得积极成果,以便早日恢复正式谈判,通过谈判寻求全面、长期、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 2007年3月2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新决议后表示,中国主张继续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联合国安理会当天下午通过第1747号决议,加大了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王光亚在表决后发言说,中方尊重并承认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也对伊方迄今未能积极回应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安理会的要求感到失望。王光亚强调,制裁和施压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外交谈判仍是最佳选择,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解决伊核问题需要全方位的、特别是安理会之外的外交努力。中方呼吁有关各方本着高度负责和建设性的态度,保持冷静和克制,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局势恶化或升级的举动。 2007年3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有关伊朗核问题的磋商和行动应该有助于配合国际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外交努力。中方高度关注伊朗核问题,一贯主张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反对核武器的扩散,防止中东地区出现新的动荡。中方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 2007年3月7日,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唐国强大使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上强调,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是最佳选择,国际社会应为此继续努力,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谈判。他认为巴拉迪不久前提出的伊暂停铀浓缩活动、安理会同时暂停对伊制裁的“双暂停”建议是个好思路,值得各方重视并认真考虑。......中方将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地区和平与稳定大局出发,继续为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核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2007年2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重申,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秦刚说,制裁不是目的,安理会采取的任何举措都应有助于通过谈判和平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
2006年
2006年4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中方认为国际社会的努力包括联合国安理会的介入,应该是有助于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的,应该是有助于通过谈判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 2006年3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完整地阐述中国政府对伊朗核问题的立场。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与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国有着共同目标,我们都支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反对核武器扩散;都不希望中东地区出现新的动荡,主张通过外交和谈判方式早日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 2006年2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方支持俄罗斯和伊朗就伊朗核问题进行谈判,也希望伊方恢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为通过谈判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创造条件。
2005年
2005年1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国支持伊朗同欧盟三国通过对话和谈判寻求长期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关于伊朗核问题,中方一贯主张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尽早妥善解决。 2005年9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中国历来主张通过外交谈判,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尽早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中国支持伊朗和欧盟通过谈判寻求长期解决方案,这有利于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也符合各方根本利益。 2005年2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中国政府一直主张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应该通过对话来解决,应该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就伊朗核问题来说,中方主张该问题能够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妥善解决

‘玖’ 中国为什么帮助伊朗

为了反美。凡是与美国有矛盾的都是“朋友”。

‘拾’ 为何中国俄罗斯要支持伊朗

那是很多人的误解。其实中国和俄罗斯都和支持恐怖主义的伊朗保持足够距离,毕竟中国和俄罗斯都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再者伊朗也看不上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异教徒,一心要发展核武器更是远远突破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底限。无非是伊朗能力太弱,现在对周边国家和我们构不成多少威胁,离开制造核武器更是遥远,因此我们当然要伊朗这张牌来牵制一些西方,我们手里这样的牌几乎都要没有了,同时也满足一些我们的能源饥渴。

阅读全文

与中国暗中向伊朗支持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自己去越南打工 浏览:53
中国第二个经济体在哪个省 浏览:676
伊朗为什么造不了战斗机 浏览:829
意大利有哪些运动项目 浏览:184
谢谢伊朗文怎么写 浏览:701
中国音乐着作权协会版权多久下证 浏览:403
伊朗是讲什么语言 浏览:17
越南香水怎么辨真假 浏览:338
印尼的外汇监管力度怎么样 浏览:733
中国到伊朗火车有多少趟 浏览:304
伊朗为什么要扎耳洞 浏览:93
越南gdp为什么不能修改 浏览:170
中国市场的保健品多少是假的 浏览:971
中国和美国谈判的结果怎么样 浏览:51
越南宣光是哪个省 浏览:603
英国的电压是多少如果去英国的话 浏览:428
中国好声音在哪里看不用会员 浏览:571
越南芒街都开什么车 浏览:912
为什么要去印尼旅游 浏览:658
银河号是中国什么公司船舶 浏览: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