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人一般早餐吃什么
伊朗人认为,早餐是当天最重要的一餐。所以他们一点不会马虎,从主食到肉到茶点,样样俱全。
传统的伊朗早餐一定离不开这些食物:
第一,主食:面包:
传统的伊朗早餐的最终主食是面包,每天新鲜购买。每个城市可能有特定的当地品种,但三种标准的品种有:
1.巴尔巴里: 一种长长的椭圆形面包,有美味的耐嚼和结实的面包。
2.山干克: 烤在岩石上的小麦饼,
3.塔夫图: 一个大,圆形,白色的大饼。
用什么食物来搭配面包呢?
搭配巴尔巴里面包适合用甜食搭配,如黄油,果酱,凝结奶油和蜂蜜都特别适合。
而诸如羊奶酪,切片黄瓜和西红柿以及核桃等咸味食品,尤其适合搭配山干克面包。
第二,茶
伊朗人全天喝茶,从早餐时第一道热玻璃杯开始。就像意大利人仅在早晨喝卡布奇诺一样,伊朗人只有在早餐时才会喝茶配上砂糖。在一天中的其他时间,使用方糖,葡萄干或其他甜食。
第三,煎蛋
伊朗只有一种煎蛋,那是用新鲜的西红柿或番茄酱炒鸡蛋。 山干克面包是煎蛋的最佳搭配,配上一盘新鲜的香草和洋葱就更棒了。
第四,哈利姆
哈利姆是一种羔羊肉,鸡肉或土耳其肉粥,用小麦捣成泥状,直至形成燕麦片状稠度。通常在冬季,在一些宗教节日期间吃。
第五,扁豆汤
扁豆汤是早餐食品,通常包括在酒店或高速公路休息区自助早餐。淋上柠檬汁更 健康 ,素食主义者友好的早餐选择之一。
伊朗这个国家给人感觉知名度不高,但说到它的旧称~波斯,印象则不同了,波斯猫,波斯帝国、波斯王子、波斯美女……
回到正题,伊朗人的早餐分为两种,餐馆的和家庭自做的。像伊朗早餐馆的食物,对中国游客来讲是非常便宜的。
一个牛肉蔬菜馕(汉堡),加一瓶可乐,或者羊杂汤+馕,价格在10万里亚尔,折合人民币为5元。而且这还是2018年的汇率,如今伊朗货币更贬值了。(美国去年对伊朗实施了经济制裁造成的结果)
10万利亚尔的早餐对伊朗普通百姓并不便宜,他们普通工人的月薪是1000万里亚尔(500元),城市白领3000万利亚尔,高级管理阶层7000万里亚尔……
伊朗的主食有大米,早餐也有吃粥的习惯,但不是白粥,而是蔬菜咸酸粥。同理米饭不是白饭,通常是以藏红花汁调味,或者手抓饭,羊肉抓饭、鸡肉手抓饭……等等。跟新疆的手抓饭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在饮食习俗还有许多相似的,农业方面以水稻、小麦等为主。
新疆维尔吾族的主食是馕,伊朗人同是如此。伊朗的馕比较长些,大点,有薄有厚,软硬都有,品种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由小麦粉或者面粉制作的。
早餐吃着馕,喝着酸奶,或者白奶酪(咋一看以为是豆腐呢)。但最多的还是红茶,几乎一天三餐都有,伊朗是全世界第七大茶叶生产国。喝红茶要配上方糖,不是直接放入茶调味的,而是含在嘴里,每喝一口都带有丝丝甘甜,因为这种方糖甜度低,且难融化。
伊朗人跟维尔吾人一样喜欢吃烤羊肉,牛肉、鸡肉等等。蔬菜水果和坚果也差不多,葡萄、西瓜、哈密瓜、杏子、番茄……等等,家庭条件不错的,早餐有各类水果、沙拉、果酱。吃饭时在地上铺上桌布,席地而坐的。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主食中有烤肉串,英语是kebab与波斯语发音基本相似,于是网友把它翻译成“烤爸爸”。他们的烤肉串有两种,分别是“土耳其烤肉”和“波斯烤肉”。第一种跟国内的“肉夹馍”相似,据说是丝绸之路时引入中国的,做法略有不同,刮下的肉需要先在铁板上与蔬菜炒热,再夹入馍里。第二种则是用羊肉剁成糜,混合调料、香料做成的,再包裹在烤串上烤制。
此外,伊朗人喜欢吃腌制菜、泡菜,全是酸酸的口味。
题外:伊朗虽然是个贫穷的国家,但是对于中国游客很热情,不存在辱华藐华的现象,不像印度把中国人当行走的钱包,比许多国家对国人态度要好。因为中国援助过伊朗众多方面,所以是一个值得游玩的国家。
佘小厨(完)
在伊朗的旅行中,总会带给我太多的惊喜和期待。早在出发前就对伊朗的攻略做了差不多60%,但我还是把 美食 攻略给遗忘了,以至于在伊朗的旅行中对于 美食 都是有些不知所措。
伊朗的十几天里,我既尝到受西方快餐文化的影响下诞生的许多汉堡,薯条,三明治和披萨等西式食品。也可以尝到非常多地道的伊朗传统 美食 ,在很多人看起来这些 美食 确实卖相一般,吃起来或许可以说难以下咽,但在我看来却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至少我都可以把米饭,烤焦的西红柿,豆子汤消灭。
相信很多人都会问,那么我们在伊朗到底都吃啥?下面我就跟大家来啰嗦啰嗦:
早餐
在伊朗不论是青旅,客栈,私人庭院,抑或是高级酒店,都会有免费早餐,当然也包括30元一晚的青旅。只不过档次就不一样,如果是高级酒店那么早晨非常丰富-豪华自助餐。大都包含了各类果酱、色拉酱、黄油、主食方面会有烤饼、饼干、面包;饮料方面不仅有咖啡、果汁、牛奶、红茶,还会有这里特别的豆子汤。
下面这个是在德黑兰酒店吃的早餐,图片中的就是左下角的就是味道奇特的豆子汤,其他驴友说口感有点像豆汁,细细品尝还真有点似曾相似。右边则是一些糕点和小菜以比较西式。
馕可以说是伊朗最重要的主食,不论是早饭中饭还是晚饭,都会出现馕。酒店工作人员说,他们每天早上都会烤制许多新鲜出炉的馕,基本上可以供客人吃一天。
早餐中还有一种甜点尤其不能错过,那就是椰枣,据说在伊朗吃椰枣的方法有500多种,味道是特别甜,一定要配着茶,不然那甜度我相信大部人都接受不了。
再来一张豆子汤的图片,在伊朗很多炖菜中,都会把不少的蔬菜炖烂喝汤,有的也会加上一些肉末一起炖煮。
此后的每天时间里,基本上的早餐都差不过类似,只不过有些小青旅或者客栈,只提供简单的红茶和馕,外加一些小菜。不过总归来说,都可以让你吃的很饱,以保证一上午游玩不挨饿。
而下面这个则是在亚滋徳非常普通的一个旅店的早餐,虽然简单,但相对来说还是非常干净和可口。
不过通常我们在逛街的时候,碰到香气逼人的烤馕店就进门,花五毛钱选购一张馕,刚出炉的馕脆而香,分量实在,四五个人都吃不完。
中午
在中午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选择吃当地很有名的,也是最寻常的主食套餐-烤爸爸。烤鸡肉、烤牛肉、烤羊肉是点餐率最高的,另外烤鸡翅、烤骆驼肉、烤鸽子也都可以品尝到。有了肉,当然少不了一些生菜和烤焦的西红柿,就着馕或者米饭一同吃,别提有多搭了。末了,再来一杯茶水或者咖啡别提有多爽了。(补充一下,不知道为啥这里都会把西红柿烤焦?)
我还挺喜欢这种用藏红花煮的米饭,虽然口感不如中国的劲道,但是配烤肉却是另一种滋味。
另外吃完饭,还必须品尝的那就是伊朗的冰激凌,尤其是设拉子,或许是我吃过最特色的冰激凌,而且价格超级划算,量大物美。
晚餐
晚餐其实和中餐的差别不大,基本上以烤爸爸为主,在配以米饭馕,茶水或者咖啡。不过一般晚上我们都会挑选一些环境相对比较好的餐厅就餐,餐厅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服务员清一色的男生,基本上很少看得到女性,这就是伊朗的一种风俗。
其他还有一些卖相不太好的菜品,我也来分享一下,比如这个黑乎乎的一坨坨的炖牛肉,炖豆子或者炖茄子。
对于伊朗的 美食 ,旅行者大都觉得很一般,甚至一般,虽然褒贬不一的伊朗 美食 ,但在我看来却是享受另一种独特的味道,与众不同但不讨厌。
早餐一直被认为是伊朗家庭的重要一餐。享受早餐时间被认为家庭团聚之一,也是开始一天的最佳时机。馕和红茶是波斯风格早餐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朗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红茶,其次馕。
馕对于伊朗人的生活很重要,馕是波斯语 音译,中文意思面包,英语Bread
在伊朗,每天都有新鲜馕出炉。各种类型的馕饼,在伊朗早餐很受欢迎。几款着名馕有:noon-e barbari,noon-e sangak,andon -e taftoon。
另外,早餐中还有:奶酪、水煮鸡蛋、核桃、果酱、蜂蜜、黄油及黄瓜、西红柿,一起与馕享用。红茶是伊朗人中最重要的饮料,他们从早到晚都有喝红茶的习惯。
在伊朗早餐还有几款暖汤:
1、Adasi扁豆汤。它是用扁豆、洋葱或马铃薯块做成。
2、Haleem是用小麦或大麦和肉类在内的炖菜,属于温热早餐的类型。通常在大多数城市的专门店里售。
3、 Kalleh Pache,一种用煮牛或羊蹄头的菜,也有一些粉丝。有些人喜欢吃,但有些人不喜欢它的味道。
4、煎鸡蛋和伊朗番茄炒鸡蛋,用新鲜西红柿炒鸡蛋,通常在伊朗家庭中享用。
享受充满活力的一天,波斯风格的早餐充满了品味和色彩。
如果你等到伊朗 旅游 就有机会品尝这些五彩缤纷的早餐,因为伊朗宾馆提供早餐。
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的身边最不缺的就是 美食 了,这样的想法对于其他国家的人也照样适用,全世界的每个国家都有他们的国民认为好吃的 美食 ,比如说我们不是很熟悉的一个国家伊朗,伊朗是我们的邻国,如今也有很多中国人在那里工作,也了解了一些伊朗当地的文化,尤其是饮食文化。
伊朗人吃饭还是比较讲究的,首先比较 养生 ,他们一整天都喝茶,从早上第一顿饭就要吃好,所以早餐相当的丰盛。
伊朗人的茶搭配方糖、蜂蜜、水果和葡萄干等食物一起吃,可以品一整天,而早饭是他们最重要的一顿饭,必须要吃好,伊朗人早餐的首选就是面包,而且是那种我们国家没有见过的面包,面包的种类也有几种,但是他们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比较大,而且嚼起来偏硬,很有嚼劲,搭配一些当地的菜品吃,很合适。
伊朗人喜欢吃炒鸡蛋,但是他们炒鸡蛋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西红柿炒鸡蛋”,是不是听上去很有中国的风味,其实,现在在伊朗生活着很多的中国人,他们吃饭的方式也多多少少受到了中国人的影响,炒鸡蛋搭配像煎饼一样的主食吃,再来一点新鲜的圆葱和香料。
伊朗人的生活还是不错的,吃肉也是比较平常的,他们比较喜欢吃羔羊肉和鸡肉以及肉粥,而且在伊朗还有专门烹饪这种肉的手法,这种食物在宗教的节日经常吃,他们把小麦捣成泥状,直至形成燕麦片状稠度。然后搭配着肉来吃。冬天吃让身体能够更加的温暖。
除此之外,伊朗人的正餐还是经常吃米饭的,伊朗的很多饮食文化和我们的另外一个邻国印度很像,都是喜欢用手抓饭,而且他们练就了一种不怕烫的本领,网友们,看了伊朗人的日常饮食,你们觉得有食欲吗?
在伊朗,人们非常重视早餐,每天的早餐都精心准备。伊朗主妇能把所有食品做成各式花样,非常有艺术特点。
一般早餐主食以面包为主,大致包含3特色:长长的椭圆形面包叫巴尔巴里,和我国的传统面包味道差不多;在岩石上烤的小麦饼叫巴尔巴里,和我们的烧烤饼味道类似;圆形,白色的大饼叫塔夫图,类似新疆的馕。
伊朗人将黄油,果酱,羊奶酪,涂抹面包上面,配上多种蔬菜:西红柿,辣椒,黄瓜,薯仔,卷心菜等,洒上盐巴来吃。
伊朗人早餐必不可少的就是煎蛋或煮蛋,条件好的好要吃烤羊肉,烤牛肉。伊朗人最喜欢奶酪,每餐都要吃奶酪。各式蔬菜沙拉、水果沙拉也是伊朗人早餐必不可少的。
饭后,伊朗人喜欢喝早茶,特别是红茶,伊朗人都很喜欢喝。
伊朗早餐主要以各种鞭为主,什么牛鞭,马鞭,羊鞭,鹿鞭,大象鞭。辅助配一些面包和狗鞭汤。要不伊朗足球这么厉害,能轻轻松松打中国3:0,不愧为亚洲第一,原来是吃的早餐和我们不一样。。。。。。。。。。。。
拍的图,写的介绍,都是有钱人的习惯,没普通人尤其穷人的就餐习惯。
有一道非常有特点的早餐,就是伊朗的羊汤,一碗汤,一盘羊头肉,还有羊舌头和羊脑花。这早餐杠杠滴!
中国人一般早餐吃什么?
2. 吃在伊朗:一场穿越时光与丝路的舌尖冒险
我始终认为,伊朗的饮食是很难用“美”字去形容的。烹饪方式单一、食材有限、口感不丰富…… “吐槽”伊朗饮食太过容易。然而,3000多年的 历史 、亚欧之交的位置、干旱的环境都为伊朗饮食带来了独特的个性。这更像是一场舌尖上的冒险,味觉在千年时光与万里丝路上穿梭,到最后,我已经无法用好吃或者难吃来简单地做评价,但我可以说,饮食已成为理解伊朗的一条重要途径。
斋月求生
因为在斋月抵达,我在伊朗的觅食体验实在称不上美好。大多数餐厅都歇业了,一整个白天几乎无饭可吃。但从仍在营业的寥寥几家小餐馆里,我得以窥见伊朗最普通、最常见的饮食。
馕
我站在40多度高温的街道上拢了拢头巾,烈日的灼烤令我有点眩晕。伊斯法罕的街道上几乎不见行人,店铺都在斋月歇业了,只有一家除外:躲在阴影里的店主守着一袋整齐叠放的饼。
拉文什 本文图均由Luna 摄
拉文什(lavash)是一种未发酵的薄饼,用水和面粉制成,制作方式按纪录片《风味人间》的描述“像印刷报纸一样”。事实上,我觉得它的口感也很像咀嚼旧报纸,干、韧、无味。但它是包括伊朗在内的中东地区,以及周边的高加索、中亚地区的日常主食之一。拉文什最长可保质6个月,想象古波斯的商人,带着驼队穿越亚欧大陆的雪山、戈壁与沙漠,这种便携又饱腹的饼确实是极好的选择。
伊朗的饼有很多种类,“馕”这个词即源于波斯语。发酵面饼随着丝路贸易传播,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形态,比如伊朗的石子烤馕(sangak)和陕西的石子馍就颇有些相似。
Kebab
日暮的宣礼声响起,宣告禁止饮食的白日结束,晚餐的时间到来。不过即便是夜间,大不里士开门的餐厅不多,菜单上的选择更少,以kebab为主。这种肉类料理大多采用烧烤作为烹饪手段,是中东最广泛流行的主菜之一,搭配米饭或者馕吃。
我的 Kebab
然而端上来的食物吓了我一跳:一根黄色的棍子摆在盘子中间,旁边各有半个黑乎乎的烤番茄,点缀着两条绿色辣椒。那根黄棍子就是我的烤鸡肉,干巴巴的又柴又硬。至于番茄,我不忍心吃。这顿晚餐似乎在嘲笑被斋月烈日烤了一整天的我。
羊脑汤
也许是在斋月营业的餐厅太少,我在伊朗的一个月从没吃到传闻中鲜嫩多汁的波斯烤肉,斋月求生最重要的食物反而是卖相狰狞的羊脑汤。
热烘烘的德黑兰夜风将一阵香气吹到了我面前,顺着香味,我在一条僻静的小街找到了这家小店。羊头正在汤煲里炖煮,空洞的眼眶直视着食客,但乳白色的汤汁咕嘟嘟冒着泡,令饱受饥饿与kebab摧残的我无法抗拒。
羊肉汤
羊汤浓郁,带着一点香料的辛与甜,恰好中和了羊肉的腥膻味。我很快就喝尽一碗,再满足地吃光了羊肉。后来,我才发现这个吃法是不对的。第二次去的时候老板示范了正确的当地就餐方式:先加入盐、柠檬汁和肉桂粉调味,再把馕掰碎了扔进汤里——有点像西安的羊肉泡馍,显然是千百年来东西方交流的成果。
波斯人家
直到住进传统酒店,吃到当地人的家常菜,我的舌尖冒险之旅才算进入一段稍感愉悦的时期。伊朗的饮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地的物产,各地的家常菜更能体现不同地区的不同口味,波斯人的热情也会给食物增色不少。
Dizi
卡尚、设拉子和亚兹德有很多传统大宅都改成了酒店,延续着古老的待客之道。这些大宅通常都有百年以上的 历史 ,古老优美的房子围绕着庭院,廊前种着葱郁的石榴树,庭院中间有一池清水,偶尔有风吹过的时候带来徐徐清凉。
山谷之中的设拉子气温比其他沙漠边缘的城市低一些,我们这些客人躺靠在庭院树阴里铺设的榻上,享用着红茶、椰枣、咸酸奶和dizi。
Dizi
Dizi是一种炖菜,名字来自盛放炖菜的陶罐,在伊朗很常见。鹰嘴豆、薯仔、番茄和羊肉一起炖煮,直到它们都变得软烂。吃之前要先用一个杵把这些食材全都捣碎,然后用勺子或者馕饼舀出碎泥吃掉。忽略掉捣碎这个略有点恶心的过程的话,我把它当做薯仔炖羊肉来吃,肉质鲜美、入口即化,堪称伊朗最好吃的主菜。
鹰嘴豆泥
在波斯古都的遗址波斯波利斯附近,我第一次走进当地人家。四周都是荒漠,整个村子几乎都是就地取材,用黄土搭建而成。男主人在门口迎接我们走进他的小庭院,阴凉怡人的屋子里已经铺好了鲜艳柔软的地毯,女主人微笑着在毯子中央摆好午餐。
鹰嘴豆泥和鹰嘴豆汤
主食当然还是拉文什,主菜则是鹰嘴豆泥和鹰嘴豆汤。鹰嘴豆原产中东,元朝时由波斯传入中国,常出现在在中药方子里。中东国家包括伊朗在内则一直将鹰嘴豆作为食材,豆泥搭配着橄榄油、薄荷叶,口感清新绵密;豆汤里加了胡椒、洋葱、酸奶油,在物产贫瘠的荒漠里是补充营养的好方法。
饭后主人家送上了红茶,在温热的水汽中,男主人敲着手鼓唱起了歌,歌词虽听不懂,但乐声欢快、韵味悠扬。那个瞬间,我像是加入了一千多年前的商队,来自远方的旅人经过漫长跋涉,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波斯首都。
骆驼肉
伊朗人,或者按他们更喜欢的说法“波斯人”,自古就是亚欧大陆上的出色商人。他们的驼队穿越沙漠戈壁、沟通东西,因此在沙漠边缘的亚兹德,骆驼肉也是很流行的食物。
在这座用黄土砖建造的古老城市里,有一家以“丝绸之路”为名的传统酒店便提供烤和炖两种烹饪方式的骆驼肉。骆驼的肉质稍有些粗糙,即便是炖肉也达不到羊肉那种软烂程度,但肉香更纯粹、质朴,没有腥膻味,很能满足肉食爱好者。
一点酸甜
在伊朗旅行的最后几天,斋月的结束让所有城市都恢复了令人惊叹的活力,原本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变得熙攘热闹,巴扎里的店铺纷纷开张营业,馥郁的香料与香甜的干果摆得满满当当,我也迎来了饮食最丰美的一段时光。
巴扎里的干果
藏红花和小檗
德黑兰的艳阳照耀下,巴扎外的一条长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人们站在高温下,热切地交谈着,队伍一直从街道延伸到一栋小楼的二楼。我凑过去张望了几眼,二楼是家热闹的餐厅,挤满了欢快的食客,充盈着香甜的食物气息。和伊朗人一样几乎饿了一整个月的我,也立刻加入了排队等待——那时候我都还不知道要吃的是什么呢。
Zereshk Polo Morg
一个小时之后,我吃到了餐厅供应的唯一一种食物:Zereshk Polo Morgh。卖相极好,切成方块的橙红色米饭外焦里嫩,上面散落着红宝石色的小檗和鲜绿色的开心果仁,还配有一只很大的鸡腿。
我吃了一口,米饭外层香脆、内里柔软,入口酸极了,但回味又有隐隐的甜,在炎热的夏日倒是很开胃,难怪那么多人排队。米饭的橙红色来自伊朗特产藏红花,再加入小檗,它的酸味和咸鲜味的鸡腿搭配,让整道菜的味道变得很有趣。
这是我在伊朗吃过的口感层次最丰富的一顿饭,但旅伴却被酸倒了牙。
车厘子
车辆载着我们离开加兹温,朝着色彩斑斓的厄尔布尔士山脉行进。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了一些,原本荒芜的山谷里开始出现绿色的林子。路边的伊朗人守着成箱的艳红车厘子,等待着城市里的收购者到来。
车厘子
说到中东的水果,被提到的往往是甜蜜的椰枣和无花果,它们被制成干果大量出口,闻名世界。但别忘了伊朗也是车厘子的原产地之一,从大不里士到加兹温的山谷中漫山遍野都是樱桃树,成熟的红色车厘子挂在浓绿的枝头,堪称炎夏最宜人的风景。
因为是原产地,伊朗的车厘子极其便宜。品质最好的车厘子大小跟一元硬币直径相当,果实饱满圆润,咬一口唇齿间立刻溢满酸甜汁液,售价合人民币不过6块钱一斤。想想国内的车厘子的高昂价格,突然降临的“车厘子自由”让我和旅伴欣喜不已,简直恨不得把一生的车厘子配额都在这吃完。
冰淇淋
旅途开始之前,我就期待着能在伊朗过上天天吃冰淇淋的日子。作为藏红花和开心果的产地,这两种口味的冰淇淋都在伊朗颇为流行。因此斋月结束之后,我立刻冲进了在加兹温看见的第一家冰饮店。
店主带着年轻的儿子在营业,见到我便绽放出波斯人一贯的热情笑容。语言不通,店主索性打开冰柜让我自选。一股冷气冲出来,喷了我满脸,神志都清明了几分。我挑了其他客人都在吃的黄白相间冰淇淋,少年仔细地把简陋的小盒子拿出来摆上桌,递过来塑料小勺。白色部分是奶味,黄色部分是开心果味,侧边还沾着细密的开心果碎。
开心果冰淇淋
这种绿色的小干果起源于两伊地区,伊朗是最早人工种植开心果的国家和如今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冰淇淋的滋味并不浓郁,口感略有韧性,绵密的奶味之中带着开心果的清甜,一口下去,像是在沙漠正午的烈日下发现一抹清泉——我的伊朗饮食冒险之旅终于圆满了。
3. 伊朗人的习俗有哪些
一、衣着:女士(学前儿童除外)须戴头巾。穿长袖、盖过臀部、宽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风衣,官方场合须穿颜色较深的长风衣,不得显露腿及脚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裤外出。
二、饮食:禁酒,忌食猪肉、狗肉。穆斯林斋月期间,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日出后至日落前)在公开场合进行饮食或吸烟。
三、伊朗禁止赌博、卖淫,妇女不得从事唱歌、跳舞等职业。偷窃他人财物者将被依照伊斯兰法进行处罚。犯持枪抢劫、强奸罪将被处以死刑。
四、男士不可主动与伊朗女士握手,女士一般也不主动与伊朗男士握手;如女士主动握手,男士亦应礼貌回应。
五、伊朗人不喜欢与外国人有身体上的密切接触,勿与伊朗人挎胳膊(如照相时)。不得用手触摸小孩子的头部。称好时不能竖大拇指。说话时忌用食指指向他人和大声喧哗。伊朗人很讲究卫生,随地吐痰、扔杂物现象更是少见,口中异味较重会引起反感,会被认为缺乏修养。
(3)伊朗人吃的是什么油扩展阅读
前往伊朗旅游注意事项:
一、旅客可正常带入个人财物,有些价值昂贵的物品需要申报,由海关官员记录到个人护照里,被记录下的物品不能出售,离境时须向海关官员出示,如上述物品在伊遗失,应出示有关报失证明。
二、不准携带出入境的物品包括:含酒精的饮料、猪肉及相关制品、赌具、迷幻药物、武器、弹药、爆炸品、色情书刊、诋毁伊斯兰教和伊朗国家形象的一切书籍和音像制品及其他被伊朗法律禁止携带的物品。伊朗对出境旅客最多可携带的藏红花数量有限制规定。
三、入境后如需延期签证,须在停留期届满前向伊当地外事警察局提出申请。逾期居留将被处以45万里亚尔/天的罚款。如被怀疑非法经商或劳务,则要另受到劳工部门、财政部门的巨额罚款后才许离境。
4. 伊朗出口的柴油是什么油
伊朗在上一个历年内向不同的国家出口了100多万吨的柴油、煤油、炉油和石脑油,主要是出口到波斯湾国家和东南亚地区国家。
5. 伊朗人最喜欢吃什么
这个暑假刚刚接待了航模比赛的三个伊朗人,感觉跟他们吃饭禁忌挺多的。他们不吃猪肉,油都要问问是什么油,只吃考得特别干的那种羊肉串和烙的面饼,去了酒店就点个西兰花白菜胡萝卜神马的乱炖,吃饭用叉子,不喝酒。反正巨麻烦,自己也吃不好,你要是图方便,干脆找个清真餐厅然后自己找地吃饭。不知道我接待的三个是不是非典型案例,反正特别抠,跟他们一起别想吃饱,好自为之吧。。。
6. 中国和伊朗在饮食方面的差异
伊朗游牧地区的人们以牛奶、黄油和奶酪为主;在农业地区,主食是面饼、馕和米饭。他们普遍喜食被称作“毛斯特”的酸奶子,常把米饭、肉、蔬菜和调料调在一起做成抓饭。伊朗的土库人对羊头肉、羊脑和羊脚最感兴趣,认为其营养价值最高,所以总习惯留给小孩吃。他们也喜食羊排,吃时不常敲开骨头吮吸骨髓。饮茶是伊朗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多爱喝红茶,并喜欢在茶中加些糖,或把块糖放在嘴里再饮茶。他们还有个极其古怪的习惯,即常以当地的粘土为食。市场上有食用的粘土出售,一种叫“马加拉特”的粘土,还被人们视为珍品。他们一般食量不大,喜素食。一般在餐桌上只备水杯和食盘,习惯用右手抓食。
伊朗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 讲究菜肴量少质精,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形。
②口味 一般口味清淡,偏爱微辣味道。
③主食 以面食为主,也吃米饭。他们爱吃中国的大饼、咖喱三角饺、炸小包等食品。
④副食 爱吃鸡、鸭、鱼、牛肉、羊肉及蛋类等;蔬菜喜欢茄子、菠菜、西红柿、黄瓜、洋葱、胡萝卜、辣椒、豌豆、大豆、薯仔等;调料爱用胡椒、芫荽、橄榄油、醋、盐等。
⑤制法 对串烤、煎、炸、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清真菜。
⑦菜谱 很欣赏咖喱鸡、炸脊髓、青椒鸡丝、烩羊三样、干烧鳜鱼、砂锅羊头、烤嫩鸡、红炖羊蹄哈巴、子姜鸭块、糖醋鱼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喜欢喝凉开水、桔子汁、果子露、红茶及咖啡等,有人也爱喝白兰地。
⑨果品 爱吃苹果、草莓、葡萄、樱桃、石榴、哈蜜瓜、西瓜、桃、香蕉等;干果喜欢核桃、杏仁和葡萄干等。
7. 同样是白种人,为什么伊朗人的身体素质远远不如爱尔兰人
越南老挝人也是黄色人种呢,那你怎么不问问他们怎么比中国人矮那么多呢.
黑人里有一米二多的俾格米人,也有世界上最高的民族,这有什么矛盾的吗.
白种人里,爱尔兰人的个头也不算突出,比北欧人差多了.
○一年伊朗和爱尔兰的附加赛我也看了,但据我的记忆伊朗人踢的很牛啊,卡里米把爱尔兰人过的象玩一样,两场比赛全打平,伊朗队只是以客场进球少被淘汰,我实在看不出伊朗人素质哪里差了.
再提供一条,阿根廷队全是白人,但找个超过一米八的都困难
8. 伊朗人吃酱油吗
伊朗人吃酱油。
只是不吃猪肉。
酱油食谱
葱香油鸡酱油汤面
材料
干拌面1包油葱鸡腿1只鸡高汤300cc水300cc葱丝适量
做法
食材大集合。油葱鸡可于全联购买成品,有鸡腿或鸡胸两种可选择。
锅内放入鸡高汤及清水加热。
滚后放入面条。
接着放入葱烧酱包,待面熟即可熄火盛碗。
将油葱鸡切片,摆在面上,接着摆上葱丝就完成了
酱油牛肉
材料
牛肉300克洋葱半个葱末少许白芝麻少许蒜末2小匙姜末1小匙酱油2大匙香油1大匙糖1小匙盐1/2小匙黑胡椒粉少许葱末1大匙
做法
先将牛肉切薄片或切幼条,然后放入腌料内拌匀,放入冰箱最少30分钟
热锅后下油,先炒牛肉(倒入腌牛肉的酱汁),快炒
也可以加入洋葱一起炒,炒至。肉变色即可
酱油煮油豆腐泡
材料
油豆腐泡一包(约15个)大蒜(切碎)半个约5瓣青葱约3根(切段)辣椒(可加可不加)适量酱油120cc糖1匙水80cc
做法
锅子放入少许的沙拉油待锅子热了之后放入切好的蒜末稍微瓣少至蒜香味出来即熄火
然后再加入油豆腐泡+葱段+适量的辣椒 (辣椒可加可不加)+糖+酱油开中火拌炒一下约5分钟
加水让酱汁略为淹过油豆腐泡煮滚之后转中小火继续煨煮约15分钟即可熄火起锅
酱油醋香烧肋排
材料
猪肋排1条蜂蜜1.5汤匙蒜茸2汤匙姜茸1汤匙洋葱切末半个酱油120ml米醋2汤匙香油2汤匙甜椒粉2汤匙
做法
猪肋排充分解冻抹干水分,把腌料均匀涂上猪肋排上,腌过夜。
把猪肋排取出时,留下腌料备用。把猪肋排放入烤盘中,放入已预热200度的焗炉中,焗45分钟。
猪肋排在烤焗时,把腌料和蜂蜜煮滚,然后转小火把汁煮至稠,关火备用。
猪肋排出炉,在上面涂上煮好的汁,再放入焗炉以180度焗5分钟,完成。
酱油香煎嫩豆腐
材料
豆腐1盒;鸡蛋(面粉)1颗
做法
①开中火热锅后加入再沙拉油热一下。②豆腐沾蛋液后下锅转中小火。③煎至黄色即可翻面。(约20至30秒)
①翻面后,再将另外一面也煎至黄色。(约30至40秒)
①两面黄色后,可以开始调味。②下酱油、味醂后烧入色即可起锅。(怕伤锅子的话,可以改加水的方法喔)③起锅后可以加一下白芝麻、七味粉类等提香味喔。《加水调味版》①下酱油烧入色后,加入约半碗水、糖1/2茶匙、胡椒粉少许、柴鱼粉1/4匙(都可)。②收汁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