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特朗普支持伊朗大规模反政府游行,究竟是为何
【编辑/张喜斌统筹/陈威】大白新闻注意到,连日来,社会长期稳定的伊朗突现较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立即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有媒体称这是一场“由鸡蛋引发的示威”。
对此,在2018年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的例行记者会上,中方表示“希望伊朗保持稳定,实现发展”。此外,最新消息显示:伊朗多地示威抗议继续,已致21人丧生,约450人被逮捕。
最新消息:伊朗多地示威抗议致21人丧生
据“中央社”援引伊朗媒体2日报道,1日晚有9人在伊朗中部伊斯法罕地区抗议示威的相关动乱中丧命,使得这波抗议风潮的死亡人数增至21人。有官员表示,首都德黑兰过去3天约有450人被捕。
报道称,此前有6名示威者在和安全部队的冲突中丧生,因为他们试图袭击卡德利詹镇(Qahderijan)的警察局。
媒体报道称,由于伊朗经济状况低迷,民众从去年12月28日开始在马什哈德,伊斯法罕、首都德黑兰等地举行游行示威,抗议政府无力振兴伊朗经济。示威活动自爆发以来,已经有数百名抗议者被捕。
德黑兰省副省长纳瑟巴克特(Ali-Asghar Naserbakht)告诉与改革派有所联系的伊朗劳工新闻通讯社(ILNA):“周六逮捕200人、周日150人、周一约100人。”
中方表态:中方希望伊朗保持稳定实现发展
2018年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其主持的例行记者会上在谈及伊朗问题时表示“希望伊朗保持稳定,实现发展”。
有媒体提问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称,伊朗应该迎来新时代了,伊朗人民迫切渴望自由和人权。中方对此有何评论?”耿爽回答称:“我们注意到有关近期伊朗国内情况的报道。中方希望伊朗保持稳定,实现发展。”
此外,大白新闻注意到,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今天发布了“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安全提示”的消息。
消息称,近期,伊朗多地发生游行示威活动,并造成人员伤亡。中国驻伊朗大使馆提醒在伊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局势,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范,远离示威人群,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联系中国驻伊朗大使馆。
此外,消息还公布了:伊朗报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15;中国驻伊朗大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0098-9122176035;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0086-10-12308或0086-10-59913991。消息称,本提示有效期至2018年2月2日。
新华社:这是一场“由鸡蛋引发的示威”
今日,新华社发文——《伊朗这场“由鸡蛋引发的示威”会如何收场?》。文章称,连日来,社会长期稳定的伊朗突现较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立即引发国际社会关注。这是一场“由鸡蛋引发的示威”,其中有何内忧,又掺杂哪些外患?这场示威又将走向何方?
1
示威已趋平息鲁哈尼回呛特朗普
近日,因禽流感捕杀家禽,伊朗市场上鸡蛋、鸡肉价格上涨约40%。伊朗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居民率先走上街头抗议物价突涨,多个城市也陆续举行示威游行活动。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目前已有超过10人在示威中死亡,包括一名警察。
但随着伊朗政府逐步加强管控,示威活动势头已减弱。其中,在首都德黑兰,大批警力自12月30日晚起日夜部署在街头、尤其是关键区域。至1月1日夜间,德黑兰街头仍有零星抗议活动,但城市秩序已不受太大影响。
文章称,与此同时,支持政府的集会也陆续在德黑兰以及伊朗全国范围举行。比如,在德黑兰大学校门一侧就聚集起一批支持政府的年轻人,有人带头高呼反美和宗教口号,回击反政府抗议人群。
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1月1日连续第二天再度发表声明,呼吁民众应对“暴徒和违法者”。他此前还谴责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连日来对伊朗示威活动发表干涉性言论,称特朗普几个月前还污蔑伊朗支持恐怖主义,是彻头彻尾的反伊朗分子,无权对伊朗人民品头论足。
特朗普1日也再次发表推文,抨击伊朗“方方面面都失败”,除了与奥巴马政府达成一份“可怕协议”(意指伊核协议)。
2
伊核协议敏感节点伊朗政府更谨慎
——为何发生大规模示威?
这一轮示威的议题从抗议物价飞涨扩散到反腐败、反对政府介入地区事务等,但归根结底,示威民众的首要关切还是民生,而不是政治。
截至2017年,伊朗失业率高达13%,通货膨胀虽较之前两位数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9%高位,一些食品的价格高涨30%。中下层贫困人口的生活难见起色。
另外,在伊朗8000万人口中,70%不满30岁。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大批待业青年参与游行,也是这一轮示威游行迅速发酵的原因之一。
——示威还会否继续升温?
中国社科院伊朗问题专家陆瑾说,此轮游行主要还是是伊朗民众宣泄不满情绪,不会动摇伊朗政治总体稳定的局面。从客观上,伊朗政府有能力积极回应民众改善民生的诉求,不至于引发更大范围的动荡。
从主观上,这轮示威在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节点上爆发,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宣布是否退出伊核协议,因此此时伊朗政府尤其需要谨慎,避免事态升级,给人以口实,而伤及国际社会支持伊核协议的氛围。
3
美国制裁下伊朗经济民生难改善
追根溯源,伊朗各地爆发游行示威,虽以“内忧”为导火索,但也离不开“外患”。
在地区层面,虽然伊朗近期在中东地区呈现崛起之势,叙利亚、伊拉克政府等重要盟友得到巩固,但沙特、阿联酋、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也组成“遏伊联盟”,地区博弈呈现加剧趋势,也牵扯了伊朗国力。
一些伊朗民众就认为政府介入地区事务,耗费国家有限资源,增加财政负担,影响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还须注意的是,美国制裁也是伊朗经济民生迟迟得不到改善的重要原因。就在伊核协议达成之后,美国依然利用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特权封锁伊朗经济,还以伊朗开发弹道导弹为由增加制裁。特朗普上台以后更是威胁撕毁这份协议。
背景链接
伊核协议是现任总统哈桑鲁哈尼最主要政绩,伊方希望协议达成之后,可以增加石油出口、吸引投资,改善伊朗经济。然而,受美国制裁影响,伊核协议给伊朗经济带来的红利有限,伊朗民众生活仍未见明显改善。
根据伊朗政府2017年12月公布的最新财政预算计划,伊朗还将削减社会福利、上调燃油价格,更加引发不满。【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网、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等】
㈡ 以色列和阿联酋讲和,伊朗是什么态度呢
伊朗自然是不高兴了,而且是非常的气愤,阿联酋地处霍尔木兹海峡,与伊朗隔峡相望,阿联酋和伊朗关系目前处于缓和期,而以色列是伊朗的死敌,阿联酋和以色列建交对伊朗不利,以色列又了一个朋友。虽然,目前来说阿联酋即便是和以色列建交也不会成为对抗伊朗的前线,但是,伊朗不能不防,而未来局势如何发展很难说,最起码,阿联酋和以色列建交是伊朗所不愿意看到的。。
美国总统特朗普邀功是为了大选,这是他们中心任务,但是,美国梦想建立中东版本的北约也是一个战略步骤,这是对中东局势影响最大的问题。以色列和美国插手中东事物其影响力是巨大的,随着更多的阿拉伯联盟国家和以色列建交,凭借以色列的头脑以及美国的威慑力,建立一个中东版本的北约并非是天方夜谭。而这个美国所谓的组织一但建立,对伊朗的威胁最大是没有疑问的。不过,伊朗也不孤单,而且,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并不等于就和以色列同伙,以色列的体量还不够,主要威胁依然来自美国的中东政策。不管怎么说,对于伊朗而言,阿联酋与以色列建交不是一个好事,值得警惕,特别是美国的目的,最值得关注。
㈢ 同盟国、协约国和轴心国是什么为什么一战二战会出现这种组织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同盟国、协约国和轴心国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同盟国、协约国、轴心国,这三个称呼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说了。这三个称呼分别代表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阵营双方。灶悄备一战为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战斗,二战为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的战斗。那么这三个称呼到底是如何而来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战
同盟国 (德语: Mittelmächte,意思是中央国) 由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当时的土耳其)与保加利亚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协约国对敌。中央国的称呼,是因为以上国家在俄罗斯以西、法国与英国之东。又称中央同盟国
协约国(Entente Powers)主要由法国、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国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同盟国对敌。
二战
轴心国(Axis),指在 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名称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 德意 同盟条约》签定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隐毁
那么二战同盟国运埋解释就相对简单 为了对抗轴心国所以组成的同盟就成为同盟国 (也被称为反法西斯国家)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 危地马拉 、海地、洪都拉斯、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宾、阿比西尼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 哥伦比亚 、利比里亚、法国(1940年6月法国沦亡后称自由法国)、厄瓜多爾尔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
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规律 所谓正义一方等非正义一方之后才选定名字的 也就是说名字的选定主动权在非正义的一方手里 而正义一方是之后被动选择的。
㈣ 伊朗和美国关系中,伊拉克处于什么地位
在伊朗和美国这些年的博弈当中,伊拉克更像是两个国家进行博弈的战场,这是因为伊拉克在萨达姆政权倒台以后一直处在非常混乱的状态,现在的伊拉克政府是由美国军队扶植起来的,但是伊拉克政府并没有能力镇压各方的势力,更重要的是伊朗在伊拉克国内和很多的地方势力关系非常的密切,这也导致了伊拉克国内会经常爆发暴力事件或者是冲突流血事件。
同时我们也希望伊拉克政府能够做出自己的努力平复各方的势力,只有这样伊拉克才不会成为恐怖主义的滋生地,这些年由于长期的冲突,使得伊拉克国内的恐怖主义非常的猖獗,这对于地区的稳定会构成巨大的伤害。当然也希望地区大国之间保持克制,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伊拉克重新陷入战火之中。
㈤ 伊朗加入上合组织能够抗衡北约吗
伊朗加入上合组织并不能和宴消北约进行对抗,唤祥配因为双方的实力差距依旧非常明显。
在看到伊朗加入上合组织之后,很多人觉得伊朗有资本能够和北约进行对抗,但是在我看来,伊朗想要和北约进行对抗还有着相当遥远的距离,并且就算整个上合组织,也不能和北约相抗衡。
伊朗在加入上合组织之后,伊朗必然会赢得很多的发展机会,这对于伊朗整体实力的提升必然会带来很多帮助,然而就算实力有所提升,伊朗也不可能对抗整个北约组织。要知道北约组织拥有很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层面和军事层面,伊朗都完全不能和北约相媲美,所以我认为伊朗根本不具备对抗北约的实力。
我希望伊朗加入上合组织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做考量,而不是为了找寻和北约对抗的机会,因为强行和北约进行对抗,只是自寻死路。
㈥ 俄罗斯主动出击,和多国联手,要打掉美元霸权!伊朗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俄罗斯主动出击,和多国联手,要打掉美元霸权!伊朗在其中扮演的就是美沙关系中沙特的这个角色。
其实按照伊朗目前在俄美博弈的过程中,伊朗扮演的就是沙特的角色,美国最喜欢的国家就是石油产油大国沙特,但是最讨厌的国家无疑就是伊朗。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对于俄罗斯而言,俄罗斯当然也就要拉近与伊朗之间的关系,目前普京进行访问伊朗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毕竟美国能够拉近与沙特之间的关系,那么俄罗斯也能够借此拉近与伊朗之间的关系,双方之间的合作其实是有一点类似性的,所以说伊朗扮演的就是美国与沙特的关系当中沙特的角色。
㈦ 胡塞武装有伊朗的大力支持,为何他们至今没有能统一全国
因为伊朗的支持已经很弱了。
显然,从局势的角度来看,在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协助下的哈代政府显然是最大的赢家。它从一开始就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在战场上占据了主动。由于胡希武装部队的主要支持来自伊朗,因此,一旦切断了沿海补给线,它就基本宣告失败。即使哈迪政府和联军没有切断海上供应线,随着美国制裁的增加,伊朗自己的外国支持能力也会逐渐减弱,而侯赛因的武装力量似乎已经输掉了这场战斗。现在唯一的办法是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冲突和争端,结束也门目前的分裂主义局势。
㈧ 我是军事盲,中俄伊联手打美国联盟有希望吗
没有希拦春望,第一俄罗斯确实痛恨美国但它不敢惹麻烦,伊朗也痛恨美国,中国和伊朗关系简冲耐不大,只是判模军贸。中俄合作有可能,中俄伊不可能。
㈨ 名词解释: 1第四点计划; 2《里约热内卢条约》
1、第四点计划(Point Four Program)。也称"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因为是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职演说中提出的侵略计划中的第四点,故名。该计划对象是发展中国家,是当时实施于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的补充。
背景:战后,美国和苏联为扩张其势力范围不遗余力地展开争夺。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声称因国内经济困难而无力继续向希、土提供援助。鉴于希、土两国重要的战略地位,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TrumanDoc?trine)的国情咨文。咨文强调,美国必须向希、土危机提供援助,以抵制苏联的"直接或间接侵犯",如果丧失希腊,就会立刻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影响不仅银耐猛远及东方,而且远及西方"(这便是"多米诺骨牌"理论的早期阐述)。国会两院经过辩论后,分别于4月22日和5月8日通过关于援助希、土的法案,向两国政府提供4亿美元援助,帮助它们镇压本国的革命运动。在"第四点计划"下,美国打着援助不发达地区的旗号,以抵制共产主义扩张为名,行蚕食老殖民帝国势力范围之实。同时,"第四点计划"也给美国带来了长远的、巨大的经济利益。
简介:这是一项利用美国先进的科学和发达的工业来改进和发展不发达地区的新计划。同年6月24日,杜鲁门在致国会的特别咨文中对"第四点计划"亩哪的概念作了详尽的阐述。根据"第四点计划",美国国会于1950年6月通过了"援助不发达国家"的法案。到1951年底"第四点计划"已扩展到33个国家。自1945年7月1日到1967年6月30日,在累计达1172亿美元的美国对外经济和军事援助中30%以上是给予非共产主义的不发达国家。"第四点计划"所开创的一系列对外援助计划,一直延续到今天,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里约热内卢条约》即《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是美洲国家签订的地区性军事同盟条约。又称《泛美联防公约》或《西半球联防公约》。由美洲国家组织(亦称泛美联盟)成员国多米尼加、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秘鲁、萨尔瓦多、巴拿马、巴拉圭、委内瑞拉、智利、洪都拉斯、古巴、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墨西哥、海地、乌拉圭、美国、阿根廷和巴西于1947年9月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订,翌年12月3日生效,无限期有效。至1991年1月,共有35个美洲国家加入该条约。
主要内容:该条约由序言和26项条款组成,主要内容是:①缔约各国正式谴责战争,并保证在其国际关系中不使用违反《联合国宪章》或本条约规定的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缔约国保证将和平解决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争端。②任何一国对美洲一国的武装攻击应视为对全体美洲国家的武装攻击,因而每一缔约国承诺行使其《联合国宪章》第51条所承认的单独或集体自卫的固有权利以援助应付攻击。③经直接受攻击的一国或若干国的请求,直至美洲国家间体系的协商机关作出决议,每一缔约国可决定其单独采取的紧急措施。④如果任何一个美洲国家的领土的不可侵犯性或完整,或其主权、政治独立遭受“非武装攻击的侵略的影响”,或遭受大陆以外或大陆以内的冲突的影响,或遭受可能危及美洲和平的任何其他事件或情势的影响时,协商机关应立即召开会议以便商定在侵略状况下必需采取的援助措施。⑤缔约各国之间的协商以缔约国外交部长会议的方式进行,泛美联盟理事会为临时协商机关。⑥条约的适用范围包括整个西半球,其东界自北极附近开始沿格陵兰西岸和大西洋,直抵南极;其西界自北极经白令海峡、阿拉斯加沿太平洋通向南极洲,总面积达1亿平方公里。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加强对拉美国家的控制,力图将1945年在墨西哥签订的战时临时性《查普德佩克议定书》改为永久性条约。1947年8月15日~9月2日,美洲国家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维持大陆和平与安全会议时,美国将其提出的《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草案提交会议,经过讨论通过。该条约签订后,美曾援引其条款对危地马拉、古巴、多米尼加等拉美国家进行干涉和侵略。70年代以来,美国对该地区的控制开始削弱。1975年7月,美洲国家组织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召开修改《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的特别大会,通过在该条约中增加“政治多样化”、“集体经济安全”、反对“经济侵略”等原则,并对条约的适用范围和表决制度条款作了修改。1982年,一些缔约国谴责美国在马尔维锋桥纳斯群岛战争中背弃盟约,支持英国对阿根廷采取武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