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二次海湾战争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
伊拉克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由于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的美国现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军使用的武器费用非常的高昂,总军费高达7630亿美元,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
(1)美国与伊朗冲突什么时候结束扩展阅读: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战争自出现以来就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有争议的非法战争,它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
美国政府宣称有49个国家支持该军事行动。但真正参战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四国,丹麦政府宣布对伊拉克宣战,并派遣了两艘军舰支援美军。
‘贰’ 美国1-0战胜伊朗几点结束
凌晨5点。美国1-0战胜伊朗凌晨5点结束。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B组小组赛美国VS伊朗将于北京时间11月30日凌晨3点开赛,将在30日凌晨5点结束。
‘叁’ 美伊为何断交
1978-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随后美国宣布跟伊朗断交。
1979年,伊朗方面发生青年学生占领美国使馆和扣押使馆人员事件,要求美国引渡“巴列维”<1978年10月,巴列维去往美国进行“治病”>。
事件发生后,伊朗方面释放了人质中的13名妇女和黑人,其余53名人质仍被扣押在美国使馆里。伊朗方面坚持将引渡巴列维作为释放人质的条件。美国卡特政府见外交斡旋努力难以奏效,遂采取强硬手段,驱逐了183名伊朗外交官和不符合在美居住手续的伊朗留学生。伊朗立即还以颜色,宣布停止向美输出石油,准备提取在美的存款,不接受以美元作为石油交易的支付货币,不偿还巴列维政权欠下的债款。美国针锋相对,采取反措施,下令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冻结伊朗在美资产,诉讼海牙国际法庭。
1980年4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并正式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
‘肆’ 伊朗和美国对峙了多少年
20年左右。起先美国伊朗关系很不错
‘伍’ 美国伊朗战争是哪一年
概述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公里,长约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
起因
长期以来,两伊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双方发生边境冲突。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两伊签订《国界和睦邻条约》(即《阿尔及尔协定》),规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两国矛盾有所缓和,但未真正解决。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诺。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执政后,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称要废除边界协定,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现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 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自从战争爆发后,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关注。
战争爆发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 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战争双方都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 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朗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停战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这项决议,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这项决议。在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后,两伊同意从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战。这是两伊从战争走向和平的重要转折。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影响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战争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30万、伤60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 500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伤11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 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战争结果
两伊伤亡人数约270万,其中,死亡约100万,受伤约170万。伤亡人数约占两国总人口的4.5%,相当于4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7倍。双方经济损失惨重,战争中的军费支出和战争导致的经济破坏共计到达8,000亿美元,两国的经济均倒退了20年。
‘陆’ 美国与伊拉克是由什么结局结束战争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由美国一手操纵并绕开联合国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发动的战争,已经进入第三周。由于美国的战争冒险和准备不足、伊拉克军民的顽强抵抗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美国速战速胜的战争计划已告失败。 目前,战争双方都在调整部署、积蓄力量,准备战场上新一轮的较量。与此同时,围绕伊拉克的战后重建、过渡政府的组成及运作方式,在国际社会同样展开了斗争和较量。无疑,在伊拉克战后建立什么样的政府,是由美国一家单独安排,还是由联合国主导并在其监督下选举产生新的伊拉克政府,其结果不仅对伊拉克自身有着重要影响,对中东地区的稳定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世界格局和发展方向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不仅是经济利益的斗争,还是建立什么样的发展“模式”的斗争。说到底还是“单极”和“多极”世界的斗争。 一、美国发动对伊战争的当前目标和长期的战略企图是什么?按照美国的解释,对伊战争的目的就是要解除伊拉克的武装,消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推翻萨达姆政权。但是,在表面的战争借口之下,还潜藏着美国难以宣示但从其政策作为中已经反映出来的当前和长期的战略企图。就当前的战争目标来看,主要是: 1、推翻萨达姆政权,成立由美国主导下的伊拉克过渡政府。为此,一是继续贯彻速战速决的战争计划。包括大举增兵伊拉克,加强空中打击的力度,削弱共和国卫队的作战实力,包围巴格达并迫使萨达姆政权下台,实现政权更迭。美国将力避陷入战争长期化的困境。二是尽快成立伊拉克的过渡政府。这有助于摆脱美国目前的许多困境。这样的政府尽快浮出水面,将有利于形成新的政权中心,并团结相当的伊拉克民众,减轻美国在战场上遇到的游击战的压力。同时,宣布第一阶段战争目标的完成,争取国际国内的支持。 2、主导伊拉克战后重建,攫取巨大的经济利益。由于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战后巨大的重建经费不难支付。美国的战争决策者们友数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不惜巨额经费,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单方面由少数几个国家发动了这场不得人心的战争。因此,美国将和发动对伊战争一样,继续单方面主导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工作,至少是实质上主导伊拉克的战后重建。由于战争对伊拉克城市基础设施和石油开采、加工、提炼设施的破坏,必尺枣然形成巨额工程订单,特别是美国的公司可以利用美国主导重建工作的地位,采取高报低出的手法,从中获取不公平的垄断收益。事实上,战争尚未结束,美国已经把冻结好困首伊拉克14亿美元的资金全部交给了美国自己的公司。这些收入,最终将弥补美国在战争中的巨额支出。 3、重振强权形象,重树国际国内信心,维持美元的霸主地位,剌激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回升。由于“911”事件的影响,打击了在美国市场上投资者的信心,美国股市至今一蹶不振,经济始终在谷底徘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统治者太需要打一场战争,并以速战速决和完胜的结局,显示美国的强大,重振投资者对美国持续发展的信心,以此摆脱经济持续低迷的窘境,重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强劲增长的势头。更主要的是,通过战争的巨额支出,带动美国军火、运输、劳务繁荣,并剌激消费支出,使萎迷不振的美国经济尽快走出低谷。这就是美国战争决策者制定速战速胜战争计划,即使面临战场强大阻力,仍然不顾一切,加大破坏打击力度,力求尽快结束战争的原因所在。 从长期的战略目标来看,美国是希望通过对伊战争,在伊拉克扶持和建立一个亲美政府,并成为在整个中东地区输出美式“民主”,对其它阿拉伯国家进行“民主化”改造的样板。由控制伊拉克,建立桥头堡,到控制整个中东地区,并以石油为武器,影响和左右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实现美国一统世界的梦想。 二、伊拉克战争的三种结局及对世界前景的影响 (一)美国完胜的结局及对世界前景的影响。按照美国战争策划者的预想,战争在数天或数周内结束,顺利实现推翻萨达姆政权,找到或发现伊拉克生产和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建立由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新政府。战场上美军死亡人数控制在美国民众普遍能够接受的标准。如此,则是对伊战争的完胜结局。并按上述战略步骤开始改造中东和世界的进程。 但是,从战争两周来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战争的进展情况,还是美军的死亡人数,或是成立伊拉克新政府的问题和主导战后重建工作都已面临重重困难,美国已不可能取得对伊战争的完胜。这就打乱了美国的战争步伐,迟滞了美国由此开始对世界施加影响的进程。美国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其战略蓝图。 (二)美国付出相当代价或者“惨胜”的战争结局及对世界前景的影响 以美国现在的军力、国力,执意要打伊拉克战争,在付出相当代价后,仍然可以达到推翻萨达姆政权,消灭共和国卫队的目标,但这样的胜利,远非美国当初预想的胜利。而且随着采取方式不同,付出代价不同,导致的战争结局对世界前景的影响也将不同。 1、以现有的作战方式和增加后的兵力规模,在付出一定代价后达成对伊战争的目标。在四月中上旬,增加的兵力全部到达伊拉克战场并开始投入战争,在巴格达外围有效地削弱了伊军实力,对巴格达的基础设施破坏较小,平民的附带伤害较小,“斩断蛇头”行动顺利实施,萨达姆及其核心成员丧生,或失去对全国政权和军队的控制,美国的战争形象没有更多地受到世界各国的谴责。这种情况下,美国将坚持按照由其主导成立伊拉克新政府,在战后重建涉及经济利益的问题上,采取更加自私的政策,将全部或主要的工程合同发包给英美等国的公司,从中攫取可观的战争红利;对中东各国,有可能在完成对伊拉克的民主化改造后转向新的目标。综合分析,这些目标的顺序依次可能为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朗等。直到实现对中东地区的民主化改造,或者说完全控制。并进而影响世界其他地区。 2、采取了更具破坏力的作战方式达到了战争目的。在增加兵力后战场进展依然不顺,因此加大了空中打击的力度,大量使用了空气燃料炸弹和集束炸弹,对巴格城形成了较大破坏,平民伤亡数量急剧增加,而且本身的战损也较大,以此为代价,占领巴格达并强行组建伊拉克新政权。但是,美国的战争形象更坏,世界反战阵营因此强大,主战集团内部产生分歧,逐渐分化并瓦解,美国的军事占领遭到了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反抗和抵制,萨达姆生死不明,伊拉克的游击战战争如火如荼。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一手操纵的伊拉克新政权不可能有效运作,也得不到世界各国的承认,战后重建不可能开始,美国将深陷伊拉克的游击战争而不能抽身,对世界其他地区进行干涉的精力将受到极大牵制。经过较长时间的国际斗争和伊拉克人民本身的反抗,有可能在联合国主导监督下重新选举产生伊拉克新政权,并开始战后重建工作。但美国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将因此下降。 3、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达到了战场目标。美军遭遇了战场上的重大杀伤,对伊拉克军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使伊平民和军队均有重大伤亡。美国的战争形象遭到彻底破坏,在国际国内的共同反对下,美国战争集团下台。由此开始战略收缩,对世界事务的干涉明显减少,美国做为世界一极,较为平等、民主的参与世界事务的处理。 (三)战争久拖不决,美国深陷伊拉克战场不能自拨。既不敢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又对伊拉克的游击战术和城市巷战没有办法,美军的主要兵力被拖在伊拉克并背上了沉重的战争债务,国内经济彻底进入衰退,反战势力空前高涨,主战集团下台。新的美国领导人为了从伊拉克抽身,不得不由联合国主导,决定战后伊拉克从政权组成到战后重建的所有问题。美国国力受到削弱,其问题和弱点都充分暴露,世界从此进入多极时代。 由上可见,第一种结局对美已无可能。美国将力争第二种结局的第一种情况,而力避其他所有情况和局面的出现。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来说,将力争第三种结局。只有这种结局才是世界人民的福音,才能营造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更加美好的世界。“一极化”只有利于美国和少数几个紧随其后的发达国家,世界大多数人民将深受其害,并为美国所奴役和驱使,资源被美国所占用并拥有,财富为美国所浪费和挥霍。是一个极不平等的世界,所以遭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抵制和反对。 三、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暴露了什么 经过两周来美伊在战场上的较量,不管战争结局如何发展,伊拉克战争暴露了美国以前或非战争状态下我们不容易看到的一些东西。 (一)暴露了美式高技术战争的局限性。自上次海湾战争以来,美国又以“零伤亡”的代价打完了科索沃战争,取得了阿富汗战争的近乎完胜,成功地安定了欧洲的后院并把势力扩展到中亚,实现了冷战时期想办而没有办到的事情。经济上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连续十多年强劲增长,科学技术又遥遥领先于所有竞争对手,综合国力空前提高。加之美国舆论工具的鼓燥和渲染,成就了美国军队强大不可战胜的神话。此次伊拉克战争,美国战争决策者原本希望挟此神话之威,通过积极造势,达到速战速胜的目的,由此开始落实美国的战略构想。但伊拉克战争两周来的实践证明,美式高技术战争模式:对意志薄弱的小国有效,对意志坚定的中等以上国家作用有限;对国内民族矛盾突出、政权本身不稳的国家有效,对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家和人民的威慑作用有限;对战争目标和战争规模较小的战争形式有效,对战争目标过大并激起了全民抗争的战争作用将大大受到限制。 伊拉克战争目前的发展状况,将使美国统治集团充分认识到其战争模式的局限性,从而收敛其战争的冲动性、冒险性;也将使其他国家的人民,看到战争的性质、人心的向背、人民的团结和誓死抵抗的精神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增强战胜强敌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霸权”国家的战争冒险。 (二)暴露了美式战争的欺骗性、残酷性。近年来,在西文军界流传着一种理论,认为由于技术的进步,打击精度的提高,可以使现代战争对平民的伤害最小、战争的破坏很低、对环境的影响很少,也即所谓的高技术战争的文明化、干净化。这一理论也被我国的某些军事工作者所乐道。高技术战争真的实现了文明化和干净化,西方军界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无论是上个世纪的科索沃战争,还是时下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都对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生存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而使用违禁的集束炸弹和燃料空气炸弹,更是对战场生灵前所未有的屠杀。何来“文明”,又何能“干净”?所谓高技术战争的干净化、文明化,本质上只能助长霸权主义国家更无限制的、更加频繁的对外使用武力,从而蒙蔽和欺骗本国和世界人民。所谓的“文明”和“干净”,只有一种情况下可以实现,那就是面对霸权主义的战争威胁,放弃抵抗,不战而降,接受奴役。其实质也就是为所谓的“理性”的投降提供理论依据。战争就是破坏。从科索沃战争到现在的伊拉克战争,概莫能外。只不过有时表现的更为荫蔽,在较长时期才能体现出来。如贫铀弹对参战人员的伤害,至今尚有5万多名美国军人深受“海湾战争综合症”的影响。更不用说使用生化武器和战场核武器后对地球环境和人类心灵造成的危害。绝不能以高技术战争的“文明化”和“干净化”为理由,给霸权国家的战争行为发放更多的“通行证”。 (三)暴露了美式民主的虚伪性。美国以“民主”国家自居,更以输出美式“民主”为荣,为此,不惜以飞机导弹将“民主”带往世界各地。此次伊拉克战争,就是为中东地区建立一个“民主的样板”和“解放伊拉克人民”的名义下发动的。民主要输出,要靠武力强加于人,这样的“民主”何其谎谬。最大的民主国家,最讲“民主”的美国,在发动对伊战争这样一个事情上,就不顾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反对,绕开联合国,强行发动了对一个主权国家的战争。由此可见,美国对弱国、小国和他国,何时讲过民主。说到底,美国的“民主”,是私利为先的“民主”,是实力基础上的“民主”,是对其国内的民主,而以战争输出的“民主”必然是虚伪的、残酷的。 (四)暴露了美英战争集团的贪婪性。不管美英集团为伊拉克战争带上多少漂亮的标签和花寇,其战争本质的私利性在战争过程中就暴露无遗。战争尚在进行,英国的战争决策者为了获得国内对战争的更多支持,“无意”中通过新闻媒体透露了战后英国将获得伊拉克南部油田的管理和控制权;美国则将战前冻结的14亿美元资金全部交由美国的公司做为战后重建的费用,此举引起了参战国之一的澳大利亚的不满,澳总理霍华德还因此拒绝了美国总统在华盛顿举行美英加三国首脑会晤的邀请。 围绕伊拉克战后重建的主导权之争,成为了伊拉克战争之外的第二个战场。因为伊拉克的战后重建,意味着巨大的工程订单。谁主导了战后重建,谁就有权向外发包工程,更可以让本国公司在低进高出上获得巨额的“国际腐败”美元。由于伊拉克自身丰富的石油资源,不存在重建经费的支付问题。从目前各国表明的立场来看,伊拉克的战后重建问题将成为不亚于战场胜负的第二个棘手问题。 (五)暴露了美国战略企图的长远性和扩张性。美国对伊战争的企图和战后安排,透过美国领导人战前的各种讲话,就可以领略美国战略的长远性和扩张性。 去年9月,美国将伊锁定为第二阶段打击目标的同时,布什政府提出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报告有两大创新:一是正式确立了“先发制人”的战略原则;二是确立了在全世界推行西方民主价值观的最终目标。然而,世界舆论对前者的众多评说,掩盖了对后者的应有注意。然而,前者只是手段,而后者才是目的。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德鲁·切尔维奇教授在题为“布什的宏伟战略”一文中这样写道:“在这份报告中,美国政府不但表明了美国永远保持美国军事霸权的意图,还表明了将利用武力重塑国际秩序的愿望(这种愿望已近乎于渴望)。这项新战略把即将与萨达姆展开的决战放在一个大得多的背景之下。它表明,在反恐战争的幌子下,寻求推翻这位独裁者只是这项宏伟计划下的一步而已,它的最终目的是按照我们的模式重建这个世界。” 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理乍得·哈斯去年12月在华盛顿对外关系委员会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促使穆斯林世界民主化”的长篇演讲,他说,“我们知道美国能够而且应该更加有所作为;促进民主,包括在穆斯林世界促进民主,是布什总统和鲍威尔国务卿的一个首要目标。”而就在开战之前,布什本人也毫不隐讳地说,美军是前去解放伊拉克人民的,并将在那里为整个中东地区建立一个民主的样版,他说,“一个获得解放的伊拉克将成为自由的力量……促进这个重要的地区改天换地。” 四、伊拉克战争对我们的启示 (一)保持良好的国际政治关系,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良性互动,是预防和遏止战争的重要条件。伊拉克战争从正反两个方面都给了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土耳其拒绝向美军开放领土,结果使美军开辟北部战场的计划流产;科威特向美国提供了进攻基地、作战物质保障等一系列支持,使美国顺利发动了对伊战争。这就启示我们,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解决好领土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从维护本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的高度,求同存异,互谅互让,从合作中寻商机,在互动中谋发展,以双边和多边的友好合作关系谋求双赢和多赢的局面,共同促进本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从而遏止和预防可能由霸权主义而带来的战争。 (二)民族团结和顽强的抗争精神是慑止侵略的有力保证。阿富汗北方联盟的参战,是塔利班迅速垮台的重要原因;伊拉克什叶派在国家遭遇侵略时消弥分歧,共同抗敌,是美国在战场遇到重大障碍的关健所在。对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多民族的大国,只要民族团结,人民富于顽争精神,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我们民族复兴的步伐。这是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予以关注的重大问题。 (三)确立攻势防御的思想,主动打击在我周边集结和准备战争之敌,是防止战争对我建设成果形成巨大破坏的有效方法。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沿海七省市已经积聚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发展基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其国民生产总值和生产能力,都占全国的50%以上。如果任敌从容地进行战争准备,按步就班的狂轰滥炸,势必使我们的经济基础遭到巨大破坏。我们有权利、有责任对已经形成的威胁和集结的战争力量,进行积极的、主动的打击,确保改革和建设的成果。 (四)灵活的战场策略是制敌顺利达成战争目的的可靠手段。伊拉克吸取海湾战争的教训,采取了要地固守、放权指挥、主动出击、以拖待变的斗争策略,顶住了美军的首轮打击,并将战争开始导入美军并不擅长的城市巷战。美军也不拘泥于已往的成功,积极创新战法和打法,令人耳一新。如初期的“斩首”作战,空地一体的快速推进,积极的战场造势和强大不间断的心理攻击相结合的战法,都是为了贯彻战前“打击首脑、动摇军心、速战速胜。”的决心。 尽管这种新的战法由于其战争的冒险性和准备不足而成为一次不成功的尝试,但他们从自身实际和技术特点出发,按照战争的目标和需要,设计和指导作战行动的做法,值得我们在研究作战理论、指导作战实际中学习和借鉴。 它也警示我们,世界上不可能出现两场完全相同的战争。研究过去的战争战例和作战理论是必要的,但关注并追踪“强权”国家正在形成的理论设计和作战实验,并分析和预估其在各种战场条件下的作战效果,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在理论的较量上我们才能先胜一着,并始终保持理论对军队建设和装备发展的正确牵引、指导作用,才能在强权政治发动的干涉战争中保持主动,赢得胜利。 (五)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我们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决定了我国只能保持有限的作战力量,但这并不排斥我们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以海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为主的具有反击作战能力的军事力量。伊拉克战争给我们以深刻教训,当代霸权主义要发动战争,什么借口都有可以找到,“没有证据就是证据”,你不满足侵略者的所有要求,战争对你就无可避免。这就是正在形成的“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而且,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祖国统一这些原则问题上我们也没有退让的余地。我们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一支相适应的国防力量,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建设发展环境。 (六)注重国家综合安全环境的建设,是确保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当代国家安全是综合意义上的安全,它不仅包括传统的领土完整、主权不可侵犯等内容,还包括经济安全、环境安全、政治安全等诸多领域的安全。特别是对我们这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更要注重综合安全环境的建设。如美国迫不及待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就隐含控制中东油气资源,制约和左右其他大国的战略目的。我们只有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战略资源安全、战略通道安全在内的一系列领域,尽早制定计划,事先做好储备和准备,未雨绸缪,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保持主动,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维护和发展国家的利益。
‘柒’ 美国对伊朗战争起止时间
美国伊朗间从来就没有战争过。那来的起止时间。倒是伊朗与伊拉克在1980~1988间打了8年的两伊战争。
‘捌’ 1988年美国和伊朗交火事件
【历史解密】1988年美国军舰击落伊朗客机内幕
“轰隆”“轰隆”两声响,两枚“标准—2”防空导弹从美国“文森斯”号导弹巡洋舰射入空中。“打中了!”“直接命中!”“飞机坠落了!”巡洋舰上响起美国海军的一片欢呼声。突然,“文森斯”号巡洋舰了望员喊了一句:“糟了,目标不象是F-14战斗机。”
导弹击中的目标确实不是F-14战斗机,而是从伊朗的阿巴斯港飞往阿联酋迪拜的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客机。导弹响处,机毁人亡,655次班机上的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是1988年7月3日发生在伊朗水域上的一起重大空难事故。那么,美国军舰为什么要针对伊朗目标进行打击?一架大型客机怎么会被美军误认为是体积小得多的战斗机?这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这起灾难事件最终又是怎样收场的呢?
1988年7月3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当地时间上午10时47分,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航班从阿巴斯港机场起飞,准备飞往阿联酋的迪拜机场。这架民航客机是欧洲空中客车A300型,机长是穆尔辛?礼萨扬,他是一位拥有7,000小时飞行经验的资深机师。飞机上除了16名机组人员外,还有274名乘客。
655航班起飞后,飞机由阿巴斯港机场塔台指挥开启应答器,向海湾前进。飞行航线是惯常编定的琥珀59空中走廊,航程200英里,直线飞往迪拜机场,航程总计只有28分钟。因为距离短,飞机采用简单的飞行模式,先爬升至4300米,巡航片刻后在迪拜降落。
当地时间上午10时55分,655次航班正飞行在海湾南部地区上空,其航线正好与美国海军“文森斯”号巡洋舰的航线相交叉,而让人诧异的是,“文森斯”号巡洋舰此时竟然处在伊朗领海内。就在此时,悲剧发生了,在伊朗客机距“文森斯”号约14公里时,“文森斯”号突然发射了两枚“标准——2型”防空导弹,其中一枚直接命中655次客机机翼,飞机随即起火,坠落于大海之中,机上290人全部遇难,无一生还,其中还包括六十几名12岁以下的儿童。
消息一经传开,举世皆惊。人们在震惊之余不禁追问,美国军舰为什么要击落伊朗民航客机?两国究竟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美国是不是有意击落伊朗客机的呢?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前,美国与伊朗巴列维王朝关系密切。1979年发生的“伊斯兰革命”结束了巴列维王朝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号召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而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从此,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
1979年11月4日,伊朗数百名穆斯林学生攻占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把其中的60余人扣为人质,以迫使美国把前国王巴列维引渡到伊朗,并且归还在美国的伊朗资产。一直到1981年1月20日,美国人质才获释离开伊朗。
在此期间的1980年4月7日,美伊断交。断交后,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美国都对伊朗实施遏制和孤立政策,从此,两国关系处于严重的敌对状态。
1988年,正处于两伊战争期间,海湾局势异常紧张。美军于1987年7月决定派军舰去海湾护航后,多次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军事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先是1987年中,伊朗用导弹击中美国油轮和挂美国旗的科威特油轮多嫂,美军则随后进行报复,击沉伊登陆舰一艘、采油平台两座。
1988年4月,美军一艘护卫舰触雷,造成19名官兵受伤,美国军舰随即摧毁伊朗两座采油平台、击沉击伤伊朗军舰6艘。因此袭击客机事发生前,双方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另有消息说,在客机被击落前,美军海湾部队曾得到情报称,伊朗空军F-14战斗机正在海湾地区加强活动,可能要对美军采取行动。由此看来,不能排除美国故意击落伊朗民航客机的可能性。
那么,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为什么会出现在伊朗海域呢?
2012年,美国《新闻周刊》披露了这起灾难事件的有关内幕。
1988年7月3日,当地时间6时33分,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舰长威尔.罗杰斯,接到正驶过海峡西面入口的美国海军“蒙哥马利”号护卫舰报告,6艘伊朗革命卫队炮舰离开海岛基地。罗杰斯随即下令“文森斯”号巡洋舰进入作战状态,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向伊朗炮舰接近。
据美国海军后来提供的官方说法,“蒙哥马利”号护卫舰当时发现13艘伊朗炮舰。据说,其中几艘正围着一艘名叫“斯托瓦尔”号的利比里亚油轮转。
“蒙哥马利”号护卫舰又报告:利比里亚油轮附近发出5到7声爆炸声。听到这些神秘爆炸声的报告后,设在巴林的美国舰队指挥部立即与“文森斯”号巡洋舰联系,中东联合特遣队司令安东尼.莱斯少将命令“文森斯”号巡洋舰前去支援“蒙哥马利”号护卫舰。
“文森斯”号巡洋舰上一架“海鹰”式直升机奉命出击,20分钟后飞到伊朗炮舰上空盘旋。直升机驾驶员马克.科利尔发现,伊朗炮舰正围着一艘德国货轮转,没有射击,只是一般的骚扰。
这时,美伊两国军舰都已进入阿曼海域。阿曼海岸警备队通过无线电命令伊朗革命卫队炮舰返航,并希望美国的“文森斯”号巡洋舰也离开。文森斯号和伊朗炮艇随后被一艘阿曼军舰驱逐。当时,美国军舰赛茨号和蒙哥马利号都在附近。
此时,美军巴林指挥部的水面战斗指挥官理乍得.麦肯纳上校回到指挥中心,看到“文森斯”号巡洋舰越过他命令的位置40海里,即将进入伊朗领海,非常吃惊。他很恼火,问舰长罗杰斯搞什么名堂。罗杰斯回答称,在支援“海鹰”式直升机,追击伊朗炮艇,还说通讯联络出了故障。
随后,“海鹰”式直升机机长罗杰.赫夫报告,直升机受攻击,正在逃避。罗杰斯当即命令“文森斯”号巡洋舰加速前进。
在东北200海里处的阿曼湾口,美国“福雷斯特尔”号航空母舰指挥官莱顿.史密斯获悉“海鹰”式直升机受攻击以及“文森斯”号巡洋舰正在追踪进攻者的消息后,命令两架F-14战斗机和两架A-7攻击机出击。
刚好在10时45分时,伊朗的阿巴斯港机场控制塔宣布,有一架民航班机准备起飞,目的地是阿联酋的迪拜。殊不知,两周一次往返于伊朗阿巴斯港和迪拜之间的伊朗民航班机的航线正好处于“文森斯”号巡洋舰的上空。
此时,“文森斯”号巡洋舰的雷达也测到阿巴斯港机场有飞机起飞的信号。阿巴斯港机场是军民两用机场,从该机场飞往海湾的飞机自然就成了美国海军舰艇的“假想敌”。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文森斯”号巡洋舰负责观测雷达的安德森上士想弄清飞机究竟是军用飞机还是民航客机,结果得到了是民航客机的判断信号,但他在海湾民航班次时刻表上却漏看了655次航班。安德森对战友约翰.里奇说,雷达预测的讯号可能是伊朗的美制F-14战斗机。这话被他的上司佐契尔上尉听到,佐契尔立即向上级汇报了这个情况。
当伊朗飞机距离“文森斯”号巡洋舰约11海里时,舰长罗杰斯伸手按了发射“标准-2”型导弹的指示按钮。于是,从“文森斯”号巡洋舰发射的两枚“标准-2”型导弹相继向目标射去。30秒钟以后,第一枚导弹击中了飞机,290条无辜的生命就这样葬身大海。
就在“文森斯”号巡洋舰发出一片欢呼声的同时,附近的“蒙哥马利”号护卫舰的水兵却目瞪口呆,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什么F-14战斗机,而是民航机庞大的机翼掉进了海里。
“文森斯”号巡洋舰此时也察觉情况不妙,官兵们一个个都惊呆了。舰上死一般沉寂。罗杰斯只好下令巡洋舰驶离伊朗水域。
那么,对这次误击事件,美国方面有什么样的解释?他们的解释又是否站得住脚呢?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当天下午1时30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威廉.克劳告诉记者,发生了很糟糕的事情,但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据“文森斯”号巡洋舰舰长罗杰斯向他报告,伊朗民航班机偏离商业航线,无视“文森斯”号巡洋舰一再警告,高速向“文森斯”号巡洋舰飞去。罗杰斯是为保护军舰才向飞机开火的。
随后,克劳任命中央司令部负责中东作战行动的海军少将威廉.福格蒂调查此事。一段时间后,福格蒂提交了调查报告。
报告中说,文森斯号尝试联络正在接近中的飞机但失败,他们四次使用了军用航空紧急频道,三次使用了民用紧急频道。但这个说法很难说得通,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民航飞机一般都使用空中交通管制频道,是不会使用紧急频道的。
这份报告还声称,文森斯号错误地把伊朗客机当成了一架攻击战机,是因为客机起飞的阿巴斯港机场,除了服务商用民航机外,也用作伊朗F-14战机的基地。而空客A300的飞行剖面类似于F-14雄猫式战斗机,于是,文森斯巡洋舰上的雷达操控员把民航客机当成了战斗机。
但是,这一说法显然难以令人信服。A300型客机是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大型宽体客机,翼展44米,机长54米,机高16.62米;而F-14则是一种双座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最大翼展不到20米,机长只有19米,机高不到5米。从外形和体积上来说,二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A300与F-14相比是一个庞然大物,怎么会弄错?
再从速度上来说,A300虽然是喷气式客机,但其飞行速度最大在每小时640公里左右,而F-14是美国研制的第三代先进战斗机,其最大平飞速度可达每小时2490公里。因此,对于拥有宙斯盾系统的美国现代化导弹巡洋舰“文森斯”号来说,“误认为”的说法显然太牵强了。
最关键的是,威廉.福格蒂的调查报告还掩盖了一个事实真相,他在地图上把当时“文森斯”号巡洋舰的位置标在远离伊朗水域的地方。而事实上,当时该舰已经侵入了伊朗领海。
灾难发生后,伊朗人民在等待美国的道歉。但令人诧异的是,伊朗人民没有等来道歉和赔偿,等来的仅仅是一句“遗憾”!
时至今日,美国对于当年击落伊朗客机仍旧拒绝认错、拒绝负责、拒绝道歉。
美国政府在伊朗航空公司655号班机空难后发出照会,对人命损失表示遗憾;却从来不认错、不负责、不道歉。美国政府官方甚至继续指责伊朗的敌意行动造成这次事件。
面对全世界的指责和质疑,里根决定派当时的副总统乔治.布什在联合国大会上为美国辩解。7月14日,老布什在联大的讲话中辩解说,击落事件属战时事故,“文森斯”号巡洋舰当时是赶去保护受到伊朗袭击的一艘商船的。而在1988年8月2日老布什向共和党领导人发言时提到“我绝不会为美国道歉,永远都不会!我不管美国干了什么,我不理会什么事件真相!”
因为美国的这一态度,美国政府饱受指责。《新闻周刊》记者约翰?巴里和罗杰?查尔斯在1992年7月13日的报导中写道,舰长罗杰斯行动时无视后果,缺少应有的谨慎。同时他还指责美国政府掩盖事件真相。
就连美国海军自己都在自我嘲讽。文森斯号船员和其他美国海军船员为文森斯号起了个绰号“机械战舰”,这个名字来自科幻电影《机械战警》,除了因为文森斯号巡洋舰配备宙斯盾系统,也因为舰长罗杰斯被视为具有攻击倾向。
那么,这起误击事件真的是由罗杰斯的个人攻击倾向导致的吗?
事发当天在附近海域的美国赛茨号护卫舰是由大卫?卡尔森舰长指挥的。卡尔森指责说,摧毁客机“标志着文森斯号舰长罗杰斯有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种倾向在四个星期前就已经显露出来”。
卡尔森指的是6月2日发生的事件,那天罗杰斯指挥文森斯号过度抵近一艘伊朗军舰,而这艘舰艇正在合法执行搜寻散装货轮的任务。
而在击落民航客机当天,罗杰斯派出一架直升机飞到一只小型伊朗船只的2至3英里范围内,不理会交战规则中要求保持4英里距离的规定,并向数只小型伊朗炮舰开火。
卡尔森评论这些事件说“为什么要一艘宙斯盾舰出去射击小艇?这不是聪明的做法。”当罗杰斯向上级指挥官报告说,他将要把飞机击落时,卡尔森当时像受雷击般惊呆了,他跟旁边的人说:“为什么?他究竟要干什么?”
在麻省理工学院2004年春季制作的“文森斯号事件”投影片报告中,认为罗杰斯舰长出于自己的意思把文森斯号向东北前进50英里。当时,美军水面战斗指挥官麦肯纳上校指令罗杰斯退回去,但文森斯号直升机机师马克?科利尔一直跟随向北撤的伊朗快艇,终于交火。
文森斯号随即加入到混战中,他驶向伊朗多艘炮艇,但找不到一个清晰目标。而且伊朗炮艇当时不过是在本国水域内缓慢绕圈。虽然各种信息表明文森斯号已经犯了错,但罗杰斯仍然报告美军指挥部,说:伊朗炮艇在加速并且怀有敌意,并最终,向民航客机发射了导弹。
事件发生后3年,威廉?克劳海军上将在美国一档电视节目中承认,文森斯号发射导弹时在伊朗水域内,与之前的海军声明相反。
1996年2月22日,美国答应支付6180万美元,作为对248名遇难伊朗人的赔偿,但美国没有为被击落客机支付任何赔偿。这是双方同意的和解,以撤消伊朗1989年在国际法院向美国提出的起诉。美国明确标明这笔赔偿为特惠金,不肯承认要对事件负责或负有法律责任。
‘玖’ 美国和伊朗产生冲突的历史
在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是巴列维王朝控制,和以色列是中东美国最铁的盟国,美国在1976年还提供了核浓缩技术,后来伊朗在1979年进行了伊斯兰革命,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使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新政权使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这也触犯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利益,因为当时巴列维王朝和美国有太多的利益和战略价值,后来美国试图颠覆伊朗的新政权,更激化了美国和霍梅尼的矛盾,再加上人质危机等等,美国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
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你可以看看以色列和伊朗的渊源,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波斯人,是历史矛盾,再加上内贾德掌权后对以色列实施强硬态度,更激化了两国矛盾,而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铁的盟国,因为在美国,犹太人有很大的权利和经济地位,这也就上演了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对于以色列总统的对话,以色列害怕伊朗掌握核武器,而伊朗人有曾经波斯帝国的大国情节,想要发展核武器,所以以色列一直想打掉伊朗核设施,但是伊朗传统的阿拉伯国家铁杆盟友过多,和伊朗自身军事实力,美国始终没下决心动武,一单动武将点燃整个中东,也会给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再加上现在伊朗核报告的出炉,使伊朗成为了国际焦点。其实现在的矛盾,主要就是核武的矛盾,以色列现在想打去转移国内矛盾,但是还得靠美国,以为以色列国土太小,如果收到反击,代价太严重,美国想改善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现在还不想动武,但是又收到国内竞选和犹太人的压力。 历史矛盾就是霍梅尼和巴列维王朝以及巴列维王朝两个支持者美国和以色列的矛盾。
出处你可以去网上找中央四台,在国际焦点节目中关于伊朗那集,其余的都是我搜的资料,希望你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