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个国家的硬币上是一只狮子
很多国家都发行过背面有狮子图案的铸币。其中有很多是国徽图案中的狮子;也有真实的狮子图案;还有一些是类似狮子的动物(如格鲁吉亚的者敬硬币上出想过狮鹫,缅衫谈甸的硬币上的传说中的狮形动物ခြင်္သေ့等)。不可能一一列举,仅举几例: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50列弗,背面国徽图案中间或嫌碰为一站立的狮子;
B. 伊朗gdp相当于中国哪个省
安徽
伊朗属于西亚大国,也是西亚强国。无论是人口、国土面积、矿产资源等各方面,伊朗在西亚都属于第一梯队。截至2020年12月,伊朗全国人口达到了8307万人,这样的人口基数,在西亚各国中,几乎是首屈一指的。如果对照我国的各个省份,四川省人口8360多万,伊江苏省8470多万,伊朗的总人口几乎与四川省、江苏省相当。
2020年,伊朗的经济总量达到了6375亿美元。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水平呢?大约折合4.12万亿人民币。对比我国的各个省份,2020年,安徽省经济总量3.86万亿人民币,湖南省经济总量4.17万亿人民币。换句话说,伊朗的经济总量,明显高于我国的安徽省,略低于我国湖南省。不过,湖南省总人口6600多万,安徽省总人口6100多万。
从人均水平来说,安徽、湖南等几个省,略高于伊朗,但没有高太多。毕竟伊朗拥有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而且在很多方面自成一派。例如伊朗在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建材、地毯、家用电器、汽车制造等各方面,都拥有很强的实力。早在2011年,伊朗就已经成为了世界第十二大汽车生产国,产量能够1150万辆以上,这是非常不错的水平。
伊朗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例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波斯帝国,主要就在伊朗境内。在历史的长河中,伊朗先后经历了安息王朝、萨珊王朝、萨曼王朝、突厥王朝、黑羊王朝与白羊王朝、萨非王朝、恺加王朝等一系列的王朝。基本上对应了我国唐宋元明清等各个阶段,巴列维王朝是伊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直统治到了1979年。
1979年,巴列维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以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伊朗的邻国伊拉克,趁机发动了战争,两伊战争爆发。起初,伊朗确实准备不足,比较被动。但伊朗的国力和人口基数,远高于伊拉克。到了80年代中期,伊朗大规模反击,最终攻入了伊拉克境内。在漫长的两伊战争中,由于战争的严重破坏,进入90年代以后,伊朗迅速转入了战后重建、经济建设阶段的工作。
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属于伊朗的主要外汇来源。伊朗的石油储量高达1580亿桶,位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已探明储量高达33.9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二位。我们言归正传,看看伊朗的工资水平。2020年3月,伊朗颁布了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伊朗的最低工资标准,从1114万里亚尔,迅速提升到了1517万里亚尔。折合人民币以后,相当于从1709元提升到了2327元,不得不说,伊朗的最低工资标准并不算低。
当然,伊朗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工资收入,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德黑兰是伊朗的首都,也是伊朗最繁华、最发达的城市。因此,德黑兰的工资标准,基本上是伊朗最高的之一。按照一些媒体统计的数据,德黑兰工薪阶层的工资,基本上在2100万里亚尔到2500万里亚尔之间,折合人民币,大约3222元到3836元之间,属于不高不低的水平。
至于德黑兰中层管理岗位的工资,基本上在3200万里亚尔到40000万里亚尔之间。折合人民币,大约4910元到6137元之间。当然,伊朗也有自己的高收入人群,每月的收入在5000万到7000万里亚尔之间,折痕人民币,大约7672元到10742元之间。其中的佼佼者,每月收入甚至能超过1亿里亚尔,大约折合1.5万人民币左右。
当然,每月收入2000多万里亚尔的工薪阶层,占了绝大部分比例。根据统计,每月收入4500万里亚尔以上的人,所占的比例很有限,大约只占了13%左右。在伊朗全国的30个省中,布什尔省、霍尔木兹甘省、库兹斯坦省等地,属于比较发达的地区。加上德黑兰,相当于伊朗版的“北上广深。”
这3个省的工资水平,基本上与德黑兰相当,其中,布什尔省甚至还略高于德黑兰。至于其他20多个省的工资标准,基本上都低于德黑兰和布什尔省、霍尔木兹甘省、库兹斯坦省等地,基本上平均低了20%到30%不等。几个欠发达的省份,则是低了32%左右。
除了区域性的差异,各个行业的工资差异也很大。建筑工人、钢铁工人等工种的工资比较低,与此同时,翻译、化学工程师、商贸分析师、天然气管道设计师等岗位,属于伊朗的高新岗位。例如面对媒体的统计,一位伊朗的天然气管道设计师,直言不讳说,自己每月6900万里亚尔。大约折合10580人民币,在伊朗属于标准的中高收入阶层。
由于伊朗的进出口发展很迅速,很多外资企业在伊朗各地投资建设。按照媒体的统计,一位外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每月的工资为8700万里亚尔,大约折合13340元人民币。按照这位高层管理者的描述,与他同级别的几个人,工资都在8000万里亚尔到9000万里亚尔之间。当然,这一级别的收入,在伊朗属于高收入阶层,比例并不大。
在媒体的统计中,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伊朗男性的工资,基本上用于挣钱养家。伊朗女性的工资,则基本上用于自己开销,例如购买服装、化妆品、包包等等。伊朗女性在化妆品领域的消费水平,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以至于很多国际品牌,在伊朗的大城市都是品牌店或者专柜。
作为伊朗最大的城市,德黑兰的房价并不便宜。目前,德黑兰的平均房价为每平方1.3亿里亚尔,大约折合1.99万人民币,接近与2万左右。当然,德黑兰也有每平方超过4万亿的豪宅,属于富人区,大约折合6.13万人民币以上。每个国家都是由各个阶层、各种收入标准的人们组成的,因为大家的能力、学历、家庭、资源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C. 70年代的伊朗,到底有多发达看看这几个数字就明白了
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的发展那是应该不断进步的,从穷困到发达,到富裕,那是最基本的路径。因此,也才有了现在世界的现代化,才有了世界现在的发展。但是,也有相反的,从发达转向穷困,最典型的一次就是伊朗 *** 革命。好好的一个非常发达的国家,愣是成为穷困潦倒的国家,至今都被世界感到可惜。很多人甚至还在观念伊朗巴列维时期的发达,那么伊朗70年代,到底有多发达呢?这几个数字看完就明白了,足以说明问题。
第一个数字,9。
在70年代,当时伊朗只有2000万人,也就是我国一个城市的人口。但是,当时伊朗一年的GDP总量,在世界排第九,什么概念,那是世界最有钱的9个国家,这个水平是当时我国的好多倍。因此,伊朗那是世界主要大的经济体,世界第九大发达富裕国家,你说有多发达。
第二个数字,8%。
伊朗巴列维时代,尤其是整个70年代,伊朗连续几十年,经济增速在8%以上。在当时属于最快经济体,比我国现在都快。从这可以看到,伊朗当时有多发达。
第三个数字,200。
在70年代,当时我国整个国家的GDP很小,收入就更少了,外汇储备加起来才30亿美元,还是积攒了几十年。而当时伊朗一年的石油收入就有20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简直国家有钱到了极点,堪称最有钱的中东国家。
第四个数字,1。
在70年代,因为伊朗人少,而且还是世界第九大工业国家,经济体。所以伊朗的收入很高,整个人均GDP,几乎是亚洲第一位的,世界前列的。所以伊朗人当时就是土豪的象征,非常有钱。当时汽车,在伊朗已经到处都是了,而且当时伊朗的女子,可以穿着比基尼在海边度假,玩耍,丝毫不用担心 *** 教法。从这也可以侧面反映出,伊朗当时的富裕和有钱程度。
第五个数字,5。
在巴列维后期,已经制定了一个工业发展计划,准备大规模的投资,以使得伊朗在10年内,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五,成为第五大工业国,第五大军事强国。一旦如此,伊朗将彻底成为发达国家,而且按照伊朗当时的财力,那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如果伊朗人再等10年,就是发达国家了。
但是却在1979年爆发了 *** 革命,一群城市无业游民,在一群对社会不满的教士带领下,推翻了国家,推翻了发达的巴列维王朝,建立政教合一的 *** *** 。以至于70年代伊朗的辉煌和发达毁于一旦,现在回到了近代的穷困潦倒,极端穷困。所以有时候革命也是盲目的,至少伊朗人就毁了自己的发达国家,选择了穷困的伊朗,穷困的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参考文献:《伊朗史》。
D. 巴列维时代,伊朗军队到底有多强
强到打遍中东,直接KO以色列,伊拉克。巴列维时代伊朗的经济和工业建设取得了突出的进步,被称为中东的奇迹,到现在都是不可思议的。伊朗在短时期内快速成为世界第九大工业国家,第九大富国,堪称创造了世界历史记录了。但是其实,在巴列维时代,最强大的不光是经济,而还有军队,那么巴列维时期军队到期强悍到什么程度呢?或者说有多强呢?可以打遍中东,完败以色列,伊拉克。
巴列维时期,国家有钱,而且跟西方关系良好,所以伊朗每年花费大量的美元购买武器装备。当时美国最先进的F12战机,最先进的侦察机,和轰炸机,还有其他战机,伊朗都有。此外还有来自欧洲,苏联的先进武器。
E. 伊朗巴列维王朝货币面值有几种
伊朗里亚尔是伊朗的货币名称。伊朗的货币共有七种,最小的是100 里亚尔裤裂,最大的是五十万里亚尔。纸币面值为100、200、500、1000、2000、5000,10000,20000.50000甚至100000里亚尔,铸币面值胡巧闭有: 1、宽岩2、5、10、20、50里亚尔 。
F.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伊朗人开始怀念巴列维王朝
说到这个巴列维王朝也还是挺有意思的,现在的伊朗人好像非常非常的怀念以前的巴列维王朝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问得比较好了,下面一起来研究看看!
其实,说越来越多的伊朗人怀念巴列维王朝时代,这个说法不太准确,他们对现状不满意,对巴列维政权也同样不满意。
伊朗人不想要政教合一的政体,他们同样也不想要一个王权专制政体。
说民众怀念巴列维王朝时期,不如说伊朗人是在追求更加公平理想的社会环境。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伊朗的过去与现状,看看伊朗近几十年的社会发展变化。
先来回顾一下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
1925年12月12日,当时的伊朗伊斯兰议会召开制宪会议,宣布礼萨·汗为波斯帝国统治者,伊朗进入巴列维王朝时期。
1979年,霍梅尼发动伊朗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末代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1941年-1979年在位)被迫退位流亡国王,巴列维王朝终结,共存在54年。
白色革命
巴列维王朝虽然是一个封建王权的国家,但是在世界大潮的推动下,伊朗也开始了现代化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很多国家都掀起民主革命的高潮。
在这种大势下,伊朗国内对民主制度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君主制度受到了冲击。
到了20世纪50年代,伊朗经济形势恶化,失业率增加,国内矛盾尖锐,政治运动愈加频繁。
巴列维王朝末代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为了缓和国内矛盾,维护君主专制制度,1963年开启了“白色革命”改革大潮。
归根结底这是一场想通过发展经济来缓和国内矛盾,进而巩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场改革。
主要内容有:
1.废除佃农制,凡是大地主占有的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所有,建立一支促进农业发展的大军。
2.全部森林、水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3.将所有政府经营的工业企业出售给合作社和个人,这些出售的企业所获利润,由劳资双方分享。
4.修改选举法,准备实行普选,特别是妇女都要参加普选。
5.要建立一支由各科医生所组成的卫生工作者大军,到农村去进行免费医疗工作。
6.改革司法,在所有的农村,都要建立公正的法庭。
7.改组所有政府机关,行政权力下放,并全面改进国民教育。
改革进步性
可以看出,巴列维的一系列改良措施,体现出很大的进步性。他力图响应民众要求民主的呼声,建立一个世俗化的君主制政权,引导伊朗脱离落后状态,使之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
巴列维推行的“白色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伊朗经济的发展,为伊朗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基础。
巨型油轮码头、大型贮油库和石油化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铅矿、铜矿、铁矿和煤矿,都进行了大力开采,钢铁厂以及其它金属冶炼厂,产量也都在不断增长。
1976年石油产量为2.948亿吨,出口2.722亿吨,当年出口石油收入达234亿美元。
从1971年到1973年,伊朗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为百分之十四点三,1974年猛增至百分之四十。
伊朗一跃而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到1977年,伊朗的人均收入已达2200美元。
此外,在交通、电信、电力、社会福利、卫生、教育等领域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由于经济的发展,军队实力也随之增强,伊朗武装成为中东地区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伊朗在社会面貌层面的变化也非常明显,迅速向世俗化迈进。
当时巴列维破除了宗教对国家的影响,实行一夫一妻,解放了穆斯林女性。
百姓的思想获得自由,女性解除禁锢,可以自由的工作和学习,成为伊朗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是伊朗巨大的进步。
随着当时经济的高速发展,百姓生活不断改善,国家福利日趋完善,整个国家表现出蒸蒸日上的一面。
改革局限性
与所有专制者的改革一样,巴列维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来巩固自己的王权,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采取一系列巩固王权的措施。
首先就是重用亲信,巴列维将大量亲信安排在国家要害部门,成为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
这些权贵通过掌握国家政治、经济权力,大肆敛财,贪污腐败,造成国家财富迅速集中。
王室权贵一个个腰缠万贯,奢侈无度,而中低层百姓却陷入赤贫,甚至失去谋生手段,产生了极端不满的情绪。
其次还成立了秘密警察制度,用于镇压潜在反对者,手段恶劣残酷,被描述为当时伊朗人最恐惧和厌恶的组织。
再次是巴列维过分发展军备,企图把军队收买为维护王权的有力工具。
在经济取得大展之后,巴列维军事野心不断扩大,每年花费大量金钱购买美国武器,声称要做世界第五军事大国。
庞大的军费开支耗尽了伊朗财政,使伊朗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
改革损害了教士阶层的利益
教士阶层在伊朗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早在巴列维王朝之前,伊朗的教士享有国家的主要权力,包括国民议会的主要席位、司法权、教育权。
他们还掌握大量的土地、房产,可以征收宗教税,在伊朗乡村,教士阶层掌握着绝对的权利,德黑兰的很多政令都无法在乡村地区得到执行。
“白色革命”期间,当局大力推行去宗教化改革,给予了妇女选举权,遭到了教士阶层的敌视。为了打击教士阶层,政府取消了很多宗教领袖的特权,关闭了大量的宗教学校。
土地改革政策触动了教士阶层的经济利益,动摇了他们对土地的控制权。
司法改革也对教士阶层的司法特权形成挑战。
这一系列的世俗化改革从根本上触动了教士阶层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总的来说,巴列维的一些列改革一方面发展了伊朗经济,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特权阶层,加剧了贫富分化,引发民众普遍不满。
另外,社会的世俗化改革,使西方思想涌入伊朗,促使了伊朗民主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人民对专制王权更加排斥。
对教士阶层的打击,严重损害了僧侣阶层的利益,世俗化的推进也遭到许多伊斯兰教徒的反对。
所有的矛盾参杂在一起,最终引发了伊斯兰革命,埋葬了巴列维王朝。
为何越来越多的伊朗人对现状不满
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经过全民公投,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并通过了新的共和国宪法,霍梅尼在1979年12月成为国家的最高领袖,伊朗成为政教合一的现代神权性君主政体国家。
伊朗伊斯兰政教合一政权是伊朗公投的结果,可以说是绝大部分伊朗人的共同选择。
那么推翻王权政权以后,伊朗人民的生活又怎么样了呢 ?
首先是经济发展缓慢,贫富分化更加严重。
当初,巴列维时期的伊朗虽然贫富分化严重,但是经济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民众也享受到一定的发展成果。
革命后的伊朗经济没有繁荣起来,对石油出口的依赖依然强烈。
革命成功后不但没有消灭贫富差距,反而越拉越大。
伊朗教士阶层掌控着伊朗经济命脉,财富无限,而广大的老百姓却陷入了一贫如洗的状态。
伊朗前总统内贾德曾经提到:伊朗的300人就掌握了伊朗60%的财富,可见财富集中严重到什么程度。
由于政策失误及长期遭受西方制裁,现在的伊朗已经成为中东最穷困的国家之一,很多伊朗人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失业率也居高不下,尤其是年轻人,很多人根本找不到工作,失去生活来源,广大农村地区更加穷困潦倒。
社会面貌倒转。
在巴列维时代,社会风气十分开明,妇女享受比较广泛的权利。
而如今的伊朗妇女不得不重新包上黑面纱,各种各样对妇女的禁锢随也之而来,女性再次成为附属,伊朗又回到了神权时代。
伊朗的自由程度也出现倒退。
伊朗的神权政体对议会及法案具有否决权,对比起国王政府的同等机关有更大的权力。
少数族群的政治权利被打压,非穆斯林族群不享有平等的权利。
政府控制新闻媒体,没有官方的允许下,书籍杂志不得出版、录音带不得分发、电影不得播映、文化团体不得成立。
伊朗执行政教合一政策,教士对于民众思想严格控制,民众的思想受到限制。
以上种种现实,使伊朗很多人认为,伊斯兰革命是毁了伊朗的未来,使国家倒退了几百年。
连霍梅尼的孙子侯赛因·霍梅尼也痛心的说,现在的伊斯兰毁了伊朗的未来,偏离了霍梅尼的路线,他甚至要美国帮助伊朗回到从前。
现在的伊朗年轻人,也对自己父辈当初支持革命的行为充满疑惑:“难以理解他们当初所表达的热情到底是为了什么”。
目前,美伊关系持续紧张,伊朗国内的抗议活动也日趋激烈,很难断定伊朗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祈祷不要发生战争,祝福伊朗人民!
G. 伊朗钞票上的数字,为何会逐渐变成天文数字
这几年,旅游产业越来越发达。伊朗旅游也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但不少人到了伊朗却会发现,这里的金融系统竟是这般模样:当地没有ATM机以至于不能提取现金;用美元或欧元换取伊朗货币里亚尔时,在不同的换钱店铺,其价格会有很大的差别。那么伊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即伊朗钞票上的数字,为何会逐渐变成天文数字?
总的说,伊朗钞票上的数字变为天文数字的原因,正是社会现象推动的结果。
H. 伊朗最后一任王后,为何晚年要靠写回忆录赚钱
作为伊朗最后一任王后,法拉赫·巴列维的名字并不响亮,因为她的丈夫,巴列维国王的政权被推翻,她们一家只能四处流亡。但作为女性,法拉赫的一生却又是一部励志史,她前半生与后半生分外鲜明的对比,任何人听了都会唏嘘不已。
法拉赫在自己的书里这样说:
我,法拉赫·狄巴,不是婚前的女孩,也不是婚后的王后,我是名叫法拉赫的女人,嫁给了一个叫做礼萨·巴列维的男人,现在,我是姓那个男人姓的寡妇,因此,我的真正姓名是法拉赫·巴列维。这就是法拉赫,一个经历了云端生活之后,重新脚踏实地的女性。
I. 沙特阿拉伯国王的大儿子叫什么名字
阿拉伯王室统治家族
现代沙特阿拉伯王国第一任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先后娶过300多个妻子,所生子女不计其数,仅遗下得到正式承认的儿子43人,孙子100多人,重孙500多人,连同三个旁系叔伯的子孙,王室现有男性成员即亲王约5000人,整个家族在17000人以上,是世界上最庞大的王室。
沙特的巨额石油收人,大部分落人王族成员手中。根据官方资料,国家每年从预算中拨出3亿美元给沙特家族开支,实际拔给的款项要比这个数字大几十倍。5000个亲王每人每月从石油收入中领取6万美元生活津贴,还有数十亿美元每年要补贴17000名王室成员。亲王们做各种投机生意聚敛财富,他们在了解到国家发展计划后,预先以低价购买土地,再以高价卖给政府或公司,牟取暴利。一位亲王出售朱拜勒工业企业地皮,赚收20亿美元;另一亲王出售利雅得机场上地,赚取80亿美元。有些亲王在私营企业、银行中握有股份,在阿拉伯国民银行中有三位亲王充当创业股东,每人各有7500股(每股100里亚尔,合29.8美元)。还有一些亲王充当中间人或外国公司的代理人,坐收佣金和回扣。一个承包军火的亲王个人财产达40亿美元。同时,国家对亲王们经营的企业给予各种各样的优惠,从提供无息贷款、赠款到免除税收,使他们发财致富,飞黄腾达。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沙特王室财产已达800多亿美元,有800多名亲下成了百万富翁。
巴林的统治者是哈利法家族,现在的埃米尔伊萨·本·苏莱曼·哈利法是哈利法家族第18位统治者,该家族人数估计有400人,全国国民收入的1/ 3归他们所有。卡塔尔的统治者是阿勒萨尼家族(属伯努·塔米姆部族),其家族有2000人以上,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归他们所有。
伊朗前国王巴列维是亿万富翁。据估计他的财产有200多亿美元。在伊朗形成了以国王为首的,包括王室成员、高级官吏和将军、大资本家和大地主在内的豪门巨富,号称“伊朗二千家”,他们依仗权势,巧取豪夺,利用各种手段,聚敛了大量财富。
(二)与王室有某种关系或依靠个人奋斗成为巨富
这部分巨富主要由承包商、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商、房地产投机商、大批发商和零售商、银钱兑换商、股东和企业家等组成,有的人同时经营各种工商业及银行业。他们构成了各产油国的资本家阶层,其人数不太多,工商业经营的历史也不长,但发展迅速,有不少属于暴发户,不仅在国内开办各种企业,而且大量投资于国外,成为拥有百万资产的富翁。
他们中的一些人发财致富是由于家庭社会地位高,本人又受过西方教育,有比较好的条件。盖特·法拉昂的父亲是费萨尔国王的首席顾问,本人毕业于哈佛大学,30多岁就成了企业家,拥有自己的一份资产。阿德南·卡绍基可谓传奇人物,他是土耳其血统的沙特阿拉伯人,父亲是沙特第一任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的御臣,因此他与王室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曾在亚历山大维多利亚学院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回国后,他得到了制造灰尼板的特许权,开设了国民灰尼板公司,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商业帝同”——三合一控股公司,1978年该公司已拥有4亿美元的资产。70年代中期,卡绍基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经营房地产业务。同时他成功地利用他同王室的关系,挤进了庞大的军火贸易市场,29岁时成为把沙特看作未来武器大市场的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代理人,之后,他为世界各种军火厂家和阿拉伯国家要人牵线搭桥做武器生意,报酬巨额,短短几年里卡绍基一跃成为沙特王国首富之一,40岁左右时资产便高达40亿美元,过上了天方夜谭式的生活。
苏莱曼·奥拉扬是沙特王国最负盛名的多种经营巨商,拥有相当规模的商业船队和大约12亿美元的资产。同时在对美证券投资方面享有盛名;1989年被选为他年轻时工作过的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最高董事会成员。奥拉扬商业集团是沙特许多进口商品的代理商,从事汽车、建筑设备的销售与维修等,还开展运输、保险、房地产、车船出租等业务,与国际上大公司的合作项目也较多,有金属加工,钻机维修等。此外,该集团在沙特和海外拥有大量房地产,在国外的投资,包括在美国和西欧的房地产及其他有价证券,总计超过5亿美元。
阿卜杜·拉迪夫·贾米尔汽车批发集团,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是沙特第二大商业集团,苦心经营20年,建立起雄厚家业,1980年该集团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利润约1亿美元。同时贾米尔还开辟其它财源,例如房地产,海外投资。他在摩纳哥兰特卡洛建立了一家海外投资公司,由其儿子优素福负责管理,贾米尔的财产估计至少有5亿美元。
在今天的海湾各国,注意保持商业信誉的着名财阀有巴林的卡努家族、沙特的苏莱曼家族、儒法利家族和盖赛伊比家族等等。苏等曼家族的头目阿卜杜勒·阿齐兹·苏莱曼担任吉达工商会议所的副会长,是沙特财界的头面人物。曾经是沙特最大兑换商的拉兹希家族开设了银行,作为民间最大的农业经营者,支撑着作为小麦出口国的沙特农业。
这些人的资产都在数亿美元以上,他们不像王室成员,每年有数千万美元的俸禄。他们依靠自己精明灵活的经商头脑,懂得利用石油带来的有利经商条件和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从而建立自己的家业,扩大自己的财富。当然不能否认,他们的财富中也包含着无数带动者付出的血汗。
王公贵族、富商大贾、上层统治者骄奢淫逸,挥金如土,浪费惊人。他们买飞机、买游艇、建别墅,吃喝嫖赌玩乐,极尽享受之能事。
一位曾在沙特亲王专机上当过空姐的美国小姐叙述:当她第一次参观亲王的专机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驾驶舱内机长座椅是皮制的,包括安全带扣子,所有金属部件都是黄金制成的;客舱里放着花丝绒长睡椅,卧室里床上罩着红色狐皮床罩,貂皮枕头和镶着貂皮边的毛毯;盥洗室里面有金制的淋浴器和一个金制坐池;游戏室里一面墙上挂着艺术壁毯,另一面墙上是一整块大镜子,整个飞机上到处显示着富丽豪华。
在机场上到处停放着亲王们成群结队的私人喷气客机,供他们随时出国观赏取乐。沙特前国王哈里德私人拥有一架波音747座机,机上备有施行心脏外科手术的设备,他的私人游艇长达200英尺,价值1260万美元。阿德南·卡绍基拥有飞机5架、海上游艇3艘,其中一艘叫“那比拉”号的游船,是一艘86米长的海上宫殿,有直升飞机升降台、夜总会、最现代的操作室。为了表明自己富有,阿德南还有把自己的一艘游艇上原用黄金浇铸成的船名,全部用白金重铸。
石油王子们不仅在本国国内修建星罗棋布、富丽堂皇的宫殿,而且到国外去购买、修建宏大的别墅。沿着地中海西北部的芒东、摩纳哥、昂蒂布、戛纳直到土伦,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巨富云集的蓝色海岸,在此购买房子已成为国际巨富的一种身份标志。卡塔尔酋长、阿布扎比酋长、沙特国王、黎巴嫩富商安东尼·塔努里、约旦元帅等都在蓝色海岸拥有豪华寓所,军火商阿德南在世界12个地方有豪华别墅,仅蓝色海岸就有好几幢住宅属于他。有些石油富豪在此建房甚至出于心血来潮。例如,沙特有两兄弟、在一块一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盖起了两幢居住面积1000平方米的别墅,房前是一览无遗的戛纳海海湾和昂蒂布角。房子建成后,两兄弟突然发现自己是不会去住的,于是决定出售,毫不费力地找到主顾,对方愿意出价1亿法朗,并且一次付清。
昂蒂布角建有专供国际大亨使用的港口,隶属国际游船俱乐部管理,只停泊19艘船,1984年阿德南第一个参加投资,为此还获得昂蒂布市颁发的荣誉市民勋章。卡塔尔酋长的“阿尔漫沃”号一年四季停在港口内,沙特国王法赫德的游艇是世界上最大的,长度为146米,它在码头上有专用的泊位。有这样一则故事,几年前沙特国王来海港度假,作为贵宾,他受到俱乐部的殷勤接待,国王同意穿上便服与俱乐部主任嘉米叶·莱翁合影。回去后不久,国王给俱乐部寄了1张100万法朗的支票,以示感谢,但是支票错寄到昂蒂布市政府。市府赶快用这笔钱给一处古迹方堡装上了彩灯。主任莱翁知道后很不高兴,要讨回这笔礼钱,可市长却回答他:“你保留照片,我保留支票,咱们两清了”。因这100万法朗,俱乐部和市府搞得不愉快,自此三年多过去了,法赫德国王都没再去自己在昂蒂布的游船上。
除了蓝色海岸外,石油大亨们还在巴黎、日内瓦购建寓所。1982年,当时还是王储的法赫德在日内瓦修建了豪华寓所,风格是新文艺复兴式的,大理石的直柱、铁制品都经过镀金,窗门全部可以防弹,拥有27个睡房,价值2110万美元,是王室在瑞士最豪华的寓所。
日内瓦区还有若干处王室寓所,其中包括一幢14世纪时的堡垒式建筑物“贝列夫保”,它的永久主人是持伊朗护照,曾两次角逐联合国秘书长职位的沙鲁丁·阿迦·汗。还有一所属于沙特苏丹亲王的宅邸,1970年购置,据说花了1110万美元进行装修。沙特王储阿卜杜勒亲王1988年放弃他在巴黎一座面积450平方米的寓所,原因是嫌它太小了,同时,将住所中的家俱分100摊,以800万法朗(130万美元)的拍卖价出售。
巨富们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他们喜欢的城市开罗和伦敦大肆挥覆,纵色恣情。据埃及旅游部的统计材料表明,到埃及旅游的沙特人最多。每周一、四,很多沙特人邀请数百名客人乘坐大型客机从利雅得飞往开罗,举行各种各样的家庭活动,譬如,在高级宾馆为儿子或女儿举行非常奢华的婚礼,有疯狂的肚皮舞和阿拉伯通俗歌曲助兴。伦敦到处都有阿拉伯人,他们大量采购物品,也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寻欢作乐的聚会。以前,阿拉伯人比较喜欢去西方国家观光游览,近年来,对东南亚也大感兴趣,来度假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人数不断增长。
与豪门巨富相比,一般百姓的生活就差远了,但是同中东其它国家相比,海湾诸国平民的生活也是较富裕的。他们家家雇用外籍劳动力做家务,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和盛行,并且以多雇人为荣、科威特人的家庭一般都雇有一至数名东南亚籍或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佣工。从厨房烹调、会客室接待、看管孩子到开车等事务全由雇工担任,雇主什么都不用做,不少科威特家庭的确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在中东地区表现得十分鲜明。阿拉伯产油国里干粗活、脏活、重活,比如清洁工、搬动工等都是外籍劳工,他们同其它一些低收入者构成了产油国里的贫者。贫穷者不仅生活上清贫,而且精神上、肉体上还遭受歧视和折磨,在今天阿拉伯世界,客籍劳工代替了从前的奴隶,各种雇佣合同和假婚姻掩盖了“奴隶制”真相。石油大亨们从欧洲、非洲、亚洲进口奴隶。一名叫施瓦尔的女佣从住在伦敦的两个科威特姐妹家逃了出来,身上有93处伤疤,类似于这样的人在英国还存1000人之多。
伊朗工资差别十分巨大,国家石油公司总经理月薪为15万里亚尔,大约相当于工人最低工资的的100倍,国会议员月收入11.5万里亚尔,省长月薪4~9万里亚尔,都高出工人最低工资的好几十倍。众多工人住在贫民窟,他们微薄的工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农民收入则更低。
埃及穷人成千上万,住在棚户区,拥挤、脏乱、不堪形容,许多人没有工作,没有希望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才80埃镑,还有一些毕业生甚至处于失业状态。穷人的生活水准很低。
沙特阿拉伯的人均收入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沙特农民,占人口总数1/ 4的农民的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仅占1%。
由上述可见,石油繁荣使中东地区贫富分化日趋严重,一方面是王公贵族、豪门巨富、上层人物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侈、荒淫无耻的生活;一方面是穷苦者为填饱肚子而奔忙,为艰难生活而烦恼。这就是当今中东地区的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选自马秀卿主编:《石油、发展、挑战——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东经济》,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J. 伊斯兰革命后,美国和霍梅尼势不两立,为何当初美国还要给霍梅尼79亿美元
因为霍梅尼绑架了美国外交官及当时在伊朗的美国籍军官军人等。在伊斯兰革命之初,美国与霍梅尼其实是盟友关系。当时的伊朗统治者巴列维一致给石油涨价,让美国方面负担很大,这点引起了美国的不满,于是想把巴列维换掉。
美国为了解救人质,多次试图潜入伊朗实施营救,都以失败告终了。最后迫不得已,答应解冻伊朗在海外的资产,不允许巴列维进入美国治疗,甚至向伊朗方面转移了79亿美元。至此美国人质事件才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