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两河流域具体是指哪儿
两河流域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主要在今天的伊拉克,旧称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亚述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的发祥地。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Μεσοποταμία)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
由于这两条河流每年出现氾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水源和土壤提供种植粮食的必需品,成为孕育文明的基础,但同时该地气候干旱缺水,所以当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运用灌溉技术,灌溉为当地带来大规模的人力协作和农业丰产。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
(1)伊朗高原东南部什么河扩展阅读
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
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编制了第一种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至今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文字记载材料(泥版)。
历史学家把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间的苏美尔文明称作“早期高度文明”,这一时期的文化有乌鲁克文化与杰姆代特奈斯尔文化,一方面,这一时期各苏美尔城邦都已经存在,苏美尔人的文字也已经存在,但是这段时期的历史仍然很不清楚,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的。
比如考古发现的不充分,或者文明刚刚起步之时,本身尚未进行系统的历史记载等。现在发现的这一时期的楔形文字的文献主要是经济或者行政方面的文书,尚无法勾勒出当时完整的历史来。
最早的苏美尔时期由数个独立的城市国家组成,这些城市国家之间以运河和界石分割。每个城市国家的中心是该城市的保护神或保护女神的庙。每个城市国家由一个主持该城市的宗教仪式的祭司或国王统治。
Ⅱ 西亚的伊朗高原地区
闭塞的山间高原
包括高原内陆及其周围山地,主要由南北两侧的边缘山地及中间高原盆地所构成。其边缘山地属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山带。分为两支,北支主要有厄尔布尔士山脉、科彼得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南支主要有扎格罗斯山脉、莫克兰山脉、基尔塔尔山脉,并东延成苏来曼山脉。伊朗高原南北介于中亚平原和阿拉伯海及其海湾之间,西邻亚美尼亚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接印度半岛区的塔尔沙漠,东西长达2500公里,南北最宽为1500公里,面积约27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伊朗,小部分属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
伊朗高原周围山地高大险峻,尤其是兴都库什山和扎格罗斯山脉等,海拔高度都在3000米以上,有冰雪覆盖的山峰高大连绵,十分壮观雄伟。
干燥的伊朗式气候
伊朗高原气候主要属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具有大陆性显着、温差大、冬春降水多等特点,因此称伊朗式气候。南部边缘为热带干旱气候。
伊朗高原基本上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东北信风带,地势较高,气流多来自干燥内陆,高原内部又呈盆地状,导致本区气候具有突出特点:大陆性显着,冬凉夏热,年较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400毫米,大部分地区在200毫米以下,高原中部尚不到100毫米,仅在边缘山地特别是迎风侧降水量较多,厄尔布尔士山北坡和里海沿岸年降水量常超过1000毫米,是降水最丰富的地区;西北部和西部山地年降水在500~750毫米之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自北而南、从西向东、由山地到内陆盆地逐渐减少的趋势。
内陆流域广大
封闭的地形、稀少的降水使伊朗高原上形成了广大的内流区(包括无流区),内流、无流区约占其总面积的2/3。高原上没有真正的大河,河流长度不大,流域面积有限。河流的水量少,水位季节与年际变化都很大,多季节性河流等成为本区突出的水文特征。高原内部基本上为内流区和无流区,内陆河多发源于高原边缘山地的内侧,流向内陆低地。赫尔曼德河发源于喀布尔西帕格曼山,向西南流入萨巴里湖,全长1110公里,是伊朗高原最长的河流,为内陆河,主要靠高山融雪水和冬雨补给,最大径流量在春季或春末,此时在干旱的低地可出现春洪水灾。其余较大的内流河有赫里河、哈利勒河、库尔河等。外流河多分布在高原边缘山地的外侧,都很短小,流域面积也很小。最长的外流河是卡伦河,发源于扎格罗斯山,流向西南,在阿巴丹附近汇入阿拉伯河,全长550公里,有一定的通航价值。此外,还有一些更短小的外流河流入阿拉伯海及阿曼湾、波斯湾。着名的湖泊有萨巴里湖、纳马克湖等,都是内陆咸水湖。
植被
自然植被—土壤主要属亚热带荒漠草原、荒漠和灰钙土、棕钙土及漠土系列,自然景观多为半荒漠、荒漠景观。整个内陆高原基本上是半荒漠和荒漠,植被稀疏,植物种类很少,多生长疏生短草和肉质、多刺、根系发达的灌木。森林面积很少,仅占10%左右,在南里海低地厄尔布尔士山脉北坡森林茂密,多阔叶林,在扎格罗斯山地西部有较稀疏的森林,在山地森林带以上分布着大片的山地草原。
自然资源
以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扎格罗斯山的西南麓,即构造上属新褶皱山地的前缘凹陷地带,储油构造良好,已探明储量100多亿吨,是西南亚也是亚洲和世界上的主要石油产地。铁矿亦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地区,如克尔曼、巴米安等地,储量大、品位高。铜、铬、铅、锌等矿储量也相当可观。土地主要是适于放牧的各种草地,可耕地较少,不足总面积的1/5,水源不足,使草场载畜量很低。
Ⅲ 伊朗的海边地形,伊朗的河流,详细介绍。
伊朗位于西亚面积1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文明古国,1979年4月1日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首都德黑兰。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占90%以上,政教合一。海岸线长1830千米全国多以高原山地为主主要河流卡伦河、阿拉伯河、阿拉斯河等。北部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接壤,隔里海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相望。东部与阿富汗、巴基斯坦相邻,西部是土耳其、伊拉克、科威特,隔波斯湾与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联酋、阿曼相望。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是重要战略地带。重要沿海城市阿巴丹、霍梅尼港、布什尔、阿巴斯港等。如果开战应该是它的石油重镇(如阿巴丹、设拉子、阿瓦士等)、核能设施(如布什尔等)、战略重镇(如德黑兰、伊斯法罕、大不里士等)以及一些石油设施和被怀疑的核武设施。(个人猜想,仅供讨论)。
Ⅳ 中东地区亚洲部分的河流有哪些。。。。
中东地区的河流主要发源于土耳其境内安纳托利亚高原东南部的东托罗斯山南麓,向东南注入波斯湾,如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有两条河流注入里海。底格里斯河是中东名河,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流向东南,经迪亚巴克尔市,后经叙利亚东北边境进入伊拉克,继续向东南流经摩苏尔、巴格达等城市,至古尔奈与幼发拉底河汇合后,继续东南流至法奥附近注入波斯湾。
Ⅳ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在哪里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都位于西亚地区。底格里斯河Dijla是中东名河,与位于其西面的幼发拉底河共同界定美索不达米亚,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最后与幼发拉底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特点
底格里斯是米所波大米的第二条大河,源自土耳其东部的山岭,全长2250公里,在距波斯湾64公里的地方与幼发拉底河汇合。底格里斯河在春秋两季河水泛滥,亚述的大城尼尼微迦拉和亚述都建在底格里斯的河岸上。圣经记载这河也是伊甸园中四道河流之一。
作为闻名遐迩的两河之一,幼发拉底河是西亚最大的河流,正是在其数千年如一日的滋润下,人类才得以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与亚述等一系列为后人所熟知的先驱文明才得以在此繁荣壮大。
Ⅵ 伊朗高原东边和喜马拉雅山西边是什么河
伊朗高原的东边是印度河,喜马拉雅山的西边是恒河。
Ⅶ 伊朗有什么河湖
伊朗境内无主要河川流域与水系。
最长的河流为卡伦河,发源于札格罗斯山脉,流经胡泽斯坦平原,汇入阿拉伯河后注入波斯湾北端,部份河段偶可行舟。在中央高原区的河流,大多数时候是干河床,只有在春季雪融时才有水流,注入咸水湖;这些咸水湖到夏季后,往往也只剩下干的盐湖床。位于西北角的尔米亚湖是境内最大咸水湖,终年不干。
Ⅷ 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与哪片水域连接
是阿拉伯湾,通称海湾。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东南至霍尔木兹海峡,长约990公里,宽56~338公里。面积24万平方公里。水深:伊朗一侧大部深于80米,阿拉伯半岛一侧一般浅于35米,湾口处最深达110米。湾内有众多岛屿,大都为珊瑚岛。湾底与沿岸为世界上石油蕴藏最多的地区之一。淡水绝大部分来自西北面的阿拉伯河与卡仑河。因蒸发量超过注入量,故西北部盐度(38-41‰)仍比东南海口(37-38‰)高。西北部水温 16-32℃,东南部24-32℃。自古为海上交通要道。沿海居民从事航海、商业、渔业与采珍珠业者较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的石油主要经波斯湾外运。海湾地区为世界最大石油产地和供应地,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年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所产石油,经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宝库”之称。
Ⅸ 两河流域具体是指哪里
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在希腊文中的含义为"河间之地"。幼发拉底河,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伯拉大河,长2700公里,流域面积444,000平方公里,是西亚地区最大、最长的河流。幼发拉底河起源于土耳其高原地区孙唤,在土耳其中部,数条支流加入,构成幼发拉底河上游区域。在土耳其东南部,哈布尔河加入,成为幼发拉底河最重要的支流。幼发拉底河在土耳其境内长度仅为全长的30%,但其流量的94%来自土耳其山区。在今叙利亚哈拉布(阿勒颇)东北120公里处,幼发拉底河进入今叙利亚境内。在进入今伊拉克境内时,幼发拉底河几乎与底格里斯河平行,两河之间最宽距离不超过160公里。幼发拉底河流域年流量28亿立方米,在四、五月间流量最大。幼发拉底河自古以来就是中东地区的交通要道,因其水流平缓,早期居民就很早就在幼发拉底河上航行,它还是重要的界河。西亚地区第二大河流底格里斯河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总长约1840公里。主要支流为大小扎布河、底亚拉河等。起源于今土耳其境内的大扎布河和起源于伊朗高原的小扎布河是底格里斯河的发源地,在上游地区,底亚拉河加入,它起源于伊朗高原。在中游和下游,陆续有5条以上支流汇入底格里斯河。今天的底格里斯河上游流经亚美尼亚和亚述地区,在下游与幼发拉底河汇合组成阿拉伯河流入波斯湾,阿拉伯河长190公里,在古代,阿拉伯河并不存在,基本在今两河汇合处,两河已经分别流入波斯湾。
古代两河流域气候不似今天一样干燥,气候为大陆性亚热带半干旱类型或凯告,北部和东北部山区为地中海型气候,季节只有冬夏两季,雨季从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在山区从11月至次年4月),冬季最高气温16度,最低气温2度,有时有霜冻。夏季炎热干燥,白天最高气温可达49度,夜晚最低气温也仅为26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54毫米,但60%的地区降水量低于100毫米,而东北部山区则为1200毫米。古代的波斯湾海平面高于现代,气候也较现代更加湿润,年降衫明水量推测在200—400毫米之间。
两河流经地区地形各异,上游主要是山脉和高原,中游以丘陵和草原为主,下游为冲积平原,在波斯湾入海前形成大片沼泽。在两河流域地区东部和东北部是伊朗高原和扎格罗斯山脉,西北部是陶鲁斯山脉,西部经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与地中海相连,南部为叙利亚沙漠和阿拉伯沙漠,东南部为波斯湾。这样的地形地势决定了两河流域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中上游,农业生产以畜牧业和天然农业为主;而在下游地区,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工灌溉,园林业和渔业是重要的辅助生产部门。此外,幼发拉底河河水平缓,不利于大型船只航行,灌溉为主要功能,但小型船只可以通行,特别是古代两河流域人用芦苇和沥青制造的平底船至今仍是幼发拉底河航运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