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和美国交恶
主要原因是伊斯兰革命的胜利。
起因事件:
1、伊斯兰革命:
195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成为伊朗民选首相,把被美国与英国占有的石油资源,实现了国有化,归伊朗人们所有。
英美岂能白白让自己利益受损,于是,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共同策动了一场‘阿贾克斯行动’,成功在1953年推翻时任总统摩萨台,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
巴列维上台后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蓝图来进行改革,同时打压国内宗教势力,还签下了美国军事人员在伊朗的治外法权。
那时的德黑兰俨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妇女着装西化,可口可乐大广告牌随处伫立。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极度不满。
伊朗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在德黑兰,有数万示威者被打死,
1979年,宗教领袖发动伊斯兰革命,全国各地大规模示威和罢工,交通中断,伊朗军方宣布中立,巴列维被迫流亡,巴列维王朝覆亡。
2、美伊断交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同年10月,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的消息被传回国内,愤怒的德黑兰穆斯林群众冲入了美国大使馆,扣留了使馆人员,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
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
电影《逃离德黑兰》讲述的就是这一伊朗人质危机事件。
(1)伊朗为什么要把狱犯放出扩展阅读:
美国制裁对伊朗的制裁:
路透社称,为遏制伊朗导弹与核计划并削弱伊朗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8月重启对伊非能源领域制裁,现在又宣布新制裁,试图用一系列“组合拳”令伊朗最终屈服。
美国财政部发布通告称,从5日起对涉及伊朗金融、航运、航空、能源等领域超过700个个人、实体、飞机和船只实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银行及其境内外分支机构、伊朗国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飞机和伊朗原子能机构。
此次制裁重点瞄准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蕴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产油国。按特朗普所说,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也门、叙利亚等国,并迫使伊朗同意就核问题重新谈判。
此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5日宣布,美国将暂时允许8个国家或地区在美对伊朗制裁后继续购买伊朗石油。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土耳其和中国台湾地区。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后不会延长。
另据报道,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对伊朗新制裁时,模仿美剧《权力的游戏》“凛冬将至”桥段,在“推特”上发布一张海报图。图中他从层层迷雾中走来,配以“制裁将至,11月5日”字样。
对此,《权力的游戏》制作方美国HBO电视网迅速声明“不希望商标被用于政治用途”。接下来,美国网友轮番斗图,以相同底图绘制“诉讼书将至”“米勒将至”(注:米勒是负责调查特朗普团队“通俄门”的特别检察官),甚至“牢狱将至”。
⑵ 伊朗有7位总统,为何只有内贾德进了牢房
自从上世纪伊朗爆发了革命之后就推翻了伊朗国王开启了伊斯兰治国,重建历至今伊朗一共出现了七位总统,除了第二位被谋杀之外基本上还算过得不错,然而除了内贾德总统进了牢房,那么为何只有他进去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过于强硬。
所有人都知道伊朗的总统只是精神领袖的打工仔,做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前稿要看哈梅内伊的脸色戚拆。然而内贾德的完全就不同了,在下台之后居然还提出了很多打击权贵的政策。于是乎,最高精神领袖就取消了他的参选资格。在这个时候作为聪明人也应当知道这是警告,如果能够及时收手回家以养天年那么就处于安全,可是对于内贾德来说就算是在打压也必须要发表自己高悔枣的政见,甚至还要偏执参加总统选举,他的这种做法就是在藐视神权藐视最高精神领袖,被抓进监狱送入牢房也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⑶ 意大利一名囚犯越狱,囚犯越狱后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据外网报道,在意大利的一个监狱里,一名正在服刑的罪犯趁着傍晚从牢里面逃出来了,随后被有关人员发现,随后媒体就发出来了逃犯的一些面貌特征,呼吁广大民众积极举报。据有关报道,在这个监狱中,这个罪犯逃脱不是第一起事件,在很多月前,当地的警方才刚刚抓住了两名逃跑的囚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逃犯在流落在外,仍然没有被抓捕归来。
我觉得一个囚犯越狱后,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首先会扰乱社会治安,因为一名囚犯逃出来之后,一些生活在其附近的居民肯定会感到非常的心慌,害怕罪犯会对自己产生一些伤害。同时我觉得罪犯越狱也代表了当地的一些监管系统,还并没有完善。可能是由于当地并没有对这个监狱进行资金支持,导致监狱的围墙没有得到合理的修缮,才导致这些事情的发生。
有这么多越狱事件被报道出来,很多人都非常困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犯人会想越狱?我认为应该是他们不想接受法律的制裁,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才会产生拼命一搏逃出去的想法。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应该要知法守法不犯法。
我觉得为了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应该保持监狱整体封闭以及及时的检查在监狱里的违禁物品并且没收,以保证社会和谐,国泰民安!
⑷ 伊朗有死刑吗
有啊1、 死刑执行方式多样化 伊朗的死刑执行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枪决、绞刑、斩首乃至石刑。对于通常适用于死刑的犯罪以枪决执行;对于诸如谋杀、强奸、通奸、贩毒等严重损害了伊斯兰法的行为,则适用于绞刑等刑罚。不过,具体的死刑执行方式往往以法院判决为准,法院在对每个死刑案件进行判决的时候,对死刑的执行方式也在判决中列明。2011年1月3日,伊朗对4名被控绑架勒索的罪犯执行了绞刑。此外,伊朗对间谍和强奸犯等严重犯罪分子实施过绞刑。2007年5月27日,广受国际社会关注的涉嫌通奸和谋杀亲夫等罪名的伊朗女士阿什蒂亚尼,被伊朗最高法院核准死刑,判处石刑,但是并没有明确执行日期。为了营救自己的母亲,阿什蒂亚尼的两个儿子在伊朗发起了“释放阿什蒂亚尼运动”,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名为“阿瓦兹”的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巴西总统卢拉等都表示了呼吁和关注。伊朗严厉判处毒贩死刑2009年12月,伊朗议会通过了一项法律,认定携带或处理超过30克的毒品就应判处死刑。这是伊朗在今年初即大规模处死毒贩的原因。自2011年以来,已有数十名毒贩被处绞刑。伊朗媒体称,许多民众对官方严惩毒贩表示支持。不过,此举却引起外国一些组织的不满,他们认为伊朗司法系统的死刑判决过于严厉,而伊朗官方却辩驳称,这些组织的言论是干涉伊朗内政,伊朗对待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就要施以严法。2011年1月19日,伊朗绞死10名毒贩。绞刑地点安排在该国西部城市拉卡吉的一所监狱内。伊朗媒体并未透露此次绞刑的具体细节,只是称这些人严重违反伊斯兰教义,给社会带来混乱,因此应该依法严惩。1月13日,在西部城市库拉马巴德的监狱内,伊朗的执法人员将5名毒贩处以绞刑。本月初,有15人被推上绞刑架。伊朗官方指责他们贩运5公斤到100公斤的海洛因或者其他类型毒品。2、伊朗是世界上少数仍维持神权至上的国家,伊朗女性的处境也始终无法伴随着西方数波的妇女运动而获得解放。
《以色列人》报道,伊朗法律规定不得处决年轻处女,但解决之道并非让处女获取死刑的豁免权,而是在处决前先行派狱卒破身。
一名不便曝光的伊朗动员穷人组织成员透露,伊朗规定不得处决年轻处女,因此监狱会在行刑前晚,举行“临时结婚”的仪式,这种仪式说穿了,就是让扮演“丈夫”的狱卒将处女破身,解除不得处决处女的障碍。
这名成员指出,他16岁加入组织,因表现受长官肯定,18岁被委以运行“临时结婚”的“光荣任务”。
他说年轻处女对“临时结婚”的恐惧甚于隔天一早的处决,因此她们都会反抗,为使“婚礼”顺利进行,有时得在她们的食物中掺安眠药。
⑸ 伊朗有7位总统,为何只有内贾德进了牢房
因为伊朗的政治制度原因和内贾德的个人原因,伊朗的政治制度是选用了最高领袖和总统制度。因此在总统之上还有一个最高领袖,而内贾德的为人处事得罪了许多人,所以内贾德下台后,他的仇家就将他送进了监狱。
内贾德不像其他总统一样出身于名门世家,其他总统不是伊朗高层,就是有一些强大集团的支持。内贾德不一样,他出身于平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铁匠,没有能力给他太多的支持,而内贾德担任总统的这几年也没有拉扰到自己的势力,一心只想着扶持农民,所以仇家倒是挺多,因此他下台后,就和平民没有什么差别,因此伊朗这么多总统只有他进了监狱。
⑹ 萨达姆临刑前,最后一晚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充分考虑老萨在中国的“君王”一样的执政,判他死罪,的确不冤。自然,他的这些“暴政”,和那时候的一些中东地区“总统制”我国独裁者大多数一个德行。
独裁者萨达姆自然,这一也没法,中东地区没好多个创建当代政冶、社会发展、经济结构的,到处都是各行其是的部族规章制度,也有无所不在的派别矛盾。
美军的行为,激怒部分受到萨达姆恩惠的人,他们自发组织成反美队伍,进行示威游行宣传美军的恶劣行径,号召全面联合抵制,一起将美军赶出领土之外。美国方面也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多大连锁反应,以至于自己后续在伊拉克寸步难行。
⑺ 疫情当下的伊朗,为何突然释放54000名囚犯
为了增加可调配人手,应对新冠肺炎病毒在伊朗的流行造成的不乐观局势,特殊时期采用的特殊方式。
伊朗人口相对介绍——释放囚犯,增加共同克服病毒的国民劳动力。
既然这条政令能在伊朗公布实施,就证明伊朗民众和执政者已经做好了应对一切最坏结果的措施,毕竟相比于伊朗在病毒肆虐下可能一蹶不振,国家可能发生混乱的结果还是更好一点,而且犯人也是伊朗群众,会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国家的。
⑻ 伊朗伊斯兰革命前因后果
伊朗伊斯兰教革命远因起于1963年伊朗巴列维国王宣布施行之白色革命。该革命依照美国的蓝图来进行伊朗的农业与工业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给予妇女选举权、森林水源收归国有、工人参加分红并限制宗教势力等措施。另外还签下了在伊朗的美国军事人员可以享受许多特权和司法豁免权的不平等条约,例如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审判,而是交给美国人处理。
该改革遭到伊斯兰教宗教领袖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大力反对,批评说:“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是美国和以色列造成的!”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是伊朗什叶派宗教学者(大阿亚图拉【阿亚图拉,伊斯兰教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支派乌苏勒学派高级神职人员的称号,意为“神迹”。】),霍梅尼的祖父和父亲均为什叶派宗教领袖。20世纪50年代被公认为阿亚图拉。1962年移居库姆。1979年伊朗革命的政治和精神领袖。
为了使改革顺利,巴列维国王逮捕了霍梅尼,将他移送到监狱、军事基地等地,伊朗人民为此发生了大规模抗议与暴动。巴列维国王在强大的民众压力下只有释放霍梅尼,最后于1964年11月4日将霍梅尼强迫驱逐出境。其后他后定居伊拉克什叶派圣城纳杰夫。1978年10月6日移居巴黎郊区,宣传推翻国王和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主张。
伊朗巴列维国王只注意经济改革的“白色革命”,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的发展明显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伊朗社会贪污盛行,造成整个社会道德的颓败;贫富悬殊与日加剧。但国王拒绝政治体制改革,最后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巴列维王朝的专制现代化造成的令人窒息的政治专制、触目惊心的腐败和惊人的经济两极分化,老百姓对“白色革命”的失望和不满是显而易见的。霍梅尼把握住了机会,教士集团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下层群众结成了联盟。在伊斯兰革命中,以霍梅尼为领袖的教会理所当然地成为众望所归,终于引发“黑色革命”,巴列维王朝自此终结。
在推翻巴列维国王的改良运动的过程中,霍梅尼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从一个抽象的神学意识转变为一场使伊斯兰在政治、文化上具有新生力量的生气勃勃的运动。伊斯兰教这种从游牧部落诞生出来的宗教,以"安拉崇拜"的信仰虔诚为特点,提倡善行,把真主的恩惠施之于众生。然而,与其它大宗教不同的是,这个宗教从不隐瞒它的政治意图和对权力的浓厚兴趣。当初,为了推翻巴列维国王,霍梅尼宣称,“伊朗的贫富悬殊,贪污腐败,社会不公与道德失序,都是受西化毒害的结果;唯有回归真正的伊斯兰教教义,才能建成一个更美好,更高尚,更和谐的伟大社会。”可以想见,在充满着失望和危机四伏的伊朗,这种诉诸自身光荣传统并唤起憧憬理想美好社会的呼吁会产生多么大的感召力。霍梅尼在伊朗上台后提出“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 ,“用伊斯兰的思想和知识‘教育人民’”。的口号,以显示其对真主和教义的无上尊崇。巴列维王朝垮台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伊朗粉墨登场了
1979年,以人民为主的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同年,霍梅尼回国并举行公民投票,废除君主制度,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了伊斯兰教共和制度,并在翌年修改国旗。
http://ke..com/view/1537177.htm
⑼ 伊朗为什么要将玛卡尔驱逐出境
伊朗要将马卡尔驱逐出境,誓言为他在伊朗境内参加了抗议政府活动,而且到处在宣传反政府的言论,甚至刺探军情
⑽ 伊朗门的事出有因
里根政府为何竟同被他们称为“邪恶之国”的伊朗打起了交道?而伊朗又如何接受了“大撒旦”的橄榄枝?说来话长。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曾经繁华一时,如今却成了世界闻名的恐怖之都。各派不同的政治和宗教组织为了各自不同的利益,在这里进行着激烈的较量,炮战,枪战,暗杀,绑架,劫持飞机等等恐怖事件层出不穷。矛盾的焦点是阿拉伯民族与以色列的激烈冲突,而美国长期执行一条纵容偏袒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扩张的政策,激起了阿拉伯人对美国的仇恨,自然,美国人成了某些阿拉伯激进组织搞恐怖主义活动的活靶子。
1984年3月,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一等秘书,中央情报局贝鲁特站站长巴克利遭绑架。此后一年多内,又先后有6名美国人遭到绑架,酿成了使里根政府伤透脑筋的人质危机。绑架者向美国政府提出了释放人质的 3 个条件,即释放1983年因参与策划和袭击美国驻科威特大使馆而被科政府投入监狱的17名囚犯;美政府对以色列施加压力,释放被以色列和南黎巴嫩军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人;提供贷款,开发南黎巴嫩。绑架者扬言,美政府若不答应其条件,人质将被逐个处决。
人质危机引起了美国国内各界的严重关注。里根政府一方面声称要作出强硬反应,拒绝与恐怖主义者妥协;一方面又绞尽脑汁寻求人质获释的途径,但收效甚微,时间越拖越久。绑架者似乎不耐烦了,他们说到做到,1985年下半年,在被绑架一年多后,巴克利的尸体出现在照片上。
里根总统在处理人质危机问题上的无所作为引起国内舆论的强烈不满,一些国会议员和新闻记者纷纷抨击政府“遗弃”人质。此时美国正值中期选举的前夕,执政的共和党内部一些人也要求里根尽快想出办法,以缓解舆论压力,增强共和党人的选举资本。内外交困,里根寝食难安。
真是没有办法吗?不是。在美国政府为人质释放所作的种种努力中,他们发现,要找到一个既不答应绑架者提出的条件而又能使人质获释的办法,那就不能不与美国的冤家——伊朗打交道。因为伊朗对绑架者有勿庸置疑的影响。这一发现使美国政府啼笑皆非。
正当里根政府苦恼之际,1985年8月,从贝鲁特和海牙国际法院传来了信息:伊朗政府内部至少有一个派别的人对恢复同美国接触感兴趣,急切地希望同美国坐在谈判桌前。这一消息使白宫格外兴奋,里根当即召集国务卿舒尔茨,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国防部长温伯格和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等进行紧急磋商。里根认为,应该接住德黑兰抛出的红线,同伊朗谈判不仅可以为人质获释带来希望,而且还能着眼于今后,即寄希望于霍梅尼之后,使美国“重返”伊朗。同伊朗恢复关系,对于美国搞活它在整个中东地区的一盘棋是有巨大好处的。
而伊朗这方面,由于它同伊拉克打了6年,国库空虚,武器不足,经济上处于困境,国际上处于孤立境地,因而伊朗也有与美国做交易的愿望。这一政策更多地反映了以议长拉夫桑贾尼为首的温和派的主张,并得到了最高领袖霍梅尼的首肯。霍梅尼曾说:“如果我们走一步,大撒旦就会走100步!”
在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兴致勃勃的里根最后拍板:立即进行美伊秘密接触。这一任务交给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具体承办。另有报道说,早在1985年初,里根就批准了一份由麦克法兰拟定的计划,通过以色列向伊朗供应武器和零部件,改善美伊关系,使伊朗帮助释放美国人质。该项计划由麦克法兰和其助手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诺思中校具体负责。
在这场交易中,以色列自告奋勇地承担了掮客的角色。“摩萨特”特务,军人商雅各布・尼姆罗迪曾作为美国的代表,同伊朗实业家马努赫尔・古尔巴尼萨尔商谈具体交易办法。1985年夏,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迈克尔・莱丁在以色列的安排下,在欧洲某地会见了古尔巴尼萨尔。1985年9月3日,以色列官员向麦克法兰转达了伊朗方面的意向,即若美国能向伊朗运送一飞机军火,伊朗将在一天内帮助释放一名美国人质。麦克法兰当即拍板同意。在 1985 年辞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麦克法兰仍继续为美伊交易而奔走。1986年5月,他亲赴德黑兰,钉下以后爆发“伊朗门”事件的楔子。经过多次秘密接触,双方终于达成了交易。
1985年9月,以色列先后两次租用DC—8型运输机满载“陶”式反坦克导弹,飞机零部件和弹药飞抵德黑兰,同期,美国人质本杰明・韦尔获释,美国人终于尝到了甜头。9月14日,里根打电话给佩雷斯,对以色列的合作表示感谢。就在此时,白宫幕僚们在是否继续进行美伊交易的问题上发生了争吵。以舒尔茨,温伯格为首的一方,主张停止美伊交易,而以凯西和新上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为首的另一方则认为,如果需要的话,同魔鬼打交道也是可以的。双方毫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里根为调和双方矛盾,表示暂时停止与伊朗的接触。美伊一度回到互不来往的状态。
但是,问题并未解决、人质危机又紧迫起来,并严重地影响美国的中期选举。里根权衡再三,终于下令恢复美伊军火交易。1980年7月到同年10月,美国先后两次给伊朗运送了军火,美国人质詹森、雅各布森先后获释。参议员邦伯斯估计,美伊军火交易总额可达1亿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