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和贝鲁特什么关系

伊朗和贝鲁特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3-05-15 03:29:38

Ⅰ 黎以冲突、巴以冲突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交战原因、和交战具体内容

他们之间可不止一次战争

三次中东战争都有他们的参与,每次的原因内容也不尽相同

希望你能问具体点

Ⅱ 以色列与伊朗目前的状况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和伊朗有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两国在对抗苏联的控制,和反对阿拉伯人有共同利益。两国在军事,外交,贸易上有很多的友好合作,伊朗也是以色列石油的重要来源地。1979年伊朗革命后,亲美派沙阿(伊朗君主)领导的伊朗君主立宪政体在过程中被推翻,伊朗在1979年4月1日成为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成为国家的最高领袖。两国关系开始改变。
1980年伊拉克入侵伊朗后,伊朗得不到西方国家支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以色列购买武器,弹药,但这个在提升双方关系上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之后因为伊朗经常不能按时付款,双方终止了交易。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并在贝鲁特成立了亲以政府。但几天内,伊朗就在黎巴嫩地区部署了‘革命卫队’支持敌对以色列的什叶派。
伊朗训练了一个什叶派组织,之后发展成了很强大的‘真主党民兵’,对以色列形成了巨大的威胁。真主党民兵在黎巴嫩对以色列驻军发动过多次袭击。到了2010年,以色列和伊朗关系更加紧张,以色列担心伊朗研发核武器会对其产生巨大威胁,甚至考虑过单方面发动军事打击消灭伊朗的核计划,不过还是把更多希望寄托于美国及西方国家对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控制。近日川普退出伊核协议,并把美国使馆搬迁到耶路撒冷无疑像以色列表示更坚决的支持。伊朗会更加强化其军事防范及各种措施,以色列对伊朗支持的老敌人叙利亚打击也更加激进。

Ⅲ 哪位大侠能提供一些以色列和黎巴嫩关系的历史资料

巴嫩真主党简介
·1982年的黎巴嫩正处于内忧外患,内战进入第7个年头,以色列大举入侵黎巴嫩,占领了黎巴嫩半壁河山,近60万名什叶派难民涌入首都贝鲁特南郊。这些难民没有住房,没有工作,也没有人关心。他们渴望返回自己的家园。于是,在当时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的一手支持下,真主党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南郊诞生了。它是穆斯林什叶派政党,打出的旗号是开展武装斗争,将以色列占领军赶出黎巴嫩南部,帮助难民早日返回家园。
·诞生于战乱之秋的真主党一开始就是一个准军事组织,在伊朗和叙利亚的支持下,在抗击以腔昌色列占领的斗争中越战越强。真主党游击队自从成立之日起,在黎南部与以色列军队的武装冲突就没有停止过。它给以军造成的伤亡,使以政府在国内一直面临巨大的压力,最终迫使以色列于2000年5月从黎巴嫩南部地区撤军。

卖册黎以关系的复杂性
·以色列撤军以后,它与真主党武装的冲突也几乎没有停止过。双方经常展开大规模的袭击和报复性反袭击。
·以色中圆宏列在遭受袭击后却一反常态地采取了较为克制的态度,仅对真主党方面进行了强烈警告和低烈度的报复,再次说明了黎以关系及中东局势的复杂性。一方面,以色列受到了美国的强大压力,表示要进行精确打击,避免冲突的升级;而真主党背后的伊朗和叙利亚也要求其保持镇静,避免自己与美国关系的进一步紧张。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美国结束伊拉克战争以来,正在寻找下一个打击对象,而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一直与美国和以色列为敌,也被美国政府视为“铁定的恐怖组织”。面对美国的强大压力和伊拉克的教训,真主党武装正在悄悄地改变策略,不再宣称将对美国目标发动袭击。
详情见网址
http://news.sina.com.cn/z/LebanonIsrael/index.shtml

Ⅳ 西亚有哪些国家各自的首都是哪里

伊朗(德黑兰)、土耳其(安卡拉)、塞浦路斯(尼科西亚)、叙利亚(大马士革)、黎巴嫩(贝鲁特)、巴勒斯坦(耶路撒冷)、以色列(耶路撒冷)、约旦(安曼)、伊拉克(巴格达)。

科威特(科威特城)、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也门(萨那)、阿曼(马斯喀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卡塔尔(多哈)。

巴林(麦纳麦)、格鲁吉亚(第比利斯)、阿富汗(喀布尔)、亚美尼亚(埃里温)、阿塞拜疆(巴库)。

1、伊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语: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简称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首都是德黑兰。

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伊朗是文明古国。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 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国,7世纪后遭不同异族先后入侵。

18世纪前期,纳迪尔沙推翻外族统治建立阿夫沙尔王朝。19世纪后期起,英国和俄罗斯势力不断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维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伊朗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不结盟运动(OIC)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

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还有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

2015年7月14日,经过多年艰苦谈判,伊朗核问题最后阶段谈判终于达成历史性的全面协议。伊朗承诺永不寻求获取核武器,并称赞伊核协议是“历史性时刻”。

2、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语:Türkiye Cumhuriyeti,英语:The Republic of Turkey),简称土耳其,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首都是安卡拉。

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与希腊以及保加利亚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人主要是欧洲人种-地中海血统,1299年奥斯曼一世建立奥斯曼帝国。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16世纪~17世纪,尤其是苏莱曼一世统治时达到鼎盛时期,统治区域地跨欧洲、亚洲和非洲。

因此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土耳其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此得以统合。19世纪时国力开始衰落。

1914年8月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同盟国作战,并于1918年战败。丧失了大片领土,帝国从此土崩瓦解。1919年,土耳其击退外国侵略者,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国。

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实行欧洲模式,是欧盟的候选国。宪法规定土耳其为民主、政教分离和实行法制的国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与美国保持传统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关系。

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也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始会员国和二十国集团的成员。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3、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共和国(希腊语:Κύπρος;土耳其语:Kıbrıs),简称塞浦路斯,是位于欧洲与亚洲交界处的一个岛国。

处于地中海东部,面积达9,251平方公里。塞浦路斯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亚洲,但在文化、政治上又是欧洲的一部分 。首都是尼科西亚。

已知人类在塞浦路斯的活动足迹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0,000年,此一时期的遗址有乔伊鲁科蒂亚,为新石器时代保存至今依然完好的建筑群。

塞浦路斯因地处地中海进入西亚地区的要冲,公元前1500年古希腊人移居塞岛。后曾被亚述、古埃及、波斯、古罗马和拜占庭统治。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大帝从波斯人手中接管了此岛。1571年由奥斯曼帝国统治。1878年被割让给英国,1925年正式沦为英国殖民地。1960年8月16日宣告独立,隔年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塞浦路斯独立后,主体民族希腊人和少数民族土耳其人零星冲突不断,直至1974年爆发严重的种族流血冲突。主要居住于该岛北部的土耳其人在土耳其的干预和支持下在当地另立政权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因此塞浦路斯共和国法理主权为塞浦路斯全岛及其周围海域(除了一小部分地区因为条约分配予英国作为军事基地),然而事实上有效统治区域仅为南方,占全岛面积的63%。北塞浦路斯作为政治实体目前仅为土耳其所承认。

4、叙利亚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سّوريّة‎;英语:The Syrian Arab Republic;法语:La République arabe syrienne),简称叙利亚。

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国土总面积(包括戈兰高地)185180平方公里。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以色列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首都大马士革。

叙利亚在公元前3000年时就有原始城邦国家存在,公元前8世纪起,先后被亚述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欧洲十字军、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6年4月17日获得独立。1963年起由阿萨德家族领导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至今。从2011年年初开始,爆发了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

叙利亚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中心位置,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石油正面临枯竭的境况,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在逐步增高。

5、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لبنانية;英语:Republic of Lebanon),简称黎巴嫩。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 首都是贝鲁特。

公元前2000年为腓尼基的一部分。以后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统治。7—16世纪并入阿拉伯帝国。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一战后沦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

1943年11月22日独立。1975年爆发了一场持续近15年的内战,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的经济发展。近期黎巴嫩多发党派之间的小规模冲突,和以色列,叙利亚两国关系紧张。

黎巴嫩是中东地区最西化的国家之一,这与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历史有关,境内更有人类最早一批城市与世界遗产,这些文明古迹最古老的具有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因而在旅游业中相当着名,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银行业和旅游业,二者占据黎巴嫩GDP的65%。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亚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伊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土耳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塞浦路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叙利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黎巴嫩

Ⅳ 贝鲁特的风土人情

贝鲁特已成为阿拉伯世界中生活费用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区中唯一比贝鲁特生活费用还高的城市是特拉维夫。贝鲁特在世界城市生活费用排名中处于第52位。中东北非地区内消乱生活费用最低的城市是伊朗的德黑兰,在总共接受调查的144个世界城市中处于129位。 世界范围内,生活费用最高的烂桥败城市是日本的东京,最低的是巴拉圭的首都亚松森。该研究是由伦敦的一家咨询公司完成的,生活费用主要包括公共设施价格、交通费用、租金、休闲和娱乐费用以及烟酒价格等。与该研究的参考城市纽约相比,贝饥颤鲁特的体育休闲费用和空置房屋租金是最高的,由于海湾地区投资的不断流入,贝鲁特市中心的一套豪华公寓的价格高达400万美元。费用过高阻碍了贝鲁特商业的发展,每分钟0.44美元的移动通讯收费是阿拉伯地区中最高,电价和水价也都是地区内最高的。

Ⅵ 里根在位时间的一个丑闻什么事件秘密出售武器

伊朗门事件是,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从而造成里根政府严重政治危机的事件,因人们把它与尼克松水门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门事件。

1979年11月4日,激动的伊朗学生占领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将60名使馆人员扣作人质,酿成了轰动一时的人质事件。从此,美国和伊朗成了冤家仇敌。

7 年后的这一天,黎巴嫩的一家不起眼的杂志《船桅》周刊,登载了这么一条新闻: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曾于当年5月秘访德黑兰,同伊朗高级官员进行了接触,伊朗方面要求美国提供军火。随后,数架美国运输机给伊朗运送了战斗机零件和弹药。

同一天晚上,出席庆祝德黑兰青年学生占领美国使馆7周年集会的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突然宣布,麦克法兰曾秘访伊朗,时间是1986年5月28日。当时,麦克法兰带着4个人,装扮成机组人员,手持伪造的爱尔兰护照,乘一架装有武器零件的飞机抵达德黑兰国际机场。他带来了里根总统给伊朗领导人的亲笔信,信中要求改善美伊关系,要求伊朗帮助释放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

面对咄咄逼人的国内外舆论潮流,一向镇定自信、谈笑风生的里根,仿佛老了许多。1986年11月13日晚,他出现在全国电视广播网的屏幕上,神情呆滞,表情尴尬。他首次承认。一年半来美国和伊朗之间有秘密外交接触,他的确于当年5月派麦克法兰秘密访问伊朗,并曾授权向伊朗提供武器。他接着辩解说,政府之所以要如此做,是因为它有4个目标:同伊朗恢复关系;结束两伊战争;消除中东的恐怖主义;使被扣押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获释。他重申,政府的这些做法是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的,尽管要冒很大的风险,但“保持沉默的风险已超出了把事情讲出来的风险。” 此后不久,里根无可奈何地对《时代》周刊的记者说:“这些天来,我喉咙里犹如卡着一个苦胆”。可见其窘迫之状。

1984年3月,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一等秘书,中央情报局贝鲁特站站长巴克利遭绑架。此后一年多内,又先后有6名美国人遭到绑架,酿成了使里根政府伤透脑筋的人质危机。绑架者向美国政府提出了释放人质的 3 个条件,即释放1983年因参与策划和袭击美国驻科威特大使馆而被科政府投入监狱的17名囚犯;美政府对以色列施加压力,释放被以色列和南黎巴嫩军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人;提供贷款,开发南黎巴嫩。绑架者扬言,美政府若不答应其条件,人质将被逐个处决。

人质危机引起了美国国内各界的严重关注。里根政府一方面声称要作出强硬反应,拒绝与恐怖主义者妥协;一方面又绞尽脑汁寻求人质获释的途径,但收效甚微,时间越拖越久。绑架者似乎不耐烦了,他们说到做到,1985年下半年,在被绑架一年多后,巴克利的尸体出现在照片上。

里根总统在处理人质危机问题上的无所作为引起国内舆论的强烈不满,一些国会议员和新闻记者纷纷抨击政府“遗弃”人质。此时美国正值中期选举的前夕,执政的共和党内部一些人也要求里根尽快想出办法,以缓解舆论压力,增强共和党人的选举资本。内外交困,里根寝食难安。

真是没有办法吗?不是。在美国政府为人质释放所作的种种努力中,他们发现,要找到一个既不答应绑架者提出的条件而又能使人质获释的办法,那就不能不与美国的冤家——伊朗打交道。因为伊朗对绑架者有勿庸置疑的影响。这一发现使美国政府啼笑皆非。

正当里根政府苦恼之际,1985年8月,从贝鲁特和海牙国际法院传来了信息:伊朗政府内部至少有一个派别的人对恢复同美国接触感兴趣,急切地希望同美国坐在谈判桌前。这一消息使白宫格外兴奋,里根当即召集国务卿舒尔茨,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国防部长温伯格和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等进行紧急磋商。里根认为,应该接住德黑兰抛出的红线,同伊朗谈判不仅可以为人质获释带来希望,而且还能着眼于今后,即寄希望于霍梅尼之后,使美国“重返”伊朗。同伊朗恢复关系,对于美国搞活它在整个中东地区的一盘棋是有巨大好处的。
而伊朗这方面,由于它同伊拉克打了6年,国库空虚,武器不足,经济上处于困境,国际上处于孤立境地,因而伊朗也有与美国做交易的愿望。这一政策更多地反映了以议长拉夫桑贾尼为首的温和派的主张,并得到了最高领袖霍梅尼的首肯。霍梅尼曾说:“如果我们走一步,大撒旦就会走100步!”

在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兴致勃勃的里根最后拍板:立即进行美伊秘密接触。这一任务交给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具体承办。另有报道说,早在1985年初,里根就批准了一份由麦克法兰拟定的计划,通过以色列向伊朗供应武器和零部件,改善美伊关系,使伊朗帮助释放美国人质。该项计划由麦克法兰和其助手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诺思中校具体负责。
在这场交易中,以色列自告奋勇地承担了掮客的角色。“摩萨特”特务,军人商雅各布・尼姆罗迪曾作为美国的代表,同伊朗实业家马努赫尔・古尔巴尼萨尔商谈具体交易办法。1985年夏,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迈克尔・莱丁在以色列的安排下,在欧洲某地会见了古尔巴尼萨尔。1985年9月3日,以色列官员向麦克法兰转达了伊朗方面的意向,即若美国能向伊朗运送一飞机军火,伊朗将在一天内帮助释放一名美国人质。麦克法兰当即拍板同意。在 1985 年辞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麦克法兰仍继续为美伊交易而奔走。1986年5月,他亲赴德黑兰,钉下以后爆发“伊朗门”事件的楔子。经过多次秘密接触,双方终于达成了交易。
1985年9月,以色列先后两次租用DC—8型运输机满载“陶”式反坦克导弹,飞机零部件和弹药飞抵德黑兰,同期,美国人质本杰明・韦尔获释,美国人终于尝到了甜头。9月14日,里根打电话给佩雷斯,对以色列的合作表示感谢。就在此时,白宫幕僚们在是否继续进行美伊交易的问题上发生了争吵。以舒尔茨,温伯格为首的一方,主张停止美伊交易,而以凯西和新上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为首的另一方则认为,如果需要的话,同魔鬼打交道也是可以的。双方毫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里根为调和双方矛盾,表示暂时停止与伊朗的接触。美伊一度回到互不来往的状态。
但是,问题并未解决、人质危机又紧迫起来,并严重地影响美国的中期选举。里根权衡再三,终于下令恢复美伊军火交易。1980年7月到同年10月,美国先后两次给伊朗运送了军火,美国人质詹森、雅各布森先后获释。参议员邦伯斯估计,美伊军火交易总额可达1亿美元以上。

Ⅶ 伊朗和叙利亚是什么关系,

截止2019年2月, 是盟友关系。

信息出处:

阿萨德2018年05月10日在接受希腊《每日报》(KATHIMERINI)采访时称:“如果您问我,从总统的角度看谁是我的盟友,我会说我最重要的盟友是叙利亚人民。

如果您问我谁是叙利亚的盟友,我会说这是伊朗和俄罗斯,当然,在安理会给予我们政治支持的中国也是我们的盟友。至于他们将来会在叙发挥怎样的作用,我要说这些国家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和国家层面的决策制定。”

(7)伊朗和贝鲁特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叙利亚是美伊角力的焦点。2011年开始的“阿拉伯之春”演变、发酵至今,使叙利亚和伊朗成为矛盾的中心,面临着现实的战争威胁。这两个具有不同民族、不同政体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这是因为首先两国在国际问题上,都反对美国强权政治、对以色列持强硬立场,

叙利亚更与以色列有着领土之争。长期以来,大马士革—德黑兰—贝鲁特(真主党)构成的轴心是反对美国中东霸权的一座堡垒,大马士革是这一轴心的中枢。在利比亚政局发生变化之后,中东地区最坚定的反美堡垒就是叙利亚和伊朗,而且两国关系紧密,互为倚靠。

此外,伊斯兰教的教派矛盾是一个主要原因,叙利亚是伊斯兰世界惟一什叶派占少数但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伊朗是惟一什叶派占绝对多数,宗教神职人员掌握实际权力的国家。目前已经形成一个伊朗、黎巴嫩的真主党、巴勒斯坦的哈马斯与叙利亚连成一片形成的新月地带。

伊朗一直谋求向阿拉伯世界输出革命,推翻海湾各君主国,与之争夺地区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领导权。而叙利亚是伊朗统治中东地区的桥头堡,是伊朗向中东地区投送力量的主要途径。

Ⅷ 伊朗门的事出有因

里根政府为何竟同被他们称为“邪恶之国”的伊朗打起了交道?而伊朗又如何接受了“大撒旦”的橄榄枝?说来话长。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曾经繁华一时,如今却成了世界闻名的恐怖之都。各派不同的政治和宗教组织为了各自不同的利益,在这里进行着激烈的较量,炮战,枪战,暗杀,绑架,劫持飞机等等恐怖事件层出不穷。矛盾的焦点是阿拉伯民族与以色列的激烈冲突,而美国长期执行一条纵容偏袒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扩张的政策,激起了阿拉伯人对美国的仇恨,自然,美国人成了某些阿拉伯激进组织搞恐怖主义活动的活靶子。
1984年3月,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一等秘书,中央情报局贝鲁特站站长巴克利遭绑架。此后一年多内,又先后有6名美国人遭到绑架,酿成了使里根政府伤透脑筋的人质危机。绑架者向美国政府提出了释放人质的 3 个条件,即释放1983年因参与策划和袭击美国驻科威特大使馆而被科政府投入监狱的17名囚犯;美政府对以色列施加压力,释放被以色列和南黎巴嫩军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人;提供贷款,开发南黎巴嫩。绑架者扬言,美政府若不答应其条件,人质将被逐个处决。
人质危机引起了美国国内各界的严重关注。里根政府一方面声称要作出强硬反应,拒绝与恐怖主义者妥协;一方面又绞尽脑汁寻求人质获释的途径,但收效甚微,时间越拖越久。绑架者似乎不耐烦了,他们说到做到,1985年下半年,在被绑架一年多后,巴克利的尸体出现在照片上。
里根总统在处理人质危机问题上的无所作为引起国内舆论的强烈不满,一些国会议员和新闻记者纷纷抨击政府“遗弃”人质。此时美国正值中期选举的前夕,执政的共和党内部一些人也要求里根尽快想出办法,以缓解舆论压力,增强共和党人的选举资本。内外交困,里根寝食难安。
真是没有办法吗?不是。在美国政府为人质释放所作的种种努力中,他们发现,要找到一个既不答应绑架者提出的条件而又能使人质获释的办法,那就不能不与美国的冤家——伊朗打交道。因为伊朗对绑架者有勿庸置疑的影响。这一发现使美国政府啼笑皆非。
正当里根政府苦恼之际,1985年8月,从贝鲁特和海牙国际法院传来了信息:伊朗政府内部至少有一个派别的人对恢复同美国接触感兴趣,急切地希望同美国坐在谈判桌前。这一消息使白宫格外兴奋,里根当即召集国务卿舒尔茨,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国防部长温伯格和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等进行紧急磋商。里根认为,应该接住德黑兰抛出的红线,同伊朗谈判不仅可以为人质获释带来希望,而且还能着眼于今后,即寄希望于霍梅尼之后,使美国“重返”伊朗。同伊朗恢复关系,对于美国搞活它在整个中东地区的一盘棋是有巨大好处的。
而伊朗这方面,由于它同伊拉克打了6年,国库空虚,武器不足,经济上处于困境,国际上处于孤立境地,因而伊朗也有与美国做交易的愿望。这一政策更多地反映了以议长拉夫桑贾尼为首的温和派的主张,并得到了最高领袖霍梅尼的首肯。霍梅尼曾说:“如果我们走一步,大撒旦就会走100步!”
在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兴致勃勃的里根最后拍板:立即进行美伊秘密接触。这一任务交给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具体承办。另有报道说,早在1985年初,里根就批准了一份由麦克法兰拟定的计划,通过以色列向伊朗供应武器和零部件,改善美伊关系,使伊朗帮助释放美国人质。该项计划由麦克法兰和其助手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诺思中校具体负责。
在这场交易中,以色列自告奋勇地承担了掮客的角色。“摩萨特”特务,军人商雅各布・尼姆罗迪曾作为美国的代表,同伊朗实业家马努赫尔・古尔巴尼萨尔商谈具体交易办法。1985年夏,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迈克尔・莱丁在以色列的安排下,在欧洲某地会见了古尔巴尼萨尔。1985年9月3日,以色列官员向麦克法兰转达了伊朗方面的意向,即若美国能向伊朗运送一飞机军火,伊朗将在一天内帮助释放一名美国人质。麦克法兰当即拍板同意。在 1985 年辞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麦克法兰仍继续为美伊交易而奔走。1986年5月,他亲赴德黑兰,钉下以后爆发“伊朗门”事件的楔子。经过多次秘密接触,双方终于达成了交易。
1985年9月,以色列先后两次租用DC—8型运输机满载“陶”式反坦克导弹,飞机零部件和弹药飞抵德黑兰,同期,美国人质本杰明・韦尔获释,美国人终于尝到了甜头。9月14日,里根打电话给佩雷斯,对以色列的合作表示感谢。就在此时,白宫幕僚们在是否继续进行美伊交易的问题上发生了争吵。以舒尔茨,温伯格为首的一方,主张停止美伊交易,而以凯西和新上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为首的另一方则认为,如果需要的话,同魔鬼打交道也是可以的。双方毫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里根为调和双方矛盾,表示暂时停止与伊朗的接触。美伊一度回到互不来往的状态。
但是,问题并未解决、人质危机又紧迫起来,并严重地影响美国的中期选举。里根权衡再三,终于下令恢复美伊军火交易。1980年7月到同年10月,美国先后两次给伊朗运送了军火,美国人质詹森、雅各布森先后获释。参议员邦伯斯估计,美伊军火交易总额可达1亿美元以上。

Ⅸ 贝鲁特,科威特城,延布,巴格达,德黑兰各属于哪个国家

贝鲁特,黎巴嫩首都。
科威特城,科威特首都。
延布,不丹首都。
巴格达,伊拉克首都
德黑兰,伊朗首都

Ⅹ 黎以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战争原因: 以色列建国于1949年,是犹太人建立的民族国家。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功后,以色列为了维护本国的安全,先后与周边国家进行过五次中东战争,并且最终大获全胜。黎巴嫩真主党诞生于1982年,当时以色列正大举入侵,导致近60万什叶派穆斯林难民涌入黎首都贝鲁特南郊。这些难民渴望返回家园。于是,在当时的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的支持下,真主党在贝鲁特诞生了。它是穆斯林什叶派政党,在反抗以色列的过程中,打出了“开展武装斗争,把以军赶出黎巴嫩”的旗号,获得了当地人民的广泛支持,被视作抗击以色列侵略的顽强斗士。经年战争积蓄的仇恨、民族矛盾以及宗教问题,最终导致了以黎之间的战争。
战况: 7月12日以黎发生武装大规模冲突以来,双方的军事行动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冲突也一步步升级,局势也在进一步恶化。截至14日凌晨,已经有47名人员在冲突中丧生。13日晚间,真主党动用火箭弹袭击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以军则对黎实行陆海空全面封锁,以军总参谋长更是宣称要将黎巴嫩的时钟拨回20年前。就双方实力而言,以军无论在军队规模、武器数量和质量、得到的国际支援等等方面均优于对手,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

阅读全文

与伊朗和贝鲁特什么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阿富汗和越南人哪个好 浏览:928
中国移动高频号码了怎么去掉标记 浏览:913
印度轻型坦克在哪里买 浏览:227
印度一妻制是什么意思 浏览:832
越南清关需要什么资料 浏览:576
中国的修女有多少 浏览:874
摩拉哥对伊朗哪个队厉害 浏览:412
伊朗最少消灭了多少美军 浏览:767
印度为什么叫胜利 浏览:510
意大利英语怎么造句 浏览:319
cae轴承在中国哪里 浏览:677
01人民币等于多少越南盾 浏览:229
中国银行的征信报告在哪里看 浏览:717
意大利对我们中国怎么样 浏览:577
在越南投资什么比较赚钱 浏览:304
印度奶茶哪里有卖的 浏览:364
伊朗为什么一直增加是 浏览:325
在越南修车多少钱 浏览:929
二战中的英国为什么发生内战 浏览:836
意大利是哪个国家建交的 浏览: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