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沙俄为什么不吞并伊朗,获取印度洋出海口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两个。其实当时沙俄当然知道,如果占领伊朗的话,明显会对国家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是英国明显不想让沙俄占领伊朗。所以在其中做了非常多的手脚,如果当时没有外部势力介入的话,那么沙俄肯定会吞并伊朗。
第2个原因就是英国的干预。要知道当时西方国家开始不断向伊朗发起进攻,在19世纪后期,伊朗的军事实力大大减弱。再加上当时沙俄吞并了中亚地区,已经对伊朗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如果没有当时外部势力的介入,那么沙俄吞并伊朗将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当时英国明显不想让沙俄得到非常好的发展,让它成为当时的霸主,所以就对沙俄攻打伊朗这件事情进行干预。当时沙俄看见英国态度非常强硬,只能作罢。
2. 二战后的苏联曾想控制伊朗,为何最后计划却落空了
因为后来美国威胁苏联如果不撤兵就炸平苏联。
美国鼓励伊朗国王巴列维向联合国提出这一问题,然后包括美国,英国和法国在内的四个常任理事国一致要求苏联从伊朗撤军。但是,苏联从未发表任何声明,并试图继续在伊朗驻军。美国总统杜鲁门向苏联发出最后通,苏联必须在1946年5月1日之前从伊朗撤军。一些美国媒体呼吁用300枚原子弹来炸平苏联,苏联当时没有原子弹,面对核威胁,它确实是非常被动的。苏联不知道美国的原子弹数量,这是一个大问题。实际上,在美国,只有16枚原子弹,苏联对此一无所知。最终,苏联选择退出伊朗,但为了不丢脸,苏联直到6月中旬才退出。
3. 俄罗斯为什么强烈反对美国攻打伊朗
可以这么说。俄罗斯与伊朗的“必要的利益往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伊朗自伊斯兰隔命以来,一直采取和实施的都是反西方(美)的政策。在这一点上,它与俄罗斯(包括前苏联时代)几乎是一致的。因此,俄罗斯力保伊朗就成为其必然的选择。
(2)自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经历了一段步履维艰的时期。而在此期间,对于伊朗的“援助”和“双边合作”是维持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如果伊朗在美国的打击之下发生正权更迭,对于俄罗斯刚刚有所复苏的经济而言,无疑将是釜底抽薪。
(3)从地缘角度来考虑,伊朗和叙利亚是目前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所剩下的最后两根支撑其“南线”的支柱,而它们一旦再“出事”,从地中海直至中亚地区将完全被美国所控制,俄罗斯将陷入越发不利的被动当中。
4. 为何斯大林最后主动放弃了伊朗和土耳其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特别想干成沙俄政府没有完成的事情,将伊朗和土耳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可一遇到美国的干预,斯大林就主动认怂了。
斯大林为了实现自己石油海峡梦。打算赌一把,认为美国会睁只眼闭只眼,可当美国介入后理亏的斯大林只得让步,更重要的是斯大林此时基本战略是要和美国搞好关系,这样才能既向美国借到钱搞建设,又能让美国承认自己的势力地盘,所以选择了主动认怂。
5. 二战期间,20多万苏联军队已经占领了伊朗,为何最后全面撤军
因为当时美国支持伊朗,而苏联当时也只是勉强可以抗衡美国,所以不得不撤军。
6. 话说起来当年为什么苏联要推阿富汗,而不是伊朗
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进行全球争霸。控制亚洲,阿富汗的地位重要。在自己的国家周围建立安全带,进行境外战争。
7. 二战中的伊朗,为何会被苏联与英国联合夹击
因为伊朗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谁都想要。
为了推翻里礼萨·汗的统治,英军选择不宣战而突然发动进攻。 8月25日零时,苏联开始入侵伊朗。由诺维科夫将军指挥的一支可容纳2000人的苏联机动部队越过阿塞拜疆南部纳希切万地区的边界河阿拉斯,进入伊朗领土。他们迅速占领了马库和霍伊,然后一路向东进攻。面对苏维埃的突然进攻,大多数没有准备的伊朗部队在营房中解除了武装。为了威吓伊朗军队和平民并放弃抵抗,苏联飞机在入侵伊朗的那天轰炸了大不里士,拉什特,第二天轰炸了德黑兰郊区,为期两天的空袭共杀死了83名伊朗平民和12名士兵。
8. 为什么米国当年在伊 朗人质危机的时候没有直接对伊宣战,而是在人质解救行动失败后同意了伊 朗的条件
伊朗人质危机是1979年
首先一个认识错误:米国当时还是一极称霸
其实英国早就衰落 从二战开始就已经衰落 沦为2流国家 可以说二战后整个欧洲都沦为2流国家 从三年后的1982年的马岛战争就能看出来一个曾经世界的霸主已经内外交困 经济上陷入“滞胀”被迫大幅削减军费 裁撤军舰
另外:英国从未作为一极在政治多极化的世界中存在过。首先 政治多极化是在冷战结束之后才出现的 1979年冷战没有结束 世界政治格局还是“两极世界”只有美国和苏联称得上是“一极称霸”
还有 西方民主国家对战争和人员的伤亡 尤其是平民的伤亡是非常敏感的 政府的权力由人民授予 除非当时英国的执政党想直接放弃下一届竞选。另外:宣战有用么?你去打谁?怎么打?作为英国,我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第一目的是营救人质。我宣战就是把人质至于危险之中 我与我的目的相违背啊!!政治上 逻辑上完全讲不通
记住:人质是人命!!是平民的人命!!!你懂么?生命的价值你懂么?学历史 不要老是想着打打打。打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战争的话费是最高的 产生的后果是最深远和持久的 是最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9. 二战时德国英国苏联争霸,是如何殃及伊朗的
1943年,美英苏三巨头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期间的一个主要议题就是肯定了伊朗“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断定伊朗肯定不是德国所在的轴心国。而就在两年前的1941年,英国和苏联联合出兵伊朗,沙阿(“国王”的意思)被逮捕,大批在伊朗工作的德国人被流放,此外伊朗的通讯和铁路也被全面控制。这些行为显然已经与对待敌国没有太大分别,那么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中坚力量,英国和苏联为什么要入侵伊朗呢?
伊朗大部分领土位于伊朗高原,面积约164.5万平方公里,对波斯湾其他国家有居高临下的优势。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雅利安人不断渗入波斯高原,与当地民族融合,形成波斯族。
严格来说,“伊朗”这个名字问世于1924年,此前这个国家一直称为“波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对波斯的渗透程度日益加重,这使得当时波斯的精英阶层对英国极度反感。1924年礼萨·汗通成为波斯新一代沙阿,同时将国名从“波斯”改为“伊朗”。礼萨·汗上台之后大刀阔斧地进行世俗化改革,短短十年之后便将伊朗从一个军力一般的国家变为极具影响的中东大国。对礼萨·汗而言,最大的威胁仍旧来自外部,而且确切地说是来自英国和苏联。
此前在英国的压力之下,英国享有伊朗在军事、关税和财政方面的控制权,不过礼萨·汗始终对该协议置若罔闻。苏联则是因为双方在 历史 和领土问题上存在太大分歧,苏联对高加索的蚕食和渗透使伊朗不得不担心自己西北部领土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决心引入德国的势力来平衡英苏的威胁,很快德国航空公司取得伊朗全国邮政运输特许权,德国公司承包了伊朗北方铁路修建工程,甚至伊朗国家银行经理也由德国人充任。
当时二战已经迫在眉睫,伊朗的举动自然引起英国和苏联的警惕,不过这些并没有挡住德国和伊朗继续走向亲近。后来伊朗的军工制造也由德国人插手,数千德国专家夜以继日地帮助伊朗开发火炮、步枪和手枪,德国成为伊朗学生留学的首选对象。二战爆发后,德军直逼高加索,苏联危在旦夕,而就在此时伊朗宣布限制苏联使用己方境内的铁路运送来自英美的军援,如此一来英国和苏联愤怒了。
结果就是英国和苏联联合出兵,双方从南北两个方向攻入伊朗。他们将大量的德国人抓捕并流放,西伯利亚和澳大利亚成为这些俘虏的最终归宿,礼萨·汗则被迫宣布退位。所幸当时德国的战争威胁迫在眉睫,英苏没有多余的精力直接管控伊朗,于是在英国、苏联和美国的首肯下,礼萨·汗之子巴列维成为新一代沙阿。此后伊朗与英苏签订条约,两国保证在对德作战胜利之后半年内从伊朗撤兵,不过事态的发展显然没有预想的顺利。
图-伊朗风景
二战结束之后,英国如约撤出伊朗,但苏联却迟迟不肯动身,超过17个师的20万苏军就这样长期驻扎在伊朗西北部。在此期间,苏联人在当地扶植出一个“伊朗人民党”,妄图将伊朗西北独立出来,但这样必然会招致美国的反对。后来杜鲁门直接施压,如果苏联人再不走,美国就将采取敌对行动。眼见美国人占据着世界GDP的一半以上,手中又有原子弹,于是在1946年5月苏军正式撤出伊朗。
10. 在二战中,20万苏军曾武装占领伊朗,可为何最后却不得不全面撤军
引言:虽然我们现在处于和平的时代,但是这和平来之不易。无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都遭受了非常大的伤害。虽然这些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伤痛,但是也给后人带来了很多启示。关注二战的网友们可能注意到了这样一则信息,在二战后期,20万苏军曾武装占领伊朗,最后却不得不全面撤车。这则信息一经爆出,就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对苏军撤退的讨论。
虽然这份合约有利于伊朗的发展,但是这个合约并没有很好的保护伊朗。 虽然苏联迫于其他国家的威胁而撤退,但是苏联做了两件事情之后才走。第一个事情就是要伊朗北部的油田利益。众所周知,伊朗的油田是非常多的。第二个事情就是苏联借助傀儡政府去分裂伊朗。第三个方面就是苏联需要休养生息。由于战争的破坏,苏联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如果这么多军队在外面的话,那么国内就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