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剧情片《小鞋子》和穷孩子
我喜欢在压抑或悲哀的整体氛围中寻找创作者心底的温柔,让我觉得世界并不那么难。为将温暖了我的这份柔情分享给更多人,这里介绍一部伊朗电影《小鞋子》。
导演兼编剧:马基德马基迪
英文名:Children Of Heaven
语言:波斯语(特别好听!)
上映时间:1997年(伊朗)
这是一部剧情片。三年级的伊朗男孩,名叫阿里,出场时正看着鞋匠修补妹妹那双破旧的粉红色带蝴蝶结的小鞋子,鞋底和鞋帮在脚掌内侧开了。修完后,去蔬菜店帮妈妈买薯仔,由于长期赊账,老板只卖他被当作残品而丢在地上的丸子大小的薯仔。买好后发现,小鞋子不见了。
阿里弄丢了妹妹唯一的小鞋子,家里有的只是欠款,没有鞋子的妹妹无法上学。
生在温饱有余的家庭的人,永远无法真正理解贫穷带来的难言的无助和绝望。
兄妹俩成了残酷现实的体认者。他们默契地选择将丢鞋一事对家长隐瞒,让妹妹穿着哥哥的运动鞋去上学;一下学,妹妹需分秒必争地迈开大步奔跑回家,把鞋子换给哥哥,哥哥又得奔跑到学校以免迟到被开除。三四条街的距离,对孩子来说特别远;五六分钟的时间,对孩子来说特别长。如果你小时候有过忘带作业本而深感恐惧和焦急的经历,那你或许能些许体会兄妹俩拼命奔跑时的心情。
从现实角度看这部影片的立意,在于呼唤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对第三世界贫穷现状的同情和怜悯。但是导演马基迪的精妙在于,他用更柔和的手法将现实包裹在伊朗干燥而温暖的阳光中了,使它并不尖锐或沉重,使它充满了温柔与善良。
个人最喜欢的桥段之一,是妹妹莎丽在一次奔跑回家的过程中,由于鞋子太大不合脚的缘故,一只鞋子不巧掉进下水道里。导演用了一组快切镜头——随着湍急水流快速远去的运动鞋和追着鞋子踉跄着奔跑的莎丽,以表现莎丽的无助、慌张、恐惧。当导演成功将观众带入这个小女孩的情感,他安排这只小鞋子被一堆干草挡住,但干草和鞋子都淹在石板下,莎丽无论如何也无法将鞋子捞回来,趴在下水道边绝望哭泣。这时,化身成一个陌生老爷爷的上帝来帮她了,很简单——取出一支长棍捅开了干草堆,鞋子顺流漂了几米。他对站在不远处的另一人喊道:“嘿,帮忙停住那只鞋子!”
影片中,这样的上帝还有几位。阿里因为连续迟到而被恶里恶气的教导主任要求退学,正巧被阿里的老师碰见,老师则向主任保证阿里是一个好学的好学生,希望他能再给阿里一个机会;送汤给阿里一家的邻居妈妈,阿里将汤转送给另一户老夫妇时,爷爷硬是塞了一把豆子给他作为谢礼;捡到了莎拉的金色自动铅的女孩儿,虽然对这支笔爱不释手,但仍毫不犹豫地把笔还给莎拉。撑起了兄妹俩的童年的,除了这些善人,还有他们的父母,多病但温柔美丽的母亲,严厉但为家庭竭心付出的父亲。没有这些善意,影片就只剩无穷尽的窘迫困苦和兄妹俩的心酸委屈。这就是我所谓创作者心底的温柔。
这份温柔还可见于阿里和父亲到富人区打工的冒险。这是影片惟一两处把贫富差距问题直接摆上台面的描写之一。阿里家所在的社区还是上个时代的建筑,而就在狭窄的小巷和掉漆的木门旁边,是现代化的都市高楼。父亲带着阿里为富人的院子做园丁工作,阿里和富人家的小公子无分贵贱地一起玩耍,为他排解了无人陪伴的寂寞;阿里的父亲也因为工作努力而得到了慷慨的酬金,受房屋主人平等的对待。我们有理由猜测真实情况并不这么和谐。
撇开过程中的细节,这是影片的结局:原本的小鞋子永远地丢失,阿里承诺莎丽的新鞋子没有出现,阿里自己的运动鞋也在最后彻底报废,事情没有好转,也看不到好转的希望。这是发生在第三世界和其他贫困地方的每一天的事实。
我认识的从贫穷里走来的人,无论看起来多么自如,其实心底里都藏着深深的自卑和哀苦;他不会愿意看这部《小鞋子》,因为那会勾起某些回忆,太苦了。他写的日记,是我看到过的最好的励志小说。《小鞋子》很温柔地讲了一个苦涩的故事,将它柔化成美好的样子,但它的美好是假的,那是无可奈何的苦中作乐。影片中的一个小桥段:莎拉和阿里玩吹泡泡时露出了美丽的笑容。但是,吹泡泡的快乐回忆不能成为她早晨醒来时,在脑中浮现的第一件事情,不会的;她在小小的房子里醒来,首先袭来的苦恼终究是鞋子的问题。真正快乐的孩子不应该像莎拉一样成天帮母亲做家务,而是像《One Day》中唱的那样——“Our Children will play”。世界上有人在这样那样地活着,本身无可指摘,但我想,如果我们心里有一个想要成为的样子,那就应该去做。好出身的人,经常忘了要努力的理由,或原本也没有。但如果我们心里有一个想要成为的样子,那就去做,可能或不可能的,请都去做,难的或不难的,请都去做。因为这里有个孩子,双脚被困在消失的小鞋子中,渴望而无法迈出家门。可见有鞋子是一件多么重要,多么值得珍惜的事。
我是李元,写影评和书评的。欢迎关注,谢谢。
❷ 世界室内五人制足球的规则
室内足球首先于1948年在巴西立足,然后扩展到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澳大利亚洲等地区。这些地区每年都举办联赛。
室内足球有三种流派,即南美派、欧洲派、美国派。这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打法和比赛规则。国际足联专门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以制定统一的比赛规则,并于1986年制定出了新的规则。1987年,国际足联正式将“室内足球”’改名为“五人制足球”,并定于当年分别在西班牙、秘鲁举行五人制足球赛。比赛的目的是对新规则进行验证,使其更加完善。1989年,国际足联在荷兰鹿特丹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室内足球锦标赛,有16个国家的16支足球队参加角逐。结果巴西队获得冠军。1992年,在香港举行了第二届世界室内5人足球锦标赛,中国首次派队参赛,但在小组赛中便被淘汰出局。最终巴西队蝉联冠军。美国从在决赛中以1∶4不敌巴西而屈居亚军。西班牙以9∶6战胜伊朗队,名列第三,伊朗获第四名。巴西队9号皮门特尔获金球奖,伊朗队11号希拉济以进17球获金靴奖。
五人制足球赛是在一长25——42米,宽15——25米的长方形室内场地进行,球门高2米,宽3米。禁区线是拱型的,点球离球门6米。场地必须平坦、光滑、不带磨损性,以木板或其他人造材料为宜。比赛必须采用标准4号足球。
每场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净”比赛时间30分钟,上下半场之间体息10分钟。每个球队在每半场有一次要求暂停的机会,暂停时间为1分钟。加时比赛则不设暂停,比赛时,双方场上各有5名队员(其中1名守门员),场下7名替补队员。运动员只能穿帆布或软皮运动鞋比赛,鞋底可以有胶粒。
比赛设主裁判1人,边裁判1人。球出界,球员必须用脚罚界外球。而且罚球队员的双脚必须部分在边线上或边线外的地方,球就放在边线上不动。球赛进行期间,可随时换人,但必须在换人区进行,球员若有不检点行为,将受黄牌警告或被红牌逐出场。
室内足球赛也有间接、直接任意球或踢界外球、掷球门球、罚角球、点球等。双方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如打成平局,则要互罚点球决胜负。
五人制足球赛在室内进行,主要特点是不受气候影响。由于比赛场地小,因而对身体素质的灵活性、技巧性要求很高。所以,五人制球赛是一个比技术、比意识、比射门技巧的项目,是一个观赏性很强的竞技运动,而且易于开展。中国于1989年正式提倡开展这项运动,1995年年底,正式开展室内足球全国性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