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是什么时候内战的

伊朗是什么时候内战的

发布时间:2023-06-06 13:40:31

Ⅰ 伊拉克和伊朗是因什么而发动战争的

1980年4月1日,在巴格达穆斯坦西里亚大学举行的“世界经济讨论会”上,一名伊拉克籍的伊朗青年扔出一枚手榴弹,将出席会议的伊拉克总理阿齐兹炸伤,死伤数人。萨达姆冒着大雨来到事发现场,发表了煽动战争的激励演讲。伊朗总统霍梅尼则针锋相对,这位上台后就神权治国,不仅要在伊朗搞伊斯兰革命,还要来个世界性的,伊拉克首当其冲,扬言“一直打到巴格达。”

萨达姆·侯塞因可是个硬派人物,1980年9月,他宣布废除1975年协议。

9月22日,伊拉克10万大军以收复被占领土为由,从陆地到空中发起立体战争,占领了伊朗近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两伊战争正式开始。

1988年,两伊战争也陷入了僵持局面。法国一家报纸将两伊比喻为“两个精疲力竭、旗鼓相当的拳击手,谁都无力击败对手”。早在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火。此时,在联合国的多次调解下,两伊终于接受了598号决议,于1988年8月20日停火。

两伊战争是20世纪80年代伤亡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物资消耗和经济损失最大的一场战争。双方造成200多万人伤亡,经济损失达八千亿美元,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给世界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Ⅱ 伊朗—拜占庭战争是怎么样发生的

伊朗—拜占庭战争是拜占庭同伊朗萨桑王朝在前亚细亚争夺霸权的侵略战争。

根据共同对蛮族作战条约的规定,拜占庭曾向伊朗支付现金补偿。公元6世纪初,拜占庭拒绝继续支付,遂成为公元502~506年战争的导火线。

502年,一支庞大的伊朗军队侵入美索不达米亚,并侵占了阿米达城。506年,匈奴人经高加索侵入伊朗,迫使伊朗同拜占庭缔结和约。伊朗的附庸国伊比利亚和拉济卡成为公元6世纪20年代伊拜战争的主要战场。拜占庭和伊朗在确定政治方针中,宗教起着很大作用。

伊比利亚和拉济卡分别于337、522年定基督教为国教,而伊朗信奉拜人教,从而它们与伊朗的关系恶化了。拜占庭给伊比利亚以援助,导致527~532年的战争。

528年,伊朗在伊比利亚立足之后,便出兵进攻拉济卡,但被拜占庭和拉济卡联军击退。530年,伊军4万人包围了美索不达米亚的达刺要塞。由拜占庭东部部队指挥官韦利萨里统率的达刺守卫部队,在要塞正面的平原上同伊军交战,击败了一倍于己之敌。伊军损失5000人,拜占庭人损失不大。在达刺战斗中,拜占庭步兵是战斗队形的基础,他们在隐蔽物后使用投掷武器。决定战役胜负的是用来攻击敌人的骑兵弓箭手。

531年末,科斯洛埃斯一世继承伊朗王位,他在位期间,伊朗达到鼎盛时期。科斯洛埃斯一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军事改革。除原有的民军外,同时又由中、小地主组成一支常备军。

主要兵种为机动的骑兵,步兵仍然起辅助的作用。在常备军中服役的军人开始领取薪饷。科斯洛埃斯一世撤销了总司令的职位,将其权力分配给4个总督,由他们负责民政管理和军事指挥。

作为军事长官,总督享有斯帕赫别德的封号。科斯洛埃斯一世的军事改革是企图建立一支由铁甲骑兵和步兵组成的正规军。这次改革巩固了沙赫政权和中央政府。

公元6世纪,拜占庭军队大部分由雇佣兵组成,士气低落,军事学术水平不高。公元7世纪,拜占庭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改变了拜占庭军队的兵员补充制度和组织形式。农村公社农民取代奴隶和佃农,逐渐成为主要生产者,兵役就是他们的主要义务之一。

伊朗曾多次企图夺取拉济卡,近逼攸克辛海,从北方威胁拜占庭,但这些企图在555年以惨败而告终。562年,伊朗和拜占庭在达刺缔结为期50年的“永久和约”。根据条约,伊朗将拉济卡割让给拜占庭,自己保留了斯万涅特。

570年伊朗人侵占了阿拉伯西南部的也门,并把拜占庭的盟友——埃塞俄比亚人从那里逐出,受拜占庭唆使的突厥人和可萨人从东部袭击伊朗,从而导致了新的战争。

590年初,伊比利亚部队占领了阿尔巴尼亚。伊朗人和可萨人在北高加索展开了军事行动,拜占庭作为可萨人的盟国也派部队前往高加索。590年底,伊军在巴赫拉姆·楚宾统帅的指挥下,在北高加索击溃了可萨人,并侵入斯万涅特和阿尔巴尼亚,但在阿拉斯河被罗曼统帅指挥的拜占庭部队击败。

572~591年的战争以591年在泰西封城缔结和约而结束。根据条约,为酬报摩里士皇帝在科斯洛埃斯二世沙赫同巴赫拉姆·楚宾统帅争夺王位的内战中对科斯洛埃斯二世的帮助,伊朗将前些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外高加索侵占的领土归还给拜占庭。

602~629年的战争起因于科斯洛埃斯二世借口替被杀害的摩里士皇帝报仇,对拜占庭皇帝福加斯进行讨伐。他在13年里攻占了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基列涅亚和小亚细亚。

614年,伊军首次出现在非洲,并占领了下埃及。622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利用优势的船队把部队从君士坦丁堡调往基利基亚的亚历山大勒塔,并把部队部署在伊斯城郊的筑垒兵营里。科斯洛埃斯二世派遣以萨尔巴尔为首的大部队前往抗击拜占庭人,把拜占庭人封锁在托罗斯山区。

但是,希拉克略率领部队沿着崎岖难行的小道及时地穿过山岭,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伊朗人的后方,将其后卫部队击溃;随后,佯装撤退,将伊军全部诱入地势对其不利的地方,迫其交战,并将其击溃。希拉克略将部队留在哈里斯河沿岸富庶的卡帕多基亚,自己返回君士坦丁堡征募补充兵员。

623年春,为了打击萨尔巴尔和萨伊斯率领的、对拜占庭在卡帕多基亚的部队有威胁的伊军后方,希拉克略率领5000精兵,乘船驶往特拉帕作斯。

由于拜占庭部队的果断机动,伊军被迫撤向米季亚;希拉克略率领的部队遂与在卡帕多基亚的拜占庭部队会合。希拉克略逐走伊朗人后,号召居住在从攸克辛海到希尔加尼海地区的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居民拿起武器反抗伊朗。

希拉克略募集相当大的兵力后,征服了直到阿拉斯河的整个亚美尼亚,并向米季亚—阿特罗巴特那的首都甘扎克城推进。

科斯洛埃斯二世在该城附近集结有4万军队。伊朗人得知拜占庭人进攻后,慌忙向伊朗腹地撤退。希拉克略部队实施迫击,占领了甘扎克城,使伊军遭受重创。希拉克略率领部队到达希尔凡和希尔加尼海后,便驻扎下来过冬。

624~626年,伊军曾试图收复失地,但未成功。

627年12月1日,在底格里斯河域的尼涅维遗址附近发生了一场血战,伊朗部队被击溃。

628年,科斯洛埃斯二世被阴谋者们杀害后,其子希鲁伊埃于629年同拜占庭缔结和约。根据条约,希鲁伊埃将科斯洛埃斯二世在位期间伊朗在亚洲和埃及侵占的领土归还拜占庭。

伊朗—拜占庭战争大大削弱了两国的力量,使它们无力抗击阿拉伯征服战。在历次战争中,伊朗人都避免同以高度密集队形作战的拜占庭人近战,多半采用散开队形,以投掷武器与拜占庭人对抗。

与此相应,拜占庭军团逐步由弓箭手、投石器手和投掷炮手组成,他们与排成数列横队的重装战列步兵协同作战。每个军团配属有一个由数艘小船和渡河保障人员组成的舟桥组,以及围攻要塞的所需器材。在伊拜战争中,拜占庭人常常用土掩体、壁垒、壕沟和木塔加强部队的配置,在这些隐蔽物中部署着射手和投掷炮。

Ⅲ 伊拉克与伊朗为何在1984年的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1984年4月,伊拉克为了改变地面战场的被动局面,向伊朗的海上石油运输线发动了空中攻势,大批赴伊朗运输石油的外国油轮被击沉。伊朗随之采取报复行动,波斯湾袭船战全面展开和逐步升级。伊拉克海军远远不如伊朗海军,两伊战争爆发后不久,伊朗海军就封锁了阿拉伯河口,使船只不能进出伊拉克的惟一港口巴士拉。但伊拉克的石油除了海运外,还可以经过约旦、沙特阿拉伯、丰耳其的石油运输管道外运,海湾石油国家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由于僧恨伊朗革命,源源不断地用自己的石油美元来帮助伊拉克。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海军的袭船战的目标主要指向了前往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运输石油的油轮。

1987年伊朗海军在波斯湾航线上布雷,美国出动直升飞机扫雷,但成效甚微。

1987年4月,科威特租运3艘苏联油轮运油。5月,美国让科威特油轮统统挂上美国国旗,并把更多的美国军舰开人波斯湾。5月16日,一艘苏联轮船遭伊朗炮艇攻击,另一艘触雷。5月17日,美国导弹驱逐舰遭到一枚法国造的飞鱼式空对舰导弹的袭击,37人死亡,但发射这枚导弹的飞机不是伊朗而是伊拉克的。7月,改挂美国国旗并由美国军舰护航的科威特油轮触雷。美国以此为借口,从8月起在波斯湾大举开展针对伊朗的护航行动,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随后参加。

Ⅳ 两伊战争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呢

两伊战争的爆发,有着复杂的因素。

大概是这几点:

第四,民族和历史问题。

虽然都是穆斯林,但伊拉克是阿拉伯人,而伊朗是波斯人。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波斯人的历史和文明比阿拉伯人还要悠久和先进。

然而,波斯人却被阿拉伯人征服多年,也奴役多年。在阿拉伯人统治时期,波斯人形同奴隶。

后来波斯人推翻阿拉伯人的统治,双方战斗多年。

由此,形成了较为深刻的民族仇恨。

更重要的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都很强硬凶悍,迷信武力,认为一切谈判都是虚的,最终还是要通过枪杆子解决。

Ⅳ 伊朗和伊拉克为什么发生战争伊拉克是怎样组建的共和国卫队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千米,长约100公千米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长期以来,两伊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伊朗和伊拉克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因此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1971年初,双方发生边境冲突。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伊朗和伊拉克签订了《国界和睦邻条约》(即《阿尔及尔协定》),规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两国矛盾有所缓和,但未真正解决。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诺。[1] 1978年,伊朗发生内乱,伊拉克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并将侨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驱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执政,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称要废除边界协定,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伊(伊朗)美断交的时机,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 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侯赛因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自从战争爆发后,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关注。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共和国卫队成立于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后的1968年,其主要任务是保卫总统及高级领导人的安全。两伊战争前,这支部队仅有1个师的编制,下辖3个旅。1986年初发展为7个旅,两年后改编成6个师28个旅。卫队的主要装备有500多辆T-72坦克、BMP装甲战车、法制自行榴弹炮和GHN-45牵引式榴弹炮,以及苏制地对空导弹、高射炮和武装直升机等。 卫队的成员大多来自萨达姆总统的家乡提克里特,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绝大多数是复兴社会党党员,年龄都在30岁以下。卫队司令是萨达姆的次子库赛。 这支部队在两伊战争中经常赴前线执行紧急使命,并在保卫巴士拉等重大战役中屡建战功。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后,伊军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狂轰滥炸,元气大伤,卫队也遭受重大损失。海湾战争后,伊拉克遭受长期的制裁和武器禁运,军队装备无法更新,但卫队的装备与其他部队相比尚属精良,目前仍是保卫萨达姆等高级领导人及巴格达安全的主要力量。 编辑本段部队构成共和国卫队是伊拉克军队中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总兵力约14万人。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编制装甲师2个,即汉谟拉比装甲师和麦地那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5个,即塔瓦卡尔那师、尼布乍得尼扎尔师、阿德南师、巴格达师和总统警卫师;另编制1个补给师。共和国卫队的司令官先由伊拉克三军总参谋长尼扎尔·哈兹拉吉担任。这支部队驻防在以底格里斯河的总统府为中心的巴格达城内。后由萨达姆的儿子担任共和国卫队的司令官。 在共和国特别卫队内部,根据职能不同可分成安全部队、机动防护部队、特种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四大部分。根据在保卫萨达姆时离萨达姆的距离的远近又可以分成一线、二线和三线防卫部队。一线部队由萨达姆最信任的人组成,他们的保卫任务由萨达姆阿拉伯突击队(伊拉克的准军事部队)的首领穆萨希姆·萨阿卜·阿·侯赛因少将负责。在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外围的安全防护工作由共和国特别卫队负责。特别安全局负责内部保卫工作。但也有少量极受信任的共和国特别卫队人员被允许进入总统府邸内部或萨达姆出行时担任贴身保镖,这些人都是从共和国特别卫队第1旅第1营中挑选出来的。 该卫队的官兵大部分来自萨达姆总统的老家提克里特县,全部都是逊尼派教徒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党员,许多骨干成员是萨达姆总统的亲信或亲戚。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官兵的待遇比正规军高,他们享有特殊奖金和政府补贴的住房。 编辑本段部队瓦解美国在二次开战前,大量地贿赂、收买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所有重要将领,包括巴格达的卫戍司令。使得早已人心涣散的伊拉克号称30万人的军队,瞬间土崩瓦解。因此美军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伊拉克。并且共和国卫队的战斗力本来就有吹嘘的成分,伊拉克经历了8年的两伊战争,又经历了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打击,实力已经远不如前,根本没有所谓的30万精锐部队,美国实际上只用了一个营的先头部队就控制了巴格达。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可供参考。这种说法认为:在美国靠近首都巴格达以后,萨达姆宣布解散共和国卫队,采用“化整为零”的打算,把部队分散到平民间,这样以来一可以保证部队的战斗力,二可以与美国长期做斗争方便东山在起。因此美国在进入巴格达以后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活动,但是在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不断遭到散落的共和国卫队的攻击。但是这种说法不被大多数人采纳。

Ⅵ 两伊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两伊战争从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入侵伊朗开始,至1990年伊拉克因侵略科威特面临严重的海湾危机,于8月15日宣布从伊朗撤军,历时10年,给两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1980年9月22日午夜,伊拉克突然出动大批飞机空袭伊朗,随后以5个师又2个旅近7万人和1200辆坦克的地面部队,分北、中、南3路在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约690公里的边界上,先北后南向伊朗境内推进,占领席林堡、梅赫兰、富凯和博斯坦等10个城镇;10月24日又夺取霍拉姆沙赫尔西区,包围苏桑盖尔德、阿巴丹,控制近2万平方公里的伊朗领土。伊朗仓促应战,驻边境地区的4个师退守重要城市,并急调增援部队阻滞对方进攻,同时出动大批飞机轰炸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与石油设施。

11月,伊拉克因阿巴丹等城镇久攻不克,进攻势头锐减;伊朗乘机开始局部反攻。1981年9月27日,伊朗转入全面反攻,先后组织阿巴丹、博斯坦、胡齐斯坦和“圣城”等战役,逐步收复失地,取得战场主动权。1982年6月,伊拉克单方面宣布停火,并从伊朗撤军。

为推翻或动摇萨达姆政权,伊朗出动10万兵力发起“斋月”战役,首次进入伊拉克境内作战,占领巴士拉地区约100平方公里土地。至1984年2月,又先后发动“穆斯林·本·阿格勒”、“回历一月”、“曙光”和“曙光”1~6号等9次战役,占领伊拉克北部和南部共约300多平方公里领土。2月22日,伊朗发起“海巴尔”战役,攻占伊拉克南部盛产石油的马季农岛及其周围地区共约1000平方公里土地。伊拉克消极防御,被动挨打,多次要求停战,均遭拒绝。

1988年3月,伊朗又先后发动“巴德尔”、“曙光”8~9号、“圣城”1~9号和“佐法尔”1~6号等50多次战役。在1986年2月的“曙光”8号战役中,攻占伊拉克南部主要出海口法奥地区;在1988年1月的“圣城”2号战役中,夺取伊拉克北部约110平方公里土地;在1988年3月的“曙光”10号战役中,占领伊拉克北部重镇哈莱卜杰,夺地1000多平方公里。其他战役则多数受挫,占地得而复失。

伊拉克守中有攻,先后在中线和南线多次组织进攻战役,并利用伊朗反政府武装配合作战。为改变战场态势,阻止伊朗进攻并削弱其战争潜力,伊拉克除在地面战斗中使用化学武器外,还先后于1984年2月和1985年3月率先进行“袭船战”和“袭城战”,攻击对方石油输出终端和军事、经济目标。伊朗针锋相对予以还击,在空军力量不足情况下率先使用地地弹道导弹,引起双方“导弹战”。

由于伊朗使用导弹袭击科威特并威胁海湾其他国家的石油输出,美、苏、英、法等国自1987年7月起先后出动80多艘军舰在海湾为油轮护航。美海军曾多次同伊朗发生冲突,战火由两伊边境蔓延到海湾地区。

1988年上半年,伊朗经济危机加剧,国际压力增大,战场形势恶化。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继续对伊朗纵深目标实施导弹袭击。

Ⅶ 572~591年的伊朗—拜占庭战争发生了什么事情

590年初,伊比利亚部队占领了阿尔巴尼亚。伊朗人和可萨人在北高加索展开了军事行动,拜占庭作为可萨人的盟国也派部队前往高加索。590年底,伊军在巴赫拉姆•楚宾统帅的指挥下,在北高加索击溃了可萨人,并侵入斯万涅特和阿尔巴尼亚,但在阿拉斯河被罗曼统帅指挥的拜占庭部队击败。

572~591年的战争以591年在泰西封城缔结和约而结束。根据条约,为酬报摩里士皇帝在科斯洛埃斯二世沙赫同巴赫拉姆•楚宾统帅争夺王位的内战中对科斯洛埃斯二世的帮助,伊朗将前些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外高加索侵占的领土归还给拜占庭。

Ⅷ 两伊战争发生什么时间啊

梁以战争发生在什么时间这个问题吧,嗯,应该是什么呢?现在也记不清了而已,他上网不饿呢,上网易查应该能查到。大概是11199。九六年了是哪天忘了,记不住了。aqui te amo。

Ⅸ 英国伊朗战争是怎样发生的

英国——伊朗战争是英国殖民者为了扩大基地以进一步在中东和中亚实行扩张而发动的侵略战争。英国殖民者以伊朗企图兼并原附属于伊朗国王的相邻的封建小邦赫拉特为借口发动了这场战争。赫拉特位于印度同伊朗、希瓦、布哈拉和浩罕贸易往来、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常被英国殖民者用作扩大其中东统治的基地。同时,它又是英国公开插手的伊朗和阿富汗之间激烈争夺的一个目标。

1856年11月1日,英国对伊朗宣战,派出了一支拥有45艘舰艇的分舰队运载1万人左右远征军侵入波斯湾,向伊朗海岸进犯。

12月4日,英军攻占了哈尔克岛;7日,英军在哈利利湾开始登陆;10日,在分舰队炮火支援下,英军从陆上攻占了布什尔港。在1857年2月库沙布战斗中,英军向设拉干发起的佯攻被伊朗军队所阻,但英军指挥部计划以主力经穆罕默尔向舒什特尔和德黑兰前进。3月间,英军占领穆罕默尔;4月1日,占领阿瓦士。当时,英国由于急需向中国调兵,印度又爆发了土着印兵的起义,再加上俄国和法国在外交上声援伊朗,因此不得不在战争紧张关头,于1857年3月4日仓促缔结了和约。等到缔约的消息从巴黎传来,已经是4月初了。

1856~1857年英伊战争是英国为了征服小亚细亚、高加索、伊朗、阿富汗和中亚各汗国,于19世纪在亚洲推行的殖民主义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伊朗由于军事和经济上的落后遭到了失败。

阅读全文

与伊朗是什么时候内战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为什么有那么多小孩 浏览:208
怎么画简笔画意大利面 浏览:377
英国动物园叫什么 浏览:538
印尼最大火山是哪里 浏览:322
伊朗用什么样的插座 浏览:80
意大利黑椰子有什么功效 浏览:614
如何评价里皮中国足球 浏览:540
中国支援疫情有哪些国家 浏览:846
中国有哪些公司有硝硫基肥料 浏览:17
印尼两天换多少钱合适 浏览:324
意大利人大舌音怎么发 浏览:509
go意大利语怎么读 浏览:948
看看越南是如何切割木头的 浏览:599
印尼1万卢比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971
越南盾薯片多少钱 浏览:485
苏联支援越南多少人 浏览:737
印尼的什么方便面好吃 浏览:906
越南有多少公务机回国 浏览:385
如何解决越南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 浏览:31
中国驻美国大使说了什么 浏览: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