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暗地里多次袭击各国油轮,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制裁伊朗的石油出口。而且美国和其他的国家采取了联合制裁的方式。这让伊朗非常愤怒。所以他才会选择攻击很多国家的油轮这种报复性的手段。而且他多数攻击的都是和美国非常要好或者是美国盟友身份的国家的油轮,因为这样会给美国以及他的盟友提出了非常严厉的警告。因为美国的制裁使得伊朗它的经济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伊朗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醒美国不要做得太绝。
当然伊朗多次攻击其他国家的油轮并不会造成更猛烈的冲突。因为现在双方都在尽力保持克制,而且谁也承受不了战争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压力。所以到最后可能会重新回到谈判桌上解决。但是无法得到一个根本的解决,因为这属于地缘政治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无解的答案。
‘贰’ 彭佩奥说伊朗海域两艘油轮被袭击,百分百是伊朗干的,这个说法可信吗
这个说法还是可信的。伊朗完全是有目的来袭击油轮。一方面伊朗越来越对美国的袭击不满意,另一方面美国对于伊朗的袭击也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来反对美国对于伊朗的制裁。油轮的袭击对于伊朗来说是很有可能的。
如今已经有了很多的证据表明油轮的袭击就是因为伊朗的袭击。此次的袭击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沙特的油田遭遇了袭击,如果油轮遭遇袭击的话,国际的油价也会因此涨价,获益的肯定是伊朗。
‘叁’ 世界最大油轮在波斯湾被击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艘已经被打坏的穿又一次被修复好,并且改名为快乐巨人号,两年过后,这艘船又一次拥有新名字,也就是亚勒维京号,但是经过了几年的使用之后,它的性能已经逐渐退化,成为了一个浮动的储油和卸油的单位,当时他的名字叫做诺克·耐维斯号。
但是到了2009年,就算是作为储油的工具,它能发挥的作用也都很小,所以之后就被卖给了印度的拆船公司,在进行了一番拆解之后,过去的辉煌终于没有了载体,只有人么苦口相传的事迹,至于现在的油轮,在经过了严格的计算之后,只有30万吨,才是最合适的。
‘肆’ 伊朗扣押一艘韩国油轮,扣押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其“多次违反海洋环境相关法律条例”。这艘韩国油轮是由于污染海洋环境这一技术原因被扣押的,不应从政治上寻求解决途径。与其他国家一样,伊朗对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是敏感的。 而韩国媒体则认为,扣船与韩方冻结伊朗在韩国资产有关。美国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朗制裁措施。受此影响,韩国两家银行冻结大约70亿美元伊朗资产。伊朗曾数次要求韩国不要因美国制裁而冻结伊朗在韩资金 。
说到底还是美国和伊朗的矛盾。韩国是左右为难。
‘伍’ 沙特炼油重要设施遭遇轰炸,伊朗宣布了重要的决定:另类善意释放
2019年9月14日对于沙特来说是黑暗的一天,因为当天全世界最大的石油设施遭到了大规模的轰炸,根据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通告,该公司在沙特东部地区的炼油设施在空袭中损失惨重,在遭到空袭后,发生了严重的火灾,而炼油设施的产出一下子减少了一半左右,沙特官方表示,每天会减产570万桶,这个对于沙特的能源出口的影响是巨大的。沙特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出口国,沙特也因此属于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就在沙特的炼油设施遭遇打击之后的第三天,伊朗宣布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在2019年9月16日宣布,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巴斯·穆萨维表示,7月份扣留的英国油轮“史丹纳帝国”号,几日内将获释,不过还有几个程序问题需解决。之前英国的油轮是在英国扣留了伊朗的油轮之后,被伊朗所扣留的,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伊朗对英国的一个报复,在2019年8月15日,直布罗陀法院裁定释放之前英国扣留的“格瑞斯一号”30万吨油轮,如今伊朗宣布释放英国的油轮,也是对此给出的回应,此前伊朗已经释放了“史丹纳帝国号”油轮的部分成员。
如今伊朗宣布释放英国油轮的时机非常微妙,这就是在伊朗遭到美国指责的节骨眼上,此前沙特的阿美炼油设施遭到大规模的空袭,美国指责伊朗是发动袭击的幕后主使。虽然也门胡塞武装宣布了对沙特的炼油设施遭到袭击负责,不过由于胡塞武装和伊朗的密切联系,外界对于伊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仍然有很大的看法。也门内战是从2014年开始爆发的,也门内战的双方是胡塞武装和哈迪武装,伊朗是支持胡塞武装的力量,而哈迪武装则是得到了沙特的支持。伊朗和沙特都是地区大国,但是在中东各项事务上却有很大的矛盾,而也门内战也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胡塞武装是一个被称为穿着拖鞋的游击队性质的武装,但是却拥有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等各类先进的远程反击武器,这个是与游击队性质的武装的地位所不符合的,沙特一直指责伊朗向胡塞武装提供了大规模的先进武器装备,外界普遍认为,也门内战就是一个代理人的战争,从2015年开始,沙特组织的以海合会成员为主的反胡塞联盟军队对也门内战进行了直接的干涉,如今反胡塞联盟却有分崩离析的趋势,因为其主要成员的阿联酋宣布要从也门撤军。
也门胡塞武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动针对沙特阿美石油设施的打击行动了,此前已经发动过一次15架无人机的远程打击行动,而这次的10架无人机的带来的战果更大,一下子让沙特的能源产出降低了一半,而且还会有后续的影响。虽然说没有直接的证据显示伊朗与这次的袭击石油设施的空袭行动相关,但是美国还是把矛头指向了伊朗,在这个关键时刻,伊朗宣布释放英国的油轮,对于美国白宫来说,这个也是一个高明之处。伊朗的行动是在向外界表明一个态度,伊朗没有必要策划袭击沙特的炼油设施,而这个是通过释放英国的油轮来释放的善意。文/AZ。
‘陆’ 伊朗油轮遭导弹袭击爆炸,这次袭击是谁发动的
据国内媒体11日报道,伊朗石油公司声称,该公司的一艘油轮当天在红海遭遇导弹攻击,油轮剧烈爆炸。事件当时,这艘伊朗油轮位于距离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达约97公里的红海海域,船体至少被两枚导弹击中后发生爆炸,船体受到严重损伤。
现在伊朗的油轮也遭到了袭击,因此不进行报复是不可能的。中东目前的局势可以说是一团糟。就在几天前,当美军决定从叙利亚撤军时,土耳其立即对库尔德武装部队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导致库尔德部队进行反击。
‘柒’ 伊朗以“违反海洋环境法”为由扣押一艘韩国油轮,油轮为何对环境伤害大
伊朗声称对一艘载有石油产品和化学品的油轮进入伊朗水域后被扣留负责。伊朗革命卫队在一份声明中说,由于屡次违反海洋环境法,伊朗革命卫队于伊朗时间上午10时扣押了这艘标有Hankuk chemi字样的韩国油轮。此前,波斯湾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安全事件。近年来,随着沙特和伊朗紧张局势加剧,一些船只在这里遭到袭击。伊朗革命卫队说,伊朗截获这艘油轮时,它刚刚带着7200吨石化产品离开沙特阿拉伯的朱拜勒港。半官方的法尔斯通讯社报道说,革命卫队将这艘船带到伊朗阿巴斯港。
海洋环境中燃料油的存在形式不超过三种,海上漂浮油膜、溶解分散态和浓缩残渣。漂浮在海面上的油膜是海洋生物和周围野生动物的第一杀手。油膜是燃料进入海洋的初始状态。大量燃油泄漏在海面上,一时难以挥发溶解。当它被强风吹到岸上时,会形成半米甚至一米厚的油膜。不透明的油膜降低了透光性,影响了海域的气-海物质交换,减少了海洋中的氧气生成,使大多数海洋生物窒息。同时,油膜对周围海洋渔业,特别是贝类和水产养殖具有破坏性。不仅生态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采矿业和海洋运输业也将受到严重破坏。
‘捌’ 历史问题!!!!
海湾战争
(一)伊拉克侵占科威特
1990 年 8 月 2 日凌晨 1 时(科威特时间),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科威特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由 1 个机械化步兵师和 1 个装甲师编成的主攻部队,沿萨夫万——阿卜代利——科威特市之轴线实施进攻,在 350 余辆坦克的引导下,首先向南攻占贾赫腊山口,然后折向东进攻科威特市。由另 1 个装甲师编成的助攻部队,在主攻部队西侧向南进攻,在贾赫腊山口与主攻部队会合后,继续南下,在通往沙特边界的主要通道上建立阻击阵地。 5 时 30 分,主攻部队与特种作战部队在科威特市会合。经过约 14 小时的城市战斗,下午 7 时,伊军完全占领了科威特首都。随后继续发展进攻,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入科威特。 8 月 3 日中午,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至 8 月 6 日,进入科威特的伊军达到约 20 万人,坦克 2,000 余辆。 8 月 8 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 19 个省”,并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科威特势单力孤,加上对伊军的突然袭击毫无准备,只进行了微弱的抵抗。约 20,000 人的科军,只有 5,000 余人撤到了沙特阿拉伯,其余部队溃散或投降。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及部分王室成员乘直升机逃往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夺占科威特,勾销所欠科威特的巨额债务,并用这个“金库”来解决由于连绵 8 年的两伊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危机;夺占科威特,可将其海岸线从 50 公里延展至 213 公里,从而大大改善其海军的活动领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通过吞并科威特,解决两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边界争议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边界地区石油开发争端;夺占科威特,还可以“杀鸡儆猴”,起到震慑海湾国家及其他中东国家的作用,为其争夺阿拉伯世界领导地位,称霸中东地区扫平道路。
伊拉克武装侵占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成为海湾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二)美国及其他国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
海湾地区之所以牵动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神经,主要是该地区拥有极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所致。截至 1990 年 1 月,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 6,517 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 10,015 亿桶)的 65 %,天然气 24 兆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资源总和的 13.7 %。日产石油约 1,450 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产量( 6,360 万桶)的 23 %;每天出口石油约 1,200 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出口量( 2,800 万桶)的 43 %。中东的五大产油国(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联酋)均在海湾地区。世界 20 个特大的油田,有 11 个在海湾地区。
海湾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国、西欧、日本进口的石油,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海湾地区。据美国能源情报统计, 1990 年第一季度美国日净进口石油量为 766.1 万桶,其中 206.4 万桶来自海湾地区,占 26.9 %;西欧日进口石油 823.5 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 427.6 万桶,占 51.9 %;日本日进口石油 548 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 354 万桶,占 64.6 %。
石油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血液”,同时也是现代军队的驱动力。如果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进而占领沙特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萨达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摆布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可以进而对它们指手划脚。这是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此外,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国,它在国外的资产超过 1,000 亿美元,另外在西方重要工业中还持有多达数百亿美元的股份。如果这些资财被伊拉克抽走,也将给西方经济造成巨额损失。
(三)美苏关系缓和,地区冲突中美苏对立的阴影消失
战后 40 多年的时间里,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各自争夺霸权的需要,几乎在所有地区性冲突中,人们都能看到美苏争夺和对立的影子。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和新思维,积极向西方靠拢,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放弃与美对立的立场。伊拉克的举动,无形中进一步推动着苏美间接触的愿望。虽然伊拉克是苏联在中东经营多年的为数不多的亲密盟国之一,但为了避免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对伊立场上的对立,苏联宁愿牺牲伊拉克这个昔日的盟国。在对伊拉克问题上,苏联与美国合作的态度使美国总统布什感到“非常满意”,并称这是“美苏战后在地区冲突上首次结成同盟”。美苏对海湾危机基本立场上的一致,使联合国安理会得以顺利地通过了一系列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虽然苏联没有直接派兵参加对伊作战,但它对美国组织多国部队出兵海湾的支持态度,使美国可以毫无顾忌地采取各种军事行动。
(四)国际社会普遍强烈反对侵略
国际关系始终是一种利害关系。就在伊军侵入科威特的第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就发表讲话,谴责伊拉克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并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同时作出了强烈的军事反应, 2 个航母战斗群在伊入侵科后不到 1 小时即受命驶向海湾。
苏联一改战后 40 年在世界地区性冲突上持与美对立立场的常态。 8 月 3 日美苏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充分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合法政权和领土完整”。这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目标完全一致。同一天,苏联政府就停止了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与军事援助。
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或国际组织都对伊拉克的入侵作出了迅速的反应,普遍强烈抵制和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
联合国安理会和各成员国对海湾危机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异常迅速且几乎完全一致的反应。 8 月 2 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以 14 票赞成, 0 票反对, 1 票弃权,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第 660 号决议。从 8 月 2 日至 11 月 29 日,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 12 个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这些决议,使伊拉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 678 号决议,规定了伊拉克必须撤军的最后期限为 1991 年 1 月 15 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伊拉克如不撤军,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来执行联合国通过的各项决议,这就为以美国为首的 38 国组成联军出兵海湾,用武力解决这场危机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国际社会为化解这场危机作了极大的努力。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从中斡旋,设计出多种调解方案,联合国秘书长亦亲抵巴格达做伊拉克的工作,希望伊从科撤军。但所有这些努力都未能使伊拉克改变立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两伊战争
伊朗-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纠纷,二是领土争端,三是由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还夹杂着双方领导人个人的决策。
一,两伊同是伊斯兰国家,但伊朗五千多万居民信仰伊斯兰教的什叶派,伊拉克一千六百万人口中有半数以上为什叶派,但当政者是逊尼派。伊朗推翻巴列维王朝的“伊斯兰革命”胜利后,毛拉们(宗教专职人员)掀起宗教狂热,公开鼓吹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伊拉克是伊朗的邻国,什叶派穆斯林又占全国人口的半数以上,因此首当其冲。伊朗领袖霍梅尼从1964年起,流亡到伊拉克,1978年被伊拉克现总统、当时的第二号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以煽动当地什叶派叛乱的罪名驱逐到巴黎,为此,双方结下了“一箭之仇”。二,领土争端的两个问题:一是伊拉克要求收复阿拉伯河的全部主权。这个问题本来根据萨达姆同伊朗已故国王巴列维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已经解决了,协议规定构成两国共同边界的阿拉伯河一段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线划界。但萨达姆签约后一直感到后悔,趁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动乱之机废除了协议。另一领土争端问题是间接的。伊拉克要求伊朗将其在1971年英国实行撤出苏伊士以东政策时被伊朗占领的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阿布穆萨、大通布和小通布3岛归还给阿拉伯国家。三,由于双方领导人都采取针锋相对的政策,互不让步,激起了历史的民族矛盾和怨恨,导致爆发了战争。
伊朗同伊拉克战争开始的时间,双方的说法不一。事实是:
1980年4月,两国边界一带,枪声炮声断断续续;8月,双方的边界冲突日益增多和扩大。9月17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宣布废除他同伊朗前国王巴列维1975年3月签署的<<阿尔及尔协议>>,要求伊朗承认伊拉克对构成两国边界一段阿拉伯河拥有的全部主权。次日,伊拉克议会又通过一项法令,要求进入阿拉伯河的一切船只必须挂伊拉克国旗。于是,两伊之间的矛盾急剧激化。9月22日上午,伊朗军队向挂伊拉克国旗的两艘日本船、一艘希腊船开火。中午,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令对伊朗的军事目标进行“威慑性打击”,大批伊拉克空军飞机对包括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的巴赫拉巴德空军基地在内的的10个机场和空军基地进行空袭。下午,伊朗出动陆海空军进行反击,伊朗空军轰炸了伊拉克的两个空军基地。9月23日凌晨,7万伊拉克军队在飞机掩护下,在北至希林堡南到阿巴丹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兵分3路向伊朗境内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从此,就全面爆发了两伊战争。
1988年7月18日,伊朗总统哈梅内伊在给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
两伊的“袭船战”或称“油轮战”,系指双方于1984年4月开始专门袭击对方运输石油和货物的油轮与货船而言。
伊拉克海军由于在战争初期大部分被摧毁,其余部分被封锁在乌姆卡斯尔军港和阿拉伯河内,它进行“袭船战”的主要手段是使用空军飞机发射导弹、投掷炸弹和发射炮火。伊朗则使用炮艇、直升机和短距离导弹。
自1984年4月“袭船战”起到1988年7月底为止,约有400艘油轮和货轮遭到两伊的袭击,260名海员丧生。
早在1980年8月22日上午伊朗同伊拉克就开始了袭击船只的行动。当时伊朗军队用炮袭击了在阿拉伯河航行挂伊拉克国旗的日本船和希腊船。战争初期被两伊击沉、击毁在阿拉伯河航行的各国船只90多艘,其中包括几艘中国货船。战争初期,两伊的海军还在海湾北部进行了海战,双方的舰只都遭到很大的损失。但上述这些袭击船只行动还不属于两伊“袭船战”的范围。
从1980年9月战争爆发到1988年7月底止,总共有540艘船只遭袭击,300多名海员丧生,完全被击毁的船只约50艘,总共货物损失约达1000万吨。
‘玖’ 土耳其打叙利亚,为何伊朗油轮爆炸
伊朗的油轮是给叙利亚送石油的,把它炸了叙利亚局势更严峻一些。
‘拾’ 伊朗油轮发生爆炸,这起爆炸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据伊朗媒体报道称,伊朗国营石油公司(NITC)运营的一艘伊朗油轮在城市吉达附近发生两起爆炸,可能是由导弹袭击造成的。据知情人士透露,事件发生在周五(11日)凌晨。据报道,爆炸击中了这艘船的船体,导致该船的两个主要油箱严重受损,并导致在红海的石油泄漏。技术专家目前正在调查爆炸原因。他们认为这是一次“恐怖袭击”。
不管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不是沙特,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有能力使用导弹攻击伊朗油轮的人必须与美国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英国油轮被伊朗扣留后,美国没有对唐宁街10号提供实质性帮助。英国人认为自己很快就被骗了,后来在白宫的压力下释放了格蕾丝。美国甚至公开表示将在地中海拦截伊朗油轮。如果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美国人,那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