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没落的贵族,一个你不知道的伊朗
“ ”伊朗的人民从大人到小孩都透着一种淡定,怎么形容呢,你可以想象是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伊朗人处处呈现出对本民族文字、文艺、工艺、审美的自信……” 伊朗之旅纪实。摄影_王晨光 “ ”遥远”的波斯 伊朗高原古波斯帝国曾显赫一时,然而在文化层面,却往往被我们当作遥远的异域。 我们更愿意将秦汉帝国与古罗马进行比较,但事实上,诚如李零先生所言, *** 与罗马帝国之间缺少明显的交流,把二者放在一起比较更像是在找不同。相比之下,处于东西方十字路口的波斯帝国疆域广大,建立了大一统体制,且与中华交往密切,似乎是更好的比较对象。 相比波斯人控制的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埃及等地,从历史地缘和政治制度角度而言,希腊才是文明的边缘地带。然而拜启蒙时代的哲学家所赐,希腊这些小城邦被塑造成自由民主的化身,一遍遍重复。而伊朗至今在世界上仍是一个模糊的阴暗的恐怖形象。 古波斯帝国版图 现代影视不断通过夸张和戏谑的方式抹黑波斯,背后当然和好莱坞的西方式政治正确相关。无论是《斯巴达300勇士》还是《逃离德黑兰》,作为什叶派的伊朗连同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的文明,都被塑造成邪恶的形象。 电影《斯巴达300勇士》 熟知文明史的学者都清楚一个现实,即伊朗无论如何也是第二级向内亚、东南亚、东亚输出文明的核心区。波斯帝国早在大流士一世时期(BC550-486),已经采取总督制统治着印度、西亚、希腊、埃及,是一个跨民族的帝国。而当时,中国刚刚进入战国时代。大约三百年后,伊朗的治理方式才从内亚传到秦晋,最终我们才有了统一的秦帝国。但我们实在缺乏帝国的治理经验,秦的郡县制只持续了十几年。 因此,如果跳脱出我们的语言环境,放在世界范围内审视我们很多引以为傲的朝代,可能更容易清醒。 即使在当下,大多数人连波斯文和 *** 文都分不出来,就截然判定这里随时战火纷飞,仿佛不知道两伊战争已经结束三十年了。所以,来伊朗旅行反倒可成为我们“ ”窥镜自视”的机会。 波斯波利斯。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即位后,为纪念阿契美尼德王国历代国王建造的第五座都城 伊朗人的自信 2019年7月,我游访伊朗。在不了解的人眼中,伊朗仿佛和印度、伊拉克等第三世界国家一样。我以前也只有这种模糊的印象。然而此次游访真实颠覆了这种印象。 伊朗的人民从大人到小孩都透着一种淡定。 怎么形容呢,你可以想象是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既不像印度,总想着怎么赚点快钱,也不像东亚大多数国家,表面上富裕,但内在的日常民众生活各个层面从根子上丧失文化自信,彻底成为欧美文化的信徒。 摄影_王晨光 伊朗人处处呈现出对本民族的文字、文艺、工艺、审美的自信。抛开敏感的政治话题,我们可以从艺术来阐明这一原理。什么是艺术,毫无疑问,艺术依靠的是技艺,技艺的核心是复杂的工艺和高超专业化的技师。只有当文明衰落、财富匮乏,无法再进行高难度创作,无法使用珍贵的矿石材料和金银时,另一种虚假的审美话语才逐渐上升。真正的审美,必然来自专业化技艺和财富积累。 摄影_王晨光 伊朗保持的艺术审美和工艺程度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在伊朗伊斯法罕,尽管有工业化生产的模套器皿,但依然保存着不多见的传统手工铁匠,他们一锤锤设计每一件独一无二的铜器、锡器、银器,无法复制的图案。这些人根本不是工匠,而是艺术家,或者我们可以理解古代的艺术家本身就是家族传承的工匠,而非现代艺术学院批量生产出的艺术学生。他们一出生就有固定客户,在村镇或宫廷。 摄影_王晨光 “ ”彻彻底底的不夜城” 伊朗是个绝对夜生活的国家,但他们不需要KTV酒吧之类 *** 感官的所谓“ ”现代娱乐”。伊朗人保有夜间聚会的习惯,从伊斯法罕的八重天宫公园到马什哈德的HolyShrine *** 寺广场,持续到凌晨两三点乃至通宵,全是带着餐布席地而坐聚餐的家人。几乎所有家庭都友好地邀请我合照吃东西,享受自然的平民乐趣。 “ ”不夜城”伊朗。摄影_王晨光 在马什哈德,伊朗以及 *** 世界的信徒多数会选择夏天来 *** 寺朝拜,新婚的夫妇也认为在这里可以获得爱情护佑。所以这是彻彻底底的不夜城。整个广场由大约二十几个小广场组成,每个小广场玉石铺地,上面是厚厚的波斯地毯,完全可供人们睡觉。广场周边是一圈房间,包含图书馆、学校等。当然,也有教法学家和学生彻夜不眠,讨论经典问题。 反观很多国家的日常生活,往往陷入了一种幻象,认为生活需要购买,需要消费,需要足够的金钱,需要竭尽全力占据资源,才能成为人上人,才能快乐,无数人正向变态的“ ”娱乐”深渊疾驰。伊斯法罕的伊玛目广场面积很大,不用担心儿童走失,不用担心危险。这只是圣城的其中一个角落。 在这种语境下,我们不禁要反思一个问题,即在世界文明的宏观场景中,是什么决定一个文明有没有竞争力,又是什么决定文明自身的延续性? 我们纵然可以从古籍和博物馆中找到各种标榜文明的符号,但平心而论,学术内卷化的时代,很多文科生读到博士,大量精力不过是在自己圈内争来抢去,如果一个文明没有新生力量,只是在自己辖域内反复重复那个消逝的神话,本质不过是在消耗文明遗产,是死的文明,而不是向外传播价值。这是值得我们反省的。 在伊朗,经常可以看到战斗英雄纪念品商店。在不同城市的这种商店内,会销售各自城市为自己英雄制作的周边纪念品。 两伊战争已经结束三十多年了,伊朗人民无时无刻不在纪念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战士。英雄纪念被落实在具体社群内部,从大路两边的手绘涂鸦,到小巷子、地铁站墙上大大小小各种材料的海报。每个社区的 *** 寺都会为自己的英雄唱颂歌曲,会悬挂自己社区里牺牲的人的照片,你甚至感觉他们似乎昨天刚刚牺牲一般。 其他很多国家的爱国教育,很难看到对个体的重视,这也导致人们无法在心中形成真实的荣耀感和敬畏感,那些牺牲的英雄,从不知他们的家乡,他们与人们无关,只是一个遥远的符号,一个空洞的形象。在这些方面,似乎应该更多向伊朗学习。 摄影_王晨光 来自“ ”大家族”的安全感 在伊朗,有几晚我住在朋友塞里曼家,塞里曼是神学院博士,没想到他竟然靠一本简陋的纸质教材自学汉语,现在能够和我们无障碍交流。 似乎这边的人比我们更有语言天赋,很多人都会两三门外语。相比于研究学者,塞里曼更热情地将自己所学教义至善至美的地方实践传播。在他身上,我看到一个严格的道德自律者,如他所言,什叶派 *** 的核心就是严格遵守经典,从饮食到行住坐卧严格律己,对妻子忠贞,照顾家庭,救助贫困人,开车时会帮助路边无钱坐车的朝圣者等等。 对于 *** ,我们的印象通常是恐怖和极端。事实上, *** 分为很多派别。人们不会用一个差生判断一所学校的教育水平,但奇怪的是,总以最极端卑劣的个别行为来辨识世界的第二大宗教。 诚然,“ ”仓廪实而知礼节”,但是伊朗的奇迹在于另一句话,即“ ”君子固穷”,他们没有因为被封锁就“ ”穷则思滥”,反而处处体现自律和文明,以及团结互助和干净整洁。国民更考虑礼节和外貌穿着。我几乎听不到司机鸣笛,看不到随地乱丢垃圾或吐痰。在伊朗几天,我已经习惯别人对我微笑、帮助我,我也习惯对陌生人打招呼,表示友好。 在伊朗,我无数次看到大家族聚会,大家族出现的时候往往伴随着一种荣誉感和安全感,当然大家族最重要的是在风险社会抵御洪水的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重新思考教育。简单说,在伊朗,一个小孩继承家族的产业(无论是大的企业还是小店铺),从小帮家里打工,与陌生人训练交流技巧,保持行为端庄礼貌,每天按时与家中长辈去社区 *** 寺,严谨地修养品格,熟悉社区的邻居,互相帮助,待长大到足以独当一面,在家人的帮助下经营自己的分店,这就是最真实的“ ”素质教育”。 孩子从小帮家里打工,与陌生人交流,修养品格,学习为人处世,直到能独当一面。摄影_王晨光 从本质上,素质教育、兴趣爱好班,以及挤破头去参加各种考试,这本身就是社会被打散成小家庭的结果。当大家族被改造变成三口之家那一刻,每个人已经彻底成为没有抵御力的国民。而文明的持续性来自哪里?不是各类指标,而在于这个文明体内部的人能够在感到安全的情况下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 ”宗教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古兰经》首先是一部律书和法典,它的神圣不在于故事引人入胜和哲理的深奥, *** 最大的成就是把法带到 *** 世界,以法构建了社群秩序。 底层人民最需要的不是故事和哲学的安抚,是明确的抛弃模棱两可的法理。抛弃模棱两可就是抛弃不公。 *** 世界的法是如此明确,一个 *** 通过古兰的学习,完全能明白基本的法理,细节则可交由教法学家来判决。教法学者是法官,但是因为每个人都懂法,这几乎最大程度限制了不公正的判决和执行,达到全民和教法学家团的全面监督。 在伊朗,我们可以重新理解宗教。尽管我们常常将宗教作为一个客体,一个可以选择或者旁观的对象,进行外在的审断。但我们遗忘了,宗教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 世界各大宗派的创始祖师的故事都伴随着“ ”出逃”。什么是出逃?这分两层,一层是逃离已经污浊的城邦和必将降临的迫害,一层是获得新的神启后率领新人类建立新的共同体。所以,真正的宗教绝不是崇拜神灵、求神问卜、祈求个体修仙等等。宗教的内核在于:缔造新的法,塑造新的做人的规则、群体的规则,使得出逃的人们不再陷落和败坏。 *** 教的核心在于沙里亚法,沙里亚教法的根本是维护社群凝聚力,激发共同体意识和武德精神。这最终获得的是不断增强的安全感。 所以,是因为你愿意接受一种教法约束自己并且与服膺这个教法的群体一起生活,因此才皈依宗教。而不是相反。简单说,不是宗教决定你的身份,而是你追求一种身份和生活方式而选择宗教。 所以某种程度可以将宗教范围放大,比如一个书院形成学规,自别于周边腐化的环境;比如某小支民族迁徙,顽固按照自己的规则繁衍互助交易等。一个 *** 处处坑蒙拐骗偷,那么他不是 *** ;一个佛教徒天天声称普渡众生,但只知道自求解脱迷恋世间富贵,那么他不是佛教徒。 在这种视野下,我们进而可以理解语言本身的效用。比如,为什么存在古典学研究?大学里的学生误以为目的在于理解文献,但真相是选择新的族群。这就犹如上世纪末年轻人流行学粤语,他们不仅是为了读懂歌词,而是形成一种群体认同。又比如突厥人的 *** 宗师也学 *** 语,不仅是为了读懂阿语《古兰经》或阿语希腊文献,这背后是一种族群认同。这也是学习语言的原本内涵。 我相信,在伊朗,我们不仅能理解波斯文明,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参照,从一个小的国族情结投入到宏观的人类文明中,对自身所处的环境进行反思,由此才不至于陷入自我设置的文化框架。 摄影_王晨光 原创自志道教育《新教育家》杂志,文/王晨光、摄影/王晨光 附作者简介:王晨光,哲学博士,主要研究中国思想史、知识社会学,着有《明清中越交通与越使朝贡问题研究》。
❷ 索拉雅,曾经万千宠爱的王后,让人叹息
一个曾经万千宠爱的王后,会很惨?
其实我是想说,这个女子背后所表现出的一种命运,让人叹息。比起她的前任,号称“亚洲的维纳斯”的埃及公主,或是后来那位法拉赫王后,她其实可以活得比她们更好。
本来,我对这个女子的了解,只是来源于一部日剧“不毛之地”。男主角是商界精英,和天海佑希饰演的酒馆大小姐认识,大小姐嫁给了富豪之后,进入巴黎上流社会,和伊朗前王妃有了交情。而男主角正好要通过这位前王妃,打通和高层的关系,获得在伊朗的生意。然后一网络,其实这个在巴黎的前王妃,就是前王后——索拉雅。
说到伊朗这个国家,当年他们的王室和国家也是相当具有特点的。且不说悠久的历史文化,波斯地毯和诗歌,光是伊朗前国王巴列维的原配,就够让人惊艳了。
这位王后出身埃及王室,是当时法鲁克王朝那位吃货国王的大妹妹,下面还有两位妹妹。在国王好友兼下属的回忆录里,这位公主嫁入王室后不开心,自然会和国王分离。
你也许会说,难道是政治联姻?
是的,确实是。两人只见了一面就敲定了终身大事。六年的婚姻,只生了一个女儿。顺便说一句,这位王后当年上过美国生活杂志,被当时很大牌的摄影师称为“亚洲的维纳斯”,就知道她多么美丽了。她的女儿,也是很美的一位公主。
接下来就是第二位灰姑娘的出场了。话说,六年之后,王后回到了娘家,提出了离婚。在不影响两国关系的前提下,婚姻解体。国王的婚姻,就成了让人头疼的事情。
我怎么知道的?
因为看过一部冷门电影
这部电影是根据王后的回忆录拍摄的。电影的开始,就是说伊朗的石油,让人垂涎不已。而国王则焦头烂额,背后的政治博弈,真的让人操心。而家里面,太后和他的姐姐们,则在为他的妻子人选挑选美女。
其中,有一位贵妇拿出了女主角的照片,让人眼前一亮。其实我觉得,电影里的女主角选得还真的很有气质。真正的索拉雅,出身于波斯名门家族,母亲是德国人,又是在欧洲长大,因此可以倾国倾城,不意外。
国王喜欢吗?喜欢的。于是,还在欧洲读书的女主角被公主召见,然后被引荐给国王。几乎是闪电式的结婚,成功嫁入了王室,成了王后。
难道说,一切都是童话?
其实对于这一点,电影里,索拉雅的家庭真的可以说是,不看好。父亲是名门贵族,小时候教导过女儿,要记得家族曾经的过去;母亲以自己的实际经历说明,一个女子嫁到异国是如此不易,担心女儿会在王室吃苦。索拉雅的弟弟则反对,说自己姐姐进入王室,不会开心。
索拉雅就能拒绝公主,甚至拒绝国王?
光是公主这一关,她就无法拒绝。等到看到国王,那简直就是王子本尊。能说个不,都开不了口。索拉雅那时太年轻,根本不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自己最大的劫难。
顺便说一句,为何国王会在见到索拉雅后就立即求婚。电影里的理由是,要个继承人。但电影没有说到的,是现实外的故事。这要从原配王后说起。
时间回到了福兹叶公主和巴列维国王宣布离婚。官方通稿里,说得是冠冕堂皇:王后的离开不影响两国的友好。在尘埃落定之后不久,埃及王室宣布,公主要嫁人了,国王还是宠爱妹妹的,一切从简,办了婚事。
你是说?公主再婚了?
是的,而且嫁了是一个王室远亲,也是埃及王室家族成员,年轻有为的海归名校毕业的军官。两人的颜值之高,各位看看吧
而且结婚之后,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各位看看下面的图片
这说明什么?如果你是巴列维国王,是不是要赶快结婚,快点生儿子?既然可以,一定要找个更漂亮的,这样,生出来的儿子或是女儿,一定颜值高,也不会输给前妻。
那他如愿了吗?
没有。索拉雅在嫁给他之后,两人一直没有孩子。王室此时遭遇了国王的弟弟遭遇不幸,一下子,王室的下一代成了一个大问题。怎么办?再宠着索拉雅,索拉雅再和他感情好,都抵不过几年下来没有孩子这个事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让王室血脉流传下去,这个是义务。这下子,是谁的问题?
我只能说,巴列维国王,你为何不珍惜自己那位原配呢?亚洲的维纳斯,简直就是翻版的费雯丽,你都不珍惜,能说什么呢?但是在感情世界里,不是付出多,就可以得到回报。只能说,无缘分啊。没法子。美丽的埃及公主看到了这点,走了,注定了她后来能获得幸福。而索拉雅陷得太深,一旦丈夫无法庇护她,弱小的她,无力抗拒,那结局可想而知了。
最后,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曾经备受宠爱,动不动就撒狗粮,和国王一起很幸福的王后被迫离开伊朗,成为流浪的前王后,在巴黎生活。
国王真的爱她吗?不可否认,官方里的通稿看着似乎是很深情,很痛苦,似乎是为了江山不得不放弃美人。但其中的苦涩,只有过来人才知道,其中的辛酸和无奈。不久之后,国王娶了新的妻子,还被封为王后,虽然后来有了孩子,而且都是颜值颇高的孩子,但是孩子们却也目睹了王朝的覆灭。搞笑的是,当年你嫌弃的是埃及公主,最后还是埃及政府给了巴列维一大家子最后的庇护,让他们到了埃及。
千万别看他的遗孀法拉赫那么惨,失去了两个子女。而索拉雅呢?一辈子都走不出阴霾了,离群索居,变卖珠宝,希望别人去看她。看看她曾经这么美丽
当她去世时,身边没有人。唯一的弟弟后来也没有后人,全部的财产据说归了弟弟的司机。能说什么呢?
或许,其实她如果不成为王后,会有属于自己的大好人生。或许她一辈子最怀念的还是那一刻的高光时刻。
只能说,命运真的是不可说啊!难怪电影最后,当国王姐姐去看她时,她只是抛出了那方当年被自己收起来,绣有国王名字的手帕。假如她和国王擦肩而过,会不会是另一种结局呢?
所以,女人,一定要有实力,不然,即使再万千宠爱,都是浮云呢!
❸ 伊朗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伊斯兰革命后第一部宪法于1979年12月颁布,规定伊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权统治高于一切。
1989年4月对宪法进行部分修改,突出强调伊斯兰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绝对权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哈梅内伊正式批准经全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伊朗伊斯兰议会是最高国家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会通过的法律须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方可生效。
伊朗的军事制度:
伊朗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2年。
武装力量由军队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组成。领袖为武装力量总司令。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最高军事领导和国防政策的制定机构,由总统、两名领袖代表、司法总监、议长、军队总司令、卫队总司令、国家计划和预算组织主席及外交、内务、国防和情报部长组成。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二年。
伊朗宪法规定政教统一,宗教领袖为武装部队总司令。最高国防委员会是领袖领导下的军事决策机构,成员有总统、国防部长、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以及领袖指定的两名顾问。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革命卫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
❹ 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政体更换
到12月中旬,国王的姿态已降低至“得到准许留在伊朗”,磨银反对派却断然拒绝了这个请求。到12月将近结束,“国王愿意暂时离开伊朗”,但是依然不被瞎基宴反对派接受。1979年1月16日,国王与王后离开伊朗,伊朗举国一片欢欣,“在数个小时之内,巴列维王朝的象征悉数被摧毁”。
巴赫蒂亚尔解散了萨瓦克,释放政治犯,下令军队准许群众集会示威,又承诺会举行自由选举,邀请霍梅尼返国,又提请革命分子进入“民族团结”的政府。数天后,巴赫蒂亚尔正式批准霍梅尼返国,邀请他在库姆创造一个梵蒂冈式的国家,又号召反对派共同维护宪法。 1979年2月1日,霍梅尼乘坐法国航空的波音747返回德黑兰。数百万人欢迎他的回归,他在乘搭汽车离开机场后被热情的人群淹没,被迫转乘直升机。霍梅尼不仅成为了革命的必然领袖,他还成为了“半神”般的人物,他所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机场时,人们都在欢呼“伊玛目霍梅尼,我们向你致敬,愿主赐你平安”。人群又赞颂道“伊斯兰、伊斯兰、霍梅尼,我们会追随你”,甚至出现了“立霍梅尼为王”的口号。
从霍梅尼回国那天起,他便表示强烈反对巴赫蒂亚尔政权,并说“我要挫败他们”。
霍梅尼在2月4日任命迈赫迪·巴扎尔甘(Mehdi Bazargan)为临时政府首相,“得到国民支持”。霍梅尼命令伊朗人需要服从巴扎尔甘,行使宗教义务。
霍梅尼政府的势力如日中天,士兵都逐渐投靠霍梅尼一方。在2月9日下午约10时,霍梅尼向不愿意投降的军队发动圣战,忠于国王的帝国防卫军与支持霍梅尼的伊朗空军叛军霍马法兰(Homafaran)爆发冲突,革命分子及叛军占据上风,开始接管警局及军事设施,向公众发放武器军备。到2月11日下午2时,非神权临时政府正式倒台,最高军事委员会宣称军方“对目前的政治争议保持中立……以防止局势进一步变得混乱和发生更多的流血事件”。革命分子又接管了政府机关、电视台及巴列维王锋橘朝的宫殿。
在伊朗每年的2月1日至11日期间都会庆祝“曙光旬”(Decade of Fajr),2月11日是“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日”,那一天是伊朗的公众假期,国内每个城市都会在那一天发起游行。
❺ 伊朗最后一任王后,为何晚年要靠写回忆录赚钱
作为伊朗最后一任王后,法拉赫·巴列维的名字并不响亮,因为她的丈夫,巴列维国王的政权被推翻,她们一家只能四处流亡。但作为女性,法拉赫的一生却又是一部励志史,她前半生与后半生分外鲜明的对比,任何人听了都会唏嘘不已。
法拉赫在自己的书里这样说:
我,法拉赫·狄巴,不是婚前的女孩,也不是婚后的王后,我是名叫法拉赫的女人,嫁给了一个叫做礼萨·巴列维的男人,现在,我是姓那个男人姓的寡妇,因此,我的真正姓名是法拉赫·巴列维。这就是法拉赫,一个经历了云端生活之后,重新脚踏实地的女性。
❻ 伊朗末代王后与我怎么样
在Netflix上点开这部电影,是在看过了A Separation之后,为了更多地了解伊朗这个国家。但看完了The Queen and I,我并没有感到自己达到了这个目的。但意外的是,我大概,也许,更多地了解了它的人民——与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部片子的两位女主角,即导演本人与王后Farah,从各种方面都是天壤之别的两人,却都被自己的祖国所流放、深念故土却无法返乡,并因为三十年前的那场革命而失去了最重要的亲人。 革命发生时,那时只有17岁的导演是赤色少女——她加入了共产党的小团体(是当时无数的革命小团体之一),每天发发传单,喊喊口号,到指定地点聚众焚烧个把王旗之类。而那时深居王宫的王后,带着幼小的王子公主,像普通母亲一样为子女的安全提心吊胆。 后来革命胜利,王室逃离伊朗,从此一直在外流亡。而通过革命上台的新总统,却将伊朗带上了独裁统治与宗教政治之路(在他上台前,伊朗妇女不用戴头巾,和西方妇女没什么两样)。革命者遭到了利用与背叛。导演的家人——她的未成年弟弟,被政府抓走,不久便被吊死。后来的几年,她东躲西藏,又偷渡去土耳其,心惊胆战地住了几年地下室,直到她顺利逃往瑞典并定居下来。 而王后流亡在外的三十年,虽然过的不会像导演一样窘迫,但往日的“朋友”突然形同陌路,愿意接纳他们的国家屈指可数,而在这其中,美国更是以扣押他们的方式,企图用国王来与德黑兰政府交换释放美国大使馆人质。之后,国王在心力交瘁中离世。磕磕绊绊长大的王子公主们,两位至今无法有固定的家庭生活,一位年轻时便服用过量安眠药自尽。 这个纪录片,从头到尾没有讲什么国家,什么民族,什么宗教。讲的只是两个生活波折的女性,在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之后,却仍坚强地直面人生。王后曾在纪录片里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在国王离世后我就不打算找个什么人一起过。但我们的社会却不允许女性这样,似乎不和男人在一起,你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我并不需要男人。我只希望他们看着我,并说,这是一个受过许多伤痛却仍然坚强的女性。” 它是关于两个女人的纪录片,但并不是关于两个穆斯林女人的纪录片,也不是关于两个中东女人的纪录片。它没有一丝一毫的宗教性,有的只是最基本的人性,它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地域,却能让你从内心最深处感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