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四次中东战争,伊拉克对伊朗的攻击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
伊拉克守中有攻,先后在中线和南线多次组织进攻战役,并利用伊朗反政府武装配合作战。为改变战场态势,阻止伊朗进攻并削弱其战争潜力,伊拉克除在地面战斗中使用化学武器外,还先后于1984年2月和1985年3月率先进行”袭船战”和”袭城战”,攻击对方石油输出终端和军事、经济目标。伊朗针锋相对予以还击,在空军力量不足情况下率先使用地地弹道导弹,引起双方”导弹战”。
⑵ 阿尔及尔协定的要点有哪些
石油基地争夺战
——伊拉克和伊朗签订《阿尔及尔协定》1980年9月22日,大批伊拉克米格—23作战飞机突然超低空扑向伊朗境内,对伊朗的15个城市和7个空军基地进行空袭。轰隆的飞机声和震耳的炸弹声,揭开了两伊战争的序幕。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试图以闪电战的方式,首先摧毁伊朗的空军力量。空袭过后,伊拉克5个师近10万大军的地面部队,在400多公里的战线上,分三路向伊朗发动大规模进攻。在坦克和重型装甲车的引导下,经过精心准备的伊拉克军队,攻势凌厉,一周内深入伊朗境内15到30公里。
伊拉克军队进攻的重点是南路,意图夺取伊朗的霍拉姆沙赫尔和阿巴丹。这两个城市是伊朗重要的石油基地,邻近波斯湾,伊拉克夺而取之可以保证本国的石油出口通道。但伊拉克在南线的进攻遭到伊朗人顽强的抵抗,伊拉克军队经过15天的浴血奋战,才攻占霍拉姆沙赫尔,而阿巴丹则久攻不下。
雨季到来后,双方进入僵持状态,伊拉克控制了伊朗约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981年1月,伊朗开始局部反攻,逐步收复失地。9月,伊朗在阿巴丹反击战中获胜,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围困。进入1982年,伊朗的反击更加猛烈。5月24日,伊朗收复霍拉姆沙赫尔,歼灭伊拉克军队3万余人。
战场上的节节败退,迫使萨达姆于6月中旬宣布单方面停火,并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呼吁举行谈判。但是,伊朗方面予以断然拒绝。
伊拉克和伊朗都是穆斯林国家,两国有着1000多公里长的陆上边界,南部100多公里长的阿拉伯河是两国的界河。这条河流是伊拉克通向波斯湾的惟一水上通道,盛产石油的伊拉克需要这条通道向外出口原油。伊拉克长期主张整条河道都是它的领土,而伊朗则坚持河流的中线才是两国的边界线,双方为此争执不下。1975年3月,双方在阿尔及利亚的调解下,签署《阿尔及尔协定》,伊拉克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的中心线为两国的边界,伊朗则答应将其境内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伊拉克作为补偿。
协定签订后,伊朗一直没有履行协定,拒绝交给伊拉克300平方公里土地。伊拉克极为不满,1979年公开要求废除《阿尔及尔协定》。1980年9月17日,萨达姆正式宣布废除该协定。
除了边界纠纷,两国关系恶化还有其他原因。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霍梅尼鼓吹向外国输出伊斯兰革命。他公开号召伊拉克人民推翻萨达姆逊尼派政权,建立伊斯兰什叶派国家。为此,霍梅尼不惜向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提供武器和资金。
伊拉克对战争做了长期充分的准备,从国外购买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萨达姆对自己的军事实力颇为自负。而伊朗在1979年发生伊斯兰革命,霍梅尼上台后对原军队中的将领进行了清洗,使伊朗的军事力量有所削弱。萨达姆认为伊朗必定不堪一击,用武力解决两国边界纠纷的时机到来了,于是发动了对伊朗的突然袭击。但交战的结果却使萨达姆大吃一惊,伊朗不但没有被打垮,反而给伊拉克以沉重的打击,伊拉克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伊朗决心不给伊拉克以任何喘息的机会。1982年7月13日夜,伊朗发动代号为“斋月行动”的战役攻势,目标是攻占伊拉克南部的第二大城市巴士拉。
巴士拉是伊拉克的经济中心之一,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对伊拉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占领巴士拉,将给伊拉克以致命的打击。12万伊朗大军于7月14日凌晨越过边界,突破伊拉克防线,潮水般逼近巴士拉。伊拉克在巴士拉外围布置了壕沟、铁丝网、地雷和坚固的地下工事,有10万大军、近2000辆装甲车和300门火炮防守。双方展开惨烈的厮杀,死伤惨重。战至7月30日,伊拉克为取得战场优势,向伊朗军队发射化学炮弹,造成伊朗军队的混乱和溃败,迫使伊朗中止本次进攻。在半个月的战斗中,双方约有3万人丧生。
9月30日和10月10日,伊朗先后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的曼达利发动进攻,两次均被伊拉克击败。
1983年2月6日,伊朗再次向伊拉克发动大规模攻势。在这场代号“曙光”的进攻中,伊朗出动15万军队,空军、坦克兵、炮兵与步兵协同作战。伊拉克也集结了10万人的兵力,顽强抵抗伊朗的进攻。战斗持续了11天,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优势。
1983年4月和7月,伊朗发动“曙光1号”、“曙光2号”攻势。7月底,伊朗发动“曙光3号”攻势,第二次围攻巴士拉。伊拉克为了保卫巴士拉,再次对伊朗军队使用化学武器。
两伊战争在拉锯状态中进行着。伊朗的不断进攻虽然没能摧毁伊拉克的军事力量,但是萨达姆还是忧心忡忡。伊拉克只有近2000万人口,而伊朗则有5700多万人口,兵源充足。伊拉克经受不起长期的消耗战。萨达姆决定改变战略,放弃一年多来的被动防御战,采取袭击伊朗油轮的办法,打击伊朗的经济。
1984年3月,伊拉克袭击了前往伊朗装油的巴拿马油船。伊朗马上还以颜色,袭击了靠近巴林的一艘科威特油轮。到1985年,共有100多艘各国船只遭到两伊的袭击。
同时,伊拉克又发动袭城战。1985年3月,伊拉克出动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和其他40多座城市及军事目标进行袭击。伊朗也毫不示弱,使用飞机和导弹还击了巴格达。
为了彻底摧毁伊朗的经济,伊拉克于1985年8月15日出动轰炸机,对伊朗的哈尔克岛进行轰炸。该岛是伊朗的石油输出中心,占当时伊朗出口原油90%的份额。伊拉克飞机在岛上倾泻了大量炸药,岛上的油轮码头和输油设备遭到极大破坏。9月初,伊朗派飞机深入伊拉克领空,摧毁了伊拉克的一处石油设施。
1986年2月9日,伊朗出动10万大军,对伊拉克南部发动“曙光8号”进攻,攻占了伊拉克东南端的法奥半岛。2月下旬,伊朗继续发动“曙光9号”攻势,又攻占几百平方公里的伊拉克土地。战斗中,双方都使用了化学武器,造成3万多人的伤亡。
从1986年7月到1987年4月,伊朗连续发起10次代号为“卡巴拉”的攻势。发动于1987年1月的“卡巴拉5号”攻势,伊朗出动了20万大军进攻巴士拉,伊拉克聚集10万大军应战,这是双方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双方的袭船战和袭城战也没有停息,并且愈演愈烈。仅1987年1月份,伊拉克就出动几千架次飞机,对伊朗的数十个城市进行袭击。伊朗也毫不客气,向巴格达发射了大量导弹。双方的城市、建筑物顿时化为废墟,无数平民流离失所。1987年一年中,100多艘油轮遭到两伊袭击。
两伊的持续战争,造成海湾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影响国际原油市场。国际社会一再呼吁两国结束冲突,联合国于1987年7月20日通过598号决议,要求双方停战谈判。美国战机还曾直接与伊朗舰艇交火。
时间进入1988年,伊朗再也无力发动攻势,伊拉克趁机于4到6月对境内的伊朗军队发动猛攻,收复了被占领土,使双方边界恢复到1980年战争爆发前的状态。
1988年7月18日,伊朗正式宣布接受联合国598号决议,持续8年之久的两伊战争结束了。
这场战争造成两伊两败俱伤,双方伤亡人数达150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美元,两国的经济都受到巨大的破坏。
⑶ 伊拉克和伊朗之间为何会进行长达8年的战争
1980年,中东这个“火药桶”又一次被点燃,使得海湾地区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热点中的热点。9月22日凌晨,伊拉克军队突然向伊朗发起了全面进攻,在一周之内深入伊朗境内15-30公里,打得伊朗军队措手不及。一些军事分析家、政治家和新闻记者据此预言,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伊拉克军队只需几个星期就能赢得战争。但恰恰相反,这场战争成了一场拉锯式的消耗战,一打就是8年之久。
这场战争的爆发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这中间还夹杂着民族纠纷、宗教矛盾、领土争端、个人恩怨等,使得战争的原因更加纷繁复杂。伊朗人多数是波斯民族,伊拉克人是阿拉伯民族,在现代历史上,两个民族曾多次兵戎相见,相互都有被统治的经历,都视对方为宿敌,结怨很深。围绕半条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两国斗了70年。
1983年到1998年期间,战争同时在陆上和海上展开。陆上战斗大多是“袭城战”,在海上双方展开了“油轮战”。这不仅给两国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也给中立国的油轮带来严重的威胁。美苏两国以此为借口,争相护航,并在海湾地区明争暗斗,使海湾局势进一步复杂。
两伊武装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全体一致通过了要求伊朗、伊拉克立即停火的决议,即598号决议。伊拉克在第二天就作出了反应,表示欢迎安理会的决议。
一年之后,伊朗迫于战争形势非常不利,在国际上形象孤立,国内经济衰败、政局不稳,人民厌战情绪加剧,军队损失惨重,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接受598号决议,霍梅尼说:“接受这一现实比喝毒药还要厉害,为了使真主满意,我要把它喝下去。”两伊终于在血战8年之后实现停火。
战争没有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一场战争,两个输家。
⑷ 1980年间,伊拉克和伊朗在处理边界领土争端时采取了什么措施其结果如何
1979年,伊朗爆发了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之后,它与领国伊拉克的关系迅速恶化。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借口为抵御“伊斯兰革命”,悍然向伊朗发动军事进攻,从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战争长达8年。
造成两伊交战的原因相当复杂。首先是两国之间的领土纠纷,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阿拉伯河的划界问题。这一由来已久的争端可以一直追溯到奥斯曼帝国与波斯帝国争雄时期,当时双方曾在阿拉伯河流域长期争斗。而英、俄殖民势力的逐步插手使两国的纠葛变得更加复杂。1913年11月两大帝国在英俄裁定下,签订《君士坦丁堡议定书》。1914年根据上述议定书组成的划界委员会又达成了会谈纪要,规定阿拉伯河除靠近波斯的霍拉姆沙赫尔一段以河道深水线划界外,其余部分以伊朗一册浅水线为界,整个河流的主权属于奥斯曼帝国。1937年7月,独立后的两伊在德黑兰缔结边界条约,商定伊朗阿巴丹附近约4公里长的阿拉伯河改为以河道深水线划分,其余部分仍遵照《君士坦丁堡议定书》之规定。
随着石油资源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伊朗日益不能容忍阿拉伯河这一重要的油船航道为伊拉克所控制。况且随着石油出口而带来的财富增长,两国统治者多少滋长了扩张地区影响力,进而称霸波斯湾的野心,并视对方为最强劲的竞争者。1969年,伊朗国王巴列维单方面废除1937年的边界条约,两国一度因此断交。1975年3月,在石油输出国组织阿尔及尔首脑会上,巴列维国王和萨达姆总统达成了解决边界纠纷和发展睦邻关系的协议,即阿尔及尔协议。双方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水上边界,并决定依照1913年议定书和1914年会谈纪要勘测陆地边界。伊拉克当时在边界问题上做出比较明显的让步,是为了换取伊朗停止对伊拉克库尔德族分离势力的支持。霍梅尼在伊朗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以后,伊拉克认为在边界划分中让步的前提已不存在。1980年9月17日,萨达姆总统正式宣布废除阿尔及尔协议。不久,阿拉伯河两岸成为两伊战争的主战场。
两伊战争开始后,各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曾多次进行调停。面对战争扩大化的危险,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通过598号决议,再次做出结束战争的努力。该决议规定:(1)两伊立即停火,并将军队撤至国际公认的边界内;(2)在敌对行动停止后,立即释放和遣返战俘;(3)由联合国秘书长和两伊协商,委托一个公正团体调查冲突责任问题;(4)由联合国秘书长会同两伊及其他有关国家审查保持该地区安全与稳定的措施。该决议得到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致支持,并首次引用联合国宪章第39条和第40条,规定如有一方拒绝执行,安理会将“开会审议确保决议获得遵守的进一步措施”,即实施制裁。从而对两伊构成了强大压力。
两伊此时都已战至精疲力竭。伊拉克立即接受了联合国决议,而伊朗自恃占有伊拉克的法奥半岛,在讨价还价中地位有利,职责联合国决议没有明确战争责任而拒不接受。1988年4月,伊拉克军队发动攻势收复法奥地区,并趁势攻入伊朗境内。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再要求安理会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在外交和军事双重压力下,伊朗被迫于7月18日宣布接受598号决议。8月20日,双方正式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结束。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⑸ 美国为什么支持伊拉克打击伊朗
美国支持伊拉克打击伊朗并非要终止两伊战争。两伊战争初期,美国暗中鼓励法国向伊拉克输送大批先进武器,以尽快推翻美国十分害怕的伊朗革命政权。两伊战争进人相持阶段,美国一方面向伊拉克提供了60架武装直升飞机,150辆军用吉普车等价值4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出资10亿美元帮助伊拉克开通经过约早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运输管道;另一方面,却又经过以色列4次向伊朗出售军火,使伊朗缺乏零配件的美制武器系统能够运作起来,反击伊拉克的进攻。美国在向伊朗出售军火的同时,其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亲自批准,向伊拉克提供美国卫星拍摄的伊朗军事情报,使伊拉克空军在几次战役中得以对伊朗的重要石油设施进行了一系列准确的空袭。凯西本人1986年10月和11月还两次同伊拉克高级官员秘密会晤,使两国情报系统并网,确保伊拉克在历时6年的战争中不被打败并能继续打下去。美国的海湾护航行动,既是为了以此为借口在海湾这一战略要地部署海军,也是为了进一步削弱海湾大国伊朗的实力,使小国伊拉克能够打下去。
⑹ 伊朗和伊拉克为什么发生战争伊拉克是怎样组建的共和国卫队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千米,长约100公千米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长期以来,两伊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伊朗和伊拉克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因此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1971年初,双方发生边境冲突。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伊朗和伊拉克签订了《国界和睦邻条约》(即《阿尔及尔协定》),规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两国矛盾有所缓和,但未真正解决。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诺。[1] 1978年,伊朗发生内乱,伊拉克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并将侨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驱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执政,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称要废除边界协定,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伊(伊朗)美断交的时机,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 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侯赛因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自从战争爆发后,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关注。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共和国卫队成立于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后的1968年,其主要任务是保卫总统及高级领导人的安全。两伊战争前,这支部队仅有1个师的编制,下辖3个旅。1986年初发展为7个旅,两年后改编成6个师28个旅。卫队的主要装备有500多辆T-72坦克、BMP装甲战车、法制自行榴弹炮和GHN-45牵引式榴弹炮,以及苏制地对空导弹、高射炮和武装直升机等。 卫队的成员大多来自萨达姆总统的家乡提克里特,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绝大多数是复兴社会党党员,年龄都在30岁以下。卫队司令是萨达姆的次子库赛。 这支部队在两伊战争中经常赴前线执行紧急使命,并在保卫巴士拉等重大战役中屡建战功。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后,伊军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狂轰滥炸,元气大伤,卫队也遭受重大损失。海湾战争后,伊拉克遭受长期的制裁和武器禁运,军队装备无法更新,但卫队的装备与其他部队相比尚属精良,目前仍是保卫萨达姆等高级领导人及巴格达安全的主要力量。 编辑本段部队构成共和国卫队是伊拉克军队中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总兵力约14万人。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编制装甲师2个,即汉谟拉比装甲师和麦地那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5个,即塔瓦卡尔那师、尼布乍得尼扎尔师、阿德南师、巴格达师和总统警卫师;另编制1个补给师。共和国卫队的司令官先由伊拉克三军总参谋长尼扎尔·哈兹拉吉担任。这支部队驻防在以底格里斯河的总统府为中心的巴格达城内。后由萨达姆的儿子担任共和国卫队的司令官。 在共和国特别卫队内部,根据职能不同可分成安全部队、机动防护部队、特种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四大部分。根据在保卫萨达姆时离萨达姆的距离的远近又可以分成一线、二线和三线防卫部队。一线部队由萨达姆最信任的人组成,他们的保卫任务由萨达姆阿拉伯突击队(伊拉克的准军事部队)的首领穆萨希姆·萨阿卜·阿·侯赛因少将负责。在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外围的安全防护工作由共和国特别卫队负责。特别安全局负责内部保卫工作。但也有少量极受信任的共和国特别卫队人员被允许进入总统府邸内部或萨达姆出行时担任贴身保镖,这些人都是从共和国特别卫队第1旅第1营中挑选出来的。 该卫队的官兵大部分来自萨达姆总统的老家提克里特县,全部都是逊尼派教徒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党员,许多骨干成员是萨达姆总统的亲信或亲戚。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官兵的待遇比正规军高,他们享有特殊奖金和政府补贴的住房。 编辑本段部队瓦解美国在二次开战前,大量地贿赂、收买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所有重要将领,包括巴格达的卫戍司令。使得早已人心涣散的伊拉克号称30万人的军队,瞬间土崩瓦解。因此美军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伊拉克。并且共和国卫队的战斗力本来就有吹嘘的成分,伊拉克经历了8年的两伊战争,又经历了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打击,实力已经远不如前,根本没有所谓的30万精锐部队,美国实际上只用了一个营的先头部队就控制了巴格达。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可供参考。这种说法认为:在美国靠近首都巴格达以后,萨达姆宣布解散共和国卫队,采用“化整为零”的打算,把部队分散到平民间,这样以来一可以保证部队的战斗力,二可以与美国长期做斗争方便东山在起。因此美国在进入巴格达以后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活动,但是在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不断遭到散落的共和国卫队的攻击。但是这种说法不被大多数人采纳。
⑺ 1980年,萨达姆是如何打击伊朗的
1980年9月22日拂晓,按照萨达姆的命令,伊拉克飞机倾巢出动,对伊朗的军事目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包括首都德黑兰机场在内的7个伊朗空军基地和15个城市。第二天凌晨3时,5万人组成的伊拉克军队在1200辆坦克的轰鸣声中,兵分3路,向伊朗境内大举推进。
伊拉克军队的北路部队为3个装甲师,任务是进攻席林堡;在中路,伊拉克则采用步坦协同的方式,连克伊朗的边境重镇梅赫兰等;在南路,伊拉克军队的工兵冒着伊朗军队的炮火,以极快的速度在阿拉伯河上架起了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