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因为病情释放多少囚犯

伊朗因为病情释放多少囚犯

发布时间:2023-07-21 08:06:53

‘壹’ 疫情当下的伊朗,为何突然释放54000名囚犯

为了增加可调配人手,应对新冠肺炎病毒在伊朗的流行造成的不乐观局势,特殊时期采用的特殊方式。

伊朗人口相对介绍——释放囚犯,增加共同克服病毒的国民劳动力。

既然这条政令能在伊朗公布实施,就证明伊朗民众和执政者已经做好了应对一切最坏结果的措施,毕竟相比于伊朗在病毒肆虐下可能一蹶不振,国家可能发生混乱的结果还是更好一点,而且犯人也是伊朗群众,会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国家的。

‘贰’ 伊朗开建“火神山”医院,他们的火神山医院是怎样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环境下,伊朗国内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呈爆发式增长,速度之快,让政府措不及防,疫情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韩国。上周新闻所述,许多议员都纷纷被感染了,需要在家中自行隔离。那位女副总统甚至因患新冠肺炎而医治无效去世。


情况之严峻不容与再拖延半刻,作为友邻,中国将自己的对抗新款肺炎的经验用在了帮助伊朗上,组成了专家和团队亲赴伊朗,指导他们对抗肺炎,并带去了关键的医疗物资和设备。

而疫情也在伊朗的监狱内部蔓延,而监狱是完全密封的环境,要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政府决定先释放五万左右的囚犯,必须是核酸试剂测试为阴性,而且需服刑年数在五年之下,希望这一举措能够暂时缓解伊朗监狱内部的爆发的疫情。


清镇的患者被要求在家自行隔离,而目前伊朗也很缺口罩,呼吸机防护服等所有用来防治的医疗物资,中国也在竭尽所能的援助伊朗的不同物资需求,一起共度难关,希望疫情可以尽早过去。

‘叁’ 伊朗门的事出有因

里根政府为何竟同被他们称为“邪恶之国”的伊朗打起了交道?而伊朗又如何接受了“大撒旦”的橄榄枝?说来话长。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曾经繁华一时,如今却成了世界闻名的恐怖之都。各派不同的政治和宗教组织为了各自不同的利益,在这里进行着激烈的较量,炮战,枪战,暗杀,绑架,劫持飞机等等恐怖事件层出不穷。矛盾的焦点是阿拉伯民族与以色列的激烈冲突,而美国长期执行一条纵容偏袒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扩张的政策,激起了阿拉伯人对美国的仇恨,自然,美国人成了某些阿拉伯激进组织搞恐怖主义活动的活靶子。
1984年3月,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一等秘书,中央情报局贝鲁特站站长巴克利遭绑架。此后一年多内,又先后有6名美国人遭到绑架,酿成了使里根政府伤透脑筋的人质危机。绑架者向美国政府提出了释放人质的 3 个条件,即释放1983年因参与策划和袭击美国驻科威特大使馆而被科政府投入监狱的17名囚犯;美政府对以色列施加压力,释放被以色列和南黎巴嫩军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人;提供贷款,开发南黎巴嫩。绑架者扬言,美政府若不答应其条件,人质将被逐个处决。
人质危机引起了美国国内各界的严重关注。里根政府一方面声称要作出强硬反应,拒绝与恐怖主义者妥协;一方面又绞尽脑汁寻求人质获释的途径,但收效甚微,时间越拖越久。绑架者似乎不耐烦了,他们说到做到,1985年下半年,在被绑架一年多后,巴克利的尸体出现在照片上。
里根总统在处理人质危机问题上的无所作为引起国内舆论的强烈不满,一些国会议员和新闻记者纷纷抨击政府“遗弃”人质。此时美国正值中期选举的前夕,执政的共和党内部一些人也要求里根尽快想出办法,以缓解舆论压力,增强共和党人的选举资本。内外交困,里根寝食难安。
真是没有办法吗?不是。在美国政府为人质释放所作的种种努力中,他们发现,要找到一个既不答应绑架者提出的条件而又能使人质获释的办法,那就不能不与美国的冤家——伊朗打交道。因为伊朗对绑架者有勿庸置疑的影响。这一发现使美国政府啼笑皆非。
正当里根政府苦恼之际,1985年8月,从贝鲁特和海牙国际法院传来了信息:伊朗政府内部至少有一个派别的人对恢复同美国接触感兴趣,急切地希望同美国坐在谈判桌前。这一消息使白宫格外兴奋,里根当即召集国务卿舒尔茨,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国防部长温伯格和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等进行紧急磋商。里根认为,应该接住德黑兰抛出的红线,同伊朗谈判不仅可以为人质获释带来希望,而且还能着眼于今后,即寄希望于霍梅尼之后,使美国“重返”伊朗。同伊朗恢复关系,对于美国搞活它在整个中东地区的一盘棋是有巨大好处的。
而伊朗这方面,由于它同伊拉克打了6年,国库空虚,武器不足,经济上处于困境,国际上处于孤立境地,因而伊朗也有与美国做交易的愿望。这一政策更多地反映了以议长拉夫桑贾尼为首的温和派的主张,并得到了最高领袖霍梅尼的首肯。霍梅尼曾说:“如果我们走一步,大撒旦就会走100步!”
在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兴致勃勃的里根最后拍板:立即进行美伊秘密接触。这一任务交给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具体承办。另有报道说,早在1985年初,里根就批准了一份由麦克法兰拟定的计划,通过以色列向伊朗供应武器和零部件,改善美伊关系,使伊朗帮助释放美国人质。该项计划由麦克法兰和其助手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诺思中校具体负责。
在这场交易中,以色列自告奋勇地承担了掮客的角色。“摩萨特”特务,军人商雅各布・尼姆罗迪曾作为美国的代表,同伊朗实业家马努赫尔・古尔巴尼萨尔商谈具体交易办法。1985年夏,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迈克尔・莱丁在以色列的安排下,在欧洲某地会见了古尔巴尼萨尔。1985年9月3日,以色列官员向麦克法兰转达了伊朗方面的意向,即若美国能向伊朗运送一飞机军火,伊朗将在一天内帮助释放一名美国人质。麦克法兰当即拍板同意。在 1985 年辞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麦克法兰仍继续为美伊交易而奔走。1986年5月,他亲赴德黑兰,钉下以后爆发“伊朗门”事件的楔子。经过多次秘密接触,双方终于达成了交易。
1985年9月,以色列先后两次租用DC—8型运输机满载“陶”式反坦克导弹,飞机零部件和弹药飞抵德黑兰,同期,美国人质本杰明・韦尔获释,美国人终于尝到了甜头。9月14日,里根打电话给佩雷斯,对以色列的合作表示感谢。就在此时,白宫幕僚们在是否继续进行美伊交易的问题上发生了争吵。以舒尔茨,温伯格为首的一方,主张停止美伊交易,而以凯西和新上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为首的另一方则认为,如果需要的话,同魔鬼打交道也是可以的。双方毫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里根为调和双方矛盾,表示暂时停止与伊朗的接触。美伊一度回到互不来往的状态。
但是,问题并未解决、人质危机又紧迫起来,并严重地影响美国的中期选举。里根权衡再三,终于下令恢复美伊军火交易。1980年7月到同年10月,美国先后两次给伊朗运送了军火,美国人质詹森、雅各布森先后获释。参议员邦伯斯估计,美伊军火交易总额可达1亿美元以上。

‘肆’ 各个国家怎么处置杀人犯

(一)目前我国采用的是枪决和注射和方法执行死刑。我国传统的执行方法是枪决,1997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增加了死刑执行方式的条款,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执行”
(二)美国的一个着名的死刑案例:
2001年6月11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特雷霍特重刑犯监狱将对6年前制造俄克拉荷马大爆炸的顽凶蒂莫西·麦克维执行注射毒液的死刑。这是1963年来美国联邦go-vern-ment首次恢复对死刑犯执行死刑。麦克维手上沾满168人的血。这位现年32岁的年轻人曾因一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俄克拉荷马大爆炸案而臭名远扬,在那次震惊美国的大爆炸中,他将一辆满载de-tona-tor的车开进了俄克拉荷马市go-vern-ment一幢叫阿夫尔莱德·默拉·巴尔迪的日间看护中心引爆,共造成168人死亡、五百多人受伤。死亡人中有9名儿童,直到今天,甚至连麦克维本人提起这宗惨案时也承认“这是一场人间悲剧”。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死刑进行了电视“直播”。直播死刑执行引发了全球对死刑问题的极大关注,对死刑的存废和执行方式的讨论一时间纷纷扬扬。

(三)、多种多样的死刑执行方式

死刑是最古老的刑罚之一,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为惩罚目的,故又称为生命刑。在各种刑罚方式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死刑曾长期占有显赫的地位,有着复杂多样的种类和执行方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死刑的存废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国家废除了死刑。据有关组织的最新统计,75个国家的法律明确规定,任何犯罪,不论轻重,都不得将犯人处以死刑。有14个国家规定,除战犯外,其他犯人不得处以死刑。欧盟的15个成员国和欧洲委员会的43个成员国不仅禁止使用死刑,还把废止死刑作为加入该组织的条件。还有20个国家虽然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废除死刑,但也被认为实际上废除了死刑,因为这些国家在过去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没有处死过任何犯人,其他86个国家仍明确保留并执行死刑,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执行死刑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态度。

过去10年里,宣布废除死刑的有30个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安哥拉、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南非、加拿大、巴拉圭、香港、尼泊尔、阿塞拜疆、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格鲁吉亚、立陶宛、波兰、土库曼、乌克兰等。

在许多国家死刑虽然仍是惩戒犯罪最严厉的手段,但死刑的执行方法却随着社会进步,从残酷多样转向人道单一化。根据现有资料,世界各国的死刑执行方法以枪决和绞刑最为普遍,有56个国家采取枪决,47个国家采用绞刑,30个国家采用枪决、绞刑或两种以上的死刑执行方法。这种多种执行方法并存的原因,在有的国家是从人权的角度给予死刑犯选择执行方法的权利而设置,在一些国家则受到宗教的影响,对不同的罪名死刑施以不同的执行方法。

各国的死刑执行方法花样很多,根据美国的法律规定,有电刑、毒气、绞刑、枪决和致命药物注射五种死刑方法。而在伊斯兰国家中,有两个采用斩首示众,有7个则采用原始的石砸刑。

虽然世界上有一半的国家都容许死刑的存在,但最近几年普遍倾向于以更人道的方式处死犯人。目前世界上被普遍采用的行刑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电刑源于美国。执行时,受刑者被固定在特殊的电椅上,死刑执行人将湿润的铜电极贴附在受刑者的头部和脚部,接通1700伏的电流20秒,600伏50秒,然后再用1700伏通电10秒。也有的州使用1700伏的电流1~2分钟后,降低电压再通电数分钟致死。电刑可致犯人内脏烧焦和腹部皮肤破裂,通电后犯人双目暴突、大小便失禁,由于强大的电流烧灼人体内部器官,肌肉膨胀、发出异味,甚至会着火,所以,电刑看上去很KB。

毒气刑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犯人被固定在一间不锈钢制密室的椅子上,然后氰化物气体被释放出,这种毒气可以使犯人的血液迅速丧失处理血红蛋白的能力,但如果犯人屏住呼吸或缓慢呼吸,行刑过程会相应延长。

绞刑是一种最古老的行刑方式。在我国的记录中最早见于《魏书·刑罚志》,魏武帝时,有�、腰斩、殊死、弃市四等死刑执行方法。弃市即为绞刑。在外国古代奴隶制国家之中,古希伯来刑法,古巴比伦刑法,古罗马刑法中的死刑执行方法均有绞刑。绞刑行刑前,犯人必须量体重,然后根据体重给犯人的腿部绑上重物,这是为确保犯人能立即被绞死。绳索套在犯人的脖子上,然后撤掉犯人脚下的支撑物。
枪决通常由执行队或单人执行,枪击部位为心脏、大脑等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器官。由执行队实施的枪决,往往选择心脏作为射击目标,犯人常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死亡。

斩首刑。沙特阿拉伯、卡塔尔虽法律没有明确死刑的执行方法,但仍在实践中以古老的斩首示众作为行刑的形式。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明确死刑的执行方法为斩首。毛里塔尼亚法令规定,死刑公开执行,由国家元首决定死刑执行是用犯罪者使用的兇器、用剑斩首还是执行枪决。而根据比利时刑法典,死刑执行是送上断头台公开斩首。

石砸刑执行时,受刑者被埋入预先挖掘好的坑内,颈部以上部分暴露,用大于拳头小于脑袋的石块砸击受刑者的头部及身体,最后因颅脑损伤死亡。石砸刑从受刑者意识清晰开始直至气绝身亡要花费很长时间。现代伊朗法律明确规定,采用石砸刑时受刑人不能一次砸死。苏丹、沙特、毛里塔尼亚等规定通奸、同性恋等性犯罪以石砸刑击毙。

美国埃莫里大学三名专家最新公布的研究结果给了反对死刑者当头一棒。他们通过对美国在过去25年处死的717人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处死一名杀人犯,平均可以使18人打消杀人的念头!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待死刑的判决,都持更加审慎的态度,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式采用致命性药物注射作为死刑的执行方法,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让犯人死亡,减少对受刑人肉体的折磨

‘伍’ 各国疾控中心对疫情都提出了哪些意见或建议

小编给大家列出几个国家疾控中心对疫情提出的奇葩意见或建议。

希望大家开心会儿。

一、美国:不检测就不会有人确诊

美国总统特朗普很淡定。

按理说疫情都这么严重了,伊朗应该人人自危躲在家里才对。

可偏偏有这么一些“神职人员”出来说:亲舔墙壁来“治愈疾病”、“保平安”。

据英国BBC报道,某些伊朗神职人员在国家已经关闭了学校、大学和体育场等大型公共场所的前提下,仍然强硬拒绝关闭宗教场所。

甚至他们还号召信徒进入“圣地”。他们聚集到圣地,伸出舌头,疯狂地舔着这里的大门、窗户、以及装饰物。还有人抚摸着它们,然后用触摸的双手抹到自己脸上。

这样的行为,不只是一个人在做,而是大部分朝圣者的普遍方式。“这么做,可以消除新冠病毒。““我们会一直来这里,不会让这里空着。”

‘陆’ 关于中东局势的问题

中东地区动荡的主要成因
一、宗教冲突引爆地区局势
中东地区是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虽然三教出自同门,但彼此间的争执、冲突一直延续千余年。宗教间的不包容和极强的排他性,使中东地区自古就被打上了动荡的烙印。
首先,巴以问题不解决,中东难有宁日。巴以问题一直是中东地区稳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以色列凭借美国的支持,在本地区始终占据优势,其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这也促使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不断升级。
其次,伊斯兰教派之争使中东动荡局势加剧。中东地区除以色列外,其他国家大多以伊斯兰教为本国的第一大宗教,伊斯兰教又分成逊尼和什叶两大教派,这两大教派间的纷争、冲突千余年来未曾中断,至今仍在继续。叙利亚内战难以平息、伊拉克局势不断加剧,均源于什叶派执政的当局与反政府的逊尼派武装之间的冲突;什叶派的伊朗与逊尼派执政的沙特、巴林之间的龃龉难以消除;甚至沙特和巴林内部也存在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矛盾,不能排除两国政坛出现动荡的可能性。
此外,伊斯兰教势力与世俗势力间的难以调和也使得一些阿拉伯国家陷入动荡。埃及穆兄会通过选举掌权,随后被世俗军方势力赶下政坛,颇令埃及伤筋动骨,也加剧了本地区的紧张局势。
二、域外势力不断插手
中东地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并且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一直为世界大国所重视并力图将其控制。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就在中东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战线。苏联崩溃后,一家独大的美国改变了其依靠代理人以色列制衡阿拉伯国家的常规,亲自出马向宗教色彩极为浓烈的中东地区国家强行输出西方民主模式。美国在十几年间,两次挥兵攻打伊拉克,一次兵犯阿富汗,至于美国帮助反对派颠覆地区国家的实例更是比比皆是。
阿拉伯媒体曾披露,欧盟一直觊觎中东丰富的油气资源,也不断染指中东。据披露,欧盟曾有意大量购进卡塔尔天然气以使自身的油气供应呈多元化,摆脱过渡依靠俄罗斯天然气的被动局面。欧盟与卡塔尔甚至试图铺设一条由卡塔尔途径叙利亚再经土耳其最终将天然气送至欧洲的管道。但叙利亚出于维护与俄罗斯传统友好关系的战略考虑予以拒绝,由此激怒了卡塔尔和欧盟。因此欧盟和卡塔尔不遗余力地支持叙反政府武装推翻叙利亚现政府,除了价值观上的差异,其与阿萨德政权在现实利益上的分歧也是重要因素。
三、阿拉伯国家内部相互猜忌,难以包容对方
阿拉伯民族号称是一个大家庭,并且还成立了一个协调各国立场的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但成员国间的相互指责、谩骂甚至冲突并没有因此减少。埃及指责卡塔尔支持穆兄会,伊拉克和叙利亚则批评沙特、卡塔尔等海湾国家资助反对派武装,沙特、阿联酋、巴林因为对卡塔尔的不满愤然召回大使,等等。在颐指气使的以色列和动辄颠覆阿拉伯国家政权的美国面前,阿拉伯国家全无“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理智和大局观,只是醉心于内部争斗,使中东丧失了稳定的基础。
影响目前中东局势的地区国家因素
中东局势目前看似眼花缭乱,复杂难测,实则有迹可循。埃及、沙特、以色列、伊朗四个地区强国,无论内政还是外交均对本地区产生较大影响,是影响地区的主要大国;叙利亚、伊拉克虽曾有过地区强国的辉煌,但当下内乱严重,当局自身难保,尚无力他顾,只是本国的战乱极有可能殃及邻国以及其他国家,但这也只是当事国非本意的战火外溢;外部势力尤其是美国插手中东,使中东局势更趋紧张;其他域内国家由于国小力微,对整个地区局势影响不大。而当下,也门危机是中东地区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如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整个地区的剧烈动荡。
一、也门因素
也门前总统萨利赫于2011年11月23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签署权力移交协议后,并未将实权真正交到副总统哈迪手中。在萨利赫时期,政府军和胡塞武装是“官匪”关系,政府军多次对胡塞武装进行围剿,甚至还击毙了胡塞现任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的父亲和兄长。但下台后的萨利赫试图东山再起,重掌权柄,便与背后有伊朗支持的胡塞组织暗通款曲,利诱胡塞武装大举攻击哈迪政府,致使包括也门首都在内的大部地区被胡塞占领。其实胡塞部落总人口不足百万,仅占也门人口的5%左右。属于什叶派的萨利赫与胡塞为了共同利益走到一起,取得了极大成功,距呼之欲出重新掌权几近半步之遥,如任其发展下去,也门则很可能为伊朗所掌控,如此以来沙特将面对的局面是:北部是亲伊朗的叙利亚、伊拉克什叶派政权,南面则是亲伊朗的也门,而东面就是伊朗,逊尼派执政的沙特实际上将处于伊朗势力的三面包围之中,这是沙特万万不愿意看到的。于是,沙特不顾国际法,也不经过联合国授权,突然空袭胡塞武装和支持萨利赫的军队。现在的也门问题实际上已经不由也门人决定了,最终还要看伊朗、沙特的角力或讨价还价的结果。
以沙特为首的联军对也门的轰炸,客观上还为基地组织的壮大提供了难得的肥沃土壤。4月4日,驻守在也门东部省会城市木卡拉的亲萨利赫军队在未受到空袭的情况下,突然撤出木卡拉,基地组织武装旋即占领该城,并从监狱里释放了300多名囚犯,其中包括也门基地组织指挥官哈立德等许多基地组织重要成员,基地组织势力迅速壮大。更为可怕的是,支持萨利赫的军队在撤离时,遗留下大量武器装备,甚至包括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是也门基地组织之前从未有过的,其战斗力必获惊人提升。联军发言人艾哈迈德?阿西里也承认此事后果严重,“也门将因此处于不稳定状态中”。其实,岂止是也门,就是整个中东也难保证不遭到来自也门基地组织的袭击。
二、埃及因素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和文化大国,无论是和以色列的战争,还是率先承认以色列,埃及对整个中东局势的影响十分巨大,即使埃及由于穆兄会和埃及军方势力为争夺国家最高领导权而发生直面冲突陷入混乱的境地,其在中东地区的作用也难以令人忽视。但埃及军方推翻穆兄会政权,尤其是将穆尔西判处死刑的过激行动,已经引发了骚乱,穆兄会的报复行为加剧,埃及局势短期内难呈平静。
穆兄会在2012年通过选举上台执政,立刻引起了全球关注。穆兄会在埃及掌权及其势力日渐扩大,势必削弱沙特在伊斯兰世界的宗教地位,这使沙特惶恐不已。所以,沙特不遗余力地资助埃及军方世俗势力打压穆兄会。2013年7月埃及军方推翻穆兄会穆尔西政权不久,沙特便牵头与阿联酋、科威特联合向资金极为拮据的埃及临时政府提供超过百亿美元的援助,以稳定埃及日益下滑的经济,帮助军政权获取民心。沙特还承诺为塞西与俄罗斯签订的总额接近30亿美元的军购协议合同埋单,希望借埃及军方之手打压穆兄会并防止其东山再起。
三、沙特因素
沙特是全球石油大国,在中东地区的能量不能忽视。并且由于依靠美国在背后撑腰,经常在地区事务中“任性”作为。其置联合国与国际法于不顾,挑头空袭也门便是实例之一。
沙特以最正牌的伊斯兰教大国自居,一直怀有地区第一伊斯兰国家的梦想,但现实是其近邻伊朗是什叶派国家并且综合国力还在沙特之上,沙特防伊朗胜过防以色列。沙特和伊朗两国一直是冤家对头,而沙特东部地区的什叶派群体也时常有反政府的游行示威等行为。因此,沙特最大担心的并不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民主价值观”向中东地区的输出,而是伊朗和什叶派执政的伊拉克与叙利亚,这也是沙特积极支持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逊尼派反政府武装的原因。
四、伊朗和以色列因素
美国搞乱中东,明面上帮助了以色列,暗地里无意间成就了伊朗,这是美国始料未及的,伊朗和以色列是地区动荡的受益者。美国推翻逊尼派的萨达姆,实际上为伊朗和以色列除掉了一个劲敌。而在美国占领下成立的伊拉克政府又是什叶派执政,历届亲伊朗,就此意义而言伊朗比以色列所得实惠更多。阿拉伯世界所发生的所谓“阿拉伯之春”,都没有实现政局稳定、经济增长,相反使当事国陷入动荡,结局是伊朗和以色列趁势坐大。
伊朗已经成功打造了一个从巴林、伊朗、伊拉克延伸至叙利亚和黎巴嫩的什叶派“新月地带”,对中东局势的影响举足轻重。伊朗4月2日与相关六国就核问题达成框架协议,6月底极可能达成最终协议。西方对伊朗的制裁将逐步解除,伊朗与西方的关系将缓和,其综合实力将继续增加,对本地区的影响力将随之上升,伊朗因素将愈发重要。
以色列目前处于前所未有的有利时机。阿拉伯国家内乱不止,阿拉伯民族的综合实力被极大削弱,对手伊朗正饱受制裁之苦,土耳其与以色列关系良好。以色列的应对策略是乐见阿拉伯分裂、争斗,并利用有利时机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但在原则问题上,以色列依然保持强硬,比如数度空袭叙利亚境内目标、打击巴勒斯坦哈马斯等。中东乱象似乎与以色列无关,但实际上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纠葛一直是中东最难解的问题。
中东局势向何处去?
中东目前的热点是也门局势、伊拉克和叙利亚问题,但巴以问题还是中东未来潜在热点。埃及在塞西当选总统后能否实现政局稳定、海湾国家政体是否被冲击甚至被更换门庭、伊拉克库尔德区的分裂图谋能否得逞等,依然被国际社会所关注。
一、也门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以沙特为首的联军对也门的轰炸使也门问题复杂化,并有可能向地区化转变
沙特空袭也门实是一大败招:不仅没有降服胡塞和萨利赫,反而呈骑虎难下之势,欲进无力,欲退不甘。沙特在空袭前为胡塞武装和支持萨利赫军队划出的不准进入亚丁的红线被轻易踏破,被沙特承诺恢复合法地位并重返也门执政的哈迪政权还尴尬地滞留在利雅得,胡塞和萨利赫依然是左右也门政局的主要力量。目前,也门境内已经燃起了战火,也门基地组织火中取栗,得以壮大,沙特的空袭将也门推向伊朗几成定局。与此同时,靠近也门的沙特边境地区自空袭后屡屡遭到胡塞武装的袭击,沙特的边界安全值得重视。
二、“伊斯兰国”的突起加剧中东紧张局势
伊拉克在美军撤出后局势骤然恶化,逊尼派反政府武装针对政府军警的袭击不断增多,尤其是自2014年6月份以来“伊斯兰国”武装由叙利亚掉头南下伊拉克,攻城拔寨,直逼首都巴格达。于是,已经从伊拉克开溜的美国又空袭了“伊斯兰国”,伊拉克总理马利基也充当了一回替罪羊被撤换。
然而人数不过万余人的“伊斯兰国”何以搅动整个中东局势,着实引人深思。其实,从基地组织派生出来的“伊斯兰国”和叙利亚其他反对派组织都曾得到过沙特、卡塔尔等海湾国家以及美欧等西方国家的资助。有分析人士认为,“伊斯兰国”或许可以成为美国在中东可资利用的一张牌。因为伊拉克、叙利亚和“伊斯兰国”缠斗的结果是阿拉伯民族力量的被削弱,并且“伊斯兰国”这股祸水还可以“酌情”被美国引向伊朗甚至沙特。至于2014年8月8日美国开始空袭“伊斯兰国”则更容易被人理解:因为美军当天空袭的目标是“伊斯兰国”武装用于攻击伊北部城市埃尔比勒库尔德守军的火炮阵地,也就是说“伊斯兰国”是在和库尔德人作战时遭到了美军的空袭。事实上,美国一直企图将伊拉克肢解为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派控制的三个地区,美国参议院2007年9月26日就已通过了这一项肢解伊拉克的决议。不难看出,当“伊斯兰国”的攻击目标偏离了美国允许的范围时,其才遭到了来自美国的空中打击。而美国和“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的肆虐是否有关联,看看美国曾经武装萨达姆和本?拉登的事实便可得出结论。
三、埃及局势不容乐观
穆兄会虽然被取缔,但其在基层民众中拥有众多的支持者,并且穆兄会过去数度被当局打压、取缔,有着顽强生存能力和开展各类斗争的经验,上台后的塞西轻松摆平穆兄会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埃及经济短期内难有复苏迹象。埃及当前内外债总额达1.7万亿埃镑(约合2400亿美元),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93%,每年仅利息就有2000亿埃镑(约合282.4亿美元),如此高额的外债和利息足以吓退外来投资者并最终压垮埃及经济。
四、巴以冲突虽告一段落,但将来难免再起冲突

巴以问题堪称中东问题的根源,耶路撒冷归属、巴勒斯坦难民回归、水资源分配等,均是摆在巴以双方面前现实但又难以找到解决办法的难题,巴以和解难似登天。而阿拉伯国家不管是否出于内心的真情还是来自表面的假意,在巴以冲突中必须发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事业的支持声,因此巴以问题不解决,阿以也不会有全面和平,中东难有安定。
综上,中东地区局势未来依然呈紧张之势,并且有可能会加剧。然而,毫无疑问的是,阿拉伯世界是美国式民主输出的冤大头:阿拉伯国家陷入动荡,整体力量明显下降,民族复兴又被推后,与以色列、伊朗的实力差距更加拉大,中东地区实现和平与和解的愿望短期内难以实现。

‘柒’ 伊朗已临时释放7万名囚犯,为了抗疫伊朗释放囚犯是何意

我觉得这是讲究人权的意思吧,囚犯也是人,他们虽然是犯人但是也有权利要求医疗保护,犯罪可以服法,但是一定要在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改造。

伊朗也好、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地区疫情都非常严重,期望他们能早日与我国建立友好沟通,早日消灭这个病毒。莫大个世界,这么多科学家怎么还打败不了一个病毒啊!我相信,只要同心同德办法总会比困难多,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只要方法对了,疫情是可以控制的,我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已经不是孤军奋战了,是全球一起战斗了,我国在各界人士也会一同和他国共同努力,一起消灭这个可恶的病毒。伊朗释放囚犯这事情看是很“荒唐”,其实不是,他们这样做是非常正常的方法,这是战胜疫情的一种牺牲精神,希望这些囚犯也能因为政府这种善举感化,为疫情出把力。

‘捌’ 里根在位时间的一个丑闻什么事件秘密出售武器

伊朗门事件是,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从而造成里根政府严重政治危机的事件,因人们把它与尼克松水门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门事件。

1979年11月4日,激动的伊朗学生占领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将60名使馆人员扣作人质,酿成了轰动一时的人质事件。从此,美国和伊朗成了冤家仇敌。

7 年后的这一天,黎巴嫩的一家不起眼的杂志《船桅》周刊,登载了这么一条新闻: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曾于当年5月秘访德黑兰,同伊朗高级官员进行了接触,伊朗方面要求美国提供军火。随后,数架美国运输机给伊朗运送了战斗机零件和弹药。

同一天晚上,出席庆祝德黑兰青年学生占领美国使馆7周年集会的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突然宣布,麦克法兰曾秘访伊朗,时间是1986年5月28日。当时,麦克法兰带着4个人,装扮成机组人员,手持伪造的爱尔兰护照,乘一架装有武器零件的飞机抵达德黑兰国际机场。他带来了里根总统给伊朗领导人的亲笔信,信中要求改善美伊关系,要求伊朗帮助释放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

面对咄咄逼人的国内外舆论潮流,一向镇定自信、谈笑风生的里根,仿佛老了许多。1986年11月13日晚,他出现在全国电视广播网的屏幕上,神情呆滞,表情尴尬。他首次承认。一年半来美国和伊朗之间有秘密外交接触,他的确于当年5月派麦克法兰秘密访问伊朗,并曾授权向伊朗提供武器。他接着辩解说,政府之所以要如此做,是因为它有4个目标:同伊朗恢复关系;结束两伊战争;消除中东的恐怖主义;使被扣押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获释。他重申,政府的这些做法是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的,尽管要冒很大的风险,但“保持沉默的风险已超出了把事情讲出来的风险。” 此后不久,里根无可奈何地对《时代》周刊的记者说:“这些天来,我喉咙里犹如卡着一个苦胆”。可见其窘迫之状。

1984年3月,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一等秘书,中央情报局贝鲁特站站长巴克利遭绑架。此后一年多内,又先后有6名美国人遭到绑架,酿成了使里根政府伤透脑筋的人质危机。绑架者向美国政府提出了释放人质的 3 个条件,即释放1983年因参与策划和袭击美国驻科威特大使馆而被科政府投入监狱的17名囚犯;美政府对以色列施加压力,释放被以色列和南黎巴嫩军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人;提供贷款,开发南黎巴嫩。绑架者扬言,美政府若不答应其条件,人质将被逐个处决。

人质危机引起了美国国内各界的严重关注。里根政府一方面声称要作出强硬反应,拒绝与恐怖主义者妥协;一方面又绞尽脑汁寻求人质获释的途径,但收效甚微,时间越拖越久。绑架者似乎不耐烦了,他们说到做到,1985年下半年,在被绑架一年多后,巴克利的尸体出现在照片上。

里根总统在处理人质危机问题上的无所作为引起国内舆论的强烈不满,一些国会议员和新闻记者纷纷抨击政府“遗弃”人质。此时美国正值中期选举的前夕,执政的共和党内部一些人也要求里根尽快想出办法,以缓解舆论压力,增强共和党人的选举资本。内外交困,里根寝食难安。

真是没有办法吗?不是。在美国政府为人质释放所作的种种努力中,他们发现,要找到一个既不答应绑架者提出的条件而又能使人质获释的办法,那就不能不与美国的冤家——伊朗打交道。因为伊朗对绑架者有勿庸置疑的影响。这一发现使美国政府啼笑皆非。

正当里根政府苦恼之际,1985年8月,从贝鲁特和海牙国际法院传来了信息:伊朗政府内部至少有一个派别的人对恢复同美国接触感兴趣,急切地希望同美国坐在谈判桌前。这一消息使白宫格外兴奋,里根当即召集国务卿舒尔茨,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国防部长温伯格和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等进行紧急磋商。里根认为,应该接住德黑兰抛出的红线,同伊朗谈判不仅可以为人质获释带来希望,而且还能着眼于今后,即寄希望于霍梅尼之后,使美国“重返”伊朗。同伊朗恢复关系,对于美国搞活它在整个中东地区的一盘棋是有巨大好处的。
而伊朗这方面,由于它同伊拉克打了6年,国库空虚,武器不足,经济上处于困境,国际上处于孤立境地,因而伊朗也有与美国做交易的愿望。这一政策更多地反映了以议长拉夫桑贾尼为首的温和派的主张,并得到了最高领袖霍梅尼的首肯。霍梅尼曾说:“如果我们走一步,大撒旦就会走100步!”

在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兴致勃勃的里根最后拍板:立即进行美伊秘密接触。这一任务交给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具体承办。另有报道说,早在1985年初,里根就批准了一份由麦克法兰拟定的计划,通过以色列向伊朗供应武器和零部件,改善美伊关系,使伊朗帮助释放美国人质。该项计划由麦克法兰和其助手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诺思中校具体负责。
在这场交易中,以色列自告奋勇地承担了掮客的角色。“摩萨特”特务,军人商雅各布・尼姆罗迪曾作为美国的代表,同伊朗实业家马努赫尔・古尔巴尼萨尔商谈具体交易办法。1985年夏,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迈克尔・莱丁在以色列的安排下,在欧洲某地会见了古尔巴尼萨尔。1985年9月3日,以色列官员向麦克法兰转达了伊朗方面的意向,即若美国能向伊朗运送一飞机军火,伊朗将在一天内帮助释放一名美国人质。麦克法兰当即拍板同意。在 1985 年辞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麦克法兰仍继续为美伊交易而奔走。1986年5月,他亲赴德黑兰,钉下以后爆发“伊朗门”事件的楔子。经过多次秘密接触,双方终于达成了交易。
1985年9月,以色列先后两次租用DC—8型运输机满载“陶”式反坦克导弹,飞机零部件和弹药飞抵德黑兰,同期,美国人质本杰明・韦尔获释,美国人终于尝到了甜头。9月14日,里根打电话给佩雷斯,对以色列的合作表示感谢。就在此时,白宫幕僚们在是否继续进行美伊交易的问题上发生了争吵。以舒尔茨,温伯格为首的一方,主张停止美伊交易,而以凯西和新上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为首的另一方则认为,如果需要的话,同魔鬼打交道也是可以的。双方毫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里根为调和双方矛盾,表示暂时停止与伊朗的接触。美伊一度回到互不来往的状态。
但是,问题并未解决、人质危机又紧迫起来,并严重地影响美国的中期选举。里根权衡再三,终于下令恢复美伊军火交易。1980年7月到同年10月,美国先后两次给伊朗运送了军火,美国人质詹森、雅各布森先后获释。参议员邦伯斯估计,美伊军火交易总额可达1亿美元以上。

‘玖’ 伊朗主持人直播跪求人民不要出门,为何政府不加以管控

想管管不了。

根据该禁令,意大利各地的所有学校都上过课,社交聚会已完全取消,所有体育赛事都已暂停。酒吧,餐馆,咖啡馆等必须在晚上6点之前关闭,电影院,剧院等也要关闭。在商店,教堂和其他公共场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必须达到一米。由于疫情严重,伦巴第政府正在考虑进一步升级控制措施,包括停止公共交通并关闭除药房和超级市场以外的所有商店和办公室。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两周中,伦巴第大区登记了5,000多例新病例,死亡300多例。关闭城市的消息传开,由于意大利控制措施的升级,恐慌在意大利蔓延,大量人员逃离车站,意大利许多监狱发生骚乱,有20名囚犯逃脱,有7人死亡。

阅读全文

与伊朗因为病情释放多少囚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长什么样子的 浏览:669
越共对越南统治如何 浏览:669
意大利和法国的商科哪个好 浏览:882
去印尼航班注意什么 浏览:107
伊朗沙漠种什么树 浏览:822
印尼巴士怎么接顾客 浏览:405
越南厨师工资一般多少 浏览:721
中国输入病例一共多少例 浏览:76
越南黄花皇宫椅多少钱 浏览:818
印尼疫情人数有多少 浏览:505
印尼棺材怎么样 浏览:145
湖南和越南哪个发达 浏览:468
意大利人爱吃意大利面到什么程度 浏览:299
越南凉山经度和纬度多少 浏览:689
印度面皮怎么做 浏览:648
中国开车到英国多久 浏览:947
意大利第二大岛在哪里 浏览:170
英国航母能在海上行驶多少天 浏览:969
中国最危险的工作哪个挣得多 浏览:782
英国人老了多少岁 浏览: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