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门的事出有因
里根政府为何竟同被他们称为“邪恶之国”的伊朗打起了交道?而伊朗又如何接受了“大撒旦”的橄榄枝?说来话长。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曾经繁华一时,如今却成了世界闻名的恐怖之都。各派不同的政治和宗教组织为了各自不同的利益,在这里进行着激烈的较量,炮战,枪战,暗杀,绑架,劫持飞机等等恐怖事件层出不穷。矛盾的焦点是阿拉伯民族与以色列的激烈冲突,而美国长期执行一条纵容偏袒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扩张的政策,激起了阿拉伯人对美国的仇恨,自然,美国人成了某些阿拉伯激进组织搞恐怖主义活动的活靶子。
1984年3月,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一等秘书,中央情报局贝鲁特站站长巴克利遭绑架。此后一年多内,又先后有6名美国人遭到绑架,酿成了使里根政府伤透脑筋的人质危机。绑架者向美国政府提出了释放人质的 3 个条件,即释放1983年因参与策划和袭击美国驻科威特大使馆而被科政府投入监狱的17名囚犯;美政府对以色列施加压力,释放被以色列和南黎巴嫩军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人;提供贷款,开发南黎巴嫩。绑架者扬言,美政府若不答应其条件,人质将被逐个处决。
人质危机引起了美国国内各界的严重关注。里根政府一方面声称要作出强硬反应,拒绝与恐怖主义者妥协;一方面又绞尽脑汁寻求人质获释的途径,但收效甚微,时间越拖越久。绑架者似乎不耐烦了,他们说到做到,1985年下半年,在被绑架一年多后,巴克利的尸体出现在照片上。
里根总统在处理人质危机问题上的无所作为引起国内舆论的强烈不满,一些国会议员和新闻记者纷纷抨击政府“遗弃”人质。此时美国正值中期选举的前夕,执政的共和党内部一些人也要求里根尽快想出办法,以缓解舆论压力,增强共和党人的选举资本。内外交困,里根寝食难安。
真是没有办法吗?不是。在美国政府为人质释放所作的种种努力中,他们发现,要找到一个既不答应绑架者提出的条件而又能使人质获释的办法,那就不能不与美国的冤家——伊朗打交道。因为伊朗对绑架者有勿庸置疑的影响。这一发现使美国政府啼笑皆非。
正当里根政府苦恼之际,1985年8月,从贝鲁特和海牙国际法院传来了信息:伊朗政府内部至少有一个派别的人对恢复同美国接触感兴趣,急切地希望同美国坐在谈判桌前。这一消息使白宫格外兴奋,里根当即召集国务卿舒尔茨,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国防部长温伯格和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等进行紧急磋商。里根认为,应该接住德黑兰抛出的红线,同伊朗谈判不仅可以为人质获释带来希望,而且还能着眼于今后,即寄希望于霍梅尼之后,使美国“重返”伊朗。同伊朗恢复关系,对于美国搞活它在整个中东地区的一盘棋是有巨大好处的。
而伊朗这方面,由于它同伊拉克打了6年,国库空虚,武器不足,经济上处于困境,国际上处于孤立境地,因而伊朗也有与美国做交易的愿望。这一政策更多地反映了以议长拉夫桑贾尼为首的温和派的主张,并得到了最高领袖霍梅尼的首肯。霍梅尼曾说:“如果我们走一步,大撒旦就会走100步!”
在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兴致勃勃的里根最后拍板:立即进行美伊秘密接触。这一任务交给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具体承办。另有报道说,早在1985年初,里根就批准了一份由麦克法兰拟定的计划,通过以色列向伊朗供应武器和零部件,改善美伊关系,使伊朗帮助释放美国人质。该项计划由麦克法兰和其助手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诺思中校具体负责。
在这场交易中,以色列自告奋勇地承担了掮客的角色。“摩萨特”特务,军人商雅各布・尼姆罗迪曾作为美国的代表,同伊朗实业家马努赫尔・古尔巴尼萨尔商谈具体交易办法。1985年夏,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迈克尔・莱丁在以色列的安排下,在欧洲某地会见了古尔巴尼萨尔。1985年9月3日,以色列官员向麦克法兰转达了伊朗方面的意向,即若美国能向伊朗运送一飞机军火,伊朗将在一天内帮助释放一名美国人质。麦克法兰当即拍板同意。在 1985 年辞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麦克法兰仍继续为美伊交易而奔走。1986年5月,他亲赴德黑兰,钉下以后爆发“伊朗门”事件的楔子。经过多次秘密接触,双方终于达成了交易。
1985年9月,以色列先后两次租用DC—8型运输机满载“陶”式反坦克导弹,飞机零部件和弹药飞抵德黑兰,同期,美国人质本杰明・韦尔获释,美国人终于尝到了甜头。9月14日,里根打电话给佩雷斯,对以色列的合作表示感谢。就在此时,白宫幕僚们在是否继续进行美伊交易的问题上发生了争吵。以舒尔茨,温伯格为首的一方,主张停止美伊交易,而以凯西和新上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为首的另一方则认为,如果需要的话,同魔鬼打交道也是可以的。双方毫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里根为调和双方矛盾,表示暂时停止与伊朗的接触。美伊一度回到互不来往的状态。
但是,问题并未解决、人质危机又紧迫起来,并严重地影响美国的中期选举。里根权衡再三,终于下令恢复美伊军火交易。1980年7月到同年10月,美国先后两次给伊朗运送了军火,美国人质詹森、雅各布森先后获释。参议员邦伯斯估计,美伊军火交易总额可达1亿美元以上。
Ⅱ 伊朗门的再掀波澜
1986年11月25日,华盛顿的晚秋使人觉得阵阵寒意,而此时的白宫东室内空气闷热、气氛紧张。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早已在此恭候多时,似乎预感到今天的气氛非同寻常。
不久,表情凝重的里根急步走上讲台。他看了一眼鸦雀无声的会场,然后慢条斯理地说,由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和他的副手诺思中校参与一起他一无所知和不能容忍的活动,他宣布接受波因德克斯特的辞职,并将诺思革职。他声称,这项活动未经他授权,直到11月24日他才获悉此事。他说,“出了这样的事,我很痛心。” 听众顿时屏住了气息。
司法部长米斯也走上了讲台,他宣布说,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周密调查后证实,美国向伊朗出售武器所得的款项,有1000至3000万美元被国家安全委员会转入尼加拉瓜反政府军在瑞士银行的账户,知情者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副助理诺思中校,波因德克斯特也略知一二,但没有设法制止。里根总统和中央情报局对此毫不知情。以色列参与了此事。 米斯的话一讲完,会场上顿时一阵轰动,兴奋的记者们一窝蜂地涌向电话,电传机,争先恐后地向世界报道这条爆炸性的新闻。
案情复杂化了,伊朗军售案忽然演变成了“伊朗——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丑闻”,成为美国”自水门事件以来的最大轰动”。绕过国会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违反了武器控制法和国家安全法;以武器交换人质,与美国政府的政策相矛盾;而擅自挪用款项支援尼加拉瓜反政府军,又直接违反了 1934年的博伦修正案。几个问题相互交织,里根政府一错再错,使得案情更加扑朔迷离。
这时美国舆论界格外热闹,传闻不断,里根和他的政府面临更严重的危机。美国ABC广播网和《纽约时报》12月2日联合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是50%以上的人认为里根知道转移款项一事,三分之二的人认为里根在掩盖事实,里根的支持率从1个月前的67%陡降至46%,下跌了21个百分点。新闻界则不断提出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并表示要穷追不舍,提出一系列的疑点和问题逼迫政府回答。
里根知道了什么?他是什么时候知道的?这是问题的关键。伊朗官员于11月28日发表讲话,威胁要公开麦克法兰1986年秘访德黑兰期间与“白宫某人”通话的录相带,以示里根“欺骗美国民众。”《纽约时报》12月8日进一步透露,麦克法兰在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作证时说早在1985年8月里根就批准通过以色列向伊朗运送军火,这与官方宣布的里根只是事后才知道的说法不符。12月7日和10日,众议院议长奥尼尔和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小组委员会主席索拉兹分别表示,他们坚信里根总统知道军售款项转移一事。
内阁成员中有多少知情者?11月27日,白宫内部有人向新闻界透露,白宫办公厅主任里甘早在1985年就得知美伊接触,他对军售款项转移一事也了如指掌。里甘系里根多年挚友,他陷进泥潭,里根岂能清白如故?11月28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犯罪小组委员会给司法部写信,把副总统布什,白宫总管里甘,司法部长米斯,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及国防部长温伯格等人,统统列入怀疑对象。
军售款项到底转向何方?按照司法部长米斯11月25日的说法,给尼加拉瓜反政府军的钱是由以色列转交的。但第二天以色列表示,所谓转交行动与以色列“毫不相干”。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也断然表示他们分文未收。《纽约时报》于12月2日披露,这笔钱还部分地转给了安哥拉反政府军和阿富汗游击队,而不象官方所说的仅限于尼反政府军。12月14日,麻省的《洛维尔太阳报》又抛出一条爆炸性新闻,称军售款项中有多达500万美元用来资助11月国会中期选举中赞成援助尼反政府军的保守派候选人。
诺思的能量真有那么大吗?在整个“伊朗门”事件中,奥利佛·诺思是个格外引人注目的人物。他1943年生于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1968年从安纳波利斯海军军校毕业后,加入海军陆战队,赴越南作战。以其工作勤奋,认真负责,忠心耿耿而深受上级赏识。海军陆战队司令曾称诺思为“热情先生”。里根也称赞说:“他有良好的行为纪录,他是国家英雄”。在越战中,诺思获得一枚银星勋章和两枚紫心勋章,朋友们称他为“兰博”。的确,诺思那鲜为人知的经历同“兰博”一样充满传奇色彩。据说,有一次他被10名越军包围,当时他身上只带着一把塑料叉子,情况十分危机,但最后诺思还是脱离险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1981年,诺思由海军部长推荐,进入白宫工作。此后,他一直负有许多秘密使命,往往早晨在华盛顿,晚上则出现在欧洲某地追缉恐怖分子的现场!1985年10月,他参与策划成功地拦截载有劫特意大利邮船“阿基莱・劳罗”号的恐怖分子的埃及飞机。
在伊朗门事件中,诺思一直是个关键性人物。他亲自参加了同伊朗的交易,寻找出售武器的中间商,安排把出售武器所得款项存入瑞士银行,并 9次亲自指挥在尼加拉瓜境内空投补给。在美伊武器交易败露后,诺思销毁了大量有关文件。在被迫辞职后,他仍指使其女秘书霍尔到办公室取出匆忙中未来得及处理的文件,忠心耿耿的霍尔把文件藏在靴子里和衣服里,躲过白宫警卫的检查,带出来予以销毁,尽管诺思成绩“显赫”,但他只不过是个中校,那有这么大的胆量独自制定并实施如此一项复杂的计划?他销毁文件的举动是否有人指使?值得注意的是,诺思本人私下总对朋友发牢骚,说他所干的一切都是“奉命行事”那么,是谁下的命令?
随着案情的深入,公众的疑团越来越大。
Ⅲ 伊朗,伊拉克都是穆斯林国家,为什么还打根源是什么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海湾战争或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
战争起因
战争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Shatt al-Arab水道。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 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Shatt al Arab 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
战争进程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 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战争双方都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 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朗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战后
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伊拉克因此也背负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这场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具体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死亡人数为一百万人左右。
伊拉克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
Ⅳ 大家谁知道“伊朗门事件”是怎么回事
一九八五年夏,即两伊战争爆发后的第五个年头,美国总统里根置《武器出口控制法》及其所许的在两伊战争中“保守中立”之诺言于不顾,贸然同意由以色列出面秘密出售陶式反坦克导弹和霍克式防空导弹给伊朗政权。翌年二月,里根又密令由美国直接向伊朗出售武器。此即震惊世界的“伊朗门事件”。
又因美、以两国把向伊朗出售武器的大部分盈利用于支持尼反政斧武装——康特拉,故又被称为“伊朗·康特拉事件”。
Ⅳ 两伊战争期间,美国的立场是
美国偏向伊拉克。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战争中伊朗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拉克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5)伊朗门事件是怎么回111扩展阅读:
两伊战争全面爆发的背景:
两伊战争,伊拉克和伊朗长期以来存在着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1975年两国曾为解决双方之间的争端签署了阿尔及尔协议,伊朗同意停止支持伊拉克库尔德反政府力量;伊拉克则同意将阿拉伯河南段102公里中心线定为两国水界。
1979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执政后,两伊关系日趋恶化,不断发生边界冲突。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宣布废除阿尔及尔协议,收回阿拉伯河的主权。22日出兵伊朗,导致两伊战争爆发。1990年8月,伊拉克宣布接受阿尔及尔协议,10月两伊复交。
Ⅵ 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Ⅶ 美国过去有“伊朗门”事件,“拉链门”事件,这个“门”是什么意思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事件发生后尼克松曾一度竭力掩盖开脱,但在随后对这一案件的继续调查中,尼克松政府班子里的许多人被陆续揭发出来,并直接涉及到尼克松本人,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宪法危机。1973年10月23日,美国众议院决定由该院司法委员会负责调查、搜集尼克松的罪证,为弹劾尼克松作准备。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员会决定公布与弹劾尼克松有关的全部证据。7月底,司法委员会陆续通过了三项弹劾尼克松的条款。尼克松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于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或译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水门事件之后,每当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之以“门”(gate)的名称,如“伊朗门”、“情报门”、“虐囚门”等。
Ⅷ 美国历史上的“水门事件”“伊朗事件”是什么
水门事件或者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是关于总统竞选的政治丑闻。
伊朗门事件是,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从而造成里根政府严重政治危机的事件,因人们把它与尼克松水门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门事件。
水门事件: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 W. McCord, 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有相关影视作品与此相关。
伊朗门事件:
1986年11月4日,出席庆祝德黑兰青年学生占领美国使馆7周年集会的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突然宣布,麦克法兰曾秘访伊朗,时间是1986年5月28日。当时,麦克法兰带着4个人,装扮成机组人员,手持伪造的爱尔兰护照,乘一架装有武器零件的飞机抵达德黑兰国际机场。他带来了里根总统给伊朗领导人的亲笔信,信中要求改善美伊关系,要求伊朗帮助释放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此外,他还带来了几件礼物,其中有一本里根亲笔签名的圣经,一块象征美伊打开良好关系的钥匙形蛋糕和准备赠给伊朗官员的象征美国可以向伊朗提供武器的几把科特式手枪。拉夫桑贾尼声称,他下令将麦克法兰及其随从软禁在旅馆达5天,此后,他们被驱逐出境。
犹如平地里刮起了一阵狂风,整个世界都被震惊了。 目瞪口呆,兴高采烈,惊慌失措……这就是各种人听到这两条消息后的最初表情。当然,反应最灵敏,行动最快的要数那些“唯恐天下不热闹”的西方记者了,他们立即施出浑身解数,连篇累犊地追踪采访报道。多次的新闻大曝光,使这股狂风越吹越大,终成暴风骤雨之势。
阿拉伯国家对此的反应有的强烈,有的温和,有的沉默。最感恼火的是伊拉克,“感到被出卖了”,但是,一贯强硬的萨达姆·侯赛因总统又不准备“同美国断交”,认为这是以色列“不惜采取任何手段破坏美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阴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约旦国王侯赛因·伊本·塔拉勒则表示震惊和失望,批评美国的作法“使华盛顿丧失了在这个地区的信誉。”更多的阿拉伯国家则默不作声,各怀心思。
美国的西欧盟国也在埋怨,一些官员认为:“我们有种受到愚弄的感觉。”他们批评美国违背了它曾经要求它国恪守的信条,表面上振振有词地宣称决不向恐怖主义分子妥协,并不遗余力地反对向伊朗出售武器,暗地里却另行其是,这损害了美国在其盟国中的信誉。
美国国内的反应,犹如一场强烈的政治地震。 美国虽然是世界头号军事和经济强国,但是越南战争的失败,经济实力的削弱,水门事件和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使美国人感到国家实力的衰落,对国家的信心也随之动摇。前总统卡特的私人民意调查专家卡特尔写道:“美国正处在深刻的危机中,这场近乎无形的危机不同于南北战争或大萧条。它与其说是物质危机,毋宁说是心理危机,信任危机,它表现为人们对未来失去信心。”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雄心勃勃的里根总统似乎给美国注入了活力,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有所恢复,外交较为活跃,美国的对手苏联则面临许多困难,不得不从世界各地收缩。这些“重振美国”的努力,重塑了公众对国家力量的自信,恢复了“美国第一”的优越感。美国人的心理“越来越平衡”了。里根的声望在执政6年来也达到了高峰。
然而,此时此刻,从黎巴嫩和伊朗传来的消息又使美国人的心理难以平衡了。新闻界和国会就象炸了窝似的,闹得满城风雨,批评和指责如同狂潮般席卷而来:政府同关押人质者谈判,违反了政府宣布的一贯政策,即决不同恐怖主义组织做交易,决不同伊朗,利比亚之类的“邪恶国家”谈判;向伊朗运送武器破坏了美国国会通过的禁止向伊朗运送武器的法律和在两伊战争中严守中立的法律;秘密外交活动背着国会进行,违反了行政当局应定期向国会通报秘密活动的法律。激动的批评者们最后集中于一个声音:“里根总统必须出来向美国人民澄清事情真相!
Ⅸ 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的起因是什么事件
主要原因是伊斯兰革命的胜利。
起因事件:
1、伊斯兰革命:
195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成为伊朗民选首相,把被美国与英国占有的石油资源,实现了国有化,归伊朗人们所有。
英美岂能白白让自己利益受损,于是,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共同策动了一场‘阿贾克斯行动’,成功在1953年推翻时任总统摩萨台,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
巴列维上台后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蓝图来进行改革,同时打压国内宗教势力,还签下了美国军事人员在伊朗的治外法权。
那时的德黑兰俨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妇女着装西化,可口可乐大广告牌随处伫立。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极度不满。
伊朗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在德黑兰,有数万示威者被打死,
1979年,宗教领袖发动伊斯兰革命,全国各地大规模示威和罢工,交通中断,伊朗军方宣布中立,巴列维被迫流亡,巴列维王朝覆亡。
2、美伊断交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同年10月,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的消息被传回国内,愤怒的德黑兰穆斯林群众冲入了做滑美国大使馆,扣留了使馆人员,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
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
电影《逃离德黑兰》讲述的就是这一伊朗人质危机事件。
(9)伊朗门事件是怎么回111扩展阅读:
美国制裁对伊朗的制裁:
路透社称,为遏制伊朗导弹与核计划并削弱伊朗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8月重启对伊非能源领域制裁,现在又宣布新制裁,试图用一系列“组合拳”令伊朗最终屈服。
美国财政部发布通告称,从5日起对涉及伊朗金融、航运、航空、能源等领域超过700个个人、实体、飞机和船只实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银行及其境内外分支机构、伊朗国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飞机和巧喊伊朗原子能机构。
此次制裁重点瞄准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蕴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产油国。按特朗普所说,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也门、叙利亚等国,并迫使伊朗同意就核问题重新谈判。
此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5日宣布,美国将暂时允许8个国家或地区在美对伊朗制孝胡野裁后继续购买伊朗石油。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土耳其和中国台湾地区。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后不会延长。
另据报道,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对伊朗新制裁时,模仿美剧《权力的游戏》“凛冬将至”桥段,在“推特”上发布一张海报图。图中他从层层迷雾中走来,配以“制裁将至,11月5日”字样。
对此,《权力的游戏》制作方美国HBO电视网迅速声明“不希望商标被用于政治用途”。接下来,美国网友轮番斗图,以相同底图绘制“诉讼书将至”“米勒将至”(注:米勒是负责调查特朗普团队“通俄门”的特别检察官),甚至“牢狱将至”。
Ⅹ 伊朗内乱会如何收场
席卷伊朗的抗议浪潮仍如火如荼,暴露了这些年伊朗发展的底色。这场最初由保守派挑起、意图打压改革派的示威已完全走样。一片喧嚣中,通胀失业、伊斯兰神职人员腐败、伊斯兰革命卫队蛮横、伊朗在中东地区的深度介入和负担、甚至精神领袖哈梅内伊都一个个成了靶子。
当前,抗议者要求体制内的改革派和保守派双双滚蛋,这场运动的性质已经演变成反对伊斯兰政教合一、要求哈梅内伊下台并寻求政权更迭和制度革命的政治事件。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终结了巴列维王朝,2009年的抗议浪潮支持了体制内的改革派,而这次运动的指向就是颠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翻版的"白色革命"噩梦
大规模游行抗议背后往往能看到民生的艰困。这一次示威抗议在伊朗各地的蔓延,最初动因上看不像是中产阶级追求公平正义,也不像是外国敌对势力的摇旗蛊惑,更多的像底层百姓的绝望和揭竿起义。
2017年,伊朗全国失业率超过13%,年轻人失业率更是高达40%,伊朗全国有近三百万人为温饱发愁。据说近段时间,由于禽流感等因素,鸡蛋和禽肉价格涨幅一度高达40%,而伊朗人食谱中最常见的洋葱价格居然从2-3块钱人民币一个猛涨到约10元一个。
当然,民生只是内乱和改革最直接和基础的动因。而人心思变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最难把控的。在这点上,巴列维国王上世纪60-70年代推动的"白色革命"提供了最好的注脚。巴列维雄心勃勃,试图通过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引导伊朗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改革之初,伊朗国力蒸蒸日上,号称"世界第九富国",但在短期的繁荣之后却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伊朗经济盛极而衰,良苦用心的"白色革命"换来的却是巴列维的"王冠落地"。
伊朗现任改革派总统鲁哈尼与巴列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着良好的动机和糟糕的结果。2009年爆发的游行示威,主流民意是支持改革派的。2013年上台的鲁哈尼也被民众寄予厚望,2015年伊核协议的签署是鲁哈尼的巨大政绩,他原以为由此伊朗就可以逐渐摆脱西方制裁,增加石油出口和吸引投资,从而提振本国经济和改善民生。但流入缓慢的欧洲资本、繁重的援外负担、失败的经济政策、居高不下的物价,鲁哈尼并未能迅速扭转伊朗的经济局面,普通伊朗民众也没有感受到由此带来的经济利好,一场本可以消失于无形的内乱就此爆发。
变革中的政治失序是危险的,鲁哈尼和巴列维都尝到了失败的苦果。对鲁哈尼而言,不但要发展经济,又要抵挡来自保守阵营的围攻,还要促进社会开放和民主化进程,同时还面临职权有限的困局。
失序后如何恢复
当下的抗议示威活动,已经对体制内的改革派和保守派都失去了信心,诉求也不再是改革和改良,而是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完全推倒重来。
抗议浪潮能否最终推翻现存的伊斯兰神权统治,这取决于在社会急剧变革中,有多少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并卷入其中,目前来看现政权出现倾覆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抗议被镇压,结果也相对简单,伊朗体制内的保守派会暂时得势,社会矛盾也会暂时被掩盖和调和。
如果说抗议活动旷日持久,甚至最后推翻了现政权,那伊朗的转型将是非常复杂和充满变数的。对一个国家来说,政治动荡后最终都需要恢复秩序,而恢复秩序需要权威。最后如何收场,要看社会的决定力量,在埃及如果论选举,占人口多数的穆兄会胜利了,但埃及军队是政治最终的稳定力量,泰国的情况也类似。国家失序后无法恢复秩序是危险的,阿富汗就是典型的例子。
一个强大能制衡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政府必须在政治参与之前做好,否则就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顽症。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出现了秩序重建,当年的群众运动催生了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而这种没有良好制衡能力和政治参与的体制一旦瓦解,风险系数是极高的,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个阿富汗。
而从地缘上来看,不管这场伊朗内乱最后被镇压或者取得如"颜色革命"般的成功,伊朗都毫无疑问会从其"八爪鱼"般的国际干预中进行收缩。伊朗在叙利亚、黎巴嫩、也门的胡赛武装的触角会缩回来一些,这有利于美国和中东权力的再洗牌。当然,对于美国来说,既希望伊朗政权发生变化,又担心其中无限的风险。
作者:许辉(国际时政观察者)
- END -
微信公众号:华语智库(huayujunshi)
云集优秀记者,汇聚一流专家,实名专稿、权威分析、深度评论,最靠谱的原创资讯。关注“华语智库(huayujunshi)”官方微信号可查看更多专家评说,按国家查询文章内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