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人怎么看波斯俾路斯王子后人

伊朗人怎么看波斯俾路斯王子后人

发布时间:2023-07-29 16:33:22

① 非正式会谈华波波身世资料介绍 华波波真的是波斯王子吗

《非正式会谈》是档全球文化相对论节目,除了主席团外,还有各国代表,其中华波波来自伊朗,他在节目里人气很高,被称为“加戏王”,十分幽默搞笑。自从华波波参加《非正式会谈》后,网上出现了“华波波是波斯王子”的消息,究竟华波波的身世是怎样的呢?他是不是波斯王子?

华波波1988年出生在伊朗,本名叫arash,2007年他来到中国发展,是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生,不仅参加《非正式会谈》节目,还参演了多部影视剧,他在《何以笙箫默》中饰演美国律师,剧中人设就是搞怪的逗比,而且华波波在《欢乐颂2》、《杜拉拉升职记》和《我的前半生》里也有客串,只不过戏份很少。

华波波不仅受到观众们的喜爱,还收获了许多演艺圈的朋友,像郑恺、钟汉良和陈翔等,这跟他开朗活泼、善于交际的性格有关。

在《非正式会谈》中,华波波是大家的开心果,话痨界的杠把子,即使被群嘲也不生气,性格很开朗,而且他很爱表现,口头禅是“哎呀妈呀”,还会给大家跳伊朗舞蹈,懂得活跃陆知现场气氛。

华波波长期在上海学习,不仅会说普通话,还有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博得观众的喜爱。据悉华波波的语言能力很强,他还会一点韩语、日语和英语,而且华波波是个富二代,他的父亲是名波斯商人,哥哥也在上海有自己的公司,所以这也推翻了他是波斯王子的传言。

《亲爱的热爱的》最新剧情里也有华波波的戏份,他饰演韩商言的合伙人南威猜亩,看来他是要往演艺圈发展,他的中文已穗悉森经达到十级,这是他进军演艺圈的一大优势。

② 谁有波斯王子卑路斯的资料,不甚感激!

阿拉伯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于637年出兵波斯,击败波斯王伊嗣挨三世,并攻占波斯首都泰西封。642年,欧麦尔再次发兵,双方战于尼哈旺德,波斯大败。波斯曾于639、647、648年连续三次遣使入唐,乞求援助,但由于种种原因唐王朝未能出兵救援。651年,阿拉伯完全征服波斯帝国,伊嗣挨三世在木鹿(今土库曼斯坦马里)被杀,波斯萨珊王朝灭亡。
波斯灭亡后,王子卑路斯逃往吐火罗(今阿富汗一带)避难,他于唐高宗永徽五年(654)遣使入唐告难并请兵救援。当时唐朝正忙于和西突厥的阿史那贺鲁争夺西域权益,无力出兵葱岭以西(帕米尔高原),加之高宗认为波斯太远,出兵将消耗帝国的人力、物力,婉言谢绝了波斯王子的请求。后来,卑路斯在吐火罗人帮助下,收复了疾陵城(今伊朗东北部),并居于此。龙朔元年(661),因阿拉伯人的进逼,卑路斯王子再次遣使唐朝,请兵救援。此时,唐朝已征服西突厥,葱岭东西原属西突厥的各个部落的宗主权转归唐朝,唐朝在此设置羁縻州府进行统治。局势的变化使唐高宗答应了王子的请求,他派遣王名远到吐火罗地区设置羁縻州,同时在卑路斯所在的疾陵城设波斯都督府。663年,任命卑路斯为波斯都督府都督。卑路斯感激唐朝的帮助,相继于667和671年,派使者入贡于唐。674年,卑路斯被阿拉伯人逐出疾陵城,被迫来到长安,他受到高宗赏赐,被封为右武卫将军。不久,即在长安病死,未能回到故土波斯。

③ 波斯帝国在几千年里都经历了什么伊朗在二战当中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我们都知道,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起源,其次就是古罗马帝国,最后才轮到如今西欧人的祖先日耳曼人。在长达数年前的文明进化史当中,有这么一个国家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欧洲,坐看这一代代文明的兴衰,自己却一直屹立不倒,这个国家就是波斯。

"波斯"这个名称其实是古希腊人给起的,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伊朗人。伊朗这个词就是雅利安的意思,由于纳粹的关系,雅利安成了一个反面词。于是,大家用伊朗来称呼这个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波斯人就建立起自己的文明。他们的主要敌人是亚述人,两千多年来征战不休。直到公元前553年,居鲁士二世终于把波斯统一起来,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这就是古希腊称呼的第一个波斯帝国。

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都是被波斯帝国征服的。古希腊面对波斯帝国时,也只能勉强自保。在大部分时间内,很多古希腊城邦不得不对波斯臣服,才能换取平安。

从文明进化程度来看,波斯帝国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中华文明还处在部落联盟时,他们已经有了统一的帝国。在铁器、骑兵等方面,波斯人都领先于其他文明。

但是,这种领先是暂时的,马其顿崛起后,不但征服了波斯,还使其沦为落后和野蛮的象征。西汉开辟丝绸之路后,波斯成了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从中获取了巨大的财富。

唐朝时,波斯萨珊王朝遭灭国危机,继承人卑路斯不远万里到唐朝求助,太宗婉拒,为安慰卑路斯,太宗在中亚(今阿富汗)设波斯都督府,任卑路斯为都督,次年册封为波斯王,五年后卑路斯在长安去世。

中国有二十四史,波斯历史的繁杂一点也不亚于中国。外来征服者和本土强权轮流统治这片高原,不断上演着改朝换代的剧目。直到阿拉伯人把这里伊斯兰化,最后由奥斯曼把伊朗带入了近代社会。

俄国和英国对波斯有野心,从18世纪开始,直到二战前,两个列强蚕食了波斯的一部分领土,并各自在这里培养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一次大战中,统治波斯的卡扎尔王朝非常软弱,引起社会各阶层的极大不满。

1925年,英国人支持的军官礼萨·汗推翻原来的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1935年,礼萨·汗正式将国名改为伊朗。巴列维王朝是亲英国的,世俗化程度很高,超过现代的很多伊斯兰国家。

几千年来,波斯一直站在欧洲文明的对立面,是野蛮的对象。用伊朗这个本名,就是为了与波斯切割,有利于融入国际社会。另一方面,当时欧洲盛行种族优越论,雅利安人种被抬到很高的地位。而雅利安原本就发源于伊朗高原,用这个名字,更有利于与德国搞好关系。

既然巴列维王朝是亲英国的,为什么又要和纳粹走近呢?原因也简单,巴列维想发展本国的经济和军事,摆脱列强的干涉。而英国虽然扶植过伊朗,但并不愿意看到伊朗的强大。

纳粹便利用这种矛盾,给予伊朗大量的援助。这样一来,纳粹可以得到伊朗的石油供应,更重要的是削弱英国在伊朗的影响力。如果能够把伊朗拉上纳粹战车,那是最理想的。

礼萨·汗认为伊朗和德国都是高贵的雅利安人,如果能得到德国的支持,伊朗就有可能重新变成世界强国。可是,伊朗位于英属印度和苏联之间,英苏两国怎么能容忍伊朗变成自己的敌国?

在这样的矛盾下,伊朗迎来了二次大战。在大多数的印象里,伊朗似乎并没有参加二战,可事实上,英苏两国对伊朗发动过军事打击,以防止伊朗倒向德国。只是军事行动仅用了四天,几乎没有引起世界的注意。

1941年8月5日,苏联红军进入伊朗北部。与此同时,英联邦军队出兵占领伊朗南部。8月25日至28日,英军轻松粉碎了伊朗军队的抵抗,礼萨·汗辛辛苦苦建立的几十万军队毫无战斗力。国王不得不宣布退位,把王位交给儿子巴列维。伊朗彻底倒向盟国,与纳粹断绝了关系。

这才有了后面的德黑兰会议,也算是伊朗对二战作出的主要贡献之一。另一方面,美英的援助物资,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伊朗运到苏联的,对苏联坚持抗德战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战后,巴列维王朝与美英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直到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伊朗从此成为美国的死敌。这也是美国几十年来,不停攫取伊朗石油利益,不顾伊朗人民利益和呼声的政策所造成的。这种单方面得利的外交政策,应该引起好好的反省。

④ 古波斯历史

波斯是众多古代文明中发展程度较高的民族,它的历史源远流长。
最早的波斯人(在公元前6世纪亚述国灭亡以后)生活在现在伊朗南部设拉子市以南的地区(当年波斯的首都波斯波利斯就在这里)。在帝国时代2所跨越的年代中,波斯文明只是到了公元三世纪才开始兴盛起来的,这并非是ES曲解了波斯的历史,事实上帝国时代中的波斯还包括了波斯帝国(公元三世纪开始)的前身。
从三世纪开始,这一文明才以波斯帝国的名号出现于历史舞台,直至公元十七世纪。在此之前的几个世纪,这片土地曾经被许多发源于地中海区域的势力所统治,但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个独立王国,恢复了属于本民族的自由与荣耀,并发展成为一个横跨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的帝国。现在的伊朗、伊拉克和阿富汗都曾经属于当年古波斯帝国的版图。然而接连不断的战争削弱了波斯帝国的实力,为了夺取叙利亚、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和整个阿拉伯半岛的控制权,与强大的罗马帝国交战了数年。直到公元364年,罗马人才和波斯人签订了一份和平条约。
后来,当罗马帝国分裂之后,波斯人将他们令人生畏的军事力量又投入到一系列新的战争中。他们的新敌人就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拜占庭王朝(Byzantine )。波斯人开始从拜占庭的边境地区-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土耳其,发动了持续不断的猛攻。波斯人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终于在公元619年来临了。波斯帝国完全征服了整个埃及地区和高加索山脉。公元626年,波斯人在对拜占庭首都的围攻战中,以惨败而告终。拜占庭人趁机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开始入侵波斯帝国的领土。多年来的无休争战,事实上已经为这两个原本实力强大的文明敲响了丧钟。公元628年,在双方都已精疲力竭之际,统治者们终于同意签订了迟来以久的和平条约。在这之后,被战争极大削弱的波斯帝国被来自东方的穆斯林军团攻占了。
公元651年,穆斯林势力在短短十年内征服了波斯帝国并完全占有了波斯帝国的领土。这个新的伊斯兰王国被称作-伊朗(Iran)。然而这一片热土仿佛永远无法实现和平,在此后的数百年中,不断有新的侵略者出现。首先是塞尔柱人(Seljuks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祖先,征服了伊朗全境。接踵而来的,是恐怖的蒙古(Mongol)军团,再后来则是土库曼人(Turkomans )。
新的曙光直到公元16世纪才出现。与1300年前的古波斯人一样,伊朗人最终收复了自己的领土。
古波斯文明已失落了两千余年,古波斯的楔形文字也早已成了一种“死文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是相当陌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透过几千年的迷雾来看待它呢?
在波斯高原西部、伊朗与伊拉克边界旁的伊朗境内,有一座名叫克尔曼沙的商业城市,城东2~3公里处有一个名叫贝希斯敦的小乡村。两千多年来,它默默地远离城市的喧嚣,忘记了过去,也被人们遗忘在记忆的角落里。然而时至今日,“贝希斯敦”这个名字不仅走出了克尔曼沙这座城市,而且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这应该归功于它附近的一处悬崖,因为上面有一种让人找回失落文明的古文字;这也同样应该归功于一位名叫罗林森的英国人。
1835年,英军少校罗林森奉命前往伊朗,出任库尔迪斯坦省总督的军事顾问。这位业余考古爱好者到任不久,就风闻附近有石刻。他当然不会置若罔闻,跑去一看,果然在贝希斯敦村附近发现了一尊大型摩崖石刻。只见该峭壁铭刻离地面约有100公尺,石刻本身高约8公尺,宽约5公尺。上半部是一个浮雕,下半部是用古波斯语、埃兰语和阿卡德语三种楔形文字写成的铭文。楔形文字是西亚的古老文字,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这种文字是用木棒或者芦苇当作笔,在粘土制作的泥板上书写而成的。书写了文字的泥板被置于太阳底下晒干或者用火烘干,当作“书”一样保存起来。如果是信件,则在泥板文书外涂上一层粉,再装进也是用泥制成的“信封”内传送。由于这种文字笔画呈楔形,考古学家称其为“楔形文字”。
为什么要用三种文字书写呢?因为古波斯楔形文字并非历史形成的文字,而纯粹是人造文字,而且使用范围有限,认识者极少。因此在用它发布诏令时,有必要以当时通用的埃兰文和阿拉美亚文译出。铭刻用三种楔形文字书写的缘由正在于此。
然而,古波斯的楔形文字随着公元前330年波斯国的灭亡逐渐变成了一种无人通晓的死文字,而另两种楔形文字也早已失传。因此,人们并不知道这些文字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罗林森决心解开这个谜!他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悬崖峭壁,小心异常地拓下一片片铭文,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释译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踏着前人的脚步,经过12年的钻研,罗林森终于在1845年成功地译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而剩余两种文字所述内容估计与波斯文是一致的。从此,悬崖上的这种让人疑惑不解的东西不再是一个谜,人们了解到它的背后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公元前522年3月,波斯皇帝冈比西斯二世率大军远征埃及。有一个名叫高墨达的僧侣乘机冒充被冈比西斯处死的皇弟巴尔迪亚,在波斯各地和米底发动叛乱。叛乱持续了半年之久。皇帝冈比西斯在从埃及返回波斯的途中突然病死。高墨达便以巴尔迪亚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帝。但他从不召见大臣,每天深居简出。这可不像一个皇帝的所为,大臣们疑窦重重,一时之间,流言四起。有人传说这个巴尔迪亚其实是拜火教僧侣高墨达,但苦于拿不出确凿证据。后来,冈比西斯过去的一位王妃发现新皇帝没有耳朵,并将这事告诉了父亲欧塔涅斯,欧塔涅斯马上断定新皇帝不是巴尔迪亚,而是僧侣高墨达。因为在居鲁士当皇帝时,这个高墨达由于过失被居鲁士下令割去了双耳。欧塔涅斯马上把真情告诉了另外的6名波斯贵族,其中包括后来的皇帝大流士一世。他们决定发动一次政变,杀死高墨达,夺回政权。他们成功了,但是围绕着谁最有资格当皇帝,争执不休。一时间,波斯贵族群龙无首。稍后,欧塔涅斯退出,但剩下的6人仍互不相让。最后他们商定,第二天早晨6人乘马在郊外集合,谁的坐骑首先嘶叫由谁当皇帝。大流士让他的马夫使了一个计策,使他的马先叫了起来,当上了皇帝。大流士不愧为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利用“叛军”之间缺乏联系的缺陷,各个击破,历时一年最终平定了叛乱。
贝希斯敦的摩崖石刻,记载的正是大流士的丰功伟绩,其中充满了溢美之辞。铭文用的是第一人称,其中写道:“我,大流士,伟大的王,众王之王,波斯之王,诸省之王,叙斯塔斯帕之子,阿尔沙马之孙,阿黑门尼德……按阿胡拉•马兹达的意旨,我是国王。” 原来,江山稳固之后,大流士自感功成名就,于公元前520年9月踌躇满志地巡行各地。在巡行到米底首府爱克巴坦那(今伊朗哈马丹)附近一个叫贝希斯敦的小村庄时,他的心情无比豪迈,回想这些年来的坎坎坷坷,感慨万千,于是命人在村旁的悬崖峭壁上刻下自己的丰功伟绩,尤其是镇压叛军的经过,以扬名后世。
石刻浮雕上的主角自然是洋洋自得的大流士。只见他倚弓而立,身罩披肩,气势轩昂,圆睁双眼,目视前方。左脚踏着倒在地上的降王高墨达,右手指向波斯人崇拜的光明与幸福之神阿胡拉•马兹达。背后是两名身背箭袋,手握长矛的贵族。8名降将被绳索绑缚着脖颈,俯伏在大流士的脚下。这些叛乱首领被雕刻得很矮小,与高大伟岸的大流士形成鲜明对比。
贝希斯敦摩崖石刻铭文(即楔形文字)的破译,也为人们打开了尘封的古波斯帝国的记忆,逐渐给世人展现出一幅清晰壮观的历史画面。
波斯帝国的开创者是居鲁士。公元前550年,居鲁士消灭米底王国,建立阿黑门尼德王朝,定都苏撒,是为波斯帝国之发端。公元前529年,居鲁士在作战时兵败身亡,其子冈比西斯继位。公元前522年,大流士继承王位,号称大流士一世。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贝希斯敦铭文中关于伪巴尔迪亚(即高墨达)的记载,完全是精心编造的谎言,目的是为大流士一世弑君篡位辩护。历史的真相是:冈比西斯二世即位后力图加强王权,引起了贵族们的嫉恨,必欲除之而后快。在一场阴谋政变中,冈比西斯二世身亡。其弟巴尔迪亚夺取王位,继承先兄未竟之业,继续走上加强王权之路,但结局同样悲惨。以大流士一世为首的阴谋集团终于发动政变,弑君篡位。
无论如何,波斯帝国在大流士一世执政时期趋向辉煌。一方面,它大肆进行军事征服,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版图东起印度河流域,西抵小亚细亚,北至欧洲的色雷斯,南及尼罗河第一瀑布。另一方面,则厉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当上皇帝后,大流士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树立权威。他不仅自称众王之王,宣扬君权神授,还追求形式上的威仪。上朝时头戴闪闪发光的金皇冠,身穿绛红色的长袍,腰系金丝腰带,手握黄金“权杖”,端坐在金阶之上。身后则站立着大群高擎羽扇和大伞的随从和侍卫。大臣要跪在地上朝见,为了避免大臣的呼吸亵渎皇帝,在皇帝和大臣之间还要用帷幕隔开。为了保卫身家性命,他建立了一支1.2万人的卫队,人称“不死队”,因为他们的人数永远不变,随时有预备队补缺。为了防止出现叛乱,他把全国分成许多军区,军区长官只对他一人负责,任何人无权调动军队。行政上以波斯贵族取代当地贵族担任行省总督,实行军政分治,直属国王。他还下令修筑了一条全长两千多公里的驿道,称为“皇道”。沿途设有100多个驿站,驿站的信差用接力的方法运送物资,十分快捷。据说大流士此举是为了及时把爱吃的爱琴海产的鲜鱼送到王宫,由此希腊人羡慕地说:“波斯王住在巴比伦,爱琴海鲜鱼进宫廷。”大流士还下令挖了一条由尼罗河到红海的运河,这条运河就是现代苏伊士运河的前身。驿道、运河虽为军事目的而建且不止一条,但促进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大流士还从法律上稳固自己的统治,编纂法典,修订各地原有法律,以适应帝国统治。他即位后就将各行省的贡赋固定下来,并统一了度量衡。他下令铸造和使用金币“大流克”,正面是他本人的头像,反面是一个弓箭手。现在,这种钱币成为古币收藏家眼中的珍品。在解决国内民族众多、语言文字互异问题上,他没有实行“民族沙文主义”,而是把当时西亚流行的阿拉美亚语确定为全国通用的官方语言,用以发布诏令、公文,允许各地继续使用本地语言处理本地事务。 在文学艺术上,帝国也成就斐然。如《贝希斯敦铭文》和《纳克希•鲁斯坦铭文》(N)等,都是用具有节奏性的诗歌语言写成的文书,结构严谨,风格典雅,为古波斯文学和后世文学树立了典范。
然而,波斯帝国毕竟是一个依靠武力建立起来的多民族奴隶制国家,内部矛盾错综复杂,阶级冲突、民族冲突和宗教冲突频繁,帝国的统治危机迭现。希波战争中波斯的败北,使波斯帝国遭受重创,显赫一时的大帝国开始出现颓势。与此同时,帝国内部诸行省起兵反抗,要求摆脱统治。内外交困加剧了帝国的危机。公元前330年,波斯为亚历山大率领的马其顿军所灭。
古波斯消失了,但古老的文明没有因此而彻底湮灭。因为无数的“贝希斯敦铭文”以及其他书写有楔形文字的泥板文书留传下来了,因为人类存在着智慧
现在的伊朗、伊拉克和阿富汗都曾经属于当年古波斯帝国的版图

⑤ 郑和为什么会被伊朗人看作是“波斯民族的英雄”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是我们小学五年级就学过的一篇文章,根据历史记载,郑和在1405年后的28年期间,一共下过西洋7次,周游了30多个国家。历史上也把它称为郑和7次下西洋,不仅是我们中国人对郑和称赞有加,连伊朗人都把郑和当作波斯民族的英雄。其原因就是郑和的祖上据传闻说是波斯族的人

三、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综上所述,之所以郑和会被伊朗人认为是波斯的民族英雄,其原因就是郑和是波斯的后人,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原和国外的贸易发展,促进国外的经济发展,所以他被称为民族英雄。

与伊朗人怎么看波斯俾路斯王子后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为什么全面制裁伊朗 浏览:784
印度瑜伽信仰什么神 浏览:506
中国的正背面是哪里 浏览:903
伊朗有多少现金 浏览:802
意大利乡村有哪些优点 浏览:970
英国保诚如何赔付 浏览:711
最近美国和伊朗怎么样了 浏览:817
印度奥运会金牌有多少 浏览:469
开罗和中国哪里热 浏览:902
意大利什么食物最好 浏览:566
中国的国企和央企有什么区别 浏览:123
外国人在中国护照到期要提前多久 浏览:273
印尼巴士怎么进车的内部 浏览:526
180万伊朗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854
免签英国护照多少钱 浏览:496
sawo印尼什么水果 浏览:668
越南人都去过哪些国家 浏览:967
印度人在做什么吃的 浏览:181
伊朗为什么要打掉客机 浏览:633
日本和中国合格钢哪个好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