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为什么能拍出那么优质的电影
不知道你所说的高质量电影是指什么,伊朗儿童电影牛是受国情影响的伊朗规定拍电影不许有吻戏,亲密镜头,非常保守,所以导演只能拍拍儿童片或一些讲生活的电影,大家都拍着类型的,拍多了,熟悉了,自然能拍出好的电影。
至于中国,市场大,什么类型片都能吃得下,所以什么人都想拍电影,都想捞一笔,而那些烂片往往都赚翻了,所以中国现在的电影市场被搞得乌烟瘴气,可以说现在中国99%拍电影的人都是纯粹冲着挣钱去的,没追求,,这样怎么能拍出好电影。如此下去,中国电影前途令人堪忧
2. 有哪些推荐的伊朗电影
戈达尔说过: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
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出生于伊朗首都德黑兰,这位电影大师以一己之力让伊朗电影被世界所熟知。
201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有幸在大荧幕上看到了阿巴斯的所有作品。今天给大家推荐5部他的代表作,让大家对伊朗电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豆瓣评分8.5分,这部电影是半剧情半纪录的形式,非常能体现阿巴斯的风格。
虚实之间,表现了一个狂热影迷的行骗历程。
当然,伊朗并不只有阿巴斯的电影,但阿巴斯对伊朗电影的影响和贡献无疑是最大的,这可以在纪录片《与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76分15秒》中看到。
其他经典的伊朗影片还有:《一次别离》《小鞋子》《推销员》《黑板》《面纱之后》《魔毯》《生命的圆圈》等等。
3. 伊朗和印度电影特点
伊朗电影最大的特点是纪实性。大多启用非职业演员,露天拍摄,自然光照,不矫情,不雕琢,真实得像生活本身,不掩饰生活的阴暗与悲伤。我们在看电影时好像不是在看电影,而是亲临伊朗社会本身。其次是开放式的结尾。伊朗电影不是那种封闭式的大团圆结局,也不把结论告诉观众,而是留下思考想象的余地,令观众去建构银幕外的现实。如《生命在继续》中的汽车冲上山坡,《天堂的颜色》中莫曼那只被阳光沐浴成金黄色的手,《当我成为女人时》中的老太太坐在婚床上向波涛汹涌的大海驶去。尤其是《橄榄树下的爱情》最后胡笙追赶塔荷,穿过橄榄树林,翻过山坳,奔走在远处青葱的田野上。在长达四分多钟的长镜头(从全景到大远景)中,只看见一前一后两个白点渐渐靠近,合为一起,激越而浪漫的音乐声响起。但突然后面那个白点却折身返回,而且不走正路,长焦镜头那么耐心地紧跟着他,我们不知道胡笙是得到满意的回答还是失望而归。
当代伊朗电影以其独特的影像风格而独树一帜。在世风喧嚣浮躁,在我们的感官被充满暴力、色情的电影刺激得迟钝麻木的今天,伊朗电影却返璞归真,以近乎手工作坊式的制作,以清新质朴、恬淡温暖又充满哲理的影像风格,以友谊、宽容、爱、和睦相处这些久违的主题重新拨动我们的心弦。它的兴起印证了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
印度电影之所以多传奇性质的题材和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是因为印度人收入水平低下,电影是他们唯一的消遣方式,是他们摆脱生活重压寻求心灵慰籍的工具。印度各地影院林立,票价极其便宜,在大城市里一般是1—2美元,而在许多农村地区只有10美分。电影在印度是穷人都能够承担得起的大众化的消费。在许多电影里那些传奇故事,有浪漫的爱情而没有现实的残酷,有歌舞升平的幻像而没有追求生存的竞争,为普通大众带来的娱乐,也带来了暂时的逃避之所。
而且,印度是个教育水平尚且落后的国家,民众接受和理解的能力较为欠缺。电影里多采用歌舞的表现形式与印度人的日常生活经验接近,因此更容易为普通大众所理解和接受。不象中国也不象许多西方国家,歌舞只是节庆或娱乐的形式,在印度,歌舞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印度人随时随地都以唱歌跳舞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然而,诸如西方大片《芝加哥》这类的歌舞片在印度是没有市场的,因为它纯粹地是表达歌舞的艺术魅力。印度电影则用歌舞表达情节和人物情感,歌舞的艺术魅力在这里不是终极目的,而只是用以表达情节的一种手段。
4. 伊朗新电影是指70年代的纪实电影
伊朗新电影指的是70年代的纪实电影,这句话是错误的。
众所周知伊朗的艺术屈服于政治与宗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很多人眼里,伊朗应该是一片文化沙漠,可为什么它的电影就拍得这么好呢?
同样是在审查制度下,伊朗电影的如此战绩与国内流量小鲜肉票房为王的投机气候形成刺目的对比,我们在哀叹国产电影不争的同时也不由得感慨:“厉害了,伊朗电影!”
别忘了伊朗是一个有着灿烂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度,它有一个响亮的别称,叫波斯。对世界来说,伊朗一直蒙着一层神秘而迷人的光环,而电影则成了全世界猎奇与窥探伊朗真面目的一扇窗口,我们便可把伊朗社会看个仔细。
并且,伊朗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地方,尤其是伊朗电影的发展从未落伍于世界潮流,甚至早在上世纪初已经公映了首部本国影片。
伊朗电影《小鞋子》:
最为人所熟知的伊朗电影《小鞋子》,导演对贫穷的表现确实非常写实。既有贫穷生活里的一地鸡毛,也有贫穷困苦中的一家人的善良和努力,影片没有刻意的渲染和煽情,而是在故事前保持一种克制的深情。
当然这部电影也具有深层次的价值,那就是用一种童贞的方式揭露了伊朗人民的贫富差距,用一样简单的物件“鞋子”来刻画一个家庭的贫困。
5. 伊朗的电影大多都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有哪些电影看完值得我们深思
1,《筹款风波》
《筹款风波》是莫斯塔法·塔吉扎德赫执导的伊朗影片,由Bahram Radan、萨蕾·巴亚特主演,于2017年6月17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2017年6月,该片获得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2,《德黑兰:爱之城》
《德黑兰:爱之城》是阿里·贾比尔安萨里执导的剧情电影,弗鲁格·凯哲贝格里、贝纳兹·贾法里等参演,于2018年10月14日上映。
该片讲述了三个人近中年、对生活感到幻灭的都市男女,各自渴望着能在这个从未真正接纳自己的城市中寻找到爱情的故事。
3,《出租车》
《出租车》是由Jafar Panahi Film Proctions 出品,于2015年02月06日上映的一部纪录片。由贾法·帕纳西执导并主演。
影片讲述了一辆黄色出租车行驶在德黑兰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各种各样的乘客坐上车,每人都直率坦白地回答了司机的各种问题。
4,《推销员》
《推销员》是由阿斯哈·法哈蒂执导,沙哈布·侯赛尼、塔兰涅·阿里多斯蒂主演的伊朗电影,于2016年5月21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该片讲述一对年轻夫妇因故搬家到新公寓,但一场与前房客有关的事故却将他们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的故事。
5,《背马鞍的男孩》
《背马鞍的男孩》是2008年上映的伊朗剧情类电影,讲述了一个男孩花钱雇佣另一个穷男孩为他到处驼东西的故事。
6. 咨询一部伊朗电影名称
中文名称:巴伦
英文名称:Baran
导 演: 马基·麦吉迪 Majid Majidi
主 演: 侯赛因·阿贝迪尼 Hossein Abedini .... Latif
佐拉·巴拉米 Zahra Bahrami .... Baran
Mohammad Amir Naji .... Memar
Hossein Mahjoub .... Bric à Brac Trader
Abbas Rahimi .... Soltan
Gholam Ali Bakhshi .... Najaf
Jafar Tawakoli .... Inspector
上 映: 2001年12月7日(纽约/洛杉矶)
地 区: 伊朗
对 白: 波斯语
颜 色: 彩色
声 音: DTS Dolby Digital SDDS
时 长: 94 分钟
类 型: 冒险 剧情 爱情
分 级: 巴西:Livre 荷兰:12 新加坡:PG 美国:PG
出 品: 米拉麦克斯公司Miramax
■剧情简介
1989年,苏联撤离阿富汗,这个国家立刻陷入混乱的内战中。数百万计的难民涌入周边国家,其中仅伊朗就接纳了140多万。年轻一代的阿富汗难民出生在伊朗,故乡对于他们仅仅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名字。他们在贫穷中挣扎,大多数只能为低廉的工资从事最艰苦的工作——如建筑业。这部影片就发生在德黑兰北部的一座建筑工地上。
工头梅马雇佣的阿富汗工人纳贾夫摔断了腿,作为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他的受伤无疑使家庭陷入了困境中。梅马同意让他的大儿子莱麦特接替他的职位,这个瘦弱的青年勇敢地挑起了重担。但不久梅马就发现这个男孩实在不适合干扛水泥的体力活,当他看到男孩细心地布置餐桌时,他决定让莱麦特代替自己的侄子拉提夫负责工队的膳食。
这可惹恼了拉提夫,这个粗暴的青年一直十分得意于轻松的工作,而现在他不得不干累人的重活。他嫉妒莱麦特的好运,不断干涉阻挠他的工作,甚至破坏他的厨房。但不久他就发现了这个沉默的青年的秘密:原来莱麦特是个本名叫巴伦的女孩。她为了得到工作养活全家不得不女扮男装。
这个发现令拉提夫非常惊骇,他从巴伦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永无边界的贫困、苦难与挣扎。他开始喜欢上这个坚强的女孩。他没有将这个秘密透露给任何人,相反他决心倾尽全力帮助巴伦及她的一家。他首先向梅马索要多年来未曾取过一次的工资,并托人以工伤补偿的名义送给纳贾夫,但这名转交的人居然携款离去。无奈之下,他只好卖了自己伊朗人的身份证,并努力工作积攒了一笔钱。他把这笔钱给了纳贾夫,希望替自己爱的女孩分担生活的重担。
纳贾夫带着一家人离开伊朗,开始了千里迢迢的返乡之旅。拉提夫赶去送行,他明白自己与巴伦之间有一条难以跨越的界线。在那离别的一刻,巴伦感到了拉提夫充满爱意的目光,她抬起头,缓缓地摘下了面纱……
■关于马基·麦吉迪
最近几年伊朗电影在国际影坛可谓风光无限,阿巴斯自然已经列入了大师之列,贾法·潘那西、萨米拉·马克马巴夫等新一代电影人也不断受到瞩目。而马基·麦吉迪亦属后起之秀。
麦吉迪出生于德黑兰,他14岁起即在业余剧团中表演,后进入电影界在着名导演莫森·马克马巴夫的影片中演出。1991年开拍第吵数镇一部剧情片《手足情深》(Bak),首度获选1992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
1996年他执导的《父亲》一片在若干影展上获奖,而《天堂的孩子》一片不仅横扫伊朗票房和众多电影节,更是代表伊朗首次入围毕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部围绕一双鞋子展升粗开故事,着墨于兄妹情深,从情节到画面都异常干净纯朴,与孩子们单纯的世界相配合,平静中洋溢着一股淡淡的温暖引发人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洋溢着浑然天成的童真童趣,情节看似松散平淡,实则紧凑,其中也有跌宕起伏,小小的悬念扣人心弦,充满了张力。尽管影片最终在竞争中惜败于《美丽人生》,但足以使麦吉迪成为伊朗的民族英雄。
1999年麦吉迪带着他的《天堂的颜色》再次在蒙特利尔电影节上夺取大奖。较之前部作品朴实无华的影像,这部影片画面之多姿多彩令人难忘。麦吉迪再度将焦点对准儿童,细腻地刻画了盲童的真诚执着和一片天真,及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藉着他与父亲之间“遗弃和救赎"的关系,发展出感人肺腑的情节。
伊朗电影由于其特殊的电影机制,产生了许多以儿童为主角的影片。马基·麦吉迪则似乎尤其偏爱,亦十分擅长于这种题材。他的多部作品均透过孩子们纯真的眼光看世界,经常以家庭为背景,通过简单的剧情探讨亲情、血缘关系的温暖与沉重。“我对儿童世界特别感兴趣,我的童年也是我思路的泉源,我也经历过‘天堂的孩子''的童年,拍摄儿童电影你不用墨守成规,可以浑洒自如。纯真是儿童世界中最令人折服的。"
较之其他伊朗导演,麦吉迪似乎受好莱坞的影响颇深。他的影片中多有好莱坞情节剧的痕迹,而且他相当会煽情和制造戏剧性的高潮,他甚至被称为“伊朗的斯皮尔伯格"。《天堂的颜色》算是个极至,其煽情力度以及格外精美诗意的画面多少都有过火之嫌。他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他将以情动人视为目标。
今年阿富汗乃国际政治局势的焦点,而伊朗电影界也不失时机地将摄影机对准了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共有三部影片涉及阿富汗问题,它们亦是今年在世界影坛最受关注的西亚电影。而在刚刚结束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选送中,麦吉迪的这部作品战胜了莫森·马克马巴夫的《坎大哈》,代表伊朗加入角逐中。
■评论
尽管麦吉迪仍然没有完全摒弃通俗剧的影响,但他的这部作品毕竟减少了《天堂的颜色》的过度煽情。这恐怕是他最具有现实主义风范的作品,他通过一系列简单普通的事件迸发出了力量,其中表现出沉着老练的气概,以让感情一点点地积蓄下来的方式打动观众,因此这仍是一部忧伤而感人的影片。而麦吉迪在那种悲伤的情绪中融入了幽默感和温情。同时他对两种文化的差异与碰撞的洞察也显得更加成熟了。
虽然影片不再具有《天堂的颜色》丰富而明艳的画面,但麦吉迪和他的摄影师展示出了相当出色的视觉表现力。他对自然光效的运用令人联想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大师,摄影师从单调灰色的建筑中令人惊讶地挖掘出了色彩、美感和诗意。
7. 伊朗电影必看前十名
伊朗电影必看前十名有:蜥蜴、母亲、一次别离、天堂的孩子、特写、愿望、永远的一天、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芭舒、关于伊丽。
1、蜥蜴
《蜥蜴》是伊朗最受欢迎的喜剧电影之一。电影的主角礼萨·梅斯高力(Reza Mesghali),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小偷,他曾多次因盗窃被捕入狱。
这次礼萨因为持枪抢劫被捕入狱。礼萨所在监狱的监狱长是一个铁面无私的人,他以消除罪犯心中犯罪的念头为己任,他还认为罪犯们要努力做正确的事情来弥补之前犯下的错误,以便死后灵魂能够升入天堂。
众人四处寻找,但是也没能找到线索,终于,旅途中积攒的矛盾全部暴发,众人也开始互相推诿指责。
8. 关于伊朗电影 “小鞋子”或“天堂的颜色”
□ 影片原名: The Children of Heaven / Bacheha-Ye aseman
□ 影片译名: 天堂的孩子/小鞋子
□ 导 演: 马吉德 马吉迪 (Majid Majidi)
□ 电影类型: 剧 情 片
□ 主要演员: Mohammad Amir Naji
Amir Farrokh Hashemian
Bahare Seddiqi
Nafise Jafar-Mohammadi
Fereshte Sarabandi
Kamal Mirkarimi
Behzad Rafi
□IMDB: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8849/
□IMDB Rating: 7.5/10 (1,151 votes)
小哈里取回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时,不慎把这双妹妹仅有的鞋子丢失了,为了免除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然后下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于是兄妹仅有的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交换着,能够找回丢失的鞋子或者再拥有一双鞋子的渴望在两个稚嫩的心中与日俱增地堆积着,因为他们既要逃避父母以及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于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哈里试图和父亲去城里打工挣钱,父亲却意外受伤,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治病。后来,哈里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时,终于哀求老师批准他参加比赛,因为比赛季军的奖品中有一双鞋子。在比赛中,哈里奔跑着,他的眼前晃动着妹妹放学后奔回来与他换鞋以及他换好鞋后奔向学校的脚步,他要取胜,他要获得那双鞋子,他在奔跑,在极度疲劳中奔跑,后来他跌倒了,为了胜利,他又不顾一切地爬起跑向终点并在混乱中率先撞线。当人们向小冠军表示祝贺时,哈里抬起的却是一双充满失望的泪眼。回到家中,妹妹难过地走开了,哈里脱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经彻底地磨烂了,哈里把打满水疱的脚泡在院内的池中,一群鱼向他游来。而此时,他的父亲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车上,放着买给哈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这就是伊朗电影《小鞋子》。二十世纪末,伊朗电影以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现代的人文意识而在国际影坛引起注目。可以说,他们的电影是把西方电影意识和自己的民族传统结合的最为自然和成功的。《小鞋子》便是其中之一。
在很多情况下,这部电影都被当作一部儿童电影来看待,这是一种误读。让一个幼小的心灵去承受一个并不奢侈的渴望的沉重的折磨,这已经不是以童趣为主要特征的儿童电影所能承受的主题了。但是这种分类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极其完美动人。
最感人的是电影里的人文关怀气息,导演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去以一种挣扎的方式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这种温情反映在导演以蹲下来的姿势在平视一个孩子的眼睛,倾听他的声音,所以哈里和妹妹的语言是幼稚的,思维是幼稚的,行为也是幼稚的,但又是最自然真实的,这种自然使他们的梦想呈现出最纯净的色彩,也使他们的渴望具有了灼人的力量,当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同哈里一起在渴望那双鞋子时,有一个念头会突然闯进你胸膛:我们不都在不同的境况下丢失过不同的“鞋子”吗?我们这样渴望过吗?我们这样不懈过吗?
这种温情还表现在对哈里这样一个在窘迫景况下生存的儿童,导演没有表现出廉价的同情,而是体现出了尊重,在哈里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中,始终有一种倔强的光芒,这种倔强使哈里始终保持着对目标不懈努力的激情,也诠释着他的许多品质,他对妹妹的关爱,对父母的体贴,对学习的热爱,对善良的尊重以及自己应有的聪明机智,无不发乎内心,出于自然。这种自然是如此的水到渠成,以至在结尾,导演可以大胆地把失望留给哈里,而把惊喜留给了观众。也正是这种结尾,我们才会让哈里在我们心中烫出了印记,也才能回味出导演对哈里最深处的温柔抚摩。
这种温情还表现在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如诗地赞美上,在哈里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决定这个故事发展的人文背景: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虔诚和知足,哈里父母的善良,周围老师和其他人的宽厚,都使这个故事充满了温暖的气息。即使是哈里兄妹在换鞋过程中的奔跑,导演也选择了许多充满本土风情的画面作为底衬,使你有时产生是在看一部纪录片的幻觉。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然的吟唱,才使得电影关于人文主题的表现有了最宽广而又厚实的舞台。而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电影无疑都是一种启迪。
当然,电影的成功更离不开扮演哈里的小演员的出色表现。他的那双丰富的大眼睛俨然已经成为伊朗电影的一个经典性标志。
关于这部电影的获奖情况并不清楚,但这并不影响我把它作为世界一流的电影来看待。至少,它可以伸直腰骄傲地对好莱坞电影说:对于真正的电影来说,那些炫目的特技实在不算什么。
-------转自后窗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