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外长扎里夫承认沙特石油设备是伊朗所为,这是要与美国和沙特开战了吗
伊朗外长并没有承认沙特阿拉伯石油设备被炸是伊朗所为。只是说他已经准备好了要和美国的战争。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准备好了美国可能会向他们宣战。而且沙特阿拉伯石油设备被炸,如果是伊朗做的那这件事情就会很麻烦。
伊朗不可能不明白,就算最后真的是伊朗或者伊朗支持的势力炸毁了沙特油田,伊朗也绝不会承认。所以,所谓的伊朗外长扎里夫承认炸毁伊朗油田,完全经不起推敲。沙特油田被炸毁已经一段时间了,在这几天的时间内,美国和沙特并没有确切地找出炸毁油田的幕后黑手。
尽管没有找到真正的黑手,沙特的报复还是开始了,先是对叙利亚的伊朗民兵进行空袭,接着又对也门的胡塞武装进行袭击。只不过,这些袭击都暂时没有美国参加,而美国只不过还在寻找真正的兇手,很显然,对于油田被炸,沙特已经坐不住了。
B. 为何伊朗会称,乌克兰飞机被击落是一场“人为的错误”
这只是台面上脱罪的说法,这么残酷严重的事故,总不能说是自己故意打下来的吧?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人为错误,除了伊朗自己,我们谁也不知道。目前可信的是飞机靠近了伊朗的军事禁区,没有被正确识别,所以被击落。从伊朗少将被川普定点击杀后出现这样的事情,伊朗的所作所为还真让人看不懂。
如果将美国和伊朗的国力做一个对比,那么谁强谁弱非常显然,特朗普随随便便杀一个人,就能引起这么大的混乱,确实是令人侧目。可怜那飞机上的一百个生命,就这样无辜的死难于伊朗和美国的冲突,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生活在和平中啊。
C. 伊朗承认击落客机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他们要击落乌克兰客机
直接的原因是伊朗的防空雷达或者军队高层判断失误,错误的把民航客机认作导弹进行了拦截。根本的原因是美国炸死了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苏莱马尼。那么伊朗为什么会这么神经紧张,误把民航飞机当作导弹呢?因为他们在击落飞机之前用导弹袭击了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然后在准备迎接美国反击时,高度戒备状态下一紧张把飞机当作导弹了,确实是非常严重的事故。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自己的领导人被敌国刺杀这样的事情确实是大失颜面,令人激愤,但是伊朗的在面对美国采取的种种应对措施,又显得那么的尴尬无力。伊朗方面内部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矛盾也被这些事件放大,为外界知晓。所以说,伊朗内部的虚弱和混乱,才是导致这些闹剧的根本原因,也才会被美国如此的欺负。
D. 美伊联合国谈判为什么会破裂,伊朗提出了什么要求
在我看来,最关键是因为伊朗对于美国的反抗。在国际舞台上,伊朗向来都是“硬骨头”,无论对手强大与否,都不会后退。
年初,美政府派军机击杀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伊朗随即给予还击,炮轰了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 之后伊朗又顶住压力,向委内瑞拉运送石油。接着,伊朗政府下达了“逮捕令”,要求国际刑警组织配合,共同通缉美国总统特朗普。
这一举动,对伊朗来说是维护国家自身利益,而对于向来以“霸主”自居的美国而言,伊朗就像一只野兽,应该将其关在笼子里才能绝对安全。于是,在之后的联合国大会上,美方不断向伊朗施压,并向其他参与国宣扬伊朗的威胁,以此来呼吁并联合其他国家对伊朗施加制裁。
美国向来都想称霸世界,想要控制其他国家,而伊朗,因为原油等能源,也有足够的底气来反抗美国,基于此,美伊联合国谈判破裂也就不足为怪了。
E. 伊朗承认顿克茨涅公投结果的国家
伊朗作为俄罗斯的友好盟国,宣布承认顿涅茨克公投结果,是能够理解的。伊橡空朗被美国制裁了40多年,现旦冲在俄罗斯因为俄乌冲突也被老美反复制裁,相同的处境,使伊朗与俄模如歼罗斯的关系更铁了。
F. 伊朗方面承认击落乌克兰客机,为何之前他们要坚决否认
因为伊朗要是承认的话。就会从受害者的立场变成加害者。那么那些西方势力就更加有理由谴责他。伊朗就到了更加孤立无援的地步。还有一方面就是伊朗犯了如此愚蠢的错误。如果承认的话。证明是自己武器不先进。无法辨别什么是敌机,什么是客机。这不仅会在国际上失了面子。更是让美国摸清了他的实力。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考虑。伊斯在没有铁证的情况下是不会承认自己击落客机的。
本来是美国先挑起来的事,有很多人还为伊朗抱不平。美国还有很多反战游行。但是伊朗这次愚蠢的行动却让他们彻底在国际上失去了话语权。舆论不会再向着他们了。因为那架飞机上都是无辜的平民。伊朗的局势不太乐观。
G. 伊朗承认乌东独立吗
承认,世界局势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不经意的细节,没准就会引发轩然大波。
毫无疑问,眼前这场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已经成了深刻改变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世界局势也正迎来更多的变数与动荡。
6月最后一天,国际局势便迎来了2个与俄乌冲突密切相关的新动向。
动向一,俄乌冲突影响持续扩散,乌克兰和叙利亚“断交”了。
30日,乌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乌克兰将中断与叙利亚的外交关系,称“两国之间将不再有关系”,还宣布将加大对叙利亚的制裁力度。
至于“断交”的导火索,是叙利亚外交部于29日宣布,承认乌东两地——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独立”地位。
众所周知,乌东地区乱局是导致俄乌冲突爆发的主要导火索之一。而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普京也曾签署文件,正式承认乌东两地“独立”。
所以,如今叙利亚也突然宣布消息,自然会被乌克兰视为“对手”,宣布“断交”也并不让人意外。
但问题是,虽然叙利亚与俄关系亲密,俄乌冲突爆发后,叙利亚也的确是全球少有的、继续支持俄罗斯的国家;但在毫无征兆之下,叙利亚突然宣布承认乌东两地“独立”,颇有些“自判孝找麻烦”的意味,被乌克兰“拉黑”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叙利亚很可能因此成为西方针对的目标。
那么,叙利亚突然宣布决定背后,是否存在别的隐情?在这之中,掘明稿至少有2件事需要注意。
第一件事,29日,普京在访问土库曼斯坦时,与伊朗总统莱希就叙利亚局势举行了会晤。
普京称,俄伊两国在安全问题和叙利亚就是说一直保持着深度合作与互动,莱希则表示,伊朗希望尽快与俄土两国在德黑兰举行叙利亚问题峰会,并强调有关叙利亚的安全关切因尽快得到永久解决。
也就是说,此次俄伊总统会晤,不仅谈及叙利亚局势,还都在推动叙局势向和平、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件,同样在29日,俄罗斯在准备了一份有关“谴责以色列空袭叙利亚首都”的声明,准备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审议发布,但却遭到了美英等西方国家的阻挠,导致此事落空。
由此不难分析出3点:
1,俄罗斯对叙利亚确实够意思,不论是普京出国外访,还是俄罗斯在联合国活动,都没有忘记对叙利亚局势的关切,想必叙利亚看在眼里、也记在槐谈心里,采取行动表示对俄罗斯的支持或者说“投桃报李”,并不让人意外。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
2,西方在安理会上阻挠俄罗斯的谴责以色列声明,估计叙利亚心里也憋着一股气,一方面叙利亚作为被无端空袭方,本就是受害者;另一方面,俄罗斯替叙利亚出头,但却遭到西方联手围堵,叙利亚自然看不过去,以承认乌东两地“独立”的方式来变相施压乌克兰,没准也有向西方施压的用意。
3,叙利亚向乌克兰施压也好,乌克兰与叙利亚“断交”也罢,无疑都将加深当前俄乌局势的复杂、紧张程度。
尤其是,从俄乌冲突发展为俄与西方的较量,再到如今乌叙之间的矛盾,都是这场战争深刻改变国际局势的主要体现。
然而,这样的“体现”不仅存在乌叙之间,也在美伊之间。
H. 伊朗为什么要力挺巴沙尔,从宗教和政治两方面解释 答案100字以上
首先,伊叙两国关系密切,叙利亚是伊朗在阿拉伯世界唯一的支持者。两伊战争时期,在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反对伊朗的情况下,叙利亚依然给予伊朗军事和外交支援。两伊战争结束后,由于两国在安全问题上都面临着来自以色列和美国的压力,伊叙两国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叙利亚以及黎巴嫩真主党处于对抗以色列的前沿,一直得到伊朗的大力支持。特别是2006年7月到8月爆发的黎巴嫩和以色列冲突,进一步加强了三方的准同盟关系——伊朗将三方称为“抵抗轴心”。自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伊朗一直支持叙政府,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叙内部事务。如果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倒台,黎巴嫩真主党的能量将因无法从叙利亚获得援助而大大缩水,难以对以色列构成威胁,伊朗就不得不直接面对以色列和美国的巨大压力。因此,支持巴沙尔政府,就是间接地掩护自己。
第二,同为什叶派也是伊朗力挺巴沙尔政府的一个原因。伊朗是代表性的什叶派伊斯兰国家,执掌叙利亚的阿萨德家族也属于什叶派,两者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吻合,进而在地区事务上相互倚重,相互配合,共同获利。逊尼派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什叶派上台,伊拉克和什叶派伊朗的关系开始迅速升温。伊朗希望与叙利亚、伊拉克结成伊斯兰什叶派联盟,共同挑战美国霸权。所以,伊朗不能失去巴沙尔政府这一盟友,不能允许亲美势力在叙利亚上台。
事实上,伊朗“圣城军”成员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叙利亚和黎巴嫩境内,只不过叙利亚危机后力量有所加强。伊朗公开承认“圣城军”成员已经在叙利亚和黎巴嫩,既是对巴沙尔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也是在表明伊朗在叙利亚问题上是有话语权的。同时,在以色列不断威胁对伊动武的情况下,伊朗此番承认意在警告以色列:伊朗武装力量已经到了以色列边界地区,对伊朗不要轻易攻击。
不过,地缘的局限性决定了伊朗要践行与叙利亚的联合军事协议很难。伊朗和叙利亚在和美国、以色列的对抗中处于弱势防守的地位,伊朗对巴沙尔政府的支持更多的是在外交上和舆论上,伊朗更愿意以外交的手段与美国周旋,而不是轻易尝试更激烈的手段。
I. 伊朗回应英国,为什么要让英国承认犯下了“战争罪”
因为美国向沙特出售了很多军事武器,沙特发动了军事行动,所以英国犯下了战争罪。英国在指责伊朗袭击了油田,但是伊朗对此回应,英国不应该无端指责,而是承认向沙特出售武器发下战争罪,对此来说英国为了帮助海外的公民回英国花费了很多的资金。
对于此前沙特油田遭遇袭击伊朗,否认了是自己袭击的沙特油田,而此前胡塞武装已经承认是他们自己袭击了油田,所以伊朗对英国的职责提出了英国应该承认自己所犯下的战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