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为什么参加叙土战

伊朗为什么参加叙土战

发布时间:2023-08-26 08:43:28

⑴ 以色列 伊朗为什么打仗

虽然以色列空袭过几次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基地,伊朗也向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发射了20枚导弹回击,但是这远谈不上两国开战。两国在历史上还是亲密的盟友,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美国的因素。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前,美国同以色列和伊朗都是盟友关系,以色列在当时还援助国伊朗发展导弹技术。伊斯兰革命以后,美伊交恶,以色列跟伊朗关系也同样交恶。第二、伊朗在中东地区的扩张令以色列感到恐慌。近几年,随着对伊朗制裁的取消,伊朗石油产量从被制裁时期的100多万桶/天,恢复到400万桶/天,伊朗经济实力大增。

目前,两国在叙利亚境内的冲突并不能算是战争,伊朗不想把事情搞大,所以针对以色列的数次挑衅,只是发射20枚导弹回应,表明自己的态度,伊朗也是有底线的。而以色列呢,就要通过挑衅激怒伊朗,一旦伊朗发动大规模回击,那么就有可能引发战争,美以现在就等着伊朗钻入圈套。

⑵ 伊朗土耳其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伊朗—土耳其战争指奥斯曼帝国与伊朗萨非王朝进行的掠夺性战争。战争目的是为了争夺阿拉伯的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外高加索的所有权以及欧亚两洲间最重要的战略和贸易交通线的控制权。

这场战争自1514年起,断断续续进行到1746年,是打着伊斯兰教的两大流派——什叶派与逊尼派捍卫者之间的斗争的幌子进行的。

得到逊尼派封建贵族上层人物支持的土耳其占领者,遭到了15世纪末产生的以萨非王朝为首的伊朗国家的反抗,萨非王朝宣布什叶派为国教。土耳其苏丹谢里姆一世残酷地镇压了1513年安纳托利亚的什叶派教徒起义,杀死什叶派教徒4万人。从此,开始了对什叶派的伊朗的战争。

伊土战争的第一个时期奥斯曼帝国不仅拥有封建民军,还拥有常备军——土耳其近卫兵和强大的炮兵。

伊朗军队由骑兵弓箭手近卫军、负责保护本部族领导机构并时常携带家小驱赶牲畜远出的游牧民族的骑兵民军和少量的地方封建主的民军组成。库尔奇伊和民军战士的武器是马刀和长矛。在恰尔德兰平原双方首次大战,土耳其苏丹谢里姆一世的军队在军事上各方面都占优势,打败了沙赫伊思迈尔一世的萨非王朝军队并占领其首都大不里士城。

但是,由于给养不足,加之近卫兵内部发生骚乱,谢里姆一世被迫放弃了阿塞拜疆。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仍在继续。在科奇希萨尔附近的交战中,伊恩迈尔一世的军队再次大败。土耳其炮兵在这次交战中又一次起了决定性作用。

至1516年前夕,谢里姆一世已占领了西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和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1516~1517年,土耳其在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贾兹建立了自己的统治,1519年又统治了阿尔及利亚的一部分。

1533年,苏丹苏里曼一世与奥地利签订了和约。土耳其在其北陲安全得到保障之后,于同年重新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1536年,土耳其侵占了格鲁吉亚西南部的一部分,该地区成为伊土两国争夺外高加索和美索不达米亚统治地位的主要战场。由于伊朗军队也有了炮兵,所以战争进行到1555年时,双方已不分胜负。1555年5月29日,伊土两国在阿马西亚城缔结和约。

按照和约规定,伊朗保有所占领的外高加索的一些领土。奥斯曼帝国把阿拉伯的伊拉克划入自己的版图。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则由两国瓜分。伊朗得到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的一部分、卡尔特里和卡赫齐亚。土耳其获得了阿布哈兹、古里亚、伊美列丁以及拉济人的领土。两国承认卡尔斯城地区为中立区,全城已遭洗劫,城堡被夷为废墟。伊土战争的第一个时期,就这样以1555年双方缔结和约而结束。

伊土战争的第二个时期,始于1578年,时断时续地持续了约半个世纪。土耳其利用萨非王朝国内封建内讧的机会,再次进攻伊朗。

这期间,土耳其依靠的是他的附庸——拥有强大军队的克里木诸可汗。1578年,土军违反1555年和约,修复了卡尔斯城堡,继而进入外高加索境内,占领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的一部分。1578年8月10日,伊朗沙赫的军队在奇尔德尔附近被击溃,土军侵入东格鲁吉亚和东亚美尼亚,后又侵入北阿塞拜疆并在这里占领了希尔凡。

自1579年起,土军和克里木汗的10万军队共同夺取了整个阿塞拜疆和伊朗西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间,伊朗恢复了昔日的强盛,不仅夺回了被土耳其侵占的西部领土,而且还吞并了一些新的领土。

然而,由于对乌兹别克封建主进行战争和镇压反封建的起义,阿拔斯一世不得不于1590年3月21日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对伊朗非常不利的伊斯坦布尔和约。按照这项和约,几乎整个外高加索和路里斯坦、库尔德斯坦的颇大部分都划归奥斯曼帝国统治。

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阿拔斯一世进行了军事改革。

最初,他建立了一支常备部队,其中包括一个1.2万人的火枪兵军团和一个1万人的骑兵军团;还建立了火炮工厂和由炮手组成的炮兵部队。火枪兵和炮手只从波斯人中招募。至改革完成时,伊朗军队的兵力达12万人,计有常备军4.4万人、封建民军7.5万人,封建民军中有3万克济尔巴希人和由土库曼人、库尔德人、卢尔人及其他游牧部落和定居的伊朗封建主组成的4.5万民军。阿拔斯一世的军队很快增至30万人。伊朗为准备与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进行战争,还与土耳其的敌对国——俄国和欧洲诸国建立了政治与外交关系。

1602年,阿拔斯一世对土耳其开战。

整整一个世纪以来,伊朗国第一次成为进攻的一方,而军事组织未作根本改变的奥斯曼帝国却成为防御的一方。1603~1604年,在苏菲安附近的数次交战中,伊军打败了土军,攻占并洗劫了大不里士、纳希契凡及其他城市。遵照阿拔斯一世的命令,有30余万亚美尼亚人从被征服的亚美尼亚被赶往伊朗内地。

在1602~1612年的伊土战争中,伊朗获得全胜。1613年11月20日,交战双方在伊斯坦布尔签订了使伊朗保有全部战果的和约。

由于对1613年伊斯坦布尔和约的条款不满,土耳其于1616年开始对伊朗采取报复行动。

在1616~1618年萨非王朝与奥斯曼帝国的新战争中,土耳其又遭失败,于1618年在谢拉布签订和约,条约基本上重申了伊斯坦布尔和约的各项条款。在最后两次战争中,伊朗大大扩张了自己的领土范围,接着就开始了进一步的征服。

1623~1639年的伊土战争起因于沙赫阿拔斯一世的军队入侵阿拉伯的伊拉克。阿拔斯一世利用伊拉克人反对苏丹穆斯塔法一世统治的起义之机,攻占了巴格达市,随后占领了整个阿拉伯的伊拉克。

阿拔斯一世于17世纪的前25年里,对东格鲁吉亚的几次远征,破坏性特别大。外高加索人民对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格鲁吉亚,萨阿卡则领导的广泛的反伊朗起义,动摇和削弱了伊朗在外高加索的统治。

与此同时,土耳其在欧洲的战事中遭数次挫折后,在苏丹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间,便重新致力于征服东方。

1625年,土耳其占领了阿哈耳齐赫,夺取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将其变为土耳其的一个省。穆拉德四世还进犯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同时,他的部队还占领了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可是他未能占领巴格达,对该城长达9个月的围攻毫无成效。

1630年,土军转攻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毁掉了哈马丹城,屠杀了全城居民。1639年5月17日,签订了卡斯列—席林条约。

按照这项条约,伊土两国间的疆界没有变动,但阿拉伯的伊拉克归属土耳其。

伊土战争的第三个时期开始于18世纪初,土耳其苏丹艾罕默德三世对伊朗重起战端。

1723年春,土军乘萨非王朝国家崩溃之机侵入外高加索,占领了第比利斯、整个东格鲁吉亚、东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与此同时,土军还征服了伊朗西部的路里斯坦省。土耳其人的胜利直接威胁着俄国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远征波斯和土耳其的军事胜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马斯普二世同俄国签订了1723年彼得堡条约。

1724年6月23日,俄土君士坦丁堡条约在伊斯坦布尔签订。

根据这项条约,1723年俄伊彼得堡条约列举的里海沿岸所有地区转归俄国,而外高加索的其余地区和包括克尔曼沙赫、哈马丹两市在内的伊朗西部则转归土耳其。1724年的君士坦丁堡条约的条款有利于土耳其,这是由于法国对它支持的结果,因为法国害怕俄国势力加强。土耳其不满足于已占领的大片领土,其军队又向伊朗东部推进并攻占了加兹温。对土耳其侵略者进行抵抗的只有波斯和阿塞拜疆的人民群众。

18世纪30年代初,统帅纳迪尔成为伊朗的实际统治者。

1730年,他击败了土军并将其逐出哈马丹、克尔曼沙赫和南阿塞拜疆。

然而,当纳迪尔忙于镇压阿富汗阿布达尔部族的霍腊散起义时,唯恐纳迪尔的声望增高的塔赫马斯普二世向土耳其人出征,以期提高个人威望。塔赫马斯普二世的军队在哈马丹城下遭到失败。

1732年1月10日,他被迫与土耳其签订和约。和约使土耳其侵占的阿拉斯河以北的外高加索领土合法化。

1732年底,纳迪尔推翻了塔赫马斯普二世,事先与俄国签订腊什特条约后,便亲自出征土耳其。

按该条约规定,吉兰省立即归还伊朗,而库拉河以北的领土待将土军从外高加索境内驱逐后归还。

1735年6月14日,纳迪尔的7万军队在卡尔斯城下打败了苏丹的8万大军。

1736年,纳迪尔加冕为伊朗沙赫,着手改组军队,以期增加兵员和装备,尤其是炮兵。在这方面他得到英法两国军事专家的帮助。纳迪尔—沙赫在巩固了萨非王朝国家的统一之后,为了从土耳其手中夺回阿拉伯的伊拉克和外高加索,于1743年对土耳其重新开战。3年战争双方未分胜负而结束。

16至18世纪的伊士战争造成了各族人民的大批死亡,交战的任何一方都未获胜。战争阻碍了伊土两国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一些由许多民族和部落松散地拼凑而成的封建国家的崩溃。

伊土战争的非正义性,在被征服的各民族人民中间——特别是在17至18世纪——不断激起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封建运动,这些运动都为交战国的某一方所利用,以建立自己的统治。伊土战争对外高加索人民来说是他们自古以来的历史上苦难最深重的时期。在血腥的伊土战争中遭到削弱的伊朗和土耳其,日益沦为在近东和中东建立霸权的英法两国的殖民地。

在伊朗和土耳其,武装力量的基本形式是封建民军,武装力量的主要兵种是用矛、盾、马刀、弓箭、短剑和火枪武装起来的正规骑兵和非正规骑兵。伊朗的正规骑兵和土耳其的正规骑兵是军队中灵活机动的部队。常备步兵与骑兵相比则处于从属地位。

⑶ 为什么伊朗会在伊土边境发动军演

伊朗在伊土边境发动军演的意图昭然若揭:警告土耳其,以军事力量逼迫土耳其不要对叙利亚北部动武,否则伊朗也会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维护地区利益,如果土耳其依旧执迷不悟对叙利亚和伊拉克边境发动袭击,伊朗必会挺身而出。

叙利亚的“民主力量”指挥官巴尼也表示,随着美国撤军,叙利亚正在考虑和伊朗、俄罗斯联手应对土耳其的入侵,而普京也随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呼吁各方停止行动,不要破坏叙利亚的和平进程。显然,叙利亚得到了俄罗斯和伊朗的有力支持,土耳其如果坚持要对叙利亚北部动武,或许会面临三国力量的联手打压。

⑷ 伊土战争是怎么回事

伊土战争是奉逊尼派为国教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同以什叶派为国教的伊朗萨菲王朝为争夺阿拉伯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和外高加索,控制欧亚两洲间重要战略和贸易交通线而进行的掠夺性战争。战争的结果未分胜负,两败俱伤,加速了西亚这一古代文明的衰落,为西欧资本主义强国占领和奴役中近东创造了条件。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萨菲王朝的伊朗都信奉伊斯兰教,是中世纪西亚地区的两个大帝国,但由于派别不同,争夺宗教统治权和争夺两河流域领土的斗争十分激烈。萨菲王朝奉什叶派为国教,土耳其则信奉逊尼派。在土耳其帝国内部有许多什叶派教徒,萨菲王朝利用自己的代理人在安纳托利亚四处活动,鼓动叛乱反对逊尼派奥斯曼人的统治,对土耳其构成威胁。1513年,土耳其苏旦塞利姆一世残酷镇压了什叶派教徒的叛乱,屠杀5万之众,并乘机对伊朗的萨菲王朝发动了战争。

伊土战争共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514—1555年。1514年8月23日,奥斯曼军队在查尔迪兰(南阿塞拜疆)与8万波斯骑兵展开决战。土耳其部队不仅有步兵、骑兵,还有强大的炮兵,伊朗部队则主要是装备马刀和长矛的骑兵。伊朗军队以逸待劳,但军事上不占优势。使用滑膛枪的土耳其耶尼切里兵团在大炮配合下摧毁了伊军抵抗,击败了沙赫伊思迈尔一世,占领了伊朗首都大不里士。1515年科奇希萨尔一战,伊朗军队再次败北,土耳其炮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到1516年,塞利姆已占领了西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和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1516—1517年,土耳其又占领了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贾兹和阿尔及利亚部分领土。1533年,苏莱曼一世在同奥地利签订和约使其北翼安全得到保障之后又对伊朗开战。1536年,土耳其占领了格鲁吉亚西南的部分领土。这里是伊土两国争夺外高加索和美索不达米亚统治地位的主要战场。伊朗军队有了自己的炮兵之后,双方的战争互有胜负。1555年5月,两国在阿马西亚城缔结和约,伊朗保有所占外高加索领土,土耳其则把阿拉伯伊拉克并入自己的版图。两国平分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确认卡尔斯城区为中立区。

伊土战争第二时期从1578年起,延续近半个世纪。土耳其乘伊朗萨菲王朝发生内部争斗之机再次进攻伊朗。这一时期,奥斯曼帝国拥有克里木诸可汗强大军队的支持。1578年,土军撕毁1555年和约,修复卡尔斯城,开进外高加索境内,并占领南格鲁吉亚的部分土地。8月10日,伊朗沙赫军队在彻尔德尔附近被击溃,土军侵入东格鲁吉亚和东亚美尼亚,尔后进入北阿塞拜疆并占领希尔万。1579年起,土军同克里木可汗军队(10万人)联合作战,夺取整个阿塞拜疆和伊朗西部地区。但是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间(1587—1629年),伊朗东山再起,不仅收复了被土耳其侵占的西部领土,而且吞并了一些新的领土如阿富汗等。由于忙于对乌兹别克封建主进行战争和镇压国内民众起义,阿拔斯一世被迫于1590年3月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订了屈辱性的《伊斯坦布尔和约》。根据条约,伊朗几乎把整个外高加索和卢里斯坦、库尔德斯坦大部领土(伊朗西北部)都割让给了奥斯曼帝国。

16、17世纪之交,阿拔斯一世进行了军事改革,组建了一支由火枪兵军(1.2万人)和骑兵军(1万人)组成的常备军,成立炮兵教练场和炮兵部队。改革后的伊朗军队兵力达12万人,其中常备军4.4万人,封建民军7.5万人。大力扩军之后,阿拔斯一世的军队达到30万人。为准备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争取主动地位,伊朗还同土耳其的敌人俄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602年,阿拔斯一反一个世纪以来的被动防御地位,第一次主动对土耳其发动了战争。由于军队体制没有作出相应改革,土耳其面对伊朗的攻势有些力不能支。1603—1604年,伊军在苏菲安附近的数次交战中打败了土军,攻占并洗劫了大不里士、纳希切凡等城市,把30余万亚美尼亚人迁往伊朗境内。1602—1612年的10年战争,伊朗大获全胜,1613年11月签订的《伊斯坦布尔和约》肯定了伊朗的全部战果。

土耳其对该条约心怀不满,遂于1616年对伊朗采取报复行动,但在3年的战争中再遭败绩,1618年的《萨拉卜和约》重申了《伊斯坦布尔和约》的内容。伊朗乘战争获胜之机大大扩展了自己的领土,遂准备进行新的战争。1623年,伊朗军队入侵阿拉伯伊拉克,引发了1623—1639年战争。阿拔斯一世趁伊拉克人民反对土耳其苏丹穆斯塔法一世统治举行起义之机,兴兵攻占巴格达,继之占领了整个阿拉伯伊拉克。17世纪前25年,阿拔斯一世对东格鲁吉亚进行了数次远征,遭到外高加索各族人民的顽强抵抗。

苏丹穆斯塔法四世在位期间(1623—1640年),鉴于土耳其对欧洲的征战屡遭挫折,因而致力于征服东方。1625年,土耳其占领了阿哈尔齐赫,从伊朗手中夺得了萨姆茨赫——萨塔巴戈公国,并将它变为自己的一个省。土军还进犯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占领了北美索不达米亚和摩苏尔,但围攻巴格达9个月未能成功。1630年,土军转战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洗劫哈马丹城,全城居民均遭屠杀。1639年5月,伊土签订《席林堡(佐哈布)条约》。伊土边界保持现状,但阿拉伯伊拉克划归土耳其。

伊土战争第三时期始于18世纪初,土耳其苏丹艾哈迈德又对伊朗发动战争。1723年春,土军乘萨菲王朝崩溃之机侵入外高加索,相继占领第比利斯、整个东格鲁吉亚、东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同时,土军还征服了伊朗西部的卢里斯坦省。土耳其的胜利直接威胁到沙皇俄国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1722—1723年对波斯的远征和土耳其的军事胜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马斯普二世同俄国签订1723年的《彼得堡条约》。1724年6月,俄土《君士坦丁堡条约》在伊斯坦布尔签订。条约规定,1723年俄伊彼得堡条约列举的里海沿岸所有地区转归俄国,外高加索其余地区、伊朗西部和克尔曼沙阿、哈马丹两城转归土耳其。土耳其取得如此有利于自己的条约,主要是由于法国的支持。

土耳其强占大片领土后仍感不足,于是又在1725年进军伊朗东部并攻占加兹温。1730年,伊朗的实权人物纳迪尔率军打败土军的进攻,并将其驱逐出哈马丹、克尔曼沙阿和南阿塞拜疆。塔赫马斯普二世为提高个人声望,令纳迪尔镇压阿富汗阿布达利部族霍拉桑起义,自己亲征土耳其,但在1731年的哈马丹城下一战被土军击败。1732年,他被迫与土耳其签订和约,承认土侵占的阿拉斯河以北外高加索永久归属土耳其。1732年,纳迪尔推翻塔赫马斯普二世,并同俄国签订《拉什特条约》(1732年),答应肃清外高加索土军后把库拉河以北归还俄罗斯,以换回吉兰省。1735年6月,纳迪尔率7万大军在卡尔斯城下打败了8万土军。1736年,纳迪尔即伊朗沙赫王,着手改组军队,扩大军队数量和改善装备,特别注重发展炮兵。他的军队近代化计划得到英法军事专家的帮助。萨菲伊朗重新统一稳定之后,纳迪尔沙赫为夺回土耳其控制的阿拉伯伊拉克和外高加索,于1743年对土再次发动战争。3年的伊土战争未分胜负。

16—18世纪的伊土战争除各族人民遭到大批屠杀外,任何一方均未获胜。战争阻碍了两国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这些落后民族和多部族松散联合而成的封建国家的崩溃。这场长达200余年的战争是伊斯兰教两大封建国家为争霸中东而进行的掠夺性战争,因此在被征服的各族人民中间不断激起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封建斗争,而双方又对这种矛盾和斗争加以利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外高加索各族人民的命运中,伊土战争是他们许多世纪的历史上苦难最深重的时期。伊朗和土耳其在血腥的战争中两败俱伤,日益沦为正致力于在中近东建立霸权的英法两国的殖民地。

伊土战争时间虽长,但军事学术上却无甚发展。双方军队的主要类型是封建民军,主要兵种是装备矛、盾、马刀、弓箭、短剑和火枪(16世纪末开始装备)的正规骑兵和非正规骑兵,其中前者是军中的快速机动部队。从16世纪(土耳其)和17世纪(伊朗)组建的常备步兵处于从属地位。但到17、18世纪,步兵的作用有所提高,这主要是由于西欧经验的传人。步兵装备了射击武器(前装枪、火枪),并按正规军体制编成。炮兵作为一个兵种在土耳其出现较早,它曾是奥斯曼土耳其向外扩张的有力武器。同时,纳迪尔沙赫的军队中也有战象队,交战时用于突击敌战斗队形中央,减轻步兵压力。使用射击武器之前,战役结局通常取决于大批骑兵的冲击和围歼,因为骑兵能突然而迅速地攻击敌军。随着正规步兵和炮兵的出现,骑兵变成了战斗队形的主体。骑兵掩护侧翼安全,并以骑兵冲击完成对敌突击。军队作战采用疏开队形,到17、18世纪则采用线式战斗队形。对溃逃之敌一般不予追击。夺取要塞多靠长期围攻。军事学术在伊土战争中发展迟缓,这是因为两国处于落后的封建社会而且正走下坡路,两国军队都有大量非正规的、不同部族的封建步、骑兵民军,武器装备以冷兵器为主,五花八门,极不统一。

⑸ 伊朗和叙利亚军事实力 伊朗为什么支持叙利亚

二战以后 ,美国与西方的敌人是苏联及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 。美苏对抗就是东西方的对抗 ,是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西方成立了军事同盟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联与东欧的共产党国家成立了另一个军事同盟《华沙条约组织》双方对峙了 四十多年 ,丘吉尔起个名字叫做 “冷战”,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
到了1989年,苏联解体 东欧的共产党解散 ,“华约”也是 “树倒猢狲散” ,冷战结束 。
按理说 ,敌人没有了 ,“北约”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似乎可以 “刀枪入库 ,马放南山”了。
可是 ,美国和西方认定了七个 “邪恶政权” ,也就是七个 “流氓国家(也叫‘无赖国家’)”,它们是全世界安全的威胁 ,是全人类民主进步发展的主要敌人 ,“北约”还有存在的必要 。
苏联解体后 ,美国打击的目标就是这七个国家 :阿富汗 、伊拉克 、伊朗 、利比亚 、叙利亚 、大陆 、朝鲜 。
这七个国家 ,并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 ,各干各的 。
阿富汗 ,解决了 。
伊拉克 ,解决了 。
利比亚 ,解决了 。
伊朗 ,打服气了 。
叙利亚 本来很快就能够解决 ,谁知道半路杀出来一个 程咬金 ,弄得黏黏糊糊的 ,也快了。
美国适时 “战略东移” ,集合海空力量瞄准了 “老朋友”-- 中国 。顺手也把朝鲜收拾喽!
咋整啊 ?
伊朗先明白了 ,需要 “抱团儿取暖” ,于是就和叙利亚拥抱在一起 。
大陆还他娘的打算添美国的屁股 ,又是给钱 ,又是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又是 “制裁朝鲜” ,又是 “联合军演” 。
其实一点用处都没有 。
打击朝鲜 ,是 “见利忘义” 之举 ,是 “战略短视” ,是 “自掘坟墓” 。

⑹ 中东的难兄难弟,叙利亚与伊朗为何会走到一起抱团取暖

因为唇亡齿寒的原因才抱在一起取暖。

叙利亚政府和部分反对派于2012年11月下旬在叙利亚首都德黑兰参加了叙利亚全国对话会议。在外交上公开支持巴沙尔政权,反对军事打击和武力威胁。他还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调解,以解决叙利亚危机。伊朗的叙利亚政策不仅在战略上需要维护伊朗的真正利益,而且反映了宗派冲突。叙利亚是伊朗“什叶派新月”的重要枢纽,伊朗与叙利亚联盟的建立有利于伊朗抵抗沙特领导的逊尼派阵营。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为什么伊朗支持巴沙尔政权。唇亡齿寒,那就是地缘政治和宗教因素。如果巴沙尔政权崩溃,在美国支持下的反政府力量将不可避免地上台。届时,新的叙利亚政府将成为亲美政府,不能成为伊朗的朋友。如果一个反伊朗国家出现在伊朗的沙发旁,那么伊朗最高领导人和总统将无法承担这一责任。而且,叙利亚是什叶派阿拉维派,伊朗显然没有理由放弃也是什叶派的巴沙尔。

⑺ 以色列 伊朗为什么在叙境内

以色列和伊朗的关系很难说清楚他俩是又爱又恨再加上美国、俄罗斯、中东各国的关系以色列不可能发动对伊朗本土的大规模战争而伊朗也根本就没那么强大的实力(只是这几年美国在中东的行动把伊朗彰显出来了而俄罗斯对伊朗的态度是会变的不希望伊朗的势力在叙利亚持续扩张的)我感觉以色列和伊朗在演戏给美国和中东国家看他俩近些年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直接交锋

以色列为何不打击伊朗本土,而是去打击在叙伊朗基地呢?以色列虽然霸道,但是伊朗也不太好惹。伊朗进军叙利亚本身是将阵地前移在先,打破了中东原有的格局,对以色列的地缘政治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以前伊朗、以色列隔空交手,打嘴炮多于实际。但是伊朗大军进军叙利亚,形势就完全变了,变成了伊朗将刀锋抵到了以色列咽喉,对于只有两万多平方公里土地,800多万人口的以色列来说,面对如此强敌靠近,岂能不紧张?

至于,以色列空袭叙利亚,打死伊朗驻叙利亚的军人,这也是在告诉伊朗不要利用叙利亚的基地来“骚扰”以色列,否则以色列将会用数倍去奉还!这些都是两国交恶过程中的小打小闹,战场都在叙利亚并没有涉及对方的领土,既然伊朗利用叙利亚的基地“挑衅”,那么以色列也只能是跨境打击驻叙的伊朗军队!这是必然也是正常的!目前,双方都是“嗓门”很高!但是都在极力的控制局势的发展,还都不愿意去直接交战,政治可以解决的事情,没必要使用武力!

⑻ 伊朗为什么支持叙利亚

大家都知道伊朗的资源强大,军事背景强大,工业服务业都发展的不错。可是伊朗也是贫穷的国家。他的贫穷的原因大家一定了然于心,由于西方国家和美国的不断制裁是的伊朗的经济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全国失业人口增加。失业率增加,人民生活在战乱之中,人民过的不幸福。可是它有个不错的伙伴,那就是叙利亚,在叙利亚战争期间,伊朗即便自己经济不佳也一直在援助叙利亚,经济、物资甚至还直接派出了军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三个历史原因。


第一,报答旧情;由于在两伊战争中伊朗采取了冒进的方针政策,使得大多数的国家都对伊朗有种闪避的态度。可是仍然还是有西方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现在伊拉克的角度。此时一个援助之手不能忘记,它就是叙利亚,即使它是阿拉伯国家的一员,可是却在两伊战争给了伊朗雪中送炭。叙利亚通过在边境牵制伊拉克给伊拉克造成防御的压力的方式帮助伊朗。同时伊朗在战争过程中运输物资也是大多数都是叙利亚中转。


第二,拉拢盟友;伊朗和叙利亚的主要宗教都是伊斯兰教,其中伊朗以什叶派为主而叙利亚虽然以逊尼派为主,可是掌权的是什叶派人士。很早之前什叶、逊尼两派便一直矛盾不断,但是一些逊尼派国家正在投靠美国的事情对他们构成威胁。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是有相同的诉求的。只有共同合作才可以赢得双赢。


第三,维护正统;阿萨德政权自执掌叙利亚大权以来就为叙利亚作出了诸多贡献。在此政权上叙利亚专注于自身的国内建设,使得其从弱国变成地区性强国,国家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上发展。可是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预,不顾全球和平给叙利亚带来了战乱。所以此刻,不仅仅是伊朗,还有其他国家应当尽自己的努力全力维护叙利亚的稳定。


除了历史原因以外,还有一点就是,两国唇亡齿寒,如果叙利亚政权被推翻,那么下一个很有可能就是伊朗。

⑼ 为什么美国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正在叙利亚交战

阅读全文

与伊朗为什么参加叙土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芋头怎么样 浏览:782
印尼苏门答腊岛是哪里 浏览:200
印尼燕窝怎么卖的 浏览:354
真正的越南河内有多少人口 浏览:603
中国哪个地方有叫多伦的 浏览:593
意大利什么保健品吃皮肤黄好 浏览:428
意大利跟韩国哪个发达 浏览:530
去印尼为什么查征信 浏览:987
越南付多少小费 浏览:46
越南战争中国牺牲了哪些人 浏览:47
中国收黄金的地方在哪里 浏览:120
中国哪里出钢材 浏览:400
意大利1月什么气候 浏览:194
印度暴揍警察的是什么电影 浏览:714
伊朗人是怎么称呼最高领袖的 浏览:263
英国螺蛳粉多少钱一包 浏览:822
印尼十盾等于人民币多少元 浏览:818
莫迪觉得印度和中国哪个更强大 浏览:96
英国之旅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40
中国男足输伊朗是什么时候 浏览: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