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与叙利亚的关系
伊朗与宏宴叙利亚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当时赫梅尼政府恢复与叙利亚的外交关知碰系。自那时起,伊朗和叙利亚一直保持着紧密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关系,伊朗曾向叙利亚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并支持叙利亚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的立场。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伊朗成为叙利亚政府的坚定支持者,向叙利亚提供*、资金和军事顾问来帮助叙利亚军队对抗反蔽猛银对派武装。叙利亚也一直是伊朗扩大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一个关键据点。
‘贰’ 伊拉克和美国是什么关系
美国是伊拉克的占领国 其实伊拉克跟沦为殖民地没有多大区别
中新网3月27日电 在美英联军发动“自由伊拉克”行动前的周末,美国和伊朗的官员曾举行过一次重要会议,讨论战争如果爆发,美国与伊朗应如何进行合作。
据两名白宫官员称,3月16日,负责与伊拉克反对派领导人扎拉米-卡里尔扎德联系的总统特使与伊朗高级官员在日内瓦进行了会晤,双方达成一份协议称,如果美国飞行员在战争期间被迫在伊朗境内着陆,伊朗将对其提供援助。
协议同时称,不管是在战时还是在战后,伊朗都不会从任何方向出兵伊拉克,只允许在伊朗的伊拉克反对派组织“伊拉克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的武装成员入境伊拉克。据称,这支武装力量目前共有1,500人。
此次会晤之前,华盛顿与德黑兰曾在一月份进行过一次级别相对较低的谈判。美国副助理国务卿瑞恩-克罗克和伊朗外交部副部长加瓦德-扎里夫及伊朗革命卫队的官员出席了谈判。
美国与伊朗沟通的另一条渠道是“伊拉克国民大会”创始人阿哈默德-加拉比。据“伊拉克国民大会”官员称,十一月份,加拉比与伊朗军方和情报部门的高级官员进行了会晤。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德黑兰使馆,并扣留了所有使馆人员充当人质,自此美国与伊朗的外交关系中断,至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但是,美国与伊朗的通道却并没有完全封闭,双方建立了一套直接和间接的联系渠道,就紧急问题进行磋商,如在2001的阿富汗战争中,华盛顿担心“基地”组织恐怖分子逃入阿富汗邻国伊朗,曾与伊朗进行过秘密磋商。
在华盛顿看来,伊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什叶派穆斯林国家,对伊拉克南部的什叶派穆斯林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美国官员认为伊朗可以帮助美国赢得伊拉克什叶派的支持。为此,2月份时,美国帮助伊朗支持的伊拉克反对派组织“伊拉克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进入了伊拉克反对派领导委员会。
一位欧洲外交家称,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令伊朗人非常紧张。他说:“布什总统发布‘邪恶轴心’说后,伊朗实际一直在期待华盛顿发表明确声明,表明自己不会攻击德黑兰。”
但是,来自西方的一些中东问题专家却向白宫发出警告:不要过多地信赖与伊朗的合作。前中东问题副助理国务卿爱德华-沃尔克上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期望伊朗人跟我们站在一条线上,那简直是异想天开。他们是否会封锁‘基地’进入伊朗的秘密通道,是否会面对伊拉克的政治混乱而不介入,这都值得怀疑。伊朗有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且与我们的国家利益并不一致。”
现在伊拉克把美国拖进了泥潭,美国有点进退两难,有传言说美国最近要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因为美国以将伊朗核问题提交了联合过,但我认为美国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并不大。首先,伊拉克已经拖住了美国很大一部分的精力,再者,伊朗和伊拉克不同,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全国人民拥有统一的信仰,而且国内政局相对稳定,人民还是很团结的,因此,就算打伊朗也并不那么容易,两伊战争就是例子,美国现在只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了
‘叁’ 伊朗支持利比亚那个势
伊朗支持利比亚当前局势。两个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都不是很好,尤其是伊朗的核问题。利比亚由于其领袖卡扎菲的长久对美持强硬和不合作态度,也和欧美关系紧张,不过近年来有所缓和。同时,两个国家都和我们的中国友好,中国的援助项目有很多都在两个国家,且大宗贸易持续良好。
‘肆’ 巴基斯坦和伊朗的关系
巴基斯坦和伊朗既是邻国,又是波斯湾地区的伊斯兰大国,在印巴分治巴基斯坦建国以后,巴基斯坦与伊朗建立了亲密的盟友关系,两国关系经历了长期的考验。但是随着1979年伊朗原有政权的颠覆,巴伊关系也出现微妙的变化,再加上两国在阿富汗有利益冲突,使两国之间出现矛盾分歧,两国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
今天铭苏先生就为大家简单梳理一下两国关系发生转变的具体历程和原因:
一、巴基斯坦和伊朗的蜜月期
1947年巴基斯坦建国,建国后的巴基斯坦与印度由于领土争端问题爆发了三次战争,巴基斯坦由于国家实力比印度弱,所以巴基斯坦就需要加强同中东地区穆斯林国家的关系,以便获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援助。
同为伊斯兰国家的伊朗,在印巴冲突中支持巴基斯坦,并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伊朗之所以积极发展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一方面伊朗作为波斯人与阿拉伯国家存在矛盾,二来伊朗也面临北部苏联的威胁,这使伊朗加强了同为伊斯兰兄弟邻国的巴基斯坦合作。早在1950年两国就签署了《友好条约》,1956年两国成立了边界委员会,共同勘测边界,并签署了两国边界划分协定。
伊朗和巴基斯坦发展友好关系还有一个外部因素,那就是两国都同美国建立了密切的盟友关系。二战后,美国为了阻止苏联南下,美国同巴基斯坦建了密切的盟友关系,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经济援助。同样,在中东地区美国扶持伊朗巴列维王朝,使伊朗和以色列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两个盟友。由于伊朗和巴基斯坦都是美国的盟友,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为密切。
在70年代,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增长,伊朗获得了巨额的石油收益,经济实力增强后,通过购买西方国家先进武器装备,伊朗成为中东地区的军事大国。而巴基斯坦由于在第三印巴战争中被印度肢解,自身实力大幅削弱,这一时期伊朗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伊朗认为,如果巴基斯坦实力削弱,那么印度和苏联就会威胁到伊朗的国家安全,所以伊朗支持巴基斯坦也是为了减少印度和苏联对自身的威胁。伊朗作为当时的地区大国,积极参与调解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对印度和阿富汗进行经济援助,这个时期伊朗和巴基斯坦关系上伊朗明显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两国的关系却依然非常密切。
二、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巴伊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进入八十年代,伊朗和巴基斯坦都加速了伊斯兰化进程,伊朗革命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齐亚.哈克政权深受沙特阿拉伯瓦哈比教义影响,巴基斯坦伊斯兰化过程中瓦哈比教义特征引发了国内什叶派的不满,从而加深了教派冲突。伊朗作为什叶派为主的国家,自然对巴基斯坦不满。而且巴基斯坦与美国、沙特等国建立了广泛的政治、经济、军事合作,这也使巴伊关系恶化。
八十年代发生的两件大事对巴伊关系产生了影响,一是苏联入侵阿富汗;二是两伊战争。
伊朗和巴基斯坦都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因为苏联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会影响巴伊两国的国家安全。但是两国在是否直接同纳吉布政权谈判以及苏联撤军条件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伊朗八十年代与邻国伊拉克进行了8年的战争,这牵制了伊朗大量的精力,使伊朗对外活动处于低谷。而巴基斯坦被西方国家当作抵抗苏联南下的屏障,国际社会援助阿富汗的物资都要经过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巴基斯坦这时也接受了国际社会的大量援助。这一时期,尽管巴基斯坦和伊朗存在分歧,但是还保持了较为密切的关系。
90年代,伊朗调整了对南亚过国家的政策,开始加强同印度的合作。印度是一个南亚大国,也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而且国防基础要比巴基斯坦雄厚,伊朗同印度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所以伊朗在尊重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利益关切的同时,积极发展与印度的政治、经济合作,这引起巴基斯坦的不满。事实证明,伊朗同印度的合作为伊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此后印度变成了伊朗最大的石油出口对象。
伊朗和巴基斯坦在阿富汗问题上分歧也比较严重。伊朗在阿富汗抵抗苏联入侵时期就支持阿境内的什叶派武装,在苏联撤军以后,阿富汗逊尼派的普什图人掌握国家政权,沙特和巴基斯坦支持阿富汗政权,引发伊朗的担忧。美国和沙特在阿富汗实力的壮大会危及自己的国家安全,所以伊朗支持阿富汗境内的什叶派力量加强自己在阿富汗的存在。在希克马蒂亚尔竞选失败以后,巴基斯坦开始支持塔利班武装,这也引起伊朗的不满。
这一时期,伊朗和巴基斯坦关系没有以前那么密切了,两国教派冲突、阿富汗问题、伊朗加强同印度的合作、巴基斯坦同沙特和美国的密切关系,这些都导致伊朗和巴基斯坦之间不再是密切的盟友关系,两国变成了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不过,近期美国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伊朗的处境非常不好,这也使伊朗不得不加强同周边邻国的合作,以化解美国的制裁。美国在反恐和阿富汗战争结束以后,巴基斯坦在美国的南亚战略中的地位已经下降,美国削减了对巴基斯坦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加大对印度的扶持,这也使巴基斯坦对美国不满。伊朗和巴基斯坦作为邻国,还是有合作的现实需要。
‘伍’ 如何评价休·伊朗和他的“分享财富”计划
想法挺好,实施起来一般。
休伊·朗HueyLong,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州长(1928)。1931~1935年任参议员。任州长期间提出了宏伟的公共工程计划和福利法案,兴修通往贫困地区的公路,建立免费医院,实施教科书免费法等,在参议员任内提出分享财富计划。由于被暗杀未能按计划加入1936美国大选。
他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政治家。提出的Share_the_Wealth财富共享计划在我看来有足够的雄心和魄力对美国经济制度有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他个人也是富有冲劲才干与实践精神,对他而言,财富共享绝不是一句空话。
他所设想美国,将是一个这样的社会:私人财产不得超过500万美元。任何人每年收入不得多于180万美元,也不应少于2000美元(这是按照1930s的美元计算)。老年人有养老金,退伍军人有补偿金,廉价食品由农业调整局的剩余农产品拨付。
孩子从幼儿园直到大学免费上学。每个家庭应得到6000美元房屋津贴,还要给一架收音机、一辆汽车和一部洗衣机。确保每个人有吃的、有穿的、有工作,每周的工作时间缩减到30个小时以内,每年工作不超过11个月。减少工时的目的是让所有的人都有工作干,为所有人造出足够的汽车、收音机、房子、学校和剧院,让每个人过上舒适便利的生活,让地上变为天堂。
‘陆’ 叙利亚和伊朗关系为啥这么好
一、在历史上,叙利亚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他与俄罗斯和伊朗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伊朗之所以支援他,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都有同一个敌人,就是以色列
二、如果说近几年哪几个国家的国际新闻最多,我想叙利亚一定当仁不让排在前几名了。这几年发生在叙利亚的战争可以说是非常的频繁了,而且本来属于叙利亚国内的战争现在已经演化到了许多大国参与其中的国际性的战争了。而在他们当中有一个国家一直在力挺叙利亚他就是伊朗,叙利亚和伊朗这俩毫无交点的平行线,是如何变成“铁哥们儿”的?兄弟情深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叙伊两国是从“两伊战争”的时候关系开始逐渐变铁的,当时伊朗和伊拉克可以说是在中东这块土地上打的不亦乐乎,当时在伊朗最困难的时候叙利亚向他伸出了援手,当时的叙利亚可不是现在这样内战不断。而是在上届总统的努力下从贫困弱小的小国变成了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大国。而且伊朗还以叙利亚为中介用石油向欧洲等其他国家购买武器弹药。甚至还用石油从亚洲某国购买了禁止售卖的武器装备。而且不仅提供了武器援助,还派兵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来牵制其部队。可以说是从最大程度上援助了伊朗了。
而且两国的友谊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开始慢慢疏远,在战争结束以后两国又开始了进一步加深合作,共同促进了两国的军事和经济发展,同时又联合整备军队抵抗另外一个邻居以色列。不过其实两国的关系铁也是有原因的,伊朗需要叙利亚的地理位置来抵挡中东其他国家的袭扰,而叙利亚同时也需要伊朗的支持来摆脱当前困境。
其实我认为叙利亚要想摆脱现在的困境还是需要那些插手他国内政的某些国家撤退,毕竟自己家的事他人的掺和只会越弄越乱。还是希望叙利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摆脱自己的困境。
‘柒’ 伊朗为什么支持叙利亚
大家都知道伊朗的资源强大,军事背景强大,工业服务业都发展的不错。可是伊朗也是贫穷的国家。他的贫穷的原因大家一定了然于心,由于西方国家和美国的不断制裁是的伊朗的经济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全国失业人口增加。失业率增加,人民生活在战乱之中,人民过的不幸福。可是它有个不错的伙伴,那就是叙利亚,在叙利亚战争期间,伊朗即便自己经济不佳也一直在援助叙利亚,经济、物资甚至还直接派出了军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三个历史原因。
第一,报答旧情;由于在两伊战争中伊朗采取了冒进的方针政策,使得大多数的国家都对伊朗有种闪避的态度。可是仍然还是有西方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现在伊拉克的角度。此时一个援助之手不能忘记,它就是叙利亚,即使它是阿拉伯国家的一员,可是却在两伊战争给了伊朗雪中送炭。叙利亚通过在边境牵制伊拉克给伊拉克造成防御的压力的方式帮助伊朗。同时伊朗在战争过程中运输物资也是大多数都是叙利亚中转。
第二,拉拢盟友;伊朗和叙利亚的主要宗教都是伊斯兰教,其中伊朗以什叶派为主而叙利亚虽然以逊尼派为主,可是掌权的是什叶派人士。很早之前什叶、逊尼两派便一直矛盾不断,但是一些逊尼派国家正在投靠美国的事情对他们构成威胁。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是有相同的诉求的。只有共同合作才可以赢得双赢。
第三,维护正统;阿萨德政权自执掌叙利亚大权以来就为叙利亚作出了诸多贡献。在此政权上叙利亚专注于自身的国内建设,使得其从弱国变成地区性强国,国家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上发展。可是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预,不顾全球和平给叙利亚带来了战乱。所以此刻,不仅仅是伊朗,还有其他国家应当尽自己的努力全力维护叙利亚的稳定。
除了历史原因以外,还有一点就是,两国唇亡齿寒,如果叙利亚政权被推翻,那么下一个很有可能就是伊朗。
‘捌’ 罗斯福资料
初入政界
罗斯福身在律师事务所,心却向往政界和海军。三年后纽约州达切斯县
的民主党领袖动员他竞选州参议员,他感到把握不大,但意外地获胜了。1910
年,28 岁的罗斯福成了最年轻的州参议员,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上任不几天,
他领导了一群民主党人拒绝投票支持纽约市民主党组织提名的国会参议员候
选人威廉·F·希汉(希汉在布法罗市虽有财有势,但声名狼藉。他因以巨款
援助过民主党而在党内有相当势力)。罗斯福等坚持斗争了十周之久,终于
迫使党组织换下希汉。初出茅庐的罗斯福因此名闻全州,两年后再次连任州
参议员。
1912 年威尔逊被推举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自告奋勇,积极为威
尔逊竞选,他的政治才能引起人们注意。威尔逊大选获胜后为酬谢罗斯福,
任命他为海军部助理部长。从小酷爱大海的罗斯福终于如愿以偿。他辞去了
纽约州参议员,就任新职,时年 31 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美国在威
尔逊领导下严守中立。后来,由于德国潜艇一再击沉美国商船,美国群情激
愤,主张对德宣战的舆论高涨,促使总统与国会批准扩大海军的预算。当海
军部长丹尼尔斯为威尔逊竞选连任而奔走时.整个海军部的担子基本上落在
罗斯福肩上。1917 年 4 月 6 日,威尔逊对德宣战。1918 年夏罗斯福奉命到欧
洲视察美国海军基地,并与英、法等国研究联合作战问题。他在海军部工作
时,干劲十足,表现出卓越的行政管理才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 1920 年美国又面临总统选举。詹姆斯·考
克斯和罗斯福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分别被提名为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
民主党在此次大选中虽然败于共和党,但罗斯福却成了全国闻名的政界人
物。
奋战病魔
竞选失败后,罗斯福到马里兰州一家证券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并从事一些
实业活动,政治上一如既往,仍十分活跃。 1921 年 8 月,罗斯福在加拿大
新不伦瑞克省的康波贝卢岛度假时,突然得了严重的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
儿麻痹症)。他受到这个意外的打击后不得不暂时停止政治活动,专心治病。
罗斯福顽强地同病魔斗争,坚持在温泉中游泳,以锻炼腿部肌肉。他在治病
和苦练身体的同时,还继续与政界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力
促民主党内部的团结。
经过几年的苦斗,罗斯福的健康逐渐恢复,已能借助拐杖行走。1928 年,
纽约州州长民主党人史密斯接受了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他建议罗斯福出来竞
选纽约州州长,以便加强民主党人竞选总统的声势。在史密斯的力劝以及亲
朋的支持下,罗斯福接受了竞选州长的提名。有人曾利用他的健康状况来反
对他,罗斯福就坐着汽车到处发表竞选演说,向选民显示他仍然朝气蓬勃,
而且在政治上已经更加成熟。史密斯竟选总统失败,罗斯福却以微弱多数当
选为州长。
罗斯福拄着拐杖就任纽约州长后,决心树立自己的政治风格,他对纽约
州的行政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减轻了农业生产者的捐税负担,为
消费者提供更低廉的公用事业服务。他还建立了发展电力的专门机构,为开
发圣劳伦斯河的巨大资源打下基础。这一切使他大得人心,在两年后的州长
选举中他以极大的优势再次当选。在他当州长的第二任期内,经济萧条日趋
严重,他建立了美国最早的州救济机构,推行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州办的
社会救济福利计划。四年州长的工作以及他在任期内对共和党控制的州议会
所作的备种斗争,锻炼了他的才干,提高了他的声望。
1928 年共和党的胡佛当选为总统,胡佛上任不久,爆发了美国历史上最
大的经济危机,全国陷入了大萧条,企业倒闭,生产停顿,经济崩溃,失业
人数猛增,社会动荡不安。胡佛的信誉大降。 1932 年民主党推举罗斯福为
总统候选人,他满怀信心地向选民提出了恢复经济、实行改革的“新政”。
这个新的纲领既吸引了民主党人,也吸引了许多箕和。党人。罗斯福以相当
大的多数选票当选为第三十二任总统。
就任总统
1933 年 3 月 4 日,罗斯福正式就职。他在就职演说中允诺将迅速采取措
施对待危机,断言美国一定能够复兴。他提醒人们“只有恐惧的心理才是我
们唯一应当恐惧的东西”,号召大家以毫不畏惧的态度,克服严重经济危机
带来的灾难。
罗斯福不是经济学家,但他善于用人,能接受各种新的建议。在他周围,
除了内阁成员外,还有竞选时为他出谋划策的“智囊团”,以及各种专家、
教授。罗斯福首先着手解决人们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他的“新政”内容很广,
大体可分为救济、改革和复兴三大部分,救济是当务之急,复兴是基本目的,
而要复兴就必须改革,改革是达到复兴的中心环节。
罗斯福上任三天后就着手整顿金融。他采取紧急措施,下令银行一律停
业,以防挤兑。他宣布美元贬值,放弃金本位,禁止输出金银,由国家贷款
救济破产银行。经过整顿后,经营状况不佳的银行被淘汰,大多数银行陆续
开业。然后他又提出由政府保证存款者的利益,以恢复存户对银行的信任,
防止新的挤兑风潮。这些措施对稳定人心起了较好的作用。紧接着,罗斯福
又向国会送交了一系列咨文,提出了构成早期“新政”的各项法案。
在救济工作方面,罗斯福设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由联邦拨出大量救济
金供各州使用。救济的方式与过去不同,采用“以工代赈”的做法,如设立
民间水土保持工作队,先后安排了一百多万失业青年从事造林和防汛工作。
这种救济方式,不伤害接受救济者的自尊心,人们感到是在自食其力,不是
依赖救济金,因而颇得人心。与此同时,他采用抵押贷款的方式给农民以救
济。他把原有的农业信贷机构合并,组成农业信贷署。这一机构在两年内延
长了全国 1/5 农场贷款的期限,使部分农业经营者免于破产。他还建立了住
房贷款协会,对部分住户给予资助,使他们能赎回已抵押出去的住宅。除了
对个人进行贷款救济外,还向大小企业提供贷款。从 1932 年至 1941 年,共
发放各种贷款 150 亿美元,对解决眼前经济困难起了一定作用。
“新政”在复兴经济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两个法案。1933 年 6 月
通过的《全国产业复兴法》旨在由政府控制和调节工业生产计划、产品价格、
销售市场、以及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劳动时间、劳资关系等。根据这一法案,
设立了国家复兴署。另一法案是《农业经济调整法》,采取由政府拨款奖励
和津贴的办法,调整农业生产,帮助农场主渡过这次严重的农业危机。此外,
还针对当时出现的严重水土流失情况,颁布了水土保护及国内土地分配条
例,提倡水上保持和科学耕作以利生产。根据“新政”订立的法规名目繁多,
有的收效不大,还有不少因最高法院判为“违宪”而不得不取消。因此恢复
经济的目的并未完全达到。这使罗斯福转而采取其他一些权宜办法来支撑经
济。到 1934 年秋,罗斯福的一整套措施已使经济危机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缓
和。
“新政”的重要手段是“改革”,罗斯福认为必须以改革求复兴。他提
出了一系列使工农业逐步恢复的改革方案,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全国劳工关
系法》,规定雇主必须与工人集体谈判,雇工有组织工会、同雇主集体谈判
的权利。他还设立了国家劳工关系局来贯彻这项劳工关系法。
“新政”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制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保险法,对失
业工人、残废者、贫苦的妇女和儿童实行救济。为了救济失业工人,设立了
公共事业振兴署,以使他们获得工作。同时还设立了田纳西河流管理局,由
政府拨款兴建巨大的水利工程,为贫困地区提供廉价电力以利于开发。其他
如取消禁酒规定,也起了活跃经济和扩大就业的作用。国会还通过了保护投
资人的《证券如实登记法》以及建立了起到管制作用的证券交易委员会。1935
年政府实施了一项新的征税办法,对利润高的公司和收入多的个人增加税
收。
实质上,“新政”是一种应付危机的补救措施。它并不触及资本主义制
度的基础,但在大萧条时期起了调节经济的作用。特别是后来的国外战争促
进了美国的工业生产,使美国经济有可能慢慢复苏。
罗斯福在执行“新政”的过程中,不断受到保守派,特别是极右势力的
反对和威胁,他们通过各种手段阻挠“新政”的实施,井把工作中的困难与
挫折归咎于罗斯福,但他得到广大人民、中小资本家以及统治集团的大多数
的支持,因而得以连选连任。
二次连任
1937 年初,罗斯福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总统任期。这一时期,他 在工作
中遇到的阻力相当大,经济恢复的效果也不十分显着,而且出现了新的经济
衰退,有些中产阶级开始倒向共和党。但罗斯福并不灰心,他设法延长和修
改以前的立法,使之进一步适用于一些新的领域。几年中,水土保持工作有
所发展,在公共工程方面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项目,包括建筑住宅和清除
贫民窟,他在“新政”中的许多创举,为以后历届政府所沿用。
罗斯福担任总统以来。不仅在内政方面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行动,在
对外事务方面也有不少成就。他上任不久就改变美国十多年来无视苏联存在
的态度,承认了苏联政府。
二次大战前,由于国会相当一部分议员的坚持,美国对外政策基本上保
持“中立”、表面上严然置身于国际纠纷与战争之外,实际上是对德、意、
日推行绥靖政策。1939 年 9 月德国入侵波兰,二次大战开始。美国政府颁布
禁止向任何交战国运输武器。这一做法,不利于英、法。但不久之后,罗斯
福召开国会特别会议,修改了中立法案,允许参战国用“现购自运”办法购
买美国军火。由于当时英国可以利用地理上有利条件和海军的优势,在海上
拦截德国的运输舰队,因此这个新中立法案对英、法两国有利。 1940 年 4
月希特勒发动“闪电”攻击,占领了西欧的许多国家,打败英、法联军,迫
使英军自欧洲大陆撤退。6 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空军对伦敦进行大规
模轰炸,直接威胁英伦三岛。德国法西斯在欧洲的侵略使形势发展到了严重
关头,损害了美国在欧洲的经济利益与强国地位,威胁着美国的安全。这时
罗斯福开始重视防务准备,他首先采取了巩固“后院”的措施, 1940 年 7
月于古巴哈瓦那召集泛美会议,通过决议并发表宣言,宣布美洲及其四周为
安全区,由美国海军巡逻。8 月罗斯福与加拿大政府举行会谈,建立美加联
防。1q40 年底,英国陷入困境,经济桔据,军火短缺,丘吉尔向美国告急。
罗斯福权衡局势,认为德、意的胜利对美国十分不利,必须立即加紧援英。
但英国当时已无力购买军火,罗斯福想出了“租借武器”的办法。他于 1940
年底发表着名的“出借水龙带”的谈话。他说:“假如我的邻居夫人,而我
家里有一条浇花用的水龙带,让邻居拿去就可以帮他灭火,我怎么办呢?总
不能在救火之前对他说,‘朋友,这管子我花了 15 元,你得照价付钱。’那
么应该怎么办?我不要这 15 元,而要他在灭火以后还我水龙带,就是这
样……”支持罗斯福的人认为这样很好,美国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必须援助
英国。反对他的人则大肆攻击《租借法案》是要使美国人去“送命”,因为
他们觉得这些行动一定会使美国卷人战争。罗斯福动员舆论,批驳反对意见,
并对议员施加压力,终于迫使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将 50 艘超龄驱逐舰
让给英国,交换条件是美国取得大西洋英属岛屿上的八个海空军基地的 99
年无偿使用权。之后,他又同意在财政上给英国援助。罗斯福后来还利用《租
借法案》支援了所有反法西斯盟国。《租借法案》的制订与实施,标志着罗
斯福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迈出了一大步。当时虽然孤立主义势力仍是不可忽视
的力量,但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德、意法西斯对美国的威胁,接受了罗斯福的
援英、援苏政策。
三次连任
1940 年又进行大选,在共和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的前夕,罗斯福任命以
“强硬派”着称的共和党人诺克斯为海军部长,史汀生为陆军部长。这一任
命不仅有利于积极备战,而且使全国选民感到罗斯福能“捐弃党派成见,使
政府具有两党合作色彩”。这步棋对共和党人很为不利,党内思想混乱。 1940
年的大选形势因而大大有利于民主党,罗斯福打破惯例,获得第三次当选。
德国潜艇进行的海战逐渐逼近美国东部海岸,罗斯福于 1940 年 7 月派出
海陆军使团到英国进行“探索性”会谈,研究美英在大西洋联防问题。1941
年 3 月美国军官再次访英,迅即开始修建军事基地,宣布扩大海上巡逻区。
罗斯福在进一步加强防务的同时,着手准备参战。他在“炉边谈话”中表示
美国愿意努力完成“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的任务。1941 年 6 月希特勒撕
毁《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袭击苏联,苏联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罗斯福
派特使霍普金斯前往莫斯科,在确悉苏联能够持久抵抗德国后,决定扩大《租
借法案》范围,对苏联提供支援,宣布解除苏联和芬兰战争期间苏联在美国
的 4000 万美元存款的冻结,同意苏在美购买物资。美苏关系进一步好转。
为使运往欧洲的军火及物资不致在中途遭到德国潜艇击沉,美国海军采
取愈来愈积极的保护措施。事实上美国于 1941 年秋季在大西洋上对德国潜艇
不宣而战。 1941 年 8 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的纽芬兰岛附近军舰上举
行海上会谈,发表《大西洋宪章》,声明必须摧毁希特勒纳粹暴政和解除侵
略国武装;并提议建立集体安全制度,保障世界和平。斯大林为推动国际反
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发表声明基本同意宪章的原则。 1941 年 9 月苏美英三
国举行莫斯科会议,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和军用物资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
定书,宣告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联合行动,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合
战线的建立。
美日对峙
1937 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美国政府对日本一直采取妥协政策不限制
向日本出售军用品和物资。1940 年 9 月日本和德、意订立三国军事同盟。日
本利用希特勒在欧洲的胜利,迅速采取行动在东亚扩大势力,直接威胁美英
在这一地区的权益和战略地位,致使美日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美国开
始时只想采取政治和经济手段压日本妥协,宣布冻结日在美资产,抽回美在
日投资,拒绝向日本提供作战物资等。 1941 年 2 月在罗斯福建议下,美日
开始谈判,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者野心极大,贪得无厌,谈判未能取得进展。
但罗斯福并未放弃采用和平手段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的方针。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在作了周密准备后突然袭击了夏威夷的珍珠港,停泊在港内的美国
太平洋舰队几乎损失殆尽,死伤 3000 多人,罗斯福的对日政策宣告破产。12
月 8 日美国人民在收音机旁听到罗斯福说:“昨天, 1941 年 12 月 7 日,
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事前策划的突然
袭击……”国会在 4 小时内通过了宣战的决议。 12 月 8 日,美英正式对日
宣战,随后德、意向美宣战。从此美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为了集中力量作战,罗斯福向国会内的保守派作了一些让步,撤消了几
个“新政”机关,以求得到他们对作战的支持。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新
政博士”已让位给“求胜博士”。他建立了一系列战时生产和动员机构,其
中最主要的有 1942 年 1 月建立的战时生产局和 1943 年 5 月建立的战时动员
局。保守派力图将这些机构的部分控制权从总统手里夺走,但由于罗斯福坚
决反对而未能得逞。
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立即对西太平洋和东南亚各国发动攻势,在北起
阿留申群岛,南至澳大利亚,西迄印度洋的漫长战线上,与美国展开了战斗。
直到1942年6月美军挫败日军对中途岛的袭击并在争夺瓜达康纳尔的战役获
得胜利时,太平洋战局才开始扭转。在亚洲大陆上,罗斯福不断向蒋介石领
导下的国民党政府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无视中国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展开的抗日战争。罗斯福的这一政策在国际国内遭到了许多批评。
维护盟国的团结
美国正式参战后,德意日使用各种手段制造矛盾,企图分裂和削弱盟国。
罗斯福为了加强盟国之间的团结,不顾个人行动不便,多次长途跋涉,和盟
国领导人会晤。1941 年 12 月他同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会谈。会议商定了共
同宣言。1942 年 1 月 1 日他同 2 个盟国一起签署了这一宣言。宣言确定,
为了加强反侵略战线,参加国应利用一切力量和资源同法西斯作战,不得单
独与敌国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他筹划了美英联军从北非登陆、并于 1943
年 1 月与丘吉尔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通过了下一步的作战计
划,宣布要与德意侵略者作战到底、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等原则。罗斯福
的这些外交活动,沉重打击了德、意分化离间盟国的阴谋。至 1943 年 5 月,
美英联军完全控制了北非,迫使在当地的德、意军队投降。两个月后,美英
军队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内部发生政变,逮捕了墨索里尼,组
成新政权与盟国签订停战协定。 1943 年 10 月意大利退出轴心国,轴心国
集团开始瓦解。
在苏德战场上, 1943 年 7 月苏军击败了希特勒的夏季攻势,展开了全
线反攻。随着反法西斯力量的不断发展,罗斯福加强了对苏合作。1943 年 10
月派国务卿赫尔前往莫斯科参加三国会议,提出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这就是后来成立的联合国),并为召开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作了准备。
三国首脑会议的地点定在伊朗的德黑兰。这个地点是斯大林提议的。罗斯福
表示为了联合苏联战胜希特勒,虽然德黑兰离美国 6000 英里,但就是再远十
倍他也乐意去同斯大林会晤。
德黑兰会议前, 1943 年 11 月美英中首脑还举行了开罗会议。12 月 1
日发表的开罗宣言,声明日本应无条件投降,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其中包
括东北诸省。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应在战后归还中国,战后朝鲜应该独立等。
开罗会议后,罗斯福于 1943 年 11 月 28 日与丘吉尔立即赴德黑兰与斯大
林会晤。会议期间苏联与美、英就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
争论。英国一再重弹从巴尔干半岛登陆的老调,企图恢复并扩大英国在地中
海的势力范围,斯大林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认为把盟国的力量分散在
地中海的其他战役上是不明智的,要求发动跨越英吉利海峡的“霸王”行动,
另从法国南部发动攻击进行牵制,指出红军的经验是最好由两个地方发动夹
攻。在领导人之间发生分歧后,罗斯福强调保持团结的必要。经过他从中积
极协调,最后一致同意了消灭德国武装的各项计划,并就东西南三方面进行
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取得协议。会议决定美英联军必须不迟于 1944 年 5
月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并保证三国在战后和平建设方面共同合作。会议期
间罗斯福应斯大林的邀请。从美国驻伊朗代表团官邪迁入苏联大使馆,和斯
大林就许多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其中包括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会议最后
的气氛比较和谐,发表了《德黑兰宣言》,它的最后一段说:“我们怀着希
望和决心来到这里。我们作为事实上的朋友,精神上的朋友,和志同道合的
朋友而在这里分手。”德黑兰会议后一个月,苏军在北、中、南三条战线上
大举反攻,对德军进行毁灭性打击。美、英的军队于 1944 年 6 月在法国西北
部诺曼底登陆。经过长期准备,第二战线终于开辟。德军遭到两面夹攻,陷
入困境。
四次连任
1944 年罗斯福竞选第四次连任总统,竞选对手是纽约州州长托马斯·杜
威。这时罗斯福由于工作繁重,身体欠佳。有人在竞选中在他的健康问题上
大做文章。但他日以继夜全力以赴的工作表现,使谣言破产,再一次取得了
竞选的胜利。
1945 年 2 月,即罗斯福发表他的第四次就职演说后不久,远离美国到克
里米亚的雅尔塔与斯大林、丘吉尔举行会议。这次会议是在法西斯德国即将
崩溃、反法西斯阵营内部的矛盾日益暴露而美、英仍有求于苏联的情况下召
开的。会议又由罗斯福主持,发表了《克里米亚宣言》。三国首脑就击溃德
国和处置战后德国问题达成了一些协议。在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彻底拆除
它的一切军事设施,纳粹必须加以清除等方面,三国看法比较一致,但在有
关分割德国、德国赔偿和法国在占领德国中的地位等问题上,意见分歧较多。
最后经过磋商,原则上同意分割德国,并决定在伦敦成立一个分割委员会,
研究分割德国事宜。三国还同意法国参加对德占领,成为盟国对德管制委员
会成员国。会议研究了建立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三国就联合国中
表决权问题达成了某些妥协,同意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作为联合国正式成员而
拥有表决权。会议同时发布了一项关于欧洲的宣言,确定欧洲各国人民有权
建立自己的政府。美国为了减少美军对日作战的伤亡,要求苏联在德军投降
后参加对日战争。1945 年 2 月 11 日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秘密签订了雅
尔塔协定。根据这一协定,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三个月内,苏联对日宣战,并
在战后把日本所占领的库页岛南半部交还苏联,把千岛群岛交予苏联;美、
英同意维持外蒙古“现状”;还撇开了作为一个联盟成员的中国,确认苏联
在中国东北和旅顺、大连享有一些特权。这是战时美、英、苏三国联盟最重
要的一次会议,也是罗斯福主持的最后一次国际会议。
大战期间,罗斯福一再强调盟国团结的重要。事实上,无论是美英之间
或美苏之间都有尖锐的分歧,例如在对待“大英帝国”前途问题上,丘吉尔
表示他不愿做“清算英帝国”的首相,罗斯福则想加强美国的地位,要求英
国不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排斥美国的经济利益,为美国战后扩大势力范围和
称霸全球作准备,罗斯福坚持援苏是因为他认识到苏联陆军的顽强作战,可
以减少美国军队的伤亡。尽管罗斯福有自己的打算,然而,他在反法西斯阵
线出现矛盾时尚能不让盟国内部矛盾干扰对德、意、日作战的基本目标,重
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团结。在这一点上,罗斯福有远见卓识并为反法西斯
斗争作出了贡献。
未捷先死 政绩辉煌
由于长期紧张工作,克里米亚会议结束后,罗斯福的健康严重恶化。当
他回到美国时,已经衰弱到只能坐着发表演说。1945 年 4 月初,他到当年养
病的温泉去休假。两周后筹划己久的联合国会议即将于旧金山开幕。罗斯福
计划亲自出席,所以他一面休养一面在温泉“小白宫”准备演说槁。不幸,
1945 年 4 月 12 日这位总统伏案工作时,突然患脑溢血与世长辞。终年 63 岁。
罗斯福逝世后,美国人民为失去一位杰出的总统而深感悲痛。世界人民
为失去一位反法西斯的坚强战士而哀悼。各国领袖纷纷致电深切吊唁,1945
年 4 月 15 日在罗斯福的故乡海德公园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罗斯福的灵
枢被安放在鲜花环绕的墓穴中。
罗斯福逝世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 5 月 8 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接着
日本也于 8 月 15 日无条件投降。罗斯福死后,副总统杜鲁门随即接任第三十
二任总统。
罗斯福是在美国最困难的时期登上政治舞台的。他为美国乃至世界面临
的重大问题作了巨大的努力。罗斯福在就任总统的 12 年里,突破了许多成
例,如扩大总统权力,实行“新政”,创立,总统个人外交的模式,与盟国
首脑进行多次磋商取得了有利于反法西斯斗争的积极成果。美国着名新闻记
者杰拉尔德·约翰逊曾给罗斯福以这样的评语:“他推翻的先例和他打碎的
旧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罗斯福作为一个政治领袖,他经常通过舆论工具宣传自己的主张,善于争取
群众的支持,如 1941 年,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四大自由(言论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的口号。从 1943 年开始,
他利用广播发表一系列“炉边谈话”。罗斯福另一个独到之处是他能设法使
持不同意见的幕僚在政府中共事,组成工作效率较高的政府领导班子,克服
重重障碍,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
1950 年哈佛大学教授就如何评价美国历届总统问题在该校着名历史学
家中进行了一次调查。富·罗斯福被列为仅次于林肯和华盛顿的“美国第三
位最伟大的总统”。但丘吉尔闻讯后立即致函该校,说“就对世界历史的影
响而言,富·罗斯福无疑是在美国居于首位的人”。
‘玖’ 波斯和伊朗是什么关系伊朗人为什么要把国家改名叫“伊朗”
很多人都不了解波斯和伊朗是什么关系,接下来跟着我一起欣赏。
波斯古国,这是在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明,不得不一到的一个文明。自居鲁士大帝以后,波斯一度成为了欧亚地区最强大的帝国,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这个古国如今的位置叫做伊朗,那么为何现在使用伊朗这个名字呢?为何不使用原本的民族名字波斯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说起世界历史,自然绕不开波斯这个国家。曾经这个国家也是横跨欧亚非三个洲的国家,最强盛时期就是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此后又经历了萨珊王朝、萨曼王朝、萨法维王朝等众多朝代,可以与我国相媲美。但是,现在的世界上,已经没有这个国家了,在原先的地方只能找到“伊朗”,为什么要换名字呢?
伊朗这个词是从雅利安演化而来的。在远古时代,雅利安人英勇善战,有谋有略,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民族。后来,雅利安人先后分化了很多个种族,其中就包括了波斯人。波斯人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波斯帝国。不过,波斯人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祖先,从来没有忘记过“伊朗”这个古老的称呼,而且在波斯人的史书中,我们可以发现波斯人的帝国被称为伊朗人的帝国。
在希特勒上台以后,更是向这个国家的人民抛出了橄榄枝,他开始推崇雅利安人种的优越,他坚定的认为,属于雅利安人种的波斯,可以和德国联起手来,一起对抗强敌。所以当时波斯的公使馆外交官,就向当时的波斯国王建议更改国名。这对于当时的伊朗来说,绝对是一箭双雕的好事。从饱受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跃成为全世界的优越人种,国王自然会欣然同意,人民也不会有任何怨言;同时又能获得德国的援助,快速的恢复帝国往日的辽阔版图。
‘拾’ 印巴在克什米尔起冲突,为什么伊朗会声援巴基斯坦
因为伊朗和巴基斯坦同属于伊斯兰国家。更因为伊朗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什叶派国家。而且伊朗和巴基斯坦的领土也相接壤。所以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是非常亲近的。而且巴基斯坦也得到过伊朗很多的军事援助以及经济援助。所以伊朗在这个时候声援巴基斯坦也是很正常的。
不仅如此,这两个国家关系友好的因素还有中国的身影。我们知道巴基斯坦是一个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而伊朗正好相反,所以巴基斯坦一直想要修建一条连接伊朗和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运输管道,这样巴基斯坦可以一边获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一边赚取不菲的过境费,所以出于经济利益巴基斯坦也希望和伊朗加强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