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甘肃人和古罗马人有关系吗
据央视—10套节目《走进科学》节目播出过,甘肃人有少部分可能是古代罗马人与当地民族融合的后裔。
而且还有一则新闻可供楼主参考:
中国西部甘肃省永昌县的郊外生活着一群深眼窝、高鼻梁、皮肤略带红色的人。据说他们是2000年前远征中亚的罗马士兵的后代。而今,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罗马村”,当地的旅游业也因此兴旺起来。
从甘肃省省会兰州驱车5小时就到达了永昌县。该县约有人口25万,县城中央矗立着古罗马人和中国人石像。
当地的导游自豪地介绍说:“这是为了纪念罗马人来这里而于1994年修建的,现在已经成为永昌的标志。”据说把古罗马人和中国人石像摆放在一起,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包容力,即使是与外族的军人也能和平共处。
从石像所在的广场沿北部郊外的石子路开车3 0分钟,就是西汉时期赐予罗马人的“骊轩城”遗址,现在只剩下了一部分城墙。据说是1989年兰州大学的陈正义教授等研究人员发现的。
“骊轩”的名称曾多次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史料当中,据说是古罗马的别名。后来的研究发现,汉语中“骊轩”的发音来自拉丁语“legion”,是罗马军团的意思。
据古罗马史料记载,公元前53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亲率约4万大军远征帕提亚(在今伊朗一带),不幸战死。其部下约6000人突破了敌军的包围向东逃跑后杳无音信。
据中国的《汉书·陈汤传》记载,17年后的公元前36年,西汉王朝的戍边军队在征讨少数民族的过程中,遭遇了罗马军队。陈正义教授等人结合中国和罗马方面的史料,判定逃跑的罗马军人后来在中国居住了下来。据说这支军队后来归顺汉朝,作为雇佣军在中国承担起了戍边的任务。西汉王朝赐予他们骊轩城。
起初,中国考古学家对这种观点多持否定看法。然而,2003年骊轩城遗址附近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墓群,从墓中发现了大约100具类似欧洲人的骨骼,身高在180厘米左右,从而证实了陈教授等人的看法。
能够证明陈教授学说的另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当地人的长相。据说罗马人后代最集中的是距骊轩城最近的者来寨村。大约居住着300人,他们多数长着一副欧洲人的面孔。有的孩子父母亲是亚洲人,但却长着一双蓝眼睛。
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与周围的村子有些不同。在埋葬死者时,周围的村子都是头朝北,而这里却是朝西。有人推测这是表达对欧洲故乡的思念之情。据说他们正月还吃一种像比萨饼一样的食物,令人想起意大利料理。
最近,在国内外的媒体报道后,该村的知名度急剧提高。当地的居民也以“罗马人”自居,大力发展旅游业振兴经济。村子中央建起了仿古的罗马宫殿式建筑。当有游客参观或媒体前来采访时,村里的男人们就会穿起罗马军人的服装,供客人拍照留念。
㈡ 中国甘肃某个地方有一群罗马人的后裔,有谁知道详细资料
公元前一只罗马军队曾经来到中国并扎根于此,前几年中央台曾经到那里做过节目。大家看了吗?我在电视上看那里的村民很多是黄头发(日耳曼雇佣军?)有些小孩和大人为了不被其他人笑话都把头发染黑了。他们以前对自己的血统拒不承认,顶着大鼻子说自己是汉族人,现在对本村人的血统又追根述源好奇起来。
该村村长是一个头发金黄的红脸大汉,他兴高采烈的告诉记者如果中国打仗他肯定参军云云,还有一个年轻人,很羞涩,一头黑色的卷发高鼻深目,(酷似因札吉?)像极了古罗马的雕像,他操着一口陕西抢向记者提问题,有趣的很。
以下是考古界的考证
武威北上张掖途经永昌县,骊靬故址位于永昌县城西南15公里焦家庄,又称者来寨或者撒寨子(蒙语,意为财库)。该地最早为匈奴折兰王驻地,汉王朝夺回河西走廊后不断设郡置县,公元前104年置骊靬县,属张掖郡,东汉因之,220年后改属武威郡。依据《晋书》,355年,前凉张祚派遣和昊伐骊靬戎于南山,大败而还。西魏、北周该地名为力干,隋开皇十一年(592年),骊靬并入蕃和县。骊靬古城地处祁连山脉沟口,东邻姑臧(武威),西接张掖,地形开阔而险要,在两汉之际,因曾留居过大宛、大夏、大秦(罗马)等国商人而成为河西走廊的名城,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史上起过重要作用。
骊靬古城今已不存,该地只有一段长约10米,高逾1米的古城墙,粘土夯垒,墙体结实,据考为汉代所筑,被认为是骊靬故址。相距不远还建有一座欧洲风格的乳白色圆顶纪念凉亭,亭内立有石碑,碑文详述了骊靬古城历史和今人揣测。
永昌县城南街头有三尊古罗马人的花岗石雕像,是1994年当地政府建造的纪念性景点。碑文记载:公元前53年,罗马帝国执政官克拉苏率七个集团的兵力东征安息(伊朗),结果惨败,长子普布利乌斯率第一军团突围,越安息东界,流徙西域。余部经多年辗转,在公元前36年前后,相继随从大月氏、匈奴归降西汉王朝,一说是公元前36年,被汉军在与匈奴郅支单于作战中俘获,后来西汉王朝专辟祁连山下,今永昌县的者来寨予以安置。汉称罗马为骊,故设骊县,名为骊靬,赐罗马降人耕牧为生,化干戈为玉帛,与华夏民族融合。西汉骊靬城与罗马战俘的关系,目前证据不足,史学界、考古界对此持审慎态度,不过从容貌与基因考察,永昌县确实有大量西欧白人后裔,其中微妙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1955年,牛津大学汉学教授德效骞(Homer Dubs)在向伦敦汉学协会的讲座中,率先提出了古罗马移民说。德效骞认为,这一旅程开始于公元前53年,罗马三巨头之一,克拉苏(另外两人为凯撒和庞贝)为弥补其战功不足的缺陷,决定与令人生畏的帕提亚人开战。但克拉苏的罗马军团不敌帕提亚敏捷的骑射能手,在卡尔莱(位于今土耳其境内)的战役中,4.2万罗马大军中,2万人被杀,1万人被俘。这是罗马军事史上最惨重的大败之一。根据古罗马史学家普林尼的记载,这批罗马俘虏被帕提亚人用于守卫东部边疆,在今天的土库曼斯坦境内。由此,德效骞推测,一些人逃出并加入匈奴当了雇佣军。公元前36年,中国汉朝军队讨伐并击败了匈奴郅支单于。汉军在清点俘虏时,发现匈奴军队中有145名罗马士兵。德效骞说,中国人保留了这支部队并把他们安置在甘肃境内的骊�(Liqian)。
德效骞的理论主要建立在对中国史书中一些线索的推测,这些线索并没有关于罗马人的具体描述。其中一个证据是郅支军战士使用了“鱼鳞阵”,德效骞称,这种将盾牌搭接在一起组成防守阵型的战法只有罗马战士才会使用。另一个证据是在郅支城外有双层木栏,这种“重木城”防御工事战术也经常为罗马人采用,而匈奴人则不用。至于这个城镇名字——骊靬,曾在当时被用来称呼罗马帝国。在公元6世纪,骊靬不再被用于地名。
德效骞并非惟一相信“古罗马联系说”的学者。在甘肃省首府兰州市,中国学者关意权也认定骊靬与古罗马有相当的渊源。从1978年开始,在他生命的最后20年中,他艰辛地完成了一部45万字的关于骊靬的着作,但可惜的是,即使是他的儿子也承认,其中也没有无可争辩的证据证明“古罗马联系说”。
中国官员最终发现这个罗马故事的旅游资源潜力,还要归功于澳大利亚作家兼冒险家,大卫.哈里斯。赤贫的哈里斯先生被离婚搞得心烦意乱,决定到中国寻访德效骞描述的罗马城镇。在关意权的帮助下,他将寻找目标锁定到者来寨。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游记出版——《黑马奥德赛》。
㈢ 如今的宁夏回族的前身是11世纪的西夏党项人吗
不是。只能说其前身是中东阿拉伯系等,后来民族的融合中应该也有部分党项族人,但不是说其前身就是党项族
㈣ 为什么宁夏,甘肃一带回族多历史原因。
您好!首先您看一下宁夏、甘肃的地理位置就明白了,在古代这些地方是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接大漠的交通要道,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这片地区就是他们落脚的地方。难免磨出火花啦!而这里的外国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回族就自然形成了嘿嘿。
㈤ 为什么伊朗很多人回宁夏宁夏人去伊朗干什么
伊朗哪有很多人回宁夏,宁夏人去伊朗干什么,不就是去赚钱或者工作旅游,现在那里还有去,伊朗没有回宁夏,也不能来宁夏。
㈥ 伊朗在中东地区而且信伊斯兰教,为何不在阿拉伯国家行列中
伊朗在中东地区而且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但是他们却不在阿拉伯国家行列中,因为他们虽然都是伊斯兰教,但是所属的教派不一样,所以他们不属于阿拉伯国家。
伊朗的波斯帝国与周边的国家矛盾很深,除了战争就战争,几乎没有友好过去。而且最后波斯帝国被阿拉伯帝国所灭,虽然后来复国重建,但历史的积怨和仇恨难以化解,延续到现在,仍然是今天彼此矛盾的焦点
㈦ 新疆人是伊朗后裔
波斯主要用来指明南伊朗的一片地区,从前以“Persis”和“Parsa”闻名。乱升汪这两个词是指公元前1000年左右移居这个地区的印欧游牧民族的名字,最后他们被亚述人和迦勒底人所取代。所以波斯人笑迅主要指的是伊朗人,塔吉克斯坦族人和阿富汗人。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分布于哗仔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是维吾尔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尔绿洲、和田绿洲以及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为集中。天山东端的吐鲁番盆地,也是维吾尔族。
㈧ 中国人在伊朗哪些地方
当然是首都德黑兰最多了,一般中国公司在伊朗的办事处都是在首都,其他地市都是有生意或项目时才去的
㈨ 回民的来源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民族,各省市和自治区都有数量不等的回族聚居区,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势分布。其中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省分布为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回族人口数为9816802人,在我国56个民族中排人口数量第四位。回族是一个跨国界的民族,除了在中国有回族以外,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沙特、土耳其、阿联酋、缅甸、伊朗等国家也有不同数量的分布。国外的回族都是从中国迁移出去的,在不同国家也会有不同的称谓,如中亚诸国把回族称为“东干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族的起源可追溯到隋唐时期,亚洲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商人通过海上“香料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来华,从事商贸往来。胡商、大食人、色目人、蕃客、回回、回民等,是不同时期对来华回族先民或回族的不同称谓。其中“回回”一词使用的年代较长,是当时的汉人用来形容西北域外方向上,包括“畏吾儿”在内的人群,这种情况在元代发生变化,“回回”不再包括畏吾儿,汉人用“回回”来对译蒙古语Sarta’ul(撒儿塔兀勒),大意为商人,泛指帕米尔高原以西,黑海以东来华者,这些来华者中有穆斯林,也有非穆斯林,如——术忽回回(犹太人)、绿睛回回(信仰基督教的阿速部人)、罗哩回回(吉普赛人),以及信奉始于波斯的拜火教(祆教)、摩尼教(明教)、景教(基督教的一个支派)的西域人,这些来华者被统称为回回。关于“回回”称谓的来历,有的国内学者认为该词本身应当是派生于“回纥”、“回鹘”的又一中文异写,而回族民间流传的说法是早期的来华通商贸易的蕃客,一般多在冬季回去,春季再回来,以及唐安史之乱期间大食国援兵助唐王平叛后想念家乡之意。自从回族在中国初步形成后,各代回族人民就把中国当作自己的祖国,坚定的站在建设中国和反抗外敌入侵的前沿。不同民族对回族人也有不同的称呼,如蒙古族曾称回族为Sarta’ul(撒儿塔兀勒),俄语地区和中亚五国一带的民族把回族称作 Tung’gan-Tung’gen(东干)。四川凉山的彝族多称回族为Maja(马家)。 云南佤、 傣等少数民族称回族为 Basi, Basi,意为来自parsi、Farsi(波斯)。
十三世纪初,因成吉思汗西征,又有大批中西亚一带的各族人迁徙到中国内地或边疆,有的守边屯田、有的经商、有的为官、有的从事手工制造等,他们和原来就定居在我国内地的回回以及当地原住民族女性通婚,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总体来说,回族的形成,是外来民族和本土民族间的相互融合。在外来民族中,是以波斯、中亚诸族和阿拉伯男性为主体,构成了回族的主要来源。在本土民族中,是以汉族女性为主体。从回族形成的过程看,是外来民族成分融入中国社会,本土民族成分融入外来民族,进而共同形成为中国回族。公元1235年回回人正式被当时的政府编入户籍,从“蕃客”转变为“回回户”就等于有了中国国籍,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
如1265年(元至元二年),忽必烈在一份诏谕中就说:“今拟黄河以南,自潼关以东,直至蕲县地面内百姓、僧、道、秀才、也里可温、答失蛮、畏吾儿、回回……应据官中无身役人等,并不得骑坐马匹。”(见《大元马政记》)元代《祥符图经》对民族描述是:蒙古、畏兀儿、回回、也里可温、河西、契丹、女真、汉人八类。又如元《至顺镇江志》在载述其地侨居户时说:“蒙古二十九(户),畏兀儿十四(户),回回五十九户,汉人三千六百七十一(户)。”
到了清代后期,回回中间已有人明确地把自己的这个群体称为回族。回族明确的作为一种他称,目前已知有记载的最早出现在干隆时代——干隆《重修肃州新志》卷三十“西陲纪略”叙述哈密人口向肃州地方的迁徙时写道:“哈密夷人于故明时徙居肃州卫东关乡居住者三族。曰维吾儿族,其人与汉俗微同;曰哈喇布族,其人与夷同;曰白面回回,则回族也。今皆男耕女织,为边氓矣。士商营伍,咸有其人”。干隆五十年(1785),福康安在关于镇压西北回民起义的奏折里,也不止一次使用“回族”的提法。光绪十六年(1890)刊印的杨昌睿《甘肃忠义传》,在传文中亦多次出现“回族”、“回籍”的字样。光绪后期的樊清心在《甘肃回匪肃清善后议》里,更将“回族”一名当作明确的分类范畴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