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马基德·马基迪的个人简介
马基德·马基迪是伊朗当代最着名的电影导演之一。1998年,他先是以《小鞋子》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美国并获得近百万美金的票房(创下伊朗电影票房纪录),接着又以《天堂的颜色》在美拿下更惊人的一百七十万票房(仅三十家戏院不到),成为既是得奖常胜军,又是超级票房保证的伊朗之光。
马基德·马基迪1959年出生于德黑兰,14岁起即在业余剧团中表演,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加入了政府伊斯兰文化指导部的艺术部门,担任许多伊朗电影的演员,其中,他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在马克马巴夫的多部作品中担任主角,包括传奇神话故事《战胜魔鬼》Este'aze、社会片《两眼双盲》、政治电影《抵制》Boycott,受到了不少熏陶,让他对不同类型的作品有相当程度的认识,而马克马巴夫对于乡野传奇近乎天马行空想象力,以及擅于利用影像制造出强烈戏剧张力的手法,对于日后虽然投身于极简风格的马基迪,在叙事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影响。 1991年开拍第一部剧情片《手足情深》(Bak),首度获选1992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 1996年他执导的《父亲》一片在若干影展上获奖,而《小鞋子》一片不仅横扫伊朗票房和众多电影节,更是代表伊朗首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部围绕一双鞋子展开故事,着墨于兄妹情深,从情节到画面都异常干净纯朴,与孩子们单纯的世界相配合,平静中洋溢着一股淡淡的温暖引发人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洋溢着浑然天成的童真童趣,情节看似松散平淡,实则紧凑,其中也有跌宕起伏,小小的悬念扣人心弦,充满了张力。尽管影片最终在竞争中惜败于《美丽人生》,但足以使马基迪成为伊朗的民族英雄。 1999年马基迪带着他的《天堂的颜色》再次在蒙特利尔电影节上夺取大奖。较之前部作品朴实无华的影像,这部影片画面之多姿多彩令人难忘。马基迪再度将焦点对准儿童,细腻地刻画了盲童的真诚执着和一片天真,及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藉着他与父亲之间“遗弃和救赎”的关系,发展出感人肺腑的情节。 伊朗电影由于其特殊的电影机制,产生了许多以儿童为主角的影片。马基德·马基迪则似乎尤其偏爱,亦十分擅长于这种题材。他的多部作品均透过孩子们纯真的眼光看世界,经常以家庭为背景,通过简单的剧情探讨亲情、血缘关系的温暖与沉重。“我对儿童世界特别感兴趣,我的童年也是我思路的泉源,我也经历过‘天堂的孩子’的童年,拍摄儿童电影你不用墨守成规,可以浑洒自如。纯真是儿童世界中最令人折服的。” 较之其他伊朗导演,马基迪似乎受好莱坞的影响颇深。他的影片中多有好莱坞情节剧的痕迹,而且他相当会煽情和制造戏剧性的高潮,他甚至被称为“伊朗的斯皮尔伯格”。《天堂的颜色》算是个极至,其煽情力度以及格外精美诗意的画面多少都有过火之嫌。他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他将以情动人视为目标。 2001年,马基迪将创作重点放在爱情戏上,《巴伦》便是一例,少女自然是主角,由于探讨非法移民的社会问题,情节感人。
❷ 伊朗电影 别离 剧情解析
Termeh和Razieh的女儿一起玩桌上足球,生活在一个用童话与课本堆砌出的世界里。当她们的父母不约而同地选择用说谎来应对时。
她们被迫承担起了不该由她们承担的重负,保守着一个昏暗浑浊的秘密,她们成了各自父母沉默的同谋。而后,Termeh迫不得已在法官面前不动声色地帮着父亲圆谎,转眼又在汽车后座上泪流满面。她的童年时代从此崩塌,而在它的废墟之上隐约出现了一个不可捉摸的成人世界。
(2)伊朗演员怎么样扩展阅读
《别离》演员表
1、蕾拉·哈塔米饰演西敏
1972年10月1日出生于伊朗,伊朗电影演员,代表作《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并因此荣获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演员。
蕾拉·哈塔米是伊朗导演阿里·哈塔米(1944-1996)和演员Zari Khoshkam的女儿。她的丈夫是演员 Ali Mosaffa。
2、佩曼·莫阿迪饰演纳德
在2000年后期初涉剧本创作,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他曾担任多部伊朗电影的编剧。2009年,在阿斯哈·法哈蒂的电影《关于伊丽》(2009)中莫阿迪开启了他的演艺生涯。两年后,他凭借电影《一次别离》(2011)中的主要角色纳德一角的精彩表演。
❸ 上一期海天黄豆酱《全家好拍档》的那个伊朗演员华波波真的出演了《何
节目里是这么介绍他的, 好像是那个演美国律师的,从27集开始出现,镜头不是很多,但是长得还是好看的,有印象。而且在这一期《全家好拍档》里,表现也是不错的,虽然略微疯癫,但是比起对面的尹国辉,正常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