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对美国的290是什么

伊朗对美国的290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10-21 15:29:10

㈠ 伊朗美国矛盾原因 伊朗与美国的恩怨 伊朗美国矛盾原因俄罗斯

  伊朗美国矛盾原因 伊朗与美国的恩怨 伊朗美国矛盾原因俄罗斯,美国和伊朗的关系是非常的僵硬的,曾经关系是非常好的,但目前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美国将伊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为何美国和伊朗矛盾闹得如此僵硬?每一件事情发生,必定有其中的原因,那么原因又是什么呢?

  近大半年时间以来,美国针对伊朗次数特别的频繁,对伊朗的制裁是越来越严厉了,制裁伊朗石油出口,更威胁其他国家进口伊朗石油等,这些行为均是打击伊朗经济领域。美国和伊朗矛盾僵硬,其中有五大原因。

  第四,伊朗确实在发展壮大,让美国感到不安。美国是世界警察,在哪儿都要称王称霸,包括在中东地区。然而近几年,特别是2015年伊核协议签订以来,伊朗受到的制裁减少,不仅经济上得到长足发展,而且军事范围不断扩大,叙利亚、巴勒斯坦、也门等国家的事情,伊朗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为此,以色列认为受到了伊朗的威胁,美国认为受到了伊朗的挑战。所以,美国必须想尽办法遏制伊朗、打击伊朗。

  第五,伊朗不是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美国要打伊朗,没有那么容易。一方面,伊朗人民非常团结,对美国同仇敌忾,美国很难短时间内打败伊朗,如果陷入持久战,美国已经负债20多万亿美元,经济上吃不消;另一方面,伊朗的朋友越来越多、越来越铁,伊朗有苦难,必有朋友想帮。而伊朗的朋友中,俄罗斯是令美国最头疼的,美国要对伊朗动手,必须看看俄罗斯的脸色。

㈡ 伊朗和美国的矛盾起因是什么

伊朗和美国的矛盾起因如下:

1、石油霸权。伊朗作为中东的石油大国,对石油是有一定影响的,不过,尚在美国的控制之内。但是,伊朗想要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就会对美国的石油霸权造成较大影响。

2、以色列。以色列能在中东硬生生活下来,是因为有美国这个大哥罩着。而伊朗,对以色列很不感兴趣。曾经伊朗就放话,如果美国胆敢对伊朗不敬,伊朗就会对以色列下手。以色列绝对是横在伊朗和美国之间的一道坎。

3、地理位置。中东大地连接欧亚大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美国想要控制中东大地,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看中了中东连接欧亚大陆独特的地理位置。

4、核武器。伊朗一直想拥有核武器,但是美国不让。伊朗一旦拥有了核武器,不仅仅以色列的危险大增,美国在中东称霸的概率也会降低。

伊朗和美国的直接冲突

1979年,伊朗民众冲进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并控制了52位美国人当人质,目的就是要美国交出巴列维。后来,因为巴列维去世,美国总统更迭,两伊战争爆发,就此签署释放人质的协议,人质在1981年1月回到美国。

1980年以来,美国间断性地、用各种名目对伊朗进行了长期的制裁。这种长期的制裁,早期就是美国一家制裁,后来就是带领各种伙伴一起制裁。这一轮又一轮的制裁,让伊朗人对美国非常愤怒。

2020年,美国人谋杀了伊朗革命卫队的少将苏莱曼将军,引起伊朗人强烈的反美情绪。伊朗人用导弹袭击了美国驻伊拉克领事馆。

㈢ 美军导弹击落民航客机,290人遇难,赔偿多少钱

IR655号航班当时仍在缓慢爬升,从速度来说是民航飞机的特征;从距离来说航班还未飞出伊朗水域,美军在伊朗境内打下了伊朗的民航飞机。

㈣ 通俗易通的美国和伊朗的关系

美国一直需要一个代理人帮他看着中东的石油,79年以前用的就是伊朗因为伊朗本身石油的产量就很大而且在阿拉伯世界说话也是有些分量的,但是79年年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王朝。新上台的政府当然会对巴列维王朝的各种作为进行批判。其中过分亲美便是其中一条(指责巴列维王朝帮助美国掠夺伊朗的石油,美国自然就是掠夺者)。所以新政权开始全面抵制美国(矫枉过正)这是伊朗方面看不惯美国的原因。
对于美国来说,本来好好的一个代理人被推翻了就算了,伊朗新政府连超级大国最基本的面子都不给美国当然不会高兴,更何况伊朗还有丰富的石油。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君子无罪,怀璧其罪。所谓的璧就是石油。
美国的拥有丰富石油的国家向来是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没有第三种选择。伊朗肯定不是朋友了,所以是敌人。

㈤ 1988年美国和伊朗交火事件

【历史解密】1988年美国军舰击落伊朗客机内幕
“轰隆”“轰隆”两声响,两枚“标准—2”防空导弹从美国“文森斯”号导弹巡洋舰射入空中。“打中了!”“直接命中!”“飞机坠落了!”巡洋舰上响起美国海军的一片欢呼声。突然,“文森斯”号巡洋舰了望员喊了一句:“糟了,目标不象是F-14战斗机。”
导弹击中的目标确实不是F-14战斗机,而是从伊朗的阿巴斯港飞往阿联酋迪拜的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客机。导弹响处,机毁人亡,655次班机上的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是1988年7月3日发生在伊朗水域上的一起重大空难事故。那么,美国军舰为什么要针对伊朗目标进行打击?一架大型客机怎么会被美军误认为是体积小得多的战斗机?这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这起灾难事件最终又是怎样收场的呢?
1988年7月3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当地时间上午10时47分,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航班从阿巴斯港机场起飞,准备飞往阿联酋的迪拜机场。这架民航客机是欧洲空中客车A300型,机长是穆尔辛?礼萨扬,他是一位拥有7,000小时飞行经验的资深机师。飞机上除了16名机组人员外,还有274名乘客。
655航班起飞后,飞机由阿巴斯港机场塔台指挥开启应答器,向海湾前进。飞行航线是惯常编定的琥珀59空中走廊,航程200英里,直线飞往迪拜机场,航程总计只有28分钟。因为距离短,飞机采用简单的飞行模式,先爬升至4300米,巡航片刻后在迪拜降落。
当地时间上午10时55分,655次航班正飞行在海湾南部地区上空,其航线正好与美国海军“文森斯”号巡洋舰的航线相交叉,而让人诧异的是,“文森斯”号巡洋舰此时竟然处在伊朗领海内。就在此时,悲剧发生了,在伊朗客机距“文森斯”号约14公里时,“文森斯”号突然发射了两枚“标准——2型”防空导弹,其中一枚直接命中655次客机机翼,飞机随即起火,坠落于大海之中,机上290人全部遇难,无一生还,其中还包括六十几名12岁以下的儿童。
消息一经传开,举世皆惊。人们在震惊之余不禁追问,美国军舰为什么要击落伊朗民航客机?两国究竟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美国是不是有意击落伊朗客机的呢?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前,美国与伊朗巴列维王朝关系密切。1979年发生的“伊斯兰革命”结束了巴列维王朝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号召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而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从此,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
1979年11月4日,伊朗数百名穆斯林学生攻占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把其中的60余人扣为人质,以迫使美国把前国王巴列维引渡到伊朗,并且归还在美国的伊朗资产。一直到1981年1月20日,美国人质才获释离开伊朗。
在此期间的1980年4月7日,美伊断交。断交后,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美国都对伊朗实施遏制和孤立政策,从此,两国关系处于严重的敌对状态。
1988年,正处于两伊战争期间,海湾局势异常紧张。美军于1987年7月决定派军舰去海湾护航后,多次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军事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先是1987年中,伊朗用导弹击中美国油轮和挂美国旗的科威特油轮多嫂,美军则随后进行报复,击沉伊登陆舰一艘、采油平台两座。
1988年4月,美军一艘护卫舰触雷,造成19名官兵受伤,美国军舰随即摧毁伊朗两座采油平台、击沉击伤伊朗军舰6艘。因此袭击客机事发生前,双方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另有消息说,在客机被击落前,美军海湾部队曾得到情报称,伊朗空军F-14战斗机正在海湾地区加强活动,可能要对美军采取行动。由此看来,不能排除美国故意击落伊朗民航客机的可能性。
那么,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为什么会出现在伊朗海域呢?
2012年,美国《新闻周刊》披露了这起灾难事件的有关内幕。
1988年7月3日,当地时间6时33分,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舰长威尔.罗杰斯,接到正驶过海峡西面入口的美国海军“蒙哥马利”号护卫舰报告,6艘伊朗革命卫队炮舰离开海岛基地。罗杰斯随即下令“文森斯”号巡洋舰进入作战状态,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向伊朗炮舰接近。
据美国海军后来提供的官方说法,“蒙哥马利”号护卫舰当时发现13艘伊朗炮舰。据说,其中几艘正围着一艘名叫“斯托瓦尔”号的利比里亚油轮转。
“蒙哥马利”号护卫舰又报告:利比里亚油轮附近发出5到7声爆炸声。听到这些神秘爆炸声的报告后,设在巴林的美国舰队指挥部立即与“文森斯”号巡洋舰联系,中东联合特遣队司令安东尼.莱斯少将命令“文森斯”号巡洋舰前去支援“蒙哥马利”号护卫舰。
“文森斯”号巡洋舰上一架“海鹰”式直升机奉命出击,20分钟后飞到伊朗炮舰上空盘旋。直升机驾驶员马克.科利尔发现,伊朗炮舰正围着一艘德国货轮转,没有射击,只是一般的骚扰。
这时,美伊两国军舰都已进入阿曼海域。阿曼海岸警备队通过无线电命令伊朗革命卫队炮舰返航,并希望美国的“文森斯”号巡洋舰也离开。文森斯号和伊朗炮艇随后被一艘阿曼军舰驱逐。当时,美国军舰赛茨号和蒙哥马利号都在附近。
此时,美军巴林指挥部的水面战斗指挥官理乍得.麦肯纳上校回到指挥中心,看到“文森斯”号巡洋舰越过他命令的位置40海里,即将进入伊朗领海,非常吃惊。他很恼火,问舰长罗杰斯搞什么名堂。罗杰斯回答称,在支援“海鹰”式直升机,追击伊朗炮艇,还说通讯联络出了故障。
随后,“海鹰”式直升机机长罗杰.赫夫报告,直升机受攻击,正在逃避。罗杰斯当即命令“文森斯”号巡洋舰加速前进。
在东北200海里处的阿曼湾口,美国“福雷斯特尔”号航空母舰指挥官莱顿.史密斯获悉“海鹰”式直升机受攻击以及“文森斯”号巡洋舰正在追踪进攻者的消息后,命令两架F-14战斗机和两架A-7攻击机出击。
刚好在10时45分时,伊朗的阿巴斯港机场控制塔宣布,有一架民航班机准备起飞,目的地是阿联酋的迪拜。殊不知,两周一次往返于伊朗阿巴斯港和迪拜之间的伊朗民航班机的航线正好处于“文森斯”号巡洋舰的上空。
此时,“文森斯”号巡洋舰的雷达也测到阿巴斯港机场有飞机起飞的信号。阿巴斯港机场是军民两用机场,从该机场飞往海湾的飞机自然就成了美国海军舰艇的“假想敌”。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文森斯”号巡洋舰负责观测雷达的安德森上士想弄清飞机究竟是军用飞机还是民航客机,结果得到了是民航客机的判断信号,但他在海湾民航班次时刻表上却漏看了655次航班。安德森对战友约翰.里奇说,雷达预测的讯号可能是伊朗的美制F-14战斗机。这话被他的上司佐契尔上尉听到,佐契尔立即向上级汇报了这个情况。
当伊朗飞机距离“文森斯”号巡洋舰约11海里时,舰长罗杰斯伸手按了发射“标准-2”型导弹的指示按钮。于是,从“文森斯”号巡洋舰发射的两枚“标准-2”型导弹相继向目标射去。30秒钟以后,第一枚导弹击中了飞机,290条无辜的生命就这样葬身大海。
就在“文森斯”号巡洋舰发出一片欢呼声的同时,附近的“蒙哥马利”号护卫舰的水兵却目瞪口呆,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什么F-14战斗机,而是民航机庞大的机翼掉进了海里。
“文森斯”号巡洋舰此时也察觉情况不妙,官兵们一个个都惊呆了。舰上死一般沉寂。罗杰斯只好下令巡洋舰驶离伊朗水域。
那么,对这次误击事件,美国方面有什么样的解释?他们的解释又是否站得住脚呢?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当天下午1时30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威廉.克劳告诉记者,发生了很糟糕的事情,但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据“文森斯”号巡洋舰舰长罗杰斯向他报告,伊朗民航班机偏离商业航线,无视“文森斯”号巡洋舰一再警告,高速向“文森斯”号巡洋舰飞去。罗杰斯是为保护军舰才向飞机开火的。
随后,克劳任命中央司令部负责中东作战行动的海军少将威廉.福格蒂调查此事。一段时间后,福格蒂提交了调查报告。
报告中说,文森斯号尝试联络正在接近中的飞机但失败,他们四次使用了军用航空紧急频道,三次使用了民用紧急频道。但这个说法很难说得通,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民航飞机一般都使用空中交通管制频道,是不会使用紧急频道的。
这份报告还声称,文森斯号错误地把伊朗客机当成了一架攻击战机,是因为客机起飞的阿巴斯港机场,除了服务商用民航机外,也用作伊朗F-14战机的基地。而空客A300的飞行剖面类似于F-14雄猫式战斗机,于是,文森斯巡洋舰上的雷达操控员把民航客机当成了战斗机。
但是,这一说法显然难以令人信服。A300型客机是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大型宽体客机,翼展44米,机长54米,机高16.62米;而F-14则是一种双座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最大翼展不到20米,机长只有19米,机高不到5米。从外形和体积上来说,二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A300与F-14相比是一个庞然大物,怎么会弄错?
再从速度上来说,A300虽然是喷气式客机,但其飞行速度最大在每小时640公里左右,而F-14是美国研制的第三代先进战斗机,其最大平飞速度可达每小时2490公里。因此,对于拥有宙斯盾系统的美国现代化导弹巡洋舰“文森斯”号来说,“误认为”的说法显然太牵强了。
最关键的是,威廉.福格蒂的调查报告还掩盖了一个事实真相,他在地图上把当时“文森斯”号巡洋舰的位置标在远离伊朗水域的地方。而事实上,当时该舰已经侵入了伊朗领海。
灾难发生后,伊朗人民在等待美国的道歉。但令人诧异的是,伊朗人民没有等来道歉和赔偿,等来的仅仅是一句“遗憾”!
时至今日,美国对于当年击落伊朗客机仍旧拒绝认错、拒绝负责、拒绝道歉。
美国政府在伊朗航空公司655号班机空难后发出照会,对人命损失表示遗憾;却从来不认错、不负责、不道歉。美国政府官方甚至继续指责伊朗的敌意行动造成这次事件。
面对全世界的指责和质疑,里根决定派当时的副总统乔治.布什在联合国大会上为美国辩解。7月14日,老布什在联大的讲话中辩解说,击落事件属战时事故,“文森斯”号巡洋舰当时是赶去保护受到伊朗袭击的一艘商船的。而在1988年8月2日老布什向共和党领导人发言时提到“我绝不会为美国道歉,永远都不会!我不管美国干了什么,我不理会什么事件真相!”
因为美国的这一态度,美国政府饱受指责。《新闻周刊》记者约翰?巴里和罗杰?查尔斯在1992年7月13日的报导中写道,舰长罗杰斯行动时无视后果,缺少应有的谨慎。同时他还指责美国政府掩盖事件真相。
就连美国海军自己都在自我嘲讽。文森斯号船员和其他美国海军船员为文森斯号起了个绰号“机械战舰”,这个名字来自科幻电影《机械战警》,除了因为文森斯号巡洋舰配备宙斯盾系统,也因为舰长罗杰斯被视为具有攻击倾向。
那么,这起误击事件真的是由罗杰斯的个人攻击倾向导致的吗?
事发当天在附近海域的美国赛茨号护卫舰是由大卫?卡尔森舰长指挥的。卡尔森指责说,摧毁客机“标志着文森斯号舰长罗杰斯有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种倾向在四个星期前就已经显露出来”。
卡尔森指的是6月2日发生的事件,那天罗杰斯指挥文森斯号过度抵近一艘伊朗军舰,而这艘舰艇正在合法执行搜寻散装货轮的任务。
而在击落民航客机当天,罗杰斯派出一架直升机飞到一只小型伊朗船只的2至3英里范围内,不理会交战规则中要求保持4英里距离的规定,并向数只小型伊朗炮舰开火。
卡尔森评论这些事件说“为什么要一艘宙斯盾舰出去射击小艇?这不是聪明的做法。”当罗杰斯向上级指挥官报告说,他将要把飞机击落时,卡尔森当时像受雷击般惊呆了,他跟旁边的人说:“为什么?他究竟要干什么?”
在麻省理工学院2004年春季制作的“文森斯号事件”投影片报告中,认为罗杰斯舰长出于自己的意思把文森斯号向东北前进50英里。当时,美军水面战斗指挥官麦肯纳上校指令罗杰斯退回去,但文森斯号直升机机师马克?科利尔一直跟随向北撤的伊朗快艇,终于交火。
文森斯号随即加入到混战中,他驶向伊朗多艘炮艇,但找不到一个清晰目标。而且伊朗炮艇当时不过是在本国水域内缓慢绕圈。虽然各种信息表明文森斯号已经犯了错,但罗杰斯仍然报告美军指挥部,说:伊朗炮艇在加速并且怀有敌意,并最终,向民航客机发射了导弹。
事件发生后3年,威廉?克劳海军上将在美国一档电视节目中承认,文森斯号发射导弹时在伊朗水域内,与之前的海军声明相反。
1996年2月22日,美国答应支付6180万美元,作为对248名遇难伊朗人的赔偿,但美国没有为被击落客机支付任何赔偿。这是双方同意的和解,以撤消伊朗1989年在国际法院向美国提出的起诉。美国明确标明这笔赔偿为特惠金,不肯承认要对事件负责或负有法律责任。

㈥ 美国和伊朗有什么仇恨

美国和伊朗的仇恨原因:

1、美国的石油霸权,在他们自己看来,是不容侵犯的。如果美国失去了在中东的石油霸权,他们会跌落王座的,因为掌控不了石油,就支撑不了美元的强势。伊朗作为中东的石油大国,对石油是有一定影响的,不过,尚在美国的控制之内。但是,伊朗想要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就会对美国的石油霸权造成较大影响。

㈦ 伊朗战争

两伊战争,在伊朗被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又称第一次海湾战争或第一次波 两伊战争--物资调配
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属于西亚。历史上,两国为边境交界处的夏特阿拉伯河的主权而产生争议。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为这块有争议的河流,借口为抵御“伊斯兰革命”,悍然向伊朗发动军事进攻,从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战争长达8年,成为继越南战争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整个战争进程可分为: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第二阶段伊朗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伊拉克丧失战场主动权;第三阶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 两伊战争实际上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消耗战。8年中,两国军费开支和经济损失总计达6000亿美元,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同时,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损坏。[1]
编辑本段起因
战争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 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 两伊战争
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 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领土纠纷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加上两国长期存在着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因此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1978年伊朗发生内乱,伊拉克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并将侨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驱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执政,煽动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推翻萨达姆政权。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伊(伊朗)美断交的时机,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
编辑本段爆发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战争中伊朗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朗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编辑本段进程
第一时期,战争在伊朗境内进行。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调集大量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和空军基地进行空袭。23日凌晨2时,出动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1200余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到10月底,伊朗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全面进攻。从1982年3月起,伊朗军队转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将其军队撤出所占伊朗领土,两国边界又恢复战前状态。 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其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的16个目标。地面部队调整部署,向边境机动。在前线集结了7个师又2个旅的兵力,此外还有大批的革命卫队。伊朗设防的重点在北线,以扼守主要通道,迟滞伊拉克军队的进攻。伊朗阻滞了伊拉克的进攻势头后,渐渐 两伊战争
夺取并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1981年9月,伊朗开始大举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余万兵力,发动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1982年3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胜利行动”攻势,全歼伊拉克2个旅,重创2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2.5万人,俘虏1.5万人,击毁坦克360辆,击落飞机20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个师的兵力和大批革命卫队约10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耶路撒冷圣城行动”攻势。经过25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线停火建议,并单方面实施停火,宣布承认两国于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并准备在伊拉克根本权利得以承认的基础上同伊朗谈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内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6月29日,其军队已基本撤出伊朗。 第二时期,战争在伊拉克境内进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0万军队,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区发动猛烈进攻。经过多次拉锯战,至9月底伊朗军队控制了伊拉克境内面积约200多平方千米的狭长地带。从10月开始,伊朗又出动5万军队向伊拉克北部曼达利地区发起进攻,深入伊拉克境内,对巴格达造成威胁。伊拉克军队前后组织7次反击,将伊朗军队阻挡在边界一带。1983年2月以后,伊朗在中线和北线再次发动了一系列攻势。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线。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势基本停止。 为了进一步迫使伊朗罢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向伊朗发起主动出击。在局部地区对伊朗军队发动一系列的小规模袭击,并在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与此同时,伊拉克还利用其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 1986年,两伊战争再度激烈。伊朗一反过去打消耗战的方针,力争速战速决。1986年2月初,伊朗出动9万余人的兵力,发动了规模较大的代号为“曙光—8号”的攻势,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奥。与地面战场相呼应,1986年,两伊“袭船战”一再升级,遭到袭击的船只达106艘,其中有28艘进出科威特港口的船只遭到袭击。由于两伊“袭船战”影响到非交战国的利益,科威特于1986年11月和12月,先后向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中国、法国和英国提出租船和护航要求。苏美相继同意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从而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 战场上戴着防毒面具的伊朗士兵
。598号决议通过后,由于两伊积怨已久,在停火问题上立场各异,分歧较大,谁也不愿主动作出让步,因而联合国598号决议迟迟得不到贯彻落实。 第三时期,1988年,是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2—4月,双方使用了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的城镇,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袭城战”。此后,在相持中,伊拉克渐渐占了上风,4月17日,伊拉克军队对法奥地区的伊朗守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的攻势,经过两天激战,于18日下午全部收复被伊朗占领两年之久的法奥地区。外国军事专家评论,这是“两伊战争的转折点”,它“打开了结束两伊战争的大门”,“为两伊通向和平开辟了道路”。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被迫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8月20日,两伊双方实现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从1984年4月开始的4年多时间里,双方在边境地区互有攻守,战争转入长期消耗战。至1988年7月,伊拉克所占伊朗领土几乎全部丧失。
编辑本段停战
为使两伊战争尽快结束,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通过了要求两伊立即停火的第598号决议。次日,伊拉克表示欢迎联合国决议,并决定暂停袭击伊朗海上目标,以示诚意。但 两伊战争
伊朗没有表态,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号决议。从两伊战争停火后的第5天即8月25日开始,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两伊外长举行了多次会谈,但谈判毫无结果。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后,伊朗利用危机逼使伊拉克最终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条件,承认伊朗对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权,并从伊朗领土撤出了军队。 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结果两败俱伤。伊拉克伤亡和被俘4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伊朗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编辑本段战后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 残酷的8年,两伊战争
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战争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18万、伤25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500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伤11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伊拉克因此也背负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这场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具体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死亡人数为一百万人左右。 伊拉克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
编辑本段启示影响
(一)巨额资金能够买到现代化武器装备,但买不到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引进外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一定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两伊是中东地区富有的石油输出国,自1973年以来,两国耗资 伊朗士兵在首都德黑兰参加阅兵式
数千亿美元,从国外竞相引进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但两伊的工业基础薄弱,许多先进武器的零配件本国无力修配,弹药主要靠国外供给;两国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诸如苏制“萨姆”和英制“轻剑”、“霍克”型地空导弹,驾驶T—72坦克和米格—23战斗机等先进武器,是相当困难的。 (二)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固然应当重视速战速决,但同时还应当有长期作战的准备。战争初期,伊拉克采取突然袭击的闪电行动,旨在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把战争赌注完全押在这一点上,在思想上和物资上缺乏长期作战的准备,因此,一旦速战速决企图被对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渐由主动转为被动。伊朗依仗自身国大人多的优长,采取了“持久战”的战略。 (三)现代局部战争中,仍应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应过分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两伊战争中,几乎所有的战役战斗都是以城市(镇)为目标的攻防战,双方满足于攻城掠地的表面“胜利”,忽视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四)现代局部战争,武器装备和物资损耗大,给后勤补给提出了新课题。两伊战争虽然称不上是高水平的现代化战争,但战争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局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如战争初期,伊拉克仅对席林堡这样一个1000户的小镇就发射了几万发炮弹。两伊陆军主要是装甲和机械化部队,油料消耗多,据估算,伊拉克军队每天消耗的油料达2000至3000吨。伊朗顶住了伊拉克军队的进攻后,也因补给困难而拖长了反攻的时间。转入反攻后,伊朗多次向伊拉克发动地面攻势,但两次战役之间的间隔比较长,有时竟长达5个月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后勤系统混乱,武器装备等作战物资供应跟不上,因而续战能力不强。
编辑本段后世评价
两伊战争,这个被世界军界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最典型 死伤的士兵
范例,当时自吹的世界军事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化学武器都用上了),F14,F4,幻影战斗机,飞毛腿导弹,打了8年,死伤百万人,最后掐得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得,差点经济崩溃亡国,最后停战了事。[2]
编辑本段战争影响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马拉松”式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双方经济损失惨重,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战争中的军费支出和战争导致的经济破坏共计到达6000多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这场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两伊伤亡人数约270万,其中,死亡约100万,受伤约170万。伤亡人数约占两国总人口的4.5%,相当于4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7倍。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30万、伤60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 500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伤11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 000亿美元。 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同时,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损坏。

阅读全文

与伊朗对美国的290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从1到100越南语怎么讲 浏览:980
在意大利怎么去医院 浏览:534
意大利有哪些习俗禁忌 浏览:844
伊朗出口中国石油多少公里 浏览:144
越南和冈比亚哪个厉害 浏览:868
印度苗正科技公司有哪些 浏览:154
印尼战车红龙是哪里的 浏览:826
印尼巴厘岛特产是什么 浏览:550
印度如何防止外资 浏览:503
如何1年获得英国的大学本科学位 浏览:70
越南与中国哪个面积大 浏览:39
中国哪个省援助哪个国家 浏览:43
英国多少家庭有车 浏览:965
英国哪里养羊 浏览:410
伊朗什么东西最厉害 浏览:219
为什么伊朗的pc便宜那么多 浏览:400
印尼小女孩戴什么项链 浏览:853
伊朗的护照怎么上传 浏览:503
为什么意大利足球队是蓝色 浏览:33
为什么会有中国人移民到印尼 浏览: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