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德黑兰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打车方便吗
方便,去市区门口出租车75万起步,人民币145左右。
如果想省点可以下个伊朗的滴滴打车(SNAPP)有英文的,去市区40万左右
⑵ 波斯帝国是什么文化探秘古波斯帝国文明
说起伊朗,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不过政局的更迭使这个国际一直都处仔风口浪尖的位置,以至于让世界上很多人都将这里想象成为了一个神秘的国度。但没有人否认这片土地上诞生的波斯文明影响了世界几个世纪,曾经改写了世界的历史。几千年过去了,她依然展现着自己独有的魅力,向世人不断地诠释她的存在。
伊朗是迷人的,茫茫荒漠中寻找世界最古老宗教“拜火教”的源头,大巴扎里依旧能寻找到千年以前丝绸之路上驼峰队留下的身影,波斯古城退去了兵戈相交的锐气,留下夕阳里那残垣断壁上数不清的华美雕像。
或许宗教的威严让国境线以外的人望而却步,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对这个国度有着太多的误解。伊朗是充满矛盾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在于你究竟能否包容与接受。
伊朗初探
作为一个尚未全面开放的国度,旅行中或多或少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语言莫过于最大的一个挑战。伊朗的官方语言为波斯语,而英语在这个国家并不普遍。街道上很少有英文标识,地铁上没有英文报站,甚至在书店里也很难找到一张英语旅游地图。出发前拥有一本旅行书是必要的,波斯语有两种拼写方式,一种类似于阿拉伯语,对我们来说很有挑战;另外一种是用拉丁字母拼写,虽然读起来并不容易,但是对着旅行书也总不至于迷失方向。
出行前务必要学会认读波斯版本的数字,在伊朗全国,几乎很难看到我们常用的阿拉伯数字,火车汽车时刻表上的出发时间、公共汽车的号码、电话号码等一律都使用波斯文。因此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做一点点准备,九个字母从1-9,记住了会使旅行便利很多,不然每天大脑都会持续地跟数字打架。
虽然世界政局上美国和伊朗看似是一对冤家,但美元在伊朗还是比较普遍的,伊朗币的面值很大,因此购物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接受美元结账。关于汇率,黑市和国家银行的汇率往往会有很大差距,而同是官方兑换机构在机场和市区的兑换点往往也会相差甚远。建议不妨在机场先换一小部分,等到了市区安顿下来再兑换其余的。因为制裁的原因,在伊朗境内国际信用卡是无法使用的,言外之意,您需要准备足够的现金,不然会有很大的麻烦。
在伊朗的城市间穿梭,飞机、巴士和出租车都还算便捷,只是对硬件设施不要存有过高的期望值。伊朗的飞机和火车相比而言过于老旧,中国早已停用的前苏联客机依然穿梭在伊朗的城市之间。乘坐火车时感觉回到了绿皮车的年代,缓慢却带有怀旧的意味。巴士在伊朗是最佳的交通工具,城市到城市之间不会特别长时间,且相比较飞机和火车,长途巴士也更新更舒适,特别是往返旅游城市之间的巴士,多少还是很便捷。
综上所述,如果时间充裕,巴士旅行无疑算是首选,其次是火车。至于市内交通,大多数城市都比较小,景点相对集中,步行即可到达。德黑兰虽然城市规模很大,但是地铁的存在还是解决了很大的交通问题。此外,出租车拼车现象还是普遍的。只要能顺利抵达目的地,体验一下城市内飞车的感觉也许是伊朗的一大特色。
宗教禁忌事实上是旅行途中最重要的部分,作为外国旅行者,务必要遵守这个国家的规矩,但也别因此给自己造成过大的心理负担。对我来说,也许这正是伊朗的另外一种魅力,一种你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无法找到的特殊体验。对于外国旅行者,伊朗人多少还是包容的,但是千万别轻易挑战禁忌。酒精饮料在这个国度是绝对禁止的,女性的着装有着严格的规定,头巾、过膝长袖衫、长裤是旅途中的必备。
男士相对自由度大些,但在公共场合必须穿长裤。入乡随俗其实是最好的选择,至于其它的禁忌,比如男女不能乘坐一个车厢,陌生男女不能在公共场合说话等,事实上在伊朗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大可不必过度紧张。此外旅行中的拍照或多或少是一个挑战,尽量不要在政府或军事建筑周围拍照,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因此遇到了问题,出示你的护照并主动将照片删除即可,总的来说伊朗人对中国游客还是非常友好的。
探寻波斯足迹
伊朗旅游资源丰富,选择一条自己中意的旅行线路是最为重要的。对于第一次去伊朗的旅行者来说,我建议还是体验一下波斯文明的宏伟,来一次历史与现代的时空穿梭。从雪山下的德黑兰一路向南探访波斯古城设拉子,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领略伊斯法罕的优雅神韵,前往戈壁深处雅兹德寻找拜火教的源头,这是波斯文化之旅,浓厚的文化伴着轻松的心情。
德黑兰Teheran
德黑兰是一座不能忽视的城市,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是伊朗政治文化的中心,这里曾经乃至现在也都是世界的焦点。近一百年来多少重大事情在这里发生,并改写了伊朗乃至世界的历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德黑兰这座城市还是从历史教科书中了解到的,二战期间着名的德黑兰会议改变了世界,其影响延续至今。
相比较其他的千年古城,德黑兰显得比较年轻,人口的大量聚集使得这座城市成为西亚最大的城市,德黑兰的生活很现代化,年轻人带着耳机听着美国流行音乐,姑娘的头巾已经不再紧紧地遮盖住美丽的面容和秀丽的长发,偶尔遇见穿着传统伊斯兰长袍带着面纱的女人反而成为街道上少有的风景。
其实德黑兰人的生活与我们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地铁将人们运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德黑兰最着名的旅游景点莫过于山脚下的巴列维皇宫群,花半天时间沿着溪流在森林里漫步,仿佛回到了那个曾经奢华的皇室时代。德黑兰机场附近为了纪念波斯帝国建国2500周年而键的白色纪念塔——自由之塔,在繁华的城市中少了些许历史的厚重却多了几分优雅。
近两年落成的默德塔算是德黑兰新的象征,也是世界第六高塔,据说因为多种原因这座高塔前后用了几十年来建造,但至少德黑兰多了一个欣赏城市夜景的好去处。必须提醒各位,在这样政治宗教和文化都很敏感的国度旅行,重要的是体验和经历,选择放弃“景点必拍照留念”的习惯,其实很多麻烦都是可以避免的。
设拉子Shiraz
因为政治的原因,德黑兰听起来似乎有一点点沉重,设拉子的私家花园也许能让你立刻放轻松起来,和我一起体验伊斯兰园林的浪漫情怀。设拉子有数十座具有百年历史的私人花园对外开放,由于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精致的伊斯兰建筑配上优美的花园,设拉子可谓是伊朗不折不扣的花园城市。对于外国人来说,设拉子的花园也许并没有那么有名,但对于爱好红酒的人来说,应该没有人能忽略设拉子Shiraz这个葡萄的品种。据说这款葡萄就是由这个城市而命名的,或多或少,葡萄酒文化为这个城市增加了一丝浪漫。
当然,提到设拉子,就必须要提到距离城市两小时车程的波斯古城遗址波斯波利斯,希腊语中城市的名字就是波斯之都的意思。平地拔起的一座石头堆积的城市,完整地排水系统,让我为古人的智慧所惊讶。而从建筑的造型上又可看到古罗马古希腊建筑的影子,残垣断壁上残留的精美的叙事壁画,仿佛又融入了古埃及的文化。我不得不惊叹几千年前,这里早已成为各国文化的交汇中心,仿佛也是世界的中心。身处其中,周遭的一切仿佛带你回到了千年以前那个波斯文明鼎盛的时期。
雅兹德Yazid
雅兹德是伊朗中部戈壁上的一片绿洲小镇,干燥炎热,但却安静。黄泥砖砌筑的遍布全城,也许这里并不像其他城市那样能够看到辉煌的波斯遗迹,但这里却是波斯人心中的圣地,至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拜火教便起源于此。驱车穿过茫茫戈壁,寸草不生的山崖上涌出一股清泉,几株树木成为这荒滩上唯一的生机。很难想象一种宗教便是起源于此,但络绎不绝的拜火教信徒从四面八方来这里参拜。几个从德黑兰来此地参拜的人与我们半路相遇,从他们嘴里得知,真正的波斯后裔都会坚持信奉拜火教。
伊斯法罕Isfahan
整体上来说,伊朗普遍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但事实上伊朗也是一个有着多种信仰的国家,宗教并非绝对的单一,这也是伊斯法罕奇特的地方。几千年前伊斯法罕便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南来北往的商人们将这座城市发展起来,自然宗教也便在这块土地上扎根。在伊斯法罕,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有着自己的生活社区,在这里人们每周照旧去教堂做礼拜,照旧用自己院子里的葡萄酿造葡萄酒,照旧庆祝圣诞节。听起来似乎与整个城市的大环境格格不入,但这也是这座城市最有魅力的一面,至少我们可以用包容来形容。
市中心的大巴扎就好像一座迷宫,走着走着有人便会告诉你,你眼前破旧的老房子百年前曾是商队的客站,或是千年前商队的马场。这一切在伊斯法罕人眼里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百年千年只不过是一个数字,但今天的生活仿佛与昨天并没有多少区别。扎音代河早已干涸,但河床上依旧矗立的三十三孔桥与桥下鸣唱的传统艺人,还在孜孜不倦地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这四座城市仅仅是伊朗波斯文明的一扇窗口,并不代表全部。伊朗这个国度本身其实就是一本历史书,不用细细研究,但需要到访者去静心品味。
⑶ 怎样从伊朗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到达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出租车大概多钱需要多长时间
只能打车走 约50分钟
400,000里亚尔 约合人民币80块钱
机场出门后右转,顺着路走 一路都是出租车 会上来问你 TAXI 就说 fuludega meharabad
按后你要清楚在国内机场是几号航站楼 马汉航空在4号 伊朗航空在2号 告诉他Terminal 4(
charhar) 或者 2(door)
国内机场 就在 自由广场 azadi 旁边 当你看到 大裤衩的时候 就快到了
现在美元兑里亚尔 1:35000 机场能换点吧
到了在私人钱庄换汇率高
⑷ 中国十大悍匪战斗力排名榜(前三甲)是真的假的
是真实的,有的还会根据故事拍成了电视剧。中国十大悍匪战斗力排名榜如下:
1、白宝山
白宝山出生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一个工人家庭,父母都是北京钢铁公司的职工。因偷窃入狱。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后改判为十五年有期徒刑,这次加判对白宝山刺激极大,使白宝山产生了报复社会心理。
1993年服刑期间,用铁锤将狱友砸死,后将尸体掩埋。于1996年3月31日打伤警察抢走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一把,随后以此枪多次作案,杀死五名警察、打伤八名。
2、凌国梁
凌国梁,男,被称为中国最擅长枪战的悍匪。1979年7月14日,他与警方展开枪战,射杀了4名民警,这场枪战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一次警匪枪战。
3、呼兰大侠
1986年3月28日夜,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公检法家属楼。当晚,有52人惨死家中,均一刀致命。兇手用匕首在死者家的墙上,留下名号——“呼兰大侠”。
4、田明建
建国门事件又称“9·20事件”,是1994年9月20日上午发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建国门外的一场枪击命案。该案造成8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战士、17名平民及人数不详的武警特警或公安民警死亡,兇手就是田明建。
5、王宗方、王宗玮
王宗玮,东北二王之一,特大案件作案人之一,本是普通工人,因盗窃时被发现恶从胆边生杀害数人。
6、董震
董震,1957年8月3日。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牛家佃,家境贫寒。1991年,西北干旱,颗粒无收。董震的母亲积劳成疾,一病不起。
为治病保命,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又借了外债。最终病死家中。1992年开春,土地被郭宝财强占,董震与父亲遭到暴打,不久父亲去世。当晚9点,董震拿着菜刀来到郭家,大开杀戒,具体死了多少人无人知晓。
7、张锡铭
重大通缉要犯,国二即休学。与黑道大哥詹龙栏至台北赌场鬼混。着名绑架集团首脑,曾经策划多起金额庞大的绑票案。
8、雷国民
雷国民,绰号:冷兵器之王,有把握6秒杀死1人。造成危害:杀20人,抢劫300余万。4主要犯罪时间:92年到2001年。5主要作案地点:流窜。6主要武器:锤子。7作案原因:心态不平衡,渴望快速致富。
9、 魏振海
绰号“小黑”的魏振海,曾是西安“道北”黑道所熟知的“老大”。1986年10月20日,他在小寨东路一家属院公然持枪杀人抢劫。“犯罪分子持枪杀人,这在西安市建国以来还是没有的!”西安警方为之震惊,与其展开一场历时3年多的惊心较量,也给西安人留下了难忘的“严打”记忆。
10、张君
张君、绰号:神腿张(武艺高强)。造成危害:杀伤50余人,抢得536.9万。主要犯罪时间:1991年到2000年。主要作案地点:南方诸省。主要武器: 手枪、冲锋枪。作案原因:心态失衡、仇视社会、对金钱极度贪婪、唯我独尊、征服欲强。
⑸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文字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大约出现在,距今5000~6000年前;中国最早的是商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3000年
楔形文字 参考资料:
http://www.nan1.com.cn/xxjs/dnzp/2003/2003xly/yxl/XXWZ-2.htm
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所创造。阿卡得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书写自己的语言。也是各古国间交换外交文书的通用文字。考古学家发现大批各种楔形文字泥版或铭刻,19世纪以来被陆续译解,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新学科——亚述学。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发源于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楔形文字。
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渐渐地,这种图画文字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把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如用“口”表示动作“说”;用代表“眼”和“水”的符号来表示“哭”等等。随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苏美尔人干脆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声音,如“箭”和“生命”在苏美尔语中是同一个间,因此就用同一个符号“箭”来表示。后来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号,如人名前加一个“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这样,这种文字体系就基本完备了。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为了长久地保存泥版,需要把它晾干后再进行烧制。这种烧制的泥版文书不怕被虫蛀,也不会腐烂,经得起火烧。但美中不足的是,泥版很笨重,每块重约一千克,每看一块都要费力地搬来搬去。到现在,发掘出来的泥版,共有近一百万块,最大的有2.7米长,1.95米宽,可谓是巨书!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独创,最能反映出苏美尔文明的特征。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西亚的巴比伦、亚述、赫梯、叙利亚等国都曾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创制出的字母也含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是,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
在古代的苏美尔,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拿着芦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的笔,在泥板上写字。这种字从左到右横着写,每一个笔划总是由粗到细,象木楔一样。这就是苏美尔人留给后世西方文明的三大珍贵礼品之一的“楔形文字”。
苏美尔文字是逐步产生的,正如我们现在所知,其间由借助图形表达某种观念到文字的出现经过了1000年的演化过程。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开始刻图像于石或镌印于粘土,以此作为拥有某物的标志:或者用一块岩石表示“铁石心肠”,或者用一颗树表示一幢房屋。
大约500年以后,由图形向文字的演化速度大大加快。到了那时,苏美尔神庙的管理人员使用许多规范化的简图,把它们结合起来保存神庙的财产档案和商业交易档案。
尽管这一时期的书写文字仍具有象形文字特征,但已超越了以图画表示人及具体事物的阶段,发展到了用图画表示抽象事物,例如:一只碗表示食物,一个人头加一只碗则表示吃的意思。
又过了500年,成熟的文字全面取代了旧有文字,因为到那时最初的图画已变得非常系统化,以致人们不再把它们视为图画,而须视之为纯粹的符号;这些符号有许多已不再表示特定的词,而成为与其他同类符号结合在一起就可形成字词的音节符号。
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的这种文字体系达到了充分发展的阶段。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其中有许多具有多重含义,这就使得楔形文字体系比后来的字母文字体系要难以掌握得多。尽管如此,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从苏美尔时代残存下来、在近代被发掘出来的楔形文字文献都是抄写在泥版上的。这些泥版中,大约90%是商业和行政记录,其余的10%则是对话、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的残篇。
苏美尔人的对话采用这样的形式:两个角色在辩论中站在对立的一方互相驳辩——夏天对冬天,斧头对犁子,或者农夫对牧人。由于双方均有许多可以立足的根据,因而辩论通常没有输赢。另一方面,残存至今的苏美尔谚语则提供了明确的观点。
一则令人着迷的苏美尔处世格言这样讲:“仆人呆的地方,必有争吵相伴;理发师呆的地方,必有毁谤传出”。
楔形文字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它为人类带来了文明的“火种”。公元前2007年,苏美尔人的最后一个王朝衰亡之后,巴比伦王国把这份遗产继承了下来,并有新的发展。
甲骨文 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8170.htm
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不过具体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详略的差异,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辞最为完整,同时也是现存数量最多的时期。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殷墟出土了大量刻有卜辞的甲骨,这些字都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大量的甲骨文及铭文既记载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气象、占卜方面的情况,又标志着文字接近成熟。图为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
介绍
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迄今为止发掘出存世的大约有15.4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其中大陆收藏的有97600多片,台湾收藏的有30200多片,香港有89片,因战争和商业因素流散到海外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前苏联、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瑞典等12个国家有26700多片。其中日本在侵略中国时曾有组织地在殷墟盗掘,因此收藏最多,有12000多片。目前世界上有500多位学者专门研究甲骨文,发表专着有2000多篇。
商周非常迷信,商周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凶,并将占卜的事情、时日和结果等刻在上面,故甲骨文字也称卜辞。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气候、习尚等许多方面,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大约有4500个单字,已解读的有三分之一左右。根据研究,甲骨文中已经使用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汉字造字法。在字义的使用上可以明显看出假借方法。形声字占25%左右。今天,形声字占90%左右。
甲骨文和是汉字成熟的标志,和楔形文字、象形文字一样属于表意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的一种表意文字的前身。它的书写材料一般为龟骨、牛肩胛骨,也可以刻在墙壁,木器,石器等处,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中国古代长期存在,春秋后期汉字脱离甲骨形态,逐渐不被认知,但是一般会被当做“龙骨”卖给药材商做药材之用。直到1899年(清光绪25年),在一个偶然机会里由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被考证为商周遗物。
民国初年经董作宾先生的研究整理,将收集到的甲骨文分为五期:盘庚武丁时代、祖庚祖甲时代、禀辛康丁时代、武乙文丁时代、帝乙帝辛时代。郭沫若在研究了甲骨文以后,认为甲骨文从初创到成熟,起码要经历1500年以上。
===========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甲骨文首次被金石学家王懿荣认识并高价购藏。此后十年间先后搜购甲骨的有王襄、孟定生、刘鹗、罗振玉及美国人方法敛,英国人库寿龄、金璋,日本人林泰辅,加拿大人明义士等,共得甲骨数万片。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有计划地迸行殷墟发掘,先后发掘十五次,共得甲骨约二万五千片。以后殷墟仍不断有甲骨出土,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小屯南地发掘甲骨四千余片。除殷墟外,1953、1954年在郑州商代中期遗址中还检到有字甲骨两片;自1954年始,又先后在山西洪洞,北京昌平,陕西丰镐、周原遗址、岐山凤雏出土西周时期有字甲骨约三百片。
自甲骨文首次被发现迄今,出土的甲骨已有十五万片以上,分别藏于中国大陆、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以及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苏联、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瑞典等国家,南朝鲜也有收藏。
出土的甲骨文多已着录出版,早期的有刘鹗的《铁云藏龟》、罗振玉的《殷虚书契》和《殷虚书契后编》、明义士的《殷虚卜辞》、林泰辅的《龟甲兽骨文字》、王襄的《簠室殷契征文》;后又有董作宾的《殷虚文字甲编》、《殷虚文字乙编》,胡厚宣的《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甲骨续存》等。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对甲骨文发现八十多年来已着录和未着录的十几万片甲骨材料进行系统的科学整理,广泛搜集全部出土的甲骨资料,分期分类,共收甲骨约四万片,编为十三册,为研究甲骨文和商史提供了系统的资料。另外,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的甲骨,已收入《小屯南地甲骨》一书。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德国等国所藏的甲骨,也已着录成书,分别发表。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它以象形、假借、形声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汉字,仍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因此甲骨文已具备后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从语法上看,甲骨文中有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其句子形式、结构序位也与后代语法基本一致。
由于商王几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甲骨文中有关商代阶级和国家的资料可知,商代的奴隶和平民由众、刍、羌、仆、奚、妾等不同身分的人组成,奴隶主和贵族有先公先王和他们的配偶如高妣某、妣某、母某及子如子某、多子等,各级官吏则有臣、尹、史、犬、亚、马、射和侯、伯等;军队有师、旅等;刑罚有刖、劓、伐等,并设置了监狱。甲骨文中也记载了商代人殉人祭的状况,对于解决商代社会性质有直接关系。商王朝经常对外发动战争,被征服的方国对商王朝称臣纳贡,甲骨文中常见氏(致)来、入马牛羊象龟等记载。
甲骨文中有关商代社会生产的内容很丰富。在农业方面,有裒田、作大田的记载,还有各种农作物如黍、稷、麦、耒、稻等的名称。商王关心农业收成的丰歉及风雨、降低对农业收成的影响,常见立黍、省黍、求年、告秋之卜。在畜牧业方面,马、牛、羊、鸡、犬、豕等都有记载,且畜养量较大并有专门牢厩。祭祀时常用掉大批牛羊。渔猎在商代社会生活中仍起一定作用,甲骨文记载的猎物有鹿、麋、豕、象、虎、狐、鱼类和各种鸟类,狩猎方法有田、狩、逐、阱、射等。甲骨文里还有关于贝、朋、珏和舟、车以至传递制度等商业、交通方面的材料。
甲骨文中有关商代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亦很丰富。在天文历法方面,有日食、月食和鸟星、新星、大星等记载,也有“十三月”等闰月材料和干支记日及每日不同时间阶段的“时称”等。在气象方面,有不少卜雨、卜风以及易日、云、雷、雹、雪、虹等记载。在医学方面,有头疾、牙疾、鼻疾、言疾、肘疾、足疾、踵疾等疾病的记载,也有关于生育的记载,表明当时能准确推知预产期。
商王尚鬼,凡事占卜。占卜内容多以王为中心,就其关心的问题,如对祖先与自然神的祭祀与求告,对风、雨、水及天象、农事、年成的关注,通过贞人向上帝、鬼神、先公先王等问卜,以便预示吉凶,祈望得到保障。占卜材料多为龟腹甲(及少量背甲)和牛胛骨,用前经整治,并在背面(少量牛胛骨亦有在正面)施以钻、凿。占卜时,先于甲骨背面钻凿处用火烧炙,正面即现“卜”字形裂纹,以此定吉凶。占卜后,将所卜事项记刻于甲骨之上。
甲骨文一般先刻竖画,后刻横画,先刻兆序、兆辞、吉辞、用辞,后刻卜问之事,故又称为卜辞。一条完整的甲骨卜辞应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而多数卜辞常省略占辞或验辞。甲骨文中,有的在刻画上涂砂或墨,有的用毛笔写在甲骨上,也有些是先写后刻的。
卜辞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刻辞迎兆并与一定的卜兆有关。龟腹甲、背甲右侧卜兆向左,文字右行;左侧卜兆向右,文字左行;在甲首、甲尾及甲桥边部的卜辞则由外向内行。商代占卜常从正反两方面问疑,反映在龟甲上则有位置相应的左右“对贞”。牛胛骨中右胛骨卜兆向右,卜辞左行;左胛骨则相反。只有上端近骨臼处的两条卜辞由中间读起,在左左行,在右右行。骨上的各条卜辞,或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刻写,其间常有界划相隔,每事亦反复对贞。但也有不同之卜交错排列,为“相间刻辞”;有卜辞于甲骨正面无处容纳,而转刻其背面,为“正反相接”;有反复卜问同一件事,而将内容基本相同之卜辞分刻于数版甲骨之上,只各版卜序不同,称为“卜辞同文”。
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纣王共约二百七十三年,经历八世十二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亦应有早晚先后之分。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分法,目前主要行用的是董作宾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其中有些问题的讨论目前仍在进行中。
1904年孙诒让作《契文举例》,为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着作。之后,学者们运用“由许书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窥卜辞”的方法,比较分析甲骨文字形的偏旁点画,并通过音韵学、训诂学的手段来考释文字。其中作出贡献的学者及主要着作有: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唐兰《殷虚文字记》、《古文字学导论》,杨树达《耐林甲文说》、《积微居甲文说》,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殷契粹编考释》及《甲骨文字研究》,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等。自1917年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利用甲骨文进行商史研究后,郭沫若、董作宾、胡厚宣分别着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殷历谱》和《甲骨学商史论丛》等。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一书中也有很多关于商史研究的内容。近年来,很多较年轻的学者也在利用甲骨文研究商史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甲骨文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探求,如文字的考释、分期与断代,商代的社会、奴隶的身分以及商史上的许多问题。此外,对西周甲骨的研究尚属开始阶段,仍有许多争议。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课题。
甲骨文字风格演变:甲骨文字有契刻体与笔写体两种书体互用发展所造成,大体上说,是由契刻体向笔写体方面发展的。董作宾氏据殷代卜辞,把贞卜人群,分为五个时。以甲骨文字变化,书体变迁,追錝时代,以十干十二友常用字为例,阐明其字形。自第一期到第五期的变化过程中,发现了各期甲骨文书写风格不同,各有其特征。 第一期(武丁时)的书法风格,至为宏放雄伟,以甲骨大版大字为代艰作。此类大字常是强力的,雕的笔划很粗壮,并填有朱墨(朱砂、墨)。其中也有工整秀丽的小字,都极为精彩。这些都是承受中兴英主武丁风格,其气魄之宏放,技术的熟练,颇为惊人。其书家有韦、永、宾。 第二期(祖甲、祖庚时代)书风较为谨饬。祖甲、祖庚是继承第一期武丁的守成贤君,所以当时的卜师,严守规则而少变化。其书家有旅、大、行、即。 第三期(廪辛、庚丁时)书风转变,陷于颓靡,前期老书家已经作古,豪放书风扫地,当期的书家,笔力多幼稚柔弱,甚至笔误颇多。此期书者,皆未署。 第四期(武乙、文丁时)的贞人,卜辞上不署书契者的名字,此一期,武乙、文丁时代新兴书家,尽去前期笔力幼弱之敝,作品生动、劲峭、时逞放逸不羁之趣。此期署名之书家,仅狄一人,其余尚未发现。 第五期(帝乙、帝辛时代)的书风、除少数兽头大字刻辞外,其余的都异常严肃工整。理由是: 贞卜事项,王必躬亲,卜辞的段、行,字都很均整,如蝇头小楷,文风丕变,制作一新。其书家有泳、黄。
⑹ 世界上都有什么车
世界上有这些车:
1、自行车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2、电动车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3、轿车
轿车(saloon car)是指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物品,且座位布置在两轴之间的汽车。包括驾驶者在内,座位数最多不超过九个。在中国内地的行驶证管理方面,轿车特指区别于货车、皮卡、SUV、大巴、中巴的小型汽车,俗称为“小轿车”。在香港,轿车又称私家车。
4、货车
货车(Wagon)是一种主要为载运货物而设计和装备的商用车辆,它能否牵引一挂车均可。载货汽车一般称作货车,又称作卡车,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有时也指可以牵引其他车辆的汽车,属于商用车辆类别。一般可依造车的重量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绝大部分货车都以柴油引擎作为动力来源,但有部分轻型货车使用汽油、石油气或者天然气。
5、火车
火车、又称铁路列车,是指在铁路轨道上行驶的车辆,通常由多节车厢所组成,为人类的现代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机具,早期称为蒸汽机车,有独立的轨道行驶。铁路列车按载荷物,可分为运货的货车和载客的客车,亦有两者一起的客货混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