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女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伊朗女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发布时间:2023-11-27 06:13:21

Ⅰ 不同国家的不同节日习俗

新年意味着辞旧迎新,许多国家都有过新年的习俗,与中国的年俗异中有同,相映成趣。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是公历,不过因宗教信仰历法之不同,新年日期也有所不同,如犹太人按犹太历法算,元旦在公历的9—10月间,按伊斯兰教历,纪元以公元622年7月16日为元年元旦,一年只354天,每年元旦的日期有变化。

欧美基本属于基督教文化圈,过公历新年。苏格兰人把新年视为世俗节日,比过圣诞节更来劲。美国新年最热闹的时刻要属除夕夜,到时有去教堂祈祷唱诗的。有举办家庭招待会的,有观看演出的。不少人利用元旦这一天还表“新年决心”,如戒烟、戒酒、诚恳待人之类,化解与他人的矛盾。英美举行的戴面具化妆舞会,据说也源于辞旧迎新的古老愿望。葡萄牙新年活动的高潮是斗牛,不少人在斗牛场度过新年。拉美国家深受拉丁文化的影响,元旦流行狂欢,其中巴西的化妆游行和桑巴舞大赛是旅游业的一个大卖点。

亚洲各国中,新年是日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年前许多人家门饰以竹叶、松枝、草绳和白纸串,松竹代表长青不老,白纸串表示净化和避邪。元旦前人人赶送贺年卡,各界举办“忘年会”,以此沟通信息联络感情。近几十年来,日本放送协会举行红白歌会,十分吸引人。歌会一结束,寺庙钟声响起,象征驱除108个魔鬼和烦恼(源自佛教)。

同我国接邻的越南、朝鲜、蒙古,除了公历的新年之外,春节也是民间传统的节日,有许多礼仪习俗与我国相似。如越南有扫尘守夜、拜年、踏青等活动,除夕夜吃粽子,粽子有圆有方,象征天圆地方,喜庆有余。值得一提的是春节农村流行竖幡等,人们用竹竿一枝,修掉顶端竹叶,上挂红幡和风铃,传说风吹时发的声音会把鬼吓跑。有的地方幡竿上挂一幅弓箭画,箭头指向东方,象征驱鬼。久而久之,幡竿被称为迎春竿。

移民文化为移居国的新年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每年春节,华人华裔都要在所在社区举行庆典活动,除了团拜之外,还要上演狮子舞、龙舞,深受当地人的欢迎。夏威夷福建移民还办水仙花节,选出水仙王后。中国传统的元宵灯会在国外展示很受欢迎,去年山西大同康氏花灯展赴以色列展出轰动一时。今年应马来西亚邀请他们将于春节期间展出。最近印尼总统瓦希德宣布撤销禁止华人公开庆祝节日的条例,有益于华人文化的弘扬和分享。

年节文化是人类创造社群活动的独特形态,反映人们期望平安、追求幸福的共同心理,如今传媒界为人们分享节日文化提供了迅捷的通道,文化传播和交流日益频繁;旅游业更为人们亲临异域节日文化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着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卫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可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伊朗实行的是伊斯兰历,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人们涌上街头生起 “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埃及是文明古国,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尼罗河水立时上涨。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 “涨水新年”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农业生产是从秋季开始的。

在西班牙,当除夕夜12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声,人们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颗葡萄还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颗“求平安”、第五颗“和睦”、第六颗“避难”、第七颗“祛病”.

Ⅱ 世界各地民风民俗

世界各国元旦风俗和奇闻趣事:

●意大利——摔瓶打罐扔脸盆

意大利的一些地方,元旦前夜午夜时分,如果你在路上行走是很不安全的,因为这时人们都要把屋里的一些破旧瓶、缸、盆等扔出门外砸碎,以示除旧迎新。

●英国人——第一只脚卜运程

英国人在元旦夤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亲友。他们不敲门,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照风俗,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如果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预示着主人新的一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

●德国——爬树比赛逞英雄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桷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似锦,春满人间。德国的农村则流行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干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法国——清晨上街看风向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停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世界各地中秋节怎么过:

●日本人:吃江米团子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这一天同样有赏月的习俗,在日语里称为“月见”。日本的赏月习俗来源于中国,在10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当地开始出现边赏月边举行宴会的风俗习惯,被称为“观月宴”。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

●越南:儿童唱主角

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的渴望。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

●新加坡:打出“旅游牌”

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新加坡是一个旅游城市,中秋佳节无疑是一个吸引游客的绝好机会。每年中秋临近时,当地着名的乌节路、新加坡河畔、牛车水及裕华园等地装饰一新。入夜时分,华灯初上,大街小巷一片红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动。

(2)伊朗女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扩展阅读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Ⅲ 中秋节是中国独有的节日么

中秋不是中国独有的节日。
其他国家也有中秋节的。
一,朝鲜中秋节。
朝鲜中秋节叫做“秋文节”,又叫“秋夕”、“嘉徘”,它与与元旦、寒食、端午列为民间四大佳节。朝鲜人的中秋节日食物是松饼,其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是豆沙、枣泥等,蒸时会垫有松毛,在中秋节这天,家家蒸食而且互相馈送。

朝鲜中秋节,朝鲜人会跳农乐舞,而且会去祭扫祖先的坟墓。而摔跤、跳板、秋千等民俗体育比赛传统在沉寂一段时间后,近些年来,也又逐渐兴盛起来。
二,日本中秋节。
据很多去日本留学的人说,日本是不过中秋节的。其实,在日本同样是存在中秋节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日本人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而日本人在国中秋节时赏月吃的是江米团子,又被称为“见月团子”。

抬着神龛到庙里去进香;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装饰家门;聚集在院子里,摆上瓜果、米团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赏月等是日本人过中秋时常见的活动。
三,韩国中秋节。
韩国人称中秋节为“秋夕节”,它是韩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韩国人的中秋食品和朝鲜的一样,也是松饼,制作方法及食材也是相同的。

韩国的中秋节里,全家人要团聚到爷爷奶奶家,祭拜祖先是必不可少的,全家人一起跳舞、赏月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活动。韩国的女孩子则会穿上艳丽的服饰进行古老的跳板游戏。
四,越南中秋节。
与中国的中秋节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以儿童为主的,因此越南的中秋节又称为“儿童节”。到了晚上,家长们会给孩子们送上喜爱的玩具及各种零食。越南的月饼有两种,一种类似于中国的烤月饼,另一种则是用白色糯米打成的软月饼。

越南中秋节的活动也比较舒心,一般是全家围坐阳台上、院子里,或者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及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而孩子们则提着各种灯笼,成群结队地尽情嬉闹,享受着特殊儿童节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五,泰国中秋节。
泰国人把中秋节称为“祁月节”,中秋节上,他们的桌上会供奉着中国民间传说的“八洞神仙”,另外桌上还会摆满“寿桃”、“月饼”之类美食。

中秋节上,泰国的每家每户都要用甘蔗扎成拱门,然后男女老少对月亮进行参拜。另外,在这一天,泰国人必吃一种水果,那就是柚子,柚子又大又圆,象征着“团圆”。值得一提的是,泰国有一种榴莲馅的月饼,这在其他地方可是很少见到的。
六,新加坡中秋节。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多数的国家,因此中秋节在新加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中秋节,新加坡也会吃月饼,但是新加坡的月饼皮是彩色的,就像五彩缤纷的鲜花一样,让人看起来就食欲大增。

舞龙舞狮表演及放河灯、踩高跷、彩灯展示等活动是新加坡中秋节的特色,另外各个住宅小区都会举行由一些商家组织的中秋晚会,在那里,可以免费品尝各种式样的月饼和参加有趣的游园活动。
总结:其实,在东南亚的另外一些地方,如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老挝、斯里兰卡、缅甸等这些国家也会有中秋节的活动。另外在世界上其它一些国家也有中秋这一节日,如伊朗、坦桑尼亚等。尽管这些国家的中秋节形式各异,但是他们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Ⅳ 外国人过中秋节时会怎样过的

日本的传统中秋节叫芋明月,也叫栗明月,但现代日本人已经不过中秋节了。那天人们可以不工作,在家里呆着喝啤酒,不看月亮,看电视节目。由于传统文化的衰退,年轻人都不知道节日的来源和意义,不管你是什么节日,只知道那天不用上班。 朝鲜 朝鲜的中秋节叫“秋夕节”,也有赏月,吃月饼的习惯。吃的饼是用豆粉和糖做馅扒竖型的蒸饼、煎饼,供品还有类似“八宝粥”的“药粥”,是用糯米、红枣、栗子、糖熬成,香甜可口。 泰国 泰国中秋纤裂节称为“祁月节”。节日之夜各家各户用甘蔗扎成拱门,在拜月方桌上供奉观音菩萨和八仙的画像或塑像,供品主要是寿桃。据泰国的传说,飞升月亮的是观音,中秋时八仙带着寿桃到月宫给观音祝寿。 伊朗 伊朗称中秋为“麦赫尔节”这天是伊郎太阴历七月十六日。节日期间,人们都以品尝各种丰收果实为乐。 非洲 非洲的麻加尔各答岛,居民称中秋节为“月圆节”。过“月圆节”时,要在海滩上举行盛大的“吹螺会”,在欢乐中饮酒吃鱼饭。 美国 美国称中秋节为“秋月节”。春猜节日里,每户人家都要吃葡萄、栗子、豆子等时鲜果品和新制作的食品。

Ⅳ 中秋的民间习俗

1.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

2.拜月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3.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4.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5.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6.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7.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8.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9.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中秋节的地方习俗

南方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北方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中秋节的民族习俗

蒙古族

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

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广西侗族

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云南德昂族

云南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云南彝族

云南彝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仡佬族

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

朝鲜族

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当明月升空时,请数位被推选出来的老人攀上望月架。待老人望月之后,再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1]

广西西部壮族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黎族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Ⅵ 伊朗中秋咋过

伊历中秋节Mehrgan,也就是“麦赫尔干”。
伊历中秋节是继伊历新年“诺鲁兹”Nowruz之后最大的伊朗节日之一,是自古代宗教米特拉教沿袭下来的节日,过去被成为Metrakana。这一节日是伊朗太阳历的Mehr月的Mehr日,也就是伊历的7月16日,相当于公历的11月7日左右,正值伊朗的秋季。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古波斯帝国)时期,这一节日原是Mehr月的第一天。这一节日原是纪念和称颂米特拉神的宗教节日,从Mehr日开始持续6天。最初,Mehr的意思与“太阳”有区别,后来逐渐趋于同义。
在伊朗阳历中,每个月的每一天都有自己的名称,当月份的名称和日子的名称一样时,就是节日。又,Mehr在波斯语中也有“情感、爱意、亲情、友情”的意思,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情感的节日”。如同“诺鲁兹”节一样,中秋节“麦赫尔干”也有摆特色物品桌的习俗,被称为“麦赫尔干桌”,桌上摆满各种秋天收获的果实。在古代,人们进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因为这是仅次于新年的重要节日,学者们和历史学家对其重要性的评价非常高。
但随着历史的推移,中秋节“麦赫尔干”的重要性不断被削弱,成了既非官方,也不在民间庆祝的节日,庆祝6天的习俗也逐渐地消失。

Ⅶ 世界上还有什么节日是关于月亮的

日本“月圆节” 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圆节”。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圆节”,而且这样的节日有两个,除农历八月十五日外,九月十三日也是。节日这天,成千上万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吟唱吆喝,扶老携幼,抬着神龛到庙里去进香。孩子们还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装饰家门,迎来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摆上瓜果、米团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赏月,聆听老人讲述关于月亮的神话。 越南“中秋节” 越南人农历八月十五也过中秋节,只是以孩子、鲤鱼为贵,显出自己特点。当晚,孩子们聆听关于阿贵的传说。相传阿贵得到仙树后,未遵仙训,用污水浇树,结果仙树腾空飞上月宫,阿贵因手拉树根,也被带往受责。晚上彩灯齐放,传说是条鲤鱼成精后害人,包公为救民用纸扎了鲤鱼灯以镇之。于是,越南人,尤其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还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哩! 朝鲜“秋夕节” 朝鲜人称中秋节为“秋夕节”。这一天,他们以松饼为节日食物,家家蒸食并互相馈送。松饼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是豆沙、枣泥等,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到了晚上,一边赏月,一边进行拔河比赛、摔跤比赛,或者表演歌舞。年轻的姑娘们穿上色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欢聚在大树下做“布伦河”游戏(即荡秋千)。 斯里兰卡“月圆节” 中秋节,在亚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是“一年一度”。然而,斯里兰卡的“月圆节”,是按“佛历”习俗流传的,每月当月亮“团圆”时,就要过一次佳节,当然以“中秋”的“月圆节”最隆重。“月圆节”这天,斯里兰卡全国放假。善男信女们早早安排好美味佳肴后,都争先恐后地到寺庙或神堂去听讲经,拜月亮。听拜之后,人们围坐在场院里,就着美食,端坐赏月。直至明月西沉,才燃火掌灯,歌舞娱乐,尽兴而散。 泰国祈月拜八仙 泰国人民把中秋节唤做“祈月节”。这是很名符其实的,且受中国民间文化影响很是明显的。八月十五,节日之夜,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要参拜月亮。人们在大方桌前端坐祈祷,互相祝福。大方桌上,供奉着南海观世音菩萨,面目慈祥,在向祈祷者洒布“大慈大悲”;桌上还供奉着中国民间传说的“八洞神仙”。个个栩栩如生,在向祈祷者传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桌上还摆满了“寿桃”、“月饼”之类美食。据泰国传说,中秋祈月,八仙会带着寿桃到月宫给观音祝寿,菩萨神仙们就会“降福生灵,寿半人间。” 柬埔寨人的“拜月节” 柬埔寨人,在佛历十二月上弦十五日举行传统的“拜月节”。这天清晨,人们开始准备供月礼品,有的采鲜花,有的挖木薯熬汤,有的舂扁米,有的煮甘蔗水,一派欢乐繁忙。晚上,大家把供品放进托盘,将托盘放在房前一张大席子上,静待明月东升。当月上树梢头,人们虔心拜月,祈乞赐福。拜毕,老人把扁米塞进孩子嘴里,直到塞满不能咀嚼时方止。这表示“圆圆满满”、“和和美美”。大家尽兴品尝美食而散。 缅甸辉煌的“光明节” 缅甸人在8月的“月圆日”要大张灯火,以庆祝“光明节”的光临。节日之夜,万家灯火,亮若白昼,到处是“不夜城乡”。天上皓月,地上明灯,照耀缅甸一片光明。缅王每年亲自主持庆祝活动。国王还要在卫队和文武百官簇拥下,出宫观灯并举行盛大施舍。各地还要通宵达旦放电影、演出话剧、木偶戏、跳舞唱歌,佛塔内还有大规模的布施斋饭等活动,好不热闹。 坦桑尼亚“月圆节” 在坦桑尼亚,每当公历九月的月圆之夜是坦桑尼亚的“月圆节”,各家各户的大门都轻轻地打开,人们静悄悄地走出家门,来到空旷处,围成一个个圆圈,默默地坐下。直到皎洁的月亮高悬中天,人们才打破沉默,开始热烈地交谈,并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欢渡一年一度的节日。 在坦桑尼亚,关于“月圆节”的来历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外敌曾入侵这块富饶的土地,这天正值月圆时节,当地人被外敌追杀,被迫逃进了一片森林藏身。敌人追赶到森林边,却不见一个人影,只见一片明月高照的森林,耳边不时传来一阵阵秋风吹动树叶的哗哗声。此时,敌人误认为林中埋伏着大批军队,不敢贸然进入密林之中,只好匆忙撤离。而善良的人们也终于免于一场灾难。为了纪念这个月圆之夜,后人便将每年公历九月的这一天定为“月圆节”。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依照古老的习惯,围坐在皓月之下庆祝这一值得纪念的节日 老挝“月福节” 老挝称中秋节为“月福节”。每逢中秋节到来时,男女老少也有赏月的风俗。夜晚,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通宵达旦。 伊朗“麦赫尔干节” 伊朗人称中秋节为“麦赫尔干节”。这一天是伊朗太阳历的七月十六日。节日期间,人们都以品尝各种丰收果实为乐,隆重的庆祝活动持续六天才结束。

阅读全文

与伊朗女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白昼多少小时 浏览:882
印度虎皮辣椒怎么做 浏览:670
英国是什么民主共和制 浏览:804
意大利面包怎么做才能软烂 浏览:163
腾冲到越南边界多少公里 浏览:622
中国移动小智卡是哪个省的套餐 浏览:208
多米尼加有多少中国人 浏览:369
去印度吃肯德基多少钱 浏览:1000
越南和美俄哪个好 浏览:856
意大利移民局什么时候上班 浏览:866
去英国旅游可以带什么特产 浏览:465
伊朗是什么民族国家 浏览:981
150万越南盾合人民币多少 浏览:273
有多少中国人在好莱坞 浏览:261
韩国疫情有多少人来中国 浏览:613
中国什么时候用手机 浏览:277
越南人为什么叫华人 浏览:148
越南咖啡为什么涨价这么多 浏览:925
印度钢铁业什么时候发展 浏览:367
伊朗前总统现在怎么样 浏览: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