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国有哪些有趣的新年习俗
眼瞅着就要到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了,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贰’ 伊朗饮食礼仪
伊朗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的饮食习惯跟一切伊斯兰教的是一样的。那么伊朗饮食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呢?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伊朗饮食礼仪,希望对你有帮助。
伊朗饮食
伊朗人的饮食习俗明显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带有强烈民族色彩,吃食物很注重吉祥之意。如喜吃苹果蜜饯,表示生活甜甜蜜蜜;吃石榴,表示像石榴粒一样多福;吃鱼,像鱼一样活跃。更有趣的是,他们将糕点制作成各种形状,各有寓意;梯形的象征步步高升; 鸟形的意味着像鸟翅覆雏一样和乐安康等等。宗教节日忌吃异味蒜、葱和苦的食物,因为这是不吉利的,也不食核桃、巴旦杏等坚果,因为“坚果”一词与“罪孽”有关,且多吃会刺激喉咙,影响祈祷。
在伊朗不同的地区,人们往往根据当地现存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来烹煮各种富有地方色彩的食品,这些食物被视为民族传统食品,其中最着名的有:契罗喀保布(伴有烤羊串或烤牛肉串、鸡肉串的焖饭);奥布古事特(将羊肉、豆子、香料和薯仔等放在水中一起焖煨,近似我国西安的羊肉泡馍);霍列希特(用各种作料烧煮成的一种家常菜肴,就着米饭食用);菲辛江(用家禽,尤以鹅肉或鸭肉为佳,另加核桃仁、石榴汁、橄榄、糖和香料一起炖煨而成)以及杜尔麦(一种将肉类和其他配料一起裹包新鲜的葡萄叶中再烧煮而成的菜肴)。尤其在伊朗的西北部地区,有些地方菜肴是以野生植物或蔬菜以及豆类烧煮而成,亦可与肉食一起享用,十分美味可口。而南部有许多菜肴是以鱼类烧煮而成。伊朗的鱼籽酱是用里海的鲟鱼制成,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滋补性很强,波斯湾的虾类由于质量上乘,故被用来烹煮各种食物。
伊朗饮食礼仪
伊朗的“索夫来”(按伊朗的传统习惯在地上铺上类似桌布似的用品,供在吃饭时放置食物之用)色彩丰富。烤制主食饼类的方法多样。一般说来,伊朗的大饼是经过表层受热烤烘而成,皮薄柔软,且价格便宜。主要品种有圣伽克、拉瓦烯、塔夫通、巴勒巴利等。平时一日三餐,早餐较为丰盛,有面包、奶油、酸奶酪、干酪、鱼、蛋、果酱、果汁、蔬菜和水果。他们的午餐一般都在单位吃,比较简单,晚餐最为丰盛。
据我观察,大部分伊朗人都喜欢吃面包馅饼,许多小吃店的餐桌上都列着一盘盘小菜,有黄瓜、大蒜、青菜、莴苣等。不了解伊朗人饮食习俗的人,最初常把这些五颜六色的小菜视为下“酒的凉菜”,其实并非如此。这些各色小菜是和肉馅一起被塞进一个个切开的面包里食用,人们把这种烙面包称之为汉堡包。顾客想吃哪几种菜,喜欢什么酱料,告诉服务员或指给他看,他就会依照客人的选择,把烙面包塞得满满的拿给你。
伊朗人最重视、最隆重的节日是“诺鲁节”伊历元旦(相当于我国的春节)。按照伊朗的历法,伊历太阳历正月初一(即公历的三月二十一日)的元旦,这天正好是伊朗春季的第一天。一般来说,在距新年之前(即伊历12月中旬前后),人们都为准备年货而忙碌了。要做的事情很多,打扫房屋是妇女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人们为了彻底清理平日清扫不到的顶棚墙角,往往把家具用品都移置室外,重新布置居室,以产生新鲜愉悦感。第二件事是采购各种物品。与我国不同的是在伊朗由于节假日期间各大商场和市场都停业关门休息。因此,每到节日临近时,购物者都提前到商业网点,尤其是“包挠了”(市场),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制作节日食品,也是伊朗妇女新年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如甜食点心等。
除夕之夜,凡在外地工作、出差、学习的人,一般都要赶回到自己的家中,铺设以波斯语字母打头的七样物品,组成七宝餐桌。以波斯语字母打头的七种物品是大蒜、沙枣、醋、苹果、金币、甜菜和用麦芽和面粉制成的甜食。在七宝餐桌上,还陈列有水果、无花果甘、糕点,由春天的鲜花做成的花篮,以及用小麦事先育好的一盘绿油油的麦苗。除此之外,还必须在七宝餐桌上放一本《古兰经》,以及彩蛋、金金缸和象征纯洁和无私的镜子。在伊朗的部分地区,人们还在七宝餐桌上摆放具有地方风味的食品和糕点。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时,全家人围坐在七宝餐桌旁,共同诵读《古兰经》和做祈祷,这一切都是象征着吉祥如意、岁岁平安,并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事业顺利,家庭幸福。
伊朗的饮食禁忌
伊朗犹太人教徒,在饮食禁忌方面一个显着特点是,在逾越节期间,只吃无酵食品,这可能与《圣径》将逾越节称作“除酵节”有关。同时,他们在过五荀节时,要在餐桌上放两块用新麦做的饼,作为献祭品。多数家庭要烤一只有4个角的长面包,做一种三角形的团子,里面有苹果、奶酪(或肉)。给儿童吃一种叫“西奈山”的馅饼,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圣经》。在位于哈马丹的以斯帖墓周围,一些犹太侨民于巴比伦时代便开始定居在那里,迄今仍保留了自己民族的语言和宗教特征。在“哈努卡”节时,要吃薯仔煎饼和油炸薯仔;在“图比谢瓦特”节时要吃巴旦杏仁、无花果、核桃,在灯节时要吃一种很薄的烤饼和蛋糕。他们的饮食禁忌甚多,烹调方式及吃法都受教宗戒律的约束,称为“合礼”。伊朗犹太教徒认为猪肉等是不洁之物,属禁用之列,尤其忌带血食物。这一点近似于伊斯兰教。
由于历史上,伊朗受到英国和俄国的殖民统治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习俗、礼节和饮食习惯都具有上述国家的某些特征。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伊朗人的饮食禁忌甚多,烹调方式及吃法都受伊斯兰教律约束:“信道的人们啊!饮酒、赌博、拜像、求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恶魔惟愿你们因饮酒和赌博而互相仇恨,并且阻止你们记念真主,和遵守拜功”《古兰经》(5:90——91)。显然,酒、猪肉、猛兽、不洁净之物和动物的血,属禁用之列。为此,伊朗在伊斯兰革命胜利后,曾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动了严厉的禁酒、禁赌,扫除一切色情的纯洁运动,封闭了歌舞厅、夜总会、赌场和妓院,甚至美容院也不能幸免。例如,根据严厉的禁酒法令,即使接待外国人士的饭店,也只供应不含酒精的饮料,犯戒者,处以鞭挞,屡犯者判以徒刑。
‘叁’ 外国新年风俗有哪些
外国新年风俗:
印度
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着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朝鲜
朝鲜和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蒙古
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新加坡
新加坡,元旦起个大早,高高兴兴的从长辈那里拿“红包(压岁钱)”。新年里有个社团组成的舞狮、舞龙队沿街表演。男女老幼穿着盛装,带上礼品走访亲友。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
英国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火夜举行,“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这种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中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量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人们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的日光》。“除夕舞会”则是另一种庆祝活动。由当地的旅馆和舞会,夜幕降临。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杰到这些装饰一新的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电视台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让在这家“守岁”的人也共享欢乐。
德国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巴西
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伊朗
伊朗实行的是伊斯兰历,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时间,人们涌上街头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除夕,全家欢聚,吃顿丰盛的“团圆饭”。这时桌上摆着七样东西,其波斯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称为“哈夫特辛”。七样东西及其含义是:麦苗或豆苗——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苹果——硕果累累,鲜美滋润;醋——生活美满,有滋有味;蒜——驱除恶魔;金、银币——招财进宝,发家致富;香料(调味用)——生活美好;麦芽糖——生活甜蜜。此外,桌上还放着《古兰经》和伊斯兰教什叶派鼻祖阿里的画像,表示主人的虔诚;还有象征光明、诚挚、前程似锦的镜子、蜡烛、彩蛋和金鱼。
法国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欠收年。
瑞士
瑞士: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站在山顶面对冰天雪地,大声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寻找幸福之路;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男女老幼齐上阵,互祝身体健康,在庆祝仪式开始的几个星期以前,妇女们忙着制作男人们所穿的服装。人们用木头精心雕刻成的圆盘形头饰,有的象征房屋,有的象征桥梁和村落等。凡是参加庆祝活动的都装扮成女性,象征富有和善良。他们戴的假面具,面颊丰满,都是用蜡制作的。他们口含一朵小花,脸上的表情“千篇一律”。五光十色的头饰上,还饰有祖先的座右铭。
希腊
在希腊的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主人将蛋糕切若干块,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贺。
罗马尼亚
元旦前夜,人们在广场上竖起高大的圣诞树,搭起舞台。市民们一边烧着焰火,一边载歌载舞。农村人拉着木犁,上面装饰着各种彩花,庆祝新年。
巴基斯坦
在元旦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
阿富汗
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以示庆祝。两队骑手争抢猎物,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喜庆欢乐。
阿根廷
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
墨西哥
墨西哥有些地区的人们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是禁止笑的,他们一年共分18个月,每月20天,一年最后5天内不准笑。
保加利亚
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谁准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家主将第一只羊、牛或马驹许给他,以祝愿他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巴拉圭
巴拉圭人把每年最后五天定为“冷食日”。在这五天中,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饭,庆祝佳节。
韩国
韩国人在元旦这一天,全家除了团聚饭宴外,还要进行祭祀祈祷等活动。男孩子多半去放风筝,女孩子则跳跳板。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新年前夕,沿海的斯瓦希里族人家家户户要用木炭爆玉米花撒在物内的各个角落,以示驱散妖魔,祈求幸福;用玉米和菜豆煮饭盛于碗盘放在门前,供串亲的过路人随便食用。元旦那天,人们鸡鸣即起,姑娘们身着彩裙,走门串户唱民歌;早餐后,鼓乐齐鸣,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到海滩洗澡,以示洗去污秽,健康欢乐地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