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的国家为少将什么职位

伊朗的国家为少将什么职位

发布时间:2024-01-19 08:13:19

⑴ 伊朗军衔最高仅为少将,为何他们的军衔等级相比其它国家要低很多

伊朗国家的军衔最高实际上不是少将,只是伊朗在和平年代时最高军衔是少将。总的来说,伊朗的最高级军衔是上将,但是在目前的世界正处于和平时期,都处于“够用”的原则,没有必要授予最高的军衔,所以现在伊朗最高的军衔是少将。

目前的伊朗一共有着三大武装力量,分别是:伊斯兰共和国军、伊斯兰革命卫队和警察部队。伊斯兰共和国军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最高指挥的军衔就是少将,其中就有苏莱曼尼被提升为少将。苏莱曼尼最开始只是一个二级准将的军衔,但是因为他是专门执行海上任务的,所以苏莱曼尼很快就被提升为一级准将。之后不久他就成为了海外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所以就被提升为少将军衔,与总参谋长的军衔一样。

⑵ 被美国干掉的那个伊朗军官在国内相当于什么职务

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

被美国人暗杀掉的那个伊朗军官

在国内相当于什么职务,

他是伊朗国内圣城旅的指挥官。

军衔是少将。

但是伊朗最高的军衔就是少将,

所以它相当于国内的最高军衔

,也就是上将,

至于圣城旅

是相当于特工组织的一个半军事化半特工的组织。

所以他的权利是相当大的。

近乎于国内的国安局的头头。

他在伊朗国内

除了哈梅内伊可以管理他以外,

其他没有人可以指挥得动他。

⑶ 尹郎什么军衔最高

伊朗军队的最高军衔是上将。但在和平时期,其最高军衔只是少将

在伊军的军衔体系中,理论上设尉官四级,即:少尉、中尉、上尉、大尉;校官三级,即:少校、中校、上校;将官五级,即:二级准将、准将(一级准将)、少将、中将、上将。由此可见,其最高军衔应该是上将。不过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军衔设置和授予,在和平时期都是遵循“未必封顶,够用即可”的原则。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和平时期各国常备军的数量通常有限;另一方面是一旦战争爆发后,军队肯定大规模扩编、或者对功勋卓着的将领进行奖励或晋升,这就将面临直接触及军衔“天花板”的问题。

以伊军为例,目前的伊朗军队的总兵力不过60余万人,三级(即二级准将、准将、少将)将官设置已经足够用了。所以别看其现役军官最高军衔仅仅为少将,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其“实际需求”即可。

另外,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这个特色反应到武装力量的建设上,其具体的指挥序列是:武装部队总司令由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担任(无军衔)。总司令下面设一名现役军官担任的“总参谋长”,负责协助总司令处理军机大事,和平时期军衔一般为少将

⑷ 谁知道二战时日、德、美、英、中国军队的军衔等级

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设置不同:多数国家军官分将、校、尉三个等级;部分国家在将官之上还没有帅,军衔分帅、将、校、尉四个等级。还有一些国家把准将作为非将非校的特殊军衔。另有个别国家把准尉当作不同于尉官的单独一级军官军衔。士兵军衔,各国通常分为军士(士官)和兵两个等级。如此细分起来,各国军衔最多可分为帅、将、准将、校、尉、准尉、军士、兵八个等级。
帅目前,俄罗斯、朝鲜、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蒙古、古巴、英国、法国、印度、泰国、阿富汗、葡萄牙等十几个国家设有帅军衔。美国于第二次民办大战后期正式设立的五星上将衔,等同于盟国的帅。除朝鲜之外,其他国家的帅目前只有一级。不少国家的帅衔一般只在战时授予功勋卓着的高级将领,平时很少有人被授予。如美国目前已没有在世的五星上将;法国的帅,也是作为荣誉军衔,只授予德高望重的逝世上将;印度历史上也只有一人荣获帅军衔,他是第三次印巴战争时期的陆军参谋长马尼克肖。还有个别国家,并未正式设帅衔,但在战时曾有人被授予帅军衔。如芬兰法定最高军衔为上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军队总司令曼纳海姆曾被授予帅军衔。
将军世界上共有100多个国家设有将官军衔。其中,多数国家的将官分为四级。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和一些较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四级。前苏联、东欧各国、朝鲜、越南、蒙古、古巴等国的将官一般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不设准将。只有波兰例外,将官设五级(大、上、中、少、准将)。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既不设大将,也不设准将,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三级。以英国为首的英联帮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准将既不算将官,也不算校官,而是作为将、校之间的特殊军阶看等。因此,这些国家的将官军衔实际上大多为少将至上将三级。一些中、小国家,将官等级少,有的以中将、少将或准将为最高军衔。拉美一些小国,如厄瓜多爾尔尔、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的将官只有一级,就叫"将军"。
有些国家将官的衔称比较特殊,如日本的将官称"将一"、"将二"、"将补",通常译为上将、中将、少将。越南海军将官军衔分为"海军都督"、"海军副都督"、"海军准都督",应套译为海军上将,海军中将、海军少将。瑞士高级军官军衔分四级;将军、军长、师长、旅长,分别相当于别国的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智利陆军将官设四级,衔称为上将、四星中将、中将、少将。
校官所有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有校官军衔。东、西方各国绝大多数都设上校、中校、少校三级,只有中国和朝鲜校官为四级,多一级大校。越南虽然也设大校,但已于1982年取消了上校衔,实际上也是分三级(大校、中校、少校)。日本中级军官军衔称"佐"。旧日军军衔佐官设大佐、中佐、少佐三级,相当于别国的上校、中校、少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自卫队军衔佐官设一佐、二佐、三佐三级,亦相当于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西方和第三世界国家一般都设上尉、中尉、少尉三级尉官军衔。前苏联、东欧各国和朝鲜、越南、蒙古、古巴、阿富汗等国设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四级、大尉军衔一般授予连长,这与西方国家的上尉实际上是同一个等级。前苏联的大尉在西方被译作上尉,上尉被译作"上级中尉",与西方国家的中尉列为一格。现在译作上尉的俄文原词,系由"资深的"和"中尉"组成,说明前苏联原本也是把它作为中尉里面的一级看待。此外,前苏联的初级军校毕业学员一般授予中尉军衔,少尉衔基本不用;波兰不设少尉,而设大尉、上尉、中尉;罗马尼亚男军官兵最低军衔是中尉,少尉是专为女军官设的。因此,也有将前苏联、东欧等国的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依次译作为上尉、中尉、少尉、准尉的。有些国家将准尉列为尉官的最低等级,因此,尉官等级较多,一般为四至五级,最多的达七级。如土耳其、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墨西哥等国尉官设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四级;以色列、智利设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五级;巴拿马设上、中、少尉和一、二、三、四级准尉,多达七级,是世界上尉官衔级最多的国家。
军士军士是介于军官或准尉与兵之间的一个等级,亦称为"士官"。各国军士等级差别较大,多数分三级或四级,分三级的通常为上士、中士、下士;为四级的一般为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波兰、意大利、阿根廷、秘鲁等一些欧美国家,军士设六至七级。而目前我国设士官八级(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四级)、军士三级,共计十一级,是当今设军士等级最多的国家。
兵兵是军衔等级体系中最低的一个层次。多次国兵的衔级设二--三级。前苏联、东欧国家和朝鲜、蒙古、越南、古巴等国,均设二级:上等兵、列兵;美、英、法、意等国设三级: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或新兵);德国、日本等国设四级别;印度则设五级;而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荷幸、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只设一级。

编制军衔

又称“职务军衔”,就是对军队的每一个职务所规定的军衔等级。军人个人的军衔必须是在其所担任职务的编制军衔范围内授予或晋升。世界各国军队一般都规定有编制军衔,但编制幅度不尽相同,有的一职编一衔,有的一职编数衔。规定一职编一衔的英美等国家,辅以临时军衔制度,来调整新者军官的利益关系,规定一职编数衔的国家,则用编制军衔的幅度来调整新老军官的利益关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军衔,基本上实行一职编两衔的制度,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正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编制军衔为上将,其他各职级的编制军衔为: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军衔等级介绍


帅这个比帅更高的头衔,起初并不是军衔称号,而是一种荣誉封号,用来授予本国或同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时也授予皇家成员和国务活动家。1569年,法国的查理九世国王,封其弟弟昂茹公爵为帅。
此后,到19世纪的3个世纪里,法国、奥地利、罗马帝国、俄国等国家,先后享有帅封号的共约三十人。
1716年俄国陆军条令规定,帅为俄军最高军衔,1727年将这一军衔授予缅希科夫公爵,帅开始成为军衔称号。后来设过帅军衔的国家,仅有前苏联、西班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少数国家,目前世界上已没有这一军衔的设置。
帅在中国近代,曾作为军队最高统帅的名称出现过。清朝末年,一度以皇帝为陆海军帅。中华民国前期,以大总统为陆海军帅。1923年,广东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帅。1926年,张作霖在北京自称为安国军帅。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规定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帅名称遂中止使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8月12日国民党国防最高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帅”,即最高统帅之意,并非实际职务和军衔。所以1945年 9月蒋介石在给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命令中,签署的职衔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


这个地位显赫的头衔,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两种含义:一是官职名称,二是军衔称号。
法文帅一词源自古上德意文“马”和“仆人”。在中世纪的法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帅是军队中的一般官职,他负责军队的行军队形和作战队形,监督警卫勤务的执行,管理军队庶务以及指挥前卫,选择营地等工作。在中国,汉语帅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前633年的春秋时期,当时只是表示对“将帅之长”的称呼,还不是官职名称。从南北朝起,帅逐渐成为战时统军征战的官职名称,如北周宣政年(公578年),宣帝宇文氲任命其叔父宇文盛为“行军帅”,率军作战。隋、唐、五代和宋朝,战时都设帅职务,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皇位以前曾担任过“西讨帅”。当时的帅按其职权轻重和执掌分工, 大都冠以不同名号,如“天下兵马帅”、“兵马帅”、“行军帅”、“行营帅”,其中又有“都帅”、“帅”、“副帅”的等级之分。金朝战时设帅府,任命不同级别的帅,专掌征讨之事。朝各道、州,凡有军旅之事的地方,都设都帅府或帅府、副帅府,任命不同名号的帅,掌管当地的行政及军事大权。明朝韧年,在枢密院之下设诸翼帅府,任命帅、同知帅等官职,统军征战。、明两朝的帅职权较前减轻,仅为二、三品官职。
帅一词用以表示最高军衔,始于 16世纪的法国军队。1559年----1560年,法兰西二世首次授予四名高级将领以帅军衔称号,至 19世纪拿破仑一世,法国先后有 44人被授予这一军衔。继法国之后,帅军衔先后被许多国家所采用:16世纪有日尔曼各国,17世纪有奥地利、俄国,18世纪有英国,19世纪有西班牙、土耳其、意大利、日本,20世纪有阿富汗、印度、泰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中国、前苏联、波兰、罗马尼亚、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芬兰、埃及、苏丹、扎伊尔、乌干达、巴西等国。有的国家将帅区分为不同等级。帅级别设置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设有苏联帅、苏联帅、主帅、帅四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的帅区分为帝国帅和军种帅两个级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帅,区分为帅和次帅两级;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5年的法律文件规定,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帅,帅设而未授,授予帅军衔的有10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有的国家还将帅区分为不同种类。一般分为陆军帅、海军帅和空军帅三种;前苏联还在陆军中又区分为炮兵帅、装甲兵帅、工程兵帅、通信兵帅等。

大将
一些国家将级军官中最高一级的军衔称号。大将军衔最早由苏联红军设置,1940年5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命令,将高级军官军衔改称将官,大将为陆军将官中最高级别,与海军帅等同。1943年设置了空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和通信兵帅后,大将军衔只在诸兵种合成军队中设置,与军兵种帅属同一级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一些国家以及朝鲜、越南、古巴、尼加拉瓜、缅甸等国也相继设置大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一1968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也设有大将军衔,授予大将军衔称号的共10人,他们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上将
许多国家将级军官中最高级别的军衔称号。上将在英语中与“将军”为同一个词(General),但在法、德等语中则是在将军之后加一个名词或形容词构成,法语为“集团军将军”(Gneral darmee),德语为“最高的将军”(General oberst)。最早的俄军上将军衔由彼得一世设立,根据 1716年陆军条令规定,俄军上将担任总司令官,级别相当于帅,有权领导将军“军事会议”。
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和国家军事体制的发展,有的国家遂将上将区分为几个等级。最早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授予潘兴以五星上将称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大战结束后,授予马歇尔等 8人以五星上将称号,其中陆军 4名,空军 l名,海军3名。中国国民政府时期,于1935年将上将区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三等。特级上将又称五星上将,只授予蒋介石 1人;一级上将又称四星上将,授予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陈绍宽等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 50年代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上将为将官中的第二个级别,全军共授予上将称号者57名。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时,法律文件规定,上将分为一级上将和上将两个级别,一级上将空缺未授,授予上将称号者 17名。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不再设一级上将,上将遂成为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衔称号,是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法定的编制军衔,资深的大军区正职也可以授予或晋升为上将军衔。截至 1996年,有 29名中将先后分三批晋升为上将,人民解放军新的上将总数达到46名。他们是:洪学智、刘华清、秦基伟、迟浩田、杨白冰、赵南起、徐信、郭林祥、尤太忠、王诚汉、张震、李德生、刘振华、向守志、万海峰、李耀文、王海(以上 1988年 9月 14日授予)、张万年、于永波、傅全有、朱敦法、张连忠、曹双明(以上1993年 6月 7日晋升)、徐惠滋、李景、杨德忠、王瑞林、周克玉、丁衡高、戴学江、李文卿、王克、李来柱、谷善庆、刘精松、曹澎生、张太恒、宋清渭、固辉、李希林、史玉孝、李九龙(以上1994年6月8日晋升)、周子玉、于振武、丁文昌、隋永举(以上1996年1月23日晋升)。

中将
将级军官中的一级军衔称号,多数国家属将官的中等级别,少数国家以中将为最高军衔。在多数国家,中将是军长的编制军衔,但在一些国家,如蒙古、以色列、利比亚、索马里、比利时、瑞士、危地马拉、厄瓜多爾尔尔、乌拉圭、洪都拉斯等国,中将则是国家最高军事领导人的军衔称号,因而也是这些国家的将官中最高的一个级别。
中国人民解放军 50年代——60年代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规定中将是军长、兵团级司令员和副司令员、大军区司令员和副司令员的编制军衔,共有 177人获得了中将称号。当前规定,中将军衔可授予正大军区职、副大军区职和正军职;也可授予高级专业技术军官。但目前尚未有人获得专业技术中将的称号。

少将
特级军官中较低的一级军衔称号。世界各国的将官,一些国家以少将为最低的一个级别,一些国家则以准将为最低级别,后者如美、英、法德、意、印、巴等国,前者如东欧国家、日本、丹麦、巴西、哥伦比亚、葡萄牙等国。少将一般为师长和副军长的编制军衔,因而起初在一些国家称少将为“帅将”,现在法文少将仍由“将军”和“师”两词组合而成(General dedivision)中国人民解放军50年代一60年代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规定少将是大军区副司令员、兵团级部队正副司令员、正副军长和师长的编制军衔,10年中共有 1360人获得了少将军衔。当前规定,少将军衔可授予副大军区职、正副军职和正师职军官,高级专业技术军官也可授予此衔。

准将
一些国家的将级军官中最低的一级军衔称号。准将一般是旅长的编制军衔,所以过去一些国家称准将为“旅将”,法文用“将军”和“旅”这两个词相组合即为“准将”。在英国,凡是担任副师长或独立旅(由两个团组成)旅长的准将,属将级军官,而担任相当于其他国家团级规模的旅长职务的准将,则不是将级军官,而是一个受到特别任命的上校,这种准将军衔带有临时性质。在俄国彼得一世时期,只在海军中设准将衔,陆军不设。中国自清朝末年引进西欧式军衔制以后,历届政府都没有设置准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校与少将之间所设的大校军衔,按指挥职权并不比准将轻,但外军往往将其等次排列在准将之下,理由是最低的将官也比最高的校官高一个等级。

大校
少数国家校级军官中最高一级的军衔称号。大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的一级衔称,最初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设置。中国人民解放军于 1955年和 1988年两度实行的军衔制度中,均设有此衔。设有大校军衔称号的国家,还有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摩洛哥。人民解放军的大校军衔称号,1955年----196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规定,可以授予军长、副军长、师长和副师长等四个级别的军官。198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大校军衔可以授予副大军区职、正军职、副军职、正师职和副师职等五个级别的军官。1994年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大校军衔只授予副军职、正师职和副师职等三个级别的军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规定,大校只是副师长的编制军衔。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设大校军衔,有的国家不承认大校是高于上校的一个军衔等级,往往同他们国家的上校对等,在名称的翻译上译为“资深的上校”或“老上校”。

上校
上校一词源自意大利语“(军队之)纵队”。在法国古代的步兵部队中,上校是团长的代名词,l8世纪末法国人往往把团长和上校混为一谈。在俄国,上校一词首先出现在16世纪,当时人们称呼指挥团队的人为上校。1631年,上校代替了督军和团首领的称呼,把担任团长职务的雇佣军官叫做上校。从1632年起,上校作为军衔开始授予新制团的指挥员。清朝末年军衔制传人中国后,清朝政府命名该级军衔称号为“正参领”,是“统带官” (“标”的指挥官,相当于现在的团长)的职务军衔。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将这级军衔称号重新命名为“大都尉”,后北洋政府改名为“上校”。目前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一般都设有上校这一级军衔称号,除设有大校的少数国家外,上校是校官中的最高一级衔称。上校一般为团长的编制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法律文件规定,上校也可以授予副师职军官。

中校
校级军官中间一级的军衔称号。在 17世纪俄国军队的副团长称作中校,后来逐渐演变为副团长的军衔称号。在西欧国家,中校是团队指挥官上校的第一助手。1722年俄国彼得一世在《官级表》中,将中校作为校官的第二级军衔称号固定下来。1935年苏联红军实行军衔制时,校官只设上校和少校两个级别,到 1939年才补充设置了中校。目前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均没有中校军衔称号,一般为副团长或营长的编制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现行法律规定,中校可以授予正团职、副团职和正营职等三级指挥军官和担任高级、中级、初级等所有的专业技术职务的军官。

少校
该词源于拉丁文“大的”、“职位较高的”、“年长的”等词汇,是一个古老的军事术语。四百多年前,西班牙军队最先把少校作为军衔称号使用。16世纪少校这一军事术语传人德国,开始只是作为对担任一定职务人员的称呼,如少校与“城市”一词搭配,即指城市事务管理者,与“钥匙”一词搭配,则指负责要塞门户开关的人。以后德国在建立常备军时,少校便作为军衔称号使用。1698年,俄国为新制团的指挥人员和在俄军中服役的外国人设置了少校军衔,13年后在彼得一世建立的正规军中也开始设置此衔。18世纪--19世纪,俄国一度将少校区分为一级少校和二级少校两个级别,还把少校与岗位相搭配来表示一种固定的职位,如“基地少校”、“门卫少校”等。
现在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均设有少校,为校官中最低的一个级别,一般为副营长的编制军衔,有的国家也规定为营长或特种兵连长的编制军衔。

大尉
该词源自拉丁文“首领”一词派生出的“军事长官”。大尉的称谓首先出现于中世纪的法国,当时是独立军区长官的头衔,职位显贵。后来大尉一词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从1558年起,开始称连长为大尉,军区长官则称总大尉。在俄国,大尉称谓最早出现在16世纪鲍里斯·戈杜诺夫时期,人们称外国雇佣军的队长为大尉,从1647年起,大尉作为一级军衔称号授予新制团的连长,到18世纪初,所有正规军的连长都享有大尉称号。当前,世界各国的尉级军官军衔中,设置大尉军衔称号的,只有东欧国家和越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尼加拉瓜、阿富汗等少数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日本尉官中最高级别的军衔称作大尉,但他们不设上尉,大尉是高于中尉一级的军官,故译成汉语应称上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 50年代一60年代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设有大尉军衔,是尉级军官中最高的一个级别,授予副团长、营长、副营长和连长。1988年实行的新军衔制,不再设置该衔。

上尉
该词来源于拉丁文“首领”,是一个最古老的军事术语。西方陆军最早的组织形式是被称作“连”的单位,每个连由一名上尉指挥,当时的上尉是一种职称,在德文中至今上尉和连长是同一个词(Hauptmann)。这个词由“头”和“人”两词组合而成,表示一个地位显赫的人,过去一般是对首领或司令官的称呼。以后,上尉逐渐演变为担任连长职务者的军衔称号。当今世界上凡是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设有上尉军衔,在绝大多数不设大尉的国家中,上尉是尉官中的最高级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上尉,是副营长、连长和副连长的编制军衔,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直接获得此衔。

中尉
该词源自法文“代理人”、“副职”。中尉作为军队职务名称,最早出现在法国,1444年法国军队将担任副队长的首领称为中尉,到 15世纪末中尉成为对副连长的称呼。从17世纪下半叶起,中尉成为法兰西等西欧国家陆军和海军的军衔称号。俄国军队17世纪中叶在新制团设置了中尉军衔,起初授予步兵连和骑兵连的副连长,后来中尉被任命担任连长。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都设有中尉军衔称号,一般为副连长的编制军衔。有的国家还将中尉区分为一级中尉与二级中尉两个级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中尉,是连长、副连长和排长等初级军官的编制军衔,大学本科毕业后的军人可直接获得中尉军衔。

少尉
该词源于法语“代表”,是法国古代对步兵和骑兵部队中掌旗军官的称呼。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起,少尉被确定为法国最低一级军官的军衔称号。在德国,1500年前后,人们用由法国传人的该词称呼某些军事长官的代表或其他公务人员,约l8世纪后称军队中最低一级的军官为少尉。在俄国,少尉军衔设于1703年彼得一世时期,在1722年颁布的《官级表》中,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一直沿用到1917年。现在,少尉是绝大多数国家尉级军官中最低一级的军衔称号,少数不以少尉为尉官最低军衔的国家,有两种情况,一是不设少尉军衔,以中尉为尉官最低衔,如蒙古、波兰和罗马尼亚的男军官;再是将准尉列入尉官等级,以准尉为尉官最低衔,如阿富汗、土耳其、阿根廷、智利等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少尉,是排长的编制军衔,大学专科和中等专科学校毕业担任军官职务者,或由士兵经短期培训后直接提升为基层军官者,一般授予少尉军衔。

准尉
该词源自古斯拉夫文“旗”,1649年俄国军队首次称旗手为准尉。旗手通常是从最勇敢、最健壮、经过战斗考验的军人中挑选任命的。彼得一世建立正规军时,于1712年正式设立了准尉军衔,作为步兵和骑兵中的最低官衔。在 1722年的《官级表》中,将准尉分为两个等级,“下级准尉”列入军士的等级,准尉列入尉官行列。准尉是一个特殊的等级,准尉制度在国际上很不统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的国家设置,有的国家不设,两者的比例大体是 4:6;二是设置准尉的国家,对准尉的地位规定不一,有的列入尉官等次,有的列入军士级别,有的则将其列为军官与军士之间的一个非官非士的独立等级;三是对准尉有的国家分级,有的国家不分,分级者所分数量多少不一,阿尔及利亚分两级,印度分三级,美国分四级,玻利维亚分五级,原捷克斯洛伐克分六级。军衔传人中国后,清朝政府规定设准尉衔,称之为“额外军官”;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历届政府也规定设置该衔,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沿用清朝名称,北洋政府改称“准尉官”,国民政府称“准尉”和“准佐”,明文规定“不列入官等”。中国人民解放军50年代一60年代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立法文件没有规定设置准尉,但实际上授有准尉军衔,全军最多时拥有十一万余人。当时准尉为副排级人员,算干部但不算军官,在军队内部称之为“预备军官”。1988年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准尉没有列入军衔等级体系,五六十年代由准尉担任的工作分别由少尉、军士长或文职人员担任。

士官
一些国家军衔体系中低于军官、高于军士的军衔称号。只在少数国家设置,如西班牙、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时,始设此衔,是士兵军衔中最高的一级衔称。士官军衔分为军士长和专业军士两个类别,二者在等级体系上无相互从属和递进关系,是相对独立而平行的两个系统。士官按兵役性质,属志愿兵范围,服役期限较义务兵为长,退出现役后可享受转业待遇,由地方政府负责安排工作,符合条件规定的还可作退休安置,或者复员安置。有些国家称军士为士官,有的称“非委任军官”,名称不一,但其地位大同小异,都是居于军官、军士之间的一个等级。

军士长
一些国家士官或军士军衔中的最高等级称号。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匈牙利及卢森堡、秘鲁、智利、委内瑞拉等许多国家设有此衔,有的国家还将军士长区分为若干等级,如美国的军士长包括一级军事长、二级军士长和三级军士长,另外在军种部、军队院校和各级部队,还设有总军士长,是各该单位士兵的总头目,地位颇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士长军衔,授予经过军队院校培训,被任命担任基层行政或者专业技术领导职务的士兵。从 1993年 4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决定起,军士长划分为四个级别,一级为初级,可按服役年限逐级晋升。一级晋升二级、二级晋升三级的期限各为 4年,三级晋升四级的期限为5年。

专业军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军衔中的一类衔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规定,专业军士军衔,授予服现役满5年以上、自愿继续服现役、经批准担任专业技术工作职务的士兵。专业军士区分为一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三级专业军士和四级专业军士四个级别。专业军士

⑸ 为什么美国不惜用导弹将苏莱曼尼炸死


不论苏莱曼尼生前到底做了什么,但美国公然杀死一个国家高官,可见美国是多么的霸道。美国一直以来充当世界警察,恬不知耻要扮演世界和平的天使,实际上它才是最大的魔鬼,当今世界的这些战乱,基本都与美国有着莫大的关系,它真的就是一个搅屎棍,唯恐天下不乱!

⑹ 伊朗军衔最高仅为少将,为何他们的军衔等级相比其它国家要低很多

这只是一种错觉而言,其实现在很多国家所授予的最高军衔是少将,主要原因还是伊朗处于和平时期(和平一词在此处是对比而来的,虽然伊朗仍然处于战乱频繁的中东,但相比于世界大战而言,已经算是小规模的战役),在和平时期,很多国家都遵循着“够用即可”的原则。所以往常听到的有较高军衔的国家,一般而言这个国家的兵力基数比较庞大,所以才要不设封顶,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做出对应的调整。

最后如果伊朗爆发大规模战争与冲突,伊朗军队扩充兵力下,很多军衔都会被拔高的,那时候少将立刻变成上将也是有可能发生的。苏莱曼尼虽然不是伊朗革命卫队的总司令,但是因为其在国内巨大影响力以及其军事能力,破格被提升为少将军衔。

⑺ 少将的行政级别是什么

少将作为军队中军官的一种军衔,在部队中一般属于正军级或者仔盯副军级的职位,退休年龄大部分都在60岁左右,在退休后享受的是副部长级的待遇,如果将“少将”放在地方上就属于省份中的部级干部,地位没有省长高,相当于省份中一个厅级干部职位。
他们退休前能做到少将级别,说明他们对我国的军事方面也是作出了不少的贡献,那么在他们退休以后的待遇会是怎样的呢?其实这样和我们普通人的退休金是一个道理的,一般是要看一位军人他的工资军龄职位和功劳等在没有退休前的生活补贴是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的,把这些加起来大概也会有一万多元甚至更多。
他们是我国的公职人员,所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有非常多优惠政策,国家会给他们配一套大约200平米的房子,在外出时也会有专车接受,甚至在出游时乘坐的交通工具都是最好的,并且他们在去参观旅游景点时也是不用买门票,在医院就诊时也会有专设的军人窗口他们也是不用排队的还有很多优惠政策。
除了上面所说的正游燃副军长和师长,还有一些集团军的参谋长,或者是旅长也可以被授予少将军衔。所以说有少将军神戚虚衔的人在军队里面官职大小浮动比较大,下可以到师长,上可以到军长。
那么对于行政级别来说,军队里面的少将到底相当于什么行政级别呢?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少将对应的军队职务幅度比较大,在军队里面担任的职位不同,就算同样是上将军衔,对应的行政级别也不同。
少将的上顶正军职别,对应的是地方行政级别里面的省部级副职。如果是副军职务被授予少将,对应的是厅局级正职。如果是正师级职务被授予少将,对应的是厅局级副职。
法律依据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1994修正
第二章现役军官军衔等级的设置
第七条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
(一)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二)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三)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阅读全文

与伊朗的国家为少将什么职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旅游护照如何办理 浏览:778
伊朗为什么叫波斯猫 浏览:938
印尼的三宝是什么意思 浏览:223
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哪个更好 浏览:691
伊朗这个国家以前叫什么名字 浏览:221
在印度尼西亚打工的中国人感染新冠病怎么弄 浏览:439
伊朗藏红花为什么涨价 浏览:88
美国怎么把伊朗将军杀了 浏览:752
中国大刀螳螂如何看公母 浏览:753
中国太空私营企业有哪些 浏览:517
英国怎么解决童工问题 浏览:612
雷波县的中国人民银行在哪里 浏览:224
印度为什么爆发尼帕病毒 浏览:152
英国坦克团有多少个 浏览:756
越南进口蜂胶多少钱一盒 浏览:601
去意大利怎么查护照 浏览:778
肺炎怎么传到意大利 浏览:294
想去中国留学读什么专业 浏览:84
越南肺结核怎么防护 浏览:42
嫁伊朗人怎么办 浏览: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