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换总统能否换来新外交
卡利巴夫和贾利利一直被认为是强硬保守派的代表。因此,罗哈尼在电视讲话中表示,自己在此次大选中的胜利是“温和路线战胜了极端主义”。 这显然摆出了与即将卸任的总统内贾德大为不同的姿态。但问题是,伊朗的温和与强硬派之间的鸿沟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在颇具特色的伊朗政治体制之下?伊朗换总统,能够换来新政,尤其是换来新的外交局面吗? 改革者的身影与背影 罗哈尼在竞选总统过程中,能够脱颖而出,无疑与他改革者的形象有着重要关系。现任伊朗总统内贾德,也曾在内政上进行过改革。内贾德对内走的是民粹主义道路,对石油、农产品等进行了大量补贴,但因为多种原因,内贾德的举措并没有使伊朗的民生状况得到实质性改变,通货膨胀、失业率至今居高不下。 与惨淡的内政相比,内贾德在国际社会则赚足了眼球。他不仅在八年前就任总统伊始就重启铀浓缩计划,从而使伊朗核危机变得家喻户晓;他更在一切可资利用的场合有理或者无理地批评美国,有时也顺便批评欧盟。内贾德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一起成为了让美国颇为头疼的两个人物。伊朗与美国的交恶,造成人们对美伊关系有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一旦美国在波斯湾有所举动,就引人猜测可能是美国对伊朗动武的信号。内贾德对美欧的强硬外交,使得伊朗在其任期内的国际环境不仅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变得更糟。 现今的这位新总统,精通多国语言,拥有英国大学的博士文凭,又以温和保守派、改革者的形象出现,反映出了伊朗民众对于改变伊朗现状的渴求。罗哈尼在竞选过程中还得到了伊朗两位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所领导的改革派的支持。但恰恰是这两位前总统的背影,让我们对罗哈尼能够做出多大的革新,取得多大的成效,有所疑虑。 拉夫桑贾尼于1989年至1997年担任伊朗总统,他在任期内对内倡导私有化,迎合全球化,建立市场机制,但遭到反对派的诸多干扰,成效不大。对外,尽管他希望改善同美国、欧盟的关系,但美伊关系仍旧持续交恶,尤其是从1996年开始,克林顿还不断尝试推出更为严厉制裁伊朗和叙利亚的措施。 1997年至2005年,另一位以改革者形象出现的哈塔米就任总统。哈塔米希望改善同美国、欧洲的关系,也的确与欧盟在经贸往来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美国除了在学术交流、民众旅游上变得更为通畅之外,没有其他的起色。小布什在2002年初的国情咨文中更是将伊朗列为三个“邪恶轴心”国家之一,而这正是哈塔米第二任期刚刚开始几个月的时候。 由此可见,改革者在伊朗未必能够真正如他们期望的那样,取得实质性的改革成效,而这种结果的出现又由伊朗的政治体制与外交战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伊朗,真正拥有最高决定权的不是总统,是最高领袖。目前伊朗的最高领袖仍是哈梅内伊。无论是对内政策还是对外战略,最高领袖都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力。总统的权力和行动空间因为政教合一的政治体系,因为最高领袖的存在而大打折扣。 在对外政策上,罗哈尼已经表达出要同美国重新恢复外交关系的想法,但他的这种想法要真正得以实施绝非易事。无论是之前哈塔米这样的改革者还是内贾德这样的强硬者,他们的对外政策的推行都要得最高领袖的认可,或者说是在最高领袖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行使自己的权力。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国家战略制定的核心机构,在这个委员会中,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一般被认为起着重大作用,而这位秘书一般被看成最高领袖的代表。目前担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的正是总统竞争者之一,也是现任的首席核谈判代表,并被认为是强硬保守派的贾利利。由此可见,总统选举中温和派对强硬派的胜利只是相对的。
Ⅱ 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及由来及形势变化
一、伊朗核问题的由来
早在20世纪50年代,伊朗就已经涉足核领域,当时雄心勃勃的巴列维国王试图利用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密切关系,全面实施核计划。1957年伊朗与美国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源的协议,这标志着伊朗正式开始实施核计划。1979年巴列维政权倒台时,伊朗已与外国签署了6个核电站的协议,其中西德帮助建设的布什尔核电站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建设工程。巴列维时代的伊朗一直努力成为伊斯兰国家中第一个拥有核威慑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伊朗核计划处于暂时停滞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伊朗核计划重新全面启动时期。1992年,伊朗与俄罗斯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标志着伊朗核计划进入新的阶段。根据西方情报部门透露的资料,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伊朗已在核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1] 与此同时,伊朗还大力发展自己的导弹系统。1998年伊朗成功地进行了“谢哈布-3型”弹道导弹的试验性发射,射程1300公里,可达以色列,表明了伊朗自身的武器研制和生产能力,加强了伊朗在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战略威慑力。伊朗还在研制射程2000公里的“谢哈布-4型”弹道导弹和“谢哈布-5型”洲际导弹。
伊朗军事力量的发展、尤其核问题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安。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至今,美国和伊朗关系一直处在“冰点”。伊指责美支持以色列搞国家恐怖主义和占领阿拉伯领土,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是世界上“最大的魔头”。美则指责伊支持恐怖主义。美国认为 “伊朗是世界上最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2] “其对阿以和平进程的反对,对地区和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和其寻求制造核武器的努力使其不仅成为邻国的威胁而且成为整个地区和世界的威胁。”[3]小布什总统上任后,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把伊朗、伊拉克和朝鲜三国称为“邪恶轴心”。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十分关注伊朗的核设施,美国也指责伊朗寻求发展核武器。尤其是1995年伊同俄罗斯签署了共建布什尔核电站合作协议后,美如坐针毡,担心伊有朝一日发展核武器,多次敦促俄中止与伊的核合作,但无结果。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指责伊朗发展核武器,直接或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欧盟和俄罗斯不断向伊朗施加压力。美国负责武器控制和国际安全事务的副国务卿博尔顿甚至威胁,美国保留使用军事手段防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权利。美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强了对伊的核监督,称伊在秘密研发核武器。以色列也声称伊在2005年或2006年前可造出核武器,并扬言对此已制定了军事打击计划。
08年国际形势变化.油价上涨,伊朗已有能力进行“工业规模”核燃料生产。
艾哈迈迪-内贾德面对在场的数百名伊朗高级官员和记者说,“从今天起,伊朗已经加入能进行工业规模核燃料生产国家的行列”。
Ⅲ 为什么美国不敢打伊朗
首先,美国自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还有尾巴,美国军队的作战能力是全球最高的,能同时应付两场战争,所以在没有处理完这两场战争前,美国不会考虑第三场战争。
其次,美国国内最近经济有些吃紧,开战就意味着大把的票子哗啦啦的出去了,所以美国目前更需呀用其他手段。
再次,打伊朗需要理由的,现在伊朗和美国闹得很僵,其实几十年了一直都是很僵,冲突包括小规模作战也经常有的。目前美国没有攻打伊朗的正式理由,当然,理由这个东西只要需要总会有的,关键是美国目前不需要。
最后,伊朗的实力确实比伊拉克阿富汗这些国家要强的多,人口和面积都是没法比的,伊朗人口7500万,战时动员能兵力理论上能到800万左右,实际上估计到500万也可以,因为伊朗有比较完善的基础工业体系,尤其是军工体系。
伊朗有164万平方公里国土,算上海洋国土接近200万平方公里了,面积是伊拉克的4倍到5倍那么大。
伊朗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正规军70万左右,还有几十万的准军事武装,训练优良,战斗力很强。
伊朗军队武器装备也比较先进,而且很多装备能够自己生产,这点比伊拉克强好多。
伊朗国内比较稳定,国民比较团结,没有太强大反对派,而且国家有一个精神领袖是超出政党之外的。伊朗人均GDP是6000多美元,比中国高很多。
伊朗和俄罗斯还有中国有各种各样的说不清的联系,这个也是美国需要顾忌的。
所以如果美国打伊朗理论上讲,胜利应该没问题,毕竟伊朗再强,也没法跟美国比。但是美国也清楚,打伊朗的话,投入地面部队后,伤亡会比伊拉克和阿富汗加一起还要高几倍,这个伤亡数字美国可能承受不起。主要是在付出巨大伤亡后,能看到什么样的结果还真不好说,现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就是例子。
Ⅳ 如果美国与伊朗发生战争,你会偏袒哪一方
首先表明个人立场,在我个人看来打倒美帝国家是目前全世界人民想都希望的一件事情。当然这样说可能比较夸张,但是在我个人看来的话就是如此。要知道目前的国际形势就是这样,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讲,永远都是支持多边贸易国家反对单边贸易国家的。更何况美国根本不是什么好鸟,所以说让我支持美国显然是不可能的。
其次还有一点,我国向来跟中东地区诸多国家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如果美国一旦同伊朗发动战争的话,那么接下来中东地区很有可能会由以色列接手,这样一来的话,几乎等于美国操纵了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如此一来,对于我国的发展将会更将不利。
当然以上这几个观点仅仅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个人对于美国的看法。美国一直实行的是单边贸易,这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种极为霸道的贸易方式。长久下去的话,只会对美国有利。会让其他国家的发展受到限制。其次还有一种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国情的原因,我个人不能接受这个世界让美国一直操控下去。
Ⅳ 若美国现在对伊朗直接进行军事打击,伊朗抵抗时间会比当年伊拉克长吗
我觉得如果美国真的对伊朗直接进行军事打击,伊朗的抵抗事件一定会比伊拉克长,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伊朗都比伊拉克的实力是强的。
首先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上来讲,伊朗就要比伊拉克强大的多,伊朗的国土面积要比伊拉克大便,且人口数量也要比伊拉克的多,所以美国如果直接想消灭伊朗,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且其实伊朗是不惧怕的,因为他知道美国其实根本不敢攻打伊拉克,别看美国的态度十分强硬,但是美国也是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地位的。不得不说伊朗的地理位置是十分优越的,与很多国家都相邻。如果美国真的开始攻打伊拉克,一定会有很多国家暗中帮助伊朗,美国在这一点上不是不知道,所以其实美国虽然说想要压制伊朗,但是他们却不敢直接出兵攻击。
Ⅵ 普京突然出访伊朗,会不会像安倍一样遭到枪杀
普京作为国家领导人会有这种遇袭的可能性,但是他的安保团队大概率不会让恐怖分子得手。
普京此次出席伊朗其实是对美国拜登出席以色列的一次回击,作为一个向来硬气的国家领导人,普京的这种“宣战”行为一直让他的敌人们恨得牙痒痒,我们也可以猜测到普京这些年来遇到的刺杀行动绝对不会少,然而他却一直平安无恙,我认为他此次出访伊朗更加不会有危险。
最后,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是很高的,而且俄罗斯人敢于报复的形象深得人心,任何一个想要挑衅俄罗斯的势力在行动前都会认真分析这样做的利弊,刺杀普京的后果目前大概没有哪个势力能够承受得起。
综上所述,普京和安倍的政治地位、安保团队实力相差悬殊,普京不会遭遇与安倍类似的事故。
Ⅶ 伊朗目前还受哪些制裁
对伊朗制裁的现状
自2003年伊朗核问题成为国际焦点以来,美国持续加大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力度。迄今,美国已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四个制裁伊朗决议,即2006年第1737号、2007年第1747号、2008年第1803号与2010年第1929号决议。此外,美欧还出台单边制裁法案,并敦促日本、韩国、中国与印度跟进对伊朗制裁。
(一)美国加大制裁力度,集中在能源、金融两大关键领域进一步打击伊朗
第一, 为了强化对伊朗原有制裁措施的效果,2011年12月31日,美国公布《2012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重点强化对伊朗中央银行及相关银行的金融制裁。法案第1245条规定,自2012年6月28日起,如果某个国家的金融机构继续通过伊朗央行从伊朗购买石油,美国就切断该国所有金融机构与美国银行体系的联系,这是美国第一次将金融制裁扩大到所有外国金融机构,目的是切断伊朗中央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
第二,2012年7月12日,美国财政部再次推出新制裁措施,将制裁范围从金融扩展至贸易、能源和人员等多个领域。
7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对伊朗能源和石化部门采取额外制裁措施,同时还对向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朗蒂夫国际贸易公司和伊朗中央银行提供物质支持,或者向伊朗政府提供金融帮助的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目的是进一步深化细化制裁措施,阻挠伊朗采用其它途径规避制裁。
第三,2013年1月2日,美国公布新财年《国防授权法》,不但加强在能源、船运、造船领域的制裁外,还将限制伊朗在贵金属、石墨、铝、钢铁、冶金用煤和一些商业软件领域的贸易,并特别规定限制易货交易,防止伊朗规避制裁。
(二)美国敦促相关国家加入制裁伊朗行列,加剧伊朗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