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为何是一个不懂政治的商人
原因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是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一个代言人,也只是将美国带入乱局中的一份子。或许原先在航空制造和石油行业上能够有所建树,在自己的律师生涯和国会议员中也可以说是胜任,但是在美国国务卿这个位置上做的并不合格,造成美国外交和国内事务上的一个被动局面。
“史上最差国务卿。”《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不久前如此评价美国现任国务卿迈克·蓬佩奥。这位公然宣扬“撒谎、欺骗、偷窃”的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就任国务卿两年多来,不仅让国务院士气跌入谷底,更让美国外交政策陷入泥潭,让美国国际信誉蒙尘。
(1)伊朗一共有多少国会议员扩展阅读: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他被任命为美国中情局局长。2018年3月,特朗普提名蓬佩奥取代蒂勒森出任国务卿。他任国务卿后,美国在伊朗核问题、巴以问题和朝核问题上的政策饱受诟病。他大力推行的“抹黑外交”“施压外交”“制裁外交”令美国在国际上引起争议。
蓬佩奥上任后不到两周,美国正式退出伊核协议,随后重启对伊朗的全面制裁。两年多来,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遭到国际社会批评,也未能迫使伊朗屈服。在巴以问题上,美国不顾国际社会反对,不仅把美驻以使馆迁往耶路撒冷。
还公开为以色列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开绿灯”。美方今年年初公布的“中东和平新计划”遭到巴方明确拒绝,巴以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朝核问题上,美国也陷入尴尬。两年多来,虽然美朝领导人多次会晤,但双方在半岛无核化问题上的分歧依旧难消。
就无核化的定义和实现路径始终无法达成共识。2019年8月,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崔善姬批评蓬佩奥涉朝言论“越过了红线,不仅使准备恢复的朝美工作磋商很难召开,而且将进一步恶化朝美关系”。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蓬佩奥诬称中方隐瞒新冠肺炎疫情。
威胁美国将退出世卫组织,推卸美国抗疫不力的责任。《华盛顿邮报》网站发表评论指出,在此非常时期,蓬佩奥无心促进国际社会联手抗疫,对盟友的援助许诺只是“空头支票”,他更关心的只是如何借机打压对手。
B. 伊朗门的事出有因
里根政府为何竟同被他们称为“邪恶之国”的伊朗打起了交道?而伊朗又如何接受了“大撒旦”的橄榄枝?说来话长。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曾经繁华一时,如今却成了世界闻名的恐怖之都。各派不同的政治和宗教组织为了各自不同的利益,在这里进行着激烈的较量,炮战,枪战,暗杀,绑架,劫持飞机等等恐怖事件层出不穷。矛盾的焦点是阿拉伯民族与以色列的激烈冲突,而美国长期执行一条纵容偏袒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扩张的政策,激起了阿拉伯人对美国的仇恨,自然,美国人成了某些阿拉伯激进组织搞恐怖主义活动的活靶子。
1984年3月,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一等秘书,中央情报局贝鲁特站站长巴克利遭绑架。此后一年多内,又先后有6名美国人遭到绑架,酿成了使里根政府伤透脑筋的人质危机。绑架者向美国政府提出了释放人质的 3 个条件,即释放1983年因参与策划和袭击美国驻科威特大使馆而被科政府投入监狱的17名囚犯;美政府对以色列施加压力,释放被以色列和南黎巴嫩军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人;提供贷款,开发南黎巴嫩。绑架者扬言,美政府若不答应其条件,人质将被逐个处决。
人质危机引起了美国国内各界的严重关注。里根政府一方面声称要作出强硬反应,拒绝与恐怖主义者妥协;一方面又绞尽脑汁寻求人质获释的途径,但收效甚微,时间越拖越久。绑架者似乎不耐烦了,他们说到做到,1985年下半年,在被绑架一年多后,巴克利的尸体出现在照片上。
里根总统在处理人质危机问题上的无所作为引起国内舆论的强烈不满,一些国会议员和新闻记者纷纷抨击政府“遗弃”人质。此时美国正值中期选举的前夕,执政的共和党内部一些人也要求里根尽快想出办法,以缓解舆论压力,增强共和党人的选举资本。内外交困,里根寝食难安。
真是没有办法吗?不是。在美国政府为人质释放所作的种种努力中,他们发现,要找到一个既不答应绑架者提出的条件而又能使人质获释的办法,那就不能不与美国的冤家——伊朗打交道。因为伊朗对绑架者有勿庸置疑的影响。这一发现使美国政府啼笑皆非。
正当里根政府苦恼之际,1985年8月,从贝鲁特和海牙国际法院传来了信息:伊朗政府内部至少有一个派别的人对恢复同美国接触感兴趣,急切地希望同美国坐在谈判桌前。这一消息使白宫格外兴奋,里根当即召集国务卿舒尔茨,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国防部长温伯格和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等进行紧急磋商。里根认为,应该接住德黑兰抛出的红线,同伊朗谈判不仅可以为人质获释带来希望,而且还能着眼于今后,即寄希望于霍梅尼之后,使美国“重返”伊朗。同伊朗恢复关系,对于美国搞活它在整个中东地区的一盘棋是有巨大好处的。
而伊朗这方面,由于它同伊拉克打了6年,国库空虚,武器不足,经济上处于困境,国际上处于孤立境地,因而伊朗也有与美国做交易的愿望。这一政策更多地反映了以议长拉夫桑贾尼为首的温和派的主张,并得到了最高领袖霍梅尼的首肯。霍梅尼曾说:“如果我们走一步,大撒旦就会走100步!”
在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兴致勃勃的里根最后拍板:立即进行美伊秘密接触。这一任务交给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具体承办。另有报道说,早在1985年初,里根就批准了一份由麦克法兰拟定的计划,通过以色列向伊朗供应武器和零部件,改善美伊关系,使伊朗帮助释放美国人质。该项计划由麦克法兰和其助手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诺思中校具体负责。
在这场交易中,以色列自告奋勇地承担了掮客的角色。“摩萨特”特务,军人商雅各布・尼姆罗迪曾作为美国的代表,同伊朗实业家马努赫尔・古尔巴尼萨尔商谈具体交易办法。1985年夏,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迈克尔・莱丁在以色列的安排下,在欧洲某地会见了古尔巴尼萨尔。1985年9月3日,以色列官员向麦克法兰转达了伊朗方面的意向,即若美国能向伊朗运送一飞机军火,伊朗将在一天内帮助释放一名美国人质。麦克法兰当即拍板同意。在 1985 年辞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麦克法兰仍继续为美伊交易而奔走。1986年5月,他亲赴德黑兰,钉下以后爆发“伊朗门”事件的楔子。经过多次秘密接触,双方终于达成了交易。
1985年9月,以色列先后两次租用DC—8型运输机满载“陶”式反坦克导弹,飞机零部件和弹药飞抵德黑兰,同期,美国人质本杰明・韦尔获释,美国人终于尝到了甜头。9月14日,里根打电话给佩雷斯,对以色列的合作表示感谢。就在此时,白宫幕僚们在是否继续进行美伊交易的问题上发生了争吵。以舒尔茨,温伯格为首的一方,主张停止美伊交易,而以凯西和新上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为首的另一方则认为,如果需要的话,同魔鬼打交道也是可以的。双方毫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里根为调和双方矛盾,表示暂时停止与伊朗的接触。美伊一度回到互不来往的状态。
但是,问题并未解决、人质危机又紧迫起来,并严重地影响美国的中期选举。里根权衡再三,终于下令恢复美伊军火交易。1980年7月到同年10月,美国先后两次给伊朗运送了军火,美国人质詹森、雅各布森先后获释。参议员邦伯斯估计,美伊军火交易总额可达1亿美元以上。
C. 奥巴马是一个怎样的政治人物简历出身家庭状况
简历:
贝拉克·奥巴马 (Barack Obama) 1961年8月4日出生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母亲是堪萨斯州白人。两人在就读夏威夷大学期间相识。由于父亲此后前往哈佛大学求学,奥巴马从小由母亲抚养。奥巴马两岁多时,父母婚姻破裂。6岁时,奥巴马随母亲和继父前往印度尼西亚生活。
4年后,奥巴马回到夏威夷。中学毕业后,他进入加利福尼亚州西方学院学习,后转入位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1983年毕业。1985年,奥巴马来到芝加哥,从事社区工作。1988年,他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深造,还成为院刊《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非洲裔负责人。1991年在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他返回芝加哥,成为一名律师,并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
1997年,奥巴马进入政坛,当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2000年,他竞选联邦众议员,但没有成功。2004年,他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后引起广泛关注。同年11月,他当选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
在担任联邦参议员期间,他参与起草了有关控制常规武器的议案,推动加强公众监督联邦基金使用,并支持有关院外游说、选举欺诈、气候变化和核恐怖主义等问题的一系列议案。他还出访了东欧、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2007年2月,奥巴马正式宣布竞选总统。他在竞选中以“变革”为主题,强调结束伊拉克战争、实现能源自给、停止减税政策和普及医疗保险等,并承诺实现党派团结、在国际上重建同盟关系、恢复美国领导地位。2008年8月27日,他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同年11月4日,美国媒体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奥巴马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并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奥巴马着有《来自我父亲的梦想》和《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来自我父亲的梦想》是奥巴马的自传,于1995年首次出版。《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于2006年问世,主要介绍奥巴马的政治理想和观点。
奥巴马1992年与米歇尔·罗宾森结婚,育有两个女儿。
出身以及家庭状况:
妻子
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Michelle LaVaughn Obama,1964年1月17日-),是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妻子,随着奥巴马当选第44任美国总统,米歇尔亦随即成为第一位非洲裔美国藉总统夫人,以及个子最高的第一夫人,身高达180厘米(5尺11寸)。她本身也是一名律师,出生及成长于芝加哥南部,曾就读普林斯顿大学及哈佛大学法学院。完成学业后,她返回芝加哥为全美第六大律师行悉尼•奥斯汀律师事务所服务,是芝加哥市长戴利之直属雇员,也为芝加哥大学及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服务。米歇尔早于1980年代末期已结识同于悉尼•奥斯汀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奥巴马,两人于1992年结婚,1998年及2001年诞下长女及次女。
母亲
奥巴马的父亲老奥巴马是肯尼亚人,母亲安·邓纳姆是美国一名白人女教师。两人婚姻没有维持多久,只生下奥巴马一个孩子。后来奥巴马随母亲与继父在印度尼西亚生活4年。
邓纳姆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威奇托,后来随父母移居夏威夷。在夏威夷,邓纳姆与肯尼亚留学生巴拉克·奥巴马(老奥巴马)相遇并结婚,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巴里,即如今的参议员奥巴马。这一段婚姻没有维持多久,随着老奥巴马离家前往哈佛大学深造告终。
邓纳姆后来与印尼留学生罗罗·素托罗结婚,并于1967年来到印尼,也把6岁的巴里带到印尼。
最近传出关于奥巴马的谣言是,奥巴马在印尼生活时,曾在一所极端宗教主义学校就学。但事实是,那只是所普通宗教学校。听到这种谣言时,最惊讶的要属奥巴马母亲的生前好友朱莉娅·苏尔亚库素玛。
苏尔亚库素玛现年53岁,是印尼最着名的女权主义者之一,出版过许多作品,批评极端宗教主义。苏尔亚库素玛说,邓纳姆是一名自由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能说一口流利的印尼语,喜爱印尼文化,虽然对宗教感兴趣,但没有加入任何宗教。
在苏尔亚库素玛雅加达住所的咖啡桌上,摆放着一本相册。相册记载着欢乐时光,照片中的邓纳姆一头活泼的卷发,身穿波希米亚风格的宽松服装,总是面带笑容。
苏尔亚库素玛说:“你知道,安(邓纳姆)是一名白人,虽然她告诉我,她有切罗基人(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血统。”据奥巴马所说,母亲家族一个远祖是纯种切罗基人。
奥巴马10岁时回到夏威夷,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邓纳姆带着她与素托罗生的女儿玛亚又回到印尼。邓纳姆热衷于印尼民间妇女工艺品的制作,比如织布、编筐,成为个中能手。玛亚现在是夏威夷大学一名教授。
苏尔亚库素玛回忆说:“我们都是母亲,我们一起谈论,对于一个母亲来说,与孩子分离有多么难过,但她(邓纳姆)更关心对巴里(奥巴马)的教育。”
奥巴马青年时到印尼看望母亲,苏尔亚库素玛初次见到这名未来参议员。她说:“邓纳姆为他骄傲。我记得,当奥巴马成为《哈佛法律评论》月刊历史上首位黑人社长时,邓纳姆充满骄傲。”
邓纳姆1995年死于卵巢癌。
父亲
父母分手后,在听说父亲1982年在肯尼亚死于车祸前,奥巴马只见过父亲一次。
尽管与父亲相处时间不长,但遗传自父亲的肤色,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成为一面旗帜。他的回忆录1995年首次出版,名为《父亲的梦想》。从政后,奥巴马借用了父亲的名字(巴拉克),在每天别人对他的称呼中,感受父亲留下的烙印。
老奥巴马出生在肯尼亚西部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当过放牛娃,后来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去美国读书,与邓纳姆相遇,生下奥巴马。
奥巴马的祖母和许多亲戚如今仍住在那个小村庄,老奥巴马1982年因车祸去世后也埋在村内。1992年时,奥巴马初访家乡,把未婚妻领进门。
老奥巴马的生平比较复杂。他在肯尼亚时就娶了第一个妻子柯齐亚,并育有两个孩子,儿子罗伊和女儿奥玛。
按照奥巴马的说法,父亲从没真正离开柯齐亚。但邓纳姆说,老奥巴马确实与柯齐亚分开,但“由于结婚时是一个乡村婚礼,所以也没有文件证明离婚”。
老奥巴马和邓纳姆在夏威夷的婚姻也许也没有适当的文件证明。奥巴马在回忆录中说:“这段婚姻如何开始和何时开始依然弄不清,有些细节我永远没勇气弄清。”
老奥巴马离开邓纳姆和两岁的儿子去哈佛读书后,后来带着另一名美国女人露丝回到了非洲。露丝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在肯尼亚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死于车祸。
但是,老奥巴马还经常探望柯齐亚。一名亲戚解释说,根据传统,柯齐亚还是他的妻子。老奥巴马还与另一名肯尼亚妇女生下一个儿子。
梦想
奥巴马身世复杂、经历坎坷,但长大后,在芝加哥市组织慈善事业,逐渐积累名声。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期间,成为《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黑人社长。这个位置通常被视为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官秘书、进而步步高升的敲门砖,但奥巴马毕业后,却选择了芝加哥一家专门受理民权诉讼的小型律师事务所。
奥巴马主要政策主张
经济发展理念
奥巴马的主张基本延续民主党传统政策,扩大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缓和贫富矛盾,创造共同繁荣。
金融危机
除了支持布什政府救市计划外,他还推出了自己的金融救援计划,包括承诺未来两年内向创造就业机会的美国公司提供临时税收优惠,公司每提供一个新的岗位就能获得3000美元的税收减免;允许美国家庭提前从养老金账户提取总额不超过1万美元的资金;对陷入困境但仍在努力还贷的购房者,将其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宽限90天;呼吁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财政部向各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
税收方面
奥巴马承诺为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的家庭保持布什政府提供的减税政策,但将增加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富裕家庭的税收。
贸易方面
奥巴马主张重新修订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加强有关劳工和环境方面的条款,取消把业务转移到海外的公司的税务优惠,同时给予雇用美国人多的公司税务奖励。
能源
同意有限度开采近海石油,但把重点放在新科技上;建议在未来十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研究,同时给从事这类研究的公司提供税务优惠。
对外政策
奥巴马的总体外交和安全政策思路是注重以谈判商协及多边合作解决重大国际问题,重新确立美国的领导地位,并表示会与伊朗、叙利亚、朝鲜和委内瑞拉等国的领导人谈判。
他一直反对伊拉克战争,并在竞选中承诺,如果当选总统,会在上任后16个月内从伊撤出美军作战部队。他还承诺当选后对阿富汗增兵7000人,并曾表示如巴基斯坦不对巴阿边境的恐怖分子采取行动,美国将单方面发动未经巴允许的打击行动。对伊朗,他认为通过外交手段与伊朗领导人直接接触,比单纯加强制裁更有利于解决伊朗核问题。
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认为美国需要与中国建立长期、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关系。主张深化美中经济安全和全球政策问题方面的高层对话,加强两国环保和军事交流。
D. 众议院弹劾特朗普期间,美国会对伊朗动武吗
估计不会,美国不会轻易对伊朗有什么举动。而且很多美国的人会害怕伊朗搞事情。美国众议院最终批准了一项影响广泛的国防法案,添加了限制总统在伊朗和也门发动战争的条款。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美国众议院第一次通过类似的“防特朗普法案”。所以是不太可能对伊朗动武的。
其实这一次的修正案,并不会怎么样,也不会限制总统对别人的攻击做出自我保护的反映罢了,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资深共和党人麦考尔则将这一措施称作“伊朗政权及其盟友胡塞武装的宣传胜利”,认为特朗普此前对伊朗击落美国无人机的反应表明,“总统并不打算与伊朗开战”。
E. 查全球环境保护纪念日的有关资料
北京首次评选环保新闻人物活动,是在世界环保大背景下产生的事物。屈指算来,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与会者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以及“世界环境保护日(6月5日)”的设立,已经过去了整整33年。在近半个世纪里,世人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先后设立了“国际湿地日(2月2日)”、“世界水日(3月22日)”、“世界气象日(3月23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无烟日(5月31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世界人口日(7月11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世界动物日(10月4日)”等全球环境保护纪念日。地球人都知道,保护我们脚下这颗蓝色(从太空看)星球生态环境的局势,已经刻不容缓。
现代最早提出世界环保问题的人是谁呢?用一个不算科学的方法假设的话,我愿意说是诗人郭沫若,他曾经在1919年写过一首诗,叫作《地球,我的母亲》。诗中写道:“地球,我的母亲!天已黎明了,你把你怀中的儿来摇醒,我现在正在你背上匍行……地球,我的母亲!我不愿在空中飞行!我也不愿坐车,乘马,着袜,穿鞋,我只愿赤裸着我的双脚,永远和你相亲……”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则吟咏:“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尚书》载:“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灵长。”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合一)。”自古以来,中华文化视生态环境为血亲、与外在环境和谐相处的深厚情怀,是具有超前意识的现代环保的先驱。评选环保新闻人物,也就是要营造让环保意识和精神普及、光大的人文环境。所以,我们不要忘记调动和利用我们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为此,我们似乎可以把历史和现实打通,也将文学和科学交融。在评选的过程中,不妨推出中国历史上十大环保诗人的这一项,在北京环保新闻人物的颁奖会上,让少年学生们朗诵环保诗人的作品。这就是环保人物与人文环境的互补互惠。
或
全球环境保护纪念日
摘自:
F. 伊朗门的丑闻收场
华盛顿,1987年7月7日上午九时,一位身穿海军陆战队军官制服,胸前挂满勋章的军人大步跨进了国会联合调查委员会听证会会场。在场的各大电视网的记者立即把摄像机镜头对准了他,大约有5000万观众在等着看他的镜头。他就是诺思中校。这是他第一次在国会听证会上亮相。 当主持人宣布听证会正式开始时,诺思刷地站了起来,举起右手面对国会特别调查委员会宣誓。没想到,这个形象竟使美国公众如痴如醉,不久刮起一股“诺思热旋风。”
从电视中可以看到,面对连珠炮般的发问,诺思神情坦然,侃侃而述。这与他7个月前在国会作证时沮丧、紧张、支支吾吾的神情形成鲜明对照。美国观众第一次看到有人慷慨激昂而又头头是道地为美伊军火交易款项转交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一事辩解。诺思说,他从未直接同里根总统谈起过把军售款项转交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一事,也从未看到过里根总统批准这一行动的文件。他表示,他并不是为里根总统打掩护。他强调他所做的一切都得到上级的批准,都是为了国家利益。他还公然批评国会:“我认为,这些听证对我们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失,使亲者痛,仇者快。”“尊敬的议员先生们,你们既当选手又当裁判,结果总是宣判你们自己获胜。”诺思越说越激动,听众席上不时发出阵阵喝彩。
6天听证会后,“牛仔中校”诺思一举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被称为“典型的硬汉”。《今日美国》别出心裁设立了“诺思热线电话”,结果在7月7日至10日4天内收到6.7万个电话,其中5.9万个认为诺思诚实可信。一些年轻人甚至做了有诺思头像的像章,上面刻着:“诺思:民族英雄。”甚至还有人打出要诺思竞选下届总统的标语牌。有些人把诺思作为自己的择婿标准。好莱坞的编导则酝酿着如何利用诺思的故事拍成电影。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接踵而至,形成了特有的“诺思现象”。
当大多数美国人还没有从“诺思热”中冷静下来时,另一位关键人物约翰·波因德克斯特又登场了。诺思在作证时曾说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得到上级授权的,因此作为诺思的上级,波因德克斯特的作证就显得格外重要。波因德克斯特为人稳重祥和,工作勤奋,头脑聪明,在里根政府处理一些重大外交事务过程中,他曾发挥过很关键的作用。
7月15日上午,波因德克斯特出场作证。他不象他的下级诺思那么镇定满洒,相反他看起来似乎有些惊恐不安。他说,关于向伊朗出售武器所得款项用来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一事,他从来未向里根总统汇报过,是他亲自批准的。“如果我向他提出要求,他当时是会批准这一决定的。”“我认为这是个好主意,我坚信总统也会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他说,他所以要向总统隐瞒此事,是为了今后万一事情泄露,里根有“加以否认的可能性,”以便保护总统“在政治上不受损害。”
波因德克斯特的证词使白宫大大松了一口气,对里根来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据称,里根得知结果后耸耸肩说:“这算什么新闻?7 个月来我一直是这样说的。”继诺思和波因德克斯特之后,内阁要员舒尔茨、米斯、温伯格等人相继出席出证,但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于是,长达11个星期的“伊朗门”事件听证会于1987年8年3日正式结束。尽管存在于众人头脑中的许多谜一直未能找到答案,尽管议员们仍然对结果表示不满,但毕竟可以这么说,风暴已经过去了。
1987年11月18日,美国国会两院“伊朗门”事件特别调查委员会发表了最后正式调查报告,这份长达690页的报告详细叙述了“伊朗门”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揭露了政府高级官员在决策过程中阳奉阴违,隐瞒事实,欺骗公众以及对法律和宪法程序的蔑视。报告认为里根没有完成宪法赋予他的责任,因而应对“伊朗门”事件负实质性的责任。尽管调查委员会没有得到直接证据证明里根总统有意欺骗国会和美国公众,但里根总统的行动和声明有欺骗之嫌。
这份调查报告的发表标志着“伊朗门”事件调查的结束,随后这一案件交由美国司法机关继续审理。国会的这次调查历时 11 个月,花费了近 800万美元,马拉松式地听取了500多人的证词和查阅了30多万份文件。如此兴师动众,大破钱财的国会调查在美国历史上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