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要求伊朗重新谈判达成新的核协议,英法德为啥站在美国一边
这是因为英国,法国,德国都是只考虑自己利益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利益,所以他们跟随美国的脚步。并且他们觉得在伊朗的问题上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所以选择要毁约重新建立新的核协议。但是对于伊朗来说,这个事情根本不可能。所以就导致了现在伊朗和美国的对峙。
英法德态度的转变,让人看到了西方国家的丑陋: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不可能让大家共同发展,当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或者得不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时,他们就会退出协议甚至毁掉协议。另一方面,虽然英法德不断对美国说“不”,但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重要问题上,他们依然唯美国马首是瞻。所以,其他国家如果希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信守承诺、坚守正义、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完全是一厢情愿。
② 号称世界第三的伊拉克,为什么在两伊战争中没有打赢伊朗
因为伊拉克的世界第三是他自封的,他实力根本没有这么强。要是伊拉克的实力真是世界第三了,那么美国会不会在伊拉克挑起战争都是两码事。
实力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想一时分出胜负是很难的。毕竟双方势均力敌,得打不少架才能明确优势,所以就陷入了拉锯战。而且美国又在从中作梗,分出胜负更是难事,只是可惜了无辜群众们,饱经战乱。
③ 伊朗核问题中各国的立场分别是什么
最新动态:
4月28日是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朗一个月内停止铀浓缩活动的大限之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在这一天呈交伊朗核调查报告。然而伊朗方面的态度却越发强硬,先是总统表示拒绝退让,接着最高领袖表态美国若动武,伊朗就会以双倍的强度回击。如此激烈的对峙之下,美国及联合国其他各国该拿伊朗怎么办?
伊朗:美若进攻,双倍回击
26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对记者重申,发展核技术是伊朗的权利,伊朗决不会在自己的合法权利上让步。
与此同时,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表强硬讲话。伊朗国家电视台的画面显示,在一个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会议上,哈梅内伊表示:“美国应该明白,如果他们进攻伊朗,他们在全球的利益就将遭到报复。”哈梅内伊还说:“伊朗将对任何袭击还以两倍强度的回击。”
美国:通过法案,加强制裁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众议院26日以396票赞成的压倒多数通过一项法案,要求对伊朗采取更严厉的制裁。美国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博纳称,该法案暗示,美国强烈希望伊朗成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成员。
法案称,美国将继续对伊朗加压,直到对方放弃生产化学、生物或核武器的想法,并表明任何向伊朗出口或提供有助于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物品或技术的个人都将受到制裁;法案要求美国联邦登记处刊登出在伊朗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的个人、公司或国家的名字,并规定在伊朗能源领域投资的国家不能得到美国的援助;法案还“授权”美国总统为针对伊朗的一系列活动(如人权组织、电台节目等)筹资。
==========有此一说==========
俄国家杜马副主席:伊朗战争年内打响!
在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之际,一贯语出惊人的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日里诺夫斯基4月27日突然宣称,伊朗战争将于2006年打响!
据俄新社报道,日里诺夫斯基预测,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将在今年以空袭开始,随后地面军事行动接踵而至。他还表示,深入伊朗山区的多国部队将比驻伊联军遭到更大的损失。
以色列高级官员:伊导弹能打到欧洲
以色列《国土报》27日报道,以军方高级官员称,伊朗购入的远程弹道导弹,能够打击到欧洲城市。
以色列情报部门负责人阿莫斯·亚德林26日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射程达到2500公里的BM—25导弹已经运抵伊朗。
==========热点分析==========
伊朗报复美国有3招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对美国展开报复。
第一、袭击美国驻伊拉克军队。第二、伊朗可以利用霍尔木兹海峡打击美国的经济利益。霍尔木兹海峡是进入海湾地区的门户,世界2/5的石油运输都要经过这里,是美国以及整个西方国家的“能源生命线”。第三、利用激进组织袭击美国目标。
==========各界反应==========
联合国:还没想好
联合国安理会还没有进一步动作,正在等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交伊朗核问题报告再作决定。
伊朗代表团已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奥利·海诺宁举行了约2个小时的会谈,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期间,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也突然出现,进行了适当参与。但是会谈后,无论是伊朗还是国际原子能机构都讳莫如深,不愿透露任何信息。
另据悉,美国已建议安理会于5月3日举行会议,讨论巴拉迪的报告。
俄德:外交解决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27日说,伊朗应该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有关决议。他们同时表示,只有通过外交途径才能解决伊朗核问题。
阿塞拜疆:不许借境
正在美国访问的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4月26日说,他不会允许美国利用阿塞拜疆针对邻国伊朗发动任何军事行动。英法:提交草案
英国驻联合国大使埃米尔·琼斯·帕里26日透露,英国与法国最早将在5月2日向联合国提交一份有法律约束力的决议草案,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
④ 二战期间,为何苏联和英国要瓜分伊朗
伊朗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在传统上是英俄大博弈的主要角逐地,在1907年英俄协议后也被两国视为禁脔,不容第三国染指。
二战爆发后,礼萨汗宣布伊朗中立,但并未限制德国在伊朗的活动。即使苏德战争爆发后,仍不接受一些有远见的臣属关于要伊朗宣布站到反法西斯同盟一边的意见。苏联政府多次向伊朗要求取缔德国特务的活动,而礼萨汗也并未采取必要的措施。
英国想要伊朗的石油资源,苏联想要伊朗的出海口,因为苏联的出海口都在北冰洋和北太平洋,南方没有出海口。其实如果大家了解了“伊朗”这个国名的含义,恐怕会感觉英国和苏联联合出兵伊朗并不奇怪。因为伊朗在1935年之前其实一直叫波斯,波斯是伊朗地区古国的名字,所以它叫波斯非常正常。但在1935年,波斯开始要求世界所有国家将自己称为“伊朗”,而“伊朗”这个词的含义是“雅利安人的国家”。因为伊朗人和部分印度人是历史上真正的雅利安族群的后裔,而当时希特勒上台之后,通过19世纪欧洲一些学者牵强附会的一些说法,把德国人也包装成了雅利安人,所以让“雅利安”这个词一下子成了世界热门词汇。但这词一热,波斯人这正经的雅利安后裔当然不可能把这个词轻易让给德国人,所以干脆直接把自己的国名改成“雅利安国”,以正视听。
在二战前期,伊朗和纳粹德国的关系也确实非常暧昧。当然双方关系暧昧不可能只是因为双方都认同雅利安这个身份(虽然德国的“雅利安身份”纯属胡扯),但这个名词确实让双方接近多了一个明面上的理由。而双方接近真正的原因则是伊朗想改变自己长期处于英俄两国争斗漩涡的处境。因为从19世纪开始,英国和沙俄就在中亚以及西亚地区长期进行着被称为“大博弈“的势力范围争夺。因此,其实双方都曾尝试完全控制波斯,但又都因为对方的制约,没能成功。但伊朗在两强互博的夹缝里日子却也一直不好过,所以伊朗很早就和德意志帝国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希望通过德国平衡英俄两国对伊朗的控制企图。
但光跟纳粹相互抛抛媚眼其实还不至于让英俄两国在自己跟纳粹打的都很吃力的情况下,还单独抽出一支手去打伊朗。而且伊朗在二战开始之后也看出来这次是几个巨人的生死互博,知道自己谁都惹不起,所以也并没有想趟这趟浑水,而是很早就宣布自己在战争期间严守中立。但是伊朗在二战中的价值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德国对它垂涎三尺,英俄两国则因为它睡不着觉。而这个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伊朗和石油的关系太密切了,而且其境内有炼油能力。
桃花石杂谈在之前的很多文章里都提到过,二战在本质上是一场石油战争。德意日三个手里没有石油资源的后起发达国家想通过战争获取石油资源,从而摆脱受制于英法美俄的局面,这是他们发动二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伊朗当时已经成为世界比较主要的产油国之一,因此一旦德国得到伊朗,那么德国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石油供应,整个二战的走向都会发生变化,比如斯大林格勒战役可能就不会发生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德国要夺取苏联高加索油田有密切关系)。而希特勒当时当然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极力拉拢伊朗,在二战爆发之后以援助伊朗为名向其派出了大量人员,根据一些学者的估计,到1940年前后,伊朗国内已经有了至少3000名德国人,而且这些人大都工作于一些具有战略性的政府工业机构和交通运输部门,因此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而除此之外,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伊朗还成为了苏联接受外来物资的交通要道。而且伊朗背靠苏联高加索地区,一旦伊朗完全倒向德国,德军就会有能力从苏联高加索守军背后发动进攻,夺取其高加索油田,那样的话苏联就必败无疑了。而对于英国来说,伊朗也同样重要,因为首先英国在伊朗境内设立了一个巨型炼油设施阿巴丹炼油厂,这个炼油厂每年能提炼800万吨原油,对于整个同盟国阵营进行战争都具有战略意义。另外当时英国还在全球各地维持着巨大的殖民帝国,而伊朗它当时重要的物资来源地印度和它与德国直接作战的地中海区域之间的交通要道,所以英国也没法承受失去伊朗带来的损失。
所以在二战爆发之后,英苏两国其实都想强化对伊朗的控制,但伊朗国王礼萨汗的算敏孙盘却是借战争引入德国势力,通过中立平衡英苏两国的影响,获得更大的自主权。所以针对英苏的控制,特别是针对英国的控制,伊朗境内爆发了一系列抗议活动。礼萨汗则在很大程度上容忍甚至纵容了这些抗议活动,而英国政府则很快公开指责这些抗议活动是支持纳粹和亲德的活动。
另外英苏两国还希望直接控桥搜链制伊朗境内铁路,确保物资进入苏联不会出问题,但这一企图也被伊朗拒绝,因此英苏和伊朗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在1941年初,英国曾因为独立不久的前殖民地伊拉克政府投靠纳粹德国而和它刚刚打过一仗,因此在伊拉克拥有大量驻军。而苏联本身就是伊朗的邻国,当时纳粹也越打越近,所以苏联在高加索地区也拥有大量驻军。
1941年7月19日,也就是苏德战争爆发之后不到一个月,英苏就照会伊朗,要求其驱逐境内所有德国人,并在8月17日发出了最后通牒,但伊朗政府却依然没有听命。结果在8月25日,英苏两国总共出动了20万兵力,从南北两线对伊朗发动了攻击。当时伊朗军队虽然也拥有12万军队,并且拥有400架战机,但这些军队在当时堪称世界最强的英苏军队的夹击之下很快崩溃,两天之后伊朗政府就下令本国军队停止抵抗。9月17日,英苏军队同步进入伊朗首都德黑兰,完全控制了伊朗局势。在整个战争中,苏军和英军分别仅有40人和22人阵亡,伊朗军队则有800人被打死。
而在控制伊朗局势之后,英苏两国立即废黜了伊朗国王礼萨汗,立了他的儿子巴列维为新国王。礼萨则流亡南非,1944年死在了南非。而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则一直持续到了二战结束。1942年1月29日,伊朗与英苏两国签署了同盟条约,英苏承诺在伊朗驻扎军队不是要占领伊朗,并保证不会瓜分伊朗,而且会在二战结束六个月之后撤出伊朗。而在1943年,3万美军也进驻了伊朗领土。当然在占领期间,英国和苏联也都没那么老实,英国在其占领区支持各个部落的分裂活动,对抗伊朗中央政府,苏联则扶植了一些伊朗境内的左翼势力,并建立了政权,扩大自己的影响。
二战结束之后,1946年3月2日,当初英苏和伊朗三国同盟条约规定的占领时限到来。英国军队按照协议撤出了伊朗。在二战结束之后,英帝国已经自在崩溃边缘,占领伊朗对英国确实没有太多的价值了。但苏联这时已经看到了冷战即将来临,而自己撤出之后,巴列维政权肯定会被美国控制。所以苏联尽管在3月3日也撤出了自己控制的最大城市大不里士,但却显得非常不情愿。他们以伊朗境内存在对苏联的安全威胁为由,撤军行动进行的非常缓慢。而伊朗这时当然也得理不让人,在美国的支持下,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抗议。但很明显联合国安理会是没法对苏联这个常任理事国采取任何惩罚措施的,不过苏联还是感到了压力,在3月24日答复会尽快撤出。当年4月,苏联和伊朗达成协议,伊朗许诺将其北部油田的开采权长期租借给苏联,5月苏军完全撤出了伊朗领土。
⑤ 如果目前美国军事打击伊朗,英法德会作何反应
由于之前的沙特油田遇袭事件,导致了国际舆论走向的一个改变,之前支持伊朗的许多国家,态度也就没有那么鲜明了。如果此时美国军事打击伊朗,英国可能会参战,但法国和德国应该会袖手旁观。这也只是我的个人见解,至于具体会怎么样,还得看这些国家政治斗争和领导人的利益选择。
此次军事行动最好是不要发生,毕竟对于两国都没有什么好处。而美英法三国,经过多年与美国的军事行动整合,其实骨子里已经是支持美国的,虽然表面上可能会反对,但在情报技术方面很有可能会提供支持。
⑥ 伊朗和巴勒斯坦联合起来和以色列全面战争谁会赢
一旦伊朗、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开战,美国肯定会插进来帮着以色列,因为美国早看伊朗不顺眼,伊朗老是跟美国对着干,半年前伊朗内乱,美国高兴的跟什么似的。
一旦美国插进来,事情就不会那么简单了。美国的军事实力就不用说了,如果美国操纵联合国派遣一支多国联合部队,或者直接拉上英法等盟友参战,那麻烦就大了。而且这样的可能性很大。
还有一点很重要,以色列秘密拥有核武器,一旦开战以色列可能会动用核武器。就算不用核武器,以色列的军事实力也不是伊朗和巴勒斯坦能比的。
综合起来,以色列的胜算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