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二战伤亡多少人

伊朗二战伤亡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5-01-13 02:40:27

① 二战之后有哪些国家发生过小小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

1. 朝鲜战争:在朝鲜战争中,美军和联合国军的被俘人数分别达到7,140人和92,970人。联合国军的总伤亡人数为1,850,816人,其中包括683,079人死亡和1,167,737人受伤。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损失超过366,000人,其中包括114,000余人阵亡和383,000余人受伤或失踪。
2. 越南战争: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的人员伤亡达到110万人和60万人,另有33万人失踪。美军的伤亡人数为5.8万人死亡、30.4万人受伤和2,000余人失踪。南越政府军的伤亡为13万人死亡和50万人受伤。韩国军队有4,500人阵亡,而中国军队的死亡人数约为1,446人,受伤人数约为4,200人。
3. 中东战争: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约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死亡约1,600人,损失飞机210余架;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军队死亡约200人,损失飞机约20架。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约8,500人,被俘6,000余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2,800人,被俘19人。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约8,500人,损失坦克2,200余辆,飞机约440架;以色列军队死亡约2,800人,损失坦克850余辆,飞机110架。第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入侵黎巴嫩(1982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伤亡约3,000人,损失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以及400多座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约1,000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
4. 英阿马岛战争:英国损失了30艘舰艇和20架飞机,伤亡约500人;阿根廷损失了10艘舰艇、90架飞机,伤亡约1,000人。
5. 海湾战争:伊拉克军队的伤亡估计约为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17.5万人被俘,损失了大部分坦克、装甲车和飞机。美军的阵亡人数为148人(138人非战斗死亡),受伤人数为458人(2,978人非战斗受伤)。其他国家的阵亡人数为192人,受伤318人。
6. 伊拉克战争: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无法精确统计,美军的伤亡超过万人(包括战后)。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数估计为30万,伤60万;伊朗的死亡人数为70万,伤110多万。

② 两伊战争战争影响


两伊战争前后持续了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不仅是一场消耗战,更是对双方国家经济和发展的巨大破坏。战争中,双方经济损失惨重,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总计经济损失高达6000多亿美元。这场战争使得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了20至30年。在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接近400亿美元,而战争结束后,其外债高达800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这直接导致了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两伊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战争中,两国伤亡人数约为270万,死亡人数约100万,受伤人数约170万。这一伤亡比例相当于两国总人口的4.5%,是四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7倍。仅伊拉克而言,死亡人数为30万,伤60万,直接损失总计3500亿美元。伊朗的损失也相当严重,死亡70万,伤11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了丈夫,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




在战争期间,双方人员伤亡共计148万人,被俘人数为8万人。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同时,非交战国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损坏。


(2)伊朗二战伤亡多少人扩展阅读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千米,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

③ 两伊战争成二战后最惨烈战争:双方死亡近百万

两伊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

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属于西亚。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领土纠纷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加上两国长期存在着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因此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

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伊(伊朗)美断交的时机,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战争长达8年,成为继越南战争外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

整个战争程序可分为: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第二阶段伊朗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伊拉克丧失战场主动权;第三阶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两伊战争实际上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消耗战。

伊拉克从苏联获得了非常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援。 *** 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乌地 *** 则提供了经济援助。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当时自吹的世界军事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包括化学武器)。但战争双方都经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因此,这场战争被世界军界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最典型范例。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伊拉克鉴于大概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拉克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为使两伊战争尽快结束,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通过了要求两伊立即停火的第598号决议。伊朗被迫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8月20日,两伊双方实现停火,持续八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持久和最残忍的地区冲突。是一场演绎了八年的灾难,是一场对双方来讲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

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亿美元。战争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18万、伤25万,直接损失是3500亿美元。伊拉克有些地方鲜有完整的家庭,一家失去几个亲人的屡见不鲜。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伤11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

仅首都德黑兰在八年战争中,全市遭受导弹133枚,死1700人,伤8500人。伊朗一军方人士告诉前去采访的记者:一个导弹,一个“化弹”(化学武器),成了战争后伊朗的致命伤。导弹动摇了民意,“化弹”涣散了军心。1988年初夏,伊拉克为迫使伊朗接受停火,在战场上大量使用化学武器,到处施放“化弹”,毒烟弥漫,天空都变了颜色,无数士兵中毒后失明、聋哑,就连死状也让人惨不忍睹。火焰喷射器将人燃成了一团蜷曲的焦灰。

生命在战争中枯萎,希望在战火中破灭。和平与发展是如今时代的主流,国际组织和大国应致力于通过政治谈判和协商的途径解决地区冲突,建设和谐世界。

④ 战争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战争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和平与发展就成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在和平的主旋律之下,战争的阴影一直存在着。所以,精准地讲现在的世界,是和平与动荡并存,发展与破坏皆有。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让今天的人们记忆深刻。是的,两次大战,使多少家园毁于一旦,多少鲜活的生命香消玉殒。那么,战争到底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咱们举几个例子:

科索沃战争历时78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共出动飞机2万架次,投下了2.1万吨炸弹,发射了1300枚巡航导弹,造成南联盟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军事、民用、工业设施和居民区的严重破坏。空袭还造成南联盟1000多无辜平民死亡,数十万阿尔巴尼亚族人沦为难民。战争中使用的贫铀弹和日内瓦公约禁用的集束炸弹导致新生儿白血病和各种畸形病态。持续的轰炸还严重恶化了南联盟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

⑤ 为什么伊朗军队在两伊战争后期表现远远不如第一年耀

阿富汗对两伊战争的态度
两伊战争,这个被世界军界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地最典型范例,当时自吹的世界军事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化学武器都用上了),F14,F4,幻影战斗机,飞毛腿导弹,打了8年,死伤百万人,最后掐得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得,差点经济崩溃亡国,最后停战了事。

两伊战争(Iran-Iraq War),在伊朗被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从1980年至1988年,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属于西亚。又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在伊朗被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方面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
2015年9月22日,伊朗举办纪念两伊战争爆发35周年伊朗举行盛大阅兵式。
历史上,两国为边境交界处的阿拉伯河的主权而产生争议。
两伊战争--物资调配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为这块有争议的河流,借口为抵御逗伊斯兰革命地,悍然向伊朗发动军事进攻,不久,战局发生转变,1982年之后,伊朗侵占了伊拉克的领土,从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战争长达8年,成为继越南战争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整个战争进程可分为: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第二阶段伊朗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伊拉克丧失战场主动权;第三阶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第四阶段伊拉克实施短暂的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
两伊战争的起因纷繁复杂,既有长期积累的历史原因,也有愈演愈烈的边境纠纷;既有两伊之间的内部矛盾,也有国际影响的推动作用;既有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仇恨,也和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个人问题有关。但总的来说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边境纠纷、宗教矛盾、民族仇恨。其中,最主要和直接的原因为边境纠纷。

边境纠纷
两伊战争
两伊边界长1200多千米,领土争端是两国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两伊战争爆发前的阿拉伯河界线问题是战争的主要导火索。 阿拉伯河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内汇合而成,下游约100千米长的一段为伊朗伊拉克两国界河。1847年,当时统治伊拉克的鄂图曼帝国和当时的波斯王国签订的协议中,阿拉伯河以波斯一侧的浅水区域为界,也就是鄂图曼帝国掌握着大部分的水域。1913年,双方计划重新划分国界,但因一次世界大战而取消。至1937年,已脱离鄂图曼帝国独立的伊拉克与伊朗签订的协议,又将国界画到了河面上主要航线的中间位置,也就是两国各分一半。 1975年3月15日,在阿尔及利亚总统的斡旋之下,双方签订了阿尔及尔协议,协议将国界确定为阿拉伯河的中央。 由于阿拉伯河是伊拉克唯一进出波斯湾的出海通道,对伊拉克十分重要,伊拉克认为要将阿拉伯河水道与伊朗平分是对伊拉克大大不利,更认为阿尔及尔条约为不平等条约,并于开战前的9月17日撕毁条约。此外,波斯湾上的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和小通布岛也是两国争执的对象。这些岛屿原本归英国所有,60年代之后英国将其控制权交给沙迦,但沙迦与其他国家组成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尚未独立,不能在这些区域建立实际的控制。1971年11月英军撤走后伊朗便出兵占领了这些地区。 这些岛屿靠近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占领这些岛屿后扩大了其在海峡地区的控制能力,引发了伊拉克的担忧。伊拉克认为伊朗应将这些岛屿归还给阿联酋。

宗教矛盾
伊朗和伊拉克都为伊斯兰国家,信奉伊斯兰教。伊朗的伊斯兰教徒以什叶派为主,伊拉克虽然也是什叶派穆斯林占多数,但掌握国家政权的却是逊尼派。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其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号召伊拉克民众推翻萨达姆的政权。由于霍梅尼曾被流放在伊拉克,在当地什叶派穆斯林中有不小威望,他的号召对萨达姆的统治构成了一些麻烦。什叶派穆斯林聚集的伊拉克南部爆发了一些反政府武装骚乱的事件。这也增添了萨达姆对他的个人仇恨。而历史上,伊拉克为什叶派发源地,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伊朗什叶派不满于伊拉克逊尼派大权在握的现状,同样令他们不满意的还有伊拉克并非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并不像伊朗那样重要。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暗中支持伊拉克,间接加强了萨达姆入侵伊朗的信心。

民族仇恨
伊朗人口主要由波斯人组成,而伊拉克及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为阿拉伯人占多数。两族人民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大大小小的冲突,积累了不小的宿怨。而两个民族在对方国内则互为少数民族,利益得不到足够保障。例如伊朗西部的胡齐斯坦省,是伊朗境内阿拉伯人的主要聚集区。历史上,该省曾归属于鄂图曼帝国的伊拉克行省。这一地区的阿拉伯人也曾多次反抗伊朗统治,追求民族独立。 而这一地区也是伊朗主要的石油和粮食产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此外,伊朗和伊拉克国内均存在作为少数民族的库尔德人,两国也都支持着对方的库尔德人取得民族独立以造成国家分裂。
另一方面,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后,许多原先效忠王室的优秀军官被清洗,军队整体素质大幅下降。军队内部整肃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 而伊斯兰革命的去西方化也使得西方世界对新兴的伊朗政权没有好感。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如果能够占领阿拉伯河下游地区,进而打击尚不稳定的伊朗政权便可能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 于是在1980年9月22日,与伊朗存在诸多历史矛盾的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与美国断交的时机,选择了阿拉伯居民聚集、具有重要经济地位的胡齐斯坦省,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

战争爆发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发动者萨达姆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战争中伊朗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拉克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战争进程

第一时期,战争在伊朗境内进行。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调集大量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和
战争场景
空军基地进行空袭。23日凌晨2时,出动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1200余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到10月底,伊朗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全面进攻。从1982年3月起,伊朗军队转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将其军队撤出所占伊朗领土,两国边界又恢复战前状态。
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其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的16个目标。地面部队调整部署,向边境机动。在前线集结了7个师又2个旅的兵力,此外还有大批的革命卫队。伊朗设防的重点在北线,以扼守主要通道,迟滞伊拉克军队的进攻。伊朗阻滞了伊拉克的进攻势头后,渐渐
两伊战争
夺取并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1981年9月,伊朗开始大举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余万兵力,发动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1982年3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逗胜利行动地攻势,全歼伊拉克2个旅,重创2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2.5万人,俘虏1.5万人,击毁坦克360辆,击落飞机20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个师的兵力和大批革命卫队约10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逗耶路撒冷圣城行动地攻势。经过25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线停火建议,并单方面实施停火,宣布承认两国于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并准备在伊拉克根本权利得以承认的基础上同伊朗谈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内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6月29日,其军队已基本撤出伊朗。
死伤的士兵
第二时期,战争在伊拉克境内进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2万军队,发动了第一次巴士拉战役。经过多次拉锯战,至9月底伊朗军队控制了伊拉克境内面积约200多平方千米的狭长地带。从10月开始,伊朗又出动5万军队向伊拉克北部曼达利地区发起进攻,深入伊拉克境内,对巴格达造成威胁。伊拉克军队前后组织7次反击,将伊朗军队阻挡在边界一带。1983年2月以后,伊朗在中线和北线再次发动了一系列攻势。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线。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势基本停止。
为了进一步迫使伊朗罢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采取逗以战迫和地方针,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向伊朗发起主动出击。在局部地区对伊朗军队发动一系列的小规模袭击,并在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与此同时,伊拉克还利用其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震惊的逗袭船战地。
1986年,两伊战争再度激烈,战争进入第三时期。伊朗一反过去打消耗战的方针,力争速战速决。1986年2月初,伊朗出动9万余人的兵力,发动了规模较大的代号为逗曙光—8号地的攻势,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奥。与地面战场相呼应,1986年,两伊逗袭船战地一再升级,遭到袭击的船只达106艘,其中有28艘进出科威特港口的船只遭到袭击。由于两伊逗袭船战地影响到非交战国的利益,科威特于1986年11月和12月,先后向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中国、法国和英国提出租船和护航要求。苏美相继同意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从而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
战场上戴着防毒面具的伊朗士兵
。598号决议通过后,由于两伊积怨已久,在停火问题上立场各异,分歧较大,谁也不愿主动作出让步,因而联合国598号决议迟迟得不到贯彻落实。
第四时期,1988年,是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2—4月,双方使用了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的城镇,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逗袭城战地。此后,在相持中,伊拉克渐渐占了上风,4月17日,伊拉克军队对法奥地区的伊朗守军发动了代号为逗斋月地的攻势,经过两天激战,于18日下午全部收复被伊朗占领两年之久的法奥地区。外国军事专家评论,这是逗两伊战争的转折点地,它逗打开了结束两伊战争的大门地,逗为两伊通向和平开辟了道路地。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被迫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8月20日,两伊双方实现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从1984年4月开始的4年多时间里,双方在边境地区互有攻守,战争转入长期消耗战。至1988年7月,伊拉克所占伊朗领土几乎全部丧失。

停战协商

为使两伊战争尽快结束,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通过了要求两伊立即停火的第598号决议。次日,伊拉克表示欢迎联合国决议,并决定暂停袭击伊朗海上目标,以示诚意。但
两伊战争
伊朗没有表态,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号决议。从两伊战争停火后的第5天即8月25日开始,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两伊外长举行了多次会谈,但谈判毫无结果。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后,伊朗利用危机逼使伊拉克最终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条件,承认伊朗对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权,并从伊朗领土撤出了军队。
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结果两败俱伤。伊拉克伤亡和被俘4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伊朗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战后结果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
残酷的8年,两伊战争
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18万、伤25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500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伤11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伊拉克因此也背负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这场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具体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死亡人数为一百万人左右。
伊拉克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
两伊战争实际上是一场逗马拉松地式的消耗战。8年中,两国军费开支和经济损失总计达6000亿美元,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同时,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分损坏。[2]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战争中受到严重损失,除常规战争外,在战争过程中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的手段。伊拉克还对伊朗军队、平民动用了化学武器。作为军事实力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战争中曾使用诸如苏式米格-25战机、美式F-14战机、法式飞鱼导弹等当时较为先进的武器,但同发达国家主导的战争相比,这场战争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别。例如,在战争中鲜有集群化坦克长距离突击作战,而一战中的壕沟战、人海攻击却颇为常见,甚至还出现了没有武装的平民在狂热的宗教信仰支撑下集体冲锋,踩爆地雷的场面。这与士兵在紧急征召之下入伍,缺乏操作现代化设备的训练、领导人指挥不当以及武器装备配件不足,难以维修、保养有一定关系。不过另一方面,在战争中也出现了用直升飞机打直升飞机、用防空导弹打小艇的新战术,在袭船中和袭城战中双方大量使用了先进的反舰导弹与地对地导弹,这场战争也揭示了战争动员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启示影响

伊朗士兵在首都德黑兰参加阅兵式
(一)巨额资金能够买到现代化武器装备,但买不到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引进外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一定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两伊是中东地区富有的石油输出国,自1973年以来,两国耗资数千亿美元,从国外竞相引进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但两伊的工业基础薄弱,许多先进武器的零配件本国无力修配,弹药主要靠国外供给;两国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诸如苏制逗萨姆地和英制逗轻剑地、逗霍克地型地空导弹,驾驶T—72坦克和米格—23战斗机等先进武器,是相当困难的。
(二)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固然应当重视速战速决,但同时还应当有长期作战的准备。战争初期,伊拉克采取突然袭击的闪电行动,旨在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把战争赌注完全押在这一点上,在思想上和物资上缺乏长期作战的准备,因此,一旦速战速决企图被对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渐由主动转为被动。伊朗依仗自身国大人多的优长,采取了逗持久战地的战略。
(三)现代局部战争中,仍应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应过分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两伊战争中,几乎所有的战役战斗都是以城市(镇)为目标的攻防战,双方满足于攻城掠地的表面逗胜利地,忽视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
(四)现代局部战争,武器装备和物资损耗大,给后勤补给提出了新课题。两伊战争虽然称不上是高水平的现代化战争,但战争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局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如战争初期,伊拉克仅对席林堡这样一个1000户的小镇就发射了几万发炮弹。两伊陆军主要是装甲和机械化部队,油料消耗多,据估算,伊拉克军队每天消耗的油料达2000至3000吨。伊朗顶住了伊拉克军队的进攻后,也因补给困难而拖长了反攻的时间。转入反攻后,伊朗多次向伊拉克发动地面攻势,但两次战役之间的间隔比较长,有时竟长达5个月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后勤系统混乱,武器装备等作战物资供应跟不上,因而续战能力不强。

战争影响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逗马拉松地式的消耗

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双方经济损失惨重,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战争中的军费支出和战争导致的经济破坏共计到达6000多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
两伊伤亡人数约270万,其中,死亡约100万,受伤约170万。伤亡人数约占两国总人口的4.5%,相当于4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7倍。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30万、伤60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 500亿美元。直接损失3 000亿美元。
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同时,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损坏。

后世评价

两伊战争,这个被世界军界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地最典型范例,当时自吹的世界军事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化学武器都用上了),F14,F4,幻影战斗机,飞毛腿导弹,打了8年,死伤百万人,最后掐得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得,差点经济崩溃亡国,最后停战了事。

⑥ 二战各国死亡人数排名

二战是全世界人民的一场灾难,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因为这场战争,世界各国军民死亡人数不计其数。对于上网人数的记载,已经无法具体化,只能做出一个大概的统计。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看看哪个国家的伤亡人数最多,上网占比最严重。
一、伤亡人数排名
10、南斯拉夫。战斗死亡人数:44万。战斗及平民总死亡人数:100万。
1941年4月6日,纳粹德国向南斯拉夫王国发动全面侵略。4月17日,南斯拉夫沦亡。后来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游击队开始了4年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
9、菲律宾。战斗死亡人数:5.7万。战斗及平民总死亡人数:100万。
日本在菲律宾杀害了大量平民,所以总死亡人数才会如此之高。
8、越南。战斗死亡人数:不详。战斗及平民总死亡人数:150万左右。
越南二战是被日本侵占的,所以这个死亡人数并不奇怪。而且越南本身并没有抵抗实力,所以看不出战斗死亡人数,战斗及平民总死亡人数150万,这说明日本当时杀害了大量的平民。
7、印度。战斗死亡人数:8.7万。战斗及平民总死亡人数:150万-250万。
印度本土其实基本没有卷入战争中,但为何总死亡人数那么高呢?我想是因为二战中印度的大饥荒所致吧,因为大饥荒是战争造成的,所以也算进去了。
6、日本。战斗死亡人数:212万。战斗及平民总死亡人数:260万-310万。
日本的死亡人数是战争中比较正常的数字,因为他们的死亡人数大多是战斗死亡,真正平民死亡的并不多。大概美国那两颗原子弹造成了不少的平民死亡,不然总死亡人数是不会那么多的。
5、印度尼西亚。战斗死亡人数:不详。战斗及平民总死亡人数:300万-400万。
跟上面的越南一样,印度尼西亚本身也没有抵抗实力,战斗死亡人数不详。同样的是日军在这里杀害了大量平民,所以导致总死亡人数陡增。
4、波兰。战斗死亡人数:24万。战斗及平民总死亡人数:560万。
波兰是二战中的一个巨大受害者,纳粹在这里屠杀了大量的犹太人,很多都是死于集中营。
3、德国。战斗死亡人数:553万。战斗及平民总死亡人数:660万-880万。
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的死亡多是战斗死亡,平民死亡也多是受战争影响间接死亡的,盟军并没有为难德国普通民众,这点跟法西斯们的做法是迥然不同的。
2、苏联。战斗死亡人数:880万-1070万。战斗及平民总死亡人数:2400万。
苏联人在二战中确实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卫国战争中那是全面抗战,军人和平民都死亡了不少。
1、中国。战斗死亡人数:300万-400万。战斗及平民总死亡人数:2000万-5000万。
二战中中国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但这并不是什么光荣史,这是伤痛史!我国在抗日战争中受到的灾难是毋庸置疑的,日军在华屠杀了大量平民,几乎到了亡国灭种的地步,死亡人数高达5000万并不奇怪。之所以总死亡人数跨度如此之大2000万-5000万,是因为战争所导致的平民死亡实在无法估量,而且因为中国抗战时间最长,也无法统计了。
二、各国死亡比例排名
波兰16.1~16.7%
瑙鲁14.7%
立陶宛14.33%
东帝汶8~14%
苏联13.88%
德国9.4~12.4%
拉脱维亚11.78%
希腊4.44~11.15%
卢旺达-布隆迪0~7.1%
新加坡6.87%
南斯拉夫6.67%
菲律宾3.48~6.6%
匈牙利6.35%
越南-柬埔寨-老挝4.07~6.1%
印度尼西亚4.3~5.76%
爱沙尼亚4.44%
日本3.67~4.37%
罗马尼亚4.01%
中国2.9~3.86%
荷兰3.45%
密克罗尼西亚3%
阿尔巴尼亚2.81%
芬兰2.62%
马来亚2.28%
捷克斯洛伐克2.12%
朝鲜1.6~2.06%
奥地利1.8%
缅甸1.69%
法国1.35%
巴布亚新几内亚1.17%
比利时1.05%
意大利1.03%
英国0.94%
新西兰0.73%
印度0.42~0.68%
卢森堡0.68%
埃塞俄比亚0.6%
澳大利亚0.57%
马耳他0.56%
加拿大0.40%
保加利亚0.38%
美国0.32%
挪威0.32%
冰岛0.17%
南非0.12%
丹麦0.08%
泰国0.04%
蒙古0.04%
纽芬兰0.03%
巴西0.02%
瑞典0.01%
伊拉克0.01%
瑞士0.00%
墨西哥0.00%
爱尔兰0.00%
伊朗0.00%
古巴0.00%
西班牙0.00%
尼泊尔0.00%

阅读全文

与伊朗二战伤亡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怎么寄回中国 浏览:940
印度女人为什么喜欢穿凉鞋 浏览:61
halo印尼语什么意思 浏览:31
英国曼大读研机械专业学费多少 浏览:661
如何注册英国r标 浏览:917
印尼为什么会有海啸 浏览:982
美国8号鞋女鞋中国多少号 浏览:586
ula是英国的什么大学 浏览:73
哪些艺术是发源于意大利 浏览:296
英国人喝的红茶有多少种 浏览:81
中国移动cctv5在哪里找到 浏览:679
英国15天游换多少英镑合适 浏览:587
去印尼可以带多少行李 浏览:40
意大利面配什么炒 浏览:816
英国11月去天气是多少温差 浏览:140
100元钱兑换多少越南币 浏览:598
中国有嘻哈为什么被黑 浏览:1011
参加2008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大约有多少人 浏览:413
意大利大卫雕像在哪里 浏览:352
越南黑山羊多少一斤 浏览: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