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内贾德是哪个党派
没有明确的资料显示他是那一个党派的,但是根据他和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及伊斯兰教什叶派教徒的领袖哈梅内伊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受到的极大的支持来判定的话,内贾德应该是伊斯兰教什叶派。
② 内贾德出身贫寒,为啥49岁就做了伊朗总统
熟悉西方国家政治的人应该知道,虽然美国等国家大肆宣扬所谓的“民主”和“自由”,但是事实上他们的总统选举也不是谁都能上的,没有资本只能靠边站。这样的情况在全世界也都存在的,一介平民要是坐上总统并不容易,毕竟谁也不是朱元璋啊!但是伊朗前总统内贾德绝对是个例外,他真的是从底层爬上去的。不仅是个平民总统,还凭借49岁的年龄成为伊朗最年轻的总统。其实他能够上位除了自己表现出色,还得益于一位八旬老人的支持。
2005年的总统大选中,哈梅内伊自己虽然无法参加,但是他却希望内贾德能够当选。为此他到处发表演讲,各种吹嘘内贾德好处。作为宗教首领,伊朗教徒把他的话视为“神之旨意”,自然都把选票投给了内贾德。有了8000万教徒的支持,他还愁选不上总统吗?内贾德上台之后也没有令哈梅内伊失望,然而做了两任总统之后得到了民众的支持。此时哈梅内伊就开始忌惮了,这也是内贾德下台后被关进监狱的重要原因,这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③ 伊朗新总统穿长袍,包头,是什么传统服饰是教派、还是民族的缘故
这是教派缘故。
伊朗新总统最早是神职人员,属于宗教人士。而前总统内贾德则不是宗教人士,所以,内贾德穿戴很西式化。
④ 贾内德的生平
马哈姆德·艾哈迈德·内贾德(1956年— 波斯语; محمود احمدینژاد),伊朗政治家,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2005年8月2日—)。
生平
马哈姆德·艾哈迈德·内贾德博士于太阳历1335年(公元1956年)生于伊朗格拉姆萨尔市(霍拉桑省)。
他的父亲是一位铁匠,共有7个孩子。艾哈迈德·内贾德在家中排行老四,还在一岁时就随家人迁移到德黑兰生活。他的小学和高中是在德黑兰市纳尔麦克区的萨迪和达尼士曼德学校就读,他在参加全国高考中名列第130名。
艾哈迈德·内贾德从太阳历1354年(公历1975 年)考入伊朗科技工业大学基础建设工程系,1986年又考上该校硕士研究生。他于1989年成为该校科委会成员。1997 年获得该校工程与交通计划学博士学位。艾哈迈德·内贾德曾在该校任教多年,曾作该校几十名基础建设工程学和交通与建设管理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生导师。发表有多篇学术论文和文章。还在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前,他在大学生时代,通过参加宗教活动和政治集会,从而步入了政治舞台。他与许许多多的革命人士一道,起草和散发革命进步海报和传单。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他是伊朗科技工业大学大学生伊斯兰协会的发起人之一。
两伊战争爆发之后,他来到了伊朗西部战区,截至1986年他一直在该地区从事后勤工作。从1987年到战争结束他一直以装甲工程部民兵的身份服役。
艾哈迈德·内贾德在太阳历1360年代(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四年出任伊朗西阿塞拜疆省马库市副行政长官,霍伊市行政长官职务。然后历时两年出任伊朗库尔德斯坦省省长助理职务。
1993年时任伊朗文化与高教部部长顾问,并于此年出任新成立的伊朗埃尔代比勒省省长职务。由于气候的原因在该省实施基础建设的难度非常大,但是他坚定不移的执行伊朗国家计划与预算局的规划,获选伊朗在各领域尤其是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模范省长荣誉。
艾哈迈德·内贾德在历时短短7个月的时间使埃尔代比勒省被地震毁坏的7500套房屋全部得以重建。因此受到了政府的奖励。
1997年他结束了埃尔代比勒省省长任期,返回母校伊朗科技工业大学任教,从事科研文化政治社会活动。
艾哈迈德·内贾德于2002年5月3日被德黑兰市委会推选为德黑兰市市长。他被公认为是一位伊朗新保守派人士,同时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艾哈迈德·内贾德在伊朗2005年6月24日举行的第二轮总统选举中获得全部有效选票的61.69%(约280万张选票),以绝对优势击败对手——前总统拉夫桑贾尼赢得选举并当选伊朗总统。观察家认为它简朴的生活及民族主义倾向是他赢得了特别是伊朗草根阶层的选票。
艾哈迈德·内贾德的其它经历:
——曾经做过报社记者,写过多篇有关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的文章。
——曾做过德黑兰发行的《乡亲》报主编。
——伊朗隧道协会的发起人和成员。
——伊朗基建协会成员。
——伊朗科技工业大学大学生伊朗兰协会中央委员会第一批成员。
——伊朗大专院校大学生伊斯兰协会联盟中央委员会第一批成员。
——曾负责德黑兰和其它城市的多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
⑤ 谁能给我现任伊朗总统内贾德的资料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1956年10月28日—),伊 朗 伊 斯 兰 共 和 国总 统(2005年8月3日—2013年8月3日)
生于塞姆 南 省加姆萨尔。什 叶 派。1997年其阿尔达比勒省 省 长之职被 免,再当教授。同年在德黑兰工业科技大学获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2003年入 伊 斯 兰 伊 朗 建 筑 联 盟并出任 德 黑 兰 市 长 ,次年又成为该 党 党 首。2005年 当 选 为 总 统,任内强硬主张 伊 朗 拥有 掌 握 和利用 民 用 核 技 术 的 权 利。2013年任满总 统后重返校园当 教 授。
⑥ 为何伊朗前总统内贾德不能戴头巾
伊朗国家以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而伊斯兰教有禁忌其中关于妇女的有:禁止妇女穿显露自己体形的衣服,除自己的丈夫外。禁止妇女炫耀美色,把别人的儿女带来,冒充自己丈夫的儿女。禁止妇女独身外出旅游,除非有近亲骨肉陪同。禁止与外女人单独接触。禁止看外妇女。所以伊朗国家女性伊要按照伊斯兰教义中的要求,穆斯林妇女在离家外出时,除脸颊、双手和双脚可以露出外,其他部位不能外露。
⑦ 内贾德简介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Mahmoud Ahmadinejad) 1956年出生于伊朗德黑兰市东南部加姆萨尔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一名铁匠。大学时代,他就读于德黑兰工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并于1997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两伊战争期间,艾哈迈迪-内贾德曾在伊朗革命卫队服役。艾哈迈迪-内贾德早年就步入政坛,曾任西南部库尔德市市长顾问。20世纪90年代,他担任西北部阿尔达比勒省省长,任内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模范省长。2003年4月当选为德黑兰市市长。他还是伊朗“伊斯兰工程师协会”的成员。2005年6月当选伊朗总统。同年8月就职。
艾哈迈迪-内贾德作风低调、朴实亲民、勤俭廉政,深得广大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支持。在担任德黑兰市市长期间,他采取措施改善德黑兰的交通状况,并稳定了该地区的物价。
艾哈迈迪-内贾德属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第二代。在政治上,他坚持“维护伊斯兰价值观”的立场。竞选期间,艾哈迈迪-内贾德一再重申,一旦当选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切实维护国家法律和宗教习俗的尊严。在选举中获胜后,艾哈迈迪-内贾德发表声明说,他将致力于建设一个“现代和进步”的伊朗,使伊朗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典范”。
在经济上,艾哈迈迪-内贾德强调,国家资源不应当过分集中于政府手中,应当交给人民用于推动国家发展。他认为,目前伊朗对私有化的理解不全面,私有化并不意味着要出售国家财富。艾哈迈迪-内贾德还强调社会公正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公正问题应当是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核心。
在对外政策上,艾哈迈迪-内贾德主张发展“公正的国际关系”,主张所有国家一律平等,伊朗愿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关系,特别是发展与周边国家、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关于伊美关系,他认为,只要美国对伊朗采取敌视态度,伊朗就不会、也没有必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在核问题上,他强调伊朗拥有掌握和利用民用核技术的权利。他表示要坚决维护伊朗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决不屈服于外来压力,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他同时表示,伊朗没有研制核武器的企图,并愿意与欧盟通过真诚的对话来解决矛盾和分歧。
马赫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1956年— 波斯语; محمود احمدینژاد),伊朗政治家,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2005年8月2日—)。
艾哈迈迪-内贾德1956年出生于伊朗塞姆南省伽姆萨县(GARMSAR),其父是铁匠,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第四,一岁那年全家迁居德黑兰。他在德黑兰上完了小学、中学和高中,1975年全国高考中他以第130名的成绩考入工业科技大学,攻读开发工程专业。1986年,成为该校首席专家。1989年,成为该校开发系科技委员会委员。1997年,获得交通运输预算工程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就表现出坚定的反美立场。
他在2003年4月当选为德黑兰市市长,他被公认为是一位伊朗新保守派人士 同时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伊朗2005年6月24日举行的第二轮总统选举中获得全部有效选票的61.69%(约280万张选票),以绝对优势击败对手——前总统拉夫桑贾尼赢得选举并当选伊朗总统。观察家认为它简朴的生活及民族主义倾向是他赢得了特别是伊朗草根阶层的选票。
2005年10月26,艾哈迈迪·内贾德在德黑兰发表讲话时语出惊人,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这是近年来伊朗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发表这样的言论,引起了以色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口诛笔伐。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内贾德在宣布外交纲领,标志着伊朗对西方的外交政策由缓和转向强硬。12月14日内贾德又公然宣称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神话”,德国外交部当天迅速做出反应,称对内贾德的言论感到“震惊和无法接受”。据美联社报道,内贾德在伊朗东部城市扎黑丹对数千名民众演讲时称:“今天,他们已经制造了一个名为大屠杀的神话,并把它置于真主、信仰和先知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