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斯巴达三百勇士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公元前480年,大流士一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亲率50万大军,大有荡平希腊之势,希腊各城邦分别组建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共御强敌。
希腊联军的陆军以斯巴达人为主力,海军则以雅典舰队为主。陆军在温泉关被波斯歼灭(斯巴达三百勇士),但是为海军的集结赢得了时间。
(1)伊朗与斯巴达签订了什么扩展阅读:
公元前750年左右,随着人口的增长,雅典的希腊人开始向外殖民。在此后的250年间新的希腊城邦遍及包括小亚细亚和北非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在众多城邦中,势力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公元前490年,位于希腊东方,亚洲强大的波斯帝国,为了扩张领土,国王大流士一世派达提斯率5万大军渡海西侵。
雅典一面紧急动员全体雅典公民赴马拉松应战,一面派长跑健将斐力庇第斯星夜奔往斯巴达求援。斯巴达虽同意出兵,但声称只有等到月亮圆了才能出兵。
因此,反波斯入侵的任务就完全落在雅典身上。最终,处于劣势的雅典在马拉松战役中大败两倍于己的波斯大军,取得了第一次希波战争的胜利。但为波斯与斯巴达、雅典战争埋下伏笔。
‘贰’ 斯巴达萨拉米斯海战
在古代历史上,一场决定人类文明进程的战役是斯巴达萨拉米斯海战。公元前549年,伊朗高原的统帅居鲁士,凭借强大的力量统一了伊朗,紧接着灭亡了新兴的巴比伦王国。尽管波斯帝国曾因内乱而一度衰落,但在大流士一世的统治下,帝国的版图得到了空前的扩展,东至印度河流域,西至埃及,西北甚至触及欧洲的巴尔干地区,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超级帝国。
大流士一世的辉煌成就激励着他的后继者们,尤其是薛西斯,他继承了父辈的梦想,渴望征服象征西方文明的希腊。从大流士一世到薛西斯,征服希腊的意愿始终如一,这导致了持续的希波战争。然而,波斯帝国的第一次远征在马拉松战役中遭遇了挫折,雅典的胜利让大流士一世含恨而终,而薛西斯则继续发动了第二次对希腊的远征,试图实现其父的遗愿。
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斯巴达城位于中拉哥尼亚(Laconian)平原的南部,欧罗塔斯河(the Eurotas River)的西岸。斯巴达城是个战略要塞,三面环山,扼守着泰格特斯山脉(Taygetus)。斯巴达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名。斯巴达的政体是寡头政治。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及其同盟者战胜雅典军队并霸权整个希腊。但斯巴达在称霸希腊不久便被新兴的底比斯打败,在北方的马其顿崛起后,斯巴达失去了在希腊的影响力。
‘叁’ 伊朗和波斯是同一个国家吗
其实可以说伊朗就是波斯。
帖木儿帝国
萨非王朝,也被成为萨法维王朝,历经了萨珊波斯灭亡后,一直被外族统治的伊朗,到16世纪初,终于由波斯人重新建立了萨非王朝,并正式确定了什叶派为国教, 萨非王朝以萨珊波斯的继承人自居,并基本恢复了萨珊波斯的疆域,萨非王朝长期于将逊尼派定为国教的奥斯曼帝国进行长期战争。
而近代以后,波斯人的几个王朝遭到了北面的沙俄和南面英国的入侵,势力逐渐衰弱,在二战期间,英国和苏联还一度占领了伊朗,后来伊朗的巴列维王朝积极向美国靠拢,并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逐渐成为中东富国,而且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为了对抗强大的什叶派宗教势力,巩固世俗王权,巴列维王朝进行了大张旗鼓的世俗化改革,伊朗一度成为伊斯兰世界中最时髦的国家,但是1979年伊朗的什叶派宗教势力进行伊斯兰革命,巴列维国王逃亡海外,伊朗重新回归到什叶派宗教法律之下的保守。并且与美国关系持续恶化,由中东地区最亲美亲以国家转变成为最坚定反美反以国家。
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女性
‘肆’ 以前的波斯国现在还有吗
是现在的伊朗,但是国土面积要比现在的伊朗大得多 . 波斯,这是一个被人熟知的名称。古波斯的统治范围与今伊朗近于一致。实际上,波斯只是古代伊朗西南部的一个强盛部落,当波斯部落统治了伊朗的其他部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后,遂被邻国称之为“波斯帝国”,其后“波斯”也常被作为整个伊朗的代称,因而古代伊朗的文明也称为波斯文明。不过,伊朗人更习惯自称雅利安人。“伊朗”的字面意思,即“雅利安人的国家”,这一称呼比“波斯”更能反映出伊朗多民族、多文化的历史 斯巴达现在属于希腊共和国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科尼亚。 温泉关战役 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90年,波斯军两次远征希腊,均遭失败,但并未就此罢休。新即位的国王薛西斯一世继承先王的遗志,积极扩军备战,准备更大规模的远征。希腊人为抗击波斯再次入侵,于公元前481年结成以斯巴达和雅典为首的有30多个城邦参加的军事同盟,推举拥有强大陆军的斯巴达为盟主,组建希腊联军,准备迎敌。 公元前480年,薛西一世亲率波斯军约十余万人、战船一千余艘,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分水陆两路沿色雷斯西进,迅速占领北希腊,南下逼近温泉关。希腊联军统帅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闻讯后,急忙率领先期到达的希腊联军约七千人,扼守地势险要的温泉关。这关卡实为依山傍水的一条狭窄通道,东西走向,西端被称作“西门”,依托的山岭并不陡峭,易于部队攀援通过。进入西门后,通道变宽,沿通道前行约3.5千米,山势突然升高,形成千米高的悬崖峭壁,悬崖下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其间只有宽约1.5米的过道,人称“中门”,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距中门约3千米处山势渐缓,形成通道的另一出口“东门”,与中希腊平原相联。温泉关沿岸与隔海相望的狭长岛屿优卑亚之间,是一条狭窄的海峡;易于筑起海上壁垒阻挡波斯舰队。列奥尼达把6000名官兵配置于狭窄通道一线,令1000名官兵把守温泉关山后的小道,以防波斯军从后面偷袭。 起初,薛西斯一世以为凭着波斯军人多势众就能把希腊守军吓跑。但一连4天希腊人始终严阵以待。薛西斯见威慑不行,便下令进攻。波斯军虽人数众多,但在狭窄的通道上施展不开。一连几次进攻都被希腊守军击退。恼羞成怒的波斯王命令其精锐的“万人不死军”发起强攻也未奏效。希腊人越战越勇,顽强据守2天,波斯军屡攻不克,死伤甚众。薛西斯一世一筹莫展,正在无计可施之际,当地一希腊人却跑来指给他通往温泉关背后的一条小路。薛西斯一世喜出望外,遂任命这位希腊人为向导,傍晚让他带领自己的精锐部队从温泉关背后包妙过去。守在这里的希腊部队因为一连几天无情况,以为波斯人根本不会知道这条小道,疏于戒备。待到波斯人的脚步声把他们惊醒时,再组织抵抗为时已晚。 列奥尼达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命令联军主力撤退,自己率领300名斯巴达人留下来拼死抵抗。第三天清晨,斯巴达人在列奥尼达指挥下与疯狂进攻的波斯军在中西门之间展开殊死搏斗。长矛断了用剑砍,剑折断了用石头砸,用拳头打,用牙咬。列奥尼达奋不顾身,勇猛杀敌,终于不幸阵亡。斯巴达人为了保护国王的尸体,击退波斯军四次冲击。最后,斯巴达人在波斯军的前后夹击之下全部壮烈牺牲,以自己的生命掩护了希腊联军主力的撤退。波斯军以损失2万人的代价才攻破温泉关。 希腊人为了纪念阵亡将士,在温泉关立起了石碑,上刻着:过客啊,去告诉我们的斯巴达人,我们矢忠死守,在这里粉身碎骨。
‘伍’ 波斯帝国被谁灭了
被亚历山大灭的是(阿契美尼德波斯),即波斯第一帝国.
而其后波斯人还建立了萨珊波斯.
(萨珊王朝)(226年-650年)是波斯在公元3世纪至7世纪的统治王朝,亦是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国之后的首次统一,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当时萨珊王朝与中亚的印度贵霜王朝、东亚的东汉及欧洲的罗马帝国并称,四国雄霸欧亚。萨珊王朝在最强盛之时,曾多次威胁比邻的贵霜王朝及东罗马帝国。后来由于王朝连续两位国王被刺杀,帝国中心崩溃,末代国王伊嗣埃三世的儿子俾路斯逃亡至东土大唐,任右武卫将军,当时唐朝由唐高宗当朝。
(萨非王朝)是从1501年至1736年统治伊朗的王朝。这个王朝将伊斯兰教什叶派正式定为伊朗国教,统一了伊朗的各个省份,由此重新激起了古代波斯帝国的遗产,是伊朗从中世纪向现代时期过渡的中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