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帝国坟场”—阿富汗
最近这段时间,我注意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总是出现在新闻媒体上:阿富汗。
就在上个月23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到访阿富汗首都,讨论美国在阿富汗的撤军问题。
如果你有印象的话,可能还记得二月底,美国政府与塔利班签署了一份里程碑式的和平协议。根据协议,美国承诺将在135天内将驻阿美军规模从1.3万人减少到8600人,剩余的美军和北约联军将在14个月内撤离阿富汗。
其实美国的阿富汗政策,在美国国内一直被广为诟病。最主要的批评声音就是,美国在阿富汗打了18年仗,花费了2万亿美元,但只是将自己扔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近,我在施展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施展世界”上看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给我提了一个醒,就是美国在阿富汗付出了那么重的代价,也不能全怪美国自己,因为阿富汗本身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甚至还有一个外号,叫做“ 帝国坟场 ”。
说起阿富汗,很多人要么就只能想起本·拉登和恐怖主义,要么就是隐隐约约知道,阿富汗是个非常不发达的国家。
但是你琢磨一下,一个国家能成为所谓的帝国坟场,不得有一个首要条件,就是帝国得愿意来到这块地方啊?
没错,阿富汗虽然作为一个国家并不富裕,但是在地理上,它可是兵家必争之地。
跟你说说阿富汗周围的邻居,你就明白了。阿富汗的东边是中国,北边有中亚的国家,南边是巴基斯坦和印度,西边是伊朗。只要你稍微熟悉一点历史,就肯定能听出来,阿富汗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好几个文明的交汇处,也就是所谓的中亚“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无论是哪一股势力占领了阿富汗,它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对周围的四个不同方向的文明产生威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阿富汗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历史上,对阿富汗这片地区,争得最凶的恐怕就是沙皇俄国和大英帝国了。
18到19世纪期间,俄国和英国,都想成为世界霸主。巧的是,这两个国家位于欧洲的一东一西,但是它们的称霸世界之路却非常相似,都是做了两手打算。
一方面,它们准备让欧洲国家互相制衡,哪个国家冒头就打谁;另外一方面,它们要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后花园,偷偷发育,坐等时机成熟。沙俄找到的后花园是中亚,而英国找到的,是印度。
你如果看看地图,就会发现这件事很有意思,两个野心勃勃的帝国绕了一大圈,一个在阿富汗以南,一个在阿富汗以北对上了。
对于这件事比较上心的,是英国。我们刚才说了,阿富汗因为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一个势力占领了阿富汗,那它很容易南下,骚扰印度。
为了让印度这颗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不被别人夺走,英国一共发动了三次阿富汗战争,每次战争之后,都在阿富汗扶植了一个亲英国的政权。
在第三次阿富汗战争之后,干脆让阿富汗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样一来,无论是谁想要占领阿富汗,都一定会面临国际社会的谴责。
这些努力本质上都是一个目的:让阿富汗成为缓冲区,让这两个国家减少直接接触,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那问题就来了:英国和俄国,在历史上都是多厉害的国家,仗可是没少打,为什么在阿富汗这件事情上,就只是互相隔山打牛,宁愿让阿富汗独立,作为彼此的缓冲区,也不愿意一鼓作气把它吞下去呢?
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就要提到阿富汗作为帝国坟场的另一面了,也就是它非常难以被征服。
阿富汗虽然在面积上并不大,但它的地形十分复杂。今天我们看到的阿富汗,被一条高大的山脉从东到西贯通,把南北分割开来。这条山脉,就是兴都库什山脉,长约1600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最高峰米尔峰海拔7690米。
这座山带来了什么后果呢?
其实,联想一下咱们中国,就能理解了:汉中和西安两个城市,中间只隔了一座秦岭,但是在文化上一个属于南方一个属于北方。这种规律在阿富汗也同样成立,因为兴都库什山的阻隔,导致高山南北两侧文化割裂,如果一个统治者想要统治阿富汗,需要多种治理方式。
除了文化上难以统一,这条山脉也给南北地区的交通,设置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坎儿,这使得在古代,很难有统治者能有效兼顾两头。
听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阿富汗的复杂地形,导致它不容易自我生长出一个强大的政权,但是为什么外来的帝国,也没能将它收拾服帖呢?
还是要回到阿富汗的地理特征上。阿富汗的地理不仅造成了文化分裂,还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资源短缺。
阿富汗的耕地面积非常小,只占全国的0.2%,居民大多数都是以放牧为主。这是因为阿富汗境内,山地与高原占据了全国面积的80%。即使有平原,但由于阿富汗处于亚洲内陆,气候干旱,平原地区也多是不毛之地。
这带来了什么结果呢?
耕地面积小,自然资源匮乏,就导致阿富汗即使建立了政府,也会因为自身的造血能力很差,而没办法长久稳定经营。如果一个帝国想要扶持阿富汗的当地政府,成为自己的代理人,就必须长期、不断投入,相当于给自己的钱袋子,戳了一个永远堵不上的窟窿。
而且,虽然阿富汗在地理位置上非常重要,但是它在很多帝国的版图上,都处在鞭长莫及的位置。这意味着一个帝国即使想征服阿富汗,也必须走远路,把帝国中心地区的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才可以。
这样一来,无论是扶持当地的代理人,还是自己亲自下场,阿富汗都会让帝国不断付出高昂的治理成本,成为帝国难以抽身的泥潭。
就算是在现代,阿富汗也是一个非常难以被统治的地方,因为它的地形,已经把“难以征服”这个基因,写在了它的骨子里。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循环:阿富汗地区因为地形原因,很难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政府,这就导致当地人在性格上,非常桀骜不驯,不服管,而当地人的性格特征,又加大了后来统治者的统治难度。
而我们也可以看到,作为一块“难啃的骨头”,阿富汗在过去这半个世纪以来,已经两次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次是咱们开头提到的,把美国拖入了泥潭。另一次就是针对苏联——历史学界普遍认为,苏联在1979年入侵了阿富汗,随之而来的一场长达10年的战争,这样带来国力的巨大损耗,成为拖垮苏联的原因之一。
总结一下:其实 要说阿富汗为什么会成为帝国坟场,8个字就可以概括:矛盾中心、帝国边界。
矛盾中心是指 ,阿富汗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让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让历史上的很多帝国,都想染指阿富汗;
帝国边界是指 ,因为阿富汗复杂的地理环境,再加上远离帝国的中心地带,这让阿富汗对于很多帝国,都是鞭长莫及,即使想要下决心征服,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Ⅱ 阿富汗为何会被称为帝国坟场
一、阿富汗战争全年爆发也有原因,主要是利益驱使很多国家去看,但阿富汗还是比较稳定的,也是不需要大家担心的。
这就是问什么阿富汗常年处于战乱的原因,这也许就是扶强凌弱的原因吧。
Ⅲ 历史上,阿富汗这片帝国坟场到底给谁征服过
从古至今,从亚历山大大帝到成吉思汗,从大英帝国到而今的美国。
阿富汗几乎经历了历史上所有大国的入侵,但都屹立不倒,还把对面拖垮,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苏联。
阿富汗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普什图语: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فغانستان),简称阿富汗斯坦,是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实行总统共和制。
阿富汗位于西亚、南亚和中亚交汇处,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斯坦,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东和东南与巴基斯坦毗邻,西与伊朗交界。
阿富汗国土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属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它与大部分毗邻的国家有着民族、宗教、语言以及地理上一定程度的关联。
(3)伊朗为什么没有帝国坟场扩展阅读:
阿富汗是如何炼成帝国坟场的。
虽然今天的人们一谈到阿富汗,就会立刻想到一片混乱和荒凉的土地,但实际上这只是由于苏联和美国接连入侵所带来的长期战争所致。阿富汗在历史上,由于地处连接中亚通往波斯和印度的商道,因此这一地区产生了大量着名的商业城市。
但同时,其也就如同今天一样,被各个大国所觊觎。其繁华的商业以及重要的地理位置,让阿富汗地区在历史时常成为各个帝国争夺的战略重地。
而对阿富汗地区影响最大的,当属他们一东一西的两个邻居——波斯和印度。在波斯地区建立的诸多帝国对于阿富汗来说,一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威胁,但同时也是诸多宗教与技术的来源。比如最早在阿富汗地区建立城邦的希腊人,就是来自西方,途径波斯到达这里的马其顿军队。
阿富汗的高原山区虽然相对于印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但是对于波斯来说,却问题不大。其原因,是在于地理上,伊朗高原与帕米尔高原相连。
也因此,从波斯进入阿富汗,海拔的落差就比从中亚或者印度进入阿富汗要小许多。这也给来自波斯的征服者,进入阿富汗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而对于印度地区的政权来说,阿富汗对于他们无疑是非常的重要。包括贵霜、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在内,许多征服者都是来自阿富汗,并且在征服印度之后,虽然将自己的政治中心迁往印度本土,但依然努力将阿富汗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这一方面是为了更大范围的控制商路,从而为政权本身,带来更大的收益。同时,对于在印度的政权来说,占领阿富汗地区,其实还有非常严肃的军事方面的考量。
在之前冷兵器研究所《这个文明古国总被按在地上摩擦?说说印度为何特别容易被入侵和征服》的文章中,讲过阿富汗本身就时常是入侵印度的前哨。也因此,但凡是在印度地区崛起的强力政权,为了杜绝其他征服者对印度的入侵,往往要反过来控制阿富汗地区。
这样做的好处,除了能够主动御敌,还会成为印度对外扩张的前哨。并且还可以让印度的强权,通过阿富汗地区,对中亚,乃至波斯帝国东部,通过宗教或直接的武力征服,从而施加影响。因此无论是波斯还是印度,控制阿富汗,无疑就是通往中亚,乃至直接对对方施加影响的达默斯之剑。
不过,一旦印度的政权崩塌或者衰落时,两者间密切的联系,却会让阿富汗对印度地区的政权威胁加倍。因为本身受限于地理环境,印度想要控制阿富汗地区,就需要极高的成本,而且阿富汗地区一旦失控,那么控制阿富汗地区的政权,则很容易通过开伯尔山口攻入印度。
这一地区地形过于险峻,因此并不适合进行大规模且长时间的驻军,因而自然无法在这里长期有效的在抵御外来的侵略者。而来自阿富汗的侵略者,则可以通过双方长时间的交流,很容易掌握印度地区的情报,从而让印度本土对于阿富汗地区的入侵更加被动。
阿富汗和波斯与印度之间复杂的关系,对于阿富汗地区的民族和政治局势,也带来了非常的影响。本身阿富汗的高原多山的地形,就非常容易孕育出想高加索地区那样,多民族、多宗教,且大多民风彪悍的地区文化。
而波斯和印度两个文明,对于这里不断的文化和政治渗透,更是加剧了这一点。
长期大国争夺,本土长期存在的部族势力,加之险峻的地形。这些要素无一例外,都让阿富汗地区难以称得上是一片善土。
尤其是伴随着15世纪开始,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长期依赖商业贸易的阿富汗地区,更是因此导致经济上的极大衰落,因而这里变成了一片真正的“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对此英国人表示有话要说……
而伴随着20世纪的到来,作为亚洲少数独立国家的阿富汗,仍然步履蹒跚的开始着自己国家的现代化,直到北方庞大邻国的入侵,所导致的毁灭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