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是世俗化的伊斯兰国家吗
伊朗根本不是世俗化的国家,到现在还是政教合一的政权,伊朗真正掌权的不是总统,而是大教长-大阿亚图拉,现任大阿亚图拉是哈梅内伊;
㈡ 为什么许多伊斯兰国家的世俗化会失败
两个原因,一个是工业不发达,使得人有时间去从事宗教;另一个是有强大的、中心化的宗教组织。经济因素就不多说了。下面主要说宗教因素。
世俗化最好的都是古代的宗教被破坏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中国、苏联。前三者是新教立国,不依赖旧的天主教。中国的儒教建立在科举上,科举停止了儒教就垮了。苏联是靠人力压制宗教的。这些国家的政治几乎不受宗教影响。
其次是宗教还在,但是宗教组织被破坏,或者没有中心化的。例如土耳其、法国、印度、泰国。土耳其的哈里发制度被打破了,法国则通过大革命打破了教会权力。印度教和泰国的佛教天生没有向心性。这些国家的宗教依然影响政治,但是宗教完整地掌握国家权力、制定成法律的情况并不多。
最后是存在中心化的宗教组织的国家,如伊朗、沙特。伊朗有精神领袖,不过因为以前的国王压制过神权,所以还稍微世俗一点。沙特一直是政教合一的,因此世俗化最艰难。
越迟出现的宗教,控制力越强,组织性越好。伊斯兰教相对其他宗教出现的较晚,因此中心化的特点鲜明,难以打破,所以就难以世俗化。当然它并不是组织性最好的。摩门教的控制力甚至超过伊斯兰,如果有一天成为一个国家,其世俗化将更为艰难。
㈢ 伊朗政治派系分野,主要分为哪几个派呢
伊朗现在的政治派别主要分为世俗派以及保守派。不过现在保守派的实力非常的强大,成为了现在伊朗的政治力量的主导体系。因为现在伊朗的宗教势力主要趋于保守派,虽然世俗派也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但是却并没有得到保守派势力的支持,反而和保守派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这也导致伊朗国内的世俗派力量非常的弱小。
当然伊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成为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但是这也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因为沙特和以色列根本不会同意伊朗成为中东地区最强大的国家。而伊朗国内的保守主义势力非常仇视沙特和以色列。
㈣ 巴列维时期,伊朗是更加自由的世俗化社会,为何却爆发了革命
许多人提起如今政教合一的伊朗,感情十分复杂,一方面,敬佩其敢公然对抗美国的胆量,另一方面,对于其严密到苛刻的宗教专制的统治感到十分的不满,并一厢情愿的认为,如今的伊朗人后悔革命,更加怀念巴列维时代。
伊斯兰革命
因此,伊朗革命的发生,并不是一个霍梅尼领导的什叶派穆斯林的宗教狂热运动,而是由于巴列维国王统治时期,世俗领域种种社会矛盾激化和宗教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巴列维统治时期伊朗国内激烈的矛盾来看,即便没有霍梅尼,即便没有伊斯兰革命,伊朗最终也会爆发推翻巴列维的运动,区别只在于谁领导这场运动罢了。
㈤ 当年伊朗为何放弃世俗化,而非要选择政教合一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国家来说,最大的发展和逻辑,其实就是不断强大国家,富裕百姓,这是根本的职责。所以只要是能够强大国家,只要是能够富裕百姓的道路,都是好的道路。这一点那是毋庸置疑的 ,这也是世界各国不断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了,而且一旦探索好,必然坚持发展下去。但是这个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伊朗,伊朗其实探索出了强国富民的道路,最终却放弃了。为此,很多人其实不明白了,当年伊朗为何抛弃世俗化,而非要选择政教合一呢?根本原因只有一条。
对于教士阶层来说,要想恢复自己的地位,世俗化那是绝对不行的,只有政教合一才能保证教士的地位和财富,这是核心。所以当年伊朗为何放弃世俗化,而非要选择政教合一,其实就是教士的私利,教士为了夺取权力和财富,而不顾国家发展的结果,这才是根本原因。
㈥ 伊朗的政教合一是怎么来的,是百姓的选择还是谁的选择
我觉得伊朗也比较神奇,人家的国家都是不断的发展进步,从那些旧政权变成了新的政权,变得更加的民主。而伊朗却恰恰相反,他本来可以成为发达国家,但是后来却走上了政教合一的道路。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在教士的教唆和指挥下,伊朗有大批的男性穆斯林发动了政变取得了政权。而他们之所以选择政教合一很简单,因为他们不想被世俗化,如果世俗化的话,自己就要被杀死,只有不世俗化,他们才能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还有就是家庭的破坏,男人群体的失落。世俗化的伊朗也开启了西方的价值观,男女平等,一夫一妻。这个使得那些一夫多妻的男性群体,也非常的失落。尤其是那些中下层的男性,可能连妻子都没有。所以他们不愿意自己的权力失去,所以他们也成为社会不稳定力量。正是因为传教士和那些男的穆斯林最终才导致本来可以成为发达国家的伊朗变成现在的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