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华侨人口到底有多少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考虑移民,希望能去世界上其他国家体验生活。中国社科院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移民已超过3500万人,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移民群体。
海外华侨华人到底有多少
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人走向海外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以前,当时有我国商人“住蕃”他国,有的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而中国人真正移居海外,主要还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从那时起到解放前,移居海外的中国人超过1000万,平均每年在10万人以上。
海外到底有多少华侨华人?由于缺乏权威的统计数字,比较公认的说法是3500多万人,这里面既包括华侨,也包括外籍华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曾少聪教授说,解放前,分布在海外的华人主要来自三大地区。其中,东南亚的华人主要来自福建,包括闽南人、客家人;美国发现金矿以后,主要是广府人去了那里,这些人主来自广州市及附近地区;欧洲的华人主要是民国时期移居的浙江人。现在的华侨华人已经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其中80%分布在东南亚。
改革开放造就新华侨
“在海外华侨华人中,有一批人是改革开放以后出去的。这些人一般称为新华侨,他们的人数大约为500万人”。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梁英明教授说。
梁教授还表示,也有人说这个数字为500万到800万。与老华侨出国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出国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个人经济状况,能多挣一点钱。与老华侨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新华侨中很多人受过教育,不少人还受过高等教育,在国外也容易立住足。这些人不仅来自沿海地区,也有来自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他们有的去东南亚、欧洲和美国,有的去了日本,还有的去了非洲。有人甚至说,现在凡是世界上有水源的地方,就会有华人。
中国人的移民经历了一个从技术移民为主,投资移民增多的过程。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中国移民进入第二个阶段———投资移民增多,打下了基础。
现在无论是技术移民还是投资移民,他们的目标都比以前更明确。比如,在投资移民中,90%以上都是为了子女教育。在技术移民者中,更多的则是为了开阔眼界、读书充电和开拓事业。
华人为中国文化而自豪
专家们估计,好几千万海外华人中,大约98%的人都已经加入了当地国籍。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人已经不再是中国人了。但是这些人却往往都会为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自豪。
梁英明在国外调查时就发现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真是太强了。他说,中国过去实力比较弱,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文明和历史的自豪感,往往都深藏在心里。现在,中国发展起来了,强大了,这种自豪感在不自觉之中就流露了出来。
曾少聪在东南亚就有不少华侨华人朋友。他说,这些人有时候的确会流露出一种文化上的自豪感,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优越感。这些人认为中华文明比当地原生文明要先进。做生意的时候很多华侨华人都赚了不少钱。
但是到了欧美,华侨华人文化上的自豪感就不像在东南亚那么强了。
海外华侨华人为中华文化而自豪,其中还有一个经济上的原因。专家们都表示,这些人到大陆来投资,只要一说是华人,往往会得到很多照顾,生意也都比较好做。同样是外国国籍,但你是华人,你就容易受到照顾,但认同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而骄傲,会让大陆的中国人觉得都是一家人,跟海外华人华侨打交道时没有必要那么计较得失。
美国华人华侨问题专家令狐萍介绍了美国华人华侨的情况。早年中国人漂洋过海去美国,由于这些人大都没什么文化,在工业化程度很高的美国社会只能做苦力。她说,现在华人华侨在美国的形象已经发生了不少改变。
她说,早年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基本上是负面的。二战时,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有了180度大转变,认为中国人勤劳、勇敢、诚实。现在,华裔学生的成绩大多数都非常好,美国人又认为中国人聪明、好学。如果一个华裔的数学不好,美国人会感到不可思议,把他当成一个另类。
② 伊朗城镇化率是多少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即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是相对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概念。中国51.3%的城镇化率,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其中还包括了1.6亿的农民工群...
③ 伊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伊朗,全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是一个位于西亚的中东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以下是对该国的具体介绍:
1. **地理与邻国**:
- 伊朗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北靠里海,南临波斯湾和阿曼湾,东西两侧分别与多个国家接壤,包括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 国土面积约为1648195平方公里,是世界排名第十八的国家。
2. **历史与文化**:
- 伊朗是文明古国,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领土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波斯帝国。
- 1925年建立巴列维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 伊朗的文化深受其古老宗教和哲学传统的影响,尤其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教义对其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3. **经济与资源**:
-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之一,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
- 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同时伊朗也是传统的农牧业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
4. **国际地位与外交**:
- 伊朗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中东地区的事务中。
5. **政治体制与政策**:
- 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什叶派的伊斯兰教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
6. **社会结构与教育**:
- 伊朗社会结构复杂,由多种民族和语言组成,但波斯语是国家的官方语言。
- 教育体系完善,强调宗教教育和科技教育的结合,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综上所述,伊朗是一个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经济发展迅速且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
④ 从宗教领袖到精神领袖,霍梅尼究竟是如何夺取伊朗政权的
霍梅尼夺权是因为农民迅速站在了国王的对立面。

首先是贫富分化,现代化必须采用市场经济,能够适应市场规律的人发了大财,但是那些不能适应市场规律的人变得非常贫穷。市场经济的实施使伊朗的贫富差距迅速扩大,这极大地损害了国王在穷人中的声誉。市场经济导致了伊朗的贸易自由和廉价农产品的免费销售。廉价的美国食物很快就耗尽了伊朗农民的农作物,并使他们破产。经济困难使伊朗最底层,特别是农民,迅速站在国王的对立面。
⑤ 伊朗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农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受到经济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响,包括政府所设立的基金已耗尽。估计服务行业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来自政府日常开支,包括军事、薪金以及社会服务。
市区化对于服务业带来了刺激。重要服务行业为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及旅游业。伊朗科学的收益达9亿美元(2005年),但过去15年未有显着的增长。2000年代早期伊朗将研发的国民生产总值调至0.4%,落后于已发展国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将会占国民生经总值0.87%以及将会达到2.5%。
交通及通讯的GDP总值预计在2013年提升至460亿美元,占全国6.8%。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在1996年建议伊朗在交通及通讯雇用340万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劳动人口。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伊斯兰革命前,每年到伊旅游都有数百万人。两伊战争后,旅游业遭到极大破坏。1979~1994年,到伊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从1991年起,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2011年游客人数达300万,旅游收入20亿美元。伊全国有各类旅游组织、旅行社约3000个。德黑兰、伊斯法汗、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游地区。1980年代受两伊战争的影响,旅游业萧条,但近年有复苏迹象。2004年约1,659,000人前往伊朗观光,多数来自亚洲国家,主要包括中亚,另外有少数游客来自欧洲联盟及北美洲。最多人到访的旅游坏点是伊斯法汗、马什哈德及设拉子。有来自德国、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前往伊朗的古迹进行考古。伊朗在旅游业收益拉68位。主要因为自然环境及史迹被评为十大最值得旅游的地方约1.8%在职人士是从事旅游业,在未来五年将会以10%增长。
伊朗主要出口商品为油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及鱼子酱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及烟草等。2012年,伊进出口总额约17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117亿美元、同比下降21%,进口额670亿美元、同比下降7%。受制裁因素影响,2011年底以来,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