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的首都是哪个城市
德黑兰
早在5000年前,伊朗就创建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然而,德黑兰(Tehran)作为首都发展起来还是近200年的事。因此,人们把德黑兰称之为古老国家的新首都。
“德黑兰”一词是古波斯语“山脚下”的意思。在公元9世纪时,这里还是一个隐蔽在梧桐林中的小村庄,公元13世纪日渐兴旺,直到1788年,伊朗恺加王朝才把这里定为首都。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伊朗石油财富剧增,这座城市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一座规模庞大、繁华热闹的大都市。目前,它不仅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也是西亚最大的城市。拥有人口1100万。
德黑兰距里海100多公里,中间隔着巍峨的阿尔布尔士山脉,整个城市建在一个山坡上,全城北高南低,两条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贯穿市区的南北和东西。南部多古老的建筑,至今这里的许多市场仍保留着古代波斯的风貌。北城则为现代化建筑,有高级饭店和各种商店,美丽的鲜花和喷泉,把整个城市装扮得清新、秀丽。从整体看,高层建筑不多,人们喜欢有院落的平房,宁静而舒适。
作为古老国家的首都,德黑兰市拥有许多博物馆。自由纪念塔气势雄伟、风格新颖,是德黑兰的门户。花岗岩的新式建筑、前巴列维国王的夏宫,在王朝推翻后,已改为“人民宫殿博物馆”,并向公众开放。新着名于世的古堡式地毯博物馆藏有从伊朗各地收集的16世纪到20世纪的珍贵地毯5000余件。由于室内保持20度的衡温和均衡湿度,使地毯样品色泽始终鲜艳夺目,其中最古老的地毯已达450年的历史。在德黑兰还有文化遗产博物馆、拉列公园以及首都最大的“巴扎”(市场),它们都反映了数千年灿烂的波斯文化。新建的霍梅尼陵墓更是金壁辉煌,气势磅礴。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的首都,德黑兰还拥有一千多座清真寺,每到祷告时间,各清真寺的宣礼之声彼此应和,壮严肃穆。
Ⅱ 德黑兰地理位置偏远,伊朗为何将其选为首都
早在9世纪,德黑兰还是个很一般的小村庄,其知名度也不高。但在蒙古人灭掉拉伊后,很多人为了避难选择逃到德黑兰。伊朗历史中,他们曾频繁迁都,最后是把首都定在了德黑兰,这让人感到费解,德黑兰究竟是怎样被选中的呢?
漫长的历史,32次迁都
和中国悠久的历史一样,伊朗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变迁。从公元前到公元后,从近代到现代,伊朗的版图在纷纷扰扰的历史轨迹中多次改换,一个又一个王朝兴起又颠覆,一座又一座城市诞生又湮灭。正是在这更替的政权中,伊朗有了32次的迁都。
但是政府虽有迁都的打算,奈何没有足够的资金。况且,现今的德黑兰早已不是那个可以随随便便“抛弃”的小村落。这里是伊朗的政治中心,许多大型企业与文化学府都在此地。而且人民对其还怀有深厚的文化情感。要想立马搬迁几乎是不可能的。故而也只好先“暂居于此”,再徐徐图之了,这迁都打算的背后也是满满的无奈啊。
Ⅲ 反法西斯三巨头的第一次会晤为什么选在亲德的伊朗境内
1943年11月28日至1943年12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三巨头(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进行了第一次会晤,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着名的“德黑兰会议”。
但奇怪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伊朗的外交立场是以亲德为主,在很长时间里都与纳粹德国关系紧密。既然如此,反法西斯三巨头的第一次会晤为什么选在亲德的伊朗境内呢?
首先,伊朗亲德的外交路线主要是伊朗国王礼萨·汗主导的。但在1941年,礼萨·汗的长子巴列维在英美的支持下推翻了父亲。登基称王后,巴列维便将伊朗外交由亲德改为亲英美。
其次,伊朗在19世纪下半叶逐渐沦为英国与俄国(苏联)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而巴列维登基后,美国势力也进入了伊朗。因此伊朗成为当时少数同时受美、苏、英三国支配的国家。
要知道虽然当时美、苏、英三大国联合对抗法西斯,但彼此之间依然存在各种矛盾,在首次会晤的地点选择上也是明争暗斗。而伊朗则是当时少数三大国都可以接受的“中立地带”。
综合来讲,由于巴列维当国王后改变了伊朗亲德的外交路线,再加上伊朗当时特殊的国际政治地位,最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三巨头将首次会晤的地点选在了德黑兰。
Ⅳ 德黑兰会议为什么要选在伊朗召开
1本来罗斯福想召开一个美英中苏四国首脑会议。但是斯大林不愿意和蒋举行会晤,借口是苏联和日本有中立条约,不便参加中美英三国讨论对日作战的讨论。最后没办法,为了迁就斯大林,不得不把会晤拆分成开罗会晤和德黑兰会晤两场。而斯大林以苏德战场战事激烈为由,不远离开苏联太远。而且斯大林还提出不乘坐飞机,以能从苏联陆路抵达为合适。而1940年,伊朗已经被苏联和英国南北分区占领,伊朗北部苏占区毗邻苏联。加之伊朗距离埃及也不远,便于罗斯福和丘吉尔会后返回开罗。所以位于伊朗北部的首都德黑兰被视为最合适的地点。
Ⅳ 伊朗的首都在哪里
伊朗首都:德黑兰
德黑兰(英语:Teheran,波斯语: )是伊朗的首都、德黑兰省的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