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获得北斗导航系统后,对导弹的打击能力提升多大
十倍百倍的提高,甚至可以说彻底摆脱了伊朗在面对美军威胁时无奈的局面。
伊朗导弹的是多,但对美军产生的威胁并不大。据说伊朗拥有数千枚各种型号的导弹,最远的导弹射程可达两三千公里,不仅能够威胁到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还可以威胁到美国设在南欧地区的军事基地。
射程虽然远,伊朗导弹最大的问题是精度太低。
就拿射程达20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流星三来说吧,虽然以它的射程可以打到以色列,埃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等地,但是这款导弹的精度只有140米。
所以,只要和这两大国保持友好关系,伊朗不用担心没粮食吃也不用担心缺少工业品,从而让美国的经济制裁破产。
2. 关于空空导弹的制导问题
1.不死鸟最大射程200公里还得多,两伊战争中伊朗曾有不死鸟拦截伊拉克的轰炸机。最大发射距离不知道。如果敌机在前面200千米处狂逃,这时候发射不死鸟肯定追不上。
2.不死鸟是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发射后需要F14保持对目标的持续雷达照射并向不死鸟传送目标的即时信息,直到不死鸟击中。如果中途中断照射传输,不死鸟则会变成直线飞行脱靶。这么远的距离,所以F14有功率十分强大的雷达。
以至于F14在两伊战争中击落敌机的数量不是很多,因为伊拉克飞行员一发现
雷达警报器报警,就知道被F14扫到了,立刻落荒而逃,(当然他们不知道伊朗的不死鸟很少,几乎舍不得用)。知道伊拉克空军有了法制幻影战斗机。
3.F22可能或 已经搭配的AIM120D导弹确实有120公里以上的射程。是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号称发射后不管。但这个“主动”并非真的发射后不管。导弹发射出去后,载机必须保持对目标的持续雷达照射并向AIM120d传送目标的即时信息,直到AIM120D携带的导弹导引头开机,这时候距离目标大约20千米左右,完全在导引头的工作范围之内,这时候载机才真的不用管AIM120D导弹了,导弹会根据导引头的引导飞向目标。
如果导弹的导引头还未开机就不管导弹了,导弹会自动切换导引头制导,但是目标尚未到达导引头的知道范围,这就扯淡了,没发现目标,导弹就会保持原航向直线飞行。即便是远处的目标变化了飞行方向,导弹也不会追踪。导弹到了射程则自毁,或是导引头电池耗尽,导弹就变成火箭弹,直到射程,然后自毁。
当然要是飞行员愿意不启动导弹的导引头而把AIM120当半主动弹用,也是可以的。
如果目标在导弹的导引头工作范围内,可以把AIM 120d当格斗弹用,通过导弹自主锁定目标,发射后当然什么都不用管。
不过,中远程空空导弹都有不可逃逸区,即接近目标到40公里左右的时候发射导弹,这时候命中的几率会比较大。
不光aim120d,俄罗斯的r77、中国的霹雳12、法国的米卡、欧洲多国合作的流星,都是这工作原理。
3. 为什么伊朗不敢击沉美军航母
在中东只有一个国家敢跟美国死磕到底,这就是波斯狮子--伊朗。从击落美军全球鹰无人机,处决大批美国间谍,用导弹攻击美军伊拉克基地等一系列行为中可以看出来,伊朗反击美国是多么的强硬。但这些不痛不痒的反击,似乎无法让美国撤销一切制裁,伊朗正打算“击沉美国航母”,给白宫一个沉痛的教训。
伊朗还装备有一种反舰弹道导弹,是可以用来打击航母的弹道导弹,如“波斯湾”和“霍尔木兹”系列反舰弹道导弹,以Tondar-69地对地弹道导弹为技术基础研制的反舰弹道导弹,实际上技术来源是红旗-2地空导弹。由惯性制导改为被动的光电导引头,安装一枚重达600公斤的半穿甲战斗部,射程可达300公里,能覆盖整个波斯湾水域。
4. 伊朗大批导弹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2022年9月28日晚,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共发射73枚法塔赫弹道导弹、制导火箭炮和数十架自杀无人机,袭击了该国西北部和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地区库尔德自治区42个美国支持的恐怖分子的阵地和目标,其中有些目标距离伊朗400千米以上,对目标造成了严重破坏。
而美国证实2022年9月28日下午2时10分左右,美军F-15击落一架朝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方向飞来的伊朗Mojer-6无人机。首先其发射的弹道导弹肯定包括征服者/法塔赫-110(Fateh-110)系列弹道导弹。征服者-110(Fateh-110)系列固体燃料弹道导弹的布局设计基本一统了伊朗近程弹道导弹系列。
要知道液体燃料弹道导弹虽然射程大技术容易一些,但反应时间慢,存储难,可靠性难以保证,相比之下固体燃料导弹有先天优势。伊朗的固体火箭起步就是仿制蛙7火箭弹,发展出地震系列火箭,又在进口的我国M-7弹道导弹(萨姆2改型,B610)导弹身上学到了弹道导弹制导和控制技术发展了穆萨克系列导弹。
最终在2001年发展出了征服者110弹道导弹,该弹全长8.9米,弹径0.61米,弹重3.5段,战斗部重500千克,射程约200千米,随后不断扩展射程,从250千米到300千米,最后到征服者313的500千米,该系列几乎都采用前部三角形鸭式舵面+后部三角形尾翼+多边形后掠尾翼的布局。打击平台多种多样。
制导方式也从惯导发展到卫星制导、红外末制导、雷达末制导等多种类型,打击精度从250米减小到5米左右,称得上脱胎换骨,该弹改型还攻击过伊拉克美军基地,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打击精度,甚至还发展出波斯湾反舰弹道导弹。美军挨了打都说效果好。另外,从最新公布画面来看,伊朗人还投入了BM-120弹道导弹,但本次伊朗人将其称为精确制导火箭弹。
BM-120弹道导弹采用了6x6民用卡车底盘,后部带有两排共6个方形发射箱,可以在卡车后部上扬45°角发射。BM-120导弹的直径0.368米,长5.175米,全重787千克,最高飞行速度可达4马赫,射程30至120千米,安装有配备150千克的高爆破片(HE-FRAG)、穿透或集束战斗部。该弹采用尖锥形弹头+圆柱形弹体设计,其气动舵面虽然不很清晰,但依然能够大致看出前部三角形鸭式舵面+后部三角形尾翼+多边形后掠尾翼的布局,这个布局和征服者-110系列一脉相承,可以认为是其缩小型。
BM-120导弹比起征服者-110系列要小一半左右,伊朗人宣称该弹由惯导(INS)+卫星导航系统制导,圆概率误差(CEP)小于30米,在打击视频中有采用空爆引信摧毁目标的,也有直接钻地打击的,打击精度都很不错,打击混凝土建筑能够打出1.1米X0.9米的洞。具备一定的单炮多目标分布式精确打击能力。本次伊朗人还投入了大量的巡飞弹,就是在俄乌战场上最火的见证者(Shahed)-136自杀无人机/巡飞弹。
见证者-136无人机采用小展弦比三角翼的无平尾式布局,与机翼融合的圆柱形机身,可能是依靠机翼后缘的全翼展升降副翼控制飞行,依靠翼尖端板维持航向。其材质可能是铝材+复合材料以减轻重量。该机结构可能是机头的引信、导航控制舱和战斗部、油箱、尾部的舵机和双冲程双缸活塞发动机+两叶螺旋桨。该机长3.5米,翼展2.5米,安装的是50马力伊朗国产MD550发动机即林巴贺L550发动机仿制版或德国3W活塞发动机。
其巡航速度在185千米/时,航程1800-2500千米,其全重200千克,战斗部重50千克,能够利用爆炸破片将地面目标摧毁,可能采用近炸或碰炸引信。
从其GPS/GLONASS+INS制导方式来看,该机只能打击固定目标。但据说该机还有能够由配合的迁徙者/候鸟-6察打一体无人机临时指示目标的能力,因此在俄乌战场上曾打击过时敏目标。最后美军报复击落的,则是一架Mohajer-6中型无人机,属于Mohajer(迁徙者)无人机家族的新改型,由Qods(圣城)航空工业公司设计。
本次在伊朗人公布的视频中可能也是这款无人机在用吊舱指示目标。该机最早在2017年4月15日在伊朗总统出席的仪式上亮相,于2018年2月开始大规模生产供应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并且外销给了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伊拉克什叶派武装、也门胡塞武装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地有实战战果。
Mohajer-6无人机长7.5米,翼展10米,高1.9米,最大起飞重量670千克,有效载荷150千克,飞行升限5486米,最高时速为200千米/小时,续航时间12小时,挂弹5小时,作战半径200千米,航程2400千米。Mohajer-6无人机采用矩形机身,尖端宽而锋利,这架无人机由3叶片100马力Rotax 912活塞发动机提供动力,机身上方安装有一个降落伞舱,必要时候可以开伞迫降,采用手控降落节省成本。
可携带4枚射程约3千米的Sadid-342炸弹,或2枚射程约3千米的Sadid-345,或4枚射程约6千米的Qaem-1炸弹,或4枚射程约12千米的Qaem5/9导弹。
当然也有报道说伊朗人使用了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尾迹在网上有照片,多管火箭炮有打击画面,而巡航导弹攻击的画面却一直没有,毕竟巡飞弹能够拍到,没理由那么大的巡航导弹拍不到。再说了,巡航导弹打400千米目标实在是有点浪费。
可见,本次伊朗方面采用的武器非常适合报复性打击,其精度也足够满足打击库尔德自治区42个恐怖分子的阵地和目标,两种不同速度的武器集中使用取得了震撼性的效果,同时也检验了武器性能。
5. 今天美国军事基地被毁是真的吗
如果美国军事基地被毁,伊朗也就亡国了。何况,它没那个实力。